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婚喪致辭 >

父母碑文正面

父母碑文正面

父親(張志德)出身農家,兄弟四人排行老三。幼時窘迫貧寒,衣食無着。八歲即放羊喂牛,打短工,拉長工。伯父叔父被抓壯丁後,杳無音信。他就支撐家業,下苦力謀生,奉養祖父、祖母、曾祖父、曾叔父。建國後,先後做過生產隊長、保管員、貧農代表。

父母碑文正面

母親(邊春鳳)祖籍河南省扶溝縣白壇鎮前張村,家境窮苦。一九四零年家鄉遭遇黃河決口之災,她與家人逃荒離散,隻身流落陝西,傭工乞討,漂泊無所。十八歲嫁到張家。

父母貧困結髮,相依為命,濡以沫,敬如賓。上悉心孝敬四位老人,使其老有所依,福享至終。下盡心撫養四個兒女,使其寒能身暖,飢能飽腹。三年困難時,忍飢挨餓,糠菜當飯,口中省食,留給兒女。出工之餘,養殖豬羊,織布鞝鞋,聊補家用。除夕夜,母親通宵達旦,飛針走線,趕做兒女新年衣。疼兒不知累,愛女未得閒。猶如大樹無言,羽庇廕護,草生苗長。

父母勤勞聰智,善良剛正,搖樓播種,紡織裁縫,無不精通嫻熟,剪紙繡花,更為奇巧,譽為把式巧手。與相鄰和睦相處,重謙讓,樂助人。東家建房,父必到場;西家嫁女,母定幫忙。猶如小溪無聲,涓涓不息,滋潤四方。

父母終生為農,隻字不識,極富遠見,深明知書達理之重。為使兒女讀書,賣羊奶,攢雞蛋,白日出工,夜晚加班,漿染紡織,籌措學費。猶如老牛無語,默默舐犢情,殷殷望子成。

父母心明,教子有方。素常温言鼓勵勸導,從不惡語叱罵責打。教之立志高遠,發奮上進;教之勤謹做事,善始善終。兒女成才後,又告誡教誨,警示聲聲。及至病榻臨終,仍諄諄教兒,廉潔奉公,善待人生,無愧蒼天厚土、列祖列宗。言傳身教猶如巨書無字,義理精邃,令人憶念,受益無窮。

父母一生,飢寒交迫,顛沛流離。苦難的一生雖無耀眼之輝煌,然勤勞純樸,慈祥敦厚,淡泊寡慾,坦蕩無邪。從世而言,可謂凡人,極其普通;從家而言,可謂偉人,極其崇高。是兒女永遠的楷模。

婁敬蒼蒼,漆水泱泱,父母之德,山高水長。歲月易逝,緬懷無疆,草木榮枯,慈恩永芳!

永壽縣中學高級教師 王 * * 撰文

陝西省書法協會會員 王 鷹 丹書

歲 在 癸 未 二 零 零 三 年 孟冬

碑 文

陳公諱人瑞,平輿縣射橋鎮單老村委陳莊人。其父諱能雲,母韓氏,兄大先,嫂趙氏。陳公出身貧寒之家,晨出暮歸,以事田畝,篤行孝悌之道,恪盡養育之責,為人忠厚,樂善好施。躬耕之餘,亦施泥瓦工匠於鄉里,而不取分文回報,為人稱道,享壽八十有七。太君畢氏,孝敬公婆,晝耕夜織,相夫教子,堪稱賢德。鄰里是非口角,出面調解,必化干戈為玉帛。由是親鄰和睦,有口皆碑。一九四八年國軍十一師過境,拉陳公為民夫。畢氏聞訊後急赴軍宿處,婉求其長官,告以家中實情:公公病故急待安葬,婆母卧病在牀需要侍奉,四個幼兒嗷嗷待哺,丈夫走了必將家破人亡。語畢,長官開出路條,放陳公歸,家得以安。孰知天不假壽,竟於五十五歲時駕鶴仙去,不亦痛哉!而今家道昌盛,四子有成。長子茗生長期擔任射橋鄉信用社副主任,已故。次子道生擔任村支部書記多年,亦故去。三子振生擔任本村生產隊長和大隊幹部多年,得到村民普遍好評。四子香亭歷任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公社黨委書記、縣衞生局長、縣計經委主任兼黨組書記等職,榮獲省勞動模範稱號,受到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接見。退休後創辦平輿縣炎黃文化研究會,出任會長和市炎黃研究會副會長。組織成立縣陳氏文化研究會,出任會長和省陳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並率蕃公後裔對平輿陳氏宗譜進行續修。其家族五世同堂,子孫輩計有一百一十四口之眾,處級幹部二人,科級幹部八人,大學生十一人,人才濟濟會於一堂,報效祖國造福桑梓,令人不勝羨慕。為彰顯老人之功德,謹立碑銘志以為恆念。如二老有知,必當含笑九泉。筆者行書於此,感而詩讚曰:自古孝忠出義門,蕃公後裔世人欽。多行善舉何須報,應有福廕惠子孫。平輿縣作家協會主席張留坡撰文並聯

陳香亭父母碑碑聯:

正面用聯

上聯:澺水陳村輔吉地元龍高卧

下聯:花香鳥語頌鴻恩仙鶴常遊

橫批:千古流芳

背面用聯:

上聯:一生心厚千秋長納祿

下聯:百世裔賢萬代永居福

橫批:音容宛在

標籤: 碑文 正面 父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i/hunsang/g3y0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