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精英人物 >

海爾總裁楊綿綿的故事(一)

海爾總裁楊綿綿的故事(一)

海爾總裁楊綿綿的故事(一)
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海爾背後站着張瑞敏;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張瑞敏的背後站着楊綿綿。作為張瑞敏的“黃金搭檔”和助手,楊綿綿為海爾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海爾從瀕臨倒閉到成長為中國家電第一品牌,凝聚着她的貢獻;海爾更新管理模式、鍛造企業文化、實行國際化戰略的新跨越,她又站在了最前頭。雖然功勛在身,但楊綿綿僅僅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參與者,這就是楊綿綿的品格:平和而執著。

在她身上,艱苦奮鬥的美德、愛崗敬業的忠誠和開拓創新的魄力同時閃光,而所有這些的背後,是一位不甘平庸的女性的心靈真實:追求卓越,努力創造人生的最大價值。楊綿綿的故事再一次令人對中國女性的內在能量刮目相看,我們期待出現更多這樣的中國新女性,也呼喚社會為她們施展才華提供更廣闊的舞台。

2002年的9月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一位女性健步走上演講台,全場與會者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楊綿綿,海爾集團的總裁,再一次用自己的風采,傾倒了與會者。單單看一下這次會議的名字———中國企業女性風雲人物、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企業成功女性表彰大會———我們就可以掂量出它的分量,而楊綿綿正是戴着“中國企業女性風雲人物”的桂冠走上演講台的———當然,類似的演講台,她已經登上過許多次。我們可以把那些熱烈的掌聲,看作是對一位傑出女性的喝彩,當然也可以看作是對海爾———這一中國企業巨擘的喝彩,我們更可以將其看作是對海爾的領頭人———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乃至對三萬餘敬業報國的海爾人的喝彩。在中國的千百萬女性中,楊綿綿無疑是一種象徵,在中國的女性企業家中,楊綿綿無疑是一種標誌,而在海爾的三萬餘員工中,楊綿綿無疑已經成為一種符號———那種符號的解釋便是:敬業報國、追求卓越。

(一)參與是一種榮耀、一種榮幸。

只要專心致志咬住自己的目標而且不猶豫、不走神,我看什麼都能做好,就像打井一樣,打到一半深度可能沒有水,這時你轉移方向,就可能前功盡棄,而只要你堅持下去、再深挖一下,這口井就能打成。

楊綿綿的參與始自1984年,那時,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卻由此成了海爾的創始人之一。這一年,曾畢業於山東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當過教師、經歷過工廠和機關的楊綿綿,從就職的家電公司任上,踏入了海爾的前身———青島電冰箱廠。對當年這個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許多青島人記憶猶新———虧空147萬元、連換三任廠長毫無起色、600名職工人心渙散……

而今天的海爾———創業17年來保持年均78%的高速穩步增長;2001年實現全球營業額602億元,是1984年創業時的17000多倍;出口創匯4.2億美元,在連續兩年翻番的基礎上同比增長50%;品牌價值評估已達436億元。據歐洲透視2002年最新公佈的數據表明:世界白色家電製造商排名,海爾已位居全球第五位。

那一年,有一個必定要創造一種奇蹟的名字,與早期的海爾聯繫在了一起。那個響亮的名字就是“張瑞敏”———今日海爾首席執行官的名字。如果説,“張瑞敏”這個名字與早期海爾的零距離接觸,是中國家電工業乃至民族工業的一大幸事的話,那麼,早已落入張瑞敏視野中的另一個名字———楊綿綿,則成為海爾今日輝煌業績的一種獨特鋪墊。張首席曾經回憶過他當年的這種選擇:當年力邀楊總裁一同創業,就是覺得她和別人不同,在她的同齡人上班時間買菜、織毛衣、洗衣服的時候,她在認真地讀書學習。對今天來説,當年的這種印象也許是樸素和直觀的,但也顯現着張瑞敏識人、任人的人才觀,正是這種看似樸素而實則內涵豐富的“人才觀”,奠定了一位傑出女性的創業史、奮鬥史。

而楊綿綿也曾經這樣評價過這種選擇:“張首席對務實的人很欣賞,覺得這個人能幹實事,就是他所需要的助手,而對我來説,這是一個機遇。”

當然,和任何一位創造了傑出業績的女性一樣,楊綿綿的參與,是一種以艱苦和艱難為開端的參與。如果説,成功總是垂青那些堅韌不拔者,楊綿綿無疑是其中的一位。這種堅韌不拔來自於一種目標,一種激情,而這種目標和激情的惟一指向就是:鑄造一段激動人心的業績,創造一種從未有過的輝煌。正是憑着這樣一種品格,楊綿綿在海爾17年的創業史中,留下了獨特而又不可磨滅的印記。

1984年,中國經濟剛剛開始破冰,在尚缺乏現代企業管理氛圍的大背景下,張瑞敏和早期創業者們率先舉起了質量大旗,鮮明地提出實施名牌戰略,並將其作為海爾創業時期的最大目標和企業長期生存發展的前提,而主抓質量工作的楊綿綿,正是這一戰略的積極推動者和領導者。

人們還記得1985年發生在海爾的“砸冰箱”事件。這一事件不僅成為海爾發展史上的經典案例,也已進入了眾多國際著名商學院的MBA案例庫。作為海爾創業史上的一個鏡頭,楊綿綿無疑是當時的主要導演者之一,她用一把有形的錘子,砸醒了全體幹部職工的質量意識,第一次在中國企業的員工中樹立起爭創一流的觀念。

如果説,在海爾的創業史上,張瑞敏是一個管理理念的創造者、創新者的話,那麼楊綿綿更像一個“佈道者”,將張瑞敏的思想傳播到企業的每一個角落,她所傳播的種種理念———“質量之道”“名牌之道”“生存之道”“發展之道”,是今日海爾文化的最早雛形。“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優秀的產品是優秀的人幹出來的”等海爾理念,已經為今天的許多經營者所熟知和理解,但在當時要形成這樣一種共同的企業理念,要孵化一種全新的企業文化,卻要付出一個“佈道者”的毅力和耐心。

那種最初的“佈道”,不僅要灌輸一種全然不同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與今天海爾全然不同的“細節管理”。在創業初期的日日夜夜裏,楊綿綿幾乎每天都在用眼睛巡視這個企業,巡視着一條條生產線,巡視着每一個崗位,正是那些根本不起眼的小小細節和繁雜的基礎質量工作,像堆砌金字塔的數百萬塊基石,奠定了今日“中國海爾”這一名牌。

有個“一根頭髮絲”的故事,生動地演繹了這一創業歷程。

一次,楊綿綿在分廠檢查質量工作,在一台冰箱的抽屜裏發現了一根頭髮絲。她立即召開全體相關人員會議,有的職工説,一根頭髮絲不會影響冰箱的質量,拿掉就是了,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但楊綿綿斬釘截鐵地告訴在場的幹部職工:“抓質量就是要連一根頭髮絲也不放過!”

今天,我們已經聽到了千百個海爾員工抓質量一絲不苟的故事,而這千百個故事的序言,就是那個“一根頭髮絲”的故事。

1988年,是海爾創業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僅僅艱苦創業了4年後,海爾冰箱就獲得了中國家電冰箱史上的第一塊國優金牌;1991年海爾又獲得了“全國首屆十大馳名商標”。如今,海爾已成為世界企業高質量的品牌象徵,2001年海爾品牌價值評估為436億元,是中國家電行業第一品牌。

一根頭髮絲的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但在今天的海爾人眼中,那一根頭髮絲,卻和436億元的品牌價值有着同等的分量。

楊綿綿的參與,還是一種“韌性”的參與。這種“韌性”,就像她那個打井的比喻一樣。

對此,楊綿綿還有一番自己的獨特理解,她説:“我認為一個人應該具備‘三商’,即‘情商’———能準確地理解事情;‘智商’———心理素質要好,要不怕挫折,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韌商’———要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摔倒了再爬起來。”

怎麼才算一個好的領導者?楊綿綿進一步解讀這“三商”:“光有‘情商’和‘智商’還不行,關鍵還是要有‘韌商’即韌性,這條最難達到。”

而這一點,楊綿綿達到了。

1992年,已成為中國企業明星的海爾,再次向國際質量管理目標發力———進行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既沒有資料和經驗可借鑑,當時家電行業也沒有一家進行這項認證,哪怕是嘗試過。然而,目光早已跨過大洋的張瑞敏、楊綿綿和全體海爾人,堅定地認為:中國企業將來一定要走向國際市場,而要走向國際市場,就必須擁有合格的國際供應商通行證———ISO9001認證。

楊綿綿再次挑頭這項根本沒有先例的工作。

看材料、找問題,楊綿綿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走,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學習、討論、研究。有時因為沒吃透認證的精髓,十幾個部門加班搞出來的程序文件只能推倒重來。在度過了許多個伴星陪月的深夜後,楊綿綿終於率領一班人馬完成了準備工作。當苛刻的認證組完成全部審核,並當場宣佈海爾以較高的分數在中國家電行業第一個通過ISO9001認證時,被成果的喜悦、辛勤勞動的回報所激動的楊綿綿再也控制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那當然是一種“參與”的喜悦和“參與成功”後的淚水。

17年來,“參與”着的楊綿綿從不因自己是女性而遷就照顧自己,更沒有因自己是女性而降低標準和要求。在海爾創世界名牌如火如荼的事業中,她在用自己的拼搏實現着自己的價值,而跨越式發展的海爾,也成了她人生價值的最好體現。

2001年第12期《當代經理人》選出了“中國十大女經理人”,楊綿綿當選。該雜誌的評語,也許可看作是對楊綿綿的一種中肯評價:

在她身上閃現着細緻而頑強的進取精神。經歷市場風雨,不事張揚,平和而有信仰。

這就是一個參與者的品格———楊綿綿的品格。

(二)快樂是工作着、創造着。

看到楊綿綿、聽到楊綿綿那富有磁力的爽朗笑聲,你就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那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語:“海爾,真誠到永遠”。

像海爾一樣,楊綿綿用真誠感染和感動着許多人,包括許多見慣了大人物的媒體界人士。他們對楊綿綿的評價總是一致:真誠。

而楊綿綿“快樂是工作着、創造着”的心聲,就來自於這種真誠:對海爾的真誠熱愛、對海爾的真誠奉獻,對每一個海爾用户的真誠相見。她説,我們是在用真誠來營造海爾這個品牌,我們今天所有的成就,都是一種誠實付出的結果。

楊綿綿曾經對記者這樣説:我在海爾工作了17年,自己的喜怒哀樂早已和海爾融為一體。海爾像我的一個孩子,看着它長大。聽到人們説海爾好,海爾的產品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益處時,我就感到特別開心;當聽到人們説海爾時,我會很苦惱。

楊綿綿傾心着海爾、熱愛着海爾,也正是源於這種傾心和熱愛,在別人看來是艱苦的工作,在楊綿綿眼中卻是一種快樂———為海爾奮鬥而快樂。

有一年9月,楊綿綿到新疆烏魯木齊參加洽談會。一下飛機,她不是先到下榻的地方,而是一頭扎進商場實地調研,調研完後,又連夜召開座談會,商討市場調整的策略。此後,在新疆的每一個終端市場,人們都看到了楊綿綿的身影。此次實地考察,楊綿綿連續奔波了6個晝夜,以至於在返回烏魯木齊的途中,她累得一到車上便睡着了。而在抵達目的地的當晚,楊綿綿又出現在座談會上,儘管由於疲勞過度,嗓子發炎,已幾乎説不出話來,但她還是堅持召集工作人員一起討論在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等到8個問題全部討論結束,已是第二天凌晨4點,而上午8點,她又出現在下一個行程的飛機上。

楊綿綿常常是事必躬親———對每一項有關海爾發展的事項她都時刻放在心上、實踐在行動上———以至於她忽略了疲倦,而讓人們覺得她彷彿不知疲倦。

人們還記得這樣一件事。2000年9月,海爾在全國10個城市舉行B2B洽談會,這是海爾歷史上的一次重大市場行動。楊綿綿再次擔綱,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裏,她穿梭於濟南、廣州、上海、武漢等10個城市,先後逐一主持了這10個城市的洽談會,而且還在中間返回青島參加了兩個會議。面對員工們關切的目光和詢問,楊綿綿慣常的迴應是笑笑,那意思是:放心,我沒事。

在此次市場行動中,楊綿綿每到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到會議現場看布展情況,並和商家現場交流。有時儘管飛機到達目的地很晚了,但她的第一個安排仍是趕往會場,這個“慣例”到現在誰也沒有給她改變過來,也不可能改變。

楊綿綿總是這樣反覆説着一句話:“只有到現場才能發現問題,正因為商家對海爾產品很重視,所以我們更應該而且必須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人曾問她:“你這樣沒白沒黑地幹,到底是為了什麼?”她説:“人總是要做點事的,在做事的時候,不要當成負擔,而要當成樂趣。當你看到企業由於自己和同志們的努力每天都在發展時,當你看到這個社會有那麼多消費者因使用了海爾產品提高了生活質量時,當你看到還有那麼多工作需要自己時,你會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

整整17年,楊綿綿的每一天都和海爾聯繫在一起,而且每天都工作10個小時以上,在她的日程表上,幾乎沒有節假日,而且往往節假日的時候,是她工作最忙碌的時候。每次出差回來,她的第一個去向是企業。張瑞敏曾經多次希望她在星期天在家裏休息放鬆一下,但楊綿綿已經形成了習慣,仍然不由自主地出現在自己或部下的辦公室裏,甚至是車間裏。

整整17年,作為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的助手,楊綿綿歷任海爾集團副總裁、常務副總裁、執行總裁、總裁。在17個春夏秋冬的耕耘下,她和三萬餘海爾人一起,用神奇的創造力、神奇的速度,為中國的民族工業打造了一個世界名牌,在這一歷程中,楊綿綿也打造了自己事業與人生的輝煌。但在17年的歷程中,無論身處什麼領導位置,楊綿綿總是以一個普通海爾人的胸懷,在實踐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從這個意義上講,楊綿綿的快樂,也來自於她自身的這種胸懷———惟海爾的發展壯大為最終目的的胸懷。

楊綿綿獲得過許許多多的榮譽———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女企業家、全國優秀管理工作者、國家有突出貢獻人才、全國“傑出創業女性”和“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優秀巾幗發明者”等等,並被光榮地推選為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但無論獲得什麼樣的榮譽,楊綿綿總是將其看作是海爾的榮譽、海爾人的榮譽。

張瑞敏將楊綿綿的精神總結為兩點:一是她胸懷寬廣,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高風亮節與志向;二是創業17年如一日,始終不懈的創新精神。

作為與楊綿綿並肩奮鬥了多年的戰友,張瑞敏的話自然是對楊綿綿最中肯、最深刻的評價。

我這樣形容我們的企業:在向前奔跑的過程中,即使鞋帶還沒完全繫好、領帶還沒完全戴好,但我們還是要一邊跑一邊系領帶和鞋帶,有時可能會丟掉一隻鞋,但一定要跑上去,爭取了時間再撿回來。

我們總是在尋找創新的火花,這就是速度。(樊澤順 席淑君)

來源:慧聰網
標籤: 楊綿綿 海爾 總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renwu/3k8ez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