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思想工作總結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精選12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精選12篇)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1

通過上了這麼多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一名大學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義與標準,研究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的特點與影響因素,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與原則,把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應該具備比較正確的認知、良好的情緒情感、堅強的意志品質與健康的個性心理。 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精選12篇)

一、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

我們都是從高中升到大學,面對新的環境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例如煩躁、壓抑、苦悶等,當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千萬不要獨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鑽牛角尖,要積極主動除錯自己的心理,知道適應環境;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學會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習輕鬆愉快,然後確定一個切乎實際的目標;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學會從心裡去接受現實中的一切,既來之,則安之,使自己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

二、人際關係的處理

良好的人際關係使人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促進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際關係使人感到壓抑和緊張,承受孤獨與寂寞,身心健康受到傷害。因此,我們大學生更要培養良好的交際能力。要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人際交往,認識到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範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係,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戀愛中的矛盾問題

在現代大學生中戀愛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大學生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在戀愛中應遵循:以愛為基礎,以高尚情趣為戀愛發展的動力,在戀愛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選擇、自由與權利以及人格,同時信守責任,忠貞專一,以誠相待。要以理解為前提,以奉獻為內容,以被愛為結果。大學生要避免戀愛的消極影響,學會運用愛的技巧要學會澄清愛情價值觀,做出愛的決定,注重愛的交流,並履行愛的責任。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大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可以閱讀相關的心理輔導書籍,有需要的可以進行心理諮詢,定期進行體育鍛煉,計劃好自己的時間,增強自己的心理素質,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去迎接挑戰。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2

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優良的心理素質在大學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21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作為大學生,首先應該具備這種優良健康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象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儘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工作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方式,擇業的競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我認為,心理健康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妥善處理同學、師生間關係,積極融入集體,熱愛並勤奮學習,更好的適應新環境。

大學生活與中學生活有著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學中仍需要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職慾望。學習是大學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同時也應該積極參加各種創新大賽,這樣及開發思維的多向性又鍛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更值得重視的是英語方面,現代社會中英語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也可以說是每個人必備的素養之一,這樣看來口語更顯得尤為重要。

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積極加入學生會、分團委等,如此既豐富了大學生活又鍛鍊了自己能力。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讓自己成為一個閃光點。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然而,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時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

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該不斷加強對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訓練,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慧、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使我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3

在科學技術飛速進步,知識爆炸的今天,人類也隨之進入了情緒負重的年代。大學生作為現代社會的組成部分,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本身存在著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

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為天子嬌子,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大學校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預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發生,及時為學生疏通心裡,排解壓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麼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員,我們如何來判斷自己或者是周圍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項基本原則:其一,心理與社會環境是否趨於一致。其二,心理與行為行動是否趨於一致。其三、人的情緒在一個階段內是否穩定。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與以上違背較大的情緒,那麼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那麼什麼叫心理障礙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它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如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以上的情緒狀態,顯然不利於大學生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有必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到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裡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主動與學校的心理諮詢師溝通。學校心理諮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諮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定心理諮詢機構。心理諮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衝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所以當我們心中感到壓抑時,就應該及時主動的與心理諮詢師進行溝通。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質,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紀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擊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戰。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4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對作為天子嬌子的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同時大學生心理將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的前提。心理素質是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我們大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髮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心理的將康與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其次,心理健康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否直接影響的他的人格發展,心理健康使人格發展不僅能正確引導一個人的發展,而且可以使人格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進而使我有一個健全的人格。

最後,心理健康能夠更多的發掘學生的潛能。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則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係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係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將來能報效祖國的前提,也是祖國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極其重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5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瞭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缺點都能作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並且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由於所定目標和理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而總是自責、自怨、自卑;由於總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卻又總是無法做到完美無缺,於是就總是同自己過不去;結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狀態永遠無法平衡,也無法擺脫自己感到將已面臨的心理危機。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

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

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

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徵的具體體現。

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

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髮展過程。

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理智與情感的衝突、獨立與依賴的衝突、自尊與自卑的衝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衝突、竟爭與求穩的衝突等等。這些衝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大學聯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

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衝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衝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

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髮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裡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擇業心理,應該符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對環境有適應能力。倘若具備了以上素質,則我們的心理健康不成問題,則一定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一)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激發自我潛能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核心在於自我觀念問題。在團體情境中,成員之間通過個體的自我分享,會意識到原來別人的許多問題與一直困擾自己的問題是相似的,這樣就會減輕心理負擔,改變不當的自我評價,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此外,團體中每個人為尋求改變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進步,對於其他成員都是一種鼓勵,可以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信心,激發自我潛能。在團體中形成新的自我觀念,在團體活動結束後也會促進個體更好地與所在群體的互動和協調。

(二)糾正心理偏差,促進心理髮展,培養健全的人格團體心理輔導的積極目的在於發展的功能,這是諮詢心理學遵循發展模式的直接體現。通過團體活動可以改善成員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為,促進其良好的心理髮展,培養健全人格。尤其是學校團體心理輔導能給予正常學生以啟發與引導。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可以創造一種安全、溫暖、可信任的氣氛,這種氣氛會促使成員自我表露,在團體中將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團體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員多角度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團組成員的相似境遇使得團體成員不會感到孤獨、無助和另類,從而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滿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壓抑感,合理宣洩情感,在互動中成長。

(三)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相互聯絡的最基本形式。人際交往的體驗如何,是影響個人社會生活質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學家丁瓚曾說,所有心理問題都是由人際關係的不適應造成的。有關資料顯示,人際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為了適應社會生活,每一個人都需要培養人際溝通技巧,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在團體訓練中,成員可以學習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做決定,怎樣表達自己的意見等。通過小組成員相互作用的體驗,學習對自己、對他人、對團隊的理解和洞察,並掌握如何處理這些人際關係的技能。

(四)增強團體凝聚力,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團體凝聚力是指團體對個體的吸引力和個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團體凝聚力的強弱對組織的管理有重要影響。團體心理輔導中的各種活動有利於增強團體凝聚力,在團體中,成員通過分享經驗或競爭,彼此之間達成共識,增進理解,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從而增加成員對團體的認同。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近些年來許多人已經進行了很好的研究,輔導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漸向心理品質的各個方面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療團體開始轉向了發展性團體,這些都是積極變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輔導從即時影響轉向了輔導後的長效影響,這為大學生今後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積極作用。團體心理輔導日益成為我們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安全教育心得聽了某某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報告,我感到內容很精彩,講的很全面,所舉案例讓人心情沉重,看後感觸很深。使我感受到“學校安全重於泰山”。校園安全事關全體師生的生命和財產,事關學校和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在此,談談個人對學校安全工作的體會: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安全工作,學校“提高認識,加強管理,以對學生極端負責的精神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為此,我校確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及總體目標:以樹立安全意識為主線,以強化層層管理責任制為核心,以落實具體措施為重點,及時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頓校園內安全隱患,努力建立一個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環境安定、校風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園,確保學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穩步發展。

二、強化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安全工作的重點是及時消除隱患,加強全校師生的安全教育,防患於未然,為此我們提出要樹立六種意識、開展“六防”教育、克服四種疏理、堅持“四不放過”、營造“四講”氛圍。六種意識:即“大於天”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第一”意識、“防範”意識、“共管”意識;開展“六防”教育,即防盜、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觸電、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動。營造“四講”氛圍,即利用橫幅標語、校園廣播、班級黑板報、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營造了一個“人人講安全,處處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的濃厚氛圍。

三、建立各種報告制度,加強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報告和安全整改通知書制度。制定了《學校安全自查範圍》,在全校各班級、各處室部中設立了安全檢查員,要求每天對各自範圍內的學生動態、教學生活設施、裝置進行檢查、記錄,並向班主任和各部門責任人彙報,最後上報校長;然後由校長簽署處理意見,限期整改;在校園各區域配備、完善消防設施,專人負責,定期檢查,使學校安全管理網路覆蓋到校園的每一個區域,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時段。

2.重大傷亡事故報告制度。凡是學校師生非正常傷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應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對發生的事故應按照各自管理許可權及時查清原因,對事故責任者給予嚴肅處理,事故善後事宜應及時妥善處理。對發生事故不上報者,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近年來,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從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入手,通過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將努力營造一個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環境。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6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往往面對著各種心理壓力,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為天子嬌子,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大學校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預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發生,及時為學生疏通心裡,排解壓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麼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如何來判斷自己或者是周圍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項基本原則:首先,心理與社會環境是否趨於一致。其次,心理與行為行動是否趨於一致。最後,人的情緒在一個階段內是否穩定。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與以上違背較大的情緒,那麼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那麼什麼叫心理障礙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它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如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緒狀態,顯然不利於大學生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有必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到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1、增強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裡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樂觀向上的情緒,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在有需要得時候主動進行心理諮詢。學校心理諮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諮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定心理諮詢機構。心理諮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衝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所以當我們心中感到壓抑時,就應該及時主動的與心理諮詢師進行溝通。

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大學生有必要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全面健康的發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質來迎接未來的種種挑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7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期望,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大學生未來的培養素質,對大學生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個人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隨著年級和年齡的增長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發生的變化,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性格會產生不一樣的變化,不一樣型別大學生在心理與性格發展方面存在著不一樣,認真分析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性格,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性,進取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將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產生進取的作用。“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事關中華民族的未來,我們要努力提升“90後”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質量,促進他們的健康、和諧發展。

一、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

1、當代大學生心理應激分析

經過對當代大學生在心理應激源的分析我們能夠發現,大學生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最大,來自社交、發展、學習方面的壓力緊跟其後,來自生活方面的壓力較小。這證明,家庭是大學生重要的社會支援來源,家庭是否和睦,家境是否優越,對大學生會造成較大的心理影響。

首先,性別差異。根據調查資料證明,當代“90後”大學生,女生在社交方面的壓力顯著高於男生,女生的社交焦慮高於男生。其次,專業差異。根據調查資料證明,經管商專業學生的總體壓力水平大於工科、理科學生,由於經管商專業的大學生會更注重實踐本事的培養,他們很早就接觸社會,深受市場化的薰陶,可能會受到市場經濟不良習慣的影響,使大學生感受生活壓力。再次,城鄉差異。根據調查資料證明,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城鄉差異均不顯著。城市與農村大學生所感受到的壓力相似。再次,年級差異。根據調查資料證明,大一新生比大二、大三、大四學生壓力大。原因是大一新生對將要開始的大學生活充滿完美憧憬,可是很多憧憬根本無法實現,所以,“新生神話”造成大學新生壓力增大。最終,學習成績差異。根據調查資料證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學習壓力要比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的學習壓力大。

2、當代大學生心理彈性分析

根據調查資料分析,當前我國“90後”大學生的心理彈性較強,在家庭凝聚力、自我效能方面的心理彈性比較強,相比之下,在社交本事方面的心理彈性較弱。這說明,大學生學習之餘的課外生活中擁有比較豐富的社會資源,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會得到各種社會資源的鼓勵與支援。可是,當代大學生社交本事上有待提高,不太擅長與人交往,大學生組織計劃性較差,亟需加強。

首先,性別差異。根據調查資料證明,女生心理彈性總體水平上均顯著高於男生。社會主角對男生的要求更高,所以男生在辦事前更注重行動,所以在安排管理上不如女生思前想後,細緻安排。男生更喜歡特立獨行,女生更喜歡群體性活動,女生在社交場合表現得更加出眾。此外,女生在情感方面比男生更加細膩、豐富,更容易與家人的溝通,也更重視與他人的關係。所以,女生的心理彈性總體水平上均顯著高於男生。其次,專業差異。根據調查資料分析,經管商專業學生的生活壓力較理科、工科學生來說,要大得多。經管商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是邊打工邊學習,社會化程度高,理解市場化的洗禮,會使經管商專業的學生感受到較大的生活壓力。再次,城鄉差異。根據調查資料分析,由於城市學生的家庭環境與生活條件優越,城市學生的教養方式良好,社交本事也更加突出,有利於其心理彈性的發展。所以,城市學生的心理彈性總體水平明顯高於農村學生。再次,年級差異。調查結果證明,大一學生的心理彈性大大強於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學生。大一學生在社交本事、社會支援及心理彈性總體水平上最高。最終,學習成績差異。根據調查資料分析,學習成績差異對大學生的心理彈性影響十分顯著。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在心理彈性方面得分較高,良者次之,差者水平較低。由此可見,智育成績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因素,學習成績是衡量學生的重要指標,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擁有進取的心理素質,所以他們深受歡迎,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援。

二、當代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分析

1、追求時尚,求新和創新方面的意識和本事相對強,但容易喜新厭舊、追求和崇拜的物件不穩定。“90後”大學生理解新事物的本事十分強,喜歡追求新鮮感的他們就成了資訊時代的優先體驗者。“90後”大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的發展成果,善於從網路上理解新資訊,學習新知識。他們遇到問題就直接到網路上搜索答案,流行於他們之中的一句話就是“不懂問百度”。“90”後大學生經過飛信、微信、微博來進行溝通。由於“90後”大學生的學習本事很強,思維活躍,所以他們的創造本事很強。此外,“90後”大學生崇拜的物件很不穩定,很容易變化。

2、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90”後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沒有兄弟姐妹陪伴在身邊,從小獨立成長的他們自我意識比較強烈,親情、友情觀念相對淡薄。“90後”大學生甚至不用與人交流,自我一個人在網路裡暢遊。另外,很多“90後”大學生都是喜歡並習慣獨處,不喜歡和別人交流。

3、心理脆弱,受挫本事不足。面臨現實中的諸多兩難選擇或具體困難時,往往容易產生彷徨、裹足不前的心態。由於“90後”大學生出生的年代比較特殊,又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所以被父母照顧、保護得很好。所以,他們在應對挫折和失敗的時,變得十分脆弱。

4、與以往年代的大學生相比,其身上的夢想主義色彩漸漸褪去,而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傾向逐步興起,呈現出務實、功利的一面。“90後”大學生主要生活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其思想不能不受到市場經濟和市場執行邏輯的影響。在他們身上,交換、實用等思維表現得比較明顯。“拜金主義”、“功利主義”、“一切向錢看”等嚴重影響了“90後”大學生。他們追求一些事情時,常常帶有必須的功利色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8

健雄職業技術學院一直非常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5.25”我愛我”心理健康活動月是學院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特色活動,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敞開心扉快樂成長”。寓意大學生開啟心扉,多與身邊的人溝通,會促進自我快樂生活,快樂成長。心理健康月期間利用心理健康宣傳展板,宣傳橫幅,“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倡議書,佩戴微笑標識、傳遞美好心情等宣傳活動進行了全面氛圍的營造,並先後組織開展了“加強班級心理委員建設金點子”徵集、青春期同伴教育培訓、大學生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心理健康知識黑板報比賽、系部特色心理健康主題等活動。

一、青春期同伴教育培訓

青春是我們的資本,健康是永恆的追求,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們需要用正確知識填充他們的好奇心理。5月8日下午,健康成長指導中心舉辦了青春健康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訓活動,來自7個系部的28名學生在圖書館六樓團體活動室參加了此次培訓,這些青春健康使者是經過自願報名、系部選拔出來的優秀志願者。

此次培訓得到了蘇州市、太倉市人口與計劃生育部門,瑪麗斯特普國際組織駐南京辦事處老師的大力支援與關注,早在今年4月份外語系李馳同學,機電工程系張晨輝同學,軟體與服務外包學院程夢茹同學就參加了蘇州市首期高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骨幹師資培訓班,回校後經過一系列的前期準備和健康成長指導中心老師的指導,主要由他們擔任了校內的首次同伴教育師資培訓主講。

培訓專案以其豐富的內容,互動式、參與式的教育方式,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在三個小時的培訓時間裡,同學們表現積極、活躍,也一改往日羞澀,闡述了自己對同伴教育及性知識的看法,系統地掌握了主持人技巧、愛情觀與價值觀、性與生殖健康、艾滋病有關的知識,為接下來的系部開展活動作好了初步準備。

培訓活動結束後,留給主持人們的工作和義務仍將繼續著,他們在各自系部將“青春健康專案”加以推廣,整個心理健康月期間,同伴教育活動在大學生群體中遍地開花,系部共組織18場次培訓,培訓物件達680人。同伴教育活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發揮著獨特而又重要的作用,隨著大家在青春健康這方面認識的深化和態度的澄清,將會使他們更加健康、全面的發展。

二、素質拓展訓練

5月15號下午,“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在學院圖書館六樓團體活動室舉行,健康成長指導中心協同外語系高飛老師、左其陽老師帶領各系的心理委員和心理協會成員進行了一次與眾不同的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學生處處長霍老師親臨現場觀摩與指導。

心理素質拓展活動開展至今已是第四年,今年的素質拓展以“團隊建設”為主題,主要進行了“雞蛋進化”、“花開朵朵”、“知你識我”、“風中勁草”、“相親相愛”等活動。

核能培訓在全院老師的心中種下了一顆顆愛的種子,因而在本次素質拓展活動中,老師們將核能培訓的形式與素質拓展結合,將核能培訓的心得和體驗與同學分享,引發學生對“團隊溝通”這一主題的體悟。在短短的一個半小時中,同學們全心投入,用心去分享自己的感悟,真正體會到了信任和換位思考在團隊溝通中的重要性,也將會把這些覺察延伸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

三、“加強心理委員建設金點子”徵集

為讓學生更深切瞭解心理委員的工作,充分發揮心理委員的作用,使我院心理健康工作水平上一個新臺階,特組織了此次徵文活動,要求大家圍繞主題,結合學院實際,為心理委員這支隊伍的建設建言獻策。各系都進行了積極地組織和參與,共收到稿件100餘篇,同學們在其中提出了不少具有建設性的小建議,如心理委員每班級選兩位,一男一女;在學期初、末、換季等心理問題多發時期,應該多開展小活動,從點滴做起讓同學們感到時刻被關愛;加強系部內班級心理委員及系部間心理委員的交流等,藝術設計系陳蕭閒,電氣工程學院劉學宜等18位同學獲獎。

四、心理健康知識黑板報比賽

為廣泛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營造心理健康月期間的的良好文化氛圍,舉辦了心理健康知識專題黑板報比賽。活動中各個班級精心準備、積極配合、互提意見。通過活動,大家對黑板報的內容選擇、素材收集、版面設計、色彩運用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收穫。最終藝術設計系廣告1班和動畫1班,軟體與服務外包學院計應1班等班級表現突出,取得了好成績。

五、系部特色活動

系部積極配合健康成長指導中心開展活動,同時自行組織系部班級舉行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班會及其他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並且發揮才智開展了具有創意的特色活動,如電氣工程學院開展了“悅納自我”心理健康專題知識視訊講座;為了讓學生更好得學會感恩,開展原創視訊“家的五分鐘”短片大賽;宿舍長素質拓展活動。藝術設計系舉辦心理Logo設計比賽;“做陽光大學生,給心靈一片晴空”心理簽名活動,併為簽名同學免費發放笑臉胸針。現代港口與物流管理系舉行緊急救護培訓;寫給即將踏上實習崗位的同學的一封信。機電工程系學生幹部團體心理輔導……

在心理健康月活動結束之後,我們會對活動的組織開展情況進行認真總結,並將活動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探索加強和改進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效機制。當今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備強有力的心理承受能力,才可以健康成長,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我院通過舉辦心理健康節,開展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讓同學們進一步瞭解了心理健康的意義,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了調適心態,心理健康月也名副其實地成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平臺。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9

經過一個月大學生心理健康月緊鑼密鼓地進行後,精彩紛呈的各項活動成功地落下帷幕。在活動中,一系列新穎、獨特的教育工作不僅吸引了眾多學院大學生的眼球,更讓他們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讓每個參與和組織本次活動的同學深受鼓舞。現將經濟與管理學院學院關於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月“活動總結如下:

一、活動主題:

“減少抱怨。健康成長,融入集體,展示自我”

二、活動開展情況:

1、制定實施計劃,召開學生會幹部會議和各班班長會議,傳達此次心理健康月的活動實施意見,在全院各班集中開展各種宣傳活動,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由學生會宣傳部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板,突出本次心理健康活動月的主題。各班也製作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板報。從而從各個方面增強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素質培養的瞭解。

2、各班開展了有關心理知識的主題班會,同學們都積極發言,將自己蒐集到的心理知識與大家分享,大家在歡快的氛圍中學到了許多有關心理的小知識。

3、參加學校組織的趣味心理活動,使同學們不僅感受到了遊戲的快樂,還學到了各種心理除錯的方法。

4、參加心理協會組織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在激烈的比賽中,同學們學到了許多關於心理的知識,並且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更加的完善自己。

在眾多的題材中,由於本次活動廣泛性和易參與性,絕大部分同學都積極響應和參與,使得活動場面氣氛熱烈而濃厚。

三、活動成果:

由於本次大學生心理活動的新穎性和獨特性,不僅贏得了老師的大力支援,還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好評。主題深刻,意義深遠。解決了大學生如何樂觀面對今後的大學生涯和社會現象,增強了同學對心理素質的完善提供了正確的指導,也懂得了體驗和感受生活的美好,將更適合自己的學習理論和方法應用於實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10

開學前夕,參加了安陽幼兒師範學校培訓中心嶽素萍教師講授的《歡樂每一天,我的心境我做主》心理健康培訓,嶽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鮮活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淺。對我來說,這次的培訓意義重大,經過參加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訓,無論在理論知識,還是方法技巧上讓我對心理教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懂得了教師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對我今後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忙。下頭談談自我的幾點體會:

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訓就像夏日裡的一陣涼風,掃去了我心頭的煩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潤了我幾度迷惘徘徊的心靈;就像衝破曉霧的第一道陽光,使我豁然開朗!我相信在此次的培訓中,我不僅僅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理論知識,並且學到了正確對待生活的方式,學會如何恰當有效地應對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它讓我建立了進取向上的健康心態,以健康的心態工作、學習、生活,碰到問題不消極對待,而是想辦法解決,學會了情緒調節,使我更有效、進取地適應社會。

當應對消極的生活事件時,我學會了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當應對殘酷的生活現實時,我學會了換個角度說服自我;當工作受到挫折時,我努力調整自我的心態,增強抗挫折的本事,做情緒和壓力的主人。並學會做出客觀的分析,正確的確定,哪些方面是不可改變的,哪些方面是能夠經過自我的努力加以改變的,對於那些不可改變的事情,說服自我愉快地理解,對於能夠改變的地方,儘自我本事做出改變,樂觀對待發生的心理衝突,做到胸懷坦蕩,樂觀開朗。如果我們是樹,那麼心理健康就是陽光,僅有擁有陽光燦爛的心態,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播撒歡樂,收穫幸福!

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我的人格,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應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幼兒產生不良影響。經過學習我懂得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我心態,使自我始終處於進取樂觀,要善於調控情緒,學會緩解心理壓力,堅持心理的平衡,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異常是在幼兒面前應控制自我的消極情緒,不把挫折感帶進教室,更不要發洩在幼兒身上。教師應當選擇適宜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洩自我的情緒,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我來說,永遠受益,因為心理健康教育影響我的生活,影響我的工作,影響我的人生……它會讓我更為自信,更為坦然地理解一次次的挑戰!為了孩子們能夠真正健康歡樂地成長,我會繼續學習,繼續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並將所學運用到自我的工作中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11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我的存在價值,既能瞭解自我,又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即對自我的本事、性格和優缺點都能作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我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與要求;對自我的生活目標和夢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我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我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並且總是對自我不滿意;由於所定目標和夢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而總是自責、自怨、自卑;由於總是要求自我十全十美,而自我卻又總是無法做到完美無缺,於是就總是同自我過不去;結果是使自我的心理狀態永遠無法平衡,也無法擺脫自我感到將已面臨的心理危機。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十分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確定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資料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構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徵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此刻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終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境沉重。

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構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髮展過程。教育供給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僅有經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構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本事、適應本事的構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堅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髮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髮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衝突矛盾時有發生,如夢想與現實的衝突、理智與情感的衝突、獨立與依靠的衝突、自尊與自卑的衝突、求知與辨別本事差的衝突、竟爭與求穩的衝突等等。這些衝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構成心理障礙,異常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大學聯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衝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衝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齊,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髮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堅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裡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堅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堅持進取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當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擇業心理,應當貼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對環境有適應本事。倘若具備了以上素質,則我們的心理健康不成問題,則必須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必須的成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總結匯編 篇12

春風和煦,柳絮飄揚,在全班同學的積極配合下,我班本學期第一個戶外心理活動拉開帷幕,完美謝幕。

本次心理活動的最大初衷在於讓同學們在大學班級裡體驗真正的快樂。

按照預先的計劃,全班同學被分成了三個小組。分組的過程是第一道要邁過的坎兒。我發現上了大學後,同學們明顯比以前糾結多了,因為不知道到底和誰在一組比較好,所以我們果斷決定以宿舍為基本單位,然後男女混搭。活動中的第二道坎是場地問題,原來計劃的應該有足夠空間的田徑場塞滿了人,我們臨時決定讓全班“遷徙”到附近的草地上,本以為可以順利的開始遊戲環節了,然而又被保安喝令離開草地,所以說雖然是班級的小活動,但還是得考慮到諸多因素。一系列坎顯然挫傷了同學們的參與活動積極性,然而後續的活動很好的打破了這一僵局。

“班級同心結”遊戲中全班同學互相拉著手,感受著彼此手心的溫度,打亂順序後將“結”順利解開,讓同性同學拉手或許是一件輕巧的事,但讓異性同學拉手,有時並不能讓同學們很快接受,然而從開始的羞怯到後來的淡定,同學們臉上洋溢的笑容間接證明了遊戲進行得很成功,與此同時,我們明白了集體協作的重要性,因為有很多時候,很多問題,不能只單單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去解決,合作才能共贏;“矇眼知音人”遊戲中,挑出平日裡最不愛在班裡冒泡的同學蒙著眼睛來猜說話同學的名字,被猜的同學各種刁難,家鄉話,怪味普通話,對與錯,引來笑聲連連,我們收穫的不僅是歡樂,還有同學之間的進一步瞭解,活躍了班級氛圍,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吃貨大比評”遊戲中,同學們放下了平日拘謹的姿態,自拋或是互拋著小饅頭,大顯身手,雖稱不上絕技,但各種吃相,確實笑翻全場,我們釋放了學習上的壓力,發現了同學們另類的一面,同時我們認識到,在大學裡,要學會勇敢地表現自我。

班級心理活動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有人說,一個人的快樂,再大,也是微小的;許多人的快樂,再小,也是巨大的;這次班級活動恰好完美驗證了這句話。在忙忙碌碌的學習生活中,能稍微放下手上的事,將自己從個人的狹小世界裡脫離出來,融入到集體的溫暖懷抱裡,感受集體的氛圍,積極參與各種有意義的集體活動是幸福的。大夥兒一起策劃,一起組織,一起參與,痛並快樂著。之所以“痛”,是因為策劃一次班級活動確實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要分配任務,要考慮到新增何種元素以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要考慮到現實條件是否允許活動順利進展,所以,痛是在所難免的。然而重點是我們收穫了快樂,而且不只是快樂。一群人共同參與,充分享受著活動中的一分一秒,抓住過程中的每一個幸福點,讓我們明白了,大學,不僅是一個宿舍的大學,其實可以很好的成為一個班的大學,或者是更多人的大學,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踏出狹小的交際圈,融入到集體的大流中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zongjie/sixiang/wrn0g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