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通用15篇)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通用15篇)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1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在今後長時間內要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作為全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的常州,早在1985年就進入老齡化城市行列,比全國提前15年,到末,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64.28萬,佔全市總人口358.74萬的17.91%。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9.89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76%,佔老年人總數的15.39%;90歲以上老人1.0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29%,佔老年人總數的1.62%;百歲老人180人。全市人均預期壽命達76.84歲。我市人口再生產從傳統型過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必然伴隨著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對老齡工作和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意見》、《關於對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實行政策扶持的意見》等檔案,推進各級老齡工作機構和老年群團組織建設,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做好老年人優待工作,組織開展關愛老人心理健康活動,等等,不斷推進老齡事業發展,使全市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逐步提高。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通用15篇)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與方式

為積極踐行和諧老齡化戰略,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服務理念,有效解決養老服務需求,從今年3月份起,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齡辦組織開展了市區養老服務需求大調查。調查採取實名填寫問卷形式,利用民政和老齡資訊平臺進行彙總分析,對市區城鎮戶口按一定比例抽取了10084名老年人。在地區分佈上,武進區2300人,新北區1155人,天寧區3218人,鐘樓區2711人,慼墅堰區700人;在性別比例上,男性佔49.53%,女性佔50.47%;在年齡結構上,60-69歲的老人佔35.99%,70-79歲的佔51.74%,80歲以上的佔12.27%。從而有效地保證了調查的科學性。主要內容包括老年人就餐、日間照料服務、精神關愛等方面需求情況。整個調查經歷了準備、實施和彙總三個階段,總共歷時兩個月的時間。

本次調查嚴格按照社群准入制要求,貫徹費隨事轉的原則,由各區按抽樣調查老年人數印發《常州市區養老服務需求調查問卷》,由社群具體組織填寫,並將收集的資訊錄入網上填報系統,由社群資訊平臺進行彙總分析。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社群幹部認真負責,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間耐心調查,然後將調查問卷逐份上報,一旦發現差錯及時糾正,問卷回收率達到100%。這次調查的一個明顯特徵之處在於採用實名制填寫的形式,防止出現虛報謊報的現象,也便於以後的抽查,確保了此次調查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通過這次市區養老服務需求大調查,基本摸清了居家養老、社群就餐和日託服務等方面需求,為我市進一步研究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政策,加大老年設施投入和發展老年服務提供了決策依據。

二、市區老年人需求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一)老年人基本狀況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調查的10084名老年人中,文盲、國小文化程度的分別佔總數的.11.57%和31.85%,國中、中專、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別佔29.64%、8.42%、9.51%,而大學專科、大學本科以上的僅佔5.86%和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徵很明顯(見圖1)。

2.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從居住方式來看,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獨居和與配偶居住的老人分別佔11.38%、52.49%,與子女同住或與孫子女同住的佔35.17%,老年人“空巢”現象日趨嚴峻。

3.身體狀況與生活自理狀況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身體健康或一般的分別佔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嚴重疾病的佔27.60%、3.89%(見圖2),說明我市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總體處於較佳狀態。生活能夠完全自理的佔調查總數的87.98%,半自理的佔10.26%,不能自理的佔1.76%,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佔絕大多數。

4.配偶與子女情況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佔總數的74.21%,配偶不在的佔24.26%,沒有配偶的為1.53%。再從老年人子女的數量來看,有1個、2個、3個子女的分別佔14.75%、37.50%、26.88%,居前三位,有4個和5個及以上子女的佔12.22%、7.32%,無子女的佔1.33%(見圖3)。目前,多子女老年人還佔多數,但已明顯呈現日趨減少趨勢,獨生子女老年人目前雖還居少數,但也明顯呈現日趨增多趨勢,家庭小型化趨勢不可逆轉。

5.60歲前主要從事的工作

從被調查的老年人60歲前主要從事的工作來看,21.72%是幹部、43.17%是工人、21.82%是農民、6.88%是科技人員、2.21%是自由職業者、0.90%是軍人、2.97%是無業人員,還有0.33%是其他工作(見圖4)。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2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資料顯示:人口老齡化將是中國21世紀面臨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而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我國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了,而這將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諸多影響。所以,從現在起我們要正確把握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規律,並積極採取相關措施,按照正確的思路和方向切實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

一、我縣人口老齡化情況介紹

(一)調查情況

我縣老齡辦在全縣範圍內對老齡人口基本情況進行了一次初步調查,全縣總人口xx人,其中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xx人,佔總人口的%;65歲以上xx人,佔總人口的%;80歲以上xx人、90歲以上xx人、100歲以上x人。全縣空巢和獨居老人x人,佔老齡人口的%;基本生活有保障或受到救助的老人x人;全縣老少人口比為l。

(二)成因分析

促使我縣人口老齡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另一方面,成功開展了計劃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不斷降低。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醫療衛生條件日臻完善,人口死亡率不斷下降,19xx年“二普”時人口死亡率為15.59‰,1982年“三普”時下降到7.75‰左右,下降到6.04‰。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逐年增長,19xx年為66.81歲,達到69.7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四普”以來的17年是我縣老年人口增長較快的時期,以近xx年發展最快。同時,1980年以來,隨著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視,我縣人口出生率下降,由19xx年的45.34‰下降至的6.62‰,少兒人口逐年減少,從1990年的111491人下降至的39135人,從而更凸顯了我縣人口老齡化的局面。

(三)發展特點

1、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快。從最近三次人口普查資料推測,我縣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向老年型轉變,用了大約xx年左右的時間。進入老年型以後,又以每年接近4%的高速發展(全國為3%,湖北省為3.73%;)。

2、人口老齡化發展水平不均衡。受經濟發展和人口流動的影響,我縣鄉鎮之間的人口老齡化程度不平衡。老齡化程度最高的是磨坪鄉(25%),最低的是茅坪鎮(12.23%);超過全縣平均數15.99%的有6個鄉鎮(磨坪、郭家壩、周坪、屈原、歸州、梅家河),低於15%的有5個鄉鎮(茅坪、水田壩、沙鎮溪、兩河口、洩灘)。

3、高齡老人增速較快。雖然目前我縣仍以60—69歲的低齡老人為主,但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增長速度較快,目前高齡老人已達7117人,佔老齡人數的11.4%。

二、我縣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

我縣人口老齡化程度,將會在21世紀繼續發展。理由有三:其一,我縣少兒人口比重逐年下降,按前xx年的速度推算,到xx年將下降至9%。其二,老年人口呈階段性增長。目前至xx年,我縣老齡人口年增長速度仍保持在4%左右,60歲以上的老年人總數將達到7.4萬,佔總人口的19.2%;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4.3萬,佔總人口的11.2%。由於我縣50—60年代有過兩次人口出生高峰,xx年至20xx年,50—60年代出生的人口開始進入老年期,年增長速度將突破6%,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8萬多,佔總人口的21%;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5.04萬,佔總人口的13.3%;20xx年至20xx年老年人口將達到高峰,以後逐漸下降。其三,老年人口內部的高齡化發展較快。目前至20xx年,我縣老年人中仍以60—69歲的低齡老人為主,20xx年以後的20xx年,80歲以上高齡老人的比例將逐年增大,逐漸達到20%。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3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在今後長時間內要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作為全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的常州,早在1985年就進入老齡化城市行列,比全國提前15年,到20__年末,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64.28萬,佔全市總人口358.74萬的17.91%。

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9.89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76%,佔老年人總數的15.39%;90歲以上老人1.0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29%,佔老年人總數的1.62%;百歲老人180人。全市人均預期壽命達76.84歲。

我市人口再生產從傳統型過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必然伴隨著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對老齡工作和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意見》、《關於對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實行政策扶持的意見》等檔案,推進各級老齡工作機構和老年群團組織建設,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做好老年人優待工作,組織開展關愛老人心理健康活動,等等,不斷推進老齡事業發展,使全市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逐步提高。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與方式

為積極踐行和諧老齡化戰略,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服務理念,有效解決養老服務需求,從今年3月份起,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齡辦組織開展了市區養老服務需求大調查。調查採取實名填寫問卷形式,利用民政和老齡資訊平臺進行彙總分析,對市區城鎮戶口按一定比例抽取了10084名老年人。在地區分佈上,武進區2300人,新北區1155人,天寧區3218人,鐘樓區2711人,慼墅堰區700人;在性別比例上,男性佔49.53%,女性佔50.47%;在年齡結構上,60-69歲的老人佔35.99%,70-79歲的佔51.74%,80歲以上的佔12.27%。從而有效地保證了調查的科學性。主要內容包括老年人就餐、日間照料服務、精神關愛等方面需求情況。整個調查經歷了準備、實施和彙總三個階段,總共歷時兩個月的時間。

本次調查嚴格按照社群准入制要求,貫徹費隨事轉的原則,由各區按抽樣調查老年人數印發《常州市區養老服務需求調查問卷》,由社群具體組織填寫,並將收集的資訊錄入網上填報系統,由社群資訊平臺進行彙總分析。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社群幹部認真負責,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間耐心調查,然後將調查問卷逐份上報,一旦發現差錯及時糾正,問卷回收率達到100%。這次調查的一個明顯特徵之處在於採用實名制填寫的形式,防止出現虛報謊報的現象,也便於以後的抽查,確保了此次調查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通過這次市區養老服務需求大調查,基本摸清了居家養老、社群就餐和日託服務等方面需求,為我市進一步研究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政策,加大老年設施投入和發展老年服務提供了決策依據。

二、市區老年人需求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一)老年人基本狀況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調查的10084名老年人中,文盲、國小文化程度的分別佔總數的11.57%和31.85%,國中、中專、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別佔29.64%、8.42%、9.51%,而大學專科、大學本科以上的僅佔5.86%和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徵很明顯。

2.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從居住方式來看,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獨居和與配偶居住的老人分別佔11.38%、52.49%,與子女同住或與孫子女同住的佔35.17%,老年人“空巢”現象日趨嚴峻。

3.身體狀況與生活自理狀況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身體健康或一般的分別佔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嚴重疾病的佔27.60%、3.89%(見圖2),說明我市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總體處於較佳狀態。生活能夠完全自理的佔調查總數的87.98%,半自理的佔10.26%,不能自理的佔1.76%,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佔絕大多數。

4.配偶與子女情況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佔總數的74.21%,配偶不在的佔24.26%,沒有配偶的為1.53%。再從老年人子女的數量來看,有1個、2個、3個子女的分別佔14.75%、37.50%、26.88%,居前三位,有4個和5個及以上子女的佔12.22%、7.32%,無子女的佔1.33%(見圖3)。目前,多子女老年人還佔多數,但已明顯呈現日趨減少趨勢,獨生子女老年人目前雖還居少數,但也明顯呈現日趨增多趨勢,家庭小型化趨勢不可逆轉。

5.60歲前主要從事的工作

從被調查的老年人60歲前主要從事的工作來看,21.72%是幹部、43.17%是工人、21.82%是農民、6.88%是科技人員、2.21%是自由職業者、0.90%是軍人、2.97%是無業人員,還有0.33%是其他工作,

6.月經濟收入情況

從經濟收入來看,月收入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1500元的分別佔21.13%、12.88%、36.25%,月收入在1500-20__元、20__元以上的佔18.11%、9.65%,1.98%的老年人沒有經濟收入(見圖5)。由此可見,大多數老年人經濟收入偏低。

7.養老金來源

選擇離退休金是養老經濟主要來源的有3050人,另外子女給予、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也是老年人的重要經濟來源。

(二)老年人最迫切需求情況

1.精神贍養是最需

調查發現,老年人對精神贍養的需求是最強烈的,40.44%的人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精神贍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養老保險面逐步擴大以及子女的經濟扶養能力日益提高,老年人物質生活質量基本有了保障。但是生活的幸福不僅是物質生活上的滿足,還包括精神上的享受。從這項調查顯示,老人們更渴望情感上的關愛,企盼心靈上的充實。

2.家政服務市場大

調查顯示,29.97%的老年人最需要家政服務。現在社會節奏加快,子女大都忙於工作,不在父母身邊的情況比較多,沒有時間料理老人的生活,所以對於家政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也促使家政服務的市場不斷擴大。我們可以推測,今後家政市場的發展對於解決就業問題將會起到一定作用。

(三)老年人助餐服務與日託服務需求情況

1.目前老年人吃飯的提供方式

在被調查的老年人中,20.73%的人認為吃飯是個問題,79.27%的人認為吃飯不成問題。目前自己做飯的佔總數的85.20%,由子女、鐘點工、全職保姆做飯的分別佔10.59%、1.32%、1.01%,到社群助餐點、與他人搭夥、叫快餐或去飯店吃飯的分別佔0.63%、0.33%、0.11%,其它方式佔0.81%(見圖6)。由此可見,目前老年人自己做飯的佔絕大多數,這與68.51%的老年人身體健康或一般,87.98%的老年人生活能夠完全自理的情況相符合。

2.對社群助餐點的調查

在這次被調查的物件中,37.86%的老年人聽說或瞭解社群助餐點,62.14%的人沒聽說或不瞭解,可見老年人對社群助餐點還是比較陌生的。通過閱讀問卷上有關社群助餐點的介紹後,選擇願意由助餐點提供吃飯的有4198人,佔調查總數的41.63%,這次參加調查的人數僅佔市區老年人總人數的5.042%,按調查比例推算,市區共有8.326萬名老年人樂意接受助餐服務,這說明助餐點在我市存在較大的需求空間。老年人助餐點是由政府資助建設,以社群為主導,為社群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配製、外送、集中用餐等服務的場所(價格通常在5-15元:一頓中餐5-7元,一日三餐10-15元)。目前,天寧街道斜橋巷社群和西新橋居家養老服務站等等已經有了為老人提供就餐的服務。但從全市來講,老年人助餐點的數量還很少。從總體而言,還有很多老人不願意選擇到助餐點吃飯,究其原因,主要是87.91%的人生活能夠完全自理和85.20%的人平時是自己做飯的,所以不需要由助餐點提供吃飯。

在願意由助餐點提供吃飯的老年人中,因為省事方便的佔62.04%,因為價廉物美的佔15.20%,其它原因的佔22.76%。在不願意由助餐點提供吃飯的老年人中,因為不喜歡的佔23.69%,因為口味不適的佔21.36%,其它原因的佔54.95%。

3.對老人日託所的調查

在這次被調查的物件中,33.26%的老年人聽說或瞭解日託所,66.74%的人沒聽說或不瞭解,可見老年人對日託所也不熟悉。通過閱讀問卷上有關日託所的介紹後,選擇一定去日託所的有405人,佔調查總數的4.02%,按調查比例推算,市區共有8033名老年人一定去日託所。此外,在被調查物件中,有5046人會考慮去日託所,這說明日託所在我市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日託所,即“老人之家”,像小孩入托那樣,白天到日託所,晚上回家。老人在日託所可看書讀報聊天,也可打牌弈棋,或開展其他有益的文體活動,還可以就餐,日託所的優點在於收費低於養老機構,對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護理。由於日託所對於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護理,所以對於10.26%的生活半自理人群應該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願意進日託所的老年人中,有47.66%的人是因為年齡較大且無人照料,24.30%的人是因為要滿足精神文化需求,22.80%的是因為身體欠佳,5.24%的是因為日託所收費低於養老機構。

4.志願者服務

在我們這次的調查中發現,18.09%的老人願意幫助日託所做些志願者服務,48.71%表示偶爾可以做一點,26.03%不願意做志願者服務,7.17%未選擇。在寧波市海曙區,有一支專門為獨居困難老人提供服務的義工隊伍,他們服務的內容和時間可以像銀行存款一樣進行儲蓄,等到自己年老時又可以提取儲蓄,享受服務。群眾將其稱之為“義工銀行”。而我們的這次調查結果表明,在我市開展“義工銀行”存在一定的群眾基礎。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4

一、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根據國際通行的判斷標準,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二、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

從我國第六次普查資料可以看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8億,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9億,佔8.87%,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更確切地說,我國早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老齡化加劇。

三、老齡化社會的形成原因:

目前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主要是由於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和出生率的下降引起的。

四、老齡化社會的應對方法:

1、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農村的醫療和養老體系,將是我國未來一段時期內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仍舊以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並通過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逐步過渡到以社會養老為主,家庭養老為輔。

2、建立和健全關於老年人權益保護的法律和法規是我國司法部門將要面對的問題。另外,我們也應該加強社會道德宣傳,重拾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全社會共同關愛老年人。

3、重視“銀髮產業”的開發和發展,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

4、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醫療保障中,不僅要有身體保障,還應有精神保障。

5、充分利用老年人多樣的人生歷練、豐富的社會經驗、積極平和的心態,讓一部分有能力、也願意為社會發揮餘熱的老年人,在社群建設、文化交流方面佔據一席之地。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5

隨著我市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老齡問題與老齡事業發展已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為了解我市人口老齡化發展狀況,解決老年人的需求問題,促進老齡事業發展,市政協於近期組織調查組,就人口老齡化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

國際人口學會編著的《人口學詞典》定義: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達到7%、或60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10%的人口結構稱為“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4%、或60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20%,稱為“老齡社會”。

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20xx年11月,我國65歲以上人口達到了8811萬人,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已步入老齡化國家行列。截止到20xx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78億,佔總人口的13.26%,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8.87%。我市相對全國大部分地區而言,人口老齡化發生時間更早,發展速度更快,最近十幾年,本市人口總量連續負增長,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60歲以上老年人49.0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9.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

老年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而且老年人口的高齡化速度持續加快,勢必對經濟、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老年撫養比上升,加重了勞動年齡人口的負擔,老年人養老金支出總額將不斷增大;二是人口老齡化改變了消費人口和生產人口之間的比例關係,而消費結構的變化必然影響到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就業結構、投資結構等的變化,從而引起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變化,催生老齡產業的興起與蓬勃發展;三是老年階段慢性病取代了急性病和傳染病,成為健康的主要威脅,醫療模式向側重長期保健和疾病預防方面轉變,高齡人口的增加將導致醫療保障資金的迅速增加;四是“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和高齡老人不斷增加,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逐步弱化,將引起代際關係在供養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溝通方式等方面的變化,家庭養老功能部分向社群和社會養老轉移已成為必然,導致社會化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加大;五是在老年人佔總人口比例不斷攀升的情況下,老年人群體對社會穩定的影響越來越大。

二、我市老齡事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面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市委、市政府以及民政、社保等職能部門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制定了一系列的老齡政策,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提高老年人社會福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近幾年,我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各項政策不斷得到調整、補充和規範,已漸成體系,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得到了較大發展,也取得了較好成績。但總的說來,該體系尚不完善,與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形勢、老齡事業的總體要求和老年人的期盼與需求還不盡適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本養老保險“空賬”執行。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試行的是現收現付加部分積累的“統帳結合”制度,由於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時,政府沒有承擔相應的轉製成本,個人賬戶中的資金被挪用去發放當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十幾年來一直處於“空帳”執行狀態,財政承受的現收現付運營方式的壓力很大。

二是老年社保總體水平不高。我市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已基本覆蓋了城鄉全體居民。儘管能夠將沒有社會養老保障的老年人全部納入在內,但當前能夠實行的只是廣覆蓋、保基本的低水平保障,與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相比,與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相比,城鄉居民養老金基數太低,僅能起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

三是養老設施不能滿足需要。目前,我市有各種養老機構82處,總床位1.3萬張,佔老年人口總數不足2.7%。該比例離歐美地區5%—7%的水平相距較遠,現有養老設施在數量上還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要。另外,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積極性不高,這也是與先進國家和地區存在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

四是老年社會救助能力偏低。當前,嚴格的城鄉低保準入制度,將部分處於貧困線邊緣的老年人排除在外,且由於老年醫療保障整體水平較低,少數老年人家庭還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而在社會慈善事業還沒有完善的社會捐贈法規、未形成穩定的善款籌集和增值渠道,在老年社會救助方面的能力還偏低。

五是公共服務力度仍需加大。我市實行老年社會優待政策以來,受到了廣大老年朋友的普遍歡迎。但由於受當前公共服務能力的制約,再有,由於部分服務場所屬於非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在對老年人提供免費、優惠服務方面,還缺少必要的財政資金支援,因此對老年人的優待力度還比較小。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6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與就業統計司提供的xx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已達到8.1%,而世界平均水平約為7.0%。中國老年人口比例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預計到20xx年,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將達到11.92%。人口老齡化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人口老齡化帶來了醫療保障、老年人居住和生活來源等諸多社會問題。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不同於發達國家,有著深厚的經濟基礎。這些問題帶來的矛盾尤為突出。

雖然本研究報告的研究範圍僅限於我所在的xx市xx區xx社群,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人口老齡化和養老方式。報告將從整體和區域性角度、社群和個人層面綜合分析我家所在的xx社群的人口老齡化和養老方式。

社群基本情況簡介

我家所在的xx小區位於xx省xx市xx區,周圍有五所學校、xx中學、xx中學、xx大學等知名學校,是xx市著名的文教區;臨街是xx區的經濟中心之一——長江街北行商圈、北行農貿大廳、錢勝百貨、北京華聯、國美蘇寧、第一大道等商場,使這裡的居民消費購物非常方便;小區在一環以內,周邊公交線路四通八達,出行非常方便;廣場公園,如比唐公園和百鳥公園,為居民提供了夏天涼快和冬天散步的好地方。居民們在這樣一個安全方便的社群裡舒適和平地生活著。

xx社群是一個長期的社群。從1982年開始從低矮破舊的廣場搬遷到居民樓。三年後,居民從1985年開始遷回,之後街道辦成立,1999年成立xx社群。該社群管轄其周圍的38棟住宅樓,共有3,371戶家庭,約10,500人。

第二,社群人口老齡化

xx年8月17日,我來到位於xx區吳江街的xx社群辦公室詢問情況。小區王主任熱情接待了我,耐心回答了我的一些問題,並給了我很多這方面的相關資料。

一、基本資訊

據瞭解,xx社群共有3371戶,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xx戶以上,約佔總人口的60%,老年人數量較大。可以說,我們社群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變得非常突出。

(2)老年人數量多的原因

目前xx社群老年人數量眾多的原因有很多,我總結如下:

第一,社群建立時間長,人口密度大。

據瞭解,搬遷前,這裡曾是工人聚居的地方。冶煉廠、紡織廠、建築公司等工廠的大量工人及其家庭成員居住在這裡,因此這裡的人口密度相對較高。另外,搬遷至今已近25年,自然老人多。

二是周邊生活方便,消費水平低。

xx小區位於一環路內,道路四通八達。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和許多小街巷的硬體條件,經過近幾年的改造和修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沙質道路變成了現在的柏油路,曾經擁堵混亂的道路,狹窄凌亂的街道變成了現在的有序乾淨寬敞的道路;附近公交線路多,去任何地方都方便,還有直達北站站的公交,方便居民出行;附近的北行商業區給居民的購物消費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且相對於其他區,如太原街商圈、中街商圈,北行區物價水平更低,四院等醫院離社群更近,所以大量老年人選擇在這裡養老。近年來,許多老年人搬到這裡居住,這也增加了老年人的比例。

第三,房價水平低。

雖然房價比國內同城市低,但還是有一大批人看不起不斷上漲的房價。xx小區的居民樓不是近幾年新建的,而是有20多年曆史的老樓,所以房價比同類地區低,這也是很多老人住在這裡的原因之一。

就像我熟悉的鄰居劉爺爺說的:“到處都近,買東西也便宜。住在這裡真好!”

(3)老年人數量多造成的問題

社群裡的老人越來越多,也給社群的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王主任表示,老年人數量多主要會帶來以下問題:

首先是環境問題。說到環境問題,主要是因為老人擅自佔用公共綠地,在裡面種花,甚至養雞鴨鵝狗。「在禽流感流行的那一年,我們努力說服並強行沒收未經許可佔用公共土地的居民的雞鴨等家禽。當時很多老人都不願意把這些雞鴨當寵物養,不顧那些雞鴨造成的糞便汙染和噪音汙染。每個原本是禽流感導致的人都不敢得到這些東西。近年來,他們開始飼養這些雞、鴨和鵝。現在有人侵佔公共綠地開闢菜園,隨意養雞養鴨,給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居民們也閉上了眼睛,因為他們是老人。”王主任有些無奈的對我說。

第二,養老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大多發生在老年人和他們的子女之間,或者他們之間為了老年人的養老金問題。有些問題是孩子不打工掙錢,卻想讓老人拿錢贍養,卻不知道如何滿足貪婪導致的家庭爭吵,有些是孩子試圖為老人爭取更多養老金贍養老人導致的矛盾。此外,一些老年人既沒有子女撫養費,也沒有退休金。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是簡單工作的收入,如撿廢品和當守夜人。這些老人一旦出現健康問題,也會對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社群老年人養老研究

在我去社群辦公室的當天,我調查了社群管轄的其中一棟居民樓的一個單元內所有65歲及以上老人的養老方式。

(一)、社群養老模式的現狀

在我調查的24個住戶中,有8個住戶有11名65歲或以上的老人,而這8個住戶中有3個住戶有兩名老人,另外5個住戶有一名老人。

65歲及以上的11位老人中,只有兩位老人沒有退休金,靠子女供養,約佔老年人口的18%;其餘9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退休金,約佔82%;有退休金的9位老人中有3位女性,6位男性,說明男女老人的主要生活來源存在明顯差異。在主要收入來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依賴其他家庭成員。

從全國平均水平來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46%主要由其他家庭成員贍養,其次是勞動收入和退休養老金,分別佔25.9%和23.6%。在主要生活來源中,城鎮老年人48.6%依靠養老,其次是其他家庭成員的贍養和勞動收入,分別佔35.6%和10.5%。我們小區的資料顯示,我們小區的老人晚年生活有保障,基本上每個老人都有固定的收入來源。

②、奶奶的晚年生活

我家樓下住的莽奶奶和我們家關係很好,我就問了她每月的生活費和開銷。

莽奶奶年輕的時候是冶煉廠工人,所以現在每個月都能拿到固定金額的養老金。莽奶奶和兒子媳婦小孫子住在一起。房子雖小,但祖輩三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莽奶奶每個月能拿到1181元左右的養老金,不用交水電費,所以每個月只花150元左右的米粉和200元左右的錢買菜。老太太抽菸很厲害,為了省錢,只吸散裝的旱菸,所以每個月需要花15元左右,所以莽奶奶其實每個月只花400元左右。她用省下的錢給了他的小孫子上大學的學費。老人窮了一輩子,到了晚年終於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了。但是,她還是改變不了存錢的習慣。她孩子的工作雖然能賺到一定的收入,但還是要供孩子上學。所以,生活並不富裕,甚至老人的養老金有時也會花光。所以莽奶奶平時不敢多花錢。省下來的錢大部分都給了她孫子,讓他上大學。

住在一樓的趙奶奶比莽奶奶難對付多了。

她年輕的時候沒有固定的工作,現在老了。她只依靠自己的孩子。可惜她的孩子不好活。老人只能靠她年輕時積攢的一些微薄積蓄生活,老人把她唯一的財富之一——兩居室租出去,讓她每個月能拿到700元左右的房租。但是她的孩子不但不給趙奶奶生活費,還經常因為誰多拿房租而臉紅,甚至打架。後來孩子們把臥病在床的趙奶奶送到養老院,擅自把她的房子租出去出租。後來趙奶奶回到家,就再也沒有和孩子聯絡過。她依靠每月微薄的租金收入來支撐日常開支和支付醫療費用。

可見,同樣生活在社群的老人,晚年的養老和生活方式是不同的。有些老人有固定的養老金,有些人沒有固定的月收入來源。他們不得不依靠社會支援和個人勞動來獲得收入來源。即使是有養老金的老人,晚年也不都是幸福富裕的,其中就有很多老人生病了,看不起病,沒有人照顧,或者生活費不足以支付衣食住行和醫療用藥。

第四,研究總結——老年人群體更需要我們的關注

據資料顯示,中國人口老齡化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老年人口多。根據xx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在已達到1.1億,佔世界老年人口的23%,亞洲老年人口的38%。

第二,人口老齡化速度快,而且激烈。我國人口的年齡結構從成年到老年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與發達國家相比,速度驚人。預計到20xx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比例將達到11.92%,比高4.96個百分點。到那時,每八個人中就有一個年齡在65歲及以上。20xx年後,老齡化程度將繼續增加,到21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25%,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第三,人口老齡化先於經濟發展。在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出現在經濟發展時期,對老齡化有很強的承受能力。同時,由於發達國家老齡化緩慢,允許他們長時間的準備和適應。

中國人口老齡化是由生育率急劇下降導致經濟發展,即“先老後富”,經濟基礎薄弱尚不具備供養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國雖然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但仍處於人口老齡化的早期階段。未來中國人口型別將由輕度老齡化向深度老齡化轉變,再向重度老齡化轉變。“白銀浪潮”將成為21世紀中國的主要人口問題之一。為了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我們必須繼續執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

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讓老年人過上穩定健康的生活是社會的責任和義務。雖然人口老齡化給發展中的中國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但也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中國近50%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其他家庭成員。從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來源來看,46%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其他家庭成員,其次是勞動收入和退休養老金,分別佔25.9%和23.6%。老年人的生活來源並不固定和穩定,他們需要社會的更多關注。

首先,社會應繼續加強對老年人的幫助和培養。切實落實各種老年人福利制度,如廉價乘車、免費就診等;完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使老年人有固定收入;

其次,加強社群醫療站、農村醫療中心等基層醫療單位的建設和完善,方便老年人就醫;完善老年人醫療保險制度,使老年人能夠負擔得起疾病,方便就醫;

第三,社會應該對既沒有養老金也沒有子女贍養的老年人給予一定的經濟幫助,使他們至少能溫飽和健康;

最後,社會和社群應加強各種方便老年人的基礎設施建設,如輪椅通道、適合老年人的健身設施、公園廣場、老年人活動室等。讓老年人在晚年過上充實幸福的生活。

老年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階段。要讓每一個老年人都享受到“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有價值感、有幸福感”的老年生活,需要社會上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社群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是社會的縮影。雖然我的研究範圍僅限於xx社群,但我的結論有侷限性,但也有代表性。從我瞭解和調查的資料和例子可以看出,我家所在的xx社群確實存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低,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當嚴重。同時,雖然大多數老年人的收入來源相對固定,但老年人的養老方式是不均衡的,老年生活也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社群的這些問題和現象也反映了我國現階段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城鄉差距和老年人的養老方式。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7

21世紀是人口老齡化的時代。目前,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都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許多發展中國家正在或即將進入老齡社會。1999年,中國也進入了老齡社會,是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佔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不僅是中國自身的問題,而且關係到全球人口老齡化的程序,備受世界關注。為了摸清中國老年人口及老齡化發展的基本態勢,掌握未來中國老齡問題的基本國情,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專題預測研究,基本情況如下。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已經開始顯現

目前,中國已有21個省(區、市)成為人口老年型地區。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__年的22年間,中國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萬,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85%,高於1、17%的總人口增長速度。20xx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43億,佔總人口的10.97%。老齡化水平超過全國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蘇(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慶(12.84%)、遼寧(12.59%)、山東(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個省市。

人口老齡化給中國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龐大老年群體的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需求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養老保障的負擔正日益沉重。20xx年,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支出總額達到3502億元,比20xx年增加了65.5%,中央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補貼支出攀升到522億元。離休、退休、退職費用也呈現連年猛增的趨勢。政府、企業、社會都已經感到養老保障方面的壓力正在顯著加大。

老年人醫療衛生消費支出的壓力越來越大。據測算,老年人消費的醫療衛生資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xx年,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達862億元,佔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長31.6%,增長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長快3.5個百分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長,人口迅速老齡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為老社會服務的需求迅速膨脹。目前,由於社會轉型、政府職能轉變、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為老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後,難以滿足龐大老年人群,特別是迅速增長的空巢、高齡和帶病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以養老機構和床位數為例,目前,中國共有各類老年社會福利機構3.8萬個,養老床位120.5萬張,平均每千名老人佔有床位僅有8.6張,與發達國家平均每千名老人佔有養老床位數50—70張的水平相差甚遠。其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許多為老服務也都存在發展緩慢的問題,不能滿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長的需求。

與城市相比,農村老齡問題的壓力更大。20xx年,農村老年人口為8557萬人,佔老年人口總數的65.82%,農村老齡化程度比城鎮高1.24個百分點。同時,農村絕大部分地區尚未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目前還處在試點階段,農民的養老、醫療都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序加快,農村的養老、醫療等方面的壓力相對城鎮將更加突出,西部和貧困地區尤為嚴峻。

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項改革進入攻堅階段,許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壓力早就潛伏生長,人口老齡化只是凸顯了這些壓力。目前,這些壓力還只是初現端倪,隨著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這些壓力的影響將會更加深刻、更加普遍。

二、21世紀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

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從20xx年2100年,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xx年到20xx年是快速老齡化階段。這一階段,中國將平均每年增加596萬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28%,大大超過總人口年均0.66%的增長速度,人口老齡化程序明顯加快。到20xx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佔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階段,從20xx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齡化階段。伴隨著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國成立後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進入老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開始加速增長,平均每年增加620萬人。同時,由於總人口逐漸實現零增長並開始負增長,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加速。到20xx年,老年人口數量將增加到2.7億,與0—14歲少兒人口數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老齡化水平推進到30%以上,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9448萬,佔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階段,從2051年到2100年是穩定的重度老齡化階段。2051年,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峰值4.37億,約為少兒人口數量的2倍。這一階段,老年人口規模將穩定在3—4億,老齡化水平基本穩定在31%左右,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佔老年總人口的比重將保持在25—30%,進入一個高度老齡化的平臺期。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一是老年人口規模巨大。

20xx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43億,20xx年將達到2億,20__年將達到3億,2037年超過4億,2051年達到最大值,之後一直維持在3—4億的規模。根據聯合國預測,21世紀上半葉,中國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21世紀下半葉,中國也還是僅次於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國。

二是老齡化發展迅速。

65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從7%提升到14%,發達國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時間,其中,法國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亞和美國79年左右。中國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這個歷程,並且在今後一個很長的時期內都保持著很高的遞增速度,屬於老齡化速度最快國家之列。

三是地區發展不平衡。

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具有明顯的由東向西的區域梯次特徵,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明顯快於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以最早進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遲進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寧夏(20xx年)比較,時間跨度長達33年。

四是城鄉倒置顯著。

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歷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齡化水平一般高於農村,中國的情況則不同。目前,農村的老齡化水平高於城鎮1.24個百分點,這種城鄉倒置的狀況將一直持續到2040年。到21世紀後半葉,城鎮的老齡化水平才將超過農村,並逐漸拉開差距。這是中國人口老齡化不同於發達國家的重要特徵之一。

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數量多於男性。

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萬人,2049年將達到峰值,多出2645萬人。21世紀下半葉,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穩定在1700—1900萬人。需要指出的是,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歲及以上年齡段的高齡女性人口。

六是老齡化超前於現代化。

發達國家是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條件下進入老齡社會的,屬於先富後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國則是在尚未實現現代化,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提前進入老齡社會的,屬於未富先老。發達國家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萬美元以上,而中國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剛剛超過一千美元,仍屬於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行列,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實力還比較薄弱。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8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中國也不例外。20xx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達8811萬人,佔總人口的6.96 %;20xx年人口抽樣調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已升至8.2%。按照根據聯合國制定的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即為老年型人口結構型別,這意味著我國已開始邁入老年型社會

一、本次調查涉及的主要內容

本次調查的問題涉及我過人口現狀、老齡化的程度的實際情況以及對此的解決的方法,通過資料對比、更加清晰的分析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程度。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首先,老齡化社會加重了勞動年齡人口對老年人的贍養負擔。據一項研究測算,20xx年,我國每100個勞動年齡人口只需負擔15.6個老年人,20xx年則要負擔48.5個老年人。專家認為,在未來50年內,前20年,我國存在一個低撫養比時期,這期間兒童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已經下降,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比重剛剛上升,總撫養比處於從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

其次,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尤為突出。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壽命的延長,因疾病、傷殘、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數量顯著增加,給國家、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因此我國的社會保障問題亟待解決。

另外,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問題也日益凸顯。研究表明,我國有大約1/3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獨、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城市部分老年人體重超重,農村部分老年人營養不良;個體在體力和智力上的差異被忽視,“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喪失,使老年人過早處於被“養”起來的生活狀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老齡化人口大國,我國還沒有正規的老年病醫療研究機構,人口老齡化需要的護理人員嚴重不足。

另一方面,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的下降,導致勞動力不足。勞動力是構成生產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勞動力數量的多寡及其在總人口中所佔比重的大小,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雖然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但勞動力資源卻十分豐富,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不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的現象,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勞動力老化的問題將十分明顯。而實際上,退休人員所領取的養老金,是他們過去所創造的財富的一種補償。但是,由於在實際操作上表現為直接從在職人員創造的價值中支付,所以容易引起在職人員的誤解。

三、採取建議與意見

實現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系統工程,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必要可行的措施和多方面的配合。結合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借鑑國外的成功經驗,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研究制定適中的人口政策。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前提,是人口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目前我們既要控制人口增長,又要防止人口老齡化速度過快和老年人口比重過高。因此,要制定一個二者兼顧的中長期人口發展規劃,在人口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按照國家人口長遠戰略規劃,到本世紀五六十年代要實現人口零增長,所以,控制人口總量發展仍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針對城鄉區域性老齡化程度不平衡、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戶等情況,應分別採取不同的對策,適當調整人口生育率,通過合理的生育政策,逐步調整人口年齡結構向穩定方向發展。

(2)加快社會經濟發展步伐,為老齡化提供根本的經濟保證。只有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加速經濟發展,才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根本保證。老年人生活條件的改善,歸根到底,有賴於社會財富的不斷增長。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發展、經濟繁榮,才能滿足老齡人的物質和精神需要。

(3)發揮老年人餘熱作用。老年人是社會的共同財富,也是智力庫,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相當一部分人身體健康,樂意且能夠為社會作貢獻,加之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推遲了人類的衰老過程,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從事社會經濟活動,勞動年限延長。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9

20xx年,我縣老齡工作認真貫徹全省老齡辦主任會議和全市老齡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工作方針,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鄉(鎮)老齡委的積極協調和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按照省市老齡工作的部署,真抓實幹求突破,一心一意謀發展,解放思想、探索創新、紮實工作,各項工作任務全面完成。

一、主要工作及基本做法

1、黨政重視,強化宣傳,老齡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我縣認真貫徹落實候長安部長,張曉蘭副省長關於“配強領導、配齊力量、配足經費”的重要指示,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狠抓老齡基礎建設。一是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縣上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分別任主任、副主任,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民政局、組織部、老幹局等重點涉老部門負責人共27人組成的華亭縣老齡工作委員會。委員會下設辦公室,核定編制3人,正科級建制。辦公室統一組織、指導、協調全縣老齡工作,不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學習新時期老齡工作法律、法規,解決老齡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並督促成員單位履行職責,確保老齡工作有計劃、按步驟、高質量地順利開展。各鄉鎮、工業園區、東華街道辦事處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或分管民政工作的副書記任主任的老齡工作委員會12個,各村、社群成立了以黨支部書記為會長的老年協會126個,從組織上保證了老齡工作的健康發展。二是落實經費,夯實工作基礎。我縣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2.01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1.2%。

年初,根據省委辦發20__xx5號檔案規定,又按每人每年3元的標準,縣財政列支老齡事業費。各鄉鎮均建成了面積為40-60平方米鄉鎮老齡辦公場所,配備了專職人員和辦公裝置。各村和社群建立了老年活動室,配齊了象棋、麻將、撲克、乒乓球等常用活動器材,實現了有機構、有陣地、有制度、有器材、有活動的“五有”目標;建起了老年協會會員花名冊、60歲以上老人花名冊、90歲以上高齡老人花名冊、95歲以上高齡老人花名冊、xx0歲以上高齡老人花名冊;做到了老年協會章程、老年協會機構、敬老公約、敬老三字經、優待服務村規民約裝框上牆。三是強化宣傳,營造敬老氛圍。我們始終把宣傳工作放在第一位,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宣傳和“孝親敬老之星”評選等活動為契機,採取各種形式、大力開展老齡工作法律、法規及“敬老、助老、養老”為主題的宣傳活動。今年,印發宣傳資料1.5萬份,辦專欄46期,向甘肅老齡、平涼日報等省、市新聞媒體報送資訊20餘篇,表彰命名了一批敬老模範村、社群和個人。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和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在全縣普遍形成了尊老、助老、養老的良好氛圍,廣大群眾依法養老的意識和老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普遍增強。

2、部門配合,同力協作,各項優待政策全面落實。面對人口迅速老齡化的發展趨勢,我們把為老年人辦實事、辦好事作為優待服務的主要工作任務,從完善老年人優待政策著手,結合實際制定了華亭縣關於進一步對老年人實行優待的規定,以滿足老年人物質文化生活為出發點,重視“五保”老人、特困老人、殘疾老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和老年婦女等特殊群體,著力培育以家庭養老為主,社群養老、房產養老、遺贈養老等相結合的多種養老形式。一是特困老人“定人定點定時”探視救助活動全面開展,縣上成立了由縣委常委、副縣長、老齡委主任徐德才為組長,政府辦、民政局、老齡辦負責人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華亭縣開展“定人定點定時”探視救助特困老年人活動實施方案,在縣老齡委的領導下統一開展工作,各基層老齡委都要由“一把手”負總責,積極動員老齡委各成員單位、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志願者隊伍,基層老年協會共同參與。由基層社群老年協會確定具體探視物件,並分解落實到探視部門、單位和責任人,實施“定人定點定時”探視救助。二是縣內旅遊景點按照有關規定在景區門前懸掛老年人優先標誌牌,對持有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甘肅省老年人優待證者免費旅遊,對60歲以上老年人持身份證半價優惠購票旅遊,人民廣場、體育場、公廁等公用設施免費使用。三是縣、鄉(鎮)醫院的服務視窗為老年人掛牌明示,對就診、取藥、住院做到了三優先,全縣共設立老年病床44張。四是縣內12條線路的公交車設立了老年人專座,對持有老年優待證的老年人按半價購票。五是高齡老人特殊生活補貼全額發放,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對全縣42名90歲以上高齡老人由戶口所在地鄉鎮、街道辦事處摸底統計,並經縣老齡辦對身份證、戶口本、能顯示當年特徵的彩色照片等檔案資料稽核後按每人每年500元和300元的補助標準發放本人,全年發放高齡老人特殊生活補貼1.43萬元。六是縣上制定出臺優待政策,擴大老年人覆蓋面,全縣各級組織和涉老部門堅持開展敬老慰問活動。每年春節、八一節、重陽節由縣上四大班子領導帶隊,對離退休老幹部、老黨員、老紅軍、高齡老人、老勞模、五保戶上門慰問,發放慰問金18.9萬元。七是在審定全縣城鄉低保物件中向老年人傾斜,60歲以上老年人佔低保人數的32%。在鄉老複員軍人、老退伍軍人等重點優撫物件實行定期定量補助,月人均補助金額已提高到345元。60年代精簡退職老職工、老地下黨員實行定期定量救助,對520名農村老支書、老黨員、老勞模等“三老”人員每人每月發放30-50的生活補助。給35名貧困老人落實了廉租房,讓老年人充分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愛,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3、多方籌資,加大投入,老年服務設施不斷完善。

一是多方籌集資金585萬元,對6所敬老院改擴新建。民政局籌資30萬元,完成了上關和山寨敬老院的改擴建。硯峽鄉自籌資金240萬元,新建了鄉敬老院,建成歐式風格磚混結構二層樓一棟。縣民政局投入資金50萬元,擴建了河西鄉敬老院。整合災後重建及省慈善協會專案資金,投資125萬元,新建策底鎮敬老院。縣民政局、西華鎮共同籌資320萬元,新建了西華鎮敬老院。

二是全縣所鄉鎮敬老院集中供養五保物件143人,集中供養率24.4%。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五保戶的年供養標準由1560元分別提高到2400元、2xx0元,全年發放五保供養費xx5.97萬元。為每個五保物件發放醫療門診費120元,五保供養物件住院醫療費實行全額救助,徹底解決了五保老人的醫療難問題。嚴格五保供養經費發放管理制度,五保供養經費實行了“惠農一折通”發放。

三是加大投資,加快福利院建設步伐。華亭縣社會福利院佔地7.45畝,總投資380萬元,其中:基礎工程投資280萬元。20__年,建成4層綜合服務樓一棟,生活用平板房8間,並完成了院內鍋爐房、供水房、硬化、綠化等附屬配套工程。20xx年,爭取上級補助資金80萬元,完成了福利院的續建工程,購置配齊了縣福利院客房、圖書室、辦公室、會議室、餐廳等配套施設,安裝了防滑扶手,有線電視、呼叫系統等,添置了傢俱、圖書、電腦、投影等裝置。今年,根據社會需求,又籌集災後重建資金xx0萬元,在院內西側新建三層服務樓一棟,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

四是積極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獻愛心”捐助活動,華亭縣太子奶代理商、華裕計程車公司和靜寧二建等建築企業先後為鄉鎮敬老院捐助洗衣機臺,多功能櫃40個,桌椅套,電視機1臺,總價值13萬元。

五是縣民政局、老齡辦,廣泛聽取老年人的呼聲和建議,通過招商引資,投入社會資金,建起了華亭縣殯儀館、華亭縣龍鳳山公墓,徹底解決了老年人長期以來所擔心的“老有所安、老有所葬”的問題,受到了老年人的高度好評。

六是老年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進展良好。在縣政協第九屆三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就建立農村社會保障新機制提出26號提案,縣老齡辦作為該提案的協辦單位,積極配合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開展工作,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向我縣傾斜。從20xx年元月份起,按照國家財政對60週歲以上老年人員每人每月補助55元,縣財政每人每月配套補助15元的標準,我縣6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就能夠領取每人每月70元的農村養老保險金。

七是加大老年人的臨時救濟力度,年內對縣內130名特困老人和縣外流浪乞討的143名老年人及時進行臨時救濟,發放救濟金6.6萬元。

八是加大彩票的銷售力度,積極籌集彩票公益金為老年人謀利益,年內新增彩票投注點5個,投注點由原來的21個增加到26個,福利彩票銷售穩中有增,預計到年底彩票銷售可突破1300萬元,可籌集公益金50萬元,這些資金,將全部用於老年人公益事業。

4、全民動員,齊心協力,老年人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我們堅持把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法、甘肅省實施老年法辦法納入“五五”普法規劃,強化宣傳,暢通了監督舉報渠道,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維權體系,動員全社會力量,狠抓老年維權活動。一是健全老年維權體系,嚴肅查處侵權案件。在縣民政局設立了老年維權舉報電話,在縣司法局設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各鄉鎮司法所設立了“老年人來信來訪服務崗”,在村級設立了“老年維權調解員”,對涉老案件及時受理、及時立案、及時調處、及時結案。今年,接待處理老年人來信來訪12件,全部調解處理結案,有效地維護了老年人合法權益。二是切實解決老年人看病就醫困難。全縣44名離休老幹部(享受養老金12人,縣財政供給醫藥費26人,縣屬企業供給6人),“兩費”連續12年無拖欠。今年以來,老幹、社保、民政、衛生等部門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加大資金徵繳力度,提高服務質量,每人每年按6000元標準,財政和企業年徵繳統籌費24.6萬元,為離退休老幹部核報門診及住院費113人次。離退休老幹部養老金髮放沒有拖欠和遲發現象。

此外,縣民政局為317名特困老年人救助醫療費42.9萬元。三是適時召開老年人座談會、聽證會,今年組織老年人視察活動3次,讓老年人親身感悟到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情況廣泛聽取老年人的呼聲和建議,確保了老年人的“知情權、發言權”,受到老年人的普遍稱讚。

5、強化服務,積極引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為了使老年人老有所樂,我們以離退休幹部為骨幹,注重組織引導和資金投入,積極開展了經常性文體活動。一是加強老幹部活動中心建設。今年老幹局投資3萬元,對活動中心進行了維修,添置了演出服裝道具。二是加強老年文體團體建設,不斷壯大老年文體活動隊伍。我們對各種老年文化隊伍進行了整編組合,建立了強有力的組織機構,成立了華亭縣“夕陽紅心連心”藝術團,組建了“夕陽紅社火隊”、“夕陽紅秧歌隊”、“汭水劇社”、“秦樂苑”、“秦腔自樂班”等老年文藝團體,在重大節慶日參加演出。積極開展“文體進社群”活動,自樂班自編自演,堅持每年在社群義務演唱60多場次。即使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又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深受人民群眾歡迎。三是組織老年人旅遊觀光。今年來,我縣先後組織老年人外出旅遊觀光4次,120多名老年人蔘加了活動,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精神生活。

20xx年,我縣老齡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是: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還有個別村和社群沒有專門的老年活動室和必需的老年活動器材,尤其是縣上還沒有老年大學,老年人的集中培訓學習、共同交流、開展活動等方面,還有很大困難;農村老人面大量廣,且成為弱勢群體,需要扶貧濟困、排憂解難的任務還十分艱鉅;貧困鄉村的老年人缺少精神文化生活,在“老有所樂”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以上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研究探索,全面加以改進。

二、今後工作打算

我縣老齡工作堅持以黨的__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緊緊圍繞“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以實現“六個老有”為目標,努力提升老齡工作的整體水平,推動我縣老齡工作健康有序發展。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進一步加大老齡工作宣傳力度。把提升老齡工作水平作為凝聚黨心民意的一項民心工程列入總體工作規劃,高度重視,統籌安排。開展多種形式的爭先創優活動,進一步加大老齡政策法規、先進典型、工作動態等宣傳力度,擴大老齡工作社會覆蓋面,依託新聞媒體,認真做好“敬老、養老、助老”宣傳報道,創設強大而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

2、努力做好養老保障和為老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強對貧困老年人的幫扶救助工作,針對老年群體在養老、醫療等方面的困難,加強各成員單位的協調與配合,落實和完善老年人養老保障制度,健全和落實新型養老保險、新型合作醫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制度,完善企業職工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確保城鄉貧困、高齡、留守老人基本生活,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

3、在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上再做新的探索。繼續發揮老年藝術團體的作用,自編自演文藝節目,走機關,進社群,下農村,宣傳黨的政策,弘揚時代主旋律,豐富幹部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10

一、 本課題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一)、本課題研究背景:

按照聯合國的有關規定,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呈現“老年型人口”的城市或社群就稱為“老年型城市”或“老年型社群”。為適應老齡化社會的要求,國內外有關學者已開始對居住區規劃建設進行重新認識與思考。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 人口的出生率下降,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我國老年人口不但絕對數量不斷增加, 而且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社會老齡化已成為我國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老年人既是社會的寶貴財富, 又是特殊的社會群體, 有其特殊的心理、生理和社會活動特點。在生理特徵方面各種機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弱,感覺能力、觀察能力、行動能力等逐漸下降或喪失。在心理特徵方面,老年人具有更強的與人交往慾望,懼怕孤獨。在社會特徵方面,老年人希望老有所為、所樂、所學、所居、所養、所醫,不被社會遺忘,為社會發揮餘力,能夠被社會所關愛,頤養天年,不為生活所迫。這些變化和需求對居住條件、居住區環境、城市社會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時人口老齡化也將直接導致家庭結構的變化、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被撫養人口增加,國家和社會的經濟負擔以及家庭的贍養壓力加重等。與此同時,老齡群體對物質與文化生活的特殊要求,也將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產生影響。

城市老年居住區設計的研究是社會老齡化的必然要求。從我國的老齡化國情出發, 對城市的老年居住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 , 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設計理論, 這既是我國尊老傳統的具體體現, 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本課題研究目的:

我國對老齡化的認識己基本達成共識,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我國個別地區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東西部發展差距較大,同時中國不應該追求建立大規模的養老機構 , 像對方堆放貨物一樣的把老年人安置在那裡, 家庭和社群的照顧才是所有老年政策能夠立足的基礎。因此如何在中國所特有的國情之下解決好對於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和影響提高老年人在現代和未來居住區中的生活質量,是本文所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 國內外研究狀況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國外的研究現狀

國外發達國家對於老年居住問題的研究開始時間較早,社會各界也較為重視。而且各國依據各自的國情,研究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 各國,由於社會價值觀念,老年人大多獨居,但兩代人之間保持著較為親密的關 系。因此,在老年獨立社群的建設,社會養老網路服務以及社會養老機構方面進 行了大量的實踐與探討。並且,在20世紀80年代,西方在“人人平等”的社會公平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普適性設計原則,用以指導老年及殘疾人建築,在消除年齡歧視,共建平等社會方面理論研究具有領先地位。以日本為代表的東方國家在老年居住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較為突出。尤其是20城市人日老齡化對居住區建設的影響分析同濟大學建築與城規學院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兩代居”住宅,為東方各國家所採納,成為東方各國家的重要養老模式。兩代居既符合東方國家的傳統養老觀念,又能適應現代家庭小型化的要求。在無障礙設計方面,日本的研究成果比較細緻、深入。可以說,西方世界在這方面的理論較多,而日本的可操作性較強。

國內的研究現狀

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社會上就開始關注老齡化問題,尤其是進入20世紀 90年代,關於老年居住問題的研究己經提到了議事日程。20__年小康住宅實態調研,對老年的居住實態進行了專題研究,並對我國老年的居住實態進行了深入調查。成為制定《老年建築設計規範》的依據,為老年建築的實踐提出了大量的意見。20世紀90年代,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城市老年居住環境的研究》中,奠定了我國老年居住環境建設的框架與理論基礎。其中部分成果已經編入由

東南大學出版社,胡仁祿等著的《老年居住環境研究》一書。可以說,這一研究是我國老年居住問題研究的基礎,是此後老年居住問題研究的一個重要參考,為新世紀老年居住問題的挑戰做好了充分的理論與實踐準備。

三、 主要的研究方法

1)交叉學科研究

從社會學,人口學,老年學,生理學,衛生學,心理學,居住學以及建築學,城市規劃等學科的角度來探討老齡化和老年居住問題,用橫向聯絡的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對命題深入剖析。

可行性分析:這種交叉性的調研分析對於知識的整合性,以及知識面的寬度要求較大,具有一定的研究難度,但是能綜合性的分析並全面闡述問題,涵蓋問題的各個細節,是研究分析的重要方式。

2)比較研究

應用國內外對比的研究方法。通過東西方社會觀念的比較,我國與日本關於老年問題的`比較,國際與國內關於老年問題標準的比較等,全面分析命題內容。通過比較研究,可以使我們看到國外的先進經驗與模式,充實我們的老年居住體系建設。

可行性分析:從國內外經典案例中對比分析,能使各個文化背景下的體系的特點,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清晰的呈現,對於研究我國老齡化對居住區的影響有重要的借鑑作用,各種資料獲取也相對簡單,可行性較大。

3)例項分析城市人口老齡化對居住區建設的影響分析本命題研究中就通過例項的分類,通過國內外例項的比較等多種方法,進行例項分析。

可行性分析:例項研究方法主要側重於觀察,通過具體的資料的整理和研究,瞭解具體案例的方方面面,個案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

4)問卷調查

本命題在實態研究方面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對老年人與年輕人的差異進 行了問卷調查和採訪調查,以期通過現狀來剖析命題,對命題進行深入研究。 可行性分析:問卷調查法是我們課題進行的重要方法,可行性大。從實地的問卷調研中,瞭解老年人對於現在居住的意見和建議,瞭解他們內心的最迫切的需求以及不滿,對於我們的調查研究有重要的建設性意義。

四、 結語

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在老年人許多的需求中,城市居住區規劃以及空間環境建設的完善與發展是其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居住區的建設和發展不僅涉及到老年人生存、享受的需求,比如提供睡覺、用餐、消遣、照料的場所,還關係到老人與家庭、社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聯絡,比如老年人與家人、朋友、社會的聯絡交往。隨著年齡增高,老年人對居住空間的特殊需求和依賴程度也相應增加,城市居住區規劃以及空間環境建設的完善與發展在老年人的生活中佔有突出地位。並且從廣義來講,關注老年人的居住問題,也是關心我們自己的未來。老年居住環境是體現國家國力和物質文明的重要標誌,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在居住區的規劃與建設中,我們應當根據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徵,建立適合老年人生活和養老的居住環境, 使他們愉快、健康地享受晚年時光 ,幸福生活。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11

20xx年,在縣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xx辦公室根據尉老齡委〈關於印發《縣老齡辦對老齡事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執行情況檢查評估實施方案》的通知〉檔案要求和20xx年老齡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的安排,紮實做好老齡事業各項工作,結合《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的貫徹落實情況,認真開展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認真安排部署

一是抓好領導小組建設,完善“黨政主導”老齡工作的格局。辦公室領導為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首先從老齡工作的班子建設入手,及時成立了老齡工作領導小組,由主任任組長、副主任任副組長、辦公室工作人員為領導小組成員,下設辦公室,有具體的工作人員。老齡工作由辦公室主任主抓,具體工作辦公室工作人員負責,確定了兼職老齡工作幹部和老齡工作聯絡員,使老齡工作形成上下有人管,級級有人抓,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二是抓好老齡工作隊伍建設。為適應老齡工作面臨的新形勢,辦公室從更新觀念著手,組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老齡工作有關政策,熟悉工作規章制度及流程,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能力。根據工作需要適當調整人員,明確職責,理順關係,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發揮雙重角色作用,積極開展各項日常工作

xx辦公室既是決策的執行部門,同時又作為一個老齡工作成員單位,一方面經常性關心和支援全縣老齡工作,積極執行、政府的決策,做好組織、經費、日常事務、協調服務等相關工作,同時督促老齡工作成員單位和部門按職責積極發揮作用。在全縣範圍內建立完善了成員單位職責、聯絡員職責以及聯絡員例會制度,為進一步促進和規範成員單位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積極做到一個成員單位的應盡職責。利用每年的元旦、古爾邦節、春節等節日,積極組織參與慰問“三老人員”、“五保”老人等,安排祕書隨同領導深入一線,訪貧問苦,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瞭解掌握全縣老人的生活狀況和存在的一些困難,形成第一手資料,為、縣領導決策獻計獻策。

三、從政治上尊重關心單位上老年人

一是組織好老幹部政治學習。xx辦公室黨支部退休老黨員,退休後常住市,除參加市組織的活動外,辦公室還積極動員退休幹部職工參加組織部、老幹局組織的理論學習、參觀、考察、評選等一系列活動,xx辦領導想方設法在錢、物、交通工具上給予大力支援,並安排幹部一對一的徵求意見。通過閱讀報刊、靈活自學、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加深老幹部對規劃主要任務的領會,對“科學發展觀”內涵的理解,引導老同志在思想和行動上與黨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做到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榜樣作用和促進作用。

二是開展好老幹部座談會。每逢春節、“七一”等節日均召開老幹部座談會,向他們通報我單位工作開展情況等,讓老幹部及時瞭解辦公室的工作動態,並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對不能參加的或生病的老幹部進行走訪慰問,以便更深入、細緻地瞭解他們在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及時予以解決。

四、落實各項福利待遇,從生活上關心照顧老年人

一是組織開展慰問活動。xx辦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落實到行動上,注重加強與包聯點銀華社群貧困老人的聯絡,6月22日,xx辦公室黨支部班子成員在xx辦公室黨支部書記帶領下,來到包聯社群看望並慰問了該社群貧困老黨員同志,向他致以節日的問候,送去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在老黨員家中,班子成員詳細詢問了他的身體情況和生活狀況,並送上了慰問品,囑咐他保重好身體,接過慰問品時,激動地連聲感謝。班子成員在得知同志還是社群黨小組宣傳委員時,鼓勵他繼續支援所在黨小組工作,為建設和諧支部、和諧社群做貢獻。

二是足額發放補貼和單位的福利。按政策足額及時兌現老幹部的離退休費,各種補貼和單位的福利,並按規定落實了離休幹部的醫療費等,切實關心老幹部遺屬生活,保證他們按照政策享受有關待遇。使他們衣食無憂、安度晚年。

三是認真落實單位退休老人“兩個待遇”優待政策,重大疾病醫療保險政策,實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IC卡制度,極大地推動了老年人“人人享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目標的實現。積極受理老年人來信來訪,做到熱情接待、認真調查、及時答覆、及時解決。

五、開展敬老宣傳月活動,營造社會氛圍

老齡工作是全社會的工作,是一項內容極其豐富且面向未來的重要工作。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嚴峻,今後在實際工作中xx辦公室將認真實施縣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為全縣老齡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指明方向,確定目標。做為成員單位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從實際出發,協調配合,認真貫徹,確保《規劃》目標任務按期完成。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12

為了探索新形勢下做好城鄉社群老齡工作的新思路,年市老齡協會將區和區作為城鄉社群老齡工作試點,開展調研,研究加強社群老齡工作的工作機制;尋找社群老齡工作的切入點和社群老齡工作的原則、目標、任務等問題;探索不同型別的社群老齡工作模式,總結和推廣社群老齡工作的成功經驗。力求實現老年人的問題在社群基本得到解決,老年人的作用得到較好的發揮,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一、社群老齡工作的體制

合理的社群老齡工作體制是做好社群老齡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建立好適應社群發展現狀的工作體制和機制,社群的老齡工作才能充滿活力。在探索社群老齡工作體制上,我們認為政府老齡工作部門主要應發揮好政策的制定和引導;必要的資金支援;樹立和宣傳好典型,提供好的導向;履行監督和檢查職能,督促落實等作用上。政府應力求發揮社群自身的積極性,引導老年人走民主自治路子,整合社群的各種資源,完善為老服務系列化,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因此,合理的社群老齡工作的體制應該是:堅持在居(村)委會領導下,以社群老年人協會為抓手,以社群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為陣地,以社群老年人民主自治為基礎,以完善六個為老服務體系為任務,以實現六個老有為目標,社群單位和居民廣泛支援的社群老齡工作體制和執行機制。開展社群老齡工作應該採用政府主導,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執行機制上。

兩區從建立健全社群老齡工作組織網路入手,探索建立良性的工作機制。一方面,加強居(村)委會、黨支部對老齡工作的領導,由居(村)委會主任、書記或副主任主抓老齡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完善社群老年中介組織,當作社群老齡工作的載體和抓手。東城區由居委會主任主抓老齡工作,由居委會下設的社群服務和社會福利委員會負責老齡工作,由專職主任分管老齡工作,由老年人協會具體做老齡工作。順義區由村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分管主抓村老齡工作,由老年人協會具體做老齡工作。兩個區形成了黨政領導、中介組織運作、居民廣泛參與、依法自治的工作機制,為社群老齡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同時,也注重社群老年人協會的建設,實行規範化、制度化管理。兩個試點區有300多個社群居委會和村委會都已經建立了老年人協會,並制定了協會章程。這些社群中有2/3的老年人成為協會會員。社群老年人協會的負責人由老年人直選產生,在居(村)委會的領導下,堅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民主自治形式,在開展居、村的老齡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居(村)委會和老年人協會之間形成了指導但不干涉,支援但不包辦的關係,在具體工作中發揮相互支援、互相補充的作用。社群老年人協會定期召開老年人代表大會,聽取老年人意見,重大事項實行民主決策。代表大會反映的問題和重要事項,及時向居(村)委會反饋,由居(村)委會研究解決,老年人協會具體監督落實。在試點實踐中,逐步探索解決了老年人協會辦公地點和經費的問題,有力地保證了協會正常開展工作。試點實踐證明:老年人協會是加強社群老齡工作的主要抓手,通過老年人協會能把分散在一家一戶中的老年人組織起來,形成一支積極健康的力量,成為居(村)委會的有力助手,成為居(村)委會與老年人溝通的橋樑,成為凝聚老年人蔘與社群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可以說通過這種變革,為社群老齡工作的深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後盾。

二、社群老齡工作的原則

我們認為:社群老齡工作原則應該圍繞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指導方針去研究,這些原則應該是我們黨有關老齡工作政策落實的保障,必須體現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括地說,社群老齡工作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社群老齡工作應該處處從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出發,圍繞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提高去開展。二是堅持依法自治原則。要充分發揮社群老年人自身的作用,依法參與自身的管理,成立老年人中介組織,實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監督。三是堅持廣泛參與的原則。社群老齡工作是一項社會工作,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調動社群內機關、團體、部隊、企事業單位以及廣大社群居民的廣泛參與和積極支援。四是堅持黨政主導的原則。黨政部門應在社群老齡工作中發揮政策主導、資金保障、典型示範和行政監督的作用,確保各項老齡工作的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

三、社群老齡工作的任務

(一)建立有社群特色,功能齊全的社群老年福利服務設施體系,為社群老齡工作的開展搭建舞臺。兩個試點區對建設齊全的老年福利服務設施都做了深入的探索,東城區的社群居委會依託星光計劃,加強了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根據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增加了其他配套設施,拓寬了設施的服務功能,形成了集社群服務中心、託老所、日間照料室、衛生服務站、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老年學校等為一體,具備養老、醫療、健身、教育、休閒娛樂等綜合服務功能的老年福利服務設施體系。順義區根據農村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投入了1600萬元,啟動了農村社群為老服務設施六三工程,建設了健身室、圖書室、棋牌室、檯球室、洗浴室、理髮室和室外健身場地、社群衛生服務站、村老年學校。該區已有100個村達到了六三工程建設標準,農村的為老服務設施煥然一新。在加強建設老年福利服務設施的同時,不斷拓寬服務專案,提高服務行業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逐漸建立起制度化管理和服務的執行機制,大幅度提升了為老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總之,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是開展社群老齡工作的平臺,是社群老齡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應該結合社群老年人的需要,加大投入,整合資源,不斷完善。

(二)建立和完善為老服務隊伍和社群老齡工作制度,走規範化、制度化的發展道路。多年來,我市形成了四大型別的為老服務隊伍。即:老年人志願者服務隊伍;黨團員、青少年志願者服務隊伍;社群機關、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組織的為老服務隊伍;民辦非企業單位服務隊伍。這些隊伍是我們開展社群老齡工作的主體和幫手。在新形勢下,要繼續發揮好他們在社群建設和老齡工作中的生力軍作用,需要加強建設。一是要完善各項為老服務制度建設,實行規範化管理,制定老年志願者服務手冊,製作並統一佩戴老年志願者徽章開展服務;二是要走社會化運作方式,利用市場調節去擴大服務內容;三是要建立激勵表彰機制,鼓勵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兩個區都依靠各自特色的老年群眾組織,加強管理,綜合利用社群資源,積極有效地開展了為老服務工作。

另外,要使社群老齡工作有序健康開展,還需要加強社群老齡工作制度建設。兩個試點區實行老齡工作制度上牆,服務措施公佈,讓老年人監督落實的方法很有成效。順義區制定了農村社群老齡工作十三項基本制度,建立農村老齡工作檔案一卡一表四冊七簿。兩個試點區都重視資訊網路和辦公自動化建設,居(村)委會全部配備了電腦,部分社群實行了電腦辦公,使社群老齡工作資訊渠道更加方便快捷,老齡工作管理科學化。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初步形成了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科學化的社群老齡工作管理模式和執行機制。

(三)完善為老服務體系,落實六個老有,提高社群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質量。為老服務是社群老齡工作的重點內容,要堅持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以實現六個老有為目標,採取多種措施,不斷拓寬服務範圍,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多辦實事,形成了社會福利、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體活動、維護權益、精神慰藉六個為老服務系列。

一是要健全社會福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並逐步提高。要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對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做到應保盡保。建立特困救助制度,採取政府、社會、家庭三者相結合的救助辦法,保障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要建立完善社群服務網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水平。東城區在社群居委會建立了服務熱線。利用社群熱線,為老年人提供家政、小時工、請保姆、送餐、送奶、護理等內容多層次,形式多樣化,有償、低償和無償的服務,各社群還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要,設立老年餐桌、理髮、洗浴、代購物品等一系列的生活服務專案,發動社群志願者對特困、孤寡、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實行單向與雙向,集中與日常定人入戶包戶,固定與靈活的服務,極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的困難在社群得到及時的幫助。

三是要健全社群醫療保障體系,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保障。社群衛生服務站應派駐全科醫生,實行綜合醫療服務。對老年人實行六優先和醫療優惠政策。社群衛生站應為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和健康檔案,建立起慢性病跟蹤服務冊,定期對老年人進行體檢、健康諮詢服務和必要的醫療檢查,建立巡診、出診制度,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提高了社群老年人的醫療保障水平。

四是要廣泛開展老年文體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通過豐富的具有社群特色的老年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努力吸引和凝聚老年人,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已培訓了7000多名社群體育健身輔導員,在他們的帶動和組織下,各社群都舉辦了老年人運動會、合唱、書法、健身舞(操)、新秧歌、時裝表演等多種比賽活動。但是這些活動還存在一些問題,組織不夠嚴密,品位和質量有待提高。

五是要重視老年教育,大力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利用好社群老年學校和老年課堂,開展老年法律、營養膳食和健康知識教育,結合形勢加強了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政治覺悟。東城區十分注重維權網路建設,在區一級設立了老年人法律服務中心,在街道設立法律諮詢服務部,在社群設立法律談心站。順義區充分發揮村老年人協會和人民調解員作用,積極開展老年法律服務工作,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居、村還創造性地開展了心理諮詢、談心聊天服務,及時瞭解和排除老年人的鬱悶,幫助老年人處理家庭糾紛,提供精神慰藉。這些都是我們在試點中積累下的成功經驗,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四)整合社群資源,建立激勵機制,推進社群老齡工作深入開展。開展社群老齡工作,必須充分利用社群各方面資源,做到優勢互補,形成合力。要建立良性的激勵表彰機制,推動社群老齡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是要整合物質資源。要避免社群服務設施重複建設和設施空置,注意做到多方投入,一室多用,充分利用社群的有限資源,發揮綜合效益。如體育健身房適當增設老年人健身的設施;文化室增設老年人讀書角,增加老年營養膳食、保健知識讀本;老年學校可以同時也是黨員、青少年教育的教室等等。同時還要注重做到共駐共建,爭取轄區內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操場、游泳館、禮堂、多功能廳、食堂、浴池等設施向社群老年人開放。東城區有922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內部設施向社群開放。

二是要整合社群人力資源。發動社群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醫務工作者、護理人員、基層法律工作者、律師、公證員等具有專業知識的社群人才,充實為老服務志願者隊伍,向老年人提供優質高效的全方位服務。

三是要整合資金資源。社群老齡事業所需經費應採用政府扶持一點,社群支助一點,駐區單位和個人捐助一點,老年人自籌一點等多元化的方式解決。要建立健全社群老齡工作激勵表彰機制。開展老齡工作先進區縣評比、敬老先進社群居委會、村委會命名錶彰、敬老養老模範家庭百顆星、敬老助老先進單位和個人的評比表彰工作。開展文化之星、健康之星、志願者服務之星和老有所為之星評選工作,對積極參與老年活動的社群老年人進行表彰,激發社群單位、家庭和居民參與敬老愛老助老活動的積極性,發揮良好的社會效果,營造尊老敬老的社會氛圍。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13

大家都知道,中國老齡化的現象是越來越嚴重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和中國的產業發展、社會變遷都是緊密相關的。最近,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經濟學教授、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專案組的負責人趙耀輝,談了談現在中國老年人的身體情況和養老產業等問題。

趙耀輝教授負責的這個專案組,是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持的一個大型的跨學科調查專案,專案調查了在我國28個省的150個縣,450個社群當中,45歲以上中老年人的微觀資料,資料質量在世界同類型專案中都是位居前列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調查的內容。

首先,趙耀輝認為,中國老年人的身體情況能夠反映社會的變化。

調查顯示,老年人的總體健康水平很讓人擔心,比如近40%的老年人口身有殘疾,30%的老年人報告身體疼痛。趙耀輝認為,健康首先和社會經濟有密切的關係。在調查中他們也發現,城市裡的老年人健康狀況比農村的要好,受教育程度高的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好,收入高的比收入低的好。雖然現在大家的收入水平都上去了,但是很多老年人小時候是生活在低收入家庭裡的,身體底子差,可以說,他們的健康狀況,小時候就決定了。

第二,報告顯示,老年人在醫療方面的支出正在逐年增長

年均增長率將近16%。而且60歲以上的老年人,醫療費用開支增長率非常高,這對社保體系有很大的壓力。醫療方面的支出為什麼會增長這麼快呢?趙耀輝認為,在醫療方面,供需雙方都在上漲,這是價格和數量雙重上漲的結果。國內醫保在最近10多年裡有根本性的改變,以前大部分人都沒有醫保,而現在呢,超過九成的人都有。老百姓使用醫療服務的次數變多了,生病後不會一直扛著,而會去積極治療。就算沒生病,因為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也更加重視,自己花錢買保健品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第三,除了身體健康問題之外,報告也指出,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要關注

老年人抑鬱在中國一直是很嚴重的問題,而老年人抑鬱致自殺的情況又多於其他年齡段的群體。報告顯示說,三成以上的老年人有比較嚴重的抑鬱症狀。趙耀輝覺得,以前老年人抑鬱之後自己沒有辦法自我調理,又沒有錢去就醫治療,導致中國老年人自殺率一直非常高。現在這個情況有了好轉,不過從絕對水平上看還是很嚴重。

想要緩解老年人的抑鬱,趙耀輝覺得家庭因素很重要,或者也可以幫他們建立起社群關係。政府和社群可以舉辦各種社會活動,比如跳舞、打麻將,讓老年人蔘與更多的社會活動,抑鬱的程度也會降低。另外他也說,讓老年人獨居並不完全是壞事,因為在之前的很多案例裡,老年人抑鬱自殺和他們的家庭關係不好有關係。當他必須要依靠子女一家人時,和兒女吵個架就會覺得絕望。

第四,趙耀輝覺得,從經濟學上來講,延遲退休是一個從根本上能夠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重要的途徑。

現在延遲退休已經有了很多基礎,最重要的就是人們的健康程度提高了。但是畢竟有人還是健康情況比較差的,我們不能保證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工作到60歲以後,這就需要社會體系、保險體系更靈活,允許一些不能做的人退休,同時能激勵身體健康的人繼續工作。

而且,雖然很多人都說,老齡化會促進新的產業興盛起來

比如養老產業等等,但是趙耀輝認為,現在可能不是養老產業發展的最好時期。它的前景非常好,但是現在這個階段,養老的需求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屬於較高階群體,比如老人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都比較高,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也比較高。養老產業要先滿足這些人的需求。另一部分是較低端的群體的需求,這些老人的子女本來沒有錢,個人經濟壓力非常大,也不太孝順。對於這些老人,也需要有可以滿足他們基本生活需求的養老院。現在很多養老產業的投資可能都沒有回報,產業能多蓬勃,什麼時候能蓬勃,都需要過些年才能知道。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14

就人口老齡化問題,對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一定影響。如下是給大家整理的關於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從人口結構看,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將給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然而,只看到老齡化的消極一面是不夠的,從老年人的消費觀念、消費能力和消費方式看,一個巨大的養老消費市場正在形成。人口老齡化對消費也有正向拉動作用。適時調整產業結構,把人口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亞夫

按照聯合國標準,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7%即是老齡化社會。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xx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44億人,佔總人口的10.5%,且每年以1000多萬人的速度在增加。資料表明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另據有關部門預計,到20xx年,我國的老齡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約佔總人口的35%。這意味著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人口老齡化將對中國發展帶來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人口結構的變化尤其是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刻影響,對社會總消費也會產生較大影響。老年人不僅在醫療保健、食品、服裝、旅遊、娛樂、養老等各方面有大量需求,而且隨著價值觀、消費觀與生活方式的不斷更新,老年人消費需求正在向高層次、高質量、個性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潛在需求將主要集中在養老服務、餐飲、旅遊、娛樂等消費點。

老年人的消費觀念、習慣、偏好以及消費能力和方式將改變社會消費結構,形成潛在消費市場。老齡化社會催生的銀髮經濟不僅有助於解決現實的民生問題,還有可能成為調結構促增長的新亮點,並蘊藏著新的產業機會,有助於我國經濟的優化和轉型。

目前我國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而人口老齡化對醫療保健、養老服務等銀髮經濟有巨大需求,為過剩產能的轉移和新的投資機會尋求到了新的出口,這有利於改善我國現有產業結構,把人口壓力轉化為經濟機會。要實施積極的老齡化戰略,大力發展老年消費產業,特別是醫療保健、休閒養生、家政服務業和社群服務業等相關服務性消費的需求。

我國人口老齡化特徵較為明顯

1. 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聯合國關於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是,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20xx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7%,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xx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4.3%,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9.4%。截至20xx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4386萬人,比上年淨增加631萬人,比20xx年增加5324萬人,年均增加354.93萬人。目前我國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是歐盟同年齡總人口的1.4倍。

2.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提高

20xx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0.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3.4個百分點。據聯合國預測,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將在20xx年突破20%,在20xx年突破30%;中國60歲以上和65歲以上人口占比翻倍(60歲以上人口占比從10%到20%,65歲以上人口占比從7%到14%)所需時間分別僅為26年和25年,而美國分別為78年和70年,俄羅斯分別為51年和49年,就連人口老齡化最為嚴重的日本也略慢於中國,分別為29年和25年。

3.人口高齡化趨勢明顯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壽命不斷延長。1982至1990年,我國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5%,大於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速;1990至20xx年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長速度為4.1%,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據國家統計局人口抽樣資料顯示,20xx年我國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規模佔總人口比重為1.87%。據預測,到20xx年前後,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14%左右,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也就是說,從20xx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算起,中國僅用25年左右的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人口老齡化路程。

4.老年人口撫養比上升

撫養比又稱撫養係數,是指在總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撫養比的高低,反映勞動力撫養負擔的輕重。20xx年末,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撫養60歲及以上人口的老年撫養係數為13.7%,比上年增加0.6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3.6個百分點。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

作為人口結構變數重要因素之一的人口老齡化,不僅是影響消費市場的決定因素,作為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因素,還會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影響各要素市場。從理論上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新常態的影響是多方面、多途徑的,這些影響構成一個非常複雜的關係結構。人口結構的變化尤其是人口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快,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對社會總體消費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1.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主要從供給方面來改變勞動力供給的格局變化,並帶來勞動力資源短缺、勞動力老化等問題,從而影響經濟增長的可持續增長;同時,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隊伍的大齡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技術的更新與進步。從需求方面來看,人口老齡化將可能導致未來消費需求乏力,從而影響經濟增長活力尤其是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

2.人口老齡化可帶動老齡產業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人口老齡化程序加快,在影響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的同時,還將帶來消費結構的變化。眾所周知,老年人的消費與年輕人完全不同,他們的吃、穿、住、用、行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一定的特殊需要,這決定了將會相應帶動相關老年產業發展,被稱之為銀髮產業。

銀髮產業涉及滿足老年群體特殊需求的生產、經營、服務等方面的二、三產業,一是健康產業將得到發展。包括養生、飲食、運動、保健等相關服務;二是養老服務產業會大量增加。各種專業的、社會化的託老所、敬老院、家居老人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養老服務需求旺盛;三是老年用品、用具等產品的開發。養老產品和服務幾乎覆蓋所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這些都是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3.人口老齡化對消費需求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應

主要表現在人口老齡化直接改變消費需求的水平和結構。一方面由於老年人口支付能力不及勞動人口,這將對消費需求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應;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是特殊生活用品、醫療保障及護理服務的主要消費群體,將提升和改變商品消費的水平與結構,這種消費需求指向必然促使我國重新調整產業結構,向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服務業等老年需求產業方向協調運轉,引起資本與勞動在全社會範圍內重新配置,促進我國服務業和老齡產業的發展。

4.人口老齡化倒逼經濟結構調整,將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勞動適齡人口減少,間接推高了勞動力成本,反過來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在農業領域推動加快農業良種培育和機械化程序,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加速,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在二、三產業領域,推動由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轉向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整體上看,將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5.人口老齡化將帶來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和競爭力弱化問題

在人口老齡化的推動下,中國勞動力資源開始減少。與20xx年相比,20xx年勞動年齡人口(15至59歲)的絕對數減少了858萬人,所佔總人口的比重由67.6%下降到66.3%,2年間降低了1.3個百分點。人口結構的變化形成了對勞動力供給的約束,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加速攀升,低成本優勢已出現明顯逆轉,抑制了企業擴大再生產和技術研發能力。對外貿易傳統的成本與價格優勢逐漸弱化,部分出口產品市場份額被周邊低成本國家侵蝕。

6.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將對我國未來養老保障提出更加嚴峻的挑戰。根據全國老齡委的相關研究報告,20xx至20xx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增加160.7%,勞動年齡人口減少24.2%,老年撫養比由19.7%上升到67.8%,養老負擔增加2.4倍。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的擴大、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養老金支出壓力不斷增加。人口的快速老齡化,將導致我國的疾病經濟負擔和醫療服務需求急劇增加,帶來巨大的醫療費用壓力,這將給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沖擊。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巨大商機

應該看到,人口老齡化對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出嚴峻挑戰,人口老齡化影響勞動力供給數量及結構,制約經濟發展,家庭和政府養老負擔沉重等等。同時,人口老齡化也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無限商機。

1. 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挖掘銀髮消費品市場潛力

老齡人口的迅速增加將會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主要包括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物質消費既包括衣、食、住、用、行方面的實物消費需求,又包括醫療保健、護理服務、家政服務、健康和疾病諮詢服務等服務消費需求,而老年精神消費包括文化、藝術、體育、休閒、娛樂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可以帶動一系列行業和產業的創新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老年消費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一方面,老年人收入水平隨經濟總體發展程序逐年提高,自身消費能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中青年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在孝敬老人、消費老年產品方面得以體現,消費人群和消費數量都會得到有效拓展。

據預測,20xx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將成長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根據《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未來老齡化的人口的商品及服務市場將達到4萬億元左右,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約為8%。老齡產業預計將於20xx年前增至106萬億元,相當於中國經濟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比重提高預示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這種年齡結構的變化趨勢對有關老人的消費品和消費服務提出更大的需求,帶來消費市場的擴大,尤其是醫療保健上支出更加明顯。

2.人口老齡化將對消費結構產生重要影響

隨著人口結構老齡化加深,老年人的消費傾向、消費規模和結構將對總消費和結構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總體來看,人口老齡化將減少食品和衣著消費,大幅度增加醫療保健消費,一定程度增加文化娛樂和旅遊消費。從我國老年人消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看,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一是將會增加醫療保健消費。隨著社會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健康的態度也更加積極,觀念也在轉變,人們要小康、更要健康。尤其是年齡較高導致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因此,老年人較易發生各類疾病,因而對於醫療、保健有較高需求。我國衛生服務總調查的結果顯示出,60歲以上老人的發病率明顯高於青少年,而且人均都患有2-3種慢性疾病,高患病率將使老年人對醫療保健消費需求大為增加。

二是將會增加旅遊服務消費。據途牛旅遊網監測資料顯示,20xx年60歲及以上出遊人次增速迅猛,同比20xx年增長252%。20xx年,近30%的老人平均一年出遊次數超過3次,3天及3天以下行程最受老年使用者歡迎,佔比超過7成,同時選擇4-6天行程的使用者佔比超過2成。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忙於工作,較少外出旅遊,年老了生命有限,加之有更多的閒暇時間,許多老年人選擇外出旅遊,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在直接增加旅遊服務消費的同時,也會帶動如餐飲、交通等相關專案的消費。尤其是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在逐漸發生改變,旅遊也成了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方式。

三是將會增加文化娛樂服務消費。一直以來,年輕人都被認為是電影的消費主力,其題材選擇、內容製作與生產流程也基本上是圍繞年輕人的喜好進行。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開始嘗試選擇到電影院來體驗消費,平時抽空看電影已經開始成為不少一、二線城市老人的娛樂選擇。相比於年輕人,老年人有著更多的閒暇時間。因此,閱讀書報雜誌、文娛活動成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年老體弱,他們也更願意把時間和金錢花在老年運動和鍛鍊身體上。

四是會減少食品消費。由於老年人身體功能減弱等一系列生理變化,導致他們對食物的總量消費出現明顯下降。另一方面,相比於年輕人食物結構的多元化和多樣化,老年人的食物消費結構呈現單一化。

五是會適當較少衣著消費。與食品市場情況類似,相比於年輕人服裝結構的多元化和多樣化,老年人服裝結構比較單一、款式較少,不利於老年人服裝消費的增長。

從總體上,我國老年人產品與服務的多種需求構成了一個十分龐大的市場,據測算,僅其潛在市場消費每年至少也在3000億元以上。我國離退休人員約3500萬集中在城鎮,他們的消費需求主要從收入保障、醫療保健和生活服務三個方面表現出來。而我國由老年消費市場形成的產業,包括所有滿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產、經營、服務業卻相對滯後。

據有關人士預測,在未來相關產業中,第一產業將出現為老年人飲食特需的農副產品;第二產業將出現老年人專用商品;第三產業會出現照料老年人生活的特殊行業;資訊產業中還會出現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服務。

努力建立老年人敢於消費、樂於消費的市場環境

1.要加強研究,大力發展老年消費品市場

有關部門和企業要進一步加強對老年消費市場的研究,針對老年人的不同年齡結構劃分不同的目標人群,研究老年人消費心理、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細分老年市場,滿足老年人便捷化、舒適化、實惠化、實用化的消費要求。要積極引導企業開拓老年人消費市場。重點發展老年人需求集中的產業,如老年食品、服裝、旅遊、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社會性養老服務制度等,大力支援尚在起步階段的老年產業。

2.逐步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打消老年人消費顧慮

要逐步建立社會化的養老服務支援體系,形成全社會合理的養老格局。重視對老年人口的健康保障,加大力度建設完善老年健康支援體系。在保證退休金、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基礎上,重點做好農村、失獨、貧困老年群體的養老保障工作,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互相補充的多元化養老保險體系。

在醫療方面,繼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完善社群衛生服務,逐步建立適合不同人群特點和滿足多層次醫療需求的老年醫療保障體系,為老年人提供預防、醫療、護理、康復、諮詢等多種服務。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加大醫療救助、衛生支農、衛生扶貧等工作力度,確保農村老年人醫療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從而避免養老、醫療等支出或預期支出對消費的擠出效應。

3.大力發展老年產業,滿足老年人消費需求

政府應大力扶植尚在起步階段的老年產業,積極引導社會和企業開拓發展老年消費市場,制定引導老年產業發展的稅收、信貸、投資等各種政策,採取稅收優惠、減免費用、信貸支援等特殊政策,規範民營機構准入和標準等法律法規,加強產業統籌協調,企業應看到老年消費市場的規模和增長潛力,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和開拓老年消費市場,生產出門類齊全、品種多樣、經濟適用的老年產品。服務業在設計和理念上應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對服務人員實行專門的針對性培訓,從而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消費需求。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篇15

就人口老齡化問題,對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一定影響。如下是給大家整理的關於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從人口結構看,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將給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然而,只看到老齡化的消極一面是不夠的,從老年人的消費觀念、消費能力和消費方式看,一個巨大的養老消費市場正在形成。人口老齡化對消費也有正向拉動作用。適時調整產業結構,把人口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按照聯合國標準,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7%即是老齡化社會。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xx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44億人,佔總人口的10.5%,且每年以1000多萬人的速度在增加。資料表明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另據有關部門預計,到20xx年,我國的老齡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約佔總人口的35%。這意味著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人口老齡化將對中國發展帶來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人口結構的變化尤其是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刻影響,對社會總消費也會產生較大影響。老年人不僅在醫療保健、食品、服裝、旅遊、娛樂、養老等各方面有大量需求,而且隨著價值觀、消費觀與生活方式的不斷更新,老年人消費需求正在向高層次、高質量、個性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潛在需求將主要集中在養老服務、餐飲、旅遊、娛樂等消費點。

老年人的消費觀念、習慣、偏好以及消費能力和方式將改變社會消費結構,形成潛在消費市場。老齡化社會催生的銀髮經濟不僅有助於解決現實的民生問題,還有可能成為調結構促增長的新亮點,並蘊藏著新的產業機會,有助於我國經濟的優化和轉型。

目前我國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而人口老齡化對醫療保健、養老服務等銀髮經濟有巨大需求,為過剩產能的轉移和新的投資機會尋求到了新的出口,這有利於改善我國現有產業結構,把人口壓力轉化為經濟機會。要實施積極的老齡化戰略,大力發展老年消費產業,特別是醫療保健、休閒養生、家政服務業和社群服務業等相關服務性消費的需求。

我國人口老齡化特徵較為明顯

1. 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聯合國關於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是,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20xx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7%,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xx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4.3%,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9.4%。截至20xx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4386萬人,比上年淨增加631萬人,比20xx年增加5324萬人,年均增加354.93萬人。目前我國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是歐盟同年齡總人口的1.4倍。

2.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提高

20xx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0.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3.4個百分點。據聯合國預測,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將在20xx年突破20%,在20xx年突破30%;中國60歲以上和65歲以上人口占比翻倍(60歲以上人口占比從10%到20%,65歲以上人口占比從7%到14%)所需時間分別僅為26年和25年,而美國分別為78年和70年,俄羅斯分別為51年和49年,就連人口老齡化最為嚴重的日本也略慢於中國,分別為29年和25年。

3.人口高齡化趨勢明顯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壽命不斷延長。1982至1990年,我國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5%,大於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速;1990至20xx年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長速度為4.1%,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據國家統計局人口抽樣資料顯示,20xx年我國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規模佔總人口比重為1.87%。據預測,到20xx年前後,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14%左右,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也就是說,從20xx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算起,中國僅用25年左右的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人口老齡化路程。

4.老年人口撫養比上升

撫養比又稱撫養係數,是指在總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撫養比的高低,反映勞動力撫養負擔的輕重。20xx年末,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撫養60歲及以上人口的老年撫養係數為13.7%,比上年增加0.6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3.6個百分點。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

作為人口結構變數重要因素之一的人口老齡化,不僅是影響消費市場的決定因素,作為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因素,還會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影響各要素市場。從理論上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新常態的影響是多方面、多途徑的,這些影響構成一個非常複雜的關係結構。人口結構的變化尤其是人口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快,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對社會總體消費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1.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主要從供給方面來改變勞動力供給的格局變化,並帶來勞動力資源短缺、勞動力老化等問題,從而影響經濟增長的可持續增長;同時,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隊伍的大齡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技術的更新與進步。從需求方面來看,人口老齡化將可能導致未來消費需求乏力,從而影響經濟增長活力尤其是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

2.人口老齡化可帶動老齡產業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人口老齡化程序加快,在影響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的同時,還將帶來消費結構的變化。眾所周知,老年人的消費與年輕人完全不同,他們的吃、穿、住、用、行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一定的特殊需要,這決定了將會相應帶動相關老年產業發展,被稱之為銀髮產業。

銀髮產業涉及滿足老年群體特殊需求的生產、經營、服務等方面的二、三產業,一是健康產業將得到發展。包括養生、飲食、運動、保健等相關服務;二是養老服務產業會大量增加。各種專業的、社會化的託老所、敬老院、家居老人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養老服務需求旺盛;三是老年用品、用具等產品的開發。養老產品和服務幾乎覆蓋所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這些都是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3.人口老齡化對消費需求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應

主要表現在人口老齡化直接改變消費需求的水平和結構。一方面由於老年人口支付能力不及勞動人口,這將對消費需求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應;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是特殊生活用品、醫療保障及護理服務的主要消費群體,將提升和改變商品消費的水平與結構,這種消費需求指向必然促使我國重新調整產業結構,向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服務業等老年需求產業方向協調運轉,引起資本與勞動在全社會範圍內重新配置,促進我國服務業和老齡產業的發展。

4.人口老齡化倒逼經濟結構調整,將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勞動適齡人口減少,間接推高了勞動力成本,反過來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在農業領域推動加快農業良種培育和機械化程序,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加速,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在二、三產業領域,推動由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轉向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整體上看,將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5.人口老齡化將帶來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和競爭力弱化問題

在人口老齡化的推動下,中國勞動力資源開始減少。與20xx年相比,20xx年勞動年齡人口(15至59歲)的'絕對數減少了858萬人,所佔總人口的比重由67.6%下降到66.3%,2年間降低了1.3個百分點。人口結構的變化形成了對勞動力供給的約束,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加速攀升,低成本優勢已出現明顯逆轉,抑制了企業擴大再生產和技術研發能力。對外貿易傳統的成本與價格優勢逐漸弱化,部分出口產品市場份額被周邊低成本國家侵蝕。

6.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將對我國未來養老保障提出更加嚴峻的挑戰。根據全國老齡委的相關研究報告,20xx至20xx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增加160.7%,勞動年齡人口減少24.2%,老年撫養比由19.7%上升到67.8%,養老負擔增加2.4倍。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的擴大、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養老金支出壓力不斷增加。人口的快速老齡化,將導致我國的疾病經濟負擔和醫療服務需求急劇增加,帶來巨大的醫療費用壓力,這將給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沖擊。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巨大商機

應該看到,人口老齡化對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出嚴峻挑戰,人口老齡化影響勞動力供給數量及結構,制約經濟發展,家庭和政府養老負擔沉重等等。同時,人口老齡化也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無限商機。

1. 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挖掘銀髮消費品市場潛力

老齡人口的迅速增加將會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主要包括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物質消費既包括衣、食、住、用、行方面的實物消費需求,又包括醫療保健、護理服務、家政服務、健康和疾病諮詢服務等服務消費需求,而老年精神消費包括文化、藝術、體育、休閒、娛樂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可以帶動一系列行業和產業的創新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老年消費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一方面,老年人收入水平隨經濟總體發展程序逐年提高,自身消費能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中青年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在孝敬老人、消費老年產品方面得以體現,消費人群和消費數量都會得到有效拓展。

2.人口老齡化將對消費結構產生重要影響

隨著人口結構老齡化加深,老年人的消費傾向、消費規模和結構將對總消費和結構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總體來看,人口老齡化將減少食品和衣著消費,大幅度增加醫療保健消費,一定程度增加文化娛樂和旅遊消費。從我國老年人消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看,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一是將會增加醫療保健消費。隨著社會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健康的態度也更加積極,觀念也在轉變,人們要小康、更要健康。尤其是年齡較高導致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因此,老年人較易發生各類疾病,因而對於醫療、保健有較高需求。我國衛生服務總調查的結果顯示出,60歲以上老人的發病率明顯高於青少年,而且人均都患有2-3種慢性疾病,高患病率將使老年人對醫療保健消費需求大為增加。

二是將會增加旅遊服務消費。據途牛旅遊網監測資料顯示,20xx年60歲及以上出遊人次增速迅猛,同比20xx年增長252%。20xx年,近30%的老人平均一年出遊次數超過3次,3天及3天以下行程最受老年使用者歡迎,佔比超過7成,同時選擇4-6天行程的使用者佔比超過2成。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忙於工作,較少外出旅遊,年老了生命有限,加之有更多的閒暇時間,許多老年人選擇外出旅遊,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在直接增加旅遊服務消費的同時,也會帶動如餐飲、交通等相關專案的消費。尤其是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在逐漸發生改變,旅遊也成了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方式。

三是將會增加文化娛樂服務消費。一直以來,年輕人都被認為是電影的消費主力,其題材選擇、內容製作與生產流程也基本上是圍繞年輕人的喜好進行。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開始嘗試選擇到電影院來體驗消費,平時抽空看電影已經開始成為不少一、二線城市老人的娛樂選擇。相比於年輕人,老年人有著更多的閒暇時間。因此,閱讀書報雜誌、文娛活動成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年老體弱,他們也更願意把時間和金錢花在老年運動和鍛鍊身體上。

四是會減少食品消費。由於老年人身體功能減弱等一系列生理變化,導致他們對食物的總量消費出現明顯下降。另一方面,相比於年輕人食物結構的多元化和多樣化,老年人的食物消費結構呈現單一化。

五是會適當較少衣著消費。與食品市場情況類似,相比於年輕人服裝結構的多元化和多樣化,老年人服裝結構比較單一、款式較少,不利於老年人服裝消費的增長。

從總體上,我國老年人產品與服務的多種需求構成了一個十分龐大的市場,據測算,僅其潛在市場消費每年至少也在3000億元以上。我國離退休人員約3500萬集中在城鎮,他們的消費需求主要從收入保障、醫療保健和生活服務三個方面表現出來。而我國由老年消費市場形成的產業,包括所有滿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產、經營、服務業卻相對滯後。

據有關人士預測,在未來相關產業中,第一產業將出現為老年人飲食特需的農副產品;第二產業將出現老年人專用商品;第三產業會出現照料老年人生活的特殊行業;資訊產業中還會出現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服務。

努力建立老年人敢於消費、樂於消費的市場環境

1.要加強研究,大力發展老年消費品市場

有關部門和企業要進一步加強對老年消費市場的研究,針對老年人的不同年齡結構劃分不同的目標人群,研究老年人消費心理、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細分老年市場,滿足老年人便捷化、舒適化、實惠化、實用化的消費要求。要積極引導企業開拓老年人消費市場。重點發展老年人需求集中的產業,如老年食品、服裝、旅遊、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社會性養老服務制度等,大力支援尚在起步階段的老年產業。

2.逐步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打消老年人消費顧慮

要逐步建立社會化的養老服務支援體系,形成全社會合理的養老格局。重視對老年人口的健康保障,加大力度建設完善老年健康支援體系。在保證退休金、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基礎上,重點做好農村、失獨、貧困老年群體的養老保障工作,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互相補充的多元化養老保險體系。

在醫療方面,繼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完善社群衛生服務,逐步建立適合不同人群特點和滿足多層次醫療需求的老年醫療保障體系,為老年人提供預防、醫療、護理、康復、諮詢等多種服務。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加大醫療救助、衛生支農、衛生扶貧等工作力度,確保農村老年人醫療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從而避免養老、醫療等支出或預期支出對消費的擠出效應。

3.大力發展老年產業,滿足老年人消費需求

政府應大力扶植尚在起步階段的老年產業,積極引導社會和企業開拓發展老年消費市場,制定引導老年產業發展的稅收、信貸、投資等各種政策,採取稅收優惠、減免費用、信貸支援等特殊政策,規範民營機構准入和標準等法律法規,加強產業統籌協調,企業應看到老年消費市場的規模和增長潛力,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和開拓老年消費市場,生產出門類齊全、品種多樣、經濟適用的老年產品。服務業在設計和理念上應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對服務人員實行專門的針對性培訓,從而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消費需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zhuanti/redian/zwxpx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