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中山導遊詞(精選16篇)

中山導遊詞(精選16篇)

中山導遊詞 篇1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立於1920xx年,現為國家“985工程”大學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同時也是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中山導遊詞(精選16篇)

在20xx年英國《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排在171位(大陸第五名),國際聲譽和影響明顯擴大。學校的一批學科在國內和國際學術領域有更大的影響,中山大學在15個學科領域的論文總被引次數進入全球前1%,僅次於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並列國內高校第2位。這15個學科領域分別是化學、臨床醫學、物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材料科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工程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神經與行為科學、數學、微生物學、農業科學和社會科學總論。ESI資料庫共22個學科領域,15個學科領域進入全球前1%,已超過ESI資料庫學科領域三分之二。論文總影響力(總被引次數)達126276篇次,世界排名399位,處於前0.08%的位置;十年間我校ESI論文的篇平均被引次數為7.65,在國內高校排第4。

1835年,美國的伯駕醫生在廣州設立醫局,培養了中國最早的西醫醫生。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博濟醫院,於1866年設立醫學堂,這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專科教育機構。1888年,由美國人開設的格致書院在廣州開學。

1920xx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清末以來在廣州地區建立地實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學校,包括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科大學以及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等整合為一體,創立國立廣東大學,並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學校於1920xx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至上世紀三十年代,國立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範等7個學院。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研究生。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原中山大學的多個院系專業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與嶺南大學相關院系合併,組成新中山大學;同時,兩校的醫學院分出後,另行合併組建專門的醫科院校,後又將廣州的光華醫學院併入,幾經易名,最後定名為中山醫科大學。這兩所同根同源的大學,分別是教育部和衛生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共同繼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的中山大學和開創中國近代教育體系的嶺南大學的辦學傳統,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和大學風格,為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0xx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進一步地拓寬了學科結構,成為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學、醫學、藥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在內的綜合性大學。

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及學術傳統。柯麟、樑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鍾世藩、毛文書、陳國禎、李紹珍等著名醫學專家曾在中山醫科大學任教。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全國共有56位一級教授,其中有12位在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任教。學校名家大師薈萃,他們優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學術造詣薰陶著一代代莘莘學子,形成了良好的學術風氣,許多才華橫溢的畢業生成為了社會各界的傑出人才。

學校現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分別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廣州南校區佔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佔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佔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佔地3.48平方公里。

一批學科如歷史、哲學、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數學、生物學、物理、化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在國內的優勢得到了鞏固,特色更加鮮明,有的研究方向已達到了國際水平,在國際學術界的話語權和影響日益增大。

中山大學還利用三期“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專案推進學科的交叉融合。如通過通過臨床常見疾病早期預警和早期診斷研究專案推動臨床與基礎醫學的交叉,通過行政改革與政府治理研究專案推動公共管理與政治學交叉融合,通過粵港澳區域合作專案推動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地理學等交叉融合。這些專案的建設,探索了學科交叉融合機制,在組織跨學科力量針對共同的科學問題開展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同時,我校利用有關重點學科建設專案,根據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支柱產業、新興產業規劃,加強建設新興學科。如通過華南水產養殖動物質量安全與疾病控制生物技術專案發展海洋科學等學科,利用基於華南天然產物活性成分的結構改建、篩選及新藥研發專案發展新藥研製等新興學科,進一步整合了學科力量,實現資源共享,佈局和發展了一批面向國家和廣東戰略新興產業的應用學科和工程技術學科,使學科佈局更趨合理,結構更為優化。

當前,中山大學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今後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學校的發展戰略目標是:把中山大學建設成為文理醫工各具特色融合發展,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

中山導遊詞 篇2

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簡稱中大,位於廣東省廣州市,1920xx年由孫中山先生親手創立,初名國立廣東大學,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學校於1920xx年定名為 "國立中山大學"。今日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於20xx年10月合併而成。

中山大學共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5.972平方公里,分別座落在珠江之畔的廣州和南海之濱的珠海市,廣州南校區(康樂園)佔地1.208平方公里,廣州北校區(醫科總部,位於中山二路)佔地0.203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大學城)佔地0.989平方公里,珠海校區佔地3.571平方公里。學校圖書館總建築面積10萬餘平方米,擁有正式出版書籍490.7萬冊、電子圖書數字資源量8964GB。另外,學校建立了規模可觀的校園網,覆蓋四個校區,網路資訊點數已經達到74213個,規模居中國高校校園網前列。中大不斷完善教學設施和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最優質的學習環境。

中山大學已有百年的辦學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發展至今,中山大學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院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千人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中管副部級大學,設有研究生院。

目前,中山大學設有42個學院和5個直屬系,在119個本科專業招生。

中山導遊詞 篇3

中山大學,原名廣東大學,是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先生於1920xx年創辦的。1920xx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大學。

1931年中山大學設有文、法、理、農、醫五個學科,同年將學科改稱學院。1934年設工學院,1935年設研究院,始招研究生。1937年發展為文、理、法、工、農、醫、師範7個學院和1個研究院,31個系。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遷址廣東羅定、雲南澄江、廣東坪石、東江、連縣登地。1945年回遷廣州石牌。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工、農、醫、師範等4個學院從中山大學劃出,中山大學成為了一所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校址由廣州石牌遷至康樂園。

中山大學有著深厚的學術傳統,七十五年來,吸引了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郭沫若、魯迅、馮友蘭、陳鍾凡、羅常培、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董作賓、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劉節、樑方仲、冼玉清、王亞南、馬採、容庚、商承祚、董每戡、詹安泰、王季思、王力、楊樹達、鍾敬文、朱謙之、楊成志、吳康、楊榮國、蒲蟄龍等都曾在中山大學任教,形成了以“嚴謹、求實”為特徵的良好學術風氣。中山大學也成為了中國南方文化與學術的重鎮。

經歷了七十多年的辦學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山大學取得了較大發展,已成為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多科性綜合大學。目前,中山大學設有人文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法政學院、嶺南(大學)學院、管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教育學院等12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擁有35個研究所、47個研究中心,37個學系,48個本科專業。共有5個國家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專業53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96個,還有2個碩士專業學位點。還擁有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數學、歷史學、管理學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古代文學、動物學、光學、高分子化學和物理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6個國家文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有中國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

全校有教職工3743人,其中教師1549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人,博士生導師210人,教授320人,副教授534人,講師489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4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人選7人,近年來,共有9位教師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在校各類學生23070人,其中博士生550人,碩士生1776人,本科生9525人,外國留學生181人。

中山大學不僅師資力量比較雄厚,而且教學實驗裝置比較齊全。在全校77個實驗室中,超快速鐳射光譜學實驗室和生物防治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生經濟動物繁殖、營養和病害控制實驗室與植物基因工程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其裝置和研究水平居國內外先進行列;近代物理、引力波探測、靜電加速器、電子顯微鏡、同位素應用、計算、電化教育、測試等實驗室(中心),擁有目前國內外較為先進的儀器裝置。圖書館藏書334萬冊,各類期刊萬餘種,並開展國際聯機檢索服務。1995年底,順利建成規模可觀的學校校園網。

中山大學地處廣東,毗鄰港澳,對外學術交流活躍。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著名大學、學術機構和團體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其中有30多所簽署了交流協議。每年派出大量人員到國外及港澳地區講學、進修、考察和參加學術會議。先後授予鄒至莊、霍英東、曾憲梓、何善衡等為中山大學名譽博士,聘請了楊振寧、鄒至莊、陳省身、楊慶、朱經武、丘成桐、沈元穰、錢慶文、饒宗頤、橋本初次郎、費爾班克、陳香梅、等一批知名學者、教授為中山大學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還聘請了許多外國專家、教師來校講學、任教。

自國家設立重點大學制度以來,中山大學一直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也是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學校有權評審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職稱。中山大學已經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本科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研究生院是華南地區唯一的研究生院,是華南地區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歷年來,中山大學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其中既有國家一流的專家學者,也有各級黨政領導,更有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幹以及一批遍及海內外的企業家。[1]

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給予中山大學大力支援,捐建教學科研生活用樓、添置實驗儀器裝置、捐贈各類圖書資料、設立獎教獎學金,累計各類捐助達3億多元。霍英東、樑銶琚、何善衡、曾憲梓、姚美良、冼為堅、熊德龍、方潤華、盧雪兒、朱孟依等分別捐資興建了英東體育中心、樑銶琚堂、善衡堂、曾憲梓堂、永芳堂、冼為堅堂、熊德龍學生活動中心、方潤華樓、馬文輝堂、外語學院大樓等,嶺南大學校友籌款資助我校嶺南(大學)學院,興建嶺南堂、伍舜德圖書館、林護堂、黃銘衍堂、黃傳經堂,嶺南行政中心等,香港何氏教育基金會、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美國嶺南基金會,孔安道基金會以及美國、加拿大、澳門等地的中大校友會、嶺南大學校友會,都給予中山大學很大支援。

1999年9月,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簽定協議,合作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珠海校區面積33平方公里,為中山大學在下個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拓展了辦學的空間,以此為依託,中山大學將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

中山大學座落在廣州珠江之濱,校園面積45平方公里,康樂園中樹木蔥籠,綠草如茵;珠海校區依山面海,幽靜怡人,是不可多得的讀書治學的勝境。

中山導遊詞 篇4

中山國故都遺址位於林山腳下的中山國都城景區,面積35平方公里、為二千 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所在地。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出土文物多為稀世珍寶,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轟動。現存有宮殿區、居民區、陶器場、冶煉場、遺址十多處。城後依東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處,山峽內有萬壽寺遺址、陰陽柏及眾高僧墓塔群(現有十三處)。林山 峽水庫碧柳環抱山水互映, 可開展各種水上活動。

素有“神祕王國”之稱的古中山國,在中國戰國時期由遊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鮮虞部落建立。其後幾經起落,創造了輝煌歷史,但由於史籍中對其只有零星記載,其歷史遺蹟更是撲朔迷離。一九七四年,當人們敲開中山國曆史的第一塊瓦片時,這個有著二千三百多年曆史、棲身於戰國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祕王國呈現在了世人眼前。

陽春三月,記者來到平山縣,尋訪這座古中山國遺址。

從平山縣城向東行約十五公里,一座小土山包進入記者視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說,那是中山國哀後的墓,儲存完好,未被髮掘。中山王“錯”的墓就在哀後墓西側大約三十米處,已於一九七四年發掘,從中出土了近兩萬件文物。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三二三年中山成公之子自稱“中山王”,與燕、韓、趙、魏諸國王史稱“五國相王”。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國內亂,中山王“錯”乘機出兵伐燕略地“方數百里,列城數十”,奪得了燕國大片土地,躋身於諸侯之列成為千乘之國。

據瞭解,中山王“錯”的墓是已發掘的中山國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山王墓,記者看到,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長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呈“鬥”形;地下部分包括槨室、東庫、西庫和東北庫。主室的後半周有陪葬墓六座,於前面和旁側有車馬坑二座、雜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中山王墓雖被多次盜掘和破壞,但仍有大量珍貴文物出土,包括銅器、鐵器、金銀器、陶器、玉石器、瑪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

中山導遊詞 篇5

中山國故都遺址位於林山腳下的中山國都城景區,面積35平方公里、為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所在地。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出土文物多為稀世珍寶,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轟動。現存有宮殿區、居民區、陶器場、冶煉場、遺址十多處。城後依東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處,山峽內有萬壽寺遺址、陰陽柏及眾高僧墓塔群(現有十三處)。林山峽水庫碧柳環抱山水互映,可開展各種水上活動!

位於平山縣城北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石家莊市45公里。景區由都城遺址、王陵文物陳列館、林山石佛堂、萬壽寺組成,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觀賞價值。

王陵文物陳列館陳列著幾千件充滿神祕色彩的精美文物,其做工之精巧,聯想之豐富,儲存之完好,令人歎絕。尤其是石制、銅製編鐘,雖歷經幾千年,至今尚能準確演奏優美的樂曲。豐富的史料和物證,展現了古中山國高度發達的手工業和瑰麗獨特的文化。附近的林山如平地突起,雙峰遙遙相望。林山石佛堂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四窟,石雕佛像20xx餘尊,皆為唐朝文物。林山腳下的萬壽寺,因唐太子李昶(字天壽)在此出家而名。寺內現存陰陽雙柏、高僧墓塔群等多處景觀。

素有"神祕王國"之稱的古中山國,在中國戰國時期由遊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鮮虞部落建立。其後幾經起落,創造了輝煌歷史,但由於史籍中對其只有零星記載,其歷史遺蹟更是撲朔迷離。一九七四年,當人們敲開中山國曆史的第一塊瓦片時,這個有著二千三百多年曆史、棲身於戰國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祕王國呈現在了世人眼前。

陽春三月,記者來到平山縣,尋訪這座古中山國遺址。

從平山縣城向東行約十五公里,一座小土山包進入記者視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說,那是中山國哀後的墓,儲存完好,未被髮掘。中山王"錯"的墓就在哀後墓西側大約三十米處,已於一九七四年發掘,從中出土了近兩萬件文物。

中山導遊詞 篇6

中山國都城遺址位於林山腳下的中山國都城景區,面積35平方公里、為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所在地。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出土文物多為稀世珍寶,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轟動。現存有宮殿區、居民區、陶器場、冶煉場、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處,山峽內有萬壽寺遺址、陰陽柏及眾高僧墓塔群(現有十三處)。林山峽水庫碧柳環抱山水互映,可開展各種水上活動。

位於平山縣城北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石家莊市45公里。景區由都城遺址、王陵文物陳列館、林山石佛堂、萬壽寺組成,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觀賞價值。

王陵文物陳列館陳列著幾千件充滿神祕色彩的精美文物,其做工之精巧,聯想之豐富,儲存之完好,令人歎絕。尤其是石制、銅製編鐘,雖歷經幾千年,至今尚能準確演奏優美的樂曲。豐富的史料和物證,展現了古中山國高度發達的手工業和瑰麗獨特的文化。附近的林山如

平地突起,雙峰遙遙相望。林山石佛堂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四窟,石雕佛像20xx餘尊,皆為唐朝文物。林山腳下的萬壽寺,因唐太子李昶(字天壽)在此出家而名。寺內現存陰陽雙柏、高僧墓塔群等多處景觀。

從北京自駕車沿京深高速南行,在石太高速出口轉石太高速公路,在石青出口下,沿石閻公路向西北經平山縣城,在孟賢壁北拐經王母、單楊、上三汲到景區。

住宿可安排在往南10公里處的縣城內,條件很好。也可往西10公里到溫泉度假區食宿。

平山縣盛產優質紅薯,個大味甜,易於存放,在當 地百姓家及平山縣城集市上可買到,價格也很便宜。

中山導遊詞 篇7

各位團友, 我們現在來到了南京紫金山的第二峰, 小茅山的南麓, 這裡就是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地—中山陵.

中山陵的墓址是孫中山先生生前所選定的. 1925年3月孫先生臨終前, 他又囑咐左右“吾死之後, 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 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 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

呂彥直所設計的中山陵, 平面為一“木鐸”形, 形狀如鍾, 象徵著中山先生精神如響亮鐘聲, 無遠弗達, 這種設計也最符合先生遺囑中“喚起民眾”之意. 被“葬事籌備處”認為“簡樸堅實且完全根據中國古代建築精神”, 從而獲“一致決定採用”, 陵墓在孫中山先生逝世一週年之際奠基, 1926年6月1日開工, 1929年春天完工.

中山導遊詞 篇8

尊敬的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新世紀”旅行社的導遊王子陽,歡迎大家跟隨我來參觀中山陵。

中山陵位於浩蕩的大江之濱,坐落在我國著名的古都——南京,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發展長河中,有10個朝代和政權先後在此建都,許多叱吒風雲的著名人物長眠在這裡,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就位於南京東郊的鐘山南麓。鐘山是寧鎮山脈的最高峰,海拔約460米,東西走向,長約7千米,南北寬度約3千米。千百年來,這裡進行過種種社會活動,建成了許多園林、第宅、寺塔、壇臺和陵墓,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史實和動人的傳說。

1920xx年3月12日,孫中山因患肝癌醫治無效與北京逝世,臨終前一再表示,願其遺體如友人列寧一樣得以儲存,歸葬南京紫金山,根據他的遺願,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一致決定在南京紫金山建陵,陵園的設計方案是通過競爭入選的,採取了密封評議的方式,最後,評出首獎是中國設計師呂彥昌設計的鐘形圖案,鐘有“示警”和“自由”的含義,它象徵著孫中山領導中國革命的意義和貢獻,同時又與陵墓所在地鐘山相吻合,在具體設計上,採取了中西合璧的手法和技術,汲取了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中的經驗,採用了中軸對稱的總平面佈局,民族形式的建築外觀,淳樸的色調,簡潔的裝修和大面積綠化等方法,很好的表現了陵園的莊嚴氣氛和和孫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中山陵於1920xx年春動工興建,中間由於軍閥割據,政局混亂,工程進展緩慢,至1920xx年3月方才竣工,1920xx年6月1日舉行了盛大隆重的奉安大點,全國各地都沉浸在悲哀之中,孫中山先生的靈柩於12時,在101響禮炮聲中,葬入墓穴,一代偉人就此安息在鐘山南麓。

陵墓的入口位於最南端,是一座三間三樓琉璃瓦頂的石牌坊,在明間的簷下,懸掛著孫中山先生的手術“博愛”橫匾一方,繼續向裡,沿著墓道,便到大陵門,陵門高15米,寬24米,深8米,氣勢非凡,正中拱門楣上鐫刻著中山先生親筆書寫的“天下為公”幾個金光大字,循陵門後至石階及至碑亭,亭內在龜趺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鑲金楷書“中國國民黨葬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自碑亭再往北,跨過290級的臺階便登上了寬135米,深30米的大平臺,平臺是全陵的制高點,這裡視野開闊,氣象萬千,既便近觀,又宜遠眺,無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大自然都向人們展示其周圍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色。平臺中央,便是祭殿,祭堂正面明間的雙眼連線處刻有中山先生的手術“天地正氣”,三個圓券門上方,鐫刻著“民族”“民權”“民生”六字,呈內有12根黑色花崗石圓柱,護壁為黑色大理石,左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全文,堂中央偏北處,置有這位偉大的革命家的白色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視,神態安詳,栩栩如生。

巍巍中山陵,巍巍的氣勢襯托了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不朽精神,也可以所,它是孫中山品格與精神的象徵,在中山陵肅穆的氛圍中,寄託了人們對孫中山先生的無限敬仰

中山導遊詞 篇9

青島的中山路是一條有著百年曆史、聞名全國的商業街,全長約1500米,呈南北走向,曾經是青島的“名片”,也可以說是青島商業街的“母脈”。曾被德國佔領,後被日本佔領,所以遺留下很多日本、德國的一些遺蹟。中國收回後其發展為聞名全國的商業中心。有著許多聞名中外的老字號商鋪。

中山路的生動魅力更被各地遊客為之嚮往,與棧橋的緊密相連也是中山路得天獨厚的優勢。旅遊業帶來的消費是中山路蓬勃發展的巨大動力,各類海產品、工藝品擺滿街頭,吸引著絡繹不絕的外地遊客。天主教堂、總督府……沉澱著歷史質感的歐式風情為此地獨有。這條擁有海風般浪漫的商業街也成為必去的景點之一。

中山路這條1500米長的百年老街,在老青島人的心中已 流淌了一百多年,有一首 “上街裡”的經典歌謠在幾代青島人中流傳,現在40歲以上的青島人應該知道。中山路經歷了德佔時期、日佔時期……改革開放和新時期等眾多的歷史時期,他落滿了歷史的塵埃。中山路從無到有,經歷了起步階段、發展階段、黃金階段、輝煌階段、衰落階段和振興階段。回首百年中山路,歲月滄桑,令人感嘆。

德佔青島後,德國人為了從棧橋運輸物資,建築大港和小港的需要,於1899年修建了中山路,是青島市第一批城市道路,當時分南北兩段,南段自棧橋至德縣路口,稱斐迭裡街。德佔初期的中山路南段,右側的平房就是最早的膠州旅館,兩個帶塔樓的建築是貝格學生公寓(建於1899年)和水師飯店(建於1920xx年),上右的照片拍攝於20世紀初。

北段自德縣路口至大窯溝,屬中國人居住的鮑島區,開闢略晚,主要是從大窯溝運磚瓦至觀海山和訊號山,建造膠澳總督府和總督官邸,稱山東街,俗稱大馬路。日本第一次侵佔時期,中山路南段改稱靜岡町,北段改稱山東町,也叫新澤町。

1920xx年中國收回青島後,中山路南、北二段合併,稱山東路。 1920xx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將山東路改稱中山路。日本第二次佔領時期,此路又複稱山東路。1945年日本投降後,恢復了中山路的名稱,一直延用至今,“文革”期間曾叫反修路。

中山導遊詞 篇10

對於中山陵,我幾乎是陌生的。由於陌生,自然好奇,便也聯想過許多金碧輝煌的殿堂。然而,當漫步其中之時,才發現原來中山陵別有一番景緻。依山而建,隱於山林之間,從下往上一望,極為壯觀。建築並不豔麗,卻給人莫名地來了一種氣勢,來了一種莊重。

走在臺階上,似乎就已明瞭。孫中山先生生前就想把墓建於此地,而後人按照他的意思為他建了此陵墓,似乎是為了給中山先生,這位為中國不停忙碌的偉人找了一處永遠安寧的地方讓他平靜下來。

中山陵坐落在這繁茂的寧靜之中。中山陵的佈局就像是一個大鐘,含有“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遙想當年孫中山先生為了民族的復興,人民的覺醒,做出了多少的貢獻?陵墓入口處有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博愛”兩字正點出了孫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後是墓道。前面為陵門,它以青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為孫中山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這裡用青色的琉璃瓦有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徵蒼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為公之意,以此來顯示孫中山先生為國為民的博大胸懷。再進為碑亭,一塊高約6米的碑石上刻著“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國國民黨葬孫先生於此”的鎦金大字。

從牌坊開始上達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臺。攀登如此多的石階極為艱難,但當大家走完這段長距離陡峻的石階以後,一定會悟出孫中山先生的囑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義。最高的平臺有華表兩座,後為祭堂。祭堂有三個拱門,分書“民族”、“民權”、“民生”門額。這裡是仿宮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門楣上刻有孫中山手書“天地正氣”四字,表達了孫中山先生奮鬥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逼真生動。在這裡,不僅使我們看到了孫中山先生為推翻兩千多年來封建帝制的不朽勳業和艱苦鬥爭的歷程,而且也看到了孫中山先生為我中華獨立、富強、大展巨集圖的建國思想。堂後有墓門二重,門框則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書“浩氣長存”橫額。進門為圓形墓室,中央是長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漢白玉臥像,瞻仰者可圍繞漢白玉欄杆俯視靈柩上的臥像,此像是雕刻家按遺體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著孫中山先生的遺體。我心中盈滿的只有感動和震撼。高大莊嚴的祭堂,讓我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偉大。

中山陵之旅,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飽覽美景的喜悅,更多的是對社會的思考,對民族的熱愛,對領袖的敬意。作為記憶,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中山導遊詞 篇11

與匯泉廣場一路之隔的是青島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中山公園。公園三面環山,南向大海,天然造就了這處風景佳地。園內林木繁茂,枝葉葳蕤,是青島市區植被景觀最有特色的風景區。公園東傍太平山,山南麓的青島植物園內,近百種林木與公園的四時花木連為一體,樹海茫茫,鬱鬱蔥蔥,遊覽其中,給人以清新悅目、欣欣向榮的感覺。

1995年春,公園引進了荷蘭鬱金香。“五一”節前後,一片片、一叢叢的鬱金香競相開放,紅的、粉的、黃的、紫的,豔麗而溫馨,在低矮的小樹籬、平整的草坪和高大的喬木裝點下,使中山公園頗具異國風情。遊人紛紛駐足留影。觀賞鬱金香已成為中山公園繼賞櫻花、菊花後的又一盛景。

1994年,公園內建成了大型高架遊覽觀光索道,為中山公園增添了一個新的娛樂設施。索道全長1100米,裝有舒適的雙人吊椅110個。分為中山公園到太平山、太平山到植物園兩條線路,兩線往返約需30分鐘。遊人可乘索道在空中觀景。公園今後還將進一步發展,擬建成佔地面積廣闊、文化內涵豐富的太平山中央公園。總體規劃已由國內著名的園林學家完成,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變成一座熔中外造園藝術於一爐、中西園林建築文化兼收幷蓄、自然美與人工美和諧統一的高層次的現代化大公園。

中山導遊詞 篇12

各位朋友,來到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你們一定想去看看當地最有名氣、最具特色的景點吧。到了南京,如果沒去中山陵,可以說你只看到了半個南京城。儘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稱,擁有"金陵四十景"等眾多名勝古蹟,但中山陵無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個。

說起中山陵,當然要提到它的主人--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孫先生本名孫文,字逸仙。外國友人都稱呼他為"孫逸仙博士"。因為他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用過"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國內被尊稱為孫中山先生。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後求學於檀香山、香港等地,畢業後在廣州、澳門等地行醫。後來他棄醫從政,並於1920xx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了"驅除按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著名綱領,及"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說。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孫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於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職。此後,經歷了"袁世凱竊國""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風風雨雨,1920xx年他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在1920xx年1月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將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應馮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討論國家大計,終因積勞成疾,於1920xx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孫先生生前選定的。這裡視野開闊,氣象雄偉,的確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們也許會問;孫先生出生於廣東,逝世在北京,畢生為革命奔波於各地,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作為自己的長眠之地呢?

中山導遊詞 篇13

Zhongshan Zhan garden, also known as Zhongshan mansion gate, is located inthe North platform of South District of Zhongshan City. It is the largestprivate garden in Lingnan at present. Zhongshan Zhan garden was built in 1998,covering an area of 100 mu. It was designed by Huang Yuanxin, the owner of Zhangarden, and was built by 100 garden craftsmen from Suzhou in five years. The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garden is to build a quiet residence for her mother,which is elegant and exquisite. It is named Zhan yuan after her mother'ssurname. Later, the mother comforts her son's filial piety. In order to let allpeople in the world feel her son's filial piety, she suggests that the owneropen the garden to the outside world.

Zhan garden is built on both sides of a river, which not only inherits thetradi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rivate gardens,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uniquelayout of Lingnan water tow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absorbs the style ofWestern gardens. The water body and decoration are mostly geometric. The layoutof the garden is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 with distinct layers. The buildingpays attention to site selection. The shape is concise, the color is clear andsimple, which constitutes a transparent, elegant, light and smooth Lingnanstyle. Whether it's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tiques, Millennium potted plants,bell and milk stones, or leaky windows, plaques and screens, couplets andmurals, the garden owner carefully selects and decorates the garden. It'sgenerous and sincere.

In addition to the magnificent and elegant architecture, magnificentflowers and trees, exquisite and elegant tea art, Zhan garden also has a varietyof dazzling artistic performances.

Drama: according to the classic story of twenty filial piety, differentversions of filial piety stories are arranged, such as ancient costume, modern,funny and so on. Through teaching and entertainment, you can understand thephilosophy of life.

Face changing is a unique Chinese art. The red, yellow, blue, white andblack faces of the king of face changing are clear in front of us when we can'tsee each other.

Acrobatics - the young actors are extraordinary, soft as boneless,beautiful in shape, soul stirring and eye-catching.

Song and dance: all kinds of folk dances make you enjoy yourself, and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chime bells are also in your ears. In theleisure time of famous garden, you can

Appreciate the elegance of Huang Zhong Da Lu and folk music minor.

Zhanyuan is located in Beitai village, South District of Zhongshan City,next to national highway 105, covering an area of 100 mu. It is divided intothree areas: Zhanyuan birthday, Qijiang corridor bridge and zhanfu Zhongfu;Taking the opportunity to pay homage to the old lady of the Zhan family, we canlearn about their daily life and reveal the secret of happiness and longevity bycommunicating and comparing with the characters of the Zhan family; we can get asublimation of emotional journey through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Zhan garden takes Lingnan characteristics as the keynote, integrates theesse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emphasizes the layout of Lingnan watertown, and absorbs the style of Western gardens. The water body and decorationare mostly geometric; The garden is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 with distinctlayers. The buildings attach importance to site selection, concise modeling,bright colors, and simple decoration, which constitute a transparent, elegant,light and bright Lingnan style. Most of the materials are folk antiques, whichhave been polished and renovated, and are full of historical traces.

Zhanfu birthday District: gather acrobatic skills at all times and in allover the world to create a strong folk affection. The tourists came now singing,now dancing, singing and dancing, and the saints were giving gifts to celebratethe birthday, with He Shoudian and Xi man Chan garden; many girls wereembroidering the birthday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needle, and Kinoue Kaki, andthe flowers were distilled in a stove, and the aroma was wrapped around thetourists. After steaming and bathing, Mrs. Zhan's face was red and beaming withjoy. She distributed birthday candy to tourists and enjoyed Zhan Yuan Opera withthem.

Qijiang Langqiao District: one river connects the two banks, and theLangqiao has many dreams. River shepherd Buffalo, Huanyi gauze female, Ospreybamboo, Taigong fishing. Zhan garden is surrounded by water inside and e are many bridges and boats. The corridor Pavilion beside the bridge isinterspersed with Zhongshan folk custom, singing with Weishui woodcutter underthe bridge, which is very lively. Every day there are lightboat cruise andhuaweidu cruise in Qijiang River, so tourists can enjoy the scenery of QijiangRiver and Zhan garden by boat. They can also paddle in the inland river to blendinto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Zhan garden.

中山導遊詞 篇14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於孫中山當年的總統府舊址上,由我國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的結合。主體建築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氣勢恢巨集,富麗堂皇,體現了非凡的建築特色。

廣州中山紀念堂由近代的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廣州傳統城市中軸線上的重要節點、廣州的標誌性建築,主體建築採用西方先進鋼結構建築技術,創造性地運用中國古建築手法,以中西合璧的建築形式,成為世界建築寶庫中的瑰寶。

堂外三面為寬闊石階,正門石階前有一座白色花崗石臺基,基座上立著青銅色孫中山全身像,兩旁植翠柏鮮花。像前廣場開闊,綠草如茵,一對花崗岩雕成的雲鶴華表,聳立其中,顯得格外雄偉和莊嚴;四周紅棉高屹,綠榕成蔭,寧靜又肅穆。廣場前是圓拱門歇山頂藍琉璃瓦的門坊。

中山紀念堂大堂舞臺遺囑碑“祥瑞多姿慶豬年”菊花布景。祥瑞多姿慶豬年,多姿菊花綻新顏。中山紀念堂大堂舞臺遺囑碑前以品種各異、姿態多樣的菊花作為主體,整體設計採用弧形,猶如祥雲,給人祥瑞之感。遺囑碑多姿的菊花通過祥瑞之感的設計讓觀眾在撫今追昔中,感受孫中山先生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政治理想。 除了在以上兩大主要景點擺放菊花外,中山紀念堂各景點區域都有菊花擺設。春節過後,中山紀念堂的七彩菊花將通過我們的精心養護繼續精彩綻放。我們將適時舉辦“我與菊花仙子有個約會”繪畫活動,普及菊花文化。

中山導遊詞 篇15

尊敬的各位遊客,我們將要遊覽的是中山公園。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中山公園最有名的遊樂場,看綠色的柱子,紅漆的欄杆,多美啊!有好多人啊,有溜冰場,有海盜船,有騎馬等,應有竟有。

我們現在來到中山公園的大湖,大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個碧玉,真美麗啊!湖裡有好多船,水裡還有氣球。遠看胡像五顏六色的廣場。

湖裡好多小魚,有紅的,有黃的,有金的,真是美麗的魚。

看,中山公園多大,它周圍的提岸更長,看見湖中心那個小島了嗎?走過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

中山公園到處都有魅力的景色,我說也說不盡。

中山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了中山陵。它於1920xx年1月15日破土動工,歷時三年多,耗資220餘萬銀元,於1920xx年春竣工。孫先生的遺體是1920xx年6月1日從北京運抵這裡的。整個陵區的面積達83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由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臺和墓室等組成。根據呂彥直的設計,整個陵區平面呈警鐘形,給人以警鐘長鳴、發人深醒的啟迪。孫中山先生在臨終遺囑中說,他致力於國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呂彥直的警鐘形設計,寓意深刻,最貼切地表達了“喚起民眾”之意。

中山陵作為一座陵墓,呂彥直在設計上繼承了我國傳統的陵墓建築風格,如依山為陵,保留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等中國古代陵墓中常用的基本建築格局,但又剔除了古代帝王陵墓中屬於封建糟粕一類的東西,如摒棄用於顯示古代帝王威嚴的石人石獸,同時吸取西方建築的一些先進技藝。整個構思的確稱得上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別具匠心,巧奪天工。

標籤: 導遊詞 中山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zhuanti/redian/jyo3o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