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關於中國演講稿(精選17篇)

關於中國演講稿(精選17篇)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關於中國演講稿(精選17篇)

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精神》。

浩浩華夏,文明流長!泱泱中國,精神永繼!

懷著這份自信與驕傲,我從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追尋你精神的源頭;從卷帙浩繁的古籍中接受你精神的濡養;從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感受你精神的內涵;從日益噴薄的現在展望你光輝的未來。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像一首古老的詩篇,也像一幅長長的畫卷,每一節每一段都書寫著中華精神。北京人取自然火的智慧,神農氏嘗百草的.堅韌,堯舜禪讓的謙和,文王待民的仁愛,文景之治的和諧,貞觀長歌的勵精圖治,康乾盛世從容大度,中華文明的步伐與中國精神的傳承血脈相連。

我們傳承中國精神,首先要傳承“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氣魄與胸襟。儒家“仁”“和”的思想胸懷人民,和則“大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胸懷自然,尊重自然;墨家“兼愛”“非攻”的思想大愛無疆,熱愛和平,他們啟示我們要想進步與發展,就要胸懷世界、自然。

我們傳承中國精神,還要傳承“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錚錚鐵骨。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面求索”的執著,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誠,譚嗣同“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無畏。正是這種種精神,挺起了我們中國人的脊樑。我們要像範仲俺“先下之優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要像岳飛“精忠報國”,要像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更要像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我們傳承中國精神,更要傳承“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開創精神。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綿延萬里的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人間天堂的蘇州園林;有巍峨的青藏高原,廣袤的塞北高原;更有如玉帶般翩飛的長江,鋒芒般倚天的珠峰。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我們的祖國日新月異,翻天鉅變,科學技術,經濟文化,一日千里。由於您的強大,長江三峽工程得以建成;由於您的強大,08年奧運會得以在北京舉行;由於您的強大,20__年世博得以成功舉辦;由於您強大,“神舟號”和“嫦娥號”得以成功發射……祖國,我親愛的祖國,雄厚的物質基礎,深厚的文化積澱,豐富的精神內涵,是您開拓創新的羽翼,相信您你的未來將與日同輝!

作為祖國的希望,作為未來的開拓者,我們理應胸懷大志為祖國,敢於創新寫人生!90後的朋友們,“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來吧,讓我們秉承這悠悠中華魂,自豪地說:“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萬壽無疆!”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精神》。

翻開中國古老的歷史竹簡,有成吉思汗一統蒙古,成為一代千嬌的情景;有滿清政府時期,八國聯軍燒搶掠奪的情景;有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中國人民殘忍被殺害的情景;從古代的風箏到神六神!這就是我們千年不衰,不屈的國魂!

中國精神,你是我心中的啟明星,指引我走向堅實的人生,祖國的壯美山河永遠在我心中。五千年的血脈流淌著歷史的榮耀與滄桑,六十道脈年輪承載著新中國生生不息的力量;三千里山河錦繡共同塗寫著中國,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偉大的中國精神,我為你驕傲!我為你自豪!你同輝於日月,無愧於時代。你與威嚴的長城共存,與久遠的黃河同在。

作為一名小學生,作為祖國的希望,作為未來的開拓者,從今天起,讓我放下貪玩,拾起求學的筆墨,放下任性,拾起光榮的使命。胸懷大志,把建設祖國的未來當做我的方向!把中華的未來興衰當作我努力奮鬥的使命!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有老一輩開創的基業,有新一代的有為青少年,有我們共同的信念,有我們的中國精神。我相信,中國會更加繁榮富強,永遠會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中華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文明禮儀、個人修養的民族。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者、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使照耀中華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文明禮貌就彷彿一棵小樹,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講究文明禮貌,不僅能給他人帶來和諧、美好的感覺,也讓自己的心頭感到無比愉悅與溫馨。每天早晨,迎著和煦的微風來到學校,親切地對老師說一聲“老師好!”,讓文明伴隨著我們;吃完東西,把包裝袋、紙屑隨手扔進垃圾桶,不使它隨風飄舞,讓文明伴隨著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講髒話,談吐得體,讓文明伴隨著我們……然而,雖然我們從小接受著文明禮儀的教育,幾乎每個人都能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仍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在一些公共場所內,明明牆上貼有“禁止吸菸”的標語,卻仍有人在吞嚥吐霧;大街上,有人明明離垃圾桶只有一步之遙,卻仍隨處亂丟,任垃圾在風中“舞蹈”;校內校外,都能聽到有人開口便說髒話的聲音……大家可曾想過,在我們“吞嚥吐霧”的同時,也把我們的文明和涵養吐走了;在我們隨手亂丟垃圾的同時,也丟走了我們的清潔和風度,在我們隨口罵人時,也罵走了我們的尊嚴和人格。文明的社會,更需要文明的我們。讓我們從今天起,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處處都開滿文明之花!

傳統美德從古至今,中華五千年曆史中孕育的傳統美德,一直為各國人傳頌,是大家紛紛學習的物件。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少年時就寫得一筆好字,但一位老者告訴他,有人用腳也能比他寫得更好,柳公權心裡不服。經過親眼所見後,他終於能夠虛心向人求教,明白了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楊善洲爺爺退休以後,主動放棄進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縣大亮山興辦林場,一干便是20個春秋,他帶領大家植樹造林7萬多畝,林場林木覆蓋率達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天地,使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區公路,架設了4公里多的輸電線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農戶,通電通路。楊善洲爺爺一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帶領百姓在貧瘠的家園播撒幸福的種子。他以一生的忠誠和執著,守衛著大公無私、艱苦奮鬥的精神高地。他的事蹟,無疑是“無私奉獻”最完美的詮釋。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良傳統的民族。我們要把中華的傳統美德延續下去,並把它發揚光大!

讓我們一起攜手,一起講究文明,發揚美德,讓五千年的中華之星永遠閃耀,讓“禮儀之邦”這個美稱,永遠掛在中國的頭上!

謝謝大家!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靖江路國小二年級(2)班的孫睿,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美麗中國 我的中國夢》。

21世紀的今天,中國科技、工業都飛速驚人的發展。然而 ,我們的環境汙染卻越來越嚴重。地球是我們共同生存的家園,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建設美麗中國勢在必行。現在中國有許多為了保護環境而做出貢獻的人,如: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楊善洲,退休後,他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5。6萬畝。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今朝生機勃勃的綠色天地,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樹,把治沙進行下去。“

上海母親易解放,為了完成兒子的心願,毅然投身公益事業,將第一棵樹苗栽上內蒙古沙塵暴的源頭——塔敏杏幹沙漠。易解放在十年期間種植了十萬棵樹,用20xx年時間來保護這些樹,並於20xx年後,將這些樹全部無償捐給當地的村民。

做環保志願者,從身邊小事做起。在學校,看到地上有紙屑,我會主動彎腰撿起;看到水龍頭滴水,我也要把它關緊;學校要求垃圾分類,我不僅自己嚴格執行,看到有混放現象,我還主動把混放的東西,揀出來放進該放的垃圾箱裡;家裡雖然有自己的車,但爸爸媽媽外出時,我常動員他們乘坐公交車。因為,我知道,空氣中的汙染物更多地來自汽車排放的尾氣。春天來了,我拉著爸爸媽媽買樹苗,到附近山坡上植樹,因為我知道,綠化造林是大氣汙染防治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種有毒有害氣體和淨化空氣的功能。植物是空氣的天然過濾器。告訴大家,不要一心想著掙錢,總想圖方便,要知道,環境破壞了,大氣汙染加劇,誰也逃脫不了。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同呼吸,共命運,你可以買純淨水,但誰也買不來潔淨的空氣供自己呼吸。我一個人,一家人的力量是很微薄,但是如果全中國的孩子都能行動起來,每個中國家庭都行動起來,那就會匯成強大的環保能量!這是我的心願。

建設美麗中國,就是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讓”山更綠,水更清“,就是要讓”國家更富強,人民生活更幸福“。中國,因自然而美麗,美麗中國,因我們而美麗。有希望才有行動,有行動才有現實,讓我們行動吧!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很榮幸能為大家帶來我的演講《美麗中國,有你有我》。

”假如我是一隻鳥(手勢),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讀著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我眼前彷彿再現了我們的家鄉、校園。

有一個詞語深深觸動了國人的內心。這個詞語,叫做美麗中國。這是一個多麼普通的詞語!美麗,小孩子就會說的形容詞;中國,我們的家。那為什麼當它們放在一起的時候,竟然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

如果看看天空,你就知道了答案。就在不久前,中國華東、華中的廣大地區被持續的霧霾天氣襲擊,33個城市釋出橙色預警。我仍然清晰地記得,在那一週持續不見陽光的日子裡,當我置身於濃濃霧氣中時,我感覺那霧氣彷彿已經通過呼吸道進入了心臟,彷彿我的心裡也出現了霧霾。我感到迷茫,不僅僅是因為看不清四周原本熟悉的景象,更懷疑將來能不能再見到藍天、白雲、青草地……

終於知道了,為什麼一個普通的詞語在今天卻意義非凡。為什麼一個美麗中國,就這麼讓人魂牽夢繞,苦苦祈盼。

作為以美麗著稱的杭州蕭山,作為國家未來的中國小生,又該如何實踐這樣一份深層次的美?我們知道,在大自然面前我們無可選擇,沒有什麼地方,也沒有哪個人群,可以獨善其身。中國綠了,我們蕭山才會更綠更美。我們要把”美麗中國美麗蕭山“的理念,化為自覺行動,落實在點點滴滴的日常行為中,從你我做起,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

打造美麗中國,你我能做什麼?

我說,讓我們從打造美麗校園做起吧!記得上週國旗下講話時王校長教導我們”心中有人的人禮貌,眼中有活的人勤快。“做一個勤快的人,走進校園,請記得我們離文明只有一步,跨出這一步,你我文明,校園文明。當你想扔垃圾時,請多走一步,把它分類扔進垃圾箱;當你見到不小心丟在地上的垃圾,也請你多走一步,把它送回垃圾箱。你的舉手之勞,為校園增添一份潔淨。

在校我能行,走出校園我也行。自覺做到保護環境,同時告訴我們的爸爸媽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為美麗中國加分。少開一天車,騎自行車、坐公交車、乘地鐵,甚至步行;少洗一次車、少泡一次澡,節約一杯水;少點一盤菜、不浪費糧食;不用一次性物品,拒絕塑料袋;紙張雙面用,少砍一棵樹……從你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一起建設美麗蕭山、美麗中國。

同學們,你我環保,中國就不會汙染;你我熱心,中國便不會冷漠;你我有多美,中國便有多美。為了我們共同生活在潔淨、美麗的家園,讓你我共同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請記得,在通往美麗中國的路上,有你,有我!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各位老師、各位同學的聆聽。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6

翻看近幾年世界各國國民生產總值,中國的排名已經位居世界前五。中國,是一個以光速飛速向前發展的國家,無數用鋼筋水泥組成的摩天大樓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拔地而起,它們和無數現代化的產物構成了一個嶄新的中國,托起了我們現在的生活。

就像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七色光輝,一顆嫩芽能代表春天的溫暖迴歸,一個家族幾代人的少年生活,亦能記錄下中國的發展。時光倒退七十年,是我外祖母成長的年代。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國家淪陷,扳機扣動發出的聲音不時劃破耳際,每個人都提心吊膽的過著日子。直到1949年,開國大典上毛澤東主席說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之時,相對和平的社會環境才剛剛開始。但新中國擁有的是什麼?一處處遭到戰火洗禮的破舊廢墟,還有一片片遭到彈藥汙染的土地,可能是建國伊始新中國所擁有的全部。但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從不貧瘠,中國擁有的四億人口從不無力。為了改變中國一窮二白的面貌,中國的勞動人民把一處處黃土,開墾成一片片耕地;他們把一道道河流徹底的改變方向,猶如把一條巨龍從亙古未變的老地方牽引到了另一個地方。外祖母說他們年輕時,有時一個人一天吃不到一斤糧食,根本更不用說肉了。就是在那樣的貧困中,他們用完完全全的人力,一杴杴,一鎬鎬地改變著祖國河山的面貌。即使遇上自然災害,他們依然在土地上播種.種子,灑下希望,期待著大雁南飛之時能得到與自己付出的汗水等量的作物。也正是他們這一代人,為現在如摩天大樓般聳立在世界之林的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地基。他們用簡單的工具,創造了幾乎睥睨愚公移山的壯舉。

而我的父母,他們這一代人是我們所熟知的現代中國的建設者。他們已經不再靠鐵杴、鋤頭這些工具改變中國了。這是一個大型機械化的產業鏈,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們,操縱著各種機械在工地上改造著土地的面貌,他們的工程浩大而長遠,每一段時間他們都會從一個地方消失,留下無盡的城市繁華,前往另一個等待著被他們裝扮得煥然一新的地方,這些人,是值得尊敬的,他們是現代城市華美衣裝的縫紉者。另一些人,他們在電腦前編輯著各種檔案,用手機訊號組成一個龐大的網操縱世界,用他們淵博的知識,在一張又一張原本空白的圖紙上勾畫出未來的巨集偉藍圖,用不了多久,這些構思就會從紙上挪移到現實中,成為現在我們衣食住行的任何,他們是現代生活的發明者。這一代人,用他們正值壯年的風華創造著中國不斷重新整理世人眼球國民生產總值,不斷抬升著中國的國際地位。

現在坐在教室裡的我們,應該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又一代人,我們所站的起點是我們的長輩們所創造的最高點。我們是生活最有保障的一代,是生活的最無憂的一代。相對富裕的家庭是我們的保護傘,傘下是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我們肩負著建設未來中國的責任,這一切是國家對我們的期望,是未來對我們的期望。要知道,中國依舊有許多尚未走出貧困的山區;要知道,中國的國民素質依舊有待提高,這是我們的責任,這是即將由我們改變的現狀。國家的發展沒有盡頭,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更強,更完善。當我們滿足於現狀而停滯不前時,就已經開始了倒退,因為總會有別的國家在發展,在前進。中國幸福的花朵已經遍地開滿,我們所要做的是不讓它枯萎,讓她更加茁長地生長。幸福是靠我們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的,國家的幸福是要靠全面的發展再能實現的。誰說世界上不會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出現呢?只要敢於創造,一切皆有可能。更加美好的中國要靠我們建立,即使現在,中國依舊是發展較快的發展中國家。但不久的將來,她的名會出現在發達國家的行列,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她的未來就掌握在我們這一代手中。

戊戌變法領導人之一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每個國家的少年都是國家新生的希望與力量,而我們是現在的中國少年。只有從現在開始充實自己,我們才有能力更好的建設我們的祖國。讓我們手握今天的幸福,努力進取,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吧!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7

獲得XX年《感動中國》榮譽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災害前線的志願者唐山十三農民;累死在救災前線的青年戰士武文斌;帶領群眾抗震救災的北川縣長經大忠;冒著生命危險在救災前線搶險的消-防-隊員李隆;維護奧運聖火尊嚴的殘疾人火炬手金晶;把聖火送上地球最高點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號”航天員團隊;紮根懸崖國小20xx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陸建芬;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以及張藝謀奧運導演團隊。值得一提的是,感動中國的特別獎授予給全體“中國人”。組委會認為,XX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忍、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1李隆:救災火線上的尖兵 創造一個又一個生命救援奇蹟

男 31歲,中共黨員,河南省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 在今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災戰鬥中,已擔任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的李隆和戰友們在異常險惡的環境下,不怕犧牲,連續作戰,在廢墟下先後挖出57名群眾,其中五人生還,包括被困104個小時的李青松和被困124個小時的卞剛芬,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救援的奇蹟。

李隆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隊伍,嚴格要求自己,刻苦訓練,在重大滅火搶險救援事故現場從未退縮過。鑽火場,堵洩漏,他總在最容易發生危險的位置。李隆先後參加滅火救援戰鬥3170多次,搶救遇險群眾760餘人,為保衛人民群眾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他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獲得 “五四青年獎章”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尖兵”, “全國抗震救災模範”等榮譽稱號。 頒獎詞:火嘗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充套件希望,用生命啟用生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廢墟里與死神搏鬥,絕地助人求生;他用忠誠和果敢書寫了消防官兵的壯麗人生。

陳小川:從淡定的表情和災區群眾的歡呼掌聲中,我感到他身上體現的公安消防戰士職業道德的高尚。

2唐山十三農民兄弟:自發去災區救災的農民兄弟 大愛至樸

宋志永、楊國明、楊東、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寶國、王寶中、曹秀軍、尹福、宋久富、楊國平、王金龍。均為男,河北唐山人 年齡最大62歲、最小19歲 農民

XX年初,特大雪災襲擊了華南地區,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沒有上級號召,也沒有組織要求,河北唐山13個農民除夕那天租了輛中巴車出發,頂風冒雪來到那裡參與救災。

這13個來自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二組的農民,自己準備了工具,八年級上午趕到郴州電力搶險指揮部,成了湖南電力安裝工程公司一支編外“搬運隊”,每天起早貪黑、踏雪履冰為搶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電杆。 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後,這13位農民兄弟離郴返鄉,許多郴州市民在得知這一訊息後,自發趕來為他們送行。他們還被郴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的稱號。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後,幾經輾轉來到災情最重的北川縣城,成為最早進入北川的志願者之一。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鐵錘砸、鋼釺撬、徒手刨,不斷尋找倖存者。只要哪裡需要,他們就到哪裡。他們與解放軍、武警戰士一起,搶救出25名倖存者,刨出近60名遇難者遺體。

頒獎詞: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劉姝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是他們及無數個他們這樣的人,在XX年撐起了中國的脊樑。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法學院大四學生diyifanwen,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為什麼要學法律》

很多人聽到這個題目,一定以為我太把這次演講比賽當做兒戲了。一個簡單的專業選擇的問題,與我們今天的主題“中國夢”能有多大的關聯呢?其實在初入燕園之時,我也只曾在大眾媒體和長輩的口耳相傳中聽得法律職業者的種種評價,也只曾知道“憲法是我國根本”之類的政治課本知識,也只曾在路過國徽高懸的莊嚴肅穆的法院門口時好奇的回望。而今,我即將從北**學院畢業,成為一名光榮的北律人,我所應當肩負的責任是什麼,我可能實現的人生價值在歷史的座標下又是什麼?

我想,這個簡單的問題,不僅僅是我四年燕園求學中努力求索的精神真諦,而且將是指導我未來發展的永恆旗幟。法律人,應該有著怎樣的中國夢,這需要我們用整個人生去回答。

法律人的中國夢,是維護公民合法利益的權利之夢。法治,絕不應當僅僅是巨集大的制度構建,而也應當構築起公民權利的堡壘,讓苦幹多年農民工兄弟早日拿到血汗錢,讓徵地拆遷中的血案不再上演,讓猖獗一時的刑訊逼供無處藏身。法學家耶林告訴我們,要“為權利而鬥爭”,因為當每個人都在強權面前退卻的時候,整個共同體的利益將不得不被放棄。法律人站在公民權利與強權暴力交鋒的戰場,捍衛每個人的權利,捍衛每個人的中國夢。

法律人的中國夢,是追求社會公平的正義之夢。堅韌的法律人,讓蒼南縣政府做到了被告席上,與浙江普通農民包鄭照對簿公堂。執著的法律人,讓佘祥林、趙作海獲得了他們應得的國家賠償,使冤案昭雪,真相大白。讓比太陽還要光輝的公平正義灑滿人間,是法律人永恆的信條。

法律人的中國夢,是讓中華民族真正實現民主與文明的復興之夢。法律人夢想著讓每個人都有行使民主權利的機會,共享國家發展帶來的成果;法律人希望能夠用制度構建約束權力的牢籠,讓腐木與蛀蟲無處藏身;法律人希望能夠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法治之路,讓中華民族以更加文明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讓中國夢成為世界所景仰的精神價值。

也許還有人僅僅是為了在訴訟和爭議中獲得利益,利用法律規避責任而無視事實真相的存在;也許還有人僅僅是為了粉飾太平,偏袒強者欺壓弱者,息事寧人而將公平正義束之高閣;也許還有人僅僅是為了維護舊秩序的穩定,坐擁惡法,助紂為虐。但中國夢的號角已經吹響,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已經起航,一切的不完美,都等待著我們去改變。我們怎樣,中國便怎樣。我們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我們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在古希臘神話中,代表正義的女神是這樣的形象:她雙眼緊蒙,代表不受干擾和高貴的邏輯理性;她手握天平,代表絕對公平絕不偏袒;她手握利劍,代表踐行正義絕不姑息。法律人,正是懷著崇高的理性精神,踐行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在推進人類文明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為公民權利而戰,為公平正義而戰,為社會進步和民族復興而戰!

我為什麼要學法律,我想,法律人的中國夢,已經告訴我答案。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9

遙望零星點點的蒼穹,我不禁浮想聯翩……

不經意間想起了與我們相隔70年的長征——那段塵封的歷史,那首雄壯豪邁且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至今,我仍不能理解長征的意義,長征究竟是什麼。長征是草原的新綠、出水的芙蓉嗎?長征是遠征的航標、離弦的利箭嗎?還是人們常掛嘴邊的歷史豐碑?

人們都眾所周知,是長征造就了一個堅毅不屈的民族,一個永不退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撫今追昔,回首長征走過的漫漫長路:過草地,翻雪山,足跡遍佈了各個省市,遭逢槍林彈雨,多少的酸甜苦辣、艱苦挫折,紅軍都絲毫不動搖決心,即使看著自己的戰友倒下,也只是毅然擦乾眼淚,繼續默默前進,衝破敵人設定的一道道關卡,越過自然形成的一段段險灘他們最終完成了夙願,親手升起了耀眼的五星紅旗。

在長征中,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黃沙大漠,激浪長河,刻下長征者鏗鏘的足音;寒風砭骨,雪壓冰封,萬水千山,圍追堵截,矗立起長征者英勇無畏的雕像……讓我們一同回憶那些曾“捐軀赴國難,視死念如歸”的紅軍在長征路上的一個又一個震撼心靈的片段吧……

在紅軍隊伍裡有著一批十多歲的少年,他們的年齡與我們不相上下,但他們卻擁有著胸懷遠大的革命理想,能以幼小的身軀投身於激烈的戰爭中,並且總是帶著樂觀耐心、勤勞聰明、渴望知識的精神。與他們做個對比,我們如今的學習環境是窗明几淨的教室,如此優越,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拒絕接受知識呢?

過雪山時,山上空氣稀薄,人呼吸困難,紅軍踏著沒膝的積雪迎著狂風,翻過一座又一座。過了雪山,又是一望無際的草地,有很多死水潭,腳踏上去就陷下去。紅軍吃完了糧食就吃野菜,甚至把皮帶煮了吃。紅軍終於克服重重困難,走出草地。看看我們,每日三餐從不間斷,食物要比他們的豐富得多,可我們還怨這怨那的,這是多麼令人痛恨啊,我們難道不應該珍惜此時已有的,放棄不可及的嗎?

長征路上感人肺腑的故事說不完,道不盡,正是有了這些願肩負偉大使命的中華兒女,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長的道路。是他們,嚇得敵人聞風喪膽,狼狽而逃;是他們,突破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婁山關;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將共和國的國旗抹成了紅彤彤的顏色;也是他們,憑著一股執著的精神,創造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奇蹟,走向抗日的最前線,提起了祖國生死存亡的重擔!

這可歌可泣的長征幕後支援著正是“夢想”!“當你什麼都以擁有,卻失去了夢想,那麼一切都變得無意義;當你什麼都以失去,只要仍有夢想,一切都可以重頭在來”的名言我們不可遺忘。要知道:雄鷹的夢想,是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駿馬的夢想,是在無邊的原野中自由的狂奔。有了夢想,中華兒女才奮起一戰開始長征,實現夢想,才造就出了一個比昔日輝煌的新中國!

事實上,我們的學習又何嘗不是一次長征呢?自入學開始,我們就註定要成為“長征”的跋涉者,需要經歷遠遠超過二萬五千裡的20xx年,而真正能夠最終到達目的地完成使命的卻不是所有人,這條漫漫的“長征”路上時時刻刻都上演著淘汰的悲劇。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就將失去前進的動力,沒有堅毅的健康身軀,就將失去不少的機會,沒有堅持的永久恆心,就將失去繼續衝刺的通行證……有多少的學子,就有多少個夜以繼日,等待著自由的通知,青春的蒸發,所有的足跡與付出將由幾天時間來鑑定,而這“長征”後留下的就是一批批精英人才……

長征精神是一首歌,永唱不衰;長征精神是一杯茶,餘香嫋嫋;長征精神是一首詩,韻味十足……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無數挫折困惑,可生命如一條長河,不遇島嶼和暗礁,就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在面臨重重困難時,我們為何不想想長征精神呢?去學著堅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撓的求索,無所畏懼的前行、向著理想勇敢奮鬥,那樣我們不就能很快受到啟發,去征服挫折了嗎?

我收回了漂浮已遠的思緒,深切感觸到:“明天”的路還很長很長,我們所處的70年後的“今天”,中國正在進行著翻天覆地的社會主義建設,而使中華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的任務就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我們是祖國未來跨世紀的接班人,理應讓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大船劈波斬浪,昂首向前!

我堅信,在不遠的未來,中國所載入世界的編年史一定會是更加絢爛多姿、光彩永駐的!讓我們把長征精神發揚下去,努力拓展知識面,克服學習生活中的種種艱難險阻,攀登上學習和科學的高峰,讓我們接過先輩們手中緊握的接力棒,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旗幟永遠飄揚於最藍的那片天,永不停息地譜寫長征的序曲吧!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10

在瀏覽美景時,祖國是美麗的;在抗日戰爭時,祖國是頑強的;在遇到災難時,祖國是堅定不移的。我永遠也不會忘記,__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橫禍降臨在美麗的汶川。在那一個讓人痛徹心扉的時刻,地動山搖,山崩地裂。到處都是倒塌的房屋,奔騰的河水,交通中斷,通訊也癱瘓了。一個個美麗富饒的城鄉瞬間成為了荒涼的孤島……可就在這一剎那,各行各業上閃現出了一位位可歌可敬的優秀人物,他們為了別人,自己卻身負重傷,甚至犧牲了自己。

鄒雯櫻就是其中之一,她是映秀國小五年級學生,地震發生了。她作為一班之長和學校的大隊長,一次又一次地返身上樓救助同學,可就在這最後一次,她卻永遠離開了同學們。由於災區人民都爭先恐後地幫助他人。從而大大減少了傷亡數量。很快國家也派出了武警官兵、人民解放軍組成的醫療隊、救援隊,想方設法去支援汶川,幫助汶川人民一起重建家園。國家為此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心血,終於重建了汶川人民的新家園。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三年過去了,前幾天是汶川地震三週年紀念日。往日的災難場面還歷歷在目,而現在的汶川已經恢復了以往的美麗與生機。藍藍的天空上,幾朵白雲緩緩地隨著微風飄動著,小鳥們歡叫著在空中追逐嬉戲著。原來是一片廢墟的土地上重新種植起大片大片的花草樹木,是鳥兒們的樂園。一幢幢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呵,城鄉又熱鬧起來了!啊,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汶川又重生了!祖國,你是偉大的,美麗的,頑強的,更是堅定不移的!我愛我的祖國!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11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以依法行政促進法治政府建設》。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具體包括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大要件。政府兼司立法、執法、守法三個環節,既制定行政法規,又貫徹實施國家的法律法規,其行為關係到人民福祉和社會穩定,也關係到依法治國方略能否最終落地,所以建設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政府守法是法治建設的第一要義,政府的決策與執法活動必須合法、守法。

政府守法大致具有三層意義:其一是對公民最大的教化,關乎民眾對法律的信任;其二是權力有效運作和公民權利得以實現的根本保障;其三是權力執行的基本倫理要求,是政府獲取公信力與合法性的重要途徑。當前社會上存在的道德滑坡、腐敗“前仆後繼”、個體權利不彰、社會保障薄弱等諸多問題,都可以從某些政府部門的不守法,並由此導致的行政缺位和行政越位中找到根源。所謂行政缺位,是指行政執法主體及執法人員依法應履行的職能和義務不履行,即政府不作為。權力與責任具有對等性,任何機關在行使其權力時,都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但行政不作為卻因其“不管”而使其他想管的部門沒法管或不便“管”,因而產生極大的危害。所以行政不作為絕不僅僅是行政部門表面上的“無動於衷”,其實質是權力的濫用和責任的逃避,是一種隱性的腐敗,既褻瀆了職責,也危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如因某些政府部門行政缺位,造成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屢打不絕,導致經濟秩序混亂、創業環境不佳。所謂行政越位,即按照法律規定政府不該作為的亂作為。如某些政府部門公權力濫用或失控,侵犯到企業、公民等其他社會主體的權利,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瓦解了權力和權利的平衡結構。諸如此類,不僅敗壞官風政風,而且敗壞社會風氣,嚴重危害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期間的法治建設。

政府不守法,如何要求社會和群眾守法?政府不守法,又怎麼可能為人民謀福祉?因此,完善政府執法、建設法治政府成為實現法治中國的前提和基礎。

建設法治政府,首先必須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政府行政工作中的具體落實,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直接關係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指出:“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要帶頭嚴格執法,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執法者必須忠實於法律。

”黨的xx屆四中全會也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因此政府必須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重點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依法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繼續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讓政府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二是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健全政府依法決策機制,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堅持立改廢釋並舉,推動重點領域立法,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決策和立法緊密銜接。三是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梳理各部門執法權,推進綜合執法,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問題,尤其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建設法治政府,各級政府官員必須提高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所謂法治思維,就是一種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強調要對憲法和法律存有敬畏之心,要依法按許可權和程式辦事,始終堅持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侵權須賠償。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用法治引領改革發展破障闖關、推動民生改善和社會公正。

建設法治政府,必須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政府必須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實現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增強政府公信力。“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要確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就必須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建設法治政府,必須進一步培育全社會的主體意識和法治意識。所謂依法治國,是指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個人意志而改變。人民群眾不僅是法律的遵守者,更是法律執行的監督者。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理國家,這就是說人民群眾是最主要的法治建設主體。而要人民群眾真正監督政府保證政府守法依法行政,就必須進一步培育和提高人民群眾的主體意識和法治意識,正如xx屆四中全會強調的,“使法律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只有在廣大人民群眾積極主動成為法律執行的監督主體時,法治中國才能真正建成。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12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法治光芒照耀每一顆心靈》。

今年是“六五”普法的第四年。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國務院首次以“五年規劃”的形式開展普法教育以來,這場聲勢空前的全民普法運動已持續近30年,無論在規模、內容和形式上,都堪稱中外法治建設史上的一大創舉。

在黨的xx屆四中全會召開之後,記者走訪了多位法律界專家、官員和基層幹部群眾,他們對全民普法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但同時也提出,在中央提出全面實施依法治國的歷史新起點上,普法教育應進一步調整定位,理順機制,增強針對性、創新性與實效性。

全民普法:一場深刻的觀念革命

20多年前,曾有一位老農把一頭生了病的牛送到檢察院,請他們幫忙“檢查”“檢查”牛得了什麼病。“這並不是一個冷笑話,而是在基層普法幹部流傳甚廣的一個真實故事。”福建晉江市司法局副局長王騰陽對記者說。

雖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已無從考證,但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人們的法律常識還處於亟待啟蒙的階段。建設法治國家,離不開“知法、用法、守法、敬法”的公民,規模巨集大的全民普法正是這種背景下開展的。

“從‘一五’到‘六五’,近30年持續不斷的普法教育,如同一場深刻的觀念革命。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湯維建說,我國國民法律知識和法治素養,相比當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其中全民普法功不可沒。

全國普法辦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司法行政機關中普法和依法治理專兼職工作人員超過1。1萬,普法志願者隊伍達4。7萬多支、總人數超過157萬,各類報刊、廣播、電視、網路、新媒體法制宣傳欄目總數達2。4萬個。一個由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部門各負其責、司法行政部門具體組織、全社會參與、“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民普法工作網路基本形成。

持續多年普法教育使公民與法律之間的疏離感明顯降低,多年從事普法工作的王騰陽對此深有感觸。王騰陽告訴記者,晉江一個外來務工人員高密集中的地方,以往發生勞資糾紛,工人們習慣於找老闆、找政府,甚至以跳樓自殺、堵門堵路相挾;但近年來這種狀況發生變化,司法部門受理的勞資糾紛、勞動仲裁案件逐年增加、申請法律援助的也越來越多。

“全民普法有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湯維建說,從20多年前不知“法”為何物,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懂得法律是維護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這本身就是普法效果的具體體現,也是一種巨大的社會進步。

從“知法”到“守法”:普法教育永遠“在路上”

受訪的法學專家們認為,近30年的全民普法在向公眾普及法律知識、瞭解法律常識層面成效斐然,但在“用法、守法、敬法”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湯維建認為,“知法”並不等同於“守法”、“依法維權”也不代表法治的全部內涵。當前我國仍有相當一部分群眾、尤其是一些黨員領導幹部中法律意識淡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難究的問題依然存在。

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一些領導幹部缺乏法治思維,現實生活中行政權、司法權屢遭濫用,公民合法權益屢被侵犯;部分群眾“信訪不信法、信官不信法、信鬧不信法”;全社會“敬法”氛圍尚未形成,鑽法律空子、虛假訴訟、惡意訴訟層出不窮;“法不責眾”心態下,法律底線屢屢被突破;守法環境差,“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悖論依然存在。

受訪法律界人士認為,在權利意識空前高漲、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公眾對法律常識和法治內涵的認識和理解亟待提升,而現有的普法模式顯然難以適應新的要求。

從基層反映來看,當前的普法模式仍舊偏向於單向的法律知識“灌輸”,在普法實踐中也普遍存在著形式主義的做法。有基層幹部向記者反映,普法就是“發張卷子、做做樣子”,一些地方每年組織一次普法考試,卷子下面就附著標準答案。“這樣的普法難以產生實效,就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

中國法學會研究部主任方向、湖南省律師協會副會長秦希燕等專家學者認為,相對於改革開放初期以面向普羅大眾為主的“教化”式普法,今天的全民普法更應注重黨員領導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法治思維、法治信仰的養成。只有黨員領導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帶頭敬法、守法,才能在全社會營造“全民守法”的深厚氛圍,從這個意義上說,全民普法還任重道遠。

全社會參與:讓法治光芒照亮每一顆心靈

xx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法治中國”的巨集偉目標。新形勢下,法制教育的機制體制亟待改革,全民普法功能也必須重新定位。

全國人大副祕書長沈春耀說,從新時期法治建設的階段性目標來分析,人權保障和人本取向是當前法治建設的重點,全民普法的重心和功能定位應作出相應調整。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公權過度膨脹、私權缺乏保障”的問題,因此全民普法應區分不同的重點,對公民普法的重點是樹立依法維權的意識、不棄權;對公權力普法的重點則是嚴格依法、不越權。

在普法的形式上,要更加註重“參與度”與“互動性”。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湯維建表示,實現普法科學化參與互動,要讓公眾參與立法、執法、司法、調解等的各個環節,在互動中產生遞增和放大效應。

從操作方式看,單向“灌輸”式普法模式顯然已經落後於時代要求。增強全民普法的“互動性”、“參與度”,應在繼續發揮原有渠道作用的同時,整合各地現有普法網路,開闢全國統一的普法網路平臺,更加重視發揮新媒體作用,以更廣、更活、更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豐富全民普法的形式和內容。

從普法的主體上看,司法部副部長張彥珍認為,全民普法不能僅靠行政推動和部門實施,必須充分調動全社會參與,鼓勵社會力量、民間組織和企業參與,進一步整合現有資源、搭建全民普法平臺。

與此同時,全民普法還應與國民教育結合起來,加快推進法治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通過全民普法的深入推進,使公眾逐漸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護法”轉變,把普及法律知識與培育法治信仰,法制宣傳與法治實踐,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在整個社會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樹立法治信仰,使法治真正融入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1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騰飛吧,中國》。說到這個主題,我的眼前像放電影般閃過一幕幕的血淚史和今天的成就。

1840年英國資產階級以保護鴉片為名,,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1842年8月,請鎮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南京條約》,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銀圓,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通商港口。致此,我國的大門陸陸續續被帝國主義國家的堅船利炮無情地撞開。

1856年,英法再次侵華,咸豐皇帝逃往避暑山莊。英法聯軍搶劫了有著“萬園之園” 美稱的圓明園。在把圓明園洗劫一空後,英法聯軍為了掩蓋罪證,下令放火焚燒。中國人民100多年的心血被毀於一旦。

從鴉片戰爭期,中、帝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協議共1000多條。從此,我國的錦繡山河被分割的支離破碎,漫長的海岸線沒有一處是自己的港口,帝國主義者強盜在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這就是舊中國的遺產——一部屈辱的歷史。

放眼現在,中國的輝煌讓國人自豪!地大物博的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具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行,讓中國人民揚眉吐氣。汶川大地震,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譜寫了一個個生命的奇蹟。上海世界博覽會讓世界認識了一個斬新的中國。“蛟龍入海”、“ 玉免奔月”、“ 太空對接” 無不顯示著中國人民的智慧。三萬裡追求,巨龍騰飛了!

未來,中國必將彰顯她的雄偉和壯觀。

現在,我們為祖國今後的強大獻出了一份力,要更好的報答祖國。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14

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師裡,聽著老師娓娓動聽講課時,你可曾想過: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得來的?它是由我們的先輩用血肉之軀換來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種.種磨難才走向今天的輝煌;中國革命從奮鬥——挫折——再奮鬥的歷程中,闖出一條通往勝利之路,才有了60年前新中國揚眉吐氣屹立在世界東方。

為了_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這壓在中國人民頭上多年的“三座大山”,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打到國民黨_,為了建立新中國,不怕犧牲,前仆後繼。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啊!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黨的“二十五”規劃綱要為中國未來5年的發展描繪了巨集偉藍圖,同時也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景。那麼,我們廣大的青少年應該怎樣為實現“二十五”的目標,建設幸福中國作出貢獻呢?

__年5月4日,曾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上,對廣大青年提出了三點希望:把文化知識學習與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學習是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也是黨對青少年一代的具體要求。只有把學習文化知識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青少年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望,應該自覺將創新與實踐聯絡起來,在紮實掌握書本知識的前提下,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發現新知,運用新知,加強創新思維,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增長才幹,提高創新能力,為將來在社會上成就事業奠定良好基礎。在成長的過程中,還要堅持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在發展個人興趣專長和開發優勢潛能的過程中,在正確處理個人,集體,社會關係的基礎上,張揚個性,彰顯本色。

建設“幸福中國”,靠國家政策扶持和行動,更要靠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義務和責任為他人,為社會的幸福作貢獻。在追求和建設國家幸福的過程中,我們國家需要規劃,個人也需要謀劃,怎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自己的“財富”和“幸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幸福起來”,從而達到真正的“幸福中國”的願望目標。

我們廣大青少年是幸福中國的建設者和開拓者。文化知識,思想品德修養,創新思維,社會實踐,全面發展,個性發展,這是青少年成長道路上必須面對的課題。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關係,才能成為棟樑之材,才能肩負起建設幸福中國的重任,創造美好的未來!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綠,生命的顏色;綠,環保的顏色。

有了綠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氣;有了綠色,便有了沁人心脾的花香;有了綠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有了綠色,便有了美麗的校園。我們的校園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是學生獲得知識和養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地方,建立綠色校園是我們每一個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那我們就從現在,從今天,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吧!

有了樹,世間就有了鳥語花香。在一片淡藍的天空下,濃綠色的樹林映入眼簾,新鮮的空氣撲鼻而來,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但,現在這些都成為一個個泡影,大片大片的樹木倒下,天邊的一縷風兒帶走了一線綠色,大地開始沙漠化。這是為什麼呢?都是那一次性紙杯,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紙巾等一次性的暫時“方便”帶來的危害。大家是否知道?當你拿著那罪惡的證據時你是否感覺到一絲不安呢?就是因為你那一次次的“方便”,你將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面對著那些被砍伐的樹木你能問心無愧嗎?在繁榮街道旁的快餐店中,餐桌上隨處可見被人遺棄的一次性筷子。開始以為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當我讀完下面的資料時,我驚訝極了:餐桌上的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但日本從不砍伐自己國土上的樹木做筷子,而是從“一次性筷子”大國——中國進口。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0%,而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卻不到14%,這個數字是多麼令人震驚呀!我們應該節約資源,保護森林,因為這正意味著延長我們自己的生命,延長我們生命中的綠色。讓我們向一次性的“方便”說一聲:“再見吧!”

我們要珍惜大自然給我們的財富,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保護地球媽媽,通過我們不斷的努力,讓大自然增添更多的綠意吧!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16

在美麗的春天,聽著花開的聲音,讓我和大家一起走近英雄,去追尋英雄成長的足跡。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感動你我,感動中國》。

不追求功利,默默地為我國“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錢偉長;十幾年來不曾拖欠過農民工一分錢的孫水林和孫東林。在《感動中國》的人物中沒有一個是*或大款,他們不過是一個個平凡得不得再平凡的人。然而他們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在他們一個個充滿愛的身軀,在深情的挽留聲中悄然離去,一座座永恆的豐碑,卻已經高高聳立在人們心中!

他們用生命和行動譜寫了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樹立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崇高精神,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樂曲。英雄的壯舉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在短暫的人生裡,燦爛地綻放生命之花,哪怕只是曇花一現,也能讓別人感受到奉獻的馨香,舒展自己的美麗,溫暖他人的心靈,這才是生命的價值!其實,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中國,也感撼著我們的心靈。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生,也許做不出讓國人感動的事情,但是我可以做到讓我的同學、我的父母以及周圍的人感動的事情,我能在同學朋友有困難的時候向他伸出援手,我能幫助父母做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我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捐出我那微不足到的零花錢。我能在見到認識的老師的時候主動打招呼。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處處為別人著想,事事為集體奉獻,天天為家庭增添歡樂,那我們也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因為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這,就是感動!感動你,感動我,感動中國,感動世界!

關於中國演講稿 篇17

又是一年春來到,又是一夕感動淚。

眼前是感動中國的畫面,耳邊是主持人聲情並茂的講解,在這個初春的夜晚,感動中國的頒獎晚會正在進行著。

錢學森;閔恩澤;方永剛;謝延信;鍾期榮、胡鴻烈;羅映珍;李劍英 ;李麗;陳曉蘭;孟祥斌。一個個或偉大或平常的名字,演繹著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科學家,學者,教授,軍人,醫生,工人,殘疾人,“嫦娥一號”衛星研製開發團隊。一個個或平凡或不平凡的崗位,訴說著一個個感天動地的感動!

正如媒體所說,“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觸動著人們的情感,傳達著心靈的震撼。他們的事蹟就像一首首情感詩,感動著一個個中國人。

輾轉還鄉路,赤子中國情。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將榮華富貴仍進雲霄深處,選擇了矢志報國,給人性塗上了最濃重的一筆。錢學森,這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這個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以科學為最重,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用自己對祖國的赤膽忠心演繹著精忠報國的大愛無疆。他用挺直的脊樑,為新中國的科學界撐起一片藍天,為國家創造無限財富。“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XX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事業,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漫漫創業路,孜孜進取心,他滿懷對國家危急貢獻心力的夙願,勇於創新,奔走在看不見前方的茫茫科學探索之路,勇登科學巔峰,樹卓越功勳。鞠躬盡瘁六十載,從少年意氣,直到鶴髮染染。他與石化命運水乳交融,政治打擊擊潰不了他,病魔毒害嚇不倒他!閔恩澤,催化之恩,澤被蒼生。他攻克綠

色石化技術,讓春天不再“寂靜”。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石油化學產品——這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汙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他“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加速了中國的工業程序。當主持人問你就是他們的催化劑時,閔老這樣說:“可能說這話的就是一起工作的人,把他們在一起,形成團體,形成合力,讓他們發揮才幹,多做貢獻。”是的,他和藹可親,有一種良師益友的親切感和慈父般的溫暖,令人感動。

人生如煙。是的,他之所以能戰勝40多年的癌症,取得那麼輝煌的成就,靠的就是對祖國的熱愛、對科學的執著和那份澹然的心態。照他在現場的話說就是“放下,不要想它,想催化劑”。當不公的上天給了這位老人過多的疾病;我們哀嘆。但他的執著感動了上天,他從未放棄過他的理想和頑強的意志,戰勝癌症四十幾年,我們感嘆!當他不計其數的科學成就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驚歎!!好一個永遠的閔恩澤!

“嫦娥一號”研發團隊,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來先後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製、衛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XX年11月7日,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

這是多麼值得我們為之自豪和驕傲的團隊!這是國航天事業的希望,是我國科學的希望,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這正如我國首席航天教授所說的那樣,隊伍的成長比嫦娥一號的成功還要成功,從此我們仰望整個個星空,嫦娥不再寂寞,我們的世界充滿驕傲。”

標籤: 演講稿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yanjiang/jingxuan/ypv64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