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通用3篇)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通用3篇)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 篇1

各位同學們: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通用3篇)

你們好!

眾所周知,最近多校聯合舉辦了“情歸紙筆”元旦書信活動。我們需以紙質書信的形式,給兄弟學校的同學寫一封信。乍一看,資訊時代還寫傳統書信似乎不合理,我卻以為,傳統書信,應被傳承!這個活動意義非凡,我們應積極參與。

誠然,在當今社會還以紙質書信交流顯得有些過時和麻煩,與社會科技發展形式相悖。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活動寫信的目的並不只是傳達資訊,我們本就不追求快捷,而追求紙質書信的情意。因此,這種傳承傳統書信的活動應被肯定。

傳統紙質書信是沉甸旬的真情。一筆一劃、細細斟酌的背後,是無數的情思與心血。試想,一盞檯燈下,有人為了給我們寫一封信,一遍又一遍地推敲字句。我們想將心中最真最美的情傳達給你。你的同學、你的朋友為了給你一封信廢寢忘食,他們與你許久未見,有無數話語要與你傾訴。幾張薄薄的信紙,捧在手中應是沉甸甸的情。這與手機上幾句話或幾十句話,幾個表情相比,不是更能給人以溫暖嗎?這就是傳統書信的魅力,也是“情歸紙筆”活動目的之一所在。

傳統紙質書信是中國幾千年來寶貴的傳統文化。從古代開始,人們便以書信交流,傳統書信隨源遠流長、從未斷絕的中國傳統文化一同流傳至今。古有杜甫“家書抵萬金”的`盼望,有岑參“馬上相逢無紙筆的無奈,有諸葛孔明《出師表》《誡子書》字字用心,近有曾國藩,傅雷教子篇嘔心瀝血,從古至今。“見字如晤,聲息可辨的情愈發深厚。傳承這一傳統文化,應是本次活動最主要的出發點。象徵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書信需要被代代傳承下去。我們有義務將傳統書信傳承下去。

現如今,老路老樓不停地拆,傳統文化卻必須永駐我們心間。如果現在人們再也不用紙質書信傳情達意。而一味投身於雜亂,快速而冷冰冰的資訊海中,人與人之間隔閡會拉大,人情也會疏離甚至虛假,到那時,又有誰會在一張信紙上花費無數血,誰又會因一張滿滿當當的信紙熱淚盈眼?傳統書信,應被傳承!

所以,同學們,讓我們積極參與進“情歸紙筆”活動中,以紙墨傳遞真情,傳承傳統文化吧!

謝謝大家!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 篇2

尊敬的:

時間如水,生命如歌。21世紀的朝陽已冉冉升起,歷史飛越,譜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在這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昂揚銳氣,“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自古以來,中華傳統美德就熔鑄在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我們不能忘記!

去年,我剛進進入肥鄉二中時,學校便給我們一人發了一本《弟子規》,要求我們朗讀並背誦,軍訓本來就苦,還要讀考試無關的書,心中很是不解?立正、起步走、跑步、起立、蹲下,這段艱苦又充實的軍訓‘旅程’到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弟子規》這本書的內容還在繼續,書裡不僅教會我們讀書,更是教導我們如何做人.軍訓練就了我健康的身體,而文化卻影響了我的心靈,它教會我的知識和道理使我受益終生。此後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每天都在堅持讀經典作品,品經典禮儀,學經典內容,因為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新青年,理應遵紀守法,尊敬老師,孝敬父母,關愛同學,做一個傳承美德的好青年。

為什麼要學傳統文化呢?因為在社會上總有一些目無法紀,目無尊長,目中無人的人。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國家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在校期間,學校的校長又為我們解讀傳統文化,學習傳統禮儀幾天的學習,我感到了傳統文化巨大的魅力和無盡的感召力,它感染著我們,盪漾著我們的靈魂,在二中這個充滿禮儀的校園裡,我要從小事做起,從撿起一片紙,從一聲主動問好,從認真寫好每一個字,每一次作業做起,我們作為21世紀的少年挽救中國傳統文化已刻不容緩。而實現中華傳統文化雄起的主力軍正是作為新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是作為擁有一腔愛國熱血的天之學子的我們,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進行新的文化創造。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美德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

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弘揚傳統文化,我們義不容辭!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傳承優良傳統演講稿 篇3

尊敬的:

在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奔騰不息;在塵封的夜空中,傳統文化熠熠生輝,點亮經典。而作為如一粒沙渺小的我,對於傳統文化,亦瞻仰,亦學習,亦傳承,亦踐行!

——題記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清朝詩人袁枚的一首小詩《苔》掀起了20__年致敬經典,傳承經典,傳唱經典的大潮,而最終才有瞭如今那個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苔》小調。我們感嘆的不僅是山區孩子如苔花勇敢綻放的精神,更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觸動著現代人麻木膚淺的心絃。作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我曾走進傳統文化的殿堂,有意蘊悠長的詩詞歌賦,有靈動深厚的漢字文化,有灑脫飄逸的文人墨客,併為之陶醉。而如今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攜傳統文化之精神走進校園,走進兒童,去重溫經典傳統文化,去傳承可貴文化精神,去踐行中國教育夢。

你聽,“殺豬漢坐狀元,這個差事真麻煩,快把這事應付完,還要回家殺豬去掙錢,孝順我媽到百年哪”,這是著名曲劇《屠夫狀元》走進六一國小的現場。六一國小的師生和家長都被精彩的戲曲表演所深深吸引,時而聚精會神地端坐,時而衷心感激地鼓掌,也會被幽默曲段逗樂。甚至有的小朋友居然按耐不住自己對於戲曲的喜愛,自己哼起了調子或者學著做臺上的戲曲動作。孩子們不禁讚歎:“太精彩了!”、“太好看了!”、“我好喜歡戲曲啊!”家長也不斷稱讚道:“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戲曲,其實戲曲就像是讀書一樣,能夠給孩子們很多想象的空間,同時能夠感受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自戲曲文化走進六一國小以來,我校很多學生參加了戲曲學習活動,並且還有幸邀請了著名豫劇表演大師給六一的小戲迷們進行指導。戲曲文化走進校園,滋潤著兒童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

你看,一年級的小朋友搭起稚嫩的小手,虔誠地拜孔子;一年級的家長們用手中的硃砂,開啟孩子的智慧。在六一國小一年一度的入學禮中,正衣冠,硃砂啟智,拜師禮,無不彰顯出傳統文化在潛移默化地走進校園,影響我們的行為。正衣冠,教給孩子們整潔端莊的外表是交往的基本禮儀;硃砂啟智,象徵著開啟智慧,希望孩子們能明“學生”之“名”,“學習”之“分”;拜師禮,手握拳,90度彎腰,三鞠躬,讓孩子們能夠做到尊師重道,尊其師,方能信其道。入學禮雖簡短,但包含很多重要的禮儀之道;雖簡要,但讓剛剛入學的孩子們感受到步入求學之路的儀式感。入學禮傳統文化進校園,是對優秀傳統的傳承,同時啟發著兒童對於禮儀精神的領悟。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曾帶領孩子們舉行過班級“詩詞大會”,曾鼓勵孩子們將成語故事表演出來,曾接受《弟子規》、《笠翁對韻》、《聲律啟蒙》等傳統文化典籍的沐浴,並且已經成為教學常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們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中,心性安靜了,行為文明瞭。而我在跟隨孩子們一次次解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每次收穫不同,感悟不同,但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的信念更加堅定了。孩子們雖然無法說出傳統文化的巨大力量,但他們郎朗地吟誦聲,沉醉的學習狀態,足以看出孩子們對於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當我們靜下心來去走進傳統文化,看到桃花開了,我們就不只是感嘆“春天來了,天變暖了”,而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傳統文化走進校園,它彷彿一股暖流,流進兒童的心田,內修其心性,外修其行為,從而塑造出新時代背景下全面發展的好少年。而我作為一個傳承者,亦堅定播撒傳統文化的種子,讓傳統文化在稚嫩的心靈裡生根發芽,發揚光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yanjiang/jingxuan/mgj08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