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5篇)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5篇)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

一、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5篇)

這次課程標準的修訂,在課程的定位上比較明確說明:“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當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二、由“語文能力”到“語文素養”

過去語文課一般只講語文能力,比如聽說讀寫能力,現在提出語文素養,涵蓋面大一些,既包括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又不止是技能性的要求,還有整體素質的要求。就是說,語文課程在語文基本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必然要注重優秀文化對學生的薰染,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同時讓語文教育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優勢。所以“語文素養”這個概念,代表一種新的更闊大的教育視野。

三、修訂體現“減負增量”

一是適當減負。

過去一二年級就要求20__多字,而且“四會”。現在減少識字量,改為認識常用漢字1600,其中會寫800。提倡“多認少寫”,不再要求“四會”。但重視寫字與書法的學習。明確寫上一至三年級“在國小每天語文課都要求安排隨堂練習,天天練字”。

二是增加學生閱讀量。

強調閱讀是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閱讀的感受,老師應加強指導,但不應當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與思考。特別是提出了這樣幾句話: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特別注重體驗與感悟,注重語感。對於課外閱讀格外重視。閱讀量也有具體要求,9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這次修訂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是尤其關注的。這一點我覺得很能好,因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只有多讀,理解和寫作能力才能提高,語文的素養才好,這也是我們學校這幾年一直倡導,併為之努力著。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大語文”是“大語文教育”的簡稱。“大語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級教師張孝純先生創立的一種新型的、帶有突破性的語文教育思想。

“大語文”觀認為:語文教育,是以人獲得更好的身心發展為基點的。因此,語文教育不僅在於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同時在於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培養美好健康的情感與心理認知、完善和提升學生的自身人格與人文修養。有論者將其稱作“全人教育”、“全人作文”。

新課標的立德樹人、文化自信,體現的就是一種大語文觀,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通過六大學習任務群,實現知識本位——素養本位、教材主體——生活融入、被動接受——實踐探究、精心預設——創新生成、聽記默寫——問題解決、碎片講解——鮮活情境、成績分數——生命成長,最終指向學生終身發展。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3

通過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我受益匪淺。面對人才培養的新挑戰,教師教育教學必須與時俱進,優化育人藍圖,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確人生髮展方向,進一步精選對學生終身發展有價值的內容,減負提質。

跨學科既是一種知識與生活、科學與人文等不同學科領域之間彼此融合的價值追求和時代精神,又是一種強調互動建構、合作探究知識的學科研究的`知識論與方法論,其實質是打破學科已有界限。對學科內容進行整合和情景化設計,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以求認識世界並解決實際問題。其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探究性、開放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有不斷學習和思考,才能拓展思維,成為合格的教師,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4

近日,通過觀摩xx省教育研究院《義務教育課程語文標準》(20__年版)解讀培訓系列活動,我對新課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設計與方法有了深刻的駁辨和新的調整。

xx部長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結合。在我們常規的語文課堂裡,為了省時省力和趕課程進度,教師更多用的是單一的目標導向或問題導向,教學設計以活動完成為目的,或者達到簡單的課程內容目標。當然,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簡單的遊戲活動、小組合作等教學設計確實實現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原學習主體地位,但對於刺激他們的求知慾和想象力以及拓展語言運用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語文課堂也是培根鑄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的載體,但一個老師的設計力量是有限的。那麼在今後的教研活動、教學設計中,我們是否可以探索更加合理地合作分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科知識的傳授,也更注重對學生思維和人格的塑造,和對其思辨能力、文化意識、分析應用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學科核心素養和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已是當前的研究潮流和推行重點,我們如何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著力精選和整合單元學習內容,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育人價值,真正的將其融合進課堂教學中,而不是為了應對教學要求而生硬地“搬”進課程尾聲,這需要我們一線教師的思考和創新。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判斷,符合認知邏輯,滿足學習需求,也是我們要持之努力的重點和方向。

另外,在倡導多元教學評價這方面,也是我要為之改進的一部分。評價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對老師教學過程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國家政策規定,一二年級不能有筆試。那麼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和評價方式就要有對應的調整了。沒有了單元考試、期中期末考試,我們要如何把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呢?其實我們一直都被引導,評價主體要多元化、評價方式要多樣化;評價關注結果但更關注過程;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5

說真的,新課程實施已經多年,但我並沒有認真地去研讀。借本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有了一次小小的收穫: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關係,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正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且,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因此,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

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我會更加努力,構建和楷的新課堂。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大家好!我是,今天與大家交流一下語文學科的學習經驗,與同學們共勉。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所以,我們學語文不會很困難。可是語文的範圍太大,讓我們無從下手,往往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學習。其實,學好語文最重要的也就靠三點招數:多看、多讀、多寫,即多看課外書,提高閱讀能力;多讀,把母語的發音一個一個搞清楚;多寫,就是要勤於練筆。

課堂效率是第一關鍵。老師給我們講的都是精華,對我們有著很強的指導和啟發意義,我們一定要用心來聽。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標註,作好學習筆記,便於課後複習。

讀書看報是第二關鍵。多讀書、讀好書。語文的學習很大部分在閱讀,對文章的理解不是簡單的練題就可以提高,需要的是日積月累的閱讀,從而提升語感。除了老師規定的篇目,建議大家多讀一些世界名著,要記得及時摘錄精彩的語句和語段。這樣,不僅能增長我們的見識,還可以提高寫作水平。

語文知識的豐富、充實,情感的體驗和分析水平的提升,都難以一蹴而就,要靠平時一點一滴吸收,逐漸內化為自己之物。久而久之,這些積累的東西就會反覆在腦海中縈迴激盪,進而形成蓄勢待發的形態。作文就只有靠自己時時注重生活中和閱讀時的積累。只有材料的不斷豐厚,才能使思想也豐厚起來,才具備了寫好文章的基本條件。所以,積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使我們在使用時得心應手,真正地做到閱讀、分析文章時思路準確而順暢無礙,構思、寫作時文思泉湧、一氣呵成。

學習要有方法才有效率,每個人在選擇學習方法時都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語文學習也是如此。在掌握方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倍努力去珍惜時間。正確充分地利用時間,不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有時間去做更多的事,古人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由此可見,時間十分貴重,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時間,把知識學得更牢固。

學好語文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心、努力,相信你也可以熟練地用好語文這個工具,去學習知識,瞭解世界!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吧!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7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是新課程標準的精髓之一。結合學習的新課程標準和語文專業理論知識,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對學生主體性的認識。

認識學生的主體性,首先應該正確認識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認識到同一班級不同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諸多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教學效果。現代教育講究學生有個性地發展,必然要求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此,教師要學會用“差異策略”來因材施教。“差異策略”是指關注學生個性需要和個別差異,從學生不同的閱讀水平、興趣和風格出發來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在各自原有基礎上獲得自主、全面發展的教學策略。在對待學生的個體性差異上,要注重三點:一是要在教學中學會關注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每一個學生的智力都各具特點並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有自己的學習型別和學習方法,即便是低階段的國小生的興趣和愛好也存在著個別差異,這就必然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有區別地去施教。二是要在教學中尊重差異。教師要認清每個學生的優勢與特點,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同時要善待差異,根據差異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其特長。三是是要有選擇地發展差異,比如在閱讀教學中,要適當釋放學生的自由度,培養學生的自主感。通過自主感的培養,讓學生去尋找個人對文字的具體理解,形成自己的解讀方式。對發展學生個性有利的,要多提倡、多鼓勵,對影響學生髮展的要科學引導,儘可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認識學生的主體性,其次應該正確認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語文的課堂應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帶動他們學會思考。按照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而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顯然不能滿足這一點,教師照本宣科,學生照本考試,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只會讓學生停留在表象的感知上,畢竟其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充分引導學生髮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與學生的互動。所以,語文教學要必須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自己去發現問題、鑽研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提出問題,認真聽取學生的想法。學生一旦自己主動提出了問題,那麼學生已經處於主動學習的位置了。

認識學生的主體性,再次應當正確認識學生的創造性。創造性是人的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創造性的發展有利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動接受和主動探索。當然,創造性不是要求必須標新立異、追求新奇,如學生如果能夠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經驗,通過獨立思考,發現別人沒有發現或自己過去沒有發現的問題;從人們意料之外的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提出不同於他人的問題解決辦法;通過新穎而別緻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等,這些都是創造性的表現。作為一名教師,要在教學中多渠道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如在外部環境上要提供良好的氛圍,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真誠地尊重、熱愛每一位學生,相信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獲得成功。要把這種親切、信任的情感資訊傳遞給學生。又如在活動組織上,可以通過組織充滿情趣、樂趣、活力的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積極性,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技巧。

認識學生的主體性,最後應該正確認識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之間的辯證關係。教學活動,教其實就是為了學,所以應該把學生的學放在主要位置,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目的很明確,是為了調動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其實,就兩者關係而言,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否發揮及如何發揮,就是通過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實現的。如果缺乏學生主體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就無從談起。

教育就是從主體出發,通過主體,依靠主體來開發、發展和完善主體的實踐過程。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幼稚無邪、天真活潑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中從無知到有知,從消極到積極,從無興趣到有興趣,從被動到主動,這當然不是無條件地自然轉化,而是需要一定的條件,而這個條件就是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什麼,當然不應該僅是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學生安安靜靜地聽講,教師連珠炮般的提問,學生如流水般地應答,而應該包含兩個更深層的涵義,其一就是教導,重在給學生“指明方向,引導上路”,其二就是輔導,針對學生課內外學習中發生的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予以輔助、幫助。學生的主體性發展,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兩者並不衝突。在教育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即教育中的“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發展的過程。兩者的關係可以通過“交流-互動”的教學方式來實現。

教師在教學中作為引導者,學生作為接受主體接受引導而形成自主思考。比如在作為教學主要形式的講課上,教師不僅要考慮“我應該講什麼知識”,還要考慮“我應該如何讓學生對這些知識產生熱情”,不斷地激發和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質疑、討論、爭辯和探索。只有當教師的角色從“供給者”轉“向激勵者”,學生才有可能真正地親自去發現學習,才能不斷推動智力和思維水平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8

20__年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網上釋出的第一天,我就製作了紙質版《課標》先睹為快。每天捧讀的同時,心想:什麼時候能有解讀課標的培訓呢?想著想著,竟令我生出“日日思君不見君”的惆悵。有幸能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語文學科專家鄭國民教授在4月30日上午講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__年版)>主要內容和變化》的講座,一解我的“相思”之苦!

聽完講座,對照兩本《語文課程標準》,對我的衝擊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例如,20__年的課程總目標跟20__版對照比較,我發現新增了兩個內容:一是提出要建立文化自信,二是要求要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由此發生的變化是課程目標的改變。20__版的課程目標是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設計的。而20__版的課程標準已經改變為從“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這四個方面設計教學目標,以此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目的。

這幾年來,我們一直在積極倡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現在,我們終於在20__版的課程目標中找到了核心素養的明確定義。“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也就是說,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一、文化自信,二、語言運用,三、思維能力,四、審美創造。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無法割裂開來單獨實現。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文化自信都必須以語言運用為基礎,在學生的語言經驗發展過程中得以實現。

在這次的聽課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課程實施”中“教學建議”體現的四大特點。

一、彰顯育人性

《課程標準》建議要“立足核心素養,彰顯教學目標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那如何才能彰顯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呢?這又必須從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出發,回到了我們前面提到的教學目標中,從每一節課具體落實“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四大目標,去整體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以達到“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

二、體現整體性

我們都知道,部編版教材跟以往的教材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體現了教材的整體性。一個單元為一個整體,一個學段為一個整體,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又為一個大的整體。因為教材的整體性,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應該注意整體規劃教學的內容。特別提到的是,20__版課標中新設定了三個層面的“學習任務群”。在“教學建議”中要求老師要明確“學習任務群”的定位和功能,考慮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設計不同型別的學習任務,安排連貫的語文實踐活動,以此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凸顯實踐性

“教學建議”中提到:“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這裡提倡的創設學習情境,其好處就是避免了單調、重複的機械練習,把語言文字的學習和運用放到創設的各種日常生活場景和社會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教會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例如,我們在教學識字和寫字中,以前經常是機械重複地抄寫生詞以達到掌握的目的。如果是按照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我們就可以把這些生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去練習拼寫,既達到掌握書寫的目的,又達到了理解和運用的目的。

四、把握時代性

“教學建議”中提到:“關注網際網路時代語文生活的變化,探索語文教學方式的變革。”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科技的革新變化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勢必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極大的改變。這既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也帶來需要積極探索的新問題。因此,20__版《課程標準》順應時代要求,特別對網際網路時代語文中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進行了深度解讀,為一線教師在以後的教學中如何正確使用資訊科技作出指導性意見。其中特別提到的就是教師要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語文學習,但是又要深度思考可能產生的影響,要揚長避短,使用適度,避免造成學生網路沉溺的現象。

新舊兩版《課程標準》的對比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積極思考和深入探索的問題,每一個方面都可以展開來作具體的論述,僅僅是通過一個講座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我們要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繼續學習和踐行20__版《課標》的要求,以此達到吃透新課標的目的,更好地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能力而不懈努力!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9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__年版)》一經頒佈,就成為了老師們學習與研讀的重點。學校也及時購買並給每位老師下發了新課標。我仔細閱讀了新課標,新課標無論是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還是學業質量、課程實施,都闡述得更為清晰、具體了,也更加具有指導性。讀後我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一、培養目標更加清晰

新課標提出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從“雙基”“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目標維度更加清晰,育人方向更加明確。

語文核心素養中,語言運用是其他三個方面的基礎,語言運用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培養良好的語感、必要的語文知識、能說(明得體)會寫(文從字順);

思維能力則是語言學習的核心,思維能力,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科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之一。在思維能力培養方面,新課標還提到“積極觀察、感知生活,發展聯想和想象,激發創造潛能,豐富語言經驗,培養語言直覺,提高語言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只有思維敏捷、靈活、深刻,聽和讀才可以被內化;說和寫,才能被外化。所以,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們還是要緊緊圍繞語言文字運用的中心,讓學生字正腔圓地讀,工工整整地寫,有理有據地說,簡潔通暢地寫,在品味漢語言文字中,發展思維,獲得美的薰陶和文化的認同。

20__年版課標對每個學段的具體要求,將語文實踐活動由以前的20__年課標、20__年課標“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大學習領域,變為四個內容板塊加以表述,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在分塊表述的基礎上,最後提出每個學段在立德樹人、以文化人上的總體要求,凸顯學段任務的'育人功能。

二、課程理念更加突出以生為本

新課標提出了五大理念:

1、課程目標: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2、課程結構:建構語文學習任務群,注重課程的階段性和發展性;

3、課程內容:突出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和典範性,加強課程內容整合;

4、課程實施: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5、課程評價: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又提出四大理念:

6、學科思政:立足核心素養,彰顯教學目標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

7、教學設計:體現語文學習任務群特點,整體規劃學習內容;

8、學以致用: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

9、智慧學習:關注網際網路時代語文生活的變化,探索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變革。強調資訊科技和語文課程的深度融合,強調跨媒介的學習,強調泛在性的學習,語文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在以上九大理念中,特別要注意教學設計中“學習情境”的創設,語文學習的情景建構,可以從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三個方面去創設,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變得有趣、有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學習內容更加體現“大語文觀”

學習任務群”的提出是義務教育語文新版課標的一大亮點。新課標語文學習內容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大主題,將學習任務群分為三個層面六大學習任務群:“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為基礎型學習任務群;“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為發展型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則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在“學習內容”“教學提示”內容設計上,新版課標進一步明確了語文課程要“以學習為中心,不僅包括教什麼、學什麼的內容問題,還包括怎麼教、怎麼學的過程方式問題,以及為什麼教、為什麼學的目的價值問題,甚至還有教得怎麼樣、學得怎麼樣的結果水平問題”。體現語文學習的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

在新版課標中每一個學習任務群的表述均圍繞學習任務群的內涵、四個學段的學習內容、教學提示三個部分依次展開,將過去零散的、線性排列的知識點和能力點歸納整合,實現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語文實踐之間的融通。其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側重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等知識點的整合;“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側重朗讀、複述、遊戲、表演、講故事、情景對話、現場報道等學習活動的整合;“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任務群側重朗讀、默讀、誦讀、複述、評述等閱讀方法的整合;“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側重閱讀、討論、探究、演講、寫作等學習活動的整合;“整本書閱讀”任務群側重課內與課外、個人與集體閱讀活動的整合以及瀏覽、略讀、精讀等閱讀策略的整合;“跨學科學習”任務群側重圖書館、網際網路、社群生活場景、文化場館等學習資源的整合。

學習任務群課程內容的整合不是漫無目的式的,而是統攝於各個學段不同的學習主題,為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服務。我們教師可以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背景、大主題之下設定多個學生喜聞樂見的小主題,如“數字時代的生活”“家鄉文化探尋”等。每個學習主題的設定都是為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服務的,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在完成一個個情景式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得到提升。以學習任務群為課程組織形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和素養的全面發展。

新課標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出了更為明確具體的目標與導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仍需時刻提醒自己反覆閱讀新課標,以新課標為導向,多實踐,多探索,在新課標指引下,上精品好課,育時代新人。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新課程走近我們已有多年的時間了,多年的教學經歷使我受益匪淺,收穫豐厚,感觸很多,通過學習新課標,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5月10日下午,我認真觀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老師關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__年版)》解讀的線上講座,當六月份手捧新課標時,便迫不及待地再讀一番,受益頗豐。

新的課程標準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等重大主題教育有機融入課程,增強了課程的思想性,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尤其聚焦了中國學生髮展的核心素養,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引導學生明確人生髮展的方向。這無形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少分析,應讓學生多個性品讀,多個性感悟,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也更加深刻地感知到自身責任的重大。新課標的幾點改變是我以後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應注意的。

一、課程目標方面

新課標比起老課標,對於學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除了對識字寫字、閱讀與鑑賞提出具體目標要求外,還將口語交際和寫話習作進行了整合,稱為“表達與交流”,並增添了“梳理與探究”部分。

對於識字寫字目標,新課標明確指出:練字的過程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此外,還在習作教學中對寫字也提出要求:“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做練字的過程。”就教學實踐來看,現在很多孩子們的作業裡錯字、別字隨處可見,低年級學生認真寫字的態度比高年級學生要好很多。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得率先示範,寫一手漂亮的楷體字,還要耐心地指導學生看字、練字。在學生練字的過程中老師還可以進行品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態度,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有主動寫好字的意願,進而在表揚與激勵中感受到寫字是一種享受,可以陶冶情操。

閱讀與鑑賞方面,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表達與交流方面,增添了學生“能主動參與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交流活動,根據不同的場合,運用合適的音量和語氣與他人交流,有禮貌地請教、迴應。”我想,這既是指導學生能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與他人、社會的有效溝通,又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的綜合體現。

新增的“梳理與探究”部分,除了提出具體的目標,更加註重在落實目標要求的過程中感受語言文字的文化內涵,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和智慧,感悟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尚品質,培養民族自豪感。

二、課程內容方面

新課標在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上,出現了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構成,更具系統性,邏輯關聯性,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新課標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設定學習任務群:即基礎型、發展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並根據學段特點,在學習任務的安排上有所側重,這無疑為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也向老師的專業技能水平提出了挑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課本內容創設情境,將學生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聯絡學生生活實踐,進一步深化課堂所學知識。

新課標的以上種種改變為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實用性更強,更有利於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語文學習再也不只是強調語文知識結構的完整性,系統性,而是更加註重學生作為一個人的個性發展。從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轉為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嶄新的理念需要我們好好揣摩,才能真正應用到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切實提高。作為語文教師,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遵循新課標理念,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和學生一起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今後的教學活動實施有了更多的思考及指導作用。

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我們要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0__版語文新課標裡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基於核心素養髮展水平,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絡,優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絡。我們要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

在新課標學習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文化自信”這個詞,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綜合國力逐漸增強,我們五千年的優秀文化是我們的驕傲。我們就應該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

語文學科是一門育人的學科,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總之,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繼續深入研讀,為高質量教學打好堅實基礎。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20__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__年版)正式釋出了。今年秋季,這部課程標準正式實施,教材已經根據課程標準進行修訂,20__年秋季就要使用20__年版的新教材。看到新課程標準,先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邊讀邊畫,邊想著與以前課程標準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

新課程標準是前所未有的重視整本書閱讀,這是大好事。統編教材每冊都編寫了“快樂讀書吧”,我們都還沒有真正落實時,這部新課程標準已經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整本書閱讀教學必須要重視。整本書怎麼閱讀,怎麼教學?該讀哪些書,讀到什麼程度,通過什麼方式評價一個學期、一個學年、一個學段的整本書閱讀?解決這些問題,肯定要先看新課標怎麼寫的。一遍遍地閱讀課標中關於“整本書閱讀及教學”的4000多個字,讓我清楚接下來的課堂教學,還需要做很多事。下面,我談一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整本書閱讀,在教學中的落地,即具體實施,是最難的。整本書閱讀原本就有,也很重要,尤其影響到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提高,可是在傳統語文經驗裡,這個閱讀的組織很難,而且效果不好。如今我們面對的主要問題是,怎麼提高實際教學效果。

現實問題主要體現在:首先,大篇幅閱讀比較耗時,時間從哪裡來?現實教學無疑要強調效率。其二,選擇哪本書閱讀,這本身就容易被質疑,要體現合理性。還有整本書閱讀顛覆了按照課時教學的`模式,也要研究連貫的閱讀教學如何開展。目前整本書閱讀,主要表現為與語文教學、語言實踐、語文探究活動的融合。也就是說,以一篇文的閱讀來帶動整本書閱讀,或者是以語文實踐活動來分享閱讀經驗,以語文探究來推進閱讀。這是比較節約精力的教學方法。而今,整本書的閱讀,如何處理課內外時間的聯通,以整本書長時間的閱讀,來整合學生的語文學習,這又是一個新課題,值得我們一線教師認真思考並努力實踐。

閱讀雖然很多時候都是以個人活動的方式存在,但外在的大環境對閱讀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和諧輕鬆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大環境影響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教師要以身作則,廣泛涉獵人文,歷史,藝術,各個領域的書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要為學生推薦適合的書籍,幫助學生開出閱讀清單,開展師生共讀活動,帶著學生一起閱讀,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此同時要建設班級圖書角,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帶動學生參與到閱讀中來。此外,教師還要重視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藉助家長會、專家講座等讓家長了解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讓家長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同時,我們還可以重視閱讀評價,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評價是教學拓展和反饋的一種重要方式。在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臺,還要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明確整本書閱讀評價標準,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成果、目標達成情況等進行全方位評價。同時,在評價中要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統一起來,確保教學評價能全面、客觀反映學生整本書閱讀情況,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綜上所述,整本書閱讀是一種與淺閱讀、碎片化閱讀迥然不同的閱讀方式。整本書閱讀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落實新課標要求,將整本書閱讀教學提上日程,並根據學生特點制定和實施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健康發展。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在這份新課標中,我讀到了很多新鮮詞彙,但這些詞彙的背後卻是對語文教育非常理性的觀察和審視。現在和大家分享其中兩個具有新鮮感的關鍵詞,“思維”和“審美”。說到“思維”,我們往往會覺得那是理科該乾的事情。語文和思維關聯不大。但如今的我,越來越覺得語文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思維的訓練和提升。語文的內在是邏輯,是思維。風花雪月是建立在嚴密邏輯之上的美的事物。所以,“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是語文課要特別關注的事情。新稿中對於核心素養的界定中其中一條為:思維發展與提升,崇尚求真創新。具體解釋為: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指學生通過語言運用,逐步發展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的能力;提升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逐步發展思維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崇尚真知,用於探索創新。著地於平時的課堂教學,我們可以怎麼做呢?讓孩子發現語言文字表達的內在密碼,知其妙,也要知其所以妙。進入高段,我對讀書筆記做了革新,原先為好詞、好句摘錄,現在我改成摘錄句子、賞析句子,讓孩子解碼語言,不是表面的感知,而是內在的發現與習得;低年級的課堂中,怎麼進行孩子思維的有效練習?

拿剛磨過的一堂《我變成了一棵樹》其中一個環節為例。文章寫的是英英想象自己變成樹後發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兩課時的教學我們以課堂作業本中的思維導圖來架構,第一課時為字詞和總結英英變成樹後有趣的事情;第二課時為感受有趣的想象,掌握方法,進行小練筆。從一開始的凌亂、細碎到最後完整、有序,我認為孩子語言完整表達的背後就是思維有意練習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多在課堂中使用類似思維導圖這樣的有效手段,這是孩子練習有序嚴密思維的很好的方法。

語文的深處是思維。我們要多引導孩子去關注表象後的那個為什麼。再說“審美”,“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是語文教育追求的目標之一,核心素養中再次提到“審美鑑賞與創造陶冶高尚情操”。我近期一直在關注語文課的板書,發現一堂優質語文課的板書真是“思維”與“審美”的完美結合。現在有一-些老師,把“黑板”變做“舞臺”,展示自己的課堂亮點,這些“優質板書”,無一不是思維和審美的結合,這樣的美,是內外兼具的,不僅只是漂亮而已。“文學鑑賞”也是審美的活動。六下第二單元是閱讀外國名著,語文園地中有一-題是:下面是不同譯者筆下《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個。我發現,上課時很多老師都把最終結果指向第一種也就是課文中的版本。確實,課文中的版本語言誇張、幽默,是非常符合孩子的閱讀口味的。但其實,這是一-道開放題,譯者語言風格不同,看你欣賞哪一一種。張友鬆的文字讀來文縐縐的,可能成年讀者會比較欣賞。成時的版本語言簡約,質樸,是另一種味道。讓孩子在這樣多元的品評中學會文字的`鑑賞,文學的鑑賞,從而慢慢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

思維、審美,均涉及語文的方方面面。意識決定行動。我們心中有這樣的意識,就會滲透到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點滴中。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20__年4月30日上午,有幸線上聆聽了鄭國民教授的公益講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__年版)》主要內容和變化。鄭教授從語文課程標準主要變化、語文課程性質與課程理念、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語文課程內容、語文學業質量、語文課程實施,進行系統分析和深入解讀。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啟發。

一、關於語文課程性質與課程理念

20__版課程標準表述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突出了語言文字的重要性。強調通過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規律,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發展思維,提高審美,積澱文化底蘊,可見語文課程在培育時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凸顯了它的奠基作用。課程理念統領課程目標設計需要關注:從課程目標來看,強調立足於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從課程結構來看,注重課程的節段性與發展性;從課程內容來看,就是突出時代性和典範性;從課程實施來看,主要突出的是情境性和實踐性;從課程評價來看,主要是倡導的是過程性和整體性。

二、關於培養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當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1)從文化自信來看,強調了學生對中華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心。通過語文學習,熱愛中華文化,加強課程內容整合,學習凸顯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品。達到增強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自信心。

(2)從語言運用來看,我們要強調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語文課程應要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積累豐富語言,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形成良好的語感,有效溝通交流,發展思維能力,讓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3)從思維能力方面來看,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崇尚求真創新的精神和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保持好奇心、求知慾、積極思考、敢於探索創新的態度。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要具有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注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學科間的溝通,書本與實踐活動需緊密結合,教師細心耐心的教導引領,提高教學質量。

(4)從審美創造來看,要涵養學生的高雅情趣。讓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語言文字及其作品,在體驗語言文字及其作品的過程當中能夠獲得豐富的審美經驗,具有初步的感受美、發現美和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三、關於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

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的關鍵要素:語文情境、學習主題、典型的實踐活動。隨著構建、探索語文學習任務群,將會帶動教與學的方式進行改革。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關注核心素養的形成,關注不同學段學習任務群內容的設定,增強學科間的互通互學,進行資源的整合,追求“少而精”“實而活”。

四、關於自主閱讀、探究

從課程實施來看,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不斷深化自主合作探究。強調了“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有獨立閱讀能力”這一部分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在喜歡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意思、藉助插圖閱讀。並在閱讀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樂於交流,介紹自己讀過的書。拓展語文學習空間,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五、關於學業質量與教學評一致性

按照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這樣一些方面來呈現出學業質量。根據語文實踐活動來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徵,形成學業質量標準,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學評一致性。明確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實用性強。同時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過程性評價主要理解“評什麼”、“怎麼評”和“如何用”。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評價。提示通過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來促進我們的評價。

通過這次學習,加深了對新課標的理解。為教育教學指明瞭方向。文以載道薪火相傳。今後將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讓語文課堂呈現精彩與活力。心中有課標,前方有道路!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我對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認識,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社會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們教師必須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

在已往的教學中,有部分教師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課堂就成為了一潭死水。而《新課程標準》則強調: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我們要把學生的大腦看成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想方設法點燃這把火,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做好如下準備:

一、深鑽課程標準,領會課改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豐富,它以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改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學生感覺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

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資訊,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提供直觀的教學材料,僅憑教師的語言和行為動作是無法完全達到效果的。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能夠給學生以具體形象,有聲有色的情境感受,還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時空的資訊量,都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抽象教學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在體會、感悟中獲取新知。

三、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素養。

傳統的課程體系偏重於書本知識傳授,課程綜合化,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用他們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導他們,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綜合實踐課的開設,對於傳統應試教育的教育觀,也是一個挑戰。課改力圖在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從而促進學校教育重心的轉移。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這種過程將深刻地影響他們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人生的抉擇。

我深知,實施新課程標準任重道遠。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更新觀念,創新思想,總結經驗,開拓進取,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歡迎來到本站!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全面提高語文核心素養。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課程的整合為出發點,強調語文課程內部的整合,強調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強調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的整合,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全面發展。

把語文課堂擴充套件為整個現實生活世界,把語文學習變為學生的真實生活,把以前彼此孤立的、缺乏生機的聽、說、讀、寫環節,轉變為學生充滿活力的語言生命實踐。將語文與科學、音樂、美術等學科溝通,突出體現綜合性學習跨學科的特性。總之,學習新課標收穫頗多,改變教師以往的舊思想、老方法,用新教育理念武裝頭腦,課堂成為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對話,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創新人才。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1月29日下午,我們在向陽國小的學術報告廳裡接受了“新課標下教師如何備課”的培訓活動。這是放寒假的第四天,大家參與的熱情都非常高。

語文課如何備課?似乎是老生常談,可細細追問起來,真得是不能說出子醜寅卯來。聽了付老師的講座,我一時還不能消化,把文字材料記載後又細細的閱讀起來,認真的理解著。漸漸地,語文課如何備課在我的頭腦中明晰起來。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範文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作了如下歸納。

一、設計好教學環節。

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己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範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著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著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

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絡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內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時明明是a想法,上課時卻變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有人說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

三、聯絡學生生活實際。

以課堂學習為核心,主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通過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9

新課標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學中也逐漸體現出來,並在課堂上不斷實踐著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涉及的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能力幾個方面。

看完新課程標準,對於閱讀和寫作方面的體會自己頗有感觸。新的課程理念非常注重閱讀教學,閱讀是為了著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徑。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學生的學習結果不一定是具體、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策劃一項活動,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

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因此,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

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達到人人蔘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尋求解決的途徑。

閱讀教學,首先要使文字開口“說話”。這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通讀課文,才能抓住重點,也才能與文字深入對話,因此,初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但是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初讀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時間得不到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匆匆地讀一遍就進入精讀,在家讀的時間也得不到保證,向我們農村學校,學生回去沒有家長的督促,很多學生就只完書面作業,不讀課文;二是初讀目標不明確,認為初讀就是讓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於是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多數學生是有“口”無“心”;三是缺乏教師的指導,就是一個“讀”字貫穿始終;四是反饋不及時,自己不知如何評價學生的讀,以至於學生應有的語文能力得不到訓練。

另外,感覺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孩子們課外閱讀書目的數量及程度鼓勵力度不夠,缺乏一定得評價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會努力改正,爭取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裡,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20

在今天的講座中,作為文化傳承人,有幸瞭解到統編教材的編寫特點、編寫意圖、編寫歷程,通過溫教授接地氣的解讀,撥雲見月,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傳遞的新理念。語文不再是學科語文,而更多的是生活語文,語文核心素養的落實要與學生的生活和實踐緊密聯絡在一起。同時,課程內容實現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的交融,讓學生在“融教育”的滋養下感受學習語文的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新課程設立之初,我們就要考慮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能力:創設真實的語文情境,統籌單元的學習主題,設立典型的實踐活動。

與此同時,我們要關注差異性,增強情境性和實踐性,探究學科與生活的結合。“遵循”、“尊重”、“用好”,言簡意賅,對我們今後的教學有很好的指導性,我相信今後的語文教學會更加靈活。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21

今年有幸參加了澄邁縣舉辦的一年級語文部編本教材培訓,非常感謝領導能給我去師訓中心參加國小語文一年級教材培訓的機會,這次培訓對於一年級語文教學的我來說意義重大,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在這次培訓會上聆聽了幾位老師和專家講的《新課程理念下的國小語文教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在戴啟灄主任的帶領主持下,給我們安排了幾天精彩的培訓活動。還有幾位資深老師和專家的精彩演講。以及為什麼要統一使用新版教材以及新版教材的優點,這一培訓使我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教材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教材不僅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材的編寫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圖文並茂,版式多樣,風格活潑,色彩明麗,能夠吸引學生閱讀,激發學習興趣。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該理解教學目標,明白把握教材編排的意圖和特點,選用恰當的手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下面是我對本次培訓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是對新課標的理解

我知道了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或得基本語文素養。注重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應該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又富有創新活力的,應儘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

二、牢固樹立生活語文的理念,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老子》中說得好,“有無相生”。如果我們用大量的作業把學生課餘的時間塞得滿滿的,學生便喪失了自己發展的空間,窒息了學生的靈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有”反倒轉化成了“無”。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三、注重指導,增強實踐,享受成功。

學習習慣的養成,僅有說教是不夠的,應該緊扣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有關方面的指導。並在具體的學習實踐活動中反覆操練,使學生體驗到收穫的愉悅,從而促進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課文或閱讀書籍後引導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感受,遠比讓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來得更有效些。寫讀後感是非常好的習作方式。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理解了課文,更易於把讀後感寫好,這既是寫作自信心的培養,同時有利於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寫好其他文章的讀後感。結合教材學習內容,激發學生樂於使用工具書,查詢相關的資料。教師可以引導孩子探究使用工具書的基本方法,指導孩子認真閱讀工具書,使學生熟練掌握使用方法,能隨時利用工具書,迅速獲取所要查詢的資料。語文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語文教材的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載體,而且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蘊藏著我們民族深厚的文化歷史。所以一年級語文教學時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遊戲、表演等實際活動將情景圖所提供的內容進一步動作化、情景化,使學生全身心地置身於真實的教學活動情境中,增加實際體驗,使學生願學語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以上就是我學習一年級語文教材培訓的體會和收穫。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22

這次的新課標在內容的安排上注重“文化”: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現在的學生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還是胎兒時便開始了胎教,然後早教、幼小銜接……一路高歌猛進,最後學生能做很多題,但精神卻日益空乏,物質的豐富讓他們不知道先烈的奮鬥意義何在,不知道祖國的偉大之處何在,更不知道自己的社會責任何在。

學校的教育是要關注下學生解題之外的其他能力,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數典忘祖的.學生怎麼會擔起該有的社會責任,所以這次新課標內容的安排不失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好方法。另外,這個順序的安排也很好,由曾經的輝煌史到曾經的奮鬥史,再到現在眼前的發展,有助於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前後發展有個完整的認識,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23

20__年4月,20__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正式面世。一時間,全國上下掀起了新一輪學習語文新課標的熱潮。因為每位老師都明白課程標準就好比是一部教育教學的“法典”,是所有從教者的綱領手冊,在無形中規範指導著我們的教育教學。我們只有積極深入理解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內涵要求,這樣才能更好轉變教學觀念,革新教學方式,做一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語文教師。

近兩週學習20__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從聆聽各位語文大咖的視訊分析解讀,到自我研讀新課標內容。總有些課標呈現的關鍵詞在腦海中浮現,讓我充滿教學的遐思與感觸。時代是發展的,社會需求是轉變的,科技是進步的,我們的教育,我們從事教育的人,也應該要順應時代要求,做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轉變。

20__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突顯了育人導向,這是新時代黨和國家把“立德樹人”育人思想轉化到語文教育教學的突出驗證。這就要求我們一線語文老師,在注重強化學科知識教學的同時,更是要注重學生思想價值觀的教育。在平時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美好品質,健康人格的培養。要培養新時代跟黨走,愛國家,愛人民的好少年,能夠為國家培養實現百年夢想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我想,這也是時代發展對語文課程教學的總要求。身為一線老師,我們只有站穩課堂,樹立“立德樹人”根本教育育人思想,才能做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要求的一名語文老師。

對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我想應該是20__年版語文課程標準的靈魂所在吧。而我則更對核心素養的文化自信深有感觸,什麼是文化自信?為什麼要讓我們的孩子擁有文化自信?我們的語文教學怎樣才能讓學生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應該是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傳承與自豪,當然還應該具有自身的文化底蘊。文明的傳承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脈絡根基,只有讓我們的下一代認同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革命文化,新時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他們才能內心有國家,內心有民族,才能擁有強烈的民族時代感,才能緊跟黨走,聽黨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前進。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今後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更應該緊緊立足教材內容,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新時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化擴充套件教學,讓學生能夠充分感知祖國不同時期文化的精神所在,培養學生對中華大文化的認知感知,構建新時代少年強烈的民族歸屬感,同時還要培養他們闊達的包容思想,在語文課堂上多多擴充套件世界文化內涵精神,讓他們能夠吸收更多世界民族優秀文化,讓新時代少年更加擁有民族自豪、民族優越認知,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堅定信念與責任。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要做堅定中華文化的宣講者,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語文老師。

任何一次課程實施標準的改變,都會帶來一次教學實踐方式的轉變,規範教學的標準內容在變,當然我們的教學方式也自然要能夠按標準的要求去改變。限於自身對新課標學習認知的侷限,我想轉變教學方式,其他的教學怎麼轉變,暫且我可能還不是很清晰,但新時代是資訊科技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時代。網際網路+,資訊大資料,人工智慧語音,雲端計算資訊科技的應用發展,這就需要我們能夠按課程標準所要求創設真實情境教學,跨學科教學,整合各種學習資源教學,所以新時代的語文老師一定要能運用資訊科技教學,要讓課堂更具有真實的生活真實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中獲取更多收穫。

我知道新課程標準學習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用語文大師王崧舟的話講“就是要細讀,精讀,逐一逐一的讀”。我想,我今後會一邊教學,一邊讀,讀著,讀著,我可能也老了,但時代不會老去。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24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20__版新課標中凝練了語文的核心氣,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彰顯了語文課程獨特的育人價值。

意識決定行動。我們心中有這樣的意識,就會滲透到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點滴中。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語文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導學生品味和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薰陶,增強美的享受,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進一步促進全面的素質教育。

語文新課標解讀2023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25

經過對20__年國中語文新課標的仔細研讀,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1、強化素養導向。本次新課標不僅強調“核心素養”,更為實現三維目標與人的發展的統一性問題,進一步提出了“素養型課程目標”,它具有實踐性、情境性、整合性、反思性等特徵,需要學生在實踐中達成。

2、聚焦學習任務。新課標根據內容整合程度建構了三個層面的學習任務群體系,從基礎到發展再到拓展,六大學習任務群中每一個都貫串義務教育四個學段,使得學習任務群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

3、注重學業質量。本次新課標增加了“學業質量”的有關內容。語文課程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核心素養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語文學業成就具體表現特徵的整體刻畫。四個學段的語文課程學業質量標準之間相互銜接,體現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進階,為核心素養評價提供了依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xinde/xuexi/78nog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