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通用18篇)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通用18篇)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課題研究工作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我們收穫過、困惑過、欣喜過、苦惱過……。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所有課題組老師在成績面前相互鼓勵,在挫折面前從不氣餒,一年的研究和實踐,使我們得到了很多。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通用18篇)

首先,我們堅持歷史單元主題的教學原則,歷史單元主題教學就是從歷史學科的實際出發,根據歷史知識的系統性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使教學按知識系統進行,真正達到高效課堂的要求的主題教學。是從更為寬泛、更為廣闊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與定位的歷史教學。腳踏實地的學習研究,真正的貫徹單元主題教學理論。而新課程歷史教科書的一個單元就是一個歷史階段,是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研究課標、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改變以往備課時只著眼於某一節課的思維模式,而從單元組織的角度出發,進行單元教學的整體設計,從而將某一節課的準備納入單元教學的序列之中,從整體上構思單元學習主題的教與學,以單元主題為主線來進行教學設計。在課程上我們大膽嘗試,立足課堂。

其次,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依據新教材主題教學的特點及教育教學因素進行主題單元教學設計,既符合新課程的創新理念,又適應了學生的學習規律,既可以突出歷史重點和主幹知識,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又可以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教育教學的新趨勢。從教學實踐上看,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他們投入很大的興趣和老師一起進入探討,並且改變了以往教學中上課不用聽看書則可以的不良學習品質,真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另外,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還驚奇的發現,學生對單元主題的整合興趣非常大,他們主動進行總結,歸類,將歷史縱向聯絡,達到了歷史的時序性。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理論。

通過這個活動,課題組的老師教學態度和風貌也發生了改變,大家積極探索、學習研究,是教師的團隊意識空前加強,聽課、評課共同進步。對老師的

個人教學能力、教師素養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學理念也開始滲透,開闊了眼界,。學生對歷史課也表示出了重視了,歷史教學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斷。雖說以前的教學活動中也有類似的環節,可是沒有做系統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沒有這樣強烈感悟。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付出辛勤的汗水,收穫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度,我們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後,我們要感謝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室,西安市基礎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西安市未央區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東元路學校所給予我們的幫助和支援,還要感謝指導老師的指點,謝謝!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水墨畫藝術更是承載中國文化的藝術形式,屬中國的國粹藝術。雖然中國畫有著它自己的獨特魅力,但是它的色彩並不像油畫棒、水彩筆那樣鮮豔、豐富,主要靠墨色的變化來表現畫面。低年級學生喜歡漂亮的色彩這一特點,使中國畫不能在第一時間裡吸引住學生的眼球,而對它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藝術魅力,低年級的學生又是很難理解的。那麼如何使學生認識中國畫、瞭解中國畫、喜歡中國畫、會畫中國畫,這值得我們教師好好思考。

一、以遊戲為主調動興趣

愛玩是每一個兒童的天性,他們生性好動,喜歡想象。教師應抓住他們這一特點,巧妙地進行利用,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掌握技能。如:在教學《水墨遊戲》時,我用玩遊戲的方式匯入,用毛筆、墨汁、加水、在宣紙上做各種活動。接著又形象具體的進行了演示,讓毛筆站直了走一走,扭一扭,跳一跳,打個滾……然後想一想,添畫完成一幅作品。同學們在瞭解這個奧祕後,都急於嘗試。在這個玩的過程中,

無論學生的水墨塗抹是什麼樣的效果,只要表現出了墨跡的"濃淡乾溼粗細曲直"等變化,教師就應讓學生認識到他的表現是非常優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遊戲的快樂和墨跡變化呈現的美感,讓他們在自由的水墨空間中愉快地散步。通過畫面的展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水墨的濃淡乾溼和線的曲直粗細,並抒發了自己快樂和愉悅的心情。

二、名家故事與欣賞教學開拓學生視野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繪畫經過各時代、各民族的畫派風格、藝術形式、表現技法等不斷演變、提高,逐漸形成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色,一代代中國畫家經過各自終身不懈的追求,創作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繪畫作品,流傳下來的曠世傑作,不勝列舉,各種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它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對於美術教育來說,欣賞課是美術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國小國畫教學中,我經常網上查詢有關畫家的成長故事,比如:《徐悲鴻三請齊白石》、《齊白石和他曾孫的故事》《唐伯虎學畫》等,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把枯燥的欣賞講解,生動有趣的穿插到教學上。學生往往被我惟妙惟肖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也在語言表達上,概括上,瞭解畫家的成長上,進一步認識了他們成長的經歷和優秀的作品。為以後的教學積累了更多的有關知識。通過欣賞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的古代優秀繪畫作品和近現代優秀的作品,可以幫助少年兒童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陶冶少兒的思想情操,提高兒童的精神境界、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從臨摹兒童感興趣的事物畫起

中國畫傳統的學習方法是從臨摹入手,如臨一些古代和近現代著名畫家的優秀繪畫作品。臨摹所選擇的繪畫內容與少年兒童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地聯絡,如一些蔬果、一些可愛的小動物等,因為兒童對這些事物比較熟悉、感興趣。同時,在臨摹的過程,要注意培養兒童多觀察、勤思考的習慣,學會分析畫家們是怎樣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藝術表現的。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兒童舉一反三的創造能力。如在學習猴子的基本畫法之後,要求兒童能夠畫出除書本上的不同的猴子動態。

四、多種方法,培養創新能力

在指導兒童學習水墨畫創作時,要用新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手段等培養。如兒童剛開始接觸水墨畫時,教師可運用演示法,拿一支飽蘸濃淡不同色墨的羊毫筆在潔白的宣紙上看似漫不經心(實是極精心)的勾、點上一些大小不同、錯落有致的點、線、面。然後問學生"老師畫的是什麼呀?我們在這基礎上勾畫,它又可以變化成什麼?接著老師拿出另一支稍微小一點的狼毫筆稍加勾點,一幅姿勢不同、神態各異的、栩栩如生的群雀圖躍然紙上。真棒、真有趣!學生們群情激盪躍躍欲試,教師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隨意點畫,同時啟發學生思考:"我們可以把這些點面改畫成什麼?學生邊討論邊思考,教師稍加勾點,各種充滿童趣的作品便展現在眼前,學生學習興趣濃烈,思維活躍,不知不覺中訓練了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學書法藝術,打國畫基礎

書法是我國的一門傳統藝術,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因為寫意畫的用筆與毛筆字的書法用筆同源,也就是說練習毛筆書法有助於畫寫意畫。所以,國小國畫教師在思想上要明確中國畫與中國書法的密切關係,在進行國畫教學的過程中與國小書法教學聯絡起來,把兒童在書法課堂上掌握到的運筆、控筆能力援引到國畫課教學之中,無疑會大大提高少兒在中國畫中對線條的表現能力,使國小國畫課的教學達到質的飛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授與學習寫意畫均不是一蹴而就、立竿就見影之事,它需要過程,需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之路。少年兒童一旦掌握了中國畫法的基本繪畫技能,其繪畫興趣將會與日俱增,藝術百花園中寫意兒童畫表達這朵小花將會開得更加鮮豔、奪目。這樣,我們的民族瑰寶、民族特色才能一代又一代,被傳承和發揚下去。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2

一、二年級學生寫話訓練課題研究》

階段心得體會

建水五小:蔣坦婭、李江、王芳

國小一年級是學生寫作的起步階段,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把1~2年級的寫話目標定為: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而這個階段的學生雖有了一定的識字量,但由於他們生活經驗不足,認識水平低下,往往看不懂圖意,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即使理會圖意,也表述不清,語句不通。經過一段時間的看圖寫話的教學實踐,我發現低年級學生在看圖寫話時存在如下的一些問題:

1、觀察不細緻,缺乏深入的觀察。不能發現圖中的一些重要資訊。

2、語句不通,重複性語句和錯別字多。

3、發揮想象時隨意,不能合理想象,侷限於圖上的內容。

4、格式錯誤,不能合理運用標點符號。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查、摸索,我覺得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喜歡寫作,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注意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我想從以下幾方面做:

1

1、培養觀察力: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瞭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指導學生看圖時先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弄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2、練習常見的句式:誰在哪兒幹什麼

什麼時間誰在哪兒幹什麼

什麼時間誰在哪兒幹什麼結果怎樣(或心情如何)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習中就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能說話,能說完整的話,一步一步為寫作奠定基礎。

3、由說到寫:要讓學生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礎上,然後組織語言說出來,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條理清楚,表達完整,聲音響亮,並使用普通話。提出具體的要求:要有開頭,有結尾,語句要完整,條理要清晰,並能按一定的順序來說話。話能說完整,就慢慢讓學生開始寫,逐步達到寫作的目的。

只要我們能動腦筋、想辦法,肯下工夫就一定能在看圖些話上有所收穫。

2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3

x年12月,加入了“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課題組,併成為課題主研教師。為期四年的課題研究,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付出了辛勞與汗水,也收穫了歡笑與喜悅。現寫下自己的研究心得,再次回顧難忘的四年的時光,聊以自勉。

課題研究,敦促我不斷地讀書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作為一名有十多年教齡的教師,肯定知道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但是,究竟該怎樣著手進行系統的有意識的培養?我的大腦一片茫然。因此,我開始閱讀關於習慣培養的相關書籍。《大師談兒童習慣培養》、《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怎樣糾正壞習慣》……我似一名沙漠中的行者,如飢似渴地閱讀著一本又一本書籍。名家大師們對於習慣培養的著名言論,讓我對於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也更堅定了習慣研究的信心。通過閱讀,我也接觸到了名家大師們進行習慣培養的具體做法和策略,這對我的課題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借鑑作用。閱讀書籍,增添了我的課題研究的底氣;而閱讀期刊雜誌和上網閱讀相關文章,則幫助我與時代同步,時時接受新鮮資訊。《少年兒童研究》、《班主任》等期刊雜誌上面的文章,有不少與習慣培養有關。因此,我也定期閱讀。此外,還經常上網閱讀同行們撰寫的習慣培養的經驗文章,也同樣讓我受益匪淺。在大量閱讀的同時,我還認真地進行了摘錄,並結合自己的習慣培養寫出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課題研究,讓我學會做一個思想型的教師。通過廣泛的閱讀和與同事們的交流,我學到了習慣培養的一些好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適合於我的學生嗎?應該怎樣調整,才更適合班上的學生並且達到更好的培養效果呢?作為課題的主研教師,在注重兼收幷蓄的同時,我也非常注重結合班級學生實際,制訂具體的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同樣的培養方案,對於有的學生來說,效果頗佳;而對於有的學生,卻收效甚微。這又是何故?對於這樣的學生,培養方案又該做出怎樣的調整?這些,都是需要我不斷思考的。而就是在這樣不斷實踐和不斷的思考中,我逐漸積累了習慣培養的經驗,比如,怎樣進行良好預習習慣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課題研究,讓我認識到習慣培養的永續性。習慣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研究人員研究發現,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二十一天時間,並且還需要一定時間的鞏固與強化。因此,在習慣培養過程中,我就經常提醒學生,反覆強調具體要求,時時講,處處講,爭取將習慣培養的意識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骨子裡。在習慣培養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反覆。比如,前一段時間都還認真書寫的學生,開始書寫潦草了;一向都是舉手發言的課堂上,開始有學生不舉手就搶著說話了……出現類似的情況,其實都比較正常。作為教師,生氣也好,發火也罷,都無濟於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要立即予以批評和糾正,並持之以恆地督促學生改正,直至不再出現同樣的錯誤。教師一旦懈怠,一旦放棄,則習慣培養就又回到了原點,真的是前功盡棄了。

課題研究,讓我“累並快樂著”。參加了課題組,承擔了課題研究,肩上的擔子自然就比其他的老師多少重了一些。學期初和學期末,要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課題研究總結。每個月,課題組都會有那麼幾項常規任務要完成:學生個案分析、教育教學隨筆、推薦資料……有時候,的確也會感到辛苦,感到累。怨天尤人不是明智的做法,只有咬牙挺過。經過四年的習慣培養,我收穫了不少。首先,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也有了一定的課題研究的經驗。此外,所教班級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養成較好。曾多次參加校級和區級展示課,學生們所表現出的良好習慣,獲得了老師和領導們的一致好評。這,讓我甚感欣慰,讓我嚐到了習慣培養的甜頭。

“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課題成功結題,我又加入了新的課題組。在今後的課題研究工作中,我仍將踏踏實實地潛心鑽研,提高課題研究水平,更好地促進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12月11日,我校召開了課題研修,助推高效課堂學術交流研討會。全學區領導老師聆聽了報告,縣教研室苗佔清主任對此研討會做了專題報告。就關於實施課題研究對後戰略提出使我校教師隊伍打造成為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隊伍,同時對我們的兩導四學模式提出了八個重要問題,並對此提出了期望。就小班化教學方面,從複式教學等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劉老師也做了深刻的講話,麻校就此會議也提出了希望。

一、不能做到完全放手學生

總存在這樣那樣的擔心,擔心學生不能充分挖掘各知識點,擔心學生不能將學習方法概括總結到一定的高度,擔心學生講解展示時浪費時間,講不到點兒上,擔心學生做題時偷懶、取巧,擔心學生自學時知識脈絡歸納不全,專題設定偏離中招。高效課堂的靈魂是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和發展學生,而我卻是連第一步相信學生都沒有做好,在這方面我應當象李炳亭教授說的那樣完全放手學生,相信學生。

二、評價手段形式單一,多采用直接加減分的方式,並且對評價結果關注不夠。

激情要靠讚賞、主動取決認同,如果說沒有評價的課堂,就像沒有施肥的莊稼一樣,那麼單一的評價方式就會像只施撒一種化肥的莊稼一樣,剛開始能看到明顯的化肥作用,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無論我們再施撒多少這種單一的化肥,效果都不顯著,甚至會傷害到我們精心培育的莊稼。因此我要在今後的課堂中,不斷嘗試使用新的評價方式,通過自己的不斷思考,上網查閱等途徑使自己的評價方式常換常新。

三、沒能充分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還有一部分學生對歷史沒有興趣,甚至不喜歡上歷史課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所以這部分學生的歷史成績也不好。針對這一點,我準備聽從李炳亭教授的建議,將趣味元素帶進課堂,並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不斷激勵學生,從而使學生對歷史學習感興趣。

四、通過本次學習還對展示有了新的認識,小展示展對,大展示展錯。

如果能做到,既能達到節省時間的目的,又能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提高課堂參與率,還能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更強。因此,我準備增加小展示的預設時間,進一步明確小展示時的要求和評價,並做好學生培訓,正確引導學生正視小展示的意義,並積極投入到小展示中。在充分進行小展示之後,再將課堂上小展示中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進行大展,儘量避免出現由原來一個老師在講僅僅改變為由一個學生在講的情況。

五、學生在課堂上要積極參與。

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必須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全身心的全程參與,即參與自學,參與研討,參與展示。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談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當中要互教互學,學生不僅在學,而且在教,整個過程是互動的。

六、學生要做到傾聽。

課堂上,部分學生缺乏傾聽的品質和習慣。而合作學習的前提就是要學會傾聽。如果不培養學生這種傾聽習慣,合作學習就很難有成效,提出的問題就不會中要害,不會有廣度,不會有創造性思考和個性化的見解,這將會使展示環節成為無效環節

總之,在此次高效課堂改革中,我的教學工作還存在著許多亟待改進之處,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才能使自己的課堂距離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越來越近。教育就是儘可能讓學生學會飛翔,並且越飛越高。可讓孩子躺在床上,是無法令其學會飛翔的。要想讓學生學會飛,前提首先是准許他飛。可教師在課堂上灌呀灌、講呀講,時間就在這樣的“灌講”中被無情地佔去了、流失了,我們剝奪了學生“自已動手”的權利,自然無法培養出會飛的人,今天中國教育的可悲之處就在於,真正的“飛人”不是學生,也不是教師!

這是一場由非“著名專家”、來自一線教師主持的學術報告會,也是探索“教師放手巧妙點撥,生本課堂學生做主,有效教學師生相長”的教學經驗交流會,對於進一步激發我們廣大教師貫徹“激發學生探究表達慾望、啟用學習潛能”的生本理念,潛心探究高效課堂之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習能力,進而促進教師自身專業化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開展此次學術交流研討活動,加強了對我校教師的業務培訓,進一步推動了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為下一步我校“生命課堂”課改的全面推開,提高教學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5

本課題的研究在學校中展開和推廣,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普及性,大部分學生在自覺完成課前預習的前提下,能較好地藉助“反串互動式學習”的成功經驗,全方位建構學生主體參與學習活動的執行機制,全面優化教育過程,最大限度地追求學生的學習成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

1、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教學中要求教師從備課開始就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教學中不僅把學生作為認知體,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看作完整的生命體,指導他們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在強調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下,重視人的個性發展,讓每個學生的才能、天資、意向、愛好、興趣都得到充分的發揮,為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建立生長點,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在數學課堂上,有的學生演小品,有的學生說相聲,有穿插講解講題的,有互幫互學的,每個人暢所欲言,學生在歌聲中、在說笑中、在表演中張揚了個性,體驗到成功,使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

2、正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主導”正確、有力,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導學”是指導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此項教改成功的基石,我們要求教師一要積極誘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讓學生產生自學期待;二要精心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師的任務就是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啟用課堂,讓學生在參與其中、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知識的主人。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體現在:變教師講授為師生間的雙向交流或學生間的多向交流。

3、積極營造師生的合作氛圍

在教室中每天各小組展示課堂語,如:“我的課堂我主宰”等,通過學生的課堂語激勵,為師生營造了寬鬆和諧民主的氣氛。學生上課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聲講話,也可以自言自語,氣氛寬鬆和諧,心理自由放鬆。學生不再自卑,不再怯弱,不擔心批評,不擔心譏諷,為自主學習而感到自豪。另外,教學中把合作機制引進教改過程,提倡教學民主,使教學結構和教育功能發生新的變化。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生動活潑發展的機會。其次,鼓勵學生個性之間的融洽合作和有序競爭,團結、合作、互助、互動、自主、展示、反饋已成為反串互動課堂的活力詞。

4、最大限度地追求學生的成功

我校教師在課改實施過程中不斷淡化自身的表演,而強化學生的表現,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個性傾向。積極地評價、激勵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例如,教師的一個信賴的眼光、

一句“你真行”或“OK”的鼓勵的語言、一句溫馨的提示、一次師生的鼓掌等,都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可以使學生調整到極好的心理狀態,可以引領學生沿著自信的階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我校實施反串互動式教學模式後的幾點反思

反串互動式教學就目前我校的實施情況看,還存在以下問題有待解決:

1、反串互動式模式的實施的力度不夠、不深入。

2、反串互動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不能再“拿一個教案用到底”,而必須精心地設計並思考課堂教學活動,既備教材還的備好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形成成功的激勵機制,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

3、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更好的達到“活而不亂”的境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有效機制和方法,各個環節還有待於進一步改進。

4、實施反串互動後的評價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6

參加了微型課題研究,我收穫頗多。“微型課題研究”是當前教學上的熱門話題,也是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載體。微型課題是指以教師自身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具體問題為研究物件,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微型課題的特點是切口小、範圍廣、方向明、週期短、投資少、收益高。課題追求有實用價值,教師從自己身邊的教育教學問題入手,去研究解決的辦法。

一年來,我針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通過獨立研究,共同討論,尤其是通過上學期的《化學發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校本作業優化》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收穫和體會。以下就是我的幾方面感受:

一、在課題研究中提高了教育教學科研理論水平

在課題研究以前曾經一直認為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的任務就是上好課,教育好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就可以了,至於教學研究,那是教育專家的事或者說是各級教研員的工作,與我的教學生活很遙遠,但現在自己做課題後我轉變了看法。

教育教學研究就在我們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的研究取材就應當取材於我們的日常教學生活中,例如在我們的平常教學課堂上有的課堂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就具有一定的教研價值,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可以深思之後用文字寫下來,和同行同事交流也許會取得更好的解決辦法,在生活中更要做一名有心人,善於積累還應當及時掌握教育資訊、教育動態,提高從實際工作中發現科研課題的能力。

通過課題研究我認識到教育研究課題的選擇是教研工作者的首要環節,也是關鍵的一步,因為教育研究課題的選擇引導著研究方向,並制約著整個研究工作的進行及研究的價值。

通過課題研究活動,我加強了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加強了對課題研究的理解,學會從多方面、多途徑地去尋找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如從網上下載、從雜誌上尋找,到圖書館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對課題研究的理解和認識。在整個課題研究活動中,我由開始的無所適從到現在漸漸地得心應手,並在活動中不斷成長。課題研究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從熟悉課題、理解課題,到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嘗試活動前的準備到活動後反思的整個過程中,我體驗著課題研究帶來的成功快樂。

二、在課題研究中提高了教育教學的能力

微型課題研究實際上是一種行動研究,是行動者為解決自己實踐問題而進行的研究。行動研究是行動者對自己的實踐進行的批判性思考。

通過對微型課題研究所做的嘗試,我體會到,微型課題研究的價值可以歸結為“改進”和“參與”。在計劃——行動——觀察——評價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教師的聲音。行動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改進教育實踐,不是構建教育理論。教師“參與”研究是為了科學地“改進”自身的工作,“改進”不僅僅意味著教師通過內省、反思、探究教育教學行為,還意味著通過研究改變教師對教育實踐的理解,使教師專業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從而實現教師的專業擴充套件。由此,微型課題研究將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的問題、體制的問題、評價的問題、考試的問題、升學壓力等方面的問題,而課外作業繁多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調研,分析論證,提出了校本作業設計的原則。該原則是:

1、控制學生課外作業的數量。

2、按知識點設計校本作業。

3、重複的題目不出,類似的題目少出。

4、難題少出,偏題、怪題、超綱的題目不出。

三、較為全面的掌握了微型課題的研究的方法

1、課題研究需要甘於寂寞、踏實工作、默默奉獻的精神。

課題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內取得成效。它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過程,特別是想要取得一點理論上的突破或者是實踐上的創新,都需要踏踏實實地埋頭苦幹冥思苦想。參與課題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要甘於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獻,如果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課題研究是很難有所收穫的,更難體會到精神方面的充實與情感上的滿足。

2、精心選題是課題研究的良好開端。

我認為一個好的課題一定要能幫我們解決日常教育教學當中遇到的並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還要“近”、“小”、“實”。“近”就是貼近教學,貼近現實,貼近學科學習背景。我翻閱了大量書籍資料,調查訪問了有關學生,與同事討論,最終我選擇了《化學發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校本作業優化》這一課題、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實實在在的對它進行了多維化的設計研究。

3、自我管理是課研究有序、紮實進行的必要保障。

確定實驗研究物件,制定研究計劃,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便及時瞭解學生對於化學作業的態度和完成效果,使課題研究有的放矢。通過設計、討論、試驗、修改等多種方式,精選習題,反覆推敲。設定作業時分為基礎訓練、能力提升和大學聯考連結三個部分。

4、善於積累、不斷反思是提升課題研究質量的關鍵

原始資料如果不及時記錄,到需要時再去追憶、收集,則為時已晚。因此,我非常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都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讓自己的研究留下軌跡。記錄自己研究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保留電子文擋和紙質資料,同時不忘反思,撰寫經驗總結。

5、教學相長是課題研究的魅力所在。

作業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給學生創造了寬鬆的作業環境,自主權掌握在學生手裡。初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思維,堅持可持續發展思想。通過本課題前期的實施和研究,教師的素質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教學觀念轉變了,業務能力加強了,實現了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

課題研究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關於課題的思考並沒有結束,課題的學習與研究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自我發現——自我反思——自我解決”對專業發展的提升作用,也能真切地體驗到“經歷著的研究者”的充實與自在,體會到“撥開雲霧,喜見陽光”的幸福與快樂!此次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意義上的推進,我將充滿熱情,充滿信心,在教學和教研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7

一、從抓語言問題開始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從某種意義講,人類的“好奇心”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動人類成長和前進的根本動力所在。問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對現實事物的觀察和思考,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途徑,對大量資料的蒐集和佔有,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方法。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處延相等的理念,正說明語文研究性學習有著廣闊的天地。有些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問,而是一個研究小課題。發現了問題,不應由教師來解決問題,可以放手讓學生去查閱資料,設計方案,提出對策,形成課題,寫成小論文。

二、強化自我意識

在傳統教學中對學習態度的培養,往往採用教師和家長督促、檢查、獎罰的方法,使學生感到外力脅迫而產生勉強學習的態度,從而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語文研究性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的自我意識、主動探索的基礎上的,學生認識活動的強度和力度要比單純接受知識大得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會逐漸形成主動學習的心理傾向。具體要求:課題研究前自找資料、自我準備、自我設計方案;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發揮;活動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

三、教師角色:

從傳授到指導語文研究性學習學生是活動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體現呢?

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並不排斥教師的指導作用,事實上,學生自行組織的各種研究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支援。教師的指導作用表現在把握研究活動的目的,啟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幫助學生總結研究的成敗得失。這種指導作用貫穿於學生研究活動的始終。當學生在某一環節出現困難疑問時,教師適時、適當的指導是舉足輕重的,這將提高學生研究的質量,有利於學生在教師高質量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活動任務。

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以學生的獨立探索活動為基礎,但實質上這種探索活動是在教師“導演”和指導下的活動,是教師主導作用更藝術的表現。因為研究性學習是從實際問題切入的,需要運用語文學科中的大量基礎知識,這不僅要求教師對語文知識有精深瞭解,而且要熟悉多種研究方法,還需要對當前語文學科的前沿知識有比較深透的瞭解,這樣教師才能幫助學生設計出適宜的問題情境的活動方案,進而引導學生開展深入紮實的研究活動。可以說,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發揮“導而弗牽開而弗達”的主導作用,而不是傳授、灌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開展研究呢?

1、引導學生選擇課題

語文研究性學習最難的可能是學生不知道怎樣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開展研究的課題。教師要導,就應導在關鍵問題上。

在選擇課題的時候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實際需要的原則。研究性學習不一定要像專家那樣,一定要解決什麼具體的實際問題,我們學習的關鍵是通過某一問題的研究探尋,獲得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研究問題的意識,因此高中生的“課題”與專家的“課題”的實際需要存在的差距,高中課題研究重在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可能出發去選擇“課題”。 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則。並不是所有的被發現的問題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實力研究的,這就需要對問題的價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從課題本身的價值看,衡量課題有沒有研究價值,主要依據是這一課題學生能不能佔有詳細的資料,切不切合學生自身實際,符不符合學生思維能力。作為學生一般不宜選擇一個規模大、涉及因素多、週期性長的複雜課題,而適宜選擇開口小、週期短、便於佔有材料的小課題,比如選《語文教材編寫改革及其發展研究》為研究性學習課題,就超出學生實際水平和能力。

2、引導學生設計方案

課題一旦確定下來,就要設計具體的研究方案,確保研究性學習有序、有效地推進。一份好的設計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A、課題的提出。包括課題提出的原因,課題內涵的界定,研究預期的目的。B、開展研究採用的主要方法。C、研究成果的結題形式。設計方案重點要考慮的是選擇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總是服務於特定的研究目的的”。

老師教導了我們,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學事實,且物件又活動形態,就應該選擇觀察、調查、實驗等方法;如果研究物件是文獻形態的,就應該選擇文獻法和內容分析法;如果說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學理論,就應該選擇歸納演繹等理論研究方法。從我們語文研究課題看,絕大多數是文獻研究物件,文獻研究法和內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法。

3、導在學生研究疑難處在學生活動難以深入進行時,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活動開導,這種開導主要是思維方法上的,而不是內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導疑、導難、導法。

四、學習空間:從封閉到開放

以班級授課製為主要形式的學科課程,從書本到書本,從書本到作業,具有明顯的封閉性。語文研究性學習呈開放學習態勢。由於研究性學習形式的改變,學生必然會突破原有的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學生定會在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學習。這種開放性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習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它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非組織的社會化語文活動將成為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如環境語文、街頭標語、廣告、影視傳播以及人際間語言交流等。

學生可以到社會中搜集民間故事,可以到街頭去搜集廣告牌的錯別字,可以到圖書館去查閱資料,可以到網上去發表自己的學術觀點、研究自己喜歡探討的問題。總之,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法將會有重大的變化。通過這次的活動我們從單一的學習形式轉變為多樣的學習形式,總的來說,還是收穫的挺多的。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8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們組的研究課題終於完成了。在這次研究中,我有很多的收穫。

首先,我學會了如何自主學習。在面對一個老師上課沒講過的課題時,該如何著手去了解,調查和總結。比如在進行研究前,我們對中醫並不十分了解。大家自己行動起來,查閱圖書,上網…… 還真學到不少的新東西!這說明,學習並不僅僅限於課堂之上,生活處處皆學問。有許許多多知識,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瞭解的。

其次,我還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協作,配合。在最開始的選題過程中,大家就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最終經過不斷的協商,完善才確立下課題。還有分發問卷,這可是個浩大的工程!正是因為大家的協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終於把200份問卷的任務完成。這極大地改變了我之前“單槍匹馬。唯吾獨尊”的作風。學會與他人合作,集思廣益,各自取長補短。最終達到1+1>2的效果,取得成功。而且團隊的成功避過人的成功更難能可貴。

第三,這次研究鍛鍊了我們的韌性和意志(毫不誇張)。開始選題時就磕磕絆絆。前期工作時,為了查閱資料,我跑了2個新華書店,泡在圖書館裡1周,百度搜索前十幾也都被我翻了個遍。製作問卷也是煞費苦心,改了又刪,刪了又改,反覆了N個輪迴才定稿。製作PPT還借用了老師的電腦… …此類的事情不勝列舉,曾一度課題就要被遺忘拋棄了,大家都怨聲載道。不過一路走來,我們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完成了這項研究,對於其中種種艱難困苦,大家感慨頗多,不過大家克服困難,勇於探索的精神,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最後,這次研究性學習讓我品嚐到了與以往不同的成功的喜悅。由於課題是自己選的,我對於這個課題自然是充滿興趣,從開始到最後也是盡心盡力,到最終要結稿時,心中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畢竟 ,這是自己花了一個學期的研究成果!以前看到科學家們做研究,得出結論造福人類。今天,自己的成果就要問世了,怎麼不感到高興呢?陽光總在風雨後,克服困難之後的成功更覺得喜悅!

在完成這一課題後,我們得到了很多,,也收穫很多,在這次研究中所積累的自我學習的方法、與他人合作的默契、克服困難的毅力,還有奮鬥之後成功的喜悅。都將成為我們無形的財富,伴隨我們走向今後的生活… …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榮幸坐在這裡跟大家交流有關課題的研究問題,十分感謝山東省教研室的宋老師和王老師,還有曲師大的李新鄉教授給我提供了這次與大家一塊交流的機會,課題研究的初研感悟。對於課題研究,我也算是比較陌生的,更談不上有豐富的經驗,通過這十幾年來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時常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深刻的反思,並及時地將自己的點滴感悟寫出來,多讀一些關於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對一位教師的成長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結合自己在申報課題中所做的一些工作,闡述自己的一點兒微不足道的做法,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專家批評指正。

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育科研的概念

教育科學研究是利用科學理論對教育現象、教育規律進行研究並用來指導教育實踐的活動。教育科學課題研究是進行教育科研中普遍採用的一種方式,近10年來,它普及到了農村中國小。通過進行課題研究工作,使得中國小的教育科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從而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1、教育科研的涵義

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物件,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式,探尋教育規律的一種科學實踐活動。

2、中國小教師教育科研的涵義

是以中國小教師為主體,通過學習、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將教育教學實踐和教育管理實踐過程中已出現的或可能存在的問題作為課題,進行有意識的反思,設計出解決方案並加以實施,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和自身專業素質提高的一種實踐活動。

注:中國小教學給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提供了很好的實驗場所,增長了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生機與活力。雖然,中國小教師進行教育科研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但目前中國小教師進行教育科研中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3、當前中國小教育科研中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一些教師認為教育研究是教育理論工作者的事,自己的工作是教書,與教育研究無緣;

——這只是一種誤解,其實在中國小中,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但掌握了規律的教學效果可能要比單純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2)一些教師雖有從事教育研究的願望,但往往陷於教學事務中,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教育研究;

——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中國小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確實是工作比較繁瑣,有時儘管有一點點思想火花,但可能也苦於沒有時間進行梳理、歸納,並將自己的感想記錄下來,範文《課題研究的初研感悟》。但是,我覺得只要是想寫,還是能夠擠時間做到的,關鍵在於教師自己。

(3)一些教師既有從事教育研究的願望,也有時間和精力,但卻苦於無處發現和尋找教育課題,不瞭解教育研究的過程與方法,因此望而卻步;

(4)一些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教育研究成果,但往往明顯帶有經驗性和平面性的特徵,理論抽象水平不高,缺乏縱向和橫向的分析比較,對問題的分析不深不透。

這樣,教育研究與教育實踐猶如處於兩條平行線上的馬車,似乎永遠難以相通或難以融合,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存在著一條深深的“鴻溝”。要跨越這鴻溝,需要教育理論工作者與教育實踐工作者雙方的努力。對教育理論工作者而言,需要樹立教育研究為教育實踐服務的意識,進一步深入教育實踐第一線,瞭解教育實際,協助教育實踐工作者,解決一些亟待予以澄清的理論問題。對教育實踐工作者而言,則需要樹立勤於探索、珍視自己的思想火花,善於積累課題的主動意識。

二、一線教師為什麼要做課題研究

1、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

教師參與課題研究,是提高自己素質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進行課題研究,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使得教師在反思中成長,在成長中反思。廣大一線教師要有勇於實踐創新的能力,為了實現素質教育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應該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通過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科研素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從而使教師的教學素養得到了提升。

2、解決實踐問題的需要

廣大教師工作在教學的第一線,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將所學的教學理論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的過程,在實踐中深化自己所學的教學理論。這將有利於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促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科學化、系統化。

教師參與教育研究的主要特點:(1)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2)在行動中研究,在行動中學習;(3)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自己的實踐。(4)帶著問題去教學,貫穿教學活動的全過程;(5)帶著問題去實驗,貫穿課題實驗的全過程;(6)帶著問題去反思,貫穿自身成長的全過程。

3、有助於養成科研教學意識

做課題時要查閱大量資料,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科研實踐活動、教學觀念,用新教育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並進行教學反思。

4、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師將所學到的教育教學理論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遵循了在實踐中接受檢驗的過程,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學的質量,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綜上所述,教育科研應該看作是當代教師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當代教師進行學習的方式之一,課題驅動、行動研究,是教師自我發展的方法,教師職業化要求我們必須研究教育,必須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三、選擇課題的策略

1、選題的原則

A、科學性原則:選題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選題的立論要充分、合理。研究者要在全面佔有資料的基礎上形成課題。所選的課題要以事實和教育科學基本理論為依據。沒有科學理論為基礎的課題盲目性很大,研究成果也經不起推敲。

教育課題研究必須建立在科學規範的基礎上,理論支撐要科學,研究方法要科學,研究過程要科學,資料處理的方法也必須科學合理,方能使教育課題研究的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廣價值。

B、價值性原則:理論價值(學術價值):是指課題對檢驗、修正和發展教育理論,建立科學教育理論體系的作用。應用價值:指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成果可直接運用於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

我認為,中學教師的教育科研,應以推進實踐、解決問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主旨,以教師在學校現實場景中從事教育實踐問題為特徵,以研究成果直接運用於實踐為目的,才能收到實效。而中學教師開展教育研究與專業科研人員相比,首先在選題上更容易找到自己要研究的問題。因為教師就生活在科研的本源之中。而對教育實踐中大量現實問題的感受體驗,也使教師能夠直覺地感到哪些課題更有價值。

C、明確性原則:要求選題能準確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內涵和外延,並且表述準確。研究者要將所研究的課題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選定的課題要具體,不能過於籠統,不著邊際。要小題大做。尤其是中國小的一線教師更應該選定明確而具體的課題,避免課題過大難以駕馭,無法達到教育研究應有的深度。

D、創新性原則:好的課題應該具有獨創性,選定的課題是前人沒有解決的,或是未被完全解決的,也可以是從一個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對一些問題的定論。研究者要清楚一個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水平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重新確定研究的切入點,在既有的研究基礎上加以創新,即選題要體現創新性。包括研究方法上的創新性、研究視角上的創新性、研究內容上的創新性或研究結果上的創新性等。

E、前瞻性原則:有創見、有新意,屬科研前沿、學術空白。所選課題及研究成果能為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服務。

F、可行性原則:所選課題要與主客觀條件相符,有實現的可能性。研究者的知識、能力、經驗、專長、所掌握的與課題相關的資料、時間、經費、裝置、技術支援等主客觀條件都是選擇課題時要考慮的因素。

可行性原則是指課題必須是可以研究並具有一定的實施條件。因為制約課題研究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一是客觀條件,如資料、裝置、人力、物力、財力、理論準備、時間等;二是主觀(自身)條件,如研究者本人的文化素養、專業素養、教學技能以及思維習慣等。有的研究不是沒有價值,但如果遠遠超出研究者所能把握的尺度,其結果可想而知。因此,選題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貪大求全、好高騖遠、脫離實際或者主觀臆斷都是不可取的。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0

小課題研究統指學生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而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它的主旨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國小開展小課題研究不僅能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靈活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還能培養國小生探究創新的能力、組織活動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進行小課題實驗,教師要真正地以學生為主體,儘量為學生創造機會,鼓勵學生自主操作、嘗試、交流、討論、質疑、解惑,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做的過程放給學生。以下是我在小課題研究中的一些心得體會,付諸於文字,與大家共商。

一、注重小課題的選題

(一)選取的材料要有研究的價值和可操作性

數學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二者相互依存,生活為學生提供了認識數學的豐富感性材料和經驗。可是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課堂依然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生開展小課題學習所必需的知識內容也來源於教材,因此教材仍是我們第一選擇的材料。從教材入手採集有用資訊,有效開發教材資源,不能僅僅只為了做題而做題,而要更深層次地思考各單元中的每道例題、練習題以及思考題的可研究價值,使學生研究起來有可操作性,防止提出的小課題抽象化、形式化,以致使小課題的研究走過場。

(二)選取的材料學生感興趣,通過努力可以解決問題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因此,在小課題材料的選取中首先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如果對課題感興趣,就會主動地運用已有知識、生活經驗及周圍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去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他們的研究興趣和信心。例如,在學習《二十四計時法》時,我發現學生對這兩種計時法的使用在選擇上有不同意見,於是我按學生的觀點不同將學生分成甲、乙兩方:甲方認為二十四計時法好,乙方認為十二時計時法好。學生對這個辨析性課題以及這種學習方式特別感興趣,辯論會上兩方各抒己見,互不相讓,課堂氣氛空前高漲,整節課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注重小課題的研究過程與方法

(一)學生自主確立小課題,教師做調控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知識時,我嘗試著先讓學生自讀課本,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疑問接踵而來――為什麼一年只有12個月,不是13、14……個月?為什麼有的月份是30天,而有的月份是31天?為什麼二月有時是28天有時是29天?為什麼一年有365天?為什麼有平年有閏年?怎麼來判斷某年是平年還是閏年?……面對這麼多的問題,我當時沒有一一回答他們,而是根據學生的能力將他們均勻地分成了六個小組,在小組內自己確定了組長後,我給每個小組明確了研究任務。整個研究過程,我只是不時地與每個小組的代表交流一些疑難問題,提出一些指導性的意見,指導他們要帶著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使他們知道怎麼去進行研究,逐漸使各個小組的研究各具特色。在課題成果交流彙報中,我也只是隨機的對每個研究小組的交流意見進行講述或補充完善,先把他們的結論進行梳理然後再做確定。這樣,教師在整個小課題的研究中起著“巨集觀調控”的作用,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樂於探究他們確立的小課題了。

(二)指導學生設計課題探究的步驟

小課題確定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探究步驟的設計(採集有用資訊→分析處理→數學建構→提出假設→驗證結論→問題解決→獲得新的資訊),開始時,教師要做些指導,然後由學生分小組設計,最後再由師生共同對步驟的設計進行討論。這樣,學生在設計步驟的過程中對整個小課題研究活動就會有一個比較完整、清晰的認識。

(三)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究,自主發展

數學是奇妙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碰到許多不同問題需要研究,所以小課題的內容、要求和方法各不相同。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有的需要查閱資料,有的要走訪專家開展調查,也有的要通過實驗操作等。所有的這些活動,都要求學生根據課題的分工自己去完成,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充分運用自己的創造想象,來解決實戰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要注意積累資料,如寫教學日記,隨時記下資料或感受體會,交流結果等。從認知心理的角度看,學生開展學習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資訊處理的過程。小課題學習室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以解決問題結束。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必然會遇到許多問題。如去哪裡蒐集資料,社會調查如何開展等。

為此,我們要放手讓學生交流探究過程與方法,對探究活動密切相關的技能進行指導,在必要時也與學生共同調整研究方案。通過團隊的學習交流,每個人都能學到很多自己無法獨立學習的知識和能力,每個人也都能從對方身上取長補短而完善自己。

(四)研究時間不宜過長

我認為小課題的研究以一週左右的時間為宜。因為國小生研究的課題一般都是以教學文字為素材的,課題小而實,學生研究起來針對性和操作性強,較容易成功。就是課本以外的學生有興趣、難度較大的課題,也可以只讓一部分有能力的學生進行研究,然後只是在課堂上展示交流,其他學生只要能聽明白就行,因為不是必學內容,所以研究所用時間也不會太長。

三、注重整理、總結小課題

小課題研究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收穫,有了最終的結題,所以本著學生是學習的小主人的原則,在小課題研究將要結束時,由學生自己進行總結,讓各小課題組展示自己組的階段性成果。研究成果的展示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既可以由研究人員敘述出來,也可以通過實驗演示進行說明;既可以寫成小論文的形式,也可以寫成研究報告的形式。

總之,小課題研究是很有趣的,並不是那麼神祕,只要我們以課堂教學為依託,抓住教學文字,從平時的學習材料中,發現值得研究的小課題,讓學生真實地接觸研究,讓多彩的生活為學生提供認識數學的豐富的感性材料和經驗,教師適度地給予策略上的指導,不斷激發學生研究的興趣,我們的數學課堂會越來越生動。我相信數學小課題研究會成為數學教學的一朵奇葩。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1

目前社會特殊家庭多,在學生群體中,特殊家庭學生往往生活缺溫暖,情感少溝通,心理有壓抑,性格趨偏執,成長易走彎路。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在課題組長郎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有關《農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從剛開始的去向模糊,經過不斷的深入調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討,我們的思路漸漸清晰,並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我們的方案。這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下面我將從兩個方面談談自己做課題的一些體會:

一、團隊合作、交流討論

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組長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組內討論時,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次討論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最終得以進步。

二、實踐出真知。

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上,我查閱了一些關於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的資料,豐富了我的知識量,通過在實踐階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學方法,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數量研究法等等。同時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完成特殊家庭子女情況彙總表、幫扶記錄以及教學案例的研究,使我對學生有了更多的瞭解,這一點給我的教學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改善了我在教學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樂於去深入瞭解學生。

今天我們的課題還在探索之中,今後的工作還很艱鉅,但我堅信只要共同努力,紮實工作,不斷探索,不斷進步,我們的課題研究一定會取得成績。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2

七年級班級自主管理這個課題研究,重在喚醒學生主體意識,鼓勵學生髮揮自我管理才能,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在班上形成了一種師生平等,學生共同負責,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相互競爭的良好班級局面和氛圍。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研究,我獲得了以下體會:

一、收穫

1.實行了班級自主管理之後,我班學生面貌有了明顯改觀。在班級實現自主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個人逐步形成了自我意識和參與意識。在班主任的指導和教育下,學生在班級學習、生活中的自主性增強了。學生在班級管理中能自定目標、自我實施、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監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同時,自主管理鍛鍊了我班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素質。

2.實行了班級自主管理之後,作為班主任的我,從繁瑣的班級事務中解脫出來了,有更多的經歷投入到新課程研究和教學上,投入到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和行為引領上。

3.班上形成了積極、健康、和諧、進取的班風和學風。我班連續幾月被評為文明班級,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一般都有學生自主參加,班主任只是從旁協助,他們在體操比賽中獲得一等獎,朗誦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等,並且在學業成績方面,我班一直名列年級第一。可見,實行班級自主管理,是可行的,有效的。

二、存在的問題

1.科層制對班級自主管理的影響

普通學生與幹部學生之間較多的矛盾衝突,兩部分學生之間容易產生距離和對立,這對班級自主管理的影響是很大的。

2.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視

目前,在我國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問題過於依賴學校,重智輕德。父母過分重視孩子的學習,忽視了良好品德的養成,忽視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孩子在家裡失去了自我鍛鍊的機會。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參與班級管理能力不夠,還會影響到學習,不支援甚至是不允許自己孩子參與班級管理。

3.新時期學生自身的一些不良傾向

現代國中生接受教育的渠道很多,使學生產生認知偏差,不當行為增多,造成班級管理的困難;絕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如果教育引導不利,沒有樹立集體主義價值觀,沒有團體合作精神,沒有形成較強的責任心,一個班風優良、文明的班集體就很難形成。

4.應試教育的影響

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學習成績成為評價一個學生的重要標準,我們習慣於學生工作制度化,工作的目標就是管住學生。應試教迫使班主任以“成績”為核心展開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職能日趨萎縮。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消解傳統文化對班級自主管理的羈絆。

2.加強對學生個體自主管理的引導。

3.量化考核,建立科學的自主管理評價體系。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3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這一課題的提出源於對目前國小作文教學現狀的反思。一方面“作文難教”已是一個不可辯駁的事實。多年來,作文課的程式一般是都是老師佈置作文題目,提出寫作要點,向同學介紹寫作技巧,寫作格局,提供優秀範文,學生開始自己作文,最後教師批改,講評作文。作文的方式大多為命題作文。從形式看,這樣的作文課的重點過程是“寫作技巧”,目的是“展示優秀習作”。可現實中常常是老師講的口乾舌燥,作文上硃砂點點,可是學生卻“啟而不發”。另一方面,學生也總是覺得“作文難寫”,一寫作文就“頭疼”。教師佈置作文題目,學生就感到無從下手,這樣,教與學都陷入了僵局。其實中高年級的習作“癥結”如果從低年級下手“治療”,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提出“低年級情境寫話教學的研究”這一課題。

1、課題概念的界定

情境教學:情境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各種情況的相對的或結合的境況。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

1 / 7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

寫話教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中“學段目標與內容”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其中關於“寫作”這個方面的提法又略有不同。第一學段(1—2年級)中的“寫作”又被稱為“寫話”。

本課題“低年級情境寫話教學的研究”聚焦於課堂,主要通過教師精心設計情境寫話教學,促進低年級學生由口語表達過渡到書面語表達,從而培養學生樂說,樂寫,敢寫,會寫的能力。

2、課題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1)理論價值

①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馬克思主義科學實踐觀認為,人的認識活動不僅僅是接受和再現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主體變革客體的現實的實踐活動。寫話教學必須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為指導,激發學生想要表達的慾望,加強語文實踐,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發展學生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②現代語文教學論

國小語文學習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觀。課堂上教授學生需要的,感興趣的,學生才會樂於參與,主動地參加到活動中並且吸收內化,這樣的教學才是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低年級的寫話教學只有在情境中進行,才能從根本上

2 / 7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2)實踐意義

課題的研究有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成長。促進低年級學生由口語表達過渡到書面語表達,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課題的研究有助於教師個人教學方面的增長。教師在課題的實施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反思得失,積累教學案例,從而不斷進步。

3、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及文獻綜述。

在國外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教育思想裡。柏拉圖的“對話模式”被認為是情境教學的萌芽。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的著作《大教學論》裡也有情境教學的思想。書中提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情境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通過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頓悟,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的,自覺的活動。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學中,更是十分重視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經常帶領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發現,從而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在國內,提到情境教學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吉林老師。她的情境教學開創了我國情境教學的先河,對於國小語文教學

3 / 7改革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李老師的情境教學通過具體的形象,使學生運用感官感知形象,獲取表象,在教學中積極調動學生的知、理、情、趣、志等認知因素和非認知因素全過程,尤其表現出對於情感因素的重視。

以上國內國外的研究對我做好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參考和借鑑。

二、研究依據和假設1、研究依據

①兒童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國小階段學生學習的思維活動水平從直觀向抽象發展:低年級時,思維活動的水平基本上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因此,國小生是通過對實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語的直接感知、對學習材料的直接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這時學生的模仿性強,有些知識是他們通過對教師和同伴的學習活動的模仿來獲取的。在此階段如果大量的創設情境就會培養學生的形象,直觀思維,為向抽象思維的發展奠定基礎。

②《國小語文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視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的培養。總目標中提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在具體建議中提到“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第一學段可從寫話入手,以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2、研究假設

①、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學生對寫話有興趣,會寫自

4 / 7己想說的話。

②、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學生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③、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寫話習慣。

④、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教師低年級情境寫話教學的水平。

三、研究物件和方法1、研究物件

該課題研究物件為徐州市少華街國小現在二(2)班50名同學

2、研究方法

①、文獻資料法:對國內外相關研究材料進行學習,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

②、行動研究法:在教學中有意識的進行本課題的研究。通過活動,反思、總結教師情境寫話教學的組織策略,從而不斷改進教師的指導能力,提高學生寫話的能力。

③、經驗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分析、歸納並整理低年級寫話教學的有益經驗,為課題研究提供典型的範例。

④、個案研究法:對班級學困生進行跟蹤分析,作出全面、深入的考察,透過現象看本質,得出結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5 / 7四、研究的主要內容

1、潛心學習有關教育理論,閱讀相關文獻,上網檢索國內外相關研究動態,編輯研究資料,並制定研究計劃。

(本階段研究時間:20xx年8月—20xx年9月)

2、根據現有的學生書面表達能力,開展具體研究操作。(本階段研究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7月)

(1)從教師、學生兩個主體層面,通過調查問卷、訪談、聽課調研等形式多角度收集資料,分析寫話教學中學生的現有能力狀況,找準突破口。

(2)在行動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動,逐步完善情境寫話教學的參照標準和實施策略。

(3)通過撰寫專題案例分析和科研論文的形式,總結課題實驗過程中的成果,為今後課題研究成果的鑑定與推廣作好準備。

3、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提煉、總結,撰寫研究報告,申請成果鑑定。

(本階段研究時間:20xx年8月—20xx年9月)六、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申報課題,撰寫研究方案,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

(2)研究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7月)系統研究課題,記錄研究資料。進一步完善課題方案,及時分析,總結,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

6 / 7(3)結題階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深刻反思課題研究過程,整理過程資料,撰寫結題報告,書面申請結題。

五、保證措施

我校科研氛圍濃厚,各級領導都大力支援科研課題的研究,為我研究課題提供了濃郁的研究氛圍。作為課題主持人,我將一直擔任作為研究物件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能及時得到詳實的課題資料。

六、成果形成

《低年級情境寫話教學的研究》課題研究論文《低年級情境寫話教學的研究》課題結題報告《低年級情境寫話教學的研究》課題案例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4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課題研究工作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我們收穫過、困惑過、欣喜過、苦惱過……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所有課題組老師在成績面前相互鼓勵,在挫折面前從不氣餒,一年的研究和實踐,使我們得到了很多。

一、瞭解了小課題是什麼?

所謂小課題,指的是教師以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具體問題為研究物件,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小課題研究屬於校本教研的範疇,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師個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困惑,並總結經驗。

小課題的特點是小、近、實、真。 小就是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近就是貼近教學,貼近現實,不好高騖遠;實就是實實在在的關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討論、真實踐。

小課題研究既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也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活動。它有利於解決實際問題,有利於積累研究經驗,有助於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變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學中很隨意,對學生的心裡、行為不探索,現在由於要研究,要自己動腦,自己動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學生的進步隨時記錄下來,並能採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對學生嚴謹施教。改掉了以前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工作態度,通過學習實踐使自己變得更充實了。現在我一有時間就把這一天當中的教學回憶一番,把值得當成經驗為自己保留的及時記錄下來,把需要改進的問題列出來,通過查閱資料等及時改進,使自己業務水平每天改變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三、自己的個人能力、素質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小課題的研究首先要發現和提出問題,再學習理論,查詢資料,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結合實際和實踐,得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這時我就必須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要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同時我還結合自己的興趣,對自己教學經驗進行系統梳理和理性分析,發現自己的教育教學的亮點、成功之處,並且取他人之長出,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促進個性化發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這對自己的個人能力是一次極大的提升,教學理念也有提升,也開闊了眼界,站的角度也會更高,對教學活動有很大幫助。

四、學生學習能力得到培養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樂於主動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書籍,同時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讀書方法。這次課題研究,將讀與寫緊密地結合地一起,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摘抄好詞佳句,在文中做批註,寫出自己的感悟見解,哪怕是一句話都行,只要認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學生讀通讀透,有所感悟和體會的基礎上,寫出自己的感悟,為“寫”做了進一步的訓練,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激勵、通過情境創設、通過美文品讀、通過活動開展等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找到讓學生易於接受和樂於接受的自主的去閱讀。通過閱讀開闊了學生視野,拓寬了學生的思路,為學生把讀應用到寫作中打好了基礎。

通過這個活動,老師積極探索、學習研究,對老師的個人教學能力、教師素養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學理念也開始滲透,開闊了眼界。當然,人要活到老學到老,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更新,思維變得敏銳,生活變得充實。我們付出辛勤的汗水,收穫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度,我們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5

3月11日我參加了鄉組織的課題研究培訓,感受頗多。在培訓會上,縣教研室範主任,周主任作了精彩的報告,我鄉王校長也做了報告。現在將心得體會寫出來。

範主任的《以課題研究為平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使我知道了課題就是一個問題、願景、主題,課題研究是科學研究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課題研究的過程包括課題的選擇與論證、制定研究計劃、查閱文獻資料等。

我們就行課題研究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教師成長的需要。課題的原則一共有8個,那就是: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合作性原則、推廣性原則。課題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選題、論證、成立課題組、申請立項、開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按計劃實施研究、結題鑑定。

課題的來源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選題一共有四個方面:

1、從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

2、從教育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

3、從先進的經驗和方法中提出問題。

4、從有關部門釋出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貪多,提倡小課題。課題論證是對已初步確定的課題進行分析、評價和預測,是課題確定的深化。

我認為搞一個課題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個業務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團隊,踏踏實實幹事的人。現在,我們鄉就缺少這樣一個團隊、一個核心人物,領導者、組織者誰會是這個人呢?我也同樣堅信認識比行動更重要,我們要進行課題研究,一定要首先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然後落實到行動上。我們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新的挑戰。我們要見了一個規範的團隊,不斷學習,要科學、有一定的策略。

周主任的《把教研做在課堂上》的報告使我知道了教育應該是一種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們要然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課,一共有五個基本要求,那就是: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型、常態性(為學生為孩子上課)、有待完善,紮實、充實、豐實、平時、真實,組成了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

我認為不要教給學生現成答案,一定要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要讓學生愛上課堂。我們要給孩子學習的動力,我們教師自身就是一種教學資源,一定要挖掘好。我們要面帶微笑、滿懷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課。我認為我們課堂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重結果輕過程。

我們教學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一定讓學生去經歷、探究,我們當老師一定要的幫助學生去學習、探究,而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我們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學得愉快。環境我們不能改變,別人人我們不能改變,但是我們能改變自己。從想在開始我要接納我不能改變,努力改變我能改變的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我們鄉校長的《課題研究貴在持之以恆》的報告,使我懂得了我們要不斷思考、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立足課堂致力於課堂改革讓自己的課堂越來越精彩。我們要像王校長一樣進行課題研究,尋找合適的切入點,選擇適合的課題進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穫。最後把簡單的事做好,持之以恆進行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我們正在上路……

這學期以來我們進行了關於《國小低段數學遊戲教學策略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回顧課題研究之路,感覺既充實又具有實效。我從中受益匪淺,它不僅拓寬我的教學視野,還豐富了我的教學實踐經驗,“在研究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成長”這是我最大的體會。

一、主動學習,注重過程的形成

課題的研究注重過程,我努力經歷著真正的課題研究過程,體會研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為了瞭解到最新最切合實際的相關研究知識,我經常研讀相關的理論書籍,查閱網路中的資料,學習其中的精華理論,追蹤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及思想,努力提高自我課題研究修養。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教師要客觀地把握學生的不同層次,必須深入地研究學生,瞭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年齡特點、心理傾向、知識基礎差異、接受知識的能力進行分層分組。

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隨時隨地注意學生的發展變化情況,作出必要的層次調整。然後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各類學生都有所獲,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他自己的區域內得到充分的發展,使每一次學習後學生都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在不斷獲取成功中得到一種輕鬆、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激發再次獲得成功的慾望。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積極參與其中,勇於實踐

平時不管多忙多累,我總是組織大家認真學習,不斷研究並帶領大家及時完成課題中的各項研究任務。尤其是針對其中提出的問題,我總是進行深入思考,認真學習,積極探索,力求在實踐探索中找到合理答案。學習課題研究相關文章之後認真反思,努力應用到自己的實踐教學中,如:我在教《面積的認識》時,設計了關於圖案設計的課外實踐遊戲,提出要求:一是:設計的圖案的面積都是五釐米(既事先準備一張格子紙,每一個小格子的面積都是一平方釐米;二是:結合圖案,既該設計圖案有實際的意義。

學生積極性很高,設計出了各種各樣的圖案,有電扇、花瓶、山峰、花朵等。通過活動在遊戲中“做數學”,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是一種享受,不僅掌握了新知識,而且還拓寬了知識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真可謂一箭雙鵰呀!實踐告訴我們,豐富多彩的遊戲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慾,能激勵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數學的學習中;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數學,其注意力和觀察力都有明顯的加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明顯的提升。課題研究中,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課題研究就必須是實實在在的研究,來不得半點虛假。

三、樂於嘗試,重在實效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總是積極參加研討,利用一切機會和同事們交流,進行思維的交流與碰撞。同時,我做到認真備課,不斷嚴格要求自己,試著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上好每節課。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感覺自己在不斷地成長、進步。同時,我也發現了自身還存在不足,理論知識匱乏,制約著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影響著教育教學效果,同時也時刻提醒著自己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以期待獲得更大進步。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6

兩年來,我們在縣教研室領導的專業引領下,課題組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有效的促進了我們對課題的研究,使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也提高了我們自身的素質。在課題研究的這段時間裡,我回顧了學校兩年來的研究工作,我發現,有不小的收穫。我們課題組的老師都感到特別的高興,因為我們已經享受到課題研究的幸福。為了以後更好地參加課題研究工作,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參與課題研究使我成為學習者。

兩年來,通過定期開展的課題研究活動,我加強了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加強了對課題研究的理解,學會從多方面、多途徑地去尋找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如從網上下載、從雜誌上尋找,到圖書館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對課題研究的理解和認識。

二、課題研究論文的撰寫使我成為觀察者。

通過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慢慢地學會了記觀察日記,經過兩年的課題研究,讓我知道根據課題去記錄學生的成長、變化,以及老師在課題研究過程當中的成長感言,從剛開始的不知道寫什麼到後來可以就課題寫出一篇論文,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學會了觀察,觀察學生的活動,觀察學生的行為,而這些記錄下來的自己課題研究中、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就成為我論文的很好的論據,同時我也學會了根據自己活動的開展情況定期寫下評價記錄,只要我們用心去體驗,仔細去分析,認真地記錄,在一段時間內我們就會用我們的筆,生動地再現師生互動的過程,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從多角度觀察的能力。

三、課題研究活動的實踐使我成為思考者。

通過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我會針對自己開展活動認真進行反思,總結哪裡做得正確,哪裡還有待改進,一年來我們課題組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課題研討活動,如課題教學觀摩、課題論文交流、錄影課等。活動前,我會根據自己班級的研究主題,圍繞課題的目標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並針對推敲每個活動的環節,儘量把活動開展地更完美。活動後,我會圍繞研究目的開展的活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反思,改進。從而增強了自己設計活動、組織活動的能力。

四、樂於嘗試,重在實效

在研究過程中,學校為教師創設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讓教師享受到成功的樂趣,調動了教師科研的積極性。我們總是積極參加研討活動,利用一切機會和同事們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同時,我更認真備課,不斷嚴格要求自己,試著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好隨堂課。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感覺自己在慢慢地成長著,進步著。同時,我也發現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論知識的匱乏,制約著我研究進一步的深入開展,影響著教育教學效果,同時也時刻提醒著我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以期獲得更大進步

總之,我們要用這種正確的觀念來看待教師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從實際出發,根據教師自身的特點,開展好課題研究工作。目前“教師作為研究者”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被認為是教師提高自身意識和專業能力的一個十分有效的途徑。,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自己的職責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不只是承擔“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園丁”和“蠟燭”的角色,教師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斷地成長和發展。教師這門職業是一門非常專門化的職業,需要進行專門的、持續不斷的學習和訓練。而成為專門化教師的最好途徑就是參與課題研究。在課題研究活動的過程中,我與我的同仁們共同成長,就讓我們在課題研究的實踐中真正鍛鍊能力,增強自信,提高自己,服務學生。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7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能力,我參加了“農村國小數學課堂匯入的課題研究”課題實驗。我在同組的同事指導下,通過研實驗,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績。現體會如下:

一、嚴格要求,務實開展。

自我申報“農村國小數學課堂匯入的課題研究”課題立項後,為保證課題研究能在科學有序的工作狀態下順利開展,我制定了課題研究的管理細則。要求做到“三必須”:必須隨時聽課,瞭解實驗的狀況;必須加強學習,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必須準時參加課題小組學習活動。加強自身理論的學習,做實驗記錄,每學期上一節實驗彙報課,寫一份實驗論文或實驗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等,做到邊實踐邊學習邊總結。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順利的實施本課題,我清楚的認識到必須轉變教師“角色”意識。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在改革教育同時,必須從居高臨下的主宰課堂的局面中解放出來,淡化自己的意識,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我非常明確: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愉悅和融洽的學習環境,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表現空間”,讓學生積極思維,任意表達,敢於標新立異。

三、積極探索導課的方案。

師生談話匯入。對於某個新知識,學生接觸最頻繁卻又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可以採取師生談話來匯入。比如教學“梯形的面積”,可這樣談話來匯入:(師)同學們通過學習三角形面積,知到可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下面就請大家來回顧一下,介紹一下如何把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

實踐操作匯入。動手操作符合國小生好動的特點,可吸引國小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中來。“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學生具有活動實踐的天性和創造成功的慾望,教師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多動”,儘量讓他們在“做中想,想中學”,親身經歷各種探索活動。在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教師精心組織學生憑藉已有知識操作學具來匯入新課。

巧設遊戲匯入。愛做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將遊戲有機地運用於課堂教學,利用遊戲的無意注意的特性,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化難為易和減輕學生的負擔,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講述故事匯入。抓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的特點,教師可根據實際來講述相關的小故事,以生動、風趣的語言和飽滿的激情描繪出一個生動、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慾。

藉助媒體匯入。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資訊科技,使聲、色、形、動、靜發生交替變化,向學生展現具體、形象、直觀、聲畫並茂的視屏材料,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是一種很好的課堂匯入法。

四、課題研究的成果

在近段的實驗中,我們在導課的方法和技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學校組織的統考中,尤其是有關創新能力的命題,我班學生答的準確,有創新。

2、提高了參研教師的素質。近段的實驗探索,也使我校教師自覺地加強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對於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雖然我在實驗中取得了點滴成績,但由於實驗時間不長,在以後的實驗中我們還有許多解決的問題。

最新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8

研究性學習的課題

1、關於“奶製品”問題的看法。

2、追尋長治市留下足跡的文化名人。

3、生活垃圾的處理和回收利用。

4、體育鍛煉與學習效率的關係程度探析。

5、學生消費狀況調查。

6、長治市公交現狀與規劃設計。

7、汽車與環境,光汙染與光能節約。

8、影響現代社會生活質量的重要生化物質。

9、新型建築材料的開發和利用。

10、英語中的顏色和心情。

11、溫室效應的產生與影響。

12、本市假貨現象調查。

13、抗美援朝出兵利弊問題研究。

14、我的一日生活與自然資源。

15、碘與人類健康

16、選題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基本過程《確定主題、設計開題報高、

設計調查問卷、查閱資料、綜合資料、總結結題報告》各成員研究心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xinde/jingxuan/y049j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