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通用18篇)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通用18篇)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1

5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舉行新聞釋出會,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產能合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5月14日即將召開,日前發改委表示,期間預計在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簽署共約50多項合作檔案,將有力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建專案落地。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通用18篇)

昨日,中國銀監會國際部負責人接受專訪時,披露了銀監會推動銀行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有關情況。該負責人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釋出以來,銀監會加強了頂層部署設計及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引導,中資行所支援的“一帶一路”沿線專案增長迅速,覆蓋鐵路、通訊、水電、資訊電網、油氣等領域。同時他提到,中資行可能面臨合規和反洗錢風險加大、盈利能力存隱憂以及國別風險上升等風險,未來銀監會將引導中資行做好統籌規劃,進一步擴大跨境監管合作。

現階段央行旗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重點支援福建和新疆兩個核心區域,截至20xx年4月末,發債規模已達2349.70億元。其中,《願景與行動》中提及的互聯互通的“一帶一路”重點領域,如重點支援建設類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433.6億元。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接受人民日報專訪表示,央企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要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經貿產業合作區建設、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支撐等戰略性優先專案為重點,進一步明確國際化經營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專案,深化對外投資合作。加快推進周邊國家鐵路、公路、電力、油氣管線、通訊、港口、機場、空間資訊走廊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實現互聯互通。積極參與非洲國家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區域航空網的規劃、建設和運營,推動非洲加快實現工業化。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下最為重要的行業之一——能源成為了這一構想下重要的投資目標。在“一帶一路”的路線上,無論是東南亞、中亞還是中東和東歐地區,最為矚目的就是這些國家蘊含的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從這些國家與中國以往的合作中來看,涉及範圍最多的也是能源行業。“與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比,中國能源企業擁有充沛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合作過程中不僅能為中國帶來油氣權益,也幫助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是一條‘雙贏’的紐帶。”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2月1日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通過學習瞭解,我對一帶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在20xx年9月和10月由主席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甦、

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資訊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絲綢之路既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當代中國文明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自信和復興的有效方法,是大國崛起所依託的時代精神。 一帶一路構想與中國夢的理念相輔相成。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在思想上,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時刻通過各種途徑關注國家和國際的動態 在學習上我,認真學習每一科專業課課程和選修課程,取長補短,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課業,我還廣泛涉獵其他專業知識,不斷開拓視野,為日後邁向工作崗位做準備。 在工作上,時刻都不忘本身的職責所在,認真完成領導老師安排的工作。 生活中,我樸素節儉,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尊敬師長,平時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地相處,儘自己所能來幫助與需要幫助的人。課餘時間,我積極參加學校、院系組織的社團活動,積極鍛鍊身體,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會注意克服本身的缺點和不足,爭取在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2月1日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通過學習瞭解,我對一帶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在20xx年9月和10月由主席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甦、

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資訊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絲綢之路既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當代中國文明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自信和復興的有效方法,是大國崛起所依託的時代精神。 一帶一路構想與中國夢的理念相輔相成。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在思想上,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時刻通過各種途徑關注國家和國際的動態 在學習上我,認真學習每一科專業課課程和選修課程,取長補短,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課業,我還廣泛涉獵其他專業知識,不斷開拓視野,為日後邁向工作崗位做準備。 在工作上,時刻都不忘本身的職責所在,認真完成領導老師安排的工作。 生活中,我樸素節儉,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尊敬師長,平時積極與老師、同學交流溝通、融洽和睦地相處,儘自己所能來幫助與需要幫助的人。課餘時間,我積極參加學校、院系組織的社團活動,積極鍛鍊身體,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會注意克服本身的缺點和不足,爭取在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4

20xx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線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

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發展規律,契合全球共同需要,彰顯人類共同夢想,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有效途徑。一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60多個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中國作為倡議者,正以實際行動推動相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主席、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深入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中國政府與部分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與一些毗鄰國家簽署了地區合作和邊境合作的備忘錄以及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推進RCEP談判、東亞經濟共同體和亞太自貿區程序;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起設立絲路基金。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於20xx年3月28日正式公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絲路基金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案穩步推進。這些早期收穫標誌著一帶一路已經從概念發展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向我們展現了一帶一路的廣闊前景。我們相信,只要相關各國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實現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願景,讓各國人民共享合作成果,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5

20xx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線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

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著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於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資訊等國際骨幹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路。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為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係,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路,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資金融通為重要支撐。我們將與沿線各國深化金融合作,加強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撐作用,積極穩妥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加快組建併發揮絲路基金的作用,推動沿線國家加強金融監管合作,逐步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民心相通為社會根基。我們將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國間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互動、旅遊合作等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援各方互派留學 生、訪問學者,共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加強民間組織交流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連線不同文明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第一要義,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不限國別範疇,不搞封閉機制,所有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風起揚帆正當時,四海同心逐新夢一帶一路心得體會(3)篇心得體會。"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巨集偉藍圖已經繪就,中國願意與沿線國家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6

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第一,以亞洲國家為重點方向,率先實現亞洲互聯互通。第二,以經濟走廊為依託,建立亞洲互聯互通的基本框架。第三,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實現亞洲互聯互通的早期收穫。第四,以建設融資平臺為抓手,打破亞洲互聯互通的瓶頸。第五,以人文交流為紐帶,夯實亞洲互聯互通的社會根基。“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不會與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等既有合作機制產生重疊或競爭,還會為這些機制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

這項政策有其自身的金融意義。“一帶一路”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它為人民幣跨境支付、流通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對國內金融機制提出雙重需求,即功能與融資的需求。為滿足這兩個需求,我國金融產業需要研究建立新機制。我國應儘快完善人民幣環流機制,並且加快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和全球清算體系建設,實現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的高效安全,需要加大支援境內機構使用人民幣對外貸款和投資。“一帶一路”也帶動了股市的發展。繼滬港通之後,A股市場近期又掀起了一波新的主題炒作—“一帶一路”。在這種炒作氛圍下,基建、涉外工程、港口等概念股持續受到資金關注,此前遭到冷遇的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材國際等這些傳統基建股紛紛得以“翻身”,股價迎來大漲。隨著“一帶一路”主題炒作升溫,民生證券、申銀萬國、興業證券等多家券商近日相繼釋出研報,推薦該主題的投資機會。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開拓新局面、創造新機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新動力、營造良好環境。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國家的戰略發展動態,積極落實基層各項工作,將來為祖國的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這項策略更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將來的學習發展。通過一個個堅實的腳印,為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堅定奮鬥。我相信,中國正朝著一個更加繁榮富強的道路前進。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7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在世界版圖上延伸,訴說著沿途各國人民友好往來、互利互惠的動人故事。如今,一個新的戰略構想在世界政經版圖從容鋪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總書記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這一跨越時空的巨集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線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建設“一帶一路”,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它對推進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意義重大。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醞釀深刻調整,亞歐國家都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進一步激發域內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一帶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社會上“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不絕於耳。“一帶一路”的建設,正是中國在向世界各國釋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國崛起不以損害別國的利益為代價。

20xx年10月17日,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籌委會文化傳承創新高階學術研討會在敦煌舉行。來自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蘭州大學和俄羅斯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韓國釜慶大學等46所中外高校在甘肅敦煌成立了“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以探索跨國培養與跨境流動的人才培養新機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46所高校當日達成《敦煌共識》,聯合建設“一帶一路”高校國際聯盟智庫。聯盟將共同打造“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名大學生這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機遇,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以適應“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

在XX大報告提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面對第二個十年更加複雜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有更加全面、更加充分的準備。中國進入一個新階段,政治、經濟、文明、社會環境各方面因素都將對當代大學生的具體要求、人生定位、就業規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大學生要充分了解時事,把握國內外形勢與政策動態,對自己的未來及早謀劃。響應黨中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召,努力提升自我,積極投入到建設祖國的隊伍中!

在建設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到處蘊含生機,也給大學生提供了許多發展的機遇。我國是一個人才薈萃的國家,同時也造就了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在競爭激烈的當前社會環境,如何抓住機會去應對挑戰,是當代大學生所應該考慮的問題。機遇無處不在,機遇也往往垂青有所準備的人,要想很好把握機遇,發展自己,取得成功,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實力,認清當前形勢,勇於創新。我們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呈多元化,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趨向於實用主義,重功利講實惠,缺乏長遠打算、遠大理想、抱負和社會責任感,因而沒有強大的動力.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要想取得跟好的發展,大學首要的就是搞自身的綜合實力。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就要落實到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品格素質和身體素質四大方面。就業問題依然是當今大學生不可避免的一個難題,“一帶一路”必然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就業市場,那麼就需要我們大學生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來適應市場,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質上,大學生就要著重培養自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艱苦奮鬥精神和務實作風等方面的精神。在現代面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生產的發展越來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識的今天,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對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而,大學就要牢牢把握好學習的時間,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心理品格素質和身體素質,是根本,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大學生才能充分融入社會。面對社會的激烈的競爭,才能有精力坦然地應對“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創新是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提高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提高自身能力的關鍵,也是當代大學生面對挑戰所因具備的能力。正可謂不進則退,進則居上,皆是在強調一個人主觀能動性的重要之理。停滯不前,不求改革創新,就如同一潭死水,毫無生機,也沒有機遇。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要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為“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提供智力支援。

總之,“一帶一路”得偉大構想給我們大學生帶來的不僅是機遇,也有挑戰,我們要勇於創新,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樹立崇高的理想,腳踏實地,不尚空談,抓住“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勇敢的迎接“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的挑戰。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8

20xx多年前,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線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

新的歷史時期,主席準確把握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高屋建瓴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建設一帶一路,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著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於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資訊等國際骨幹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路。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貿易暢通為重點內容。我們將與各國一道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努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推動共同商建自由貿易

區,促進各經濟體間發展自由貿易關係,形成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路,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資金融通為重要支撐。我們將與沿線各國深化金融合作,加強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撐作用,積極穩妥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加快組建併發揮絲路基金的作用,推動沿線國家加強金融監管合作,逐步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民心相通為社會根基。我們將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國間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互動、旅遊合作等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援各方互派留學 生、訪問學者,共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加強民間組織交流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連線不同文明的紐帶,培育情感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以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第一要義,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不限國別範疇,不搞封閉機制,所有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風起揚帆正當時,四海同心逐新夢。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巨集偉藍圖已經繪就,中國願意與沿線國家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9

什麼一帶一路?簡單來說就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於世界來說,古“絲綢之路”是溝通東西方交流的紐帶,而對於中國來說,“一帶一路”則是中國戰略發展下的大國復興之路。它不僅是古代中國絲綢之路的復興,也代表著新的時代內涵和戰略意義。這些戰略意義囊括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軍事的等等。而這些意義,綜合來講只有兩點,一點是解決中國自身面臨的問題;另一點則是逐步構建由中國主導的世界,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經濟發展當下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產能過剩。由此衍生出來的問題又包括:環境問題、產業轉型問題等。我們必須承認,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相當比例是由房地產帶動,這就使得鋼鐵、水泥等工業原料企業發展迅速。隨著這一行業的飽和,鋼鐵、水泥等出現了嚴重的過剩,有資料顯示鋼鐵的毛利僅夠買一隻茶葉蛋。事實上,類似鋼鐵、水泥企業的其他製造業難以發展情況亦不在少數。大多數企業利潤表處於虧損狀態,卻依然垂死掙扎,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開始呈現出膠著僵化狀態。與此同時,外資製造業也開始逐步逃離北上廣地帶,向東南亞國家撤退。而中國也迫切將過剩產能轉移到基礎設不完善的中亞和東南亞地區,一方面開拓了海外市場,另一方面“世界工廠”的位置也開始逐步轉移。其次,中國雖然進行了西部大開發,但是十多年下來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西部基礎設施依舊薄弱。對此,“一帶一路”在推動西部建設的同時,也可以使得一些沿線國家也能從中獲得建設收益。此外,中國的外匯儲備佔據世界首位,卻並未將外匯發揮到應有作用。外匯除了兌換外,無法在國內使用,因此只有將它投到海外市場才能發揮外匯的真正價值。倘若不作投資,那麼外匯將隨時會面臨貶值的風險,遇到外匯來源國進行匯率調整,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

“一帶一路”在解決中國自身問題同時,還涉及到自身戰略考慮帶動區域性經濟發展。顯然要實現“中國夢”,僅靠口號無法滿足,重要的還是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的發展。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10

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經濟全球化時代,人類社會相互依存空前加深,歷史性機遇與全球性挑戰複雜交織,能否實現共同發展夢想牽動著各國人民的心。中國以首善其身、兼濟天下的大國胸懷,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倡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共圓發展夢想之路。提出的“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促進人類共同發展所倡導的高屋建瓴的中國方案。

回顧的外交思想,必然憶及他就任後主持的首次主場外交,也就是20xx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這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平臺上,主席發表了題為《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提出應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勇於變革創新,同心維護和平,著力推進合作,堅持開放包容。這為中國同各國一道以創新共謀發展、以合作共謀繁榮指明瞭方向。同年9月和10月,主席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社會予以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20X年,主席在亞信峰會、APEC會議、G20峰會等重要國際場合,進一步闡釋了命運共同體、亞洲安全觀、“一帶一路”、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觀點,體現了“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使中國倡議、中國方案更加深入人心。在20xx年3月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主席再次發表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世界好,亞洲才能好;亞洲好,世界才能好”,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與會各國代表紛紛表示願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分享中國和亞洲發展紅利,實現共同繁榮。“一帶一路”穩健推進,精彩可期。

的外交思想脈絡清晰、自成體系、富有創見,體現了對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是從國際大局出發推動各國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的巨集偉韜略,反映出獨特的東方智慧。“一帶一路”正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是共圓亞洲夢、世界夢的當下之路和現實載體。縱觀世界各國發展的歷史程序,可以深刻地體會到“一帶一路”植根於中國厚重的文化積澱,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現實意義。“一帶一路”傳承中國歷史文化精髓,秉持講信修睦、弘義融利、協和萬邦的理念,致力於再築東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輝映的盛世。“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優勢互補,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共同應對全球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推動相關各方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持久的交流與合作,建設利益共享的全球價值鏈,構建更強勁、更有效、更具親和力的區域一體化合作大格局,實現人類和平發展與共同繁榮。“一帶一路”強調包容發展、開放合作、互聯互通、文明互鑑、和平友誼,將助力人類社會在新時代實現共同發展的美好夢想。

“一帶一路”是包容發展之路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歷史傳統、文化基因和宗教信仰,選擇了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國家無論大小,選擇何種道路,經濟發達與否,都是平等的國際社會主體,只有彼此尊重、相互包容、休慼與共,才能走向共同發展與繁榮的美好明天。但令人遺憾的是,冷戰結束20多年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一些國家推行價值觀外交,製造不和諧聲音。與此同時,人類通向共同繁榮的道路上仍存在重重障礙:發展不平衡,南北差距仍在不斷拉大;貧困問題突出,全世界仍有約12億絕對貧困人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增強,氣候變化、疾病傳播、恐怖主義等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等等。應當說,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也更有條件朝共同繁榮的目標邁進,而“一帶一路”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現實途徑。“一帶一路”倡導包容發展的理念,強調本著相互尊重、平等協作的原則,在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基礎上,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構建多領域合作體系,打造多層次合作格局,發展多渠道合作框架,開闢一條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文化傳統、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開展平等合作、共享發展成果的有效途徑,為最終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創造條件。在全球經濟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建設“一帶一路”將為世界提供一種全新的發展構架和合作模式,它不僅是一條貿易通道,更將成為一條為全球繁榮創造新機遇、激發新活力的增長通道。

“一帶一路”是開放合作之路

當今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蓬勃發展,各種形式和範圍的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數不勝數,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區域性制度性安排正在談判,特別是涵蓋東亞和南亞16個國家(10+6)的RCEP有望於今年底初步達成。這些投資貿易安排有利於促進區域內相關國家的經濟融合,但對於區域外經濟體則相對封閉,彼此之間又缺乏協調,難以相互相容,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全球經濟碎片化的趨勢,不利於經濟全球化發展。“一帶一路”始終堅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該框架下的合作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範圍,完全向區內外所有國家開放,不搞封閉機制,不預設合作條件和門檻,不排斥和針對任何第三方,歡迎任何國家和國際、地區組織廣泛參與,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中國不謀求主導,更不是為一己私利。“一帶一路”開放合作取得成功的基礎是堅持互利共贏,強調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各方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世界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發展,應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在發展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是互聯互通之路

當前,全球基礎設施仍顯薄弱,不連不通、連而不通、通而不暢現象普遍,貿易投資安排趨於分散,國際資金融通依舊困難,互聯互通建設滯後成為制約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障礙。人類需要做好互聯互通這篇大文章,拉近各國在地理空間、物理空間和制度空間上的距離,保障全球生產要素自由流通,深化和擴大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全球發展打通經絡、舒筋活血。“一帶一路”致力於加快沿線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並進,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網路化的大聯通。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相關各國應就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對接,共同為務實合作及大型專案實施提供政策支援。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通過共同打造若干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和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能夠形成連線沿線國家之間的基礎設施網路。貿易暢通是互聯互通的重點內容,應著力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共同商建更為寬泛、相容的貿易合作體系。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通過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評價體系建設,能夠打通融資貴、融資難的瓶頸。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通過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合作等活動,能夠奠定雙多邊合作的民意基礎。

“一帶一路”是文明互鑑之路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推動文明互鑑是解決全球發展面臨的共同難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不同文明需要在平等對話中增進理解,在競相展現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鑑中共同發展。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一帶一路”傳承和弘揚了古絲綢之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精神,倡導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文明互鑑取代文明對抗、文明衝突,把世界的多樣性和各國的差異性轉化為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使文明之花成為增進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人類進步的紐帶、維護世界和平的潤滑劑。“一帶一路”將推動沿線國家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鑑。

“一帶一路”是和平友誼之路

當今世界,地緣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區域性動盪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和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特別是一些國家和地區民生困苦,求和平、求穩定的心情迫切。加強全球安全合作,實現世界和平,是各國的現實需要和人類的共同願望。“一帶一路”倡導經濟發展與和平安全並重,兩者相輔相成,通過經濟發展為解決安全問題、鞏固安全成果提供堅實基礎。隨著沿線各國經濟的共同發展,本地區的人民生活將得到明顯改善,這有利於增進各國的社會穩定,為地區和平創造條件。經濟交往與合作所營造的互助氛圍和命運共同體精神,將為解決政治安全領域的複雜矛盾奠定更好的互信基礎,確立可持續的互利共贏模式,不斷增進有關國家之間的友誼,促進政治合作意願,共創有利於地區和平的環境。

“一帶一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發展規律,契合全球共同需要,彰顯人類共同夢想,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有效途徑。一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60多個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中國作為倡議者,正以實際行動推動相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深入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中國政府與部分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與一些毗鄰國家簽署了地區合作和邊境合作的備忘錄以及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推進RCEP談判、東亞經濟共同體和亞太自貿區程序;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發起設立絲路基金。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於20xx年3月28日正式公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絲路基金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案穩步推進。這些早期收穫標誌著“一帶一路”已經從概念發展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向我們展現了“一帶一路”的廣闊前景。我們相信,只要相關各國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實現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願景,讓各國人民共享合作成果,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11

一、一帶一路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世界性事業,不是一國、幾國、一個地區,是世界性的。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果惠及世界。這個倡議從20xx年提出,從那時起,一帶一路建設,是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

二、一帶一路我們的朋友圈有多大、合作範圍是:重點面向亞非歐大陸,同時向所有的朋友開放。不論來自亞洲、歐洲,還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合作夥伴,到20xx年3月兩會期間的朋友圈就已擴大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參與。

三、從20xx年起,一帶一路在建設經貿合作區,打造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平臺等方面發展很快,引導中國企業叢集式的往外走,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事實證明,一帶一路是共商之路、共建之路、共享之路,必將會為打造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貢獻。

四、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20xx年5月14-15日在北京舉辦,這次論壇,主要是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尋找方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的造福各國人民。

五、201x年的春風吹拂了祖國大地,我們偉大祖國迎來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第一春。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新氣象,令人精神振奮,積極推進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措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我認為20xx年一帶一路定會迎來一個大發展、大建設、大提高的新局面。我們更加充分的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們的黨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我們更加充分的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們祖國的外交政策宗旨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當所有這些成效進一步顯現出來,中華人民將以更加偉岸的身姿巍然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12

發揮**人大職能作用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服務保障

在20xx年9月和10月先後在中亞和東南亞之行中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界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戰略新構想,高瞻遠矚、運籌帷幄,賦予了古絲綢之路嶄新的時代內涵;今年1月19日至21日,在視察雲南時又對雲南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對外開放作出了明確定位和具體要求。通過學習的重要指示精神,對發揮州人大會的職能作用、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服務保障,有了初步的體會與實踐思考。

一、 “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內涵和戰略意義

(一)“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

20xx年9月7日,主席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了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倡議;短短不到一個月的10月3日,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時又明確提出,中國致力於加強同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願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對外開放的巨集大戰略一經提出,便引起了世人的高度關注。從世界地圖上不難看出“一帶一路”連線了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提出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務部於20xx年3月經國務院授權釋出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界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向西開放、內陸腹地開放前沿已成“新常態”。同時, “一帶一路”寫入黨的xx屆三中全會《決定》,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僅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而且受到了沿線國家的高度關注,已有60多個國家明確表示響應並願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意味著,在歐亞大陸上至少有一半的國家已經明確表示願意參與,願意參與的國家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

(二)“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

“一帶一路”蘊含的開放包容、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理念,都以經濟合作作為基礎和主軸,以人文交流為重要支撐。特別是將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等次區域連線起來,有利於各區域間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建立和健全亞洲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使泛亞和亞歐區域合作邁上新臺階,主要體現了“五通三同”。

“五通”就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政策溝通是

保證——達成政策共識,利用好積極因素,化解消極因素,求同存異,為專案建設開啟政策綠燈;設施聯通是優先領域——重點是交通設施建設,解決欠發達地區交通阻隔,物流和人流不便的問題;貿易暢通是重點內容——不斷消除貿易壁壘,加強資訊互換、海關、認證等方面的合作,促進國家間貿易和投資;資金融通是重要支撐——通過市場運作來籌集資金,在設立絲路基金基礎上、發揮各國融資、民間資本、商業股權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的作用;民心相通是社會根基——開展廣泛的人文交流,加強媒體合作、旅遊合作等多種方式,獲得沿線國家民眾的廣泛支援,不斷增進彼此合作和理解,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三同”就是建立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三者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合作共贏。就是通過實行以上“五通”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沿線國家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互溶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造福各國人民。這樣,在亞歐非廣袤大陸就將出現一個新生的巨大經濟活躍地區,將對全世界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三)“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是順應了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結構轉型的需要。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從1979年開始,中國先後建立了包括深圳等五個經濟特區,開放和開發了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東新區,相繼開放了十三個沿邊、六個沿江和十八個內陸省會城市,從而建立了眾多的特殊政策園區。但前期的對外開放重點都在東南沿海,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東、中、西部的區域發展失衡。“一帶一路”要經過西部通向西亞和歐洲,必將使中國對外開放的地理格局發生了重大調整,由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一起承擔著中國走出去的重任。

二是順應了國際經貿合作與經貿機制轉型的需要。20xx年,中國加入了WTO,成為了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中國的“入世”對全國經濟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巨大新影響,可以說,WTO這一被大多數成員國一致遵守國家貿易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衝破了少數國家對中國經濟的封鎖。但最近幾年來國際貿易機制又在發生了深刻變化並有新的動向,與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是緊密聯絡的。中國的自由貿易區戰略必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是順應了中國與其他經濟合作國家 結構轉變的需要。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早期,以歐、美、日等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有著資本、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中國恰好成他們的投資樂園,中國對外開放可以說主要是發達國家和地區。而今,中國的經濟面臨著全面轉型升級,長期形成的一些產能需要新的出路,目前許多處於發展中國家面臨著當國中國同樣的難題。所以,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就可以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進行道路、橋樑、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發展紡織服裝、家電甚至汽車製造、鋼鐵和電力等,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能力,更順應了中國產業技術升級的需要。

四是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防產業轉移的需要。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亟需資本、技術和管理,對外開放主要是以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為主。有關數字顯示,1979年至20xx年的三十三年間,中國共引進外商投資專案763278個,實際利用外資總

額達到12761。08億美元,對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管理現代化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今,儘管國內仍然需要大規模有效投資和技術改造升級,但已經具備了生產要素輸出的能力。據統計到20xx年末,中國對外投資已經突破了千億美元,已經成為資本淨輸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順應了中國生產要素流動的新趨勢,將中國的生產要素特別是優質的過剩產能輸送出去,讓沿“帶”沿“路”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共享中國發展的成果。

二、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思考

(一)參與 “一帶一路”建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切實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機遇,積極推進連線東南亞國際大通道建設。目前雲南省正在編制“一帶一路”建設發展規劃,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和州政協對“一帶一路”建設戰略高度重視,切實抓準“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機遇,將全州的重大基礎設施專案和主要產業發展納入其中;進一步擴大與越南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特別是擴大與珠三角經濟帶的聯通,努力提升獨特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全州八縣市應當努力推動將連線越南及東南亞的陸路、水路通道建設,並納入“一帶一路”建設關鍵專案;統籌規劃境內外交通建設專案,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快推進全州重大專案建設,為經濟提質增效奠定良好基礎。

二是切實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機遇,積極爭取國家賦予沿邊開放更大的試驗權。根據國家總體外交方針,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把推動構建和諧周邊、開展周邊區域合作的外事交往許可權,適當下放一部分給州,進一步擴大州外事工作自主權,從而不斷提升外事工作服務國家向西開放和新高地建設的能力;充分發揮在推動建立各種周邊區域合作機制中的作用,把真正打造成我國開展周邊區域合作的“試驗田”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戰略支點,儘快形成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沿邊開放經濟帶,從而進一步提升沿邊開放水平。

三是切實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機遇,積極推進沿邊開放,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水平。大力提升對外經貿合作水平,積極爭取國家對從周邊國家進口戰略性礦產資源和國內急需的大宗農產品在資質、配額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擴大資源性產品進口貼息範圍,努力擴大進口規模,不斷推動與越南的經貿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和更高水平邁進;努力設法增加機場、富寧港的運輸次數和運輸能力,進一步提高“物流”檔次,從而提升國際化新水平。

四是切實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新機遇,積極合力打造更多的“**品牌”,為經濟提質增效注入新的活力。當今世界已進入了品牌經濟時代,有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州外乃至國內外顧客要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要把綠色、安全、生態和環保等產品生產,打造“**品牌”作為重點,同心協力,將美食、美物和古典民族文化及其特色產品,包括三七和丘北辣椒等,通過“**品牌”推向國際市場,提高“**品牌”的國際知名度,為經濟提質增效注入更大活力。

(二)以“一帶一路”戰略為指導謀劃跨越發展

首先要堅持加快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發展不夠快、不充分、不協調是基本的州情寫照,加快發展是最緊迫的重大任務。必須樹牢加快發展一刻都不能放鬆的理念,堅定不移地推動實現跨越發展。堅持把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在補足基礎設施短板中挖掘投資需求潛力,推進綜合交通、水利、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謀劃建設從成都到昭通至曲靖到至天保到達越南河內的跨省出境高速公路,打通西南腹地經滇東南向東南亞的國際大通道,積極爭取富寧港瓶頸專案——百色水利樞紐過船設施早日建設,從根本上完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把轉型升級作為加快發展的牽引,以三七為主的生物資源開發、以鋁錫鋅鎢銦稀有貴重金屬為主的礦產資源開發、以普者黑景區為主的旅遊開發等重點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全力做大全州經濟總量。把對外開放作為推動跨越發展的引擎,主動融入滇中經濟區、珠三角、北部灣等區域合作,加強與越南的交往交流,抓好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與百色跨省經濟合作園區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打造對內對外開放平臺。

其次要堅持爭創民族團結模範不放鬆。是全國30個民族尤其是雲南省8個民族之一,一直是全省乃至全國民族工作的重點地區。必須樹牢“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守好築牢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積極探索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路子,提升新形勢下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始終堅定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也決不讓一個民族村寨落伍的決心,不斷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步伐,加大扶持特困少數民族群眾力度,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維護少數民族地區和諧穩定,大力繁榮民族文化,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全州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把建成全國邊疆民族團結模範。

其三是堅持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不放手。州山區半山區、岩溶和石漠化地區分別佔全州國土面積的97%、53。4%和31。9%,區域內水土流失加劇,自然災害頻發,貧困問題與石漠化問題交織在一起。所以說石漠化是州生態治理的重中之重;必須樹牢“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理念,全面實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堅持扶貧開發和石漠化綜合治理相結合,水利建設、生態建設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體”協同推進,推動石漠化地區扶貧開發、生態建設良性互動;要抓住國家將納入革命老區建設發展規劃、對民族貧困地區的精準扶貧等政策,為我州積極爭取專案,加快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及扶貧開發帶來了的機遇;為此,下大力氣打好扶貧攻堅戰,從最貧困的邊遠及邊境少數民族村寨扶起,瞄準扶貧物件,實施當今最新的精準扶貧,加大新農村建設的力度,切實抓好農村環境整治,著力建設美麗宜居的新鄉村。與此同時,紮實抓好退耕還林、農村能源、天然林保護、飲用水源地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從而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著力整治環境汙染,嚴格環保準入門檻,大力推進企業節能降耗技術創新與改造,積極發展綠色、低碳、迴圈經濟,推動資源利用方式的轉變,做到保護好我們子子孫孫賴以生存的青山綠水和藍天白雲。

(三)發揮職能作用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服務保障

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一帶一路”建設是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開創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和平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要深入貫徹黨和國家關於“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決

策,自覺擔當起時代使命,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程序當中。

二要完善人大工作機制,適時依法按程式制定和修訂相關實施辦法及單行條例。在20xx年初州人代會上,與會代表對加快發展州旅遊業提出了一些好的立法意見建議,我們要認真做好《州“十三五”立法規劃》。普者黑、壩美、老君山等純天然的旅遊資源,已開始在省內外有名,做好做強做大旅遊業,尤其是做好旅遊立法工作,既是州經濟發展的必須,也是擴大對外開放的必然。要堅持需求導向,認真梳理、歸納問題,在深入分析調研的基礎上,適時地修訂已出臺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與此同時,制定出臺有關促進對外開放和邊疆地區外事工作實施辦法以及單行條例,切實指導和支援“一府兩院”開展依法行政及司法服務和各級人大監督服務,為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要積極探索、不斷提高服務和保障“一帶一路”建設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強經驗總結和工作指導,強化分工落實,抓好督促檢查,確保服務和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紮實有序推進;要監督和支援並鼓勵“一府兩院”及八縣市人大積極探索,結合各自實際,發揮各自優勢,創新有益經驗,促進服務和保障建設工作有序有效的深入開展。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13

主席日前在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倡議就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

“一帶一路”不是獨奏曲,而是交響樂;G20不是男高音,而是合唱曲。兩者都因中國而放光彩。

發揮身份優勢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金磚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中國的多重身份及統籌協調能力,使其可以在G20三類國家——G7、金磚及中等強國之間,扮演協調人的角色,並且統籌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發達國家的主張和訴求。

而且,中國正從全球產業鏈的低端走向中端,區域性步入高階。中國既可以與發達國家合作開發亞非發展中市場,也可以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分享中國鮮活的現代化經驗,這就是建設“一帶一路”的雙環流經濟理論所顯示的。

凸顯領導能力

中國的議題設定能力、感召力與領導力,決定了此次峰會的成效乃至G20的前途命運。G20杭州峰會,成為G20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多、代表性最廣泛的一次峰會。此次杭州峰會,成果不僅超越以往,而且起到了將G20從危機應對變成長效治理機制的關鍵性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上的熱烈反響更是中國領導力、感召力的鮮活寫照。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我們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態度積極,以亞投行、絲路基金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斷深入,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專案逐步落地。“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

不負世界期待

在中方推動下,“包容和聯動式發展”成為G20杭州峰會的重點議題之一。峰會第一次圍繞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系統性行動計劃。全球互聯互通倡議也是此次峰會的內容之一,這與“一帶一路”思想高度契合。

“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國際合作倡議,通過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實現中國與世界的互利共贏,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一帶一路”的首要關注就是基礎設施投資。發達國家普遍面臨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的任務,發展中國家更面臨著建造、換代等重任,這是比所謂的再工業化更能推動世界實體經濟增長的路徑。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是亞投行、“一帶一路”倡議取得如此世界效應的根源。

拓展中美合作

G20杭州峰會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均表明,不同於西方基督教思維,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包容開放。中國協調發達國家、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國際秩序的最終走向;而其中,爭取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支援,是G20、亞投行、“一帶一路”建設的方向。

有種抹黑說法認為,“一帶一路”是另起爐灶、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其實,G20杭州峰會取得的成功顯示出,中美合作的作用不可或缺。美國是世界所有國家的鄰國。無論是亞投行還是“一帶一路”建設均繞不開美國,也不應繞開美國,應積極爭取美國政府、企業、民眾和美元的支援。實際上,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也會給美國帶來機遇。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美國國內很多人建議,應尋求將“新絲綢之路計劃”與“一帶一路”對接,加強與中國在地區經濟、安全治理上的合作。

不管怎麼樣,中國的智慧是借力、借勢,應對美方闡明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世界經濟增長和地區穩定,爭取美方支援。中美應該討論如何合作建設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比如,美國在軟基礎設施的規則、標準上的優勢與中國在硬基礎設施上的優勢結合;美國在安全體系上的優勢與中國在經濟上的優勢結合,開發第三方市場等,推動各自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全球化轉型,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中美關係轉型,這也為各方所期待。

總之,世界日益增長的國際公共產品的需求與落後的供給能力之間的矛盾,就是建設“一帶一路”的動力。亞洲基礎設施有八萬億美元的巨大缺口,所以中國倡導成立的亞投行才會取得如此成功。“一帶一路”需要中國和美國等其他國家一起合作提供公共產品,這是中國“一帶一路”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是包容、共享的區域合作架構,相關國家不應戴著有色眼鏡抵制;相反,早參與早得益。要以21世紀新型國際關係理念看待“一帶一路”所開創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14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千餘名代表齊聚北京,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這注定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度拓展與政策溝通具有里程碑意義。

3年多的時間,一個由中國提出的倡議、行動,逐漸形成廣泛國際合作共識。作為中國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倡議推動相關國家在發展的旗幟下聚合起來,既讓一些欠發達國家看到了脫貧致富、實現現代化的新希望,也讓一些遭遇發展困境的發達國家捕捉到了深化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契機。在這一倡議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發展水平國家共同合作,推動市場多元化,營造互惠新格局,讓中國夢與世界夢深度融合、密切關聯,成為沿線各國人民築夢前行的紐帶。

20xx年底,第71屆聯合國大會決議首次寫入“一帶一路”倡議,獲得193個會員國一致贊同。今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344號決議,呼籲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應邀出席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聯合國大會主席彼得·湯姆森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基於全球共同繁榮的理念提出的,與聯合國的目標高度契合,聯合國方面希望將“一帶一路”倡議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行“聯姻”。這無異於是在強化中國夢與世界夢的融合與共為。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人民張開雙臂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一系列“中國智造”正逐步進入沿線國家民眾的日常生活,為解決民生難題貢獻中國方案。在創新驅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逐夢絲路,為這條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贏之路、文明互鑑之路不斷注入新動能。

獨行快,眾行遠。期待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能夠成為凝聚“命運共同體”共識、實現中國夢與世界夢對接的新起點、新航程,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上,俄羅斯總統普京也發表了演講,支援“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普京稱,“一帶一路”建設是被及時提出的、前景光明的倡議。“提出的包括能源、基礎設施、交通和工業在內一體化倡議是一個創舉,為世界樹立了一個典範”,普京說道。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將俄羅斯視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俄於20xx年5月簽署了“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聯合宣告。這對於促進歐亞地區的經濟一體化程序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對接本質上是經貿合作的對接,即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的對接以及雙方共同推進建立自貿區的對接。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5月12日在俄《勞動報》發表署名文章《“一帶一路”——深化中俄合作的新平臺》。文章指出,“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戰略對接已取得早期收穫,為中俄務實合作開闢新的廣闊空間。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則認為,歐亞經濟聯盟建設與“一帶一路”的對接有利於優化雙邊貿易結構。“為此,我們應該把貿易結構從商品貿易轉向投資貿易,發展長遠的合作專案,商品貿易可以被包括在這些專案中。只有這樣,貿易合作才能走的更遠。‘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框架下的合作也正在向這樣的合作模式轉變”,傑尼索夫大使說。

作為歐亞經濟聯盟的另一個參與國,白俄羅斯作為地處歐亞大陸多條道路交匯之處,在構建歐亞交通走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白俄羅斯積極支援,並利用自身的地緣優勢推動歐亞大陸橋建設,扮演著重要的樞紐角色。中白工業園更被寄予“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的厚望。20xx年5月12日,主席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陪同下考察中白工業園,見證首批入園企業獲頒入園證書,並在工業園發展藍圖上簽名。曾表示,要把中白工業園建設作為合作重點,將園區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和雙方互利合作的典範。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經貿投資、跨境工業園區建設之間,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牽一髮動全身的關係。“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實際上是經貿、務實合作的對接,以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

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低迷已困擾全球多年,世界亟需一個新型的國際經貿合作機制來引領全球經濟健康發展。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的“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恰逢其時。作為負責任、有擔當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將進一步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援: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於支援“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

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中國為重振全球經濟搭建了新的平臺,“一帶一路”不只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給“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帶來了可預見的發展機遇和共同的經濟繁榮,歐亞地區的“築夢空間”指日可待。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15

“一帶一路”戰略相關規劃政策陸續,與沿線國家的戰略對接有序展開。8月18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召開,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了8項要求。9月,國家發改委公佈《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標誌著“一帶一路”首個多邊經濟合作走廊正式實施。10月,《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xx-20xx年)》印發,預示著作為“一帶一路”合作重要抓手的中歐班列進入健康有序發展軌道。與此同時,在對外合作檔案簽署方面,20xx年,我國與烏拉圭、厄瓜多、孟加拉國、柬埔寨、塞爾維亞等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框架協議和諒解備忘錄,與波蘭、捷克等國簽署了編制雙邊合作規劃綱要諒解備忘錄,與土耳其、捷克、波蘭、沙特等國簽署了《關於加強“網上絲綢之路”建設合作諒解備忘錄》,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簽署首份與國際組織間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檔案。

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工作穩步推進,陸上和海上走廊建設亮點紛呈。在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方向,中越國際鐵路通道已成功開行集裝箱國際聯運,中老國際鐵路通道境內段和境外段開工建設,印尼雅加達至萬隆高鐵專案5公里先導段全面開工。在中巴經濟走廊方向,喀喇崑崙公路升級改造二期(哈維連-塔科特段),拉合爾至卡拉奇高速公路(蘇庫爾至木爾坦段)相繼開工建設。在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方向,自霍爾果斯出境,經阿騰科裡、阿拉木圖、奇姆肯特、阿克套過裡海至巴庫、波季過黑海到達伊斯坦布林的陸海聯運通道打通,中吉烏三方在京召開中吉烏鐵路三方聯合工作組第一次會議,中吉烏鐵路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專案(烏境內)竣工通車,塔吉克瓦赫達特-亞灣橋隧專案一號隧道貫通。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方向,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大(理)瑞(麗)鐵路保瑞段主體工程、大(理)臨(滄)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由中信集團聯合體中標的皎漂特區工業園和深水港專案開工建設。在新亞歐大陸橋方向,匈塞鐵路改造升級等專案順利推進,新疆建成現代化中歐(中亞)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在中蒙俄經濟走廊方向,我國與俄羅斯、蒙古簽署了口岸合作框架協定,完成了中蒙邊境烏力吉口岸的對外開放。在海上絲綢之路方向,瓜達爾港疏港公路和國際機場開工建設,瓜達爾港正式開航,中交建投資開發的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城專案復工,由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興建的馬來西亞馬六甲皇京港深水補給碼頭舉行奠基儀式,衣索比亞至吉布提鐵路(亞吉鐵路)建成通車。

現如今,“一帶一路”建設相關區域性投融資平臺不斷完善。

國內經濟轉型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去產能”仍將作為我國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的重要路徑,隨著國際產能合作“十三五”規劃等相關規劃及政策的逐步落地,國內經濟轉型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良性互動機制正逐步建立,將助推國際產能合作規模將不斷擴大。一方面,隨著“去產能”工作進一步推進,輕功、家電、紡織服裝等傳統優勢產業以及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富餘產能優勢產業將加快“走出去”步伐。另一方面,創新驅動戰略引領下產業升級不斷加快,我國工程機械、交通裝置、航空航天以及海洋工程等高階裝備製造業生產能力和水平將進一步提升,從而為中國企業進一步開拓海外工程承包市場、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支撐。此外,20xx年“雙創”工作不斷推進,各類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不斷湧現,這也將大大豐富我國國際產能合作的層次及路徑。

“一帶一路”建設佈局將穩步推進,但國內統籌協調不力問題將更加突出。自由貿易試驗區、沿邊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開放合作平臺的作用有望進一步顯現,沿邊重要國際經濟走廊和海上戰略支點的建設步伐將明顯加快,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空間佈局框架的形成。與此同時,國內各省區市將積極落實“一帶一路”重大專案建設及進展計劃,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開放合作的步伐。

但是,國內統籌協調機制不健全、中央及各級政府對“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領域和重點專案協調管理不足、不同省市各自為政以及在國際產能合作專案投資和中歐班列等方面無序競爭問題仍將十分突出,不利於維護及擴大我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切實利益。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16

“一帶一路”根植歷史,但面向未來;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我們完全可以從古絲綢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推進合作,共同開闢更加光明的前景。”主席的高峰論壇主旨演講和圓桌峰會致辭,對絲路精神進行了深刻闡述,不僅喚起了人們的歷史記憶,也賦予了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秉承這一精神,點亮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燈,古老的絲綢之路將日益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把中國同世界各國的互利共贏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歷史長河大浪淘沙,留下的遺產都已化作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絲綢之路能夠名垂青史,就是因為它使用的不是戰馬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船堅炮利,而是互利和友誼。兩千多年的交往歷史證明,只要堅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展。這是古絲綢之路留給我們的寶貴啟示,也為解決今天的全球發展問題提供了一把鑰匙。

“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主席在演講中提到的“三個赤字”,也是與會人士普遍關心的全球治理難題。這次高峰論壇召開,正值經濟全球化走向不明、各方熱議全球化命運之時。面對風險挑戰頻發的世界,為經濟增長增添新動力,使發展更加普惠平衡,讓貧富鴻溝有效彌合,無一不需要各個國家地區攜手同心,開展全方位合作,才能共克時艱、共創輝煌。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的時代意義就在於此。

“一帶一路”是順應經濟全球化進入新階段的時代潮流提出的合作倡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一帶一路”建設順利推進的重要前提。繼承絲路精神,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已經得到沿線國家廣泛認同,也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不僅如此,以絲路精神引領“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一個創舉,其意義已遠遠超出地緣範疇,更為人類展示出更具活力、更加平等、更加普惠的光明發展前景。

讓絲路精神照亮共贏之路!這條路上,因為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借鑑,文明不再有高低優劣之分,而是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因為摒棄了“零和博弈”的陳舊思維,發展不再是你輸我贏,而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這條路上,中國將繼續奏響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強音,為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進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17

一、一帶一路的概念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xx年9月和10月由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二、時代背景

絲綢之路是張騫於西漢(公元前220xx年―公元9年)出使亞洲中、西部地區開闢的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錫爾河與烏滸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大伊朗,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推進了人類文明進步,促進沿線各國繁榮發展。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用智慧、勇氣和汗水開拓了連線亞歐非大陸各文明的人文、貿易交流通路,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同鑄就了輝煌的古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液中,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活動的重要依託。

進入21世紀,面對復甦乏力的全球經濟形勢、紛繁複雜的國際和地區局面,xx20xx年9月訪問哈薩克時提出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覆蓋中國西部9個省區及中亞、西亞、高加索地區甚至南亞相關國家;同年10月,訪問印度尼西亞時又倡議“建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中國由海路與東亞、東南亞、南亞乃至歐洲、非洲國家的合作,這兩個倡議合併簡稱為“一帶一路”。黨的xx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加快與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這標誌著“一帶一路”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3月28日,博鰲亞洲論壇20xx年年會開幕式當天,中國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三、絲路新圖

開啟世界地圖可以發現,“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無論是“東出海”還是“西挺進”,都將使我國與周邊國家“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政策溝通、民心相通”。無論是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從應對金融危機、加快轉型升級的角度看,都有利於沿線各國政治互信、地緣毗鄰、經濟互補等優勢轉化為務實合作、持續增長優勢。

四、一帶一路會影響我們什麼?--幾個熱頻詞

命運共同體:亞洲夢

“70年來,亞洲國家逐步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差異,從相互封閉到開放包容,從猜忌隔閡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認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博鰲亞洲論壇20xx年年會開幕式上,主席的主旨演講,準確深刻地總結了亞洲國家合作發展的歷程和成果,引起高度共鳴。一切發展都應是包容的發展,不應落下任何一個群體,“命運共同體”充分體現了亞洲國家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高度認同和積極作為,推進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已成為亞洲國家的強烈共識,成為共同的“亞洲夢”。

作為亞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在推進亞洲命運共同體的程序中,中國必須是“領頭雁”,中國也有能力承擔起這樣的角色。黨的以來,出訪中有一半以上的足跡留在了亞洲國家,與世界各國領導人談到“命運共同體”的話題不少於10次。其中,借用古代“絲綢之路”歷史符號,承載中國夢、和平發展和大國責任的“一帶一路”,不僅是一國實現發展的重要路徑和地區乃至全球實現繁榮的必然選擇,更關係到全民的共同福祉。

“一帶一路”:從構想走進現實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契合中國、沿線國家和本地區發展需要,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順應了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主席關於“一帶一路”的精彩論述獲得國際輿論高度熱議,“絲路熱”由此掀起高潮。“一帶一路”是實現“命運共同體”夢想的重要途徑。“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提出後,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目前,已經有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表達了積極態度。截至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已增至57個,“朋友圈”不斷擴大。在此之前,絲路基金已經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案已在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有了早期收穫,從構想走進了現實。

經濟新常態:中國自信

中國改革開放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創新,“一帶一路”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中國經濟的發展沒有唯一的答案。但的表態卻令人振奮和鼓舞:“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將繼續給包括亞洲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多市場、增長、投資、合作機遇。”“中國將同大家一起,共同驅動亞洲發展的列車,不斷駛向更加光明的未來。”中國崛起大勢不可阻擋,這就是中國的自信。

五、“一帶一路”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什麼改變?

一是有利於探尋經濟增長之道。“一帶一路”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的中國,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實行全方位開放的一大創新。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共同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紅利、中國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中國將著力推動沿線國家間實現合作與對話,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夯實世界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

二是有利於改革開放新格局的形成。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受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因素影響,對外開放總體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格局。“一帶一路”在我國國內段覆蓋了中西部的大多數省份,讓廣大中西部地區由原先的“內陸腹地”變成現在的“開放前沿”,為中西部地區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契機。

三是有利於經濟轉型升級。“一帶一路”為我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和過剩產能化解提供了廣闊的戰略迂迴空間。東部地區受汙染治理、土地價格、勞動力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而我國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南亞等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通過“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將我國的部分產能過剩或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轉移出去,可以為我國的經濟轉型升級留出必要的發展空間,既可以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也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

四是有利於全面深化改革。“一帶一路”戰略的巨集大程度前所未見,初始階段具有較多“構想”色彩還有很大的解釋空間。要在關注外部空間和機遇的同時,堅持深化改革、完善體制,以內部調整和改革來強制度、增效率、促公平,標本並治,靈活、有效地形成和把握行業、地域或市場重點,確保該戰略規劃的具體實施能夠達成預期的政策目標,保證國家健康、長遠、穩定發展。

風起揚帆正當時,四海同心逐新夢。"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巨集偉藍圖已經繪就,中國願意與沿線國家一道,和衷共濟、相向而行,再現古絲綢之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共同鑄就團結、發展、繁榮、文明的希望之夢。

一帶一路心得體會 篇18

近年來,隨著網路強國、“網際網路+”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我國資訊化治理能力明顯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網、用網、治網之道更加明確,以“一站兩網四庫十二金”為框架的統一完整的國家電子政務網路基本形成,基礎資訊資源共享體系初步建立,電子政務服務不斷向基層政府延伸,不僅創新了行政管理體制,有效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而且拉動了資訊化消費需求,帶動了行業資訊化發展。另一方面,我國資訊化治理的產業保障能力也明顯增強,網信產業規模和影響力躍居世界前列,網信產業生態體系初步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提升,特別是一批本土企業積極開展國產晶片、作業系統、資料庫等網路安全關鍵軟硬體技術攻關和應用推廣,形成一系列行業資訊化整體解決方案,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資訊化技術體系日趨成熟,為資訊化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堅實基礎,已具備輸出資訊化解決方案的能力,並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和認可度。

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面臨深刻變革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資訊化治理能力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由於“一帶一路”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資訊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網際網路普及率普遍偏低,資訊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國家資訊化治理體系建設相對滯後,這些問題為國際網路互聯、資訊互通造成巨大障礙,同時也為我國資訊化治理能力“走出去”帶來廣闊空間。不少友好國家欽佩我國資訊化治理的成就,針對自身治理中存在的“痛點”引進相關解決方案的意願比較強烈。作為中央直接管理的電子資訊類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網路先行、資訊先行,網信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我國資訊化治理能力“走出去”完全可以大有作為,特別是基於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軟硬體整體解決方案,能為沿線國家稅務、海關、公安、司法、審計、能源等核心領域提供全方位的資訊化支撐。

標籤: 心得體會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xinde/jingxuan/poyz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