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精選18篇)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精選18篇)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1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孔夫子正是以這種樸素的、溫和的生活態度來影響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種子,把那種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精選18篇)

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的理解與感悟。

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做到學與思的結合,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反思性的教師,才能不斷進步 。

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孔子的這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說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認知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的原則往往是一致的。學習要聽別人講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聽信別人。

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為了學習而學習,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學習,大腦卻一片空白,學習只為了追求數量,而不在乎質量,結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學習在思考,也在於吸收。

也有不少人,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學習。只是一味地思考,沒有一定的學習指導,結果思考鑽進了死衚衕,就難免是非不分。

因學習而思考,而感到充實。因思考而學習,而感到明智。可見,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缺一不可。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2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裡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眾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著、趕著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著可不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為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為人子,為人弟者,在家裡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為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今天說的德乃為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為說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為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裡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為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為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著。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為什麼呢?因為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為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為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3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士不可以不巨集毅,任重而道遠”的凌雲壯志,有人讀出了“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群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其實,作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這正是我們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東西。

人應該如何生活呢?孔子給出的第一個答案便是“愛”。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並認為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說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說如果不能從心底裡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裡真的為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才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實,不論是古今中外,對於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快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們受過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們那個時候更聰明更靈巧,卻很少看到他們對父母的體諒和感激,父母盡最大所能給了孩子一切,讓孩子覺得接受別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卻獨獨忘記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他人,而愛的缺失,不僅僅會讓孩子在今後的集體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沒有愛的人,無法體會到生活中最高的快樂。因此,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應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恆中心。

《論語》所傳遞的第二個生活的要訣,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經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麼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因為窮而作亂。這份安於貧窮的心境至為難得,而他之所以能夠安於貧窮,正是因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才不至於失去平和心態。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說:“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唯一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快樂。他讚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因為他們的喜怒並不依賴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說出自己的人生願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嬉戲時,他卻讚許的點頭。可見孔子在內心並不真的認為君子必須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心境。

人活在世上快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他用一句話為這個原則做了最好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應該能夠保持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不贊同無原則的以德報怨,因為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為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做人原則性的體現。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原則,這點說來容易,但它需要個人有足夠的判斷力,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夠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堅持的,什麼是可以包容的,什麼是應該反擊的,這一切的前提,便是個人具有精神上的獨立性。最能體現這種獨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這是一種充分自我負責的態度。有了精神的獨立性,便能夠在任何情況下獨立承擔其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從外界或他人身上找藉口,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奮發而起,不論外界條件是貧是賤,是亂世還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除了這些精神層面的生活以外,孔子還很關注人們日常的行為。給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對“玩”的態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遊戲。在“志於道、依於仁”的同時,他也不忘“遊於藝”,當他閒居在家時,一改在朝中謹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鬆自然。當看到別人飽食終日,他便勸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動。總之,生活的快樂總是可以自己尋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應該是單一的。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最大不同在於,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應該學習的,也是我們教師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因為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今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擇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4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裡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並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聖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眾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著、趕著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著可不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於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麼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麼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為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為人子,為人弟者,在家裡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係。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為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今天說的德乃為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麼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麼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於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為說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於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於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為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於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闆,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裡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麼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為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為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著。你怎麼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麼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後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係。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麼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麼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為什麼呢?因為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為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為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當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當說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國小生閱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我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境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經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僅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僅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僅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僅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僅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構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終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僅能夠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教師嗎?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6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說:“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幹,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麼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著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訊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瞭解借鑑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餘”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為倪),小車無軏,(音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說,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國小,說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國小的教導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後,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心裡很是愧疚。可是等後來找到郵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檔案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佈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製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於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後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局怎麼樣,有佈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7

今天開始認真讀《論語》。對於這一類的古籍,年輕的時候真不太上心。想想自己讀了很多年的書,竟連這樣一本古典、經典、充滿智慧、字字珠璣的書都不曾好好讀過,不禁汗顏。

細讀之下,竟萌生了寫點什麼的慾望。於是乎,開啟了塵封的個人公眾號,寫下讀《論語》後的第一篇感想。作為開篇文章,這真是一個不過的選擇。

第一段便是那耳熟能詳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說”同“悅”,一早便知。然“悅”與“樂”的區別在哪?之前從未細想。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可不,學習的過程中內心充滿喜悅,那是靜靜的心底的私語。百家筆記網()雖有時也會忘形地手舞之,足蹈之,但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表面平靜,內心洶湧。有時竟然是不能說,不可說,說不得,說不出。呵呵,有時候語言的力量真真有限的很。

而有“朋”來到,若不喜形於色,豈不讓“朋”誤會?而“朋”之一字,絕非泛指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之人。可見古人擇友嚴苛,並不隨意與人為朋。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這樣的人來了,豈會不樂開了懷?那絕對是喜不自勝啊。

“人心隔肚皮,對面不相識”。人與人之間的瞭解可謂是難之又難。知你、懂你的人世間能有幾人?年輕時常常豪氣干雲地吼上一句:莫道前程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現在想想不免發笑。所以,人不知,我不慍,這豈不是我們該有的基本境界嗎?話說,你慍了又如何?可不就是庸人自擾嗎?就讓花自飄零水自流吧。

靜靜地享受讀書的喜悅,讓真正的朋友感受你的在乎,在不為人知的角落淡然地微笑。這是夫子早就給予我們的智慧。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8

暑假開始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有點頓悟的感覺,就來寫寫自己的感受。

首先從一個節目開始,某個晚上看某電視,李連杰給人感覺很滄桑的感覺,他說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人一輩子,光溜溜的身子來到人間,光溜溜的離開人世,來的時候,需要別人救濟幫忙,走得時候也要麻煩人火葬幫忙,每個人其實都是在別人的救助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還是利用在世間的日子去多救助一些別人,才有意義。當別人問他,慈善最大的感慨,他說是"給別人的才是你的",解釋到比如別人送一個表給他,他每次看錶的時候,其實都在想念那個送表的朋友,其實他朋友已經戴在他的身上,他認為,在我們離開世間的時候,什麼都不能夠帶走,為什麼不在自己活著的時候,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呢,這樣一來,自己就永遠的存在在世界上。他把人生歸結為"助人"和"愛人",我想就是他的偉大和成功,他在人生中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真精彩的感受!

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才知道原來我們以前為了論語而論語的思維使我們認為古文化沒什麼用處,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讀懂論語,而且由於沒有生活經歷,對論語之道也沒有真正的體驗。

經歷了20xx年的社會生涯,有時候會對社會有悲觀的想法,對人生有無奈的想法,現在周圍,好象始終是那些有關係的人吃得開,利益始終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熙熙攘攘,皆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會的寵兒,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為手頭的工作而生存,有幾個人可以超脫的生活,有幾個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畢竟說什麼生活還得繼續。正因為工作的辛苦和無奈,大部分人都覺得不快樂,混日子的感覺很厲害。有錢的人也不快樂,因為他想更加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把錢轉化為長期的快樂,最多就,那種窮快活很少了。

總之,我們的生活,得為"利"字。在這個前提下,那論語的做人學問,仁的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呢?畢竟這個不管我們飯的。我結合自己,想了一下認為其實是我們還是沒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們怎麼樣一個人,其實都有一個做人之道,誠實之人,狡詐之人,其實都在修煉自己的人生的道。這個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懷瑾先生,就會去把做人理論化,找到人生的修煉理論,可以更好的指導做人。而大部分人,則是根據自己的教育和周圍人的影響,在無理論的實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實並不與謀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們更好的謀生。可以認為,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態度和方式相輔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確,做事就越清晰,不會出現原則的問題。

最後,做人之道,其實是給人尋找真正的幸福和快樂的根本。始終人生必須明白,財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疾病、窮困、死亡、失敗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況,真正人生不敗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煉。一個人做人明確了,他可能事業失敗,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終還是會有生存的勇氣和決心,因為他可以面對。否則,則可能會由於某個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也許,我們每個人,不管讀論語也好,還是西方哲學也好,或者自己確定一個準則,找一個健康之道,做自己的人生指南,才是健康的人生,確保永遠不失敗。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9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就是《論語》裡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前一則,那麼,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聰敏而一則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請教為羞恥。這兩句話雖就是說:幾個人在一齊出自20__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這天對我們的學習仍有重要的指導好處。

人不怕犯錯誤,只要勇於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我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當的時候,一經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道歉並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以前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就是說教師對自我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論語》引孔子的話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樣敢當!我只但就是就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就是能夠這樣說的。

在《論語》裡對以前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出寬巨集的胸懷。他說:“人潔以進,於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就是說人家已經去掉了汙點而進步,就要讚許他的潔淨,對他的過去不就應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就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我們華夏大地。這一片綠洲一向點綴裝扮著

孔子認為,學習務必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就是吾憂也。”也就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就是我們憂慮的。

透過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於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就是得益非淺!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10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_言行的書。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十則》主要講兩大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二是講有關於思想修養方面的。《論語》使我懂得如何處世待人,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其中有幾句論語,我受益非淺。

“溫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國小時的課本來複習,每次複習後,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覆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麼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__要發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間該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和諧啊!!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後落葉的。讀了這句話,可想而知,松柏是多麼堅韌不拔,是那麼經得起惡劣環境的考驗。我們不正需要這種精神嗎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境中,都應該堅強不屈,高風亮節!!抗戰英烈吉鴻昌,面對著敵人的_,毫不畏懼,大義凜然;烈士羅學瓚在獄中堅強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_員賈起面對國民黨的嚴刑拷打,但他沉著冷靜,英勇不屈,嚴守黨的祕密……這些烈士,他們這種堅強不屈的品格,是多麼令人肅然起敬!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決不能退縮,應該堅強面對,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通過學習《論語十則》,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11

小時候,我們大家都學過《論語》十則。雖然叫十則,但是《論語》可不光十則。他總共有二十篇,它的作者就是偉大的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它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就是孔子的代表作,記錄了孔子及其_言行,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的第一篇是《學而》。這一篇主要是闡述讀書與做人的關係,強調嚴於利己,仁愛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論語》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兩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而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千萬不能空談浮言,心中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樸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環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而《論語》的第二篇主要是講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這一篇裡,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孔子還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的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篇裡面提到一句,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論語讓我知道了每天都能學習到新的知識,這些新知識能擴大我的知識面,如果每天都能做到複習前面學過的知識,並且用心體會有自己的理解和領悟。那麼,我就能不斷進步了。知識積累豐富了,那麼學習就能進步了。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12

小時候被老師逼著背書,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總覺得是一件苦事,根本不知道何“說”之有!按照教科書和老師的解釋,“學而”第一句的意思是:學習過的東西大家要隨時溫習它,“不亦說乎”,說實在的,每天強迫性地讓自己去學習,不是“不亦說乎”,簡直就是“不亦苦乎”!所以根本就不覺得《論語》有多麼了不起,也不相信他說的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但在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裡,我卻看到了《論語》的異彩紛呈,孔子思想的遍地開花。讀到見解獨特之處,我會陷入沉思,讀到幽默之處,我會會心一笑,我知道自己已經被先生的言語所深深吸引,也開始相信,“學而時習之”,真的是“不亦說乎”了。

在此摘取先生對“學而”的解釋,並把以前我所理解它的意思列出,以作比較,從中可窺見先生對《論語》的精闢獨到的見解,也算作讀此書的一個筆記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之前對它的理解是:學習過的東西大家要隨時溫習它,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有朋友從遠方來看我,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別人不瞭解我,誤解我,而我並不在心裡怨恨他,這樣才算是君子。

按照這樣來理解的話,強迫性的學習是快樂的,即使我們覺得痛苦,也應該裝快樂狀;有朋友來了,即使窩囊中羞澀,吃完上頓沒下頓我也覺得招待他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對我不起,我不打你,我不罵你,我心裡也不難過。這是什麼話?!完全是大話,空話嘛!《論語》要是這樣來解讀,那真是荒天下之大謬!我們再來看看,先生對“學而”的解釋。

頭一句的解釋,先生認為,“學而”中的“學”不單純是讀書,而是做人的學問。“學問”從哪裡來?學問不是文字,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這個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隨時隨地都是我們的書本,都是我們的教育。所以隨時隨地要有思想,隨時隨地要見習,隨時隨地要有體驗,隨時隨地要有反省,就是學問。

第二句的解釋,如果要做學問,就要準備一生寂寞,先生非常幽默,講到這裡時,他說孔子當年也是非常寂寞的,現在到處給他吃冷豬頭,當年他卻連一個“便當”也吃不上。讓人不禁一樂。承前所說,做學問是要忍受寂寞、淒涼之苦的,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說,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人在為天下國家,千秋後代思想著眼的時候,正是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遠”字不一定是空間的遠,也可能是時間的遠。

後一句,講的是,做學問的人,即使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慍”,即不怨天尤人,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就是所謂的“真人”“真君子”了。

讀完先生的解釋之後,我覺得我被騙了,被老師,被教科書騙了,而且一騙就是十幾年啊,真是冤啊!寫到這裡想起了朋友曾開玩笑地跟我說過的一句話:學問之美在於讓人一頭霧水。可不是嗎?我以前拿起《論語》就會覺得不知所云,確如霧裡看花。由此可見中國教育的粗淺陋薄。從國小到大學,我們的老師又有幾人能給過我們這樣的見解呢,又有幾人能給我們傳授真正的《論語》思想呢?接受這樣教育的我們一知半解,然後我們又一知半解地去教育下一代,這樣下去,可真是要一代不如一代了!

有人說,讀一本書,就是與作者的一次靈魂的交流,我非常認同這個說法。但看先生的書,還談不上能與先生交流,先生站得太高,我只能仰視他,聆聽他的教誨,從中汲取孔子及先生思想的精華,來彌補我之前讀書的缺陷,我也只能如此了……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13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說,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係,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學思結合,溫故知新。孔子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闢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並進行思考;他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髮展為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溫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讚,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裡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著密切聯絡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在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慧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於啟發,觸類旁通。孔子特別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啟發式教育,實際上“啟發”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對求知慾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於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說,現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後,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於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讚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也,於吾言無所不說。”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說“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教師不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收穫,以情趣為動力”,為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只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揮,課堂也才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五)聯絡實際,評人評事。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為弟子們修身養性樹立了理想人格的典範。孔子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隨時表明自己的態度,宣傳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並且也反映了他通過例項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絡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絡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天,聯絡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就體現了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既要給學生乾糧,還要給學生獵槍。”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讀後受益無窮。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14

南懷瑾先生著作《論語別裁》中南師有談到“才具、學識、品德三者具備,這就是孔子所講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有感於現在學校教育中過分注重“學識”而忽略“才具、品德”的培養,談幾件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小事。

記得女兒剛上幼兒園那會兒,就象一朵帶刺的玫瑰,不合群、不排隊做操、不和其他小朋友玩。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幼兒園的活動限制太多,遊戲很幼稚,她不喜歡。老師則說這孩子是不是精神有問題,經常眼神迷離,小小孩子經常一個人沉思,不合群。但是孩子在家有說有笑,怎麼到了學校就變了一個人似的?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在幼兒園兩個老師管三十多孩子,女兒從老師那裡受到的關注少了,得到的愛少了,受到的限制多了,因為不聽話被批評,被冷落了。作為家長,怎麼辦呢?第一要體諒老師的難處,孩子不聽話,很難讓老師不批評;那就期望老師多愛一點孩子吧,我選擇了和老師處好關係。

首先,在老師面前承認孩子的缺點,希望老師多擔待。但在孩子面前還是以鼓勵優點為主。我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項活動,報名成為家委會成員,配合老師排練一些親子游戲。記得很清楚的一次是元旦晚會,我們幾個家長、老師還有孩子一起自己準備道具,排練節目,其樂融融,真的和一個大家庭一樣。老師和家長熟悉之後,自然對待孩子更有耐心,關愛多了,批評少了,孩子很快融入了班集體。

另一件事是女兒上國小了,因為平時自由散漫慣了,教室裡坐不住、說小話、寫字東倒西歪、下課打鬧,老師沒少到我這裡告狀。我呢,一概頂住,從不告訴孩子這種事。只是孩子在家裡寫作業時,我提醒孩子坐姿,而且是以保護眼睛為理由。那時我每天和孩子一起做眼保健操,其實就是希望孩子做事認真些。我扮成近視眼,故意看不清視力表等等,邊遊戲邊提醒吧。真應了葉曼老師的一句話“家庭教育中,不談道德,只言利害”。批評也是以利害為基礎,不針對品德批評,因為孩子的可塑性太強,做錯了事,大部分不是品德問題,而是無意的。經驗不足,喜歡嘗試,調皮,分不清輕重緩急都可能犯錯誤。終於孩子在三年級下學期,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長大了。字寫得板整了,學習主動了,開始在家中的飯桌上批評其他不守紀律的同學了。

再說說兒子打人的事,我作了點細分:內外有別。兒子到外面打其他小朋友,即使其他小朋友不還擊,我也要以同樣的方式打他,並告訴他,被別人打是很疼的,幾次下來,孩子就不打外人了。但在家裡,兒子有時打我,只要不太疼,我認了。第一因為我在外面打了他,第二他有姐姐,姐姐有時打他,他不敢還擊,可能有負面情緒積累,我算是他的出氣筒。現在我們父子經常打鬧,當然每次都是以我的“失敗”告終,都成遊戲了。因為有打鬧,個人覺得還是跟兒子親。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個無解的問題:學校作業太多。我為此請教過心理學教師。他說:“沒辦法,家長替孩子做點吧!”後來孩子有問題請教我時,我一看如果題目很簡單,我就說:“哎呀,這題很難,讓我好好想想,你最好再讀一遍給我聽聽。”往往孩子在重讀題目中就說:“行了,老爸,我會了”。如果我看這題很難,不適合孩子做,我就說:“這題簡單,你照我說的寫就是了”。孩子不放心的問:“這樣行嗎?”我說:“沒問題,如果錯了,回頭找我,我問你老師去”。

另外告訴大家一個祕方:兒子小時候經常腹瀉,用培菲康治標不治本,今天用藥今天管用,明天不用照常腹瀉。後來經其他家長推薦,用嬰兒健脾散,非常有效,標本兼治。因為腹瀉與脾虛有關,健脾才對症。

有感而發,寫的很隨意,但是有南師太湖大學堂的教育宗旨:才具,學識,品德三者具備,我們就會少走彎路。細細體會自己與兒女之間的因緣,不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慾望所迷惑。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15

《論語今讀》是儒家原典思想的現代闡釋,李澤厚先生提倡古為今用。一 方面,李澤厚先生讓孔子復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們言說;另一方面,他又憑 其獨特的方式針對孔子的問題給予回答。通過閱讀《論語今讀》 ,值得我們思考 的不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澤厚所闡釋的孔子的思想,是現代的孔子思 想。 粗略的閱讀了一遍之後, 最為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數李澤厚先生對論語中孝道, 讀書,以及為人修身養性之道所做的闡述。 《論語》作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作,有著包羅永珍的價值觀念,如“孔顏” 一樣的的人格,自古以來都有著獨特的感召力,其積極進取的入世精神,始中激 勵著人們不要碌碌無為的虛度人生。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 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孔子直 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 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 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論語”中有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 品德修養諸多環節,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 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一、孝道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 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連結。孔 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 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 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 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 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這裡講了什麼是孝, 同“事

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 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 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 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 正的孝。 二、讀書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這是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 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 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 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 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 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 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 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 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 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 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 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 ……但是正是這樣的 “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 多偉人。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 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 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為人之道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 。斯言一出, 遂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 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 “守成” 之學。 建國已五十多年, “五十而知天命” ,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秀傳 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 ,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 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 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 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 吹又生” ,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 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 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 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 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 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 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 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 達的心胸, 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 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 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 內心的安寧、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 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 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四、修身之道 《論語》所創導的道德修養理論與方法是:自省、克己、慎獨、忠恕、中 庸和力行。 自省是在思想意識、 情感態度、 言論行動等各個方面去深刻認識自己、 剖析自己;克己仍是指自我剋制、自我約束能力的影響,使自己的言行舉動都符 合社會道德規範,促進社會的和諧;忠恕便是根據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 思想感受,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 而深度則是在自省和克己基礎上,使自我修養達到更高境界的一種修養方式;中 庸就是寬容和接納異己,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聆聽別人的心聲,和諧人際關係。 這些豐富的思想就是在現代的中國小政治思想教本中也有不少引入。 它對青少年 健康道德觀與世界觀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是孔子教導人們養性之道。做人應 持虛懷若谷之心,揣廣博天地胸襟。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 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 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生。然而, 當利益衝突一旦出現,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為什麼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 了它呢? 漫漫人生途中,我會用生命去體會,用行動去感知,用至高無上卻又簡單 至純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賢聖人進行心靈的對話。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論 語》 ,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啟發 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16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現在有一些人辦事,無論事大事小,總是要把前因後果,種種可能都考慮清楚。反反覆覆,舉棋不定。用當今主流的眼光看來,這種人都是可以統領大事的,因為他們是那麼的謹慎,精打細算。由此看來,三思而後行是誇讚人謹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這段話裡,卻並不贊成以季文子為例的三思而後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虛詞,當多次講。季文子是魯國大夫,非常計較個人得失。這人考慮事情反覆不定,辦事過於謹慎。孔子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為什麼是兩次而不是多次考慮呢?我想,這就牽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於事而訥於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謂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軀,但是辦事講究迅速敏捷,說話謹小慎微。這就是季文子的謹慎之所以不為孔子所稱讚的緣故。

孔子所說的敏於行,並不是說毫不考慮後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們斟酌計劃兩次。因為有敏於行作為基礎,所以第一次思考便應該定下了大致脈絡,第二次思考只不過是錦上添花,查漏補缺罷了。由此看來,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純數多餘了。這種情況和我在考場上的境況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個試卷就明白了打半。這時候的勝負其實幾乎成了定局,只不過還應該檢查一遍,以防有小節有虧。但是別說時間無多,就算有時間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下去,我也不會做。為什麼?因為這時候第三次視察考卷,雖然更加細緻謹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特別是在一些改動過的大題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斷全都拋諸九霄雲外了,當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反倒壞了事。

謹慎是人沉穩的表現,但是過於謹慎了,卻是小器,拘泥於瑣屑之中了。所謂物極必反,如此三思而後行,就只有坐失良機,自己吃自己種下的苦果了。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17

今天,我終於讀到論語的第8篇了,回想著原來讀的辛苦。有許多字不會讀,都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雖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嘛。孔子的仁和禮都在我的心底紮下了深根。正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從課前導讀上也讀到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不論社會地位高低貴賤,每個人都應有受教育的機會。

我讀論語時發現了一句話: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以為並沒有什麼大的含義便直接看譯文了。譯文上是這樣寫的: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時說話辦事的有把握;四十歲時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凡聽到的都能辨別是非;到了七十歲時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我從這句子中隱約體會到一個含義。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悟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身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進過長時間的鍛鍊和學習,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的遵說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讀書論語心得體會 篇18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說:“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幹,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麼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著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訊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瞭解借鑑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餘”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為倪),小車無軏,(音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說,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國小,說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國小的教導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後,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心裡很是愧疚。可是等後來找到郵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檔案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佈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製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於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後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局怎麼樣,有佈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xinde/dushu/o3yv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