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精選11篇)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精選11篇)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1

讀了《悲慘世界》這一本書,我非常的高興——因為我獲得了我想要得到的知識。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精選11篇)

在《悲慘世界》這本書中,我非常喜歡冉阿讓這個人物形象,我喜歡他的堅強不屈;喜歡他的率真直爽;喜歡他的純真和善良;喜歡他的“捨己救人”的精神;喜歡他的風度;更喜歡他的樸素,總之,我就是喜歡他。

《悲慘世界》這部小說是雨果的一部傳世之作。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這部作品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重重矛盾,反映了法國社會的現實生活,歌頌了人性的善良和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這部小說是以主人公冉阿讓的命運作為主線而逐漸展開的。

在這一本書中,我還比較喜歡卞福汝主教,他用他的善良感化了冉阿讓,使冉阿讓變成我們讀者所想的那樣。

總而言之,我特別喜歡這兩個人物形象,你們也去看看《悲慘世界》吧!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悲慘世界》。裡面的主人公是冉阿讓。

本書的主人公受到很多苦,過苦役生活。後來他出獄後改名為馬德,並被選為市長,在廠裡有一個女工叫芳汀,生下珂賽特,把她寄養在外地。珂賽特在那裡生活的非常不好。經常被打罵,連狗都比她生活的好。所以她非常孤單。芳汀死後,冉阿讓收養了珂賽特,卻一直被警察沙威追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冉阿讓救了沙威。但沙威後來又想不開,就跳河自殺了。

看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很多:生活的路並不好走,有時會很坎坷,但不要放棄,因為成功就在眼前。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3

《悲慘世界》真是個“悲慘世界”!讀完《悲慘世界》,我不由得為主人公冉阿讓的悲慘命運流下了同情的淚水。

主人公冉阿讓本是一個貧農出身的窮工人,為了挽救飢寒交迫的侄兒,他不得不去偷一塊麵包,因此被罰苦役,囚禁20xx年!20xx年啊,僅僅是為了一塊麵包被罰苦役,囚禁20xx年,那個世道真是太不公平,窮人的生活真是太悲慘了!冉阿讓雖然自己飽經滄桑,但出獄後還是盡全力去幫助別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來彌補自己從前所犯下的罪,但是別人知道他的經歷後,,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們眼裡他還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最終他還是悽慘地死去了,好悲慘的世界,好悲慘的人呀,難道一個人犯了錯,永遠都不會改了嗎?況且他犯的也算不上什麼大罪。

幸好,《悲慘世界》的時代已經遠離了我們,我希望世界充滿和平,充滿友愛,再也不要有冉阿讓那樣悲慘的人了!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4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所寫的。維克多雨果作為浪漫主義運動的領袖,還是19世紀法國重要的詩人、戲劇家、小說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生活的19世紀是法國社會最為動盪的時代。他的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笑面人等。這本書的主要講1802年,因偷取一塊麵包而被判處十九年苦役的冉阿讓結束了法國南部土倫苦役場的苦難生活。出獄後的冉阿讓揹負著囚犯的身份,飽受著他人的歧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一點點的磨滅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過向善的信心。是慈悲為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無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那一對銀製燭臺送給了他並叮囑道:“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一些。”

我開始深深的感悟到,原來,在當時那個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竟然也有這樣的世外聖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寬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讓心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所以說,冉阿讓的命運並不是永遠都是那麼的悲慘,悲慘的是那時候的整個世界觀,就是因為有了主教這樣的人,整個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個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熱之中艱苦摸索前進。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變得樂於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這一切得轉變使我既倍感欣慰。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面對著窮困潦倒,世態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低劣的人。他們醜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為了錢財不惜一切,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無論如何掩蓋不住他醜陋本性的事實。另一種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後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正是那個慈悲為懷的心感化了冷酷、固執,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願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著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為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5

題記:“世間有一種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還有一種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人心。”——雨果《悲慘世界》

他僅僅是偷了一塊麵包卻做了十九年的苦役犯,更可恨的是他被四處通緝,使他終生無法自由。他也曾想過要一直當個小偷,可是,他被米里艾主教偉大的愛感化了,他在主教給予的愛中,懂得了愛,理解了愛,學會了去給予愛。他用無私偉大的愛,終於使那些過去曾鄙視他的人真心去接納他、感激他。從他的身上,我彷彿看到了一個令所有人肅然起敬的充滿愛的靈魂。冉阿讓雖然死了,因為他的寶貝珂賽特已經找到了屬於她的幸福,他最終也失去了他的珂賽特。但他並不是痛苦的,他已經用他無私而偉大的愛為他曾經的過錯贖了罪,在那個黑暗的世界裡留下了他永不磨滅的足跡。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免不了犯錯,冉阿讓也不例外,為什麼人們就不能像米里艾主教一樣用一顆寬容而充滿愛的心去原諒他的過錯呢?這世界有種陽光般的東西,它看似渺小,卻令人心暖。它,叫做愛。於是從那一刻開始,冉阿讓得到了重生。

愛是什麼?愛是心靈深處湧起並流動全身的暖流,是心絃在真善美的彈撥下響起的美妙音符,是平靜的心海投進一粒石子泛起的陣陣漣漪,是心與心的交流,是絢麗多彩的人性之光。

因為簡·愛不屈不撓的愛,有情人終成眷屬;因為曾祖母對阿廖沙慈祥的愛,缺乏溫暖的高爾基因而成為一代文學大師;因為昭君對元帝的愛,中原與匈奴幾代和平;因為岳飛對祖國赤誠的愛而,他永遠被後人所銘記;因為文天祥對破碎山河的愛,譜寫了一曲愛國的讚歌……因為愛,世間的一切既是不幸的,又是萬幸的,因為愛的力量足以讓全人類為之動容,讓整個宇宙為之震撼!

汶川地震的那一刻,多少父母、多少老師為了心中的愛把生的希望留給孩子。人們在一堆廢墟中發現了一個弱小的女子,她頭低著,雙手抱著腿,懷裡鼓鼓的,像是有什麼東西。果然救援人員在其中發現了一個嬰兒,母親特定的姿勢讓他毫髮未傷地活了下來,救援人員發現一個手機,手機上是一行已經打好的字:“孩子,媽媽不能陪你了,但是請記住:媽媽永遠愛你。”母親在最後一刻還不忘告訴孩子自己對他的愛,還有誰有資格去質疑愛的力量——愛穿越生死!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瘦削的身軀死死地護住了幾個學生,用生命唱響了師德之歌——愛築就豐碑!

地震之後,又有多少解放軍戰士因為心中對人民的愛日日夜夜不停救援,一位年輕的戰士已經虛脫卻還在哀求讓他再救一個……愛挑戰極限,創造奇蹟!

是的,大自然是無情的,但只要有愛在,就會有希望在!我們要把整個人類的愛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去,用這博大的愛築起一道永不倒的“鋼鐵”長城,讓感動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相信我們的力量,相信團結的力量,相信愛的力量!

那是一股怎樣的力量從地底奔騰而出,如脫疆野馬肆意蹂躪生命,如惡魔般帶走數萬張美麗的笑臉;那又是一股怎樣的力量,讓中華民族在災難中奮起,在困境中永往直前,讓人類的靈魂在天際昇華……

這個世界固然有些悲慘,但只要愛還在,還有什麼不能溫暖人心呢?生命的魅力,在於她所綻放出的絢麗。生命的絢麗,便是那以奉獻愛為快樂的純潔的心靈了。世界雖悲慘,但每一顆心靈卻在無私奉獻的過程中,迸濺出最熾熱的火焰,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當生命的火焰帶著心中的愛燃燒時,它在消失的同時,也在以光輝照耀著,綻放出最絢麗的火花!

原來——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一種偉大的力量!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6

“人心和岩石一樣,也可以被水滴穿透”——題記

一個人在度過自己漫長的一生時,總是會不停地經歷左轉彎,右轉彎或者在岔路口前徘徊,沒有人可以幫你選擇,但總會有一個人會在你誤入歧途心灰意冷時給你希望,讓你找到光明,希望和愛。正如《悲慘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讓他的一生是悲慘的但又同時是幸運的,在全世界都拋棄他的時候,一位陌生老太太給他指出了希望的大門,使他絕望中看到了希望,卞福汝主教寬恕了冉阿讓的錯誤與罪行救贖了冉阿讓的靈魂。冉阿讓的本質上並不是壞人,是殘酷的現實和不公平的待遇毀了他。無疑主教的出現讓他從罪惡和錯誤中掙扎出來,這需要堅強的毅力和不屈的勇氣,但只有這樣,人才能告別曾經的晦暗,踏上新的征程。當冉阿讓馴服了心裡的野獸流下悔過的眼淚時我的眼眶不禁也溼了,是他最後的迷途知返與虔誠打動了我。是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最重要的是知錯必改。被救贖後的冉阿讓有著一個偉大的靈魂和一顆善良的心。他的新生活本可以一直燦爛,光明,富有。但當一個無辜的人將要為他過去的罪責買單時,他猶豫了他感到矛盾和恐慌,他面對兩難和痛苦,一念之間或自己苦心經營的財富與事業,或毀了一個無辜人的一生,這是善與惡的較量,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這該如何選擇呢?選擇善與正獲得心靈的寧靜與坦誠,選擇惡獲得的是物質上的財富靈魂將遭受譴責。所以,正確的選擇是棄惡從善,舍利取義。冉阿讓作為一個善良的人自然選擇的是善。啊!這是多麼崇高而偉大的靈魂呀!這是人性中最燦爛的光輝!奪目而耀眼。雖然冉阿讓的選擇讓他失去了他既得的一切,但卻換得了心靈的平靜與祥和。然而上帝是公平的,終究不會讓善良的人經歷忍受所有的不公,只要你是一個善良的人,希望女神最終會站在你的這一邊。冉阿讓的一生經歷了太多的苦難與不公,但他選擇的依舊是善良與從容面對,所以上帝給了他新的機遇給了他活下去的機會。但機會是需要等待的有時候你要拿出耐心等一等,即使你向空谷裡喊話,也要等一會,才會聽到綿長的迴音。也就是說一個活下去的機會也是要去等待的,這時間或許長或許短,但總是會有的。這樣的機會冉阿讓等到了,但這建立在又一個生死之間的抉擇,有時候捨己為人並不只會是“為人”也是在“為己”,冉阿讓幸運的遇見了。愛,是一種偉大的情感,也是一劑的療傷藥,它不僅存在於戀人之間,也存在於親情之間,溫暖而安逸的新生活讓珂賽特忘卻了過去的痛苦,她和冉阿讓一起在戈爾博老屋過起了快樂的生活。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時光,珍惜我們的親人。時間是最無情的,即使是健壯的冉阿讓,也會有垂垂老去的那天,但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在他回首過去時一定不會愧疚和遺憾,因為他曾經坦誠的彌補犯下的錯,他曾經那樣用力的愛著全世界。“黑夜沉沉,沒有一點星光。但肯定有一個展開雙翼的大天使,站在黑暗中等待這顆靈魂”一個偉大的靈魂離開的這個世界,他走了,無牽無掛,就彷彿雨露清洗過的天空,陽光照耀下的土地。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7

開啟雨果的《悲慘世界》,泛黃的扉頁已有殘缺,但濃郁的書香依然撲鼻而來,我追隨它的腳步,走進了那個悲慘而有幸福的世界。

主人公——滿臉鬍子,力大無比的冉·阿讓經歷了長期的牢獄之苦,當他終於獲得了自由卻衣食無著,沒有一個人願意接受他時,一位貧窮的主教卻給了他平等、關愛與心靈上深深的安慰,讓冉·阿讓一次又一次在出獄後迷途知返,走上正義、善良之路……芳汀的小女兒柯賽特因母親無錢撫養被寄養在貪婪醜惡特納第夫婦家,芳汀死後,珂賽特被百般折騰,生活在無邊的黑暗與恐懼之中。

正在這時,那位叫冉·阿讓的人不斷幫助這個陌生的小女妖,儘可能的給她以人間的溫暖與純真……當法國發生了變動,珂賽特深愛著的一位青年馬呂斯可能會在參加革命戰爭時戰死,也是那位叫冉·阿讓的人幾乎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他的幸福生活……冉·阿讓,雖然是一個苦役犯,卻在主教大人的感化下,成為了一名勇敢、正義、善良的勇者。太多太多的感恩,一言難盡。

冉·阿讓,他讓平凡鑄就了偉大,他毫無保留地展現了人性最美麗的一面,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冉·阿讓,那麼有多少生命將會消逝?有多少悲劇將會重演?但是為什麼冉·阿讓會有如此驚人的脫胎換骨的轉變?是因為他懂得感恩,他知道去報答主教大人曾給過自己的溫暖,他將它們儲存在心靈深處最最柔軟的地方,再用它們來溫暖整個世界。

罪惡服役的冉·阿讓,善良正義的冉·阿讓,柔情似水的冉·阿讓,英勇無畏的冉·阿讓……我想當你翻開他的一生,就不願再停留下來了吧!他用他的愛與感恩給了你、我,乃至整個世界最美的祝福,讓我們相信——有一顆真摯的感恩的心,就有一段亙古不變的愛的讚歌,溫情的史記!

當珂賽特與馬呂斯幸福地走上了婚姻的殿堂,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冉·阿讓已聽到了上帝的呼喚。當兩個孩子淚流滿面的握著他蒼老而又有力的大手跪在他身邊時,夜漆黑,在黑暗中,可能有著一個純潔的天使展開了雙翅,等待著一個偉大的靈魂。

願光明永遠圍繞我們的身邊。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8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述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一樣命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重重矛盾,歌頌了人性的善良與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在這樣一個黑暗不公的社會裡,有一個始終與醜惡勢力相抗衡的人——冉阿讓。也許正是他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又重新喚回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而他又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

在他25歲時,就因為打破一塊玻璃偷拿了一個麵包而被判19年的苦役。而當他經歷長期牢獄之苦,最終獲得自由時,卻由於他以往是個苦役犯而無法被社會所理解。但他卻以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了一個苦役犯的偉大、博愛。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我,愛自我的親人,愛自我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他以往是一個擁有無數財產的市長,可他卻把絕大多數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和窮人們。以至於他往往出門時口袋裡裝滿了錢,回來時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還經常把麵包送給捱餓的人,把衣服送給挨凍的人,到處訪貧問苦。

對於窮人而言,他就像一頂保護傘,一個正義的化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對芳町與珂賽特母女的關愛。為了實現芳町臨死前能見一面自我親生女兒的願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獄(而這一次越獄,對他來說則是終身苦役犯的代價)。雖然最終芳町還是沒能實現自我的願望就死去了,可他卻始終堅持不渝地完成他對芳町——一個毫不相干的死人的諾言……最終他救出了珂賽特。並用畢生的精力把她當作自我女兒一樣細心地照顧著。

是什麼力量促使他去對那麼多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呢?他已經把這個世上所有貧苦、可憐的人都看作自我的親生兒女一樣,以“父親”的義務與職責感去照顧每一個“子女”。這種愛才是至高無上的,才是博愛!這個世上,凡是偉大的人都有一個高尚的靈魂。而冉阿讓,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

有一位老人被壓在車下,整個車子的重量都壓在他的胸口上,此時除非誰去把車子從下頭撐起來,否則無法把他救出來。誰有那麼大的力量呢?人們都明白僅有一個正在被通緝的苦役犯——冉阿讓才有那麼大的力量。當時身為“馬德蘭市長”的冉阿讓正在旁邊,可他要是去救的話,等於承認自我就是冉阿讓。可要是不救或是再猶豫幾分鐘的話,那位老人就會死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他還是冒著可能被認出來的危險救下了老人。

看到那裡,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與當時黑暗、醜惡的社會現象相對應的,竟是一顆如此善良、無私的心,以及那麼高尚的道德品質。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傷害,他竟然一次次地挺而走險,甚至甘願付出自我的生命。要明白這是要付出多麼巨大的勇氣和力量啊!這一切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靈魂的高尚,這也給了我一些啟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社會將變得更完美,世界將變得更和平!”但願我們這一代人,能夠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9

翻開一本《悲慘世界》,一個衣衫襤褸的青年出此刻我的腦海深處,慢慢的,那個形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還有一個蒼老的主教。

冉阿讓原本只是一個貧苦的百姓,陪在他身邊的,僅有一個姐姐和姐姐家的七個孩子。他為自我的侄子偷了一塊麵包而入獄,又因越獄被捕,一晃就是十九年。十九年,足以改變一個人。

十九年的囚犯生活,陪在他身邊的,始終可是是鐵鏈、苦刑與四面磚牆。他受盡屈辱,決定報復社會。他嘲笑招待他的主教,偷走銀器,換來的卻是一句:“你們抓錯人了,銀器是我送給他的”。冉阿讓從此改過自新,換了一個新身份——馬德蘭市長。無論到天涯海角,有著怎樣的境遇,他都一向堅持做一個像主教一樣心中有愛的人。因為,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愛的溫暖。冉阿讓從被歧視到被尊重,再到逃亡,他有一個悲慘而忐忑的人生,但他永遠忘不了主教慈祥的面容。

他堅信:愛,能溫暖世界。他帶著那一份初衷,直到生命的火焰熄滅。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

在二戰期間,日本轟炸珍珠港,在轟炸過程中,一架飛機被炮彈擊中,飛機上的人與這架飛機一齊,永遠地睡在了這片土地上。在次日,當地居民來到了這片廢墟,將逝者好好安葬,為這些素不相識的異鄉人豎起墓碑,每年都在他們的墓前擺上鮮花。那一束束鮮花,是最純樸的人間真情,更是能讓侵略者由獸性迴歸到人性的偉大力量。

愛,能溫暖世界,能溫暖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那教室裡的身影,盤旋在我的腦海。那是一個淘氣的同學,因為違反紀律而被教師批評。他站在教師面前,眼睛裡閃著淚光,卻又閃爍著一種不屈的光,拳頭緊握著。他或許經常被父母忽視,被同學排斥。在教師溫柔的目光中,他放鬆了警惕,開始認識到自我的錯誤,在同學的關懷裡變得越來越好。

你或許不會被別人看好,但在愛的關懷下,我們沒有什麼不一樣。愛能改變一個人,能讓他從弱小變得堅強。我們應當成為一個心中有愛的人,愛,像一個小太陽,把光芒與溫暖帶給我們身邊的人,讓一個個遭人嫌棄的“冉阿讓”,悄然蛻變成為受人尊敬的“馬德蘭市長”。

願每一個人都能在愛的關懷下茁壯成長!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10

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

“他長眠在這片土地上,曾經忍受著坎坷和挫折;他去了另一個世界,因為他失去了自己可愛的天使。然而時間的規律就是這樣,就像白天和黑夜不停地更替迴圈。”

再往下,也只是一片空白了。我合起書,那如澀茶般的悲傷仍然在我的心中揮之不去,主人公那回腸蕩氣的話語仍然縈繞心間。這是法國作家雨果的《悲慘世界》。

我細細的從頭細數那些情節:故事講述的是一位貧苦潦倒的工人就因為太餓,到麵包店偷了一塊麵包後經發現做了十九年的牢。出獄後,他遭人唾棄、鄙視、白眼相對。他連個過夜的地方都沒有,連狗都不願意接納他,當他舉起手扣響最後一扇門時,一位慈愛的老人映入眼簾,老人的笑容讓冉阿讓已經是冰雪裹著的心裸露了出來,如今鮮活地跳動著。他是米里艾主教。他說:“這扇門並不問走進來的人有沒有名字,但是要問他是否有痛苦。您有痛苦,您又餓又渴,這裡就是您的家。”。他關心人民的疾苦也理解群眾的唾罵對冉阿讓施加的壓力。米里艾主教用自己的善良溫暖他,洗淨他的靈魂,讓冉阿讓看見了世界溫柔的一面。很快,主教變成了冉阿讓最知心的人,他被米里艾感化,立志要做一個好人。冉阿讓決定改頭換面,重新生活,重新讓人們認識,他改名馬德蘭。他做到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市長。在一顆熾熱的心驅使之下,他答應了臨死的可憐女人芳汀照顧她的女兒珂賽特。

世界竟如此殘酷,冉阿讓已成為萬人愛戴的市長,卻因在為一位無辜的貧苦工人澄清時被人揭穿身份,他,承認了。於是,他又被抓入了監獄。但他卻不服於命運,他不相信,他的命運即是如此,他也不理解為什麼一個曾經犯過錯的人再重新開始做人就不能做一個好人。於是他逃跑了。冉阿讓找到了珂賽特,找到一處偏僻的地方隱居起來。多年之後,珂賽特與馬呂斯墜入了愛河,他們結婚了,冉阿讓過上了平靜而又孤獨的生活。然而,當冉阿讓再對這兩個年輕人講起自己和珂賽特的身世後,馬呂斯卻對冉阿讓拒而不見。當馬呂斯夫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冉阿讓床邊懺悔時,冉阿讓撫摸著他們兩個的頭,揮動著沉重的翅膀,飛向了天國……

滑鐵盧戰爭的慘烈,法國底層人民生活的悽苦……雨果通過這部125萬字巨集偉鉅著向我們娓娓道來。這一部小說像是一部演繹著世間所有疾苦的樂曲,每一個音符都是如此的苦澀,那麼的催人淚下;這部小說又像一卷卷帙,沉澱著歲月的滄桑。這部小說讓我親身感受到了貧窮的底層法國人民窮困、苦難、不平等的悽苦生活,激起了我心中疾惡如仇的洶湧波濤。

通過這黑暗的生活,我不由得想到了如今我們的光明生活。

當濃濃春意充盈起來, 我們踏著輕快的腳步走進可愛的校園,明媚的陽光灑在我們的身上,剛剛拂過樹梢的清風送來一天的好心情時,你又是否覺得如此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如今的我們不愁吃,不愁穿,更沒有如《悲慘世界》裡政治的壓力。但卻有的人不知珍惜,明知道危險還偏要去打著“到人間走一遭,什麼都得嚐嚐”的旗號矇騙自己去吸毒,生活壓力大就不顧及父母與他人感受去自我虐待,如果我們的祖先都這麼幹,估計這個世界早就沒有人了吧。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已經丟失了一些先人給我們留下的可貴精神,丟失了先人對我們的期盼,更把和平、安寧,公正、法制、平等丟到了九里雲霄。更有的人,總想著“這個世界這麼不公平,發明獲得諾貝爾獎哪輪得到我?”因而不思進取,總想著“我不是讀書的料”。但有一位叫薛之謙的明星,他說:“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但是不公平是好事,它會讓你更努力。”是的,誰一生下來就可以嚷嚷著:“我爸是李剛!”而獲得諾貝爾獎。我們看見的只是諾貝爾得主們在人們面前的光鮮外表,在他們的背後,也許他們不曾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他們卻依然能善待這個世界;也許他們通過自己付出了雙倍或者更多的努力而征服了不公平。是,不是每個人都都可以拿諾貝爾獎,但是如果人人都有著奔向諾貝爾的那股衝勁,那麼世界將會完全不同。先人的黑暗經歷應該引起我們深思如今的光明,應該喚醒那些玩世不恭,在生活中放蕩不羈,不對世界未來負責的人。國家與社會給予了我們如此優越的條件,難道我們不應該努力學習,報答社會?人生路漫漫,請君多珍重!

再看《悲慘世界》,難道我們不該珍惜眼下嗎?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在那個時候的人民正處在水深火熱的黑暗之中,根本不敢奢望我們如今的光明。我們要知道,今日的和平是何等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知道,祖國的未來在我們的肩上,我們要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使我們的社會民主、平等並幸福、安康。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和諧大家庭!

我把手中的書攥得更緊了些,窗外的陽光好溫暖了呀……

悲慘世界閱讀心得體會 篇11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級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反映了當時世界的重重矛盾,歌頌了人性的善良與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這也是我看的第一本外國名著。

在當時一個黑暗的不公平社會裡,卻有一個始終與醜惡勢力作鬥爭的人,也就是主人公——冉阿讓。也許正是他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又重新喚回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而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在他25歲時,就因為打破一塊玻璃和偷拿了一個麵包而被判19年的苦役。而當他經歷長期牢獄之苦,終於獲得自由時,卻由於他曾是個苦役犯而無法被社會所接受。但他並沒因此氣妥,而是用行動證明,他——一個苦役犯的偉大。

每個人心中都有愛,愛自己、愛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獻給世上所有可憐貧苦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

在沒有經過勞役之苦時,他曾是一個擁有無數財產的市長,可他卻把大多數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和窮人。他還經常把麵包送給捱餓的人,把衣服送給挨凍的人。對於窮人而言,他就像一頂保護傘,一個正義的化身。

他堅持不懈地完成他對芳町臨死前能見一面自己親生女兒的願望——一個毫不相干卻願意替死人完成的諾言。最終不負所望,救出了珂賽特。並用畢生的精力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一樣細心地照顧著。

他就像一個“父親”,他用真心去對待那麼多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也許是他已經把貧苦可憐的人都看作自己兒女一般,他大可以不必這樣做,為什麼呢?因為他有一顆博愛的心。

還記得一個片段,他奮不顧身地去救一位被壓在車底下的老人,當時的他正處於被通緝的苦役犯,他要是救的話就等於承認自己是冉阿讓,但他還是去了。

看到這裡,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與當時黑暗、醜惡的社會現象相對應的,竟是一顆如此善良、無私的心;以及那麼高尚的道德品質。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傷害,他一次又一次地鋌而走險,甚至甘願付出自己的生命。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可是這時的我感到一場悲劇成分,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即使你再高尚、再偉大,在與命運的搏鬥中總顯得有點孤立、單薄。不過我認為就是這種差距懸殊的對抗,才更凸顯主人公冉阿讓英雄的本色。

可在我們這個當今社會中,有些人自我為中心,自私、卑劣等等的這種低劣的手段去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還有一些人沒有一絲同情心和憐憫之心,看到一些老奶奶老爺爺過馬路卻無動於衷,試問我們還有人的良知嗎?

只要我們都奉獻出一點愛,這個社會將會變得很美好,我們雖然做不到冉阿讓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我們每個人只要努力一點點,奉獻一點點又有何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xinde/dushu/lq76l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