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通用27篇)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通用27篇)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

略微讀了一些傅雷先生寫給兒子的家書,一種思家的情緒湧上心頭《傅雷家書》全書流露出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情,也不乏一位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通用27篇)

傅雷教子是以嚴厲著稱的,曾經想他們的父子情意未必很好,然而我發現我錯了。傅聰留學海外,在那樣的年代,書信成了的通訊工具,他對父親的感情也在一封封的家書中表露無遺。他們不僅談藝術學習,談生活戀愛,談做人修養,甚至一個小小的錯別字,父親都會指出來,他對學問的嚴謹態度可見一斑,他能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將一件件大事深入淺出地描述出來,深刻但不艱澀,給人啟迪。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為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著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著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於偏執的缺點為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緻的生活感悟,以至於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於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主張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脫、恬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取得恰當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為生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為我們解說了答案。對名利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為我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於這麼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2

傅雷老年常常回憶小時候教子的情形:他在書房工作,兒子在外練琴,小孩子的天性總是喜歡一群人在外面瘋跑,但是傅雷剝奪了兒子的這種天性,而且練琴的過程中,用了很多暴力的手段,曾經一巴掌把兒子的耳朵打壞!

好在兒子傅聰成功了,成為音樂家。但是父親的負罪感並沒有因為兒子的成功而有所減輕,相反因為年齡的增

長而有所加重。終於在一次通訊中,他和兒子提起這個問題,使他稍微感到輕鬆的是,兒子原諒了父親。這大概是的結局了。但是傅雷留給他自己和我一個問題:假如可重新來一回,父親還會用一種近乎殘暴的方式剝奪兒子普通的童趣而強迫他學習鋼琴嗎?

或許他可以這樣安慰自己:兒子在被迫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也可以體會到快樂!這種快樂是一種更高階的快樂。

真的嗎?我不敢學習他,再說咱跟人家的也不是一個級別的,現在的孩子脾氣都大,萬一小子哪天火氣上來,拿把刀跟我比劃一下,我可就虧大了。如今這樣的事情可不少,估計那些家長只看了傅雷家書的前半部,看到了兒子被教育的過程,但是沒看到父親的內疚

書是人汲取知識的源泉,一本好書可能就因此改變你的一生!從書中我們會發現那作者濃濃的情感!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感受到他對兒子的那分關心與關愛。

《傅雷家書》共記載傅雷寫給在國外學習的傅聰十一通訊。對於兒子的發展甚為關心,想方設法的指導著他。因此,關於兒子的音樂專業也是尤為關注。哪一樂曲,哪一樂章,哪一位元組都談談自己的體會,心得。怪不得有人說;這樣的教育,不成材都難。

讓我們認真的想一想,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身影:因為我們生病,而徹夜未眠的身影;因為學習不佳工作不努力,而大發怒火的人……對就是他們,這些為了我們而嘔心瀝血的父母。傅聰傅敏理解了父母,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個成為國內國外知名的鋼琴家,一個也成為我國傑出的英語導師。而我們又做了什麼?不,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因為年齡的差異發生的磨擦,而大發脾氣。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不顧父母的辛勞,大手大腳花著他們的血汗錢,而不感到愧疚……不,我們應懂得理解父母,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

個人,如果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長大後又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那麼他會把這種愛延續下去,繼續傳給其他人,那麼世界上將會處處有愛。

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應該關心別人,體諒別人嗎?好好想想你傷害了多少人去對他們說一聲“對不起”。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3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

於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後,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於心的急迫促使我寫下這篇文字,希望能夠化出所得,了明心間。

先生萬里傳書的思緒,跨越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不僅僅是對愛子的叮囑愛撫,字裡行間的感情,還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為人深深所動容。

於現在而言,先生所屬的那個時代早已飄遠出人們的思想範疇,時間拉開的距離已模糊了對那時代的客觀判斷。然而我們依稀可感受到,那年歲傷痛的火花仍舊星星點點地挑撥著我們的神經,即使久遠,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帶來的精神刑罰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舊時隱時現地浮出時代的水面。於是,對於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終選擇淨身出世的方式,表明真心,尋求思想解脫,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為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著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著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於偏執的缺點為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緻的生活感悟,以至於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於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主張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脫、恬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取得恰當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為生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為我們解說了答案。對名利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為我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於這麼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4

書信往來中發現彌拉讀書不夠,委婉的提醒傅聰,要提醒彌拉多讀點書,要傅聰每天抽出一小段時間與彌拉拉拉家常,一方面可以將自己的思想整理出頭緒,另一方面也是彌拉提高文化藝術、哲學水平。

“彌拉年輕,根基未固,你得耐心細緻、孜孜不倦的的關懷彌拉,在人生瑣事、讀書修養、感情等方面處處觀察、分析、思考,以誠摯深厚的愛做原動力,以冷靜的立志做行動的指標加以教導、誘引,和她一起進步!…

…在人生藝術中、婚姻藝術中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是你爸爸媽媽最關心的,也是你一生幸福所繫。”

在傅聰婚後,不止一次在書信中提醒傅聰要注意家庭的和諧,理性的處理家庭的瑣事,包括理財方式,他的最多的還是告訴傅聰如何尊重、愛護自己的妻兒,保持家庭的幸福和美滿,從這些純純的教導中,我看到的不僅

僅是一個父親對孩子幸福生活的指導,更看到一個儒雅的紳士,高潔的品質,和一顆真誠的心,始終保持著對家愛人濃濃的愛意,給自己的家人帶來幸福!我想,如果說,婚姻的美滿是有訣竅的,那就是如傅雷這樣——永遠 帶著一顆熱氣騰騰真誠的心去愛!

放下書卷,掩面沉思:做父母易,做好父母卻並不易,每一對父母都會對自己的孩子有諸多的期待,只是做父母的自己——我們準備好了嗎?親愛的,我該怎麼來愛你?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5

其實,當我一開始看《傅雷家書》時,我甚至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大男人的文筆,特別是第一篇中傅聰的離別時的情景,看上去竟像是生離死別。但在這其中,我也發現,傅雷是一個讓我震驚的父親:他愛孩子,但不慣;他疼孩子,但不過。

他曾在書信中批評兒子太沖動,做出要去蘇聯進修鋼琴的決定。他忍著腰痛,寫下長信,理性而清晰地寫下了波蘭和蘇聯老師的比較,他說:“一個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須考慮周詳。尤其是想改弦易轍,丟開老路,換走新路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個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兩個盤裡很精密地稱過。”細細讀來,讓人感覺,這好像是一位長者在細心而仔細地教導後輩為人處世的經驗,告訴他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在這其中我又看到了一個謙虛而恭敬的父親,他為兒子進行教導後,並沒有直接命令兒子:你必須聽我的!而是幽默地說:“假如你還不以為我頑固落伍,而願意把我的意見加以考慮的話,那對我真是莫大的‘榮幸’了。”嚴肅而不失幽默,理性而不失溫情。

也正是如此,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也許是世間總是巧合不斷,我與傅聰一樣,常年與父親相隔兩地的。但每當相見時,他總會用他那雙飽含深情的眼睛看向我,那雙滿是老繭的大手僅緊緊地握著我的手,用他的大拇指輕輕摩挲著……我似乎在他心裡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

我父親有一個惱人的“毛病”:老是給我打電話,沒事也打,有事也打。常常是週五時,還沒有到家,電話已經“叮鈴鈴”地響了好幾次了。有時電話鈴一響,奶奶看到那串137開頭的熟悉號碼,就會條件反射的叫我接電話。我老會想:是不是每個父親都會像我父親一樣,在看到子女時,即使上一秒有再大的火氣,下一秒也會立即調整好情緒,眼神溫柔的看著孩子,親切地說:“怎麼了?”

在傅雷的書信中,我看見了我父親的身影,想起那一記記的“溫柔殺”那種父愛的偉大就油然而生了。

也許,父親就是如此,總在孩子不注意時流露出那種偉大而深沉的愛。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那雙在背後默默注視著你的溫柔眼睛。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6

有人把母愛比喻成一枝盛開的百合,在每個角落中散發著它迷人的芳香;而父愛就是一株茉莉,它在某個角落中默默地吐著它那獨有的清新芬芳。就如《傅雷家書》中的那位父親。

在一封封或長或短的書信中,傅雷作為一名父親,對於兒子的關心與想念溢於言表。“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裡,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你看,字裡行間都飽含著傅雷的愛子情深。

傅雷作為一位長者,對兒子的教導與叮嚀更是時時刻刻。“末了,以後你再不能自費航空來回;為國家著想,航空票開支也太大,而火車來回對你的學習時間又有妨礙。總而言之,希望你全面想問題,要分出你目前的任務何者主要、何者次要;不要單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峰頂。”都說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你說,傅雷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教育兒子先做人,後做事,怎能不讓我們感動?

而傅雷也扮演著他兒子的知心朋友。傅雷藝術造詣極為深厚,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在信中,他以相當多的篇幅與自己的兒子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談藝術修養;當兒子遇到煩惱,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用細緻而深刻的言語與兒子交流溝通。

正如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

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這看似平常的一張張書信,卻又不平常。因為那背後是滿載著的是父親對孩子的摯愛、期望,那是父愛!

這時,我如夢初醒,在生活中被我忽視的就是父親的愛啊。去年的生日,我邀請了幾位好朋友到家來聚會。她們都都說阿姨的手藝真好,做的菜很好吃。其實為了招待客人,看似是媽媽在廚房與餐廳之間忙前忙後,而我卻不知道的是,之前的絞盡腦汁想菜譜,菜市場精心挑選蔬菜,到最後一盤盤美味的佳餚擺在面前,這一切一直都是背後的父親付出的辛苦與設計最多。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7

《傅雷家書》顧名思義是傅雷所寫的一封封家書,是給傅雷的一封封家書。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傅雷與傅聰談論藝術與人生,為傅雷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

在我閱讀這本書時,我被傅雷父子的情誼深深打動,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相關的書籍;傅聰忙於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時,傅雷常勸傅聰勞逸結合。這些極為普通的行為飽含傅雷對其子的愛,使身在國外的傅雷不會因對父母的依賴而放棄學習工作。

傅雷與傅聰一起討論藝術,詢問傅聰的感想,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教導傅聰遇難事不要放棄,多虛心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成功時保持虛心,失敗時保持信心,這些因素都造就了傅聰的成功。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著比過去更好的條件,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我相信,即使沒有父母的告誡我們也能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為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合上《傅雷家書》,輕輕地撥出一口氣。驀然想起老師在教《傅雷家書兩則》時,自己很懵懂地閱讀,然後分段及抄筆記。過後,我並沒有很深的感悟。今時今日,我把《傅雷家書》認真地讀完後,才發現它所蘊藏的魅力。也許,那個時候的我,真的太小了,很多東西都不懂。

年少的我,不懂得父愛的可貴,也不曉得父母對我的在乎。直到現在,我背井離鄉,遠在他方,倍償世間辛酸苦辣時,才發現家是最溫暖的港灣而父母對自己的愛原來是如此地深且珍貴無比!

有一回,我寄了一封家書回去。我的心裡有些緊張,不曉得父母收到我的信後,會怎樣呢,會不會怪我寫得不好呢?後來,母親來電話,說收到我寄回的家書,並說他們的心裡很高興。母親還說,你寫的信很感人,你爸看完後,一個大男人居然被你這個死丫頭給弄哭了。母親還說了好多好多關心我的話,還帶著一點祈求語氣問我,有空時可不可以多寫點書信回來,你爸你媽都不會上網不會發簡訊也不會上你們口中所說的QQ?電話的這頭,我說沒問題。放下電話時,眼淚在眼眶裡一點點打轉。心裡總覺得對父母的虧欠,實在是太多了。我沒想到,短短的一封家書,足以讓父母感到欣慰。原來,子女在父母的心中,是佔了那麼大的地位。原來,父母想要的不多,只是,我還沒注意到。爸爸媽媽,我想你們!

《傅雷家書》讓我明白到,親情,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偉大的。我想象不出,當傅雷夫婦決定離開人世時,他們的內心該是多麼悲痛呀。尤其是讓傅雷夫婦割捨親情而遠去另外一個遙遠的世界時,他們是否在一瞬間痛得撕心裂肺呢?而我,只能深深嘆息一聲,深感世道的不公。

曾經年少不懂父母對自己的愛,如今成年要懂得珍惜與把握。孝順父母,珍惜親情,從小事做起,更從心靈出發。能夠和父母一起朝夕相處,伴他們左右,伺奉他們,那是,一種無言地溫馨與幸福,更是一筆珍貴的人生財富!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8

如杜甫所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一封封雪片似的家書都包含著親人間的濃濃情感,而這本《傅雷家書》依是如此。

細細品讀,字裡行間流露著傅雷夫婦對兒子的愛和期望。不管他們對藝術上的諄諄教誨,還是對生活的千叮萬囑,從中我都品味出了濃濃的親情。

傅聰出國多年,為了避免他忘記中國的文化傳統,傅雷不斷地向他寄去一本本中國名著,建議兒子每天寫些中文日記,並堅持要他用中文與自己寫信。雖然兒子更好的瞭解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差異,他有耐心的語言和西西的文字,一步一步的引導著兒子。

我看來,與許多家庭中的父子關係不同,傅雷和傅聰的關係更像是朋友。他像一個知心者一樣,與兒子天南地北的談:他們談藝術,理想的藝術同行雲流水一般;他們談婚姻,可見只有平靜,含蓄,溫和的感情才能持久;他們談中西文化的異同,等等等等。

合上書,閉上眼睛。想起父母,他們或許沒有傅雷夫婦那樣博學,但他們努力讓我們學會感恩,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我沉浸在這家書裡流淌的愛,久久不能自拔。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9

一個月前,在書店看到這本家書,父母曾經推薦過,於是買了下來,怎知這本書竟使我一月心境忐忑,思想波動。

剛開始讀便想提筆寫書評、寫讀後感,似乎每篇書信都可以傳言,曾想過多少關於偉大與崇高的辭藻來修飾它!怎知心中激盪澎湃,竟無從下筆。如今,讀完最後一頁家書,凝視傅聰手捧先生遺骨的眼神,似有千言萬語,怎奈斯人已逝。

最後一頁了,漸漸,心從這令人驚歎的感動,到發自肺腑的共鳴,以及最終離人兩界的傷懷中平靜下來,回思著。除去合頁後的孤獨,先生那股子力,似乎在為我醞釀這什麼,召喚著什麼。

我有一個理想:有這樣一個世界,文化上歷史悠久,但民族年輕,生命力旺盛。用科學的方式在嶄新的世界裡構建著以正義、高效、公平、自由為原則的合理社會,人們高尚文明,美醜分明。也許永遠沒有這樣的世界,崇尚這一切的人太少了,世俗的世界中人們甚至不願意有他們的存在。

正直、高尚、堅毅和智慧,這些美的東西是多麼可貴,追求這一切是如此純真的信仰,為什麼這樣的追風者要受到無盡的痛苦?追求不到美的,便把追求美的人定義為虛偽,追求不到理想的,便把追求理想的人定義為輕浮,甚至在童年期就斷絕他們的理想,讓他們沒有機會想象理想,扼殺他們的追求。先生棄世一生,痛苦幾人堪知!!

《傅雷家書》顧名思義是傅雷所寫的一封封家書,是給傅雷的一封封家書。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傅雷與傅聰談論藝術與人生,為傅雷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

在我閱讀這本書時,我被傅雷父子的情誼深深打動,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相關的書籍;傅聰忙於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時,傅雷常勸傅聰勞逸結合。這些極為普通的行為飽含傅雷對其子的愛,使身在國外的傅雷不會因對父母的依賴而放棄學習工作。

傅雷與傅聰一起討論藝術,詢問傅聰的感想,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教導傅聰遇難事不要放棄,多虛心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成功時保持虛心,失敗時保持信心,這些因素都造就了傅聰的成功。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著比過去更好的條件,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我相信,即使沒有父母的告誡我們也能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為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0

傅雷,一位偉大的翻譯家。這是我對他的最初印象。但當我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對他又有了新的瞭解,傅的雷同樣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在這本書中到處都洋溢著傅雷對兒子的教育及愛。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形象,他不斷用自己的經驗教育著、激勵著兒子。從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十分嚴格、只知道批評兒子的父親。但他心中充滿了對兒子的愛。只是他將嚴厲化作愛,將批評化作關心,將懲罰化作呵護。

世上哪有不愛兒子的父親?只是他們對於愛的表達方式不同。有的父親因過肚疼愛成了溺愛,讓自己的該子成了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風雨雨;有的父親過於嚴格,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犯一點錯誤,將孩子陪養成了“追求完美者”,所以他的孩子總交不到朋友;有的父親老是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因此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使得孩子過於放鬆,以至於影響學業。

在《傅雷家書》中的父親可不一樣他是一位教子有方、循循善誘的一位父親,他即懂得何時讓孩子學習又懂得何時讓孩子放鬆。但有時他也因他那代表愛的嚴厲不能讓孩子欣然接受而感到十分傷心與苦惱,但他從未在臉上流露的過,特別是在兒子面前,因為他是一位堅強的分親,他要在兒子心中做個榜樣。這也是他教育兒子的一種放式吧!

父親是一種稱呼,父親是一種責任,父親更是一種溫暖。多麼偉大的父親啊!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1

這一次,我讀了《傅雷家書》,這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寫給親朋好友的信件,其中有一篇學外文的對我幫助很大。

在信中,傅雷先生說,讀外文不能太快,太快了記不牢,將來又要重新來過,犯不上。開頭必須從容不迫,位與格必須要記憶,象應付考試般的臨時強記是沒用的。在這一段話中,傅雷結合了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學習語言時,切勿貪多,貪快。只有每天學習保證有所收穫,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對於自己的孩子,他還建議把功夫花在語感上。他說外文在國外學更好,所以目前貪多務得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的。我覺得這句話一點也沒錯。我到國外旅行的時候,早上一睜開眼睛,聽到的廣播裡的就都是英語;在商場裡,店員說的也是英語;想和別人交談,人家說的都是英語;向別人問路,可別人根本聽不懂中文。漸漸的,在我腦海裡沉睡的記憶被喚醒了,那些我以為已經忘記的單詞,重新展現在了我的眼前。我終於能大致聽懂別人說的話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和別人試著聊起天,後來居然還談到了自己家鄉的美食美景,風俗習慣。這充分證明了傅雷先生說的話,學語言,好的環境必不可少。

我覺得,書信是最真切,自然的文字。思想到哪裡,文字就到哪裡。因此,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是一顆崇高的心。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2

《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細看和咀嚼的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而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經過這些書信,不僅僅在兩人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經過這一條紐帶,使孩子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感情。

既然是父子之間的家書,那麼書中最突出的,當然是濃濃的父愛了,或許每個父親對他們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不知能有幾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一個好的家庭,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它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異常,他經過書信對遠方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指導,並且還透露了對兒子的牽掛和愛。

在書信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我,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我的意識與性情”。這些難道不是我們應當引以為鑑的嗎?

天下父母的愛都是一樣的,我的父母雖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研究,為我打算。

《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不錯,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有多少家庭能夠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景,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

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因而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孩子不但沒有變得懂事,反而更加叛逆起來。所以,家長們應當看看《傅雷家書》,而作為孩子的我們也要看看這本好書,因為它將會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恩,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生活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

不管過多久,傅雷先生的影響還將會一向存在,因為他的教育方式能夠當做家庭教育的藍本,而《傅雷家書》也會哭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3

當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裡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啟發。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4

自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愛便時刻縈繞在了我們身旁,孕育著我們茁壯成長。母親的愛溫柔如風,叮囑與關懷的話語時常在耳畔迴響;父親的愛高大如山,為我們遮風擋雨,也許春夏秋冬四季在變,可他們的愛卻依然如舊。

最近一段時間,我有幸閱讀了由傅雷次子、傅聰胞弟傅敏選編的?傅雷家書?一書,可謂感觸頗深。此書是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的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的實錄,是家人之間真情流露的文字,不經意的筆墨,不為發表而創作。家書中的話語質樸而真切,字裡行間洋溢著滿滿的父愛,蘊含著人生真諦。合上書,有這樣一句話一直躍然眼前:“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這是傅雷在家書中所提到的,讓我聯想到了平日裡母親對我的教誨: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全力以赴,不留遺憾。

還記得有一次演講比賽,無論我怎樣一遍遍地揣摩詞句卻還是磕磕巴巴,於是就想打退堂鼓,母親彷彿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道:“這看似只是一場比賽,但能反映一個人做事的態度,倘若你全力以赴,最終結果卻還是不盡人意,那至少你是努力過的,就不會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人生其實真的很短暫,每個人都要珍惜在世間的時光,如果哪日走到人生的盡頭,驀然回首盡是追悔莫及和重重遺憾,那麼人生的意義又何在呢?”從那之後,我對待生活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懂得了凡事都要竭盡全力、永不言棄,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傅雷對小時候的傅聰嚴加管教,他把孩子關在家裡,不讓他四處遊玩,培養他的音樂和文化,他還十分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和生活習慣,要求孩子學習認真,每天督促傅聰練琴幾個小時。為人父母的他們在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輕輕鬆鬆長大,可自古以來學海無涯苦作舟,沒有規矩哪能成方圓,不勞而獲何時何地都只能存在於童話之中!

書中看似是一封封普通的家書,實則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實時的心靈對話,如同黑暗中的一束火把,讓我們感到溫暖,讓我們崛起奮鬥,讓我們在人生舞臺上綻放出最美的自己,不負韶華,感恩遇見!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5

我酷愛讀書,不管是小說、散文還是隨筆,我都能讀得津津有味。甚至是冗長的詩歌,我也能欣賞一二。可我唯獨不喜歡讀書信,可能是因為偏見,我認為它實在是瑣碎。

這兩年聽過無數人推薦我讀《傅雷家書》,我亦是一一敷衍過去。現在必須得讀了,我才滿不情願地買了一本。可讀完後,我卻被一股暖流所包裹,如在寒冷的冬天飲下一杯熱水,心中之暖久久不退。這時我才知道當時的偏見有多嚴重。

傅雷是翻譯家,我曾在圖書館看過他譯的《約翰·克里斯多夫》,在印象裡他是個嚴肅的人,但通過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他的另一面,作為父親的對於子女的愛的一面。他教導孩子要熱愛中華文明,要以作國家之棟樑為己任,報效祖國,努力奮鬥。這些書信中的話語和期望,在出版之後,就不僅僅是對傅雷子女的期望,更是對現在的青少年的期望。

《傅雷家書》可以說不僅僅是“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有助於我們瞭解那時的歷史。透過《傅雷家書》,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記憶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它好似一扇開啟的窗,讓窗後原本朦朧的景象清晰起來。

不僅如此,在《傅雷家書》中的一封封書信中,我們更可以領悟到很多的人生哲理、處世之道。傅雷本人向來以剛硬不屈出名,他為人坦蕩,稟性剛毅,並具有堅強的意志。而我們,也應該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6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博大精深。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聯結親情的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裡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的解釋。

《傅雷家書》讓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為我們儲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解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裡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7

傅雷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疑問。

傅雷用個人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疑問,全部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意見。圈圈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能不能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辦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能不能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辦法,對解放初期至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瞅出傅雷是一位對個人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個人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8

"小心使得萬年船",這大概是傅雷教育兒子如何待人接物的主線。通過閱讀《傅雷家書》,我見識了傅聰的父母對他的無限關切、殷殷的教誨。最能與我產生共鳴的,是傅雷對兒子在待人接物方面的教育。

五四年八月十六日傅雷寫給兒子的信中曾有這樣一段——"在飯桌上,兩手不拿刀叉時,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擱在自己腿上或膝蓋上。你只要留心別的有教養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盤下,叮叮噹噹的!"也許現在的人會對此感到不解:吃就吃嘛,講究那麼多幹什麼;手不用就放在膝蓋上嘛,白費力氣幹嘛?但我相信傅雷讓兒子注意餐桌禮儀絕對不只是為了讓傅聰看起來很有教養。

看到的是外在,鍛鍊的是內在。禮儀絕對不只是顯擺給他人看的。它在潛移默化中會令人下意識注意自己的行為,小心行事,審視其是否符合道德的價值觀。每個週一的升旗禮時,學校都會要求少先隊員行禮,其他人行注目禮並唱國歌。每到這個時候,隊伍中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肅穆感,進而激起大家的愛國的情懷。

類似的內容還有糾正傅聰將手插在上衣口袋的壞習慣······傅雷管的事兒都極瑣碎,管得也極嚴苛,卻使得兒子在禮儀上也做得極佳,給他人以自己最好的一面。

傅聰的母親朱梅馥還教育傅聰成了名後要處處當心,不要在無意中得罪了人。也不要亂批評別人。話在說之前要反覆斟酌,要懂得"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道理。

這像極了日常中父親對我的教導。父親對我也是相當嚴格的——同樣也嘔心瀝血地教我用餐禮儀:吃飯時要端起碗、手不能放在桌下、筷子不能豎直插在碗中、長輩來了才能起筷······教育我"話要想清楚再講";"說話要自信、大膽";"要分配好時間,利索點兒"·······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細緻入微。

來自長輩的教導也許嘮叨了點兒,卻無不是飽經滄桑半輩子,小心凝結出的心血之丹。為了讓我們精益求精地完善自己,少走彎路,他們才如此無私將這些傳授給我們。

止於至善,臻於完美,應是我們所有人對人生的態度。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19

這個暑假我讀了《傅雷家書》一書,令我收穫極大。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讀物,是教育子女的經典名書,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著。他們嘔心瀝血的培養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成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我認為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及榜樣。

我認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我現在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們朝著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傅雷說: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回報,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們心靈更加充實。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我認為只有在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援下,有著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傅雷說他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我覺得讀《傅雷家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內心,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裡面吸收的養分會讓我們茁壯成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充分體現了作為爸爸對兒子的心意。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心裡怎麼想的,筆下就怎麼寫,用不著擔心讀者。正因為這樣,感情才那樣的純真摯樸,沒有半點虛偽《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子女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能有幾人,因為這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博學多才,兒子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好讀書,讀好書,《傅雷家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是一本充滿父子之情的好書。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20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是陸游著名的詩句。的確,無論是在戰亂時期還是在和平的年代裡,家書都是無比珍貴的。在那薄薄的的信封裡,裝著的不僅僅是那一行行用親情凝成的字,更是難以丈量的,比天還高比地更厚的愛。

當你在一萬尺的高空中時,愛的力量能夠感受到你的微笑;當你在一百尺的深海時,愛的力量能夠感受到你的心每一次有規律的跳動。父母不僅僅是父母,他們還是我們的老師,醫生,廚師,工人,顧問……在摔倒時,我們有父母;在肚子餓時,我們有父母;在數學題不會做時,我們有父母;在青春期時,我們有父母……父母的高尚無私,領著我們上前;父母的教導鼓勵,給予我們動力。他們是動力的源泉,惟有這種動力,才給予我們多姿多彩的人生。

每當人感到無奈迷惘的時候,首先想起的當然是最親,最信任的人。而這,莫過於是父母親了。在大森林中。,迷路了,有北極星的引導,樹木的指路,月亮的照明。而父母就是北極星,是樹木,是月亮,在你最無助,最無奈,最失落,最寒冷的時候,給你雪中送炭讓你發洩,送你安慰。無論你身處異國還是異在他鄉,父母的這種安慰,問候都是你心中萌發的種子。平日覺得父母的嘮叨是最厭煩的,可你在這時候是最需要他的。它如同音樂,是超越界限,超越國界的,因為這種嘮叨是有著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無論是英語,俄語,德語,日語……無論它如何地千變萬化,可都不離其中。

就像文中一樣,當兒子消沉苦悶時,父親的勸慰,是一種莫大的幫助,這種勸慰,對於平時的我們來說是最平常不過的語言教育。可對於一個遠在他鄉,面對困難而無從入手的人來說,是最珍貴的教導,是最深刻的體悟。這種指導,領導是百聽不厭的,因為它充滿愛,令你不禁淚流滿面;也因為它語句深奧,令你從生活中探索,品味;更因為它是父母的話語,令你燃起心中的火。

春天的萬物復甦是因為土壤的呵護,泉水的滋潤,薄霧的籠罩以及陽光的愛撫。遠在他鄉的人們之所以幸福快樂也是因為家裡人信中,郵件中,QQ中的問候,安慰,幫助,更因為有永遠都傳遞不完,永遠都說不盡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21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裡,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22

做家務之餘,再次重讀了《傅雷家書》。掩卷之後,怎一個字能表達心緒!父愛的博大精深局在其中矣。父愛的專注與專心,父愛的深沉與深刻,父愛的永遠與永恆,就是我對這部書的理解。

這部書是傅雷的兒子傅敏所編,是在傅雷於1966年9月3日去世後,十年--的剩餘書信的精華薈萃。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學者。因為不滿--而上吊自殺。伉儷情深的妻子朱梅馥不願獨存世上,易陪同自己的丈夫坦坦蕩蕩共赴黃泉。14歲開始相戀相愛,幾十年的相濡以沫,早已經把兩個人的軀體融匯為一個頭腦,一個心靈。

傅雷的兩個兒子都是傑出的人才,大兒子傅聰是著名的音樂家,二兒子傅敏則是教育家。家書體現的就是傅雷關心著關注著自己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人們常說父愛如山。信然。

傅雷對孩子深沉的愛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無微不至的生活上的關心。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要有親情、友情,出國留學的傅聰在國外偶遇時間短,不可能有好朋友,在這個階段,傅雷寫了好多信,開導兒子,幫助傅聰樹立信心,讓他戰勝困難。給他寄衣物、食品,書籍,既給他物質上的光懷,也為他戰勝孤獨寂寞提供精神食糧。

第二,事業上的諄諄教誨。傅雷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他翻譯的許多法國作家的作品,至今膾炙人口,比如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好幾代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在這部書中尋找精神食糧;比如他譯的巴爾扎克,幾乎可以出全集了。這已經讓我很佩服了。前幾年還讀過傅雷寫的一本有關美術的書,《世界美術二十講》。他還懂音樂,還懂戲劇,還懂。。。在藝術領域,它似乎無所不知。關於莫扎特,關於貝多芬,他都能做孩子的參謀,孩子的知己。。。

傅雷教子,素以嚴格著稱。名不虛傳。就是傅聰彈鋼琴的時候,身體搖擺不定的問題,傅雷整整關注了十年,千叮嚀,萬囑咐,最後終於克服了這個弱點,傅雷為之徹夜難眠。也許搞藝術的人都需要一顆敏感的心靈,都需要對藝術、對生活本身進行深刻、深入的思考,父子倆的天性竟是那樣的相近。其中,有在波蘭的肖邦比賽後獲得第三名的欣喜若狂,有得知兒子的音樂在華人世界受到歡迎的欣慰,有聽到兒子結婚的訊息後的失落與快慰,有聽到自己的孫子誕生後的興高采烈;也有對兒子連續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音信杳無的擔心,也有對接到兒子在香港來的電話的高興,也有對孩子少叫一聲父親的見怪。。。

這封書信集,讓我看到了全貌的傅雷。

其實,我一直也弄不清楚,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的大師級的人物,都選擇了自殺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王國維、弗吉尼亞。伍爾夫、茨威格、海明威、老舍、川端康成、大島由紀夫。。。還有傅雷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23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裡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為我們儲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裡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24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我很嚮往這種感覺,因此我拜讀了這本《傅雷家書》。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餘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於自己有稜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為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子是以嚴厲而著稱,我以為他們父子的關係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後,想法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絡自然只能依靠書信,於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他們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訊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

掩卷後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著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為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傅雷家書》全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著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有時候我還會想,要是我能與父親通上幾封這樣的家書,那該是什麼有滋味呢!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25

要想寫好《傅雷家書》讀書筆記,首先需要對它有個全面的瞭解。《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和夫人寫給他們的子女的家信,心中關於對孩子們的教導教育的部分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典範,對孩子的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鑑作用。

《傅雷家書》中,在寫給子女的信裡,父親告誡了子女很多話,並探討了很多的問題,包括愛情、親情、友情等方面,涉及民族大義、原則、信任等。比如在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在寫給兒子的信裡,提及“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告誡兒子在面對任何誘惑的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最初的追求,更不能忘記家人和國人的期待,“對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動來表現”!

在家書裡,傅雷告誡子女,“在這些方面沒有認清一個人的時候,切忌隨口吐露心腹”,人際關係要處理好,做人識人不能盲目,要與人為善,不能隨性而來。

關於《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讀後感,其實都是自己在看完這本書之後的所思所想,只要你認真的閱讀,細細體會,你就能感受到為人父母對子女那種深沉的愛,對孩子成長的提示和教導,努力把孩子引向一條正常的良好的道路上去,會學習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例如,從以上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書信中就能感受到很多的東西。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26

暑假裡,我讀了傅雷先生的《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傅雷對兒子濃濃的愛。書中有傅雷夫婦給兒子傅聰寫的近百封家書,純真、質樸洋溢在字裡行間,令人感動。

從書中,我知道了,傅雷是非常細心的一個人,他對兒子的關懷無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為人處世,傅雷愛兒子,但卻不溺愛兒子,他對兒子悉心培養,希望他成為一個時刻愛國、淡泊名利的人,這樣的父親怎能不令人敬佩呢?

信中,傅雷對兒子寫到:“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在演奏姿態方面。”多麼真摯感人的話語,傅雷把對兒子各個方面的關懷、培養都寄託在了這一封封書信裡,他希望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希望他成為“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濃濃的親情洋溢在字裡行間,彷彿父母和子女是不只是親人,更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多麼深刻的一句話啊,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謙虛坦然,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我深深的啟迪,我一定會永久銘記。

傅雷家書讀後心得 篇27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繫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一對父之間的通訊,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得到如此多的認同,這就是《傅雷家書》不同於普通家信之處。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我很嚮往這種感覺,因此我拜讀了這本《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摘編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寫給兒傅聰、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並最終成為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傅聰的信件。洋洋萬言,字字意湧動,閱者無不為傅雷教的精神感動。信中有對過去教過於嚴格的悔贖,有對兒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黨和國家建設及運動的看法和意見,有對兒生活的噓問和關心,“貫穿全部家書的情義,就是要兒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看一部家信錄,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們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翻譯名家的原因,更會從中學到如何育成才的人生真諦。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餘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的面貌。一路上它由於自己有稜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為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是以嚴厲而著稱,我以為他們父的關係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後,想法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絡自然只能依靠書信,於是父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他們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通訊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 掩卷後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著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為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傅雷家書》全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的深情,也有著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

讀了《傅雷家書》,感受的是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父之間的感情因為藝術的崇高而得以昇華,成為一份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的養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xinde/dushu/dwdgg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