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精選28篇)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精選28篇)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

在失意的時候,我會常常去看一本叫《波麗安娜》的書,它是美國作家埃莉諾·霍奇曼·波特的作品。書中的波麗安娜不管遇到多大的不幸,都能找到快樂的突破口,她樂觀向上的積極的生活態度,能感染我,遣散我周身的不快與煩躁。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精選28篇)

個人都希望自己被快樂包裹起來,遠離悲傷。那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呢?我想那是一種心情,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而是一種淡淡的甜馨,讓人平靜悠閒地享受生命。但是快樂並不會憑空來臨,我們要尋找快樂,就像《波麗安娜》中的主人公波麗安娜一樣……

波麗安娜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她而去到了天堂,於是她被送到有錢的姑媽家,但姑媽卻是個古板嚴肅的人,一開始並不喜歡波麗安娜,但波麗安娜不管這些,她愛她的姑媽,她愛她們家的僕傭,她愛世上的一切,波麗安娜會從悲傷的事情中尋找讓人高興的地方,在她的感染下,她周圍的人也都學會了尋找快樂,他們被快樂包圍著,過著幸福的生活,那可都是他們自己爭取,尋找來的,如果我們也這麼做,難道還會覺得快樂很遙遠嗎?也許很多人會感嘆,生活太過單調,鬱悶。小孩抱怨學業的繁重枯燥,大人為了生活整日奔波勞累,感覺不到來自生活的快樂。於是,人們幻想,也許有一天可以得到一筆意外之財,變成大富翁,以為這就是快樂,他們空幻地等待著,感到的只是生命的沉重與迷惘,而快樂也在這些如流水般歲月中悄悄溜走了,到頭來一場空。快樂是要用心去尋找的,要擁有快樂,首先要有一顆開闊明朗,善於發現的心。波麗安娜就很會從糟糕的事情中找到快樂點,當她的腿摔斷後,她會想幸好眼睛還看得見這個美好的世界,這豈不是比雙目失明的人要幸運嘛!當她錯過晚餐時間,只能在廚房裡吃麵包時,她會說:“其實我最喜歡吃麵包了!”她尋找快樂的方法也有點像是自我安慰,但這確實讓她一直擁有著快樂的心情。有時候,其實尋找快樂也很簡單,只是我們那顆麻木的心不懂發現罷了。讀了波麗安娜的心情,我常常在想成人的天空為什麼都是那麼的繁雜不堪,為什麼就沒有孩童那麼純淨呢?在與六歲小侄子的一次長談之後,我找到了所要的答案。在兒童的世界裡,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一切事物也都是新奇的,獨一無二的,他們都能在其中找到成人無法想象的樂趣,保持那份好奇心,因而心中就能產生願景,所以他們時刻都是快樂的。用快樂去埋葬悲傷是孩童們最大的才能!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一顆心太閉塞,我們不懂如何做會使自己快樂些,會顧忌這樣或那樣的事情,只有小孩子天真活潑的心才會找到那麼多的樂趣,即使衣服弄髒了,手劃破了又如何?只要心情快樂就好!只要細心體會,我們可以發現,生活已給了我們太多的幸福,只是我們對生活的要求太高,索取的太多,所以我們忽略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快樂。快樂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在淡泊的心境中找尋快樂的源泉,向波麗安娜學習。在尋找快樂的過程中,我們會懂得如何看待生活,懂得生活的真諦!

波麗安娜的牧師爸爸的遊戲是經典的人生。人生不可以遊戲,但遊戲卻可以豐富人生,讓我們快樂地生活!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2

今天,我讀完了《波麗安娜》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埃麗諾·霍奇曼·波特,她年輕時是一位著名歌手,後來放棄了唱歌生涯,開始專心寫作。

這篇文章寫了十一歲的小姑娘,她叫波麗安娜。他從小就失去了母親,繼而又失去了父親,後來被送進了富有的姨媽身邊。結果,波麗安娜用她的樂觀精神改變了冷漠的波麗姨媽、厭倦一切的斯諾太太、老湯姆、南希彭德萊頓先生、查爾頓醫生等人,使小鎮發生了令人驚異的變化。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覺得波麗安娜很了不起,能使小鎮發生那麼大的變化。你看波麗姨媽的脾氣和性格都很不好,而且自己家很大很大,卻讓姐姐的女兒波麗安娜住小閣樓裡,波麗安娜那麼活潑可愛,可是她卻不喜歡這樣等等。可是波麗安娜可以改變她,這多麼神奇呀!

我想:樂觀,能幫助我們自己,也能幫助他人,讓我們把生氣拋到九霄雲外,讓樂觀精神進入我們體內吧!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3

在《波麗安娜》中,所有的成年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自我封閉的波麗阿姨,總是生活在過去陰影裡的彭德萊頓先生,下身癱瘓的斯諾太太,就連那個心直口快的女僕南希也為自己的名字而苦惱...... 而在“快樂遊戲”的過程中,他們逐漸發現了自己,發現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這些事情,心態就會不一樣了。

當我讀到《責任的問題》時,我就覺得漂亮、活潑的波麗安娜的確值得我去學習,雖然波麗安娜把小閣樓上的窗戶開啟,放進來很多蒼蠅,還把所有小閣樓的窗戶都關上了。知錯就改,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她這種精神。

波麗安娜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一天,她聽說南希經常受波麗小姐委託,一向拿著牛蹄凍去一位老弱病殘、下身癱瘓的斯諾太太家,波麗安娜沒事幹,所以就幫南希去斯諾太太家送牛蹄凍。一開始,我並不喜歡斯諾太太,因為她很挑剔,脾氣也很倔,今天送來牛蹄凍,卻偏偏想喝羊肉湯,看上去老是一副不滿的樣子.後來,我又不太討厭她了,可能是因為她平時總悶在家裡,沒人和她溝通,雖然她有女兒米莉,但是早就厭煩她了,通過和波麗安娜相處,她的脾氣也漸漸好轉.我記得,電視上就有一部連續劇《孝子》,裡面的老太太和斯諾太太條件差不多,都是下身癱瘓。老太太一共有三個兒女,二女一男,兒女們非常孝順老太太,但她總是不滿意,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真是一個倔脾氣。最後,她才知道兒女們對她的用心良苦,就是希望能讓她好好地活著......人不能什麼都十全十美,要有個好的心態,才能健康生活。

波麗安娜雖然失去了爸爸和媽媽,但她從來不悲傷,而是從不快樂中找到快樂的理由。

快樂就是這麼容易,就像書中的波麗安娜,把快樂編成一種遊戲。

我們要像波麗安娜一樣,天天都要快樂。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4

讀過之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開心和樂觀。文章中波麗安娜對一個脾氣暴躁的斯諾太太能夠不厭其煩地與她交流,為她整理妝容,使斯諾太太終於有了一點點的感激之情,那倔強之心也被融化了。當我們有病體之身,尤其要保持樂觀的態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這 樣才能和疾病戰鬥,恢復健康的身體。

小女孩波麗安娜 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她和鎮上最古怪的男人也有了交談,南希訴說這個怪人的種種奇怪,女孩的舉動終於打動了古怪的男人。在我們生活中,如果和陌生人交談,只要有誠心,終會開花結果,這樣才能體現人與人的真情。

女孩和波麗小姐的關係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對男孩吉米的問題上有了很大的分歧,男孩吉米的話深深地諷刺了波麗小姐的高傲的心。而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對任何事情要有同情心,對那些無家可歸的人進行捐助,才會像波麗安娜一樣使人們永遠快樂!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5

從《波麗安娜》一書中,我們認識了那個可愛的小女孩——波麗安娜,她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為那裡的人們帶來歡樂。因為她總能發現事物美好的一面,總能讓自己保持樂觀的態度。

《波麗安娜長大了》是《波麗安娜》的續集,這本書中波麗安娜來到了波士頓,住在富有的卡露夫人家裡。卡露夫人雖然富有,但是她不快樂。因為她失去了親愛的傑米·肯特,整天是一副鬱鬱寡歡的樣子。但卡露夫人在波麗安娜生活態度的感染下,漸漸的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在沉迷於自己的痛苦之中,終於,她走出了心中的陰影,也變得樂觀、開朗起來。故事最後,卡露夫人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而樂於助人的波麗安娜也為自己找到了美好的歸宿,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這本書中,波麗安娜雖然是一個虛構的小女孩,但卻成為了快樂的化身。他的“魔力”在於:他總能在不幸中發現快樂。的確,每人都有不幸的時候,比如我:在一次考試中因為粗心而考到了不理想的成績,我感到十分傷心,可讀到波麗安娜用樂觀、向上的態度把壞事變成好事之後,我轉念一想:這不是給我以後考試的教訓嗎?於是我一改剛剛垂頭喪氣的樣子,認真吸取這次考試給我的經驗,爭取在以後的考試當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也讓我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

如果你不開心、有煩惱。那就看看波麗安娜的故事,玩玩她的“快樂遊戲”吧!你一定有所收穫的! 總之這本書很適合做課外讀物,如果你也為之心動,那就快買來看看吧!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6

當你失去雙親時你會哭泣嗎?當你沒得到自己心愛的禮物時你會哭泣嗎?當你被視為另一類人時你會哭泣嗎?我想你會放聲大哭的。可有一個人,她的臉上始終都掛這笑容——波麗安娜。惠蒂爾。

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十一歲女孩波麗安娜的故事,她從小失去母親,經歷了生活中各種苦難,後來又失去了父親。波麗安娜變成了孤兒,被佛蒙特州。拜耳丁威爾送到了富有的姨媽波麗。哈靈頓小姐家波麗安娜熱愛生活的美好的一切,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她又以一種遊戲的樂觀心態來戰勝自己,戰勝環境,戰勝生活中的各種苦難,每一次她都有快樂的祕訣使自己快樂,這快樂的祕訣就是永遠去探索,去發現美,去發現生活中的愛。同時,她又把這個遊戲告訴了南希、老湯姆、斯諾太太、約翰。彭德萊頓先生、吉和整個小鎮的人除波麗小姐外。後來,波麗安娜除了車禍,小鎮的人都來拜訪她,最後,她被查爾頓醫生的朋友給治好了。

我看完這本書的最後一頁,輕輕合上書,閉上眼睛,腦海了慢慢回憶著這本書的內容,我們要像波麗安娜一樣做一個樂觀、熱愛生活的人。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7

曾在一本書中讀過:“為自己,找一個快樂的理由。”如今,那句話的由出早忘記了,但話中所代表的生活卻在我的心裡發了芽。

每當不開心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它,現在的人們越來越不容易快樂,因為他們找不到快樂的理由。都市快節奏的生活和生存的壓力讓他們常常沉浸在糾結中難以自拔,卻將那些隨手可及的快樂忽略了。

其實這個問題對我這個生在現代交通如此發達的小孩子,有點複雜,就像華羅庚的奧數。很多時候我也會覺得自己很難快樂。因為學習和生活中真的總是有一大筐子的煩心事,讓人無法喘息。直到我放下心來看了這本書——《波麗安娜》,我突然才領悟到原來快樂是那麼簡單,找一個快樂的利益也並不難。任何事都有快樂和哀傷兩面,最後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看哪一面。你尋找快樂,就會得到快樂;假如你選擇了哀傷,那就只能得到哀傷。

如果你也想快樂,卻又許久沒找到快樂的理由,那就一起讀讀這本書吧!一起尋找身邊那些觸手可及的的快樂。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波麗安娜。波麗安娜長什麼樣子?說啥出來你可千萬別失望,她一點也不好看,梳了兩隻辮子,臉上滿是雀斑。她也不算聰明,成績也不出眾。事實上,她根本不願意一天到晚的學習,他更喜歡玩耍。波麗安娜的身世很可憐,她的媽媽早就不在了,爸爸也在不久前去世了。她是在婦女救濟會長大的,靠人們的捐贈維持生活。她沒有一件新衣服,也沒有像樣的玩具。後來姨媽收養了她。

雖然她的姨媽很有錢,卻對她很苛刻,最初的時候居然只讓她住一間悶熱難耐的小閣樓裡。

波麗安娜是一個多麼可憐的孩子啊!

唉,千萬別急著下定論!她還有件踏遍天下無敵手的絕世武器。

波麗安娜的父親是個窮牧師,不能給予她富足的生活。但卻給了她最寶貴的財富———感受快樂。就是憑著這件武器,她浮獲了身邊的所有人。最神奇的是,她還給她不食人間煙火的姨媽老處女,修復了一段終結了幾十年的感情。曾經刻薄的姨媽變成了全世界最可愛,最美麗的姨媽。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8

今年暑假兒子的學校推出了一項有趣的暑期作業——親子閱讀:由孩子給父母推薦推薦一本好書,然後孩子和父母一起閱讀,一起來分享讀後感。本來想著兒子會推薦一本他經常閱讀的書籍型別,比如科幻、武俠、漫畫之類的,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給我推薦了《波利安娜》這本勵志的書籍。意外之餘,我突然感到兒子成熟了不少,雖然他襁褓中的樣子的還歷歷在目,但不可否認現在的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一定的擔當。

言歸正傳,讓我首先簡單的介紹下《波利安娜》這本書的內容,它講述的是一個樂觀的小女孩因為唯一的父親去世,被寄養在她的姨媽家,通過和姨媽還有周圍的鄰居的交流,使那些不快樂的人重新獲得快樂。波利安娜無時無刻不在找尋快樂,她總是在玩一個尋找快樂的遊戲,並教給周圍的人,讓他們也重新獲得快樂,走出陰霾。直到有一天,波麗安娜在一次意外中受傷,她的雙腿失去了知覺。曾經被波麗安娜快樂陽光普照過的人都出現了,他們鼓勵她一次次不懈地努力,愛心終於發生奇蹟——她終於又可以走路了。波利安娜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中自然會有許多挫折與不幸,永遠不要抱怨生活給你的不幸,學會用一種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它,它們終將過去很顯然。可能兒子就是看到書中主人公積極的一面,才把它推薦給我。我希望兒子也像波利安娜那樣遇到困難積極面對,就像那個永遠樂觀的小女孩說的一樣:“現在我為有一段時間失去雙腿而感到高興,因為,你永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雙腿是多麼可愛,直到你失去它們。”希望他用樂觀、陽光、善良的一面去對待生活中的種種。

在這次的親子閱中,受益的不僅僅是兒子,我也融入了其中體驗了一把“快樂而緊張的暑期生活”。通過共讀不僅增長了家長的知識,而且能夠和孩子共同學習、一起分享感動和樂趣,讓它們學會“懂得分享,學會感恩”的真諦,才是這次活動的魅力所在。

最後,希望兒子也想將書中的“幸福遊戲”運用到生活和學習中,做一個開朗、樂觀、懂事的少先隊員,健康快樂的成長。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9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波麗安娜》。

波麗安娜是一個樂觀的女孩。自從她玩過“快樂遊戲”之後,便一直與父親在玩。可父親死後,波麗安娜就來到她姨媽波麗。哈林頓的家生活。

波麗姨媽的脾氣十分古怪,每次都已“責任”為藉口叫波麗安娜適應什麼,可是不論什麼事,波麗安娜都能從中尋到快樂,是自己不傷心。她的樂觀精神感染了她周邊的每一個人,甚至是一整個城鎮,都因為波麗安娜有所改變,不論是性格孤僻的人,還是絕望了的人都在她的帶動下學會了“快樂遊戲”。

讀了這本書,我似乎也被波麗安娜的快樂感染了,不論是多麼悲傷和憂愁的事,似乎都在“快樂遊戲”的幫助下化解。當我的腳摔痛時,我會想還好只是輕傷而不是重傷;但我因作業太多而苦惱時,我會想作業那麼多能提高我們的答題技術;當我丟失鋼筆時,我會想幸好只丟了一隻而不是全部。我漸漸發現,“快樂遊戲”已經漸漸融入了我的生活。

這本書不僅教會了我玩“快樂遊戲”,更使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快樂就是幸福,人生沒有不高興的理由,你要從不快樂的事裡找到快樂,學會快樂,你就等於找到了幸福!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0

波麗安娜是一位可愛開朗、樂於助人的女孩,她有一個“快樂”的遊戲,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夠給人帶來快樂。她把不快樂的事都當成一次次遊戲,總能夠讓自己持續樂觀而開朗的心態。

我們要學會樂觀向上,如果我們不持續樂觀向上的心態,那麼我們學習不會順利,爸爸媽媽在工作中,也會遇到種種困難。爺爺奶奶在生活中,也同樣會碰到許多問題……總之,我們生活在社會上總是會有成功、高興的時候,也總是會有失敗、不如意的地方,怎樣去應對它們,是我們大家都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持續樂觀向上的心態。

我們還要學會波麗安娜的優點:樂於助人,波麗安娜來到了波士頓,住在十分富有的卡露夫人家裡。卡露夫人雖然很有錢,卻不快樂,為什麼呢因為她失去心愛的外甥傑米·肯特,總是一副苦瓜臉。在波麗安娜的樂觀生活態度下,卡露夫人走出了心中的陰影,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快樂,並找到了外甥傑米·肯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尊老愛幼,發現有人受傷要及時帶去醫院。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1

讀了《波莉安娜》,這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總讓人倍感憐惜。讀了這本書,我深深被這個弱小的女孩所感動,她與她爸爸創造的開心遊戲更是讓人震撼。

於是,我決定去採訪這個叫波莉安娜的小女孩。當我來到波莉安娜家時,這是一個精美的大別墅。我上前輕輕敲了門,又按了旁邊的門鈴,耐心地等待著。過了一會兒,一個穿著女僕裝的女孩給我開了門,想必這就是南希吧!她好奇的打量著我,問道:“請問,你找誰?”“那個,我叫章霞,我想採訪一下波莉安娜小姐!”我急忙回答。南希笑道:“好,請跟我來!”於是,我跟著南希來到波莉安娜的臥室。“波莉安娜小姐,這位是來找你的!”南希對坐在床邊的波莉安娜小姐說道,轉身又對我說:“你自己進去吧,我先出去了!”說完,便走出了臥室。

我帶著好奇心打量著這位波莉安娜小姐,她也面帶微笑的看著我。過了一會兒,波莉安娜笑著說:“請問,你找我有什麼事嗎?”我連忙回過神,不好意思地說:“那個我想採訪一下你,你不介意吧!”“當然不會,你問吧!”波莉安娜愉快地說。當我聽完她的回答,我對她的好感又增加了了。

於是,我便開始問她:“你的腿已經好了嗎?”“當然!”她開心的回答,還走了幾給我看。我朝她笑了笑,又問:“你的那個開心的遊戲,真的可以讓人開心嗎?”“我認為可以,要不你試試!”波莉安娜興奮地拽著我的手,有無比激動地說:“說真的,你可以嘗試一下,已經好久沒人陪我玩那個遊戲了!”“好啊!”我高興的回答,然後接著說:“其實在生活中我一直有個苦惱,人為什麼要學習,一定要上學呢?”“其實你可以這樣想,如果一個人不學習,他就不會喲偶太多成就,又不會有寶貴的精神財富。還有上學,你可以這樣想,如果你不上學,你就沒辦法交到那麼多朋友,也不會有那麼多趣事發生在你身上,而且如果你一直呆在家裡,生活就會一直平淡無奇的過著,你說呢?”波莉安娜笑著對我說。聽了這番話,我似乎明白了一些。

波莉安娜微笑的看著我,又說:“我們面對一些事,要多往好的方向看,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開心,如果你一直都向壞的方向看,你就會時時刻刻都不開心。所以無論身在何處,都不要忘記尋找快樂,這就是我父親創造這個遊戲的初衷!”“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那今天就採訪到這,再見!”我向波莉安娜道別。“嗯,再見,歡迎下次再來!”波莉安娜微笑地向我道別。

走出波莉安娜的家,我突然感到快樂其實並不難找,重要的是看你怎麼想。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2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波莉安娜》,使我的腦海裡常常浮現出了這樣一個小女孩:身穿一套紅格子的小洋裝,戴著一頂小草帽,有著一頭淺色頭髮,臉上有著無數的雀斑······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一個十一歲的善良的小女孩,波莉安娜。

波莉安娜是個可憐的孩子。父母都離開了她,去了天堂,波莉安娜從小就在婦援會裡長大。但她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世而哭泣失望,反而能在每一個困難與打擊面前去發現快樂,享受快樂。成為了孤兒,波莉安娜只好投奔自己遠方的唯一的親人 ——住在貝汀斯鎮的波莉姨媽那去。自從來到了波莉姨媽家,脾氣乖戾,冷漠孤傲的姨媽,第一次感到了一種無力感,但卻漸漸被她感染,而貝汀斯鎮小波莉安娜的“快樂遊戲”也流傳開來,並感染了每一個人,甚至讓貝汀斯鎮的所有人都重獲生機,使每一個人都得到了快樂。

波莉安娜天性樂觀。姨媽是一個堅守責任的人,對於她來說撫養波莉安娜是她的責任,但並沒有把她放在心上。家中有那麼多房間,卻將她安排在閣樓的一個小房間裡,只放了一張兒童床罷了。而且在小波莉的房間裡沒有她想要的柔軟的地毯,粗礪的地面如圖命運本身一樣,被波莉姨媽教訓、懲罰······在雙親去世後,還要來姨媽家受欺負。但儘管如此,小波莉仍然沒有失去快樂的心情。小波莉她有著一種魔力,那就是她的“快樂遊戲”,一種“從不快樂的事情中找到快樂的理由”的能力。也正是這樣,才讓她在小鎮上人人皆知,知道她,知道她的“快樂遊戲”,知道她的善良、樂於助人······

小鎮上受過她幫助的人有很多,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她的“快樂遊戲”。這些人中,有波莉姨媽認識的,也有波莉姨媽不認識的人們,無數男人、婦女和兒童,而為其中一大半,波莉姨媽壓根就沒想到自己的外甥女會和他們認識。因此,在小波莉出了車禍,發了高燒,所有人都來看望她。

“因為,她一直對每個人都是笑容滿面,自己也一直高高興興,所以大家都想去了解。而現在,自從她受了傷,大家都覺得好難過——特別是他們又聽到,她因為找不到任何值得高興的事情而難受。因此他們便天天跑來告訴她,她帶給他們多少的高興,希望能夠對她有點幫助。她一直盼望著每個人都能陪她玩這遊戲啊!”這是南希,第一個陪小波莉玩“快樂遊戲”的人說的,這也是這麼多人來看望小波莉的原因。因為她給了他們快樂,所有他們想要幫助她。

一個人,改變了一座小鎮。

這就是小波莉的故事,一個天使帶給我們的故事······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3

波麗安娜是一個11 歲的小女孩,她的父母都去聊天國,只能投靠唯一的親人波麗姨媽,但波麗姨媽並不喜歡她。可波麗安娜有一種“快樂理論”和一種“快樂遊戲”,那是他父親教她的,正是這個遊戲,改變了小鎮上的人們,他們是久病在床、厭倦一切的斯諾太太,脾氣古怪的彭得萊頓先生,查爾頓先生、南希、老湯姆等等。一次意外的車禍使波麗安娜雙腿殘廢了,得到她幫助過的人們都來鼓勵她克服困難,重新恢復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同時,在波麗安娜的努力下,姨媽也勇於面對過去的傷痛,並重新獲得失去的愛情。

看了這本書,覺得波麗安娜的心靈是多麼的善良、美麗,,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和想法,我們大家應發現這種偉大的力量,並去改變世界上不好的東西,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讀完《波麗安娜》續本後,有許多感悟。首先波麗安娜的性格是奠定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和基礎,她是一個熱愛生活,並且時刻在生活當中尋找幸福的人。

她的父親對波麗安娜的教育影響特別深刻,無形中作者從另一方面告訴讀者,波麗安娜的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告訴讀者去熱愛生活。生活中會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你不怕困難,你是聰明的勇敢者你將在生活中吸取知識、得到快樂。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4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波麗安娜》這本書,讓我感觸至深.

波麗安娜是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母親早早就去了天國。她和做牧師的父親生活在一起,非常不幸的是,她的父親也去了天國。所以,她只好來到很遠的波麗姨媽家。但是,這個富有、獨自住著一幢大房子、脾氣古怪的波麗姨媽並不歡迎這個外甥女,她甚至都不去車站接波麗安娜,而是派了一個女僕南希前往,以至於小女孩把女僕誤認為是姨媽......不過,波麗安娜並沒有傷心,反而是把這些讓她不快樂的事都看成為“開心遊戲”。最重要的是,她不但讓自己在困難和打擊面前去發現快樂、享受快樂;還鼓勵身邊的每一個人去這麼做,自從她來到以後,整個貝汀斯鎮都重新獲得了生機......

波麗安娜讓我知道了做人要樂觀、寬容。所謂的開心遊戲不過是遇事往好的一面想。而波莉姨媽去恰相反,多年來,她所做的事都是為了責任,而不是讓自己快樂。她就像牡蠣一樣把自己關了起來,還好被熱情的波麗安娜打破了,讓她重新微笑地面對生活。波麗安娜很寬容,面對沒人喜歡的斯諾太太,脾氣暴燥的彭德萊登,都微笑著問好,讓他們心中的小鳥重新飛上了藍天翱翔。

《波麗安娜》這本書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缺點:愛斤斤計較,不過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缺點,正在努力的糾正偶!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5

英語是一門學語言的學科。通常情況下,剛開始,學生對這一學科都具有濃厚的興趣,可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要求記憶的詞彙量逐漸增大。大多學生在單詞的記憶上都感覺很難,而且,有的學生因此而產生厭學情緒。針對英語教材設定特點,如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興趣?仔細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中的部分章節,對自己有了更深的觸動。

“興趣是的老師。”因此,在課堂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常遵循以下的教學方法,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第一時間教會學生一些日常用語。

初學英語時,學生都感到有一種神祕感,想盡快說一些英語。我選擇一些耳熟能詳的口語,儘快教會學生,能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如: k y Birthday.等一些在電視或日常生活中能聽到學到的英語。

2、以有趣的方式教學

在課堂英語教學,要使教學生動活潑,氣氛熱烈,就要形式多樣。例如:教動物單詞,可以通過動物的叫聲引出各個單詞,以孫悟空、唐老鴨、米老鼠等動畫鞏固單詞,再形象地利用動物的動作,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學習monkey,duck,mouse等單詞,滑稽的動作表演引來學生一陣陣笑聲。最後,教師利用多媒體動畫片把學生帶到動物園,複習鞏固單詞。

3、多創造表演的機會

在新教材裡,Let′s talk,Let′s do的內容非常適合學生表演,我就鼓勵學生到講臺上說英語,或分組表演,既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又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使學生產生了自信心,一個人有了自信心,就能使自己不屈不撓地繼續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4、儘量幫助學生減壓、多多創造成功機會

學習興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習的效果,取決於學生能否獲得成就感。所以,利用多種方式,從多方面為學生創造成功機會,才能誘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產生成功體驗,從而激發形成自我學習的內部動力機制。對學生的表現採取欣賞鼓勵的態度,對學生的錯誤採取寬鬆包容的態度,就不會傷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受到的壓力越小,學習的興趣就越高。比如,在提問學生時,當她/他不能回答問題時,建議她/他“撥打”求助“熱線”,請自己的好友幫助回答,也可以允許學生要求提示或去掉錯誤答案。只要回答正確,都給予他們熱情的鼓勵和誇張的語言表揚,讓他們充滿自信心,感覺英語沒有什麼了不起,自己一定能學好它,從而樹立起英語學習的心理優勢。

5、小組活動有利於學生掌握詞彙,使學生感覺英語學習不難。

英語的一大特點——詞彙量大,要求記憶的內容多。通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讀幾遍,然後讓學生讀來背。有的學生經過不斷的機械記憶,能夠記住幾個單詞;可有的甚至根本不會讀。照這樣下去,學生會感覺學英語很難,這導致了大多學生不喜歡英語。對此,我採取小組活動的形式,更有利於學生掌握。即把全部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組裡進行手拉手幫扶活動。首先,會讀的同學幫助不會讀的同學,讓不會讀的同學也變得會讀。因為學生與學生之間更好交流,所以,記單詞也有一定效果,而且還可用學過的單詞說話。這樣,不但使學生很快掌握枯燥的詞彙,還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有利於學生社會協作能力的培養。可是一星期三節英語課,學生上完課後根本沒時間進行小組活動,多數時間都是用在寫語文和數學作業中,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練是根本達不到學英語的目的的。這也是我們英語老師目前感到最頭痛的事。

6、鼓勵關照落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中我一方面指導和幫助較差學生,另一方面鼓勵和要求學困生盡努力去完成教學任務。利用課間午休和託管時間幫助後進生學習基礎知識,並協調好班主任和家長的工作,以利於自己工作的進行。

通過上課、輔導、觀察,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是自己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變換多種方式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二是學生學習英語一定要有好的習慣。學習英語和學語文一樣,都是學語言的,要求語文大聲朗讀,因此英語更要朗讀,甚至比語文讀得還要多;課後及時複習相當重要,學生在課堂上學得快,忘得也快,如果不及時複習就無法跟上下節課的新授知識;掌握單詞的發音規則,自己能試著讀出並根據發音寫出單詞的拼寫。功夫用在平日,這點對自己和對學生都非常重要。

“興趣是的老師”,有興趣才能把課本教活、教好。有了愛好,學生才能想學、樂學。我認為提趣是國小英語教學的根本。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愛好呢?

一、形式新奇,培養學生愛好

1、運用教具和電化教學手段培養愛好

豐富多彩,形象逼真的畫面,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激發學生們強烈的求知慾,提起學生們對英語的愛好,使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英語,練習了英語。

2、開展課外活動,培養愛好

開展多種有愛好的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愛好的有效途徑如開展簡單的英語會話,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How old are you?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用英語表演一些簡單的小節目或老師給學生講一些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天文地理等知識。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保持學習英語的持久愛好.而且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英語,增強實踐機會,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二、組織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愛好

國小英語教學以口語為主。重在交際,在聽、說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課前,老師首先應該認真鑽研教材,吃透重點。在突破難點上下功夫,努力將每個步驟安排得井然有序。在教學過程中,要儘可能創設語言學習情景。可採用時說、時笑、時唱、時跳、時畫的方式。表現出各種神態表情。引導學生投人角色,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使英語課堂成為”寓教於樂的學習樂園。

三、培養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

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沒有了情感,就成了無源之水。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我們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愛好。在課堂上,教師從自己的舉手投足向學生傳遞關愛、信任、期望等資訊。以情激趣,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

這一年來,我在教學方面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多問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他們都熱心的幫助我,如果有需要我幫助的老師,我便義不容辭和同事們的相處讓我感到大家庭的溫暖,這更讓我信心百倍。

當一名國小教師,擔任課程多,作業多,上課時間長,好些時候,根本沒時間批改作業,只好在課間、晚上批改。自己剛接觸國小教學,課程不熟悉,沒有時間備課,只有佔有晚上的時間。由於國小生年齡小,班上的各種雜事都得老師處理,還有同學之間的事情,學校安排的各項任務都得完成,感覺做一名國小教師是有點累。但是每當看到同學們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雙眸,我的心裡就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我深知一個教師的責任,師者,傳到授業解惑也。如今語: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我總是主張,教育一個學生,先要教會他如何做人,然後再談到學習知識。一個人如果沒有健康向上的品性,沒有對他人的愛心,沒有對社會的責任心,那麼這不是一個健全的人。要想培養祖國未來的接班人,首先,教師自身要思想境界高尚。

教師是清貧的,但是清貧沒有戳傷我們奉獻的熱情,每天披星戴月,深夜的燭光執筆,如春蠶吐盡情絲,如耕牛耕耘於龔田,這是汗水的澆灌,這是心血付出的剪影。為了我的學生,我甘願付出。沒有豐厚的物質回報,它的性質不是金錢交易的勞動,是愛的趨勢。金錢在這種高尚的行為面前輕煙般失去它的厚重。

教師也是富有的,那是心靈的充實和甜美,看見一顆顆幼苗在自己的澆灌下茁壯成長,還有什麼比這更能感動人,吸引人呢?

每次遇他們幼小而純潔的心靈接觸,都讓我心中充滿著感動。我在對生命的感動中完成著我每一天的工作。

現在我的感受是,作為一名國小老師真好,孩子們淨化著我的心靈,我塑造著孩子們純潔的心靈。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裡,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裡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裡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著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著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為一名。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6

——慾望與道德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並非如傳統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為支點,將明後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於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餘,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湧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為快。

一 歷史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為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於總結經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慾望推動的,眾多的慾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為生,後覺得植物也不錯,於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衝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麼辦?”“在地上怎麼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衝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的時刻,因為那時人常常捱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需求還處於最低層——生理需求。要吃飽飯這統一的慾望就是團結的基石,同一團隊的人必須要相互配合才能獵取到食物。但通常這僅侷限於內部,在部落與部落之間,如何獲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協作解決的問題,資源爭鬥(搶地盤)則成了更能解決問題的手段,戰爭和掠奪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更高層次需求相應而生。得到尊重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追求。由於得到尊重的主體必然是個人的,這種慾望徹底破壞了團結,成員之間相互衝突,出現了社會等級。

二 道德

等級制度的確立並沒有徹底解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慾望的衝突,這種用暴力或者其他強制性力量對衝突進行緩衝,這種衝突急迫地需要解決,同時勝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夠長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實際上就是對慾望的抑制,是對慾望衝突最有效的協調中和。

道德是神祕主義的法律,法律則意味著工具性,這種神祕主義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兩大特性同存。神祕主義是人類思維的黑洞,是超越人類理性思維之外的東西,中間蘊涵著最強大的能量,這就是道德這個工具難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從這個黑洞裡舀了一點能量出來便世界大亂,拉登沾了一點就能製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為抑制人的慾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祕主義特點就意味著對道德的理解的多樣性。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如何吃麵包都做了嚴格的規定,這讓今天的我們感到好笑;伊斯蘭教的婦女們個個是蒙面大俠,讓漢人望而生畏;縱慾主義和禁慾主義的爭論今天依然激烈,這說明了道德由於其神祕主義特性,無力完成對慾望的徹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祕主義的法律,而不是單純的法律,有時相反成了慾望衝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實上中華帝國從古到今,道德都成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漢王朝開始,就以道德為根基建構社會制度,但德治始終是美麗的夢想,當管理體系中的大多數成員都把道德當成有效手段,整個社會呈兩幅畫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掛在口頭的目標,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對追求自己的私慾。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著稀有罕見,然後大家都懷著萬分景仰的心態仰望海瑞,心中卻想著自己的勾當,卻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就是中國政界的現狀。這也是中國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絕大多數人都將仁義道德披上,穿上這件漂亮絢爛的衣服,以高尚的名義,行苟且之事。

中國古代的德治,畢竟是種境界,全民景仰,只因無法實現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現在的情況是,以國家的名義公然撒謊,在大家都知道是謊言的情況下,搞政治教育,三個代表,事實上連統治者自己也知道是個謊言,公然推行與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實為世界奇觀之最。

總結:當道德變成謊言的時候,對慾望的抑制無能為力的時候,何不撕掉這層厚厚的包袱,以獲新生?慾望是動力,過分地抑制慾望,也讓一切都變得死氣沉沉,自春秋戰國之後,中國從此敗落,蓋為此。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7

前言:羅傑·澤拉茲尼與《安珀志》

羅傑·澤拉茲尼( 1937-1995 )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 1962 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就在這一年,他開始了自己傳奇般的創作生涯:三十多年間,六次獲得雨果獎,兩次獲得星雲獎。

在科幻與奇幻小說史上, 1962 年是十分重要的年份。也正是這一年,厄修拉·勒古恩、塞繆爾·德蘭尼和托馬斯·迪許等人開始了自己的創作。澤拉茲尼和他們一起,掀起了美國“新浪潮”的巨浪,併成為這一創作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與傳統硬科幻小說不同,新浪潮作家更注重人物的塑造,而非堆砌技術細節。他們將筆觸深入人物內心,並大膽探索此前一直受到傳統科幻小說忽視的心理學、社會學領域。澤拉茲尼對這一流派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第一個將神話體系引入科幻小說的創作。最好的例子就是他的名作《光明王》。

在《光明王》中,澤拉茲尼引入了大量印度教、佛教的內容,其中的人物甚至直接用了印度教諸神的稱呼,如梵天、溼婆、閻摩、阿耆尼等等,書中主角乾脆以佛陀為名。而且人物性格也與他們的神明稱號有許多相近之處。這樣一來,小說獲得了更大的維度,顯得氣勢恢巨集,壯麗非凡。

也許是出於對神話的喜愛,澤拉茲尼很早便開始了奇幻創作。終其一生,他始終是個科幻、奇幻雙棲作家。他的科幻作品汪洋恣肆,想像奇特,加上神話架構,從形態上看非常接近奇幻小說;而他的奇幻作品設定嚴謹,可以明顯看出大量借鑑了科幻小說中的概念。

無論科幻還是奇幻,澤拉茲尼筆下的人物常常是近於天神的超人。由此不僅增加了作品的傳奇性,更賦予作家一個遠遠高於常人的視角,居高臨下,俯瞰人類及其社會、歷史,使作品更為深刻。

澤拉茲尼的語言也是極有特色的。總體上說,他的文筆雄壯瑰麗,像一首長詩。但其中也有變調:嘲弄、戲謔。揉和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

著名奇幻作家喬治· R · R ·馬丁說:“他是他那個時代最優秀的科幻作家,他徹底改變了這個領域的面貌。”

而著名科幻作家特里·本森則說:“為了羅傑·澤拉茲尼的安珀志,我感謝上帝。他無情地滌盪了傳統奇幻作品陳腐的中世紀氣息,徹底改變了奇幻的面貌,挽救了這個日漸無聊的文類。”

澤拉茲尼的科幻代表作是《光明王》,而奇幻代表作則當屬《安珀志》系列。

《安珀志》的第一部《安珀九王子》發表於 1970 年。甫一面世,立即引起巨大的反響。到七十年代末期,這部鉅著的上卷全部完成,共分五集,以安珀王子科溫為主角,分別是《安珀九王子》、《阿瓦隆之槍》、《獨角獸之兆》、《奧伯龍之手》、《混亂宮庭》。進入八十年代後,羅傑·澤拉茲尼致力於下卷的創作,以科溫之子為主角,創作了《厄運主牌》、《安珀之血》、《混沌之兆》、《影子騎士》和《混沌王子》。直到 1991 年才完成全書。

這部歷時二十年完成的煌煌大著最充分不過地體現了澤拉茲尼的創作風格。

隨著閱讀,全書設定逐步呈現:宇宙間只有一個實體,這就是安珀,其他無數世界都是這個實體投射的影子,比如地球,只不過是安珀投下的無數影子之一。只有安珀的王族有能力穿行於這些影子世界。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8

或許命中註定吧,儘管在“阿卡迪奧”和“奧雷良諾”這兩個名字的迴圈中家族看似會繁衍下去,儘管吉普賽人、政府、戰爭、火車和香蕉種植園的到來曾一度讓這個寧靜落後的村莊變得繁榮喧鬧,但整個家族還是逃脫不了“家族的第一人被綁在一棵樹上,最後一個人正在被螞蟻吃掉”的命運。

在我看來,孤獨的人大抵兩種:自負與自卑。

自負的人通常有自負的才華。他們超出常人而用慧眼看世界,理解層次不同,交流自然成障礙。於是他們乾脆自行研究,不理會眾人,似乎形成了至極的境界而求新的突破,領悟常人所不能領悟的玄妙。在常人眼中,這便成了孤傲。而先驅大多是在這樣不能被人理解的狀態下產生的。就像布恩地亞是因為過早地知曉了家族的命運而被視作瘋子一樣,先驅總是孤獨的。

自卑的人大多缺少自負的資本。他們在某些方面低於常人而用更憂鬱的眼神看世界,自覺不如眾人,交流也自然隔閡了。

當人們興趣使然地談論著一些話題時,他們只能蜷縮在角落裡做聽眾。熱鬧是他人的,他們只會用冷漠的心態面對世人。在常人眼中,這便成了孤僻。就如奧雷良諾在自卑中掙扎一樣,封閉的世界註定與世隔絕的。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19

巴金筆下的《家》描述了一個五四時期封建的大公館裡。在這個大家庭裡,有個三兄弟,姓高,名叫覺新,覺民,覺慧。高老太爺是這個家庭的。三兄弟都有著創新的的精神。

大哥覺新是一個忍受者,他雖然有著新思想。他是這個大家庭的長孫,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他被剝奪了學業與愛情。待父親去世之後,家裡的重擔子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只能默默地忍受著,忍受著家庭裡任何命運的不公,忍受著自己心愛的梅表姐默默的守寡而不能陪伴在她的身邊,忍受著爺爺的任性妄為……他只是一個忍受者,僅僅只是一個忍受者。

和覺新比起來,覺民就比較開放多了。他和弟弟覺新一起接受西方文化知識的薰陶,有著先進的思想、昂揚的鬥志,是新時代的新青年。不久後,覺民愛上了張太太家的女兒,琴。琴是高家親戚裡面最美麗、最活潑的姑娘,她也是一個有著理想、有著抱負的勇敢的新青年。覺民白天忙著功課,晚上按時去琴那裡教書。

覺慧是這三兄弟中批判與反抗意識的一個人,也是當時社會進步青年的典型代表。他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平等地對待各個階層的人。

最後覺新終於領悟到了是舊的制度、禮教和迷信奪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和他的前途。他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他又不能夠抵抗這一切,他只有絕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覺民一起,助三弟覺慧終於逃離了這個家,使他們被束縛著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學一面從事進步的革命工作。

我認為覺新,覺民和覺慧就是現在社會中三個不同的人群。覺新就相當於社會中剛剛畢業求職的大學生們,他們不停地去聘職,而他們只能聽公司老闆的命令。對於這些,他們只能默默地承受,他們不敢對老闆傾訴,也不敢反抗,他們就像覺新,在這個大公館裡面,不敢說話,不敢反抗。覺民覺民就像現實中的中年人,非常穩重,成熟。而三弟覺慧就像衝動的青年,不顧後患地去追求。這樣雖好,但是不顧後患未免表現得太沖動了。

《家》是巴金的著作,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封建社會中舊制度的無情,它給我的印象很深。

巴金說:“我不要單給我們的家庭寫一部特殊的歷史,我所要寫的應該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歷史,這裡面的主人公應該是我們在那些家庭裡常常見到的,我要寫這種家庭怎樣必然地走上崩潰的路,走到它自己親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寫包含在那裡面的傾軋、鬥爭和悲劇。我要寫一些可愛的年輕的生命怎樣在那裡面受苦、掙扎、而終於不免滅亡……我寫《家》的動機也就在這裡。”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20

梁啟超先生的《李鴻章傳》,它與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吳晗先生《朱元璋傳》、朱東潤先生《張居正大傳》,並稱為中國二十世紀四大傳記。我瞭解李鴻章此人初始於國中歷史書本,後在反應晚清風雲的各大電視劇、電影中常常會看一個或邪氣、或陰冷、或儒雅的乾瘦老人。歷史對李鴻章的評價褒貶不一,直到我讀了梁啟超的《李鴻章傳》方才讓我又重新審視這位叱吒晚清政壇四十年的風雲人物,甚至對晚清那段國家屈辱史,有了另一番感悟。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讀後感。

一、成書背景和作者

此書寫於《辛丑條約》簽訂後第四個月。那時距離李鴻章憾然辭世僅僅二個月。當時,梁啟超作為維新派的領袖流亡在日本。也就是說此書的發表在日本而非國內。

熟悉晚清歷史的人,一定不會對梁啟超和李鴻章陌生。梁啟超生於1873年,從八卦的角度講,他是後來民國才女林徽因的公公,晚清時的帥哥一名。但從歷史的角度講,梁啟超18歲投入康有為門下,20歲創辦《大公報》,25歲發起著名的"公車上書",與光緒帝開始為期百日戊戌變法,26歲變法失敗流亡日本。如果說晚清時有憤青的話,梁啟超無疑是晚清歷史上的最大憤青,而他更把他滿腔愛國之志,和對當時時政的不滿付之於實踐,雖然,他後來失敗了,但是他還是在歷史舞臺上寫下了厚重一筆。

而梁啟超寫《李鴻章傳》時,他正好29歲,大好青年,卻已流亡日本三年。此時的他正孤獨的在日本島上,反思和總結維新變法失敗之處。在我看來,他寫李鴻章除了去點評一名政敵外,更主要的目的是藉由李鴻章的一生,抒寫自己對晚清歷史的見解,對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看法,對大清王朝隕落的一種悲憤,他其實是借李鴻章的故事,抒發自己的胸懷。但值得肯定的是,雖然梁啟超與李鴻章的政見不同 ,但他卻沒有將李鴻章描述成為一個大奸大惡的權臣,給予了#from 本文來自大學聯考資源網 end#他許多正面的評價,甚至感嘆:"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體現了流亡臣子難以抑制的孤憤。也正是這種大歷史觀,使此書更具有可看性。

二、李鴻章其人

評點此書,必要說到李鴻章其人。無論生前身後,李鴻章都是個極富爭議的人物。而我個人認為,李鴻章身上所具有的爭議性,大多來自於李鴻章涇渭分明的優缺點。下面,我想談談,我對李鴻章其人的看法。

(一)優點

李鴻章是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能在晚清歷史舞臺上,以漢人權臣之名,屹立四十年不倒,死後也享有尊榮。我認為,他的身上有三個優點,總結起來四個字:"堅韌、忠勇"

一是堅韌。李鴻章的堅韌反應在兩個時期,一是他當官的前十三年,二是他為官的最後7年。李鴻章出生名門,二十五第一次入京考試,就高中進士,當時是二甲第十三名。按照清朝的科舉制度,進士是分三等,第一等是進士及第,其實也就只有3個人,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第二等就是進士出生,第三等是同進士。李鴻章是二甲第十三名,也就是類似於現在的全國公務員考試第十六名,因為當時考科舉年齡跨度很大,他絕對屬於青年才俊。後來就被分道翰林院,也就是類似於進了中央黨校學習,一般來說翰林院出來要麼就進內廷或者各部,最差的也下放當縣官,可以說是一個處級領導幹部後備人選。應該說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就是這樣的一片光明的前途下,命運卻沒有傾斜到李鴻章身上。他這個"主任科員"一坐就是十三年,期間幾次被借調到各省、總督衙門去當幕僚,卻沒有一次被重用,大多是寫寫文章,研究研究的差事。一直到他38歲,都碌碌無為。照道理,他肯定有很多的悲憤,可是李鴻章完全沒有表現出一個官宦子弟的跋扈和缺乏韌性,他一直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直到他棄筆從戎前,全無一句怨言。這種十幾年如一日的精神值得嘉許,也就是這種堅韌,讓他一飛沖天。另一個鮮明例子,就是李鴻章人生的最後7年,1894年,他代表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國內怨聲四起,朝廷為了平息民憤,竟然將李鴻章貶職。這個時候,李鴻章的韌性再次表現出來。具梁啟超的記載,李鴻章依舊每天都5點起床,臨摹書法,中午小睡一小時。在他的案頭沒有昨日留下的公文,他的客廳沒有等候的客人。他甚至在最後做兩廣總督的時候,還治理了當地的風氣的盜賊。其實,那時他已經73歲了,他這種幾十年堅韌的精神,甚至做到了寵辱不驚,值得讓人敬佩。

二是勇。李鴻章入官是因為文才,發跡卻因為武功。而他棄筆從戎的勇氣不可謂不讓人敬服。之前說李鴻章25歲中進士,在他入京前,曾有這樣的詩句,"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徧交海內知名士,去訪京師有道人。"這種胸襟的人,在壓抑了十三後,在咸豐十年,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後,朝廷終於啟用了曾國藩的部隊。而李鴻章作為曾國藩的一個幕客,其實曾國藩的一個寫手,因為李鴻章會寫文章,一直是放在調研室裡用用的,可是因為李鴻章的堅韌,他在調研室裡苦讀給地的戰報和分析戰情,在關鍵時刻,毅然放棄文才,回鄉組建淮軍,而當時的兩淮民風強悍,尤其是"兵、匪、發、捻"交乘的皖中腹地,尤為複雜。李鴻章以一介書生回鄉組織團練,是冒了極大風險。更何況他要交惡是當時風頭正勁的太平軍,上戰場隨時都會掉腦袋。可是李鴻章沒有任何退縮,與將士同寢同食。之後的十年,他與曾國荃一起滅太平軍、搗毀捻軍,曾國藩解散湘軍,他獨自一人,建立北洋軍隊。這份膽識和眼光,足以值得後人標榜。而且據說,他在親自帶隊打仗的時候,都是身先士卒,衝在前面,而他訓練的淮軍更成為清朝最後一支忠勇強悍之師。

三是忠。李鴻章死後的諡號是"忠公".我個人認為朝廷封他這個稱號一點也不過分。李鴻章的"忠",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朋友的忠。二是對朝廷的忠。對朋友的"忠",舉個例子,太平天國勝利之後,朝廷要論功行賞,李鴻章在上奏朝廷的摺子裡把功勞都給了手下最勇猛的將領,自己完全不居功,說他是文官沒什麼功勞。這對於一般人而言還能理解,可是對於一個十三年原地踏步沒有進步的中年科級幹部來說,這次獎賞說不定是他人生的最後機會,他卻毅然給了別人。這十分不容易。也因為如此,所以後來的淮軍對李鴻章馬首是瞻,這不能不說是李鴻章的另一種御人之術。他對朝廷的忠誠更是舉不勝舉。最明顯的就是他死前簽訂的《辛丑條約》。據《李鴻章傳》記載,八國聯軍入京的時候,李鴻章早就被貶,當時已經78歲高齡的。當逃到避暑山莊的慈禧太后給李鴻章下詔,請他出山,給他們孤兒寡母議和的時候,他的門人給了他三條計策。第一上策是徹底反了,劃地為王。當時慈禧和皇帝都逃出京城了,八旗部隊散了,國家已名存實亡。這個時候,李鴻章手握重兵,他又與外國使臣關係良好,這個時候劃地為王誰也奈何不了他。值得一說的是,當時李鴻章最得力的部下就是後來的竊國大盜袁世凱。這條上計,李鴻章沒答應。第二條計策是這個時候去京城,可能有生命危險,而且即使議和了,李鴻章也要揹負千古罵名,當初李鴻章被貶就是因為簽訂了《馬關條約》,反正現在他也不管事情,就稱病不去,名則保生。李鴻章還是沒答應。他選擇了第三條下策,接旨入京。我個人認為正是李鴻章的這份"忠",讓清王朝又苟且了十年,他的每一次"出場"無不是在國家存亡危急之時,大清國要他承擔的無不是"人情所最難堪"之事。他死之前三天,還有俄國的使臣到他家中要他簽訂賣國條約。臨死之前,還在哀嘆國之不幸。他對朝廷的忠心,可見其一。其實說李鴻章是被氣死和憂悶而死也不為過。

(二)缺點

李鴻章的三個優點放在任何一人身上,都能成就其大事業,可是為什麼他卻沒有享有世人之憧憬,就與世長辭了呢?我想,他身上表現出了幾個大缺點足以致命。歸結起來也是三個詞"純臣、清傲、結黨",

一是"純臣".純是單純的純。梁啟超說李鴻章是純臣,是慵臣。我也有所贊同。他才能有餘,忠勇可嘉,但是在大時代面前,卻魄力不足。從李鴻章的成長軌跡中,我個人認為他是被古代四書五經、君臣之說毒害最深的一人。他雖才華橫溢,文治武功都是上乘,但卻唯朝廷和慈禧的話是從。他雖有洋務之心,可是朝廷說不幹就不幹了。雖有改革的心,慈禧要過生日了,就把軍費給慈禧。他造鋼鐵廠、造學校、經營總理衙門、經營中國第一支近現代海軍每一件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沒有一件事切實做到的。我相信李鴻章的理想抱負一定原不止他所做一切,但是他卻從未想過從政治體制上進行徹底的改革。他雖圓滑精明,卻沒有張居正的魄力,沒有王安石的膽識。特別是在他晚年,一直希望苟安一方,成就名節。難怪梁啟超要在書中悲嘆,以李鴻章之地位與才能,怎沒有做出更好的事業來?從一個側面來說,一個好人、才人,未必能做出大事業來。

二是"清傲".李鴻章的"清傲"我個人認為,來自於骨力裡想當一代賢相,而賢相的標準是對朝廷忠心,決不同流合汙。李鴻章是圓滑的,但是也是清傲的。史書上記載,他樹敵頗多,只因為只要他認定的事情都會去做,而且不管身後誹謗。因此,他得罪小人更多,以至於他的洋務運動也無法開展順利。每每他有所失誤,都有人上本參合。另一方面,他的清傲來自於他的外交。李鴻章的後半身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做一個外交官。可是他不明時局,還是以清朝為泱泱大國自居,在對待英、德、俄、日的使臣時,只想取利,卻不想親近學習。只以為談判桌上有利可圖即可,從本質上,他對外國蠻夷是看不起的。他僅認為中國之失敗,只在於武器不如人,卻沒有看到在經濟、技術、政治上的全方位落後。他建立北洋艦隊之時,只注重武器上的更新,而忽略了戰術和科技的更近。這才是造成北洋艦隊失敗的重要原因。

三是"結黨".此特點來自於他對朋友的忠,更類似於現在小團伙、小兄弟。他以淮軍起家,對戰鬥過的兄弟格外照顧,在他對袁世凱的態度上就能表現出來,因為袁世凱的父親曾與李鴻章共事過。另外就是對自己的兄長包庇,雖然晚年他與大哥兩廣總督李翰章有所不和,但總體上他對於李翰章的不法行為不加收斂。總以傳統的一榮俱榮觀念。從這點上來說,李鴻章此人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官員,也是造成他身後,眾多誹謗的原因之一。包括:斂財啊、包庇門人啊等等。

李鴻章此人的優點成就了起四十年晚清政壇的大佬地位。而他的缺點也造就了他雖有才能卻不能最終改變清朝命運。可是這是李鴻章一人之故嗎?

三、晚清歷史的一些拙見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21

吳曉波先生的《大敗局》系列以案例的形式,揭示了中國改革三十年來一些經典企業的失敗規律,給人諸多啟示。近日讀《大敗局》第二部,筆記如下:

案例一:健力寶李經緯的失敗,原因有二,一是自恃自己是企業的創始人,從而認為企業應該轉讓給自己;二是對於那個時代,政府官員在國企股權轉讓和改制中的潛規則,或不瞭解,或不屈從。他的失敗緣於他的個性太強。

試想,如果那時的李經緯肯放下身段,對相關官員進行利益輸送,對當地政府今後的稅收有承諾。估計,企業早就轉讓給他了。張海之所以順利拿到健力寶的股權,不僅是他忽悠有術,更大的可能是張海對相關官員給予了一定的承諾。這就是潛規則,身在這個環境中,諸多事情往往身不由己意。

案例二:科龍潘寧的出局和李經緯相似,都是中國特色的企業紅帽子問題。而顧雛軍的失敗,一是政治介入,二是擴充套件過度,而這中間確有違規行為。令我疑惑的是,科龍作為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公司,如此眾多的違規操作,投資者和監管當局又是如何維護投資者利益的。

案例三:德隆唐萬新的失敗原因,一是資本運作中賭性太重,二是戰略失誤,盲目多元化推進不僅沒能實現優勢互補,反而導致資金鍊斷裂。這個案例是本書中寫的最精彩的案例,基本上概括了民營企業失敗的根源過分追求規模擴張,管理能力跟不上企業規模擴張的速度,實體產業效益跟不上規模擴張的資金需求。

案例四:中科創業呂梁的失敗原因,是資本市場上久賭必輸的經典案例。另外,老鼠倉涉及的利益相關者眾多,遠超主謀者的控制能力。這個案例應該算不上企業經營的失敗案例,而是典型的資本市場坐莊失敗案例。

案例五:華晨仰融的失敗原因主要是政治因素,及企業的紅帽子問題,這都是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產物。仰融其人有商業天賦,雖不乏投機色彩,但是其商業運營能力和後天學習能力是超群的。他的失敗讓人可嘆可惜。

案例六:順馳孫巨集斌的失敗原因,一是盲目擴張,後遭遇巨集觀調控,導致企業資金鍊斷裂;二是破壞行業競爭規則,幾乎得罪了所有的同行。他的失敗主要緣於他的性格。

案例七:鐵本戴國芳的主要失敗原因是未能正確認識社會,也未能正確認識自己,做了超出自己控制能力的事情。他的失敗主要緣於他的視野。

案例八:三九趙新先的失敗原因,一是盲目擴張,非相關多元化的兼併收購耗費了資源,卻不能產生互補效應;二是企業規模的擴張超出了趙新先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三是一人決策的弊端,沒能形成成熟的管理團隊。

案例九:託普宋如華的失敗,主要原因是宋如華的能力不足以駕馭偌大的商業帝國。宋如華的個人經驗和能力僅止於一家小企業的運營和管理,後來託普的規模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企業運營和管理能力。再加之,宋如華賭性過重,且集團管理團隊中無人能夠對其賭性進行制衡。因此,失敗是必然的。

總結以上失敗企業的教訓,可以歸結為三條,一是沒有處理好中國特色下的政商關係,二是資本運營和企業經營中違背了基本的商業規律,三是盲目追求規模,企業規模的擴張超出了經營者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超出了企業的資金實力,即做了大量超出能力圈的事情。

其中一些案例的主人翁不乏有當時大環境下的歷史宿命,但歸根結底,商業是一場有節制的遊戲。所有的天意或宿命,其實都是企業家性格的投射(摘自書中德隆案例)。

看看諸多知名企業的失敗史,會對資本市場上的各種故事和概念保持警惕。從企業發展規律來說,各種神話和神奇終將灰飛煙滅。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22

《家)中有這樣的描寫:“可是後來他回到自己的房裡,關上門倒在床上用鋪蓋蒙著頭哭,為了他的破滅了的幻夢而哭。”文中的“他”指的是誰?“他”有什麼幻夢?他的幻夢是怎樣破滅的?請簡要回答。

“他”指的是覺新。他打算中學畢業以後到有名的大學裡繼續深造,還想到德國(外國)留學,夢想與表妹結婚。由於他的祖父想抱重孫,他父親便給他定了一門親事,結婚的物件不是自己所愛的表妹,而且年內就要結婚,婚姻和升學的希望都成了泡影。

高老太爺希望有一個重孫子,想早日給高覺新提親。“他(覺新)的相貌清秀和聰慧好學使某幾個有女兒待嫁的紳士動了心。給他做媒的人常常往來高公館。”高覺新的親事最終是怎麼決定的?請簡要敘述。

來說媒的人很多,覺新的父親和繼母商量、選擇後,只剩兩家,而這兩家請來的媒人情面同樣大,他父親就用拈鬮的辦法,把兩個姑娘的名字分別寫在兩方紅紙上,在祖宗的神主面前禱告後,拈起一個,親事就這樣決定了。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23

放暑假了,媽媽給我買了很多書。其中我最愛讀的是瑞士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約翰娜·斯比麗寫的小說《海蒂》。這本書中,有一位天真浪漫、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她有個好聽的名字——海蒂。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海蒂讓性格孤僻的爺爺重新燃起了生活之光,並且幫助其他人的事。書中寫的是活潑可愛的小姑娘海蒂從小失去父母,被送到爺爺的高山牧場。她在這裡交到了一個好朋友——羊倌彼得。

他們每天一起出去放羊,在花草叢中快樂地玩耍,一起觀看阿爾卑斯山的美麗的落日。她還使性格古怪的爺爺變得開朗、快樂;使體弱多病的克拉拉戰勝了疾病,重新站了起來;她常常去陪伴雙目失明的老奶奶,因為不能讓老奶奶重見光明而感到難過。海蒂聰明善良,富有同情心,身邊的人都很喜歡她,連山羊、小貓都愛上了她。我真想成為海蒂的好朋友,同她一起玩耍;像海蒂一樣,幫助別人,讓我身邊的人臉上天天都掛著笑容。

書中人物栩栩如生。熱情活潑、純真善良的海蒂:愛耍小脾氣的彼得:性情憂鬱、性格孤僻的爺爺:尖酸刻薄的女管家:體弱多病的克拉拉:善解人意、懂得孩子們心裡的克拉拉奶奶……在這麼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人就是海蒂了。因為她天真可愛,而且還愛提許多古靈精怪的問題。比如:“太陽下山時,雪峰為什麼會著火?”最重要的是,她用熱情溫暖了爺爺那冷卻的心;她用愛心讓體弱多病的克拉拉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最終站立起來。

這本書還描寫了阿爾卑斯山春夏秋冬四季的美麗景色,有呼嘯的杉樹林,有披著金光的山峰,有草地上五顏六色的花朵,還有夜空中閃閃發光的星星。真是太美了!其實,我喜歡這本書是還有一個原因的。書中詳細地描繪了阿爾卑斯山的美景:雪峰雄鷹、奇花異草……簡直就是人間天堂,讓人不由自主的嚮往。大家快來看看真本書吧!我長大後,一定要去阿爾卑斯山旅遊,去看一看海蒂生活的地方。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24

午後慵懶的陽光調皮地穿越過窗戶,溫柔地灑向屋內,光滑的地板上似乎被鋪上一層碎黃金。

爸爸坐在桌前,興致勃勃地看著自己鍾愛的《水滸傳》,一臉的享受模樣,完全無視了我這個在他面前無聊地踱來踱去的女兒。

我之前也曾翻過老爸的專屬書櫥,但只要一翻開那些書,繁雜難懂的文言文便把我那小小的頭撐大了,弄得我只能搖頭晃腦地說:“那些文字,我讀不懂的(dì);這些句子,怪怪的(dì);這些書,我看不懂的(dì)。”

因此,我對老爸的書徹底失去了興趣,可又無聊透頂。在這“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內心躁動的邪惡因子終於由之前的蠢蠢欲動,演變成了“爆發”事件。

如猴一般活力四射的我在老爸身邊做了無數“好”事後,老爸終於受不了我的連續“轟炸”,應驗了那句名言“忍無可忍,則無須再忍”,猛地一下子站起來:“Stop!”然而,看了我那雙無辜純潔的眼睛後,又像個霜打的茄子似的,無奈地說道:“算了!我帶你去圖書館吧。”

就這麼戲劇性的,我來到了圖書館。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我驚歎著:“這麼多書啊!”我徜徉在極富詩情畫意的書架之間的通道上,看著那一本本似曾相識的書,心中不由得升騰起些許好奇與喜悅。

小小的我,小心翼翼地拿著自己精心挑選的書,見沒有空位了,便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我滿足而好奇地細細看過書中的每一個字,不肯漏掉任何一個優美的語句,任何一個精彩的情節。

充滿著詩情畫意的文字,使我著迷了,使我陶醉了,它似乎有一種奇特的魔力,磁鐵一般地吸引著我。

夕陽西下,餘暉給遙遠的天際染上了絢麗的夢幻色彩,夕陽在玻璃窗上靜靜舞著。我合上那最後一頁,慢慢抬起頭,不由覺得脖子好酸,發現原來不知不覺太陽已快帶著侍從回到自己的王宮去了;夜的主人——月,這時和他的隨從已準備就緒,從宮殿出發了。而爸爸正看著我,我倆會心一笑。從那以後,文學,便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無聲語言,讓我在想象的空間用那雙隱形的翅膀自由飛翔,在生活中尋求“愛”的真諦。

毫無疑問,每週去圖書館成了我雷打不動的習慣,我光榮地從“懶蟲”升級為“書蟲”了。

年華如泡沫,稍縱即逝;似沙漏,悄無聲息;像流水,一去不復返。寶石種子已悄悄發芽,被知識的甘霖滋潤著。不久後,它定會如夏花般絢爛,水晶般晶瑩。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25

開卷有益,這是我對自己讀書的最深、最明瞭的體會。從古人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到今人的“書籍是人類靈魂進步的階梯”,無不看出讀書的良好作用。讀書好處和重要之大我想應該所有人都知道吧。

還記得曾經的自己是多麼地厭倦讀書,很少會坐在桌前去細細品位一本書集,既便偶爾拿一本書來看看,也只是隨手翻一下,沒有耐性去細品書中的精華所在。而在無所事事的時候便會出去玩,不是逛街就是在家裡聽音樂、打遊戲等,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但時間一久便覺得這些娛樂專案及其的無聊。於是,便站在窗前呆呆的望著外面的世界,目光呆滯,心裡空洞洞的,像《西遊記》裡的無底洞一樣,我不知到該乾點什麼。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與媽媽一起去書店買複習材料。當看到別人那麼專注看書時,便被他們那種專注的神情所打動,也隨便拿了一本書看了起來,書裡的故事真有意思,看看就忘了時間。過了一會,媽媽便走過來,對我說:“這本書我買給你吧。” 於是,打這以後,我便喜歡上了看書。在隨著讀書量的增加,我越來越發現讀書的好處,它不僅可以緩解自己的心情,也可以讓自己學到一些鮮新的知識。在書的海洋裡,我彷彿是那孤獨的一艘小船,永遠達不到彼岸。

一開始我只看一些像《三重門》這樣的小說,但後來我發現這方面的書看多了,是不是有點乏味了呢?應該換一個專案的書來讀讀。但是最終也沒有買別的方面的書籍來讀。還是買了這方面的書籍,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其實不同的書給人帶來和收穫往往是不同的。可以多讀一些各種類別的書籍來增加自己的知識量。並且可以增加自己的不同興趣愛好。作文

讀書,現在已經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每天都必然有一段時間用來讀書,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讀書可以緩解自己的心情;在心情煩噪的時候讀書可以讓自己的心情不在那麼煩噪,讓自己的心情隨著讀書變得心平氣和,總之,讀書給一個人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愛書。書是我忠實的朋友!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26

我讀了錢鍾書的長篇小說《圍城》,讓我感覺頗多,在這裡我想這樣概括我的這些感受,如“婚姻圍城”,“職業圍城”,“心理圍城”和“人生圍城”等,這些都是人們都會討論的。首先我先介紹一下《圍城》的內容簡介。《圍城》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方鴻漸海外"遊學"數年,回國前花了幾十塊美金到一個愛爾蘭人處弄得一紙假文憑騙過父親與"岳父"。真才實學的蘇文紈喜歡他,而他喜歡美麗純真的唐曉芙,最後由於他與這對錶姐妹之間的種種誤會,暫且離開了上海,稀裡糊塗地與同在三閭大學教書的孫柔嘉結了婚。婚後,方鴻漸對一直喜歡蘇文紈的摯友趙辛楣說:"若是你真娶了蘇小姐,會覺得也不過爾爾。"這也算是他在婚姻城堡中的感悟吧。這以後和孫柔嘉又在婚姻的“圍城”裡,過著好像與外界隔絕的生活,因為好像生活中只有他們自己,他們將婚姻當做了一座圍城,想出來的和想進出的都很難。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錢鍾書的小說《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錢鍾書先生將自己的語言天才併入極其淵博的知識,再新增上一些諷刺主義的幽默調料,以一書而定江山。

第一,是絕大多數人看了《圍城》之後的最大感受,那就是婚姻就是圍城。其實第一次看《圍城》的時候是同學推薦的,那時候我才19歲,看完之後也不太懂得故事的大致情節講了些什麼內容。現在再次翻閱此書,感覺有些不同了。主人公方鴻漸一個留洋的“海歸”博士生出身的他對唐小芙一往情深,但由於蘇的從中摻和,使得這段愛情宣佈破產。後來在教書過程中遇見了孫柔嘉,並最後與她結婚,但是婚後的生活並不很幸福。這樣一個故事如果發生在當代,也只能夠說明主人公的婚姻生活和經歷很不美滿和順暢。但在我看來,方鴻漸是一個很被動的男人,首先他在對於唐曉芙的愛情上就顯得很被動,如果說一個主動的人,如果說真心愛對方的話,就應該不用去管那些流言蜚語,但我們在生活中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就是因為我們太在乎別人是怎麼看的。雖然這樣的想法很單純,但是也很美好,為什麼我們會被那些惡意的話所中傷,為什麼我們不活的快樂一些,忘記過去的煩惱。

所以我們在婚姻愛情上應該主動出擊,男生尤其如此,女生也不必太過矜持,遇見喜歡的應該追到底為止。其次,我覺得婚姻是應該建立在兩個人互相信任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連最起碼的信任都沒有,我會覺得這樣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包括婚姻的前奏-----愛情也是一樣的,都應該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唐小姐對於方鴻漸就應該信任,無論蘇小姐說了些什麼;方鴻漸和孫柔嘉也應該彼此信任,才不會對對方產生這麼大的誤會。另外,我覺得我們現在對於婚姻和愛情要求的過多了,其實愛情和婚姻都是最浪漫和最純真的東西。在浪漫的法國,十幾歲的孩子被問最多的是“你今天和女孩子說話了沒”,“你交女朋友了沒”,這好像在中國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中國的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怎麼這麼樣都是被動的形成了太多的不成文的規矩,如在學校裡,特別是國中或者是高中,禁止學生談戀愛等等過激的行為。最近還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擇偶的標準,如“寶馬轎車加上豪宅”,“非富二代不嫁”,這些是物質上的要求,還有在相貌上的,學歷上的等等有太多的要求,其實這些都形成了我們現代社會中關於愛情和婚姻過“圍牆”,也正是由於有這些限制範圍的存在,才導致現在未婚人群的驟增,這是我從《圍城》這本書中體會到的一點點淺薄的內容,暫且當做讀後感吧。

第二,《圍城》的象徵源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說像“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但如果僅僅侷限於婚姻來談“圍城”困境,顯然不是錢鍾書的本意。《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是多層次的。“圍城”困境是貫穿於人生各個層次的。後來方鴻漸又重提此事,並評論道:“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這就是點題之筆。錢鍾書在全書安排了許多變奏,使得“圍城”的象徵意義超越婚姻層次,而形成多聲部的共鳴。《圍城》被很多人譽為現代的《儒林外史》,是因為錢鍾書在這部小說中淋漓盡致地諷刺了知識分子。這種諷刺基於時代的和人性的的原因,也基於錢鍾書個體的原因。這就讓我想起了這幾年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假文憑現象,說真的,我對於這件事感觸頗深,首先我們應該對這種現象的存在報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因為當下的社會競爭實在太大,造成要想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都變得是一種“妄想”,巨大的壓力在這些人的身上,致使他們失去理智而去弄一些假文憑來矇混過關。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應該歸因於自身,一個人活著並不應該過於在注重那些虛浮的外在,而更應該注重自身內在的修養,自信是最吸引人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有信心,無論你在哪行哪業,都能夠乾得很精彩。這些內容扯得有些遠了,但是正是我的感受。作為一名當代的知識分子,我們更應該修正自身,而不總是將原因怪罪與外界。

第三.但《圍城》中的諷刺更多的是基於對人性的解剖。如李梅亭偷吃烤地瓜、陸子瀟以國防部、外交部信封唬人、范小姐用不通的英文假冒作者贈書給自己等等,又如結尾一章,方鴻漸與孫柔嘉吵架後,正回家想消釋柔嘉的怨氣,柔嘉剛才正向姑媽講鴻漸的不是,害怕已被鴻漸偷聽到,方鴻漸其實並沒聽到,只得擺空城計:“你心裡明白,不用我說。”結果柔嘉心虛之下,說“本來不是說給你聽的,誰教你偷聽?”這就無異承認了她在“背後糟蹋”方鴻漸,結果正準備向妻子低頭的方鴻漸和一心想給丈夫找個好工作的孫柔嘉竟然越吵越厲害,終於走向“不離而散”,不歡而散。我們捫心自問,做過這些事的似乎不止這些人,有時也包括自己。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中也是如此評論人們自身的人性缺陷。所以通過對此書的瞭解,我覺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想避免出現這些人性的弱點,就應該瞭解自己,正確的對待客觀環境。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27

《傲慢與偏見》《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作品描寫傲慢的單身青年達西與偏見的二小姐伊麗莎白、富裕的單身貴族,彬格萊與賢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間的感情糾葛。

其實這本書,在七年級時已經接觸過了,但當時對於劇情的繁雜很沒有耐心,看了幾章就沒有了興致,便一直擱在一旁,直至今日才重新拾起。不過再看開頭幾章時還是覺得很無趣,到後來明白才這裡是在為以後的情景埋伏筆。一眨眼,三十幾章已經過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顯地被作者刻畫出來了。

這本書中似乎只有兩種人:聰明的和愚蠢的,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騙子韋翰也許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討人喜歡”的儀表,迷住了伊麗莎白,不停地為自己洗刷冤情,中傷達西。可笑他的話裡充滿破綻,而聰明過人的伊麗莎白雖能與彬格來小姐辯駁,與咖苔琳夫人頂撞,卻還是被韋翰牽著鼻子走。說實話,我並不認為伊麗莎白被騙說明他是一個”愚人”。

人,總是先入為主,達西先生傲慢、無禮的樣子早已進入伊麗莎白的頭腦,還怎麼對他產生好感?對於旁人的點評又怎能輕易的置若罔聞?對達西產生偏見是很正常的。我說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韋翰了。不可否認,韋翰長著一張英俊的臉,表面上也裝得非常”紳士”。雖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說可就連我這個活在二十一世紀,以旁觀者的身份看這個故事,仍然對韋翰產生好感,又豈能怨伊麗莎白這一個生活在過去時代的姑娘?

合上這本書,仔細地品味一番,方才發現,整部小說,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為它輕鬆幽默的格調。伊麗莎白的嘲笑諷刺,正將那些自視紳士、淑女的貴族的本來面目暴露無疑。而伊麗莎白的父親班納特先生竟然以嘲笑太太、女兒為家庭快樂,幸哉?不幸哉?

文中的所謂「傲慢」就是指出身富貴、教養頗高、眼光銳利的青年達西的個性弱點;而所謂「偏見」是指出身中產階級、教養頗好、機智聰明的小姐-伊麗莎白的精神弱點。一個眼光銳利,一個機智聰明,都屬人中傑,但卻都難免人性的弱點的糾纏。他們在一次的家庭舞會上初次見面,卻因對彼此的印象不佳,一個態度傲慢,另一個心懷偏見。第一個印象先入為主,以後又加上女人們在旁閒言碎語,而造成了兩人之間的愛恨情仇。

伊麗莎白曾對達西說過:“我們的性情非常相似,我們都不愛交際,沉默寡言,不願開口,除非我們會說出話來語驚四座,像格言一樣具有光彩,流傳千古.”就是因為這思想上的一致,才在婚姻中百般受到阻礙,同時也是因為這才最後促成美滿的婚姻.伊麗莎白:如果放到現實社會,可能是個女權主義者.但關心自己的姐妹.直接,偶爾不懂禮節,調皮一點.卻是這樣迷住了達西.最重要的是善於和敢於像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說“不”。

從小說看,伊麗莎白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就當時一個待嫁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這種品質,才使她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並導致她與達西組成美滿的家庭。

這部小說中通過班耐特五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愛情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觀: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

她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並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為締結理想婚姻的基石。書中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出身於小地主家庭,為富豪子弟達西所熱愛。達西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卻遭到拒絕。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是一個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討厭他的傲慢。因為達西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只要存在這種傲慢,他與伊麗莎白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

以後伊麗莎白親眼觀察了達西的為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為,特別是看到他改變了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消除了對他的誤會和偏見,從而與他締結了美滿姻緣。伊麗莎白對達西先後幾次求婚的不同態度,實際上反映了女性對人格獨立和平等權利的追求。這是伊麗莎白這一人物形象的進步意義。

作品生動的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其社會風情畫似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實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她是第一個現實地描繪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說家,在英國小說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奧斯丁的小說盡管題材比較狹窄,故事相當平淡,但是她善於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不論是伊麗莎白、達西那種作者認為值得肯定的人物,還是魏克翰、柯林斯這類遭到諷刺挖苦的物件,都寫得真實動人。

同時,奧斯丁的語言是經過錘鍊的,她在對話藝術上講究幽默、諷刺,常以風趣詼諧的語言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徵。這種藝術創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傲慢與偏見正是文字魔力結合感情昇華的最佳表現。若說《紅樓夢》是東方的貴婦人.《傲慢與偏見》則是西方的清秀佳人。

波麗安娜讀書心得體會整合 篇28

豬年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董總在分公司新年個性晨會上以《工作重在到位》為題為我們做了精彩的演講。

120分鐘的報告資料,立意高遠,發人深思!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後步驟不到位,前面就是白執行。”“執行不到位,等於沒執行”“在工作上,100-1=0!”、“工作不到位,煮熟的鴨子都會飛。”“行動差一寸,效果差一丈”。董總列舉了一個個生動的案例,鮮活的向我們展示了工作做到位的正反示例,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事在身邊的緊迫感。

一個個真實的範例,讓我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我是那個員工,我會怎樣做?比較之後,發現自己距離工作到位存在的差距,找到了自身的不足,看到了自己職業發展的問題所在。工作八年了,我換過幾個部門,也承擔過不少工作,思考我自己的經歷以及在職場中的所見所聞,真如董總所言:工作到位的員工,升職迅速、前途遠大;工作不到位的員工,原地踏步、停滯不前。怎樣的人在單位會有最大最快的發展?出路在哪裡?

出路在於工作到位。

“在別人應付時,以最負責的態度去工作;在別人淺嘗輒止時,將工作做深做透;在別人敷衍形式“做了”時,把“做好”才叫“做了”;在別人“差不多”就夠時,總是精益求精,並取得最佳效果;在別人讓領導滿意難以做到時,要好到出乎上級意料”沒有錢、沒有經驗、沒有閱歷、沒有社會關係,這些都不可怕。沒有錢,能夠透過辛勤的勞動去賺取;沒有經驗,能夠透過實踐操作去總結;沒有閱歷,能夠多看多想去積累;沒有社會關係,能夠一點一點去編織。但是,沒有正確的工作思路,沒有工作重在到位的深刻認識才是最可怕的,才會讓人誤入歧途,枉費了聰明才智,耽誤了青春年華!

常言道:“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得下下。”沒有一種追求卓越的用心進取的態度,又怎能取得事業的提升和飛躍?得過且過,降低標準是工作最大的敵人,是事業發展最大的絆腳石!

董總的很多話真真切切的講出了現代職場人的內心想法:“有些人因為周圍的人做事不到位,耳濡目染之後,漸漸就被同化了,總想:反正別人都那麼做,我也那麼做算了,何必對自己要求那麼高,彷彿要顯得自己多麼與眾不同似的,跟他們一樣就得了。”慚愧地說,我就曾有過這種消極向下比的錯誤想法,對工作有很壞的負面影響。相信這句話也是十分到位的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做就做到最好,否則就不做!這是我們每一個職業人都應有的職業素養。有這樣一種工作態度,有什麼工作做不好?有什麼事情做不到?

這是一次盪滌心靈、觸動人心的報告:

工作重在到位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董總在報告中詳細指導了將工作做到位的操作方法——確保工作到位的5大心態、確保工作到位的4大思維等,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只要用心揣摩,悉心領悟,就必須能夠將工作深耕到底,做到無可挑剔的“到位”狀態。

《工作重在到位》的內涵,讓我透徹理解了工作重在到位的重要好處,正如一把開啟事業成功之門的鑰匙,讓有追求的人走上職業飛速發展的快車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xinde/dushu/8940q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