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我與母校共成長演講稿(通用3篇)

我與母校共成長演講稿(通用3篇)

我與母校共成長演講稿 篇1

春華秋實,秋收冬藏,是亙古不變的規律。四季更替,日月變幻,歲月流逝,一刻也不曾停留。在學校這個大舞臺上,我們和學生一起演繹人生的大戲。在學校這艘航船上,我們和學生一起長風破浪。在學校這輛列車上,我們和學生一起行駛在成長的鐵軌上。因為我們知道:只有與學校共同發展,我們才能贏得更多的喝彩和掌聲。只有與學校共同發展,我們才能直掛雲帆濟滄海。只有和學校共同發展,我們才能駛向充滿生機的綠洲。

我與母校共成長演講稿(通用3篇)

遙思兒時的夢想,做個神聖的孩子王。當年那份夢想仍然在心間流淌,懷著這個夢想我信步走進了師範,走進了學校,走進了課堂,和二中這艘航母一起遠航。而今,站上這三尺講臺已經幾年了。在這幾年裡,我們二中人熱愛自己的學校,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提高自身素質,從身邊每一件事做起。把學校的發展、成就看成是自己的發展成就。為學校的發展規劃獻計獻策。加強各方面的學習,提高業務知識。工作中講熱心,講熱情,講奉獻精神。有了學校的依託,二中人在各方面嶄露鋒芒。有了我們的努力,學校也正以昂揚的氣勢邁向遠方。幾年的風雨兼程,她一步一個腳印,描繪了一幅又一幅精美畫卷,伴隨多少莘莘學子快樂成長。幾載的奮鬥拼搏,她一天一個新姿態,譜寫著一頁又一頁的華麗篇章,帶給我們多少自豪和榮光。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為學校的主動發展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學校對我們青年教師進行多種形式培養。讓我們做自我發展的主人,讓我們直面各種較量:加強理論學習,進行教改科研,開發校本課程,積極撰寫論文,參與課題研究,參加教學比賽。通過一次次實力的較量,我們做到了教與研的結合、思與行的統一。我們迅速成長,勇摘各類獎項。

記得哈佛大學有句名言:大學的榮譽,不在於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質量。那麼,我們每個二中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完善自己,去詮釋自己,去施展才華,去綻放青春,去燃燒生命!行動起來,閃亮起來吧!跨出去的動作是瞬間,而跨出去的是永恆。這,正是二中人的氣魄,二中人的灑脫,是二中人的執著!

如果沒有了學校這片藍天,那麼我們將無法自由翱翔。幾年來,我們在這片藍天下揮灑汗水,張揚青春。我們在這片藍天下揚帆起航,激流勇進。一路走來,我們不斷迎接新的生活與挑戰,一同經歷歡笑與淚水。和學校一起成長,她教會了我們享受生活的陽光,感悟生命的力量。我們風華正茂,我們攜手同行,我們拼搏奮鬥。我們並肩作戰,我們展翅高飛。如果這樣,我們心中便充滿寧靜;如果這樣,我們便可得一日安眠;如果這樣,我們方能在風雨的早晨中得到一絲坦然。

學校的興衰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學校有序發展對我們意義重大。千斤重擔壓在肩上,我們“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因為我們有優秀的教師隊伍,有科學的管理,有完備的教學設施,還有無數的學子渴望在這片土地上放飛理想的熱望。

也許一個人的努力對於整個學校的發展來說如滄海一粟,但是如果把每顆愛校之心聚集起來,力量將無窮。我們堅信:擰在一起,我們就是一束火繩,一道閃電;聚在一塊,我們就是整個太陽,整個星空!是雄鷹就要翱翔天空,是海燕就要搏擊風浪。讓我們加倍努力工作,和我們美麗的學校共同成長,用我們的青春和智慧,譜寫人生最美好的篇章。春屬木,所以風,所以萬物勃發。從我們學校的歷史來看,她不也在經歷著春的萌芽嗎?所以我們當與時俱進,繼往開來,與學校共同發展,共創輝煌。

我與母校共成長演講稿 篇2

這個秋季,金風送爽,秋色宜人。在這個11月,我們即將迎來我們的母校的25歲生日。“母校”,這個溫暖的詞語在我的心目中是那麼的溫馨,那麼的親切;“老師”,這個神聖的字眼在我的心目中是那麼的光榮,那麼的偉大。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的母校迎來了一屆又一屆的中心學子,又送走了多少多少的追夢少年。我愛我的母校,因為那裡有老師們用青春譜寫的歌謠,在這裡,有我敬愛的老師與好友。我愛我的母校,因為那是一片用愛心與刻苦編織而成的蔚藍晴空,在這裡,有我們在學習中的刻苦,有我們在課後的嬉戲,也有我們失敗時的沮喪,和我們成功時的喜悅。我愛我的母校,因為那裡有我們的夢,在這裡,我們與好友互相定下約定,長大之後,一定要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好好報答我們的第二個家——母校。眨眼間,我們從一個個的懵懂孩童變成了一個個的成熟少年。驀然回首,我已在母校這個溫暖的大家庭裡生活了近5個春秋。

二十五個春秋,二十五個歲月,二十五次花開花落。金秋時節,丹桂飄香。欣聞母校25週年校慶,懷著喜悅的心情,衷心祝願我們的母校 ,願母校桃李滿園,人才濟濟!

我與母校共成長演講稿 篇3

作為一個剛剛接過接力棒的新傳媒人,我們毫無疑問成為這一新媒體時代的主力軍,我們明白肩上的責任,沒有人甘願頹廢!還記得劉繼南校長曾說南廣學院要有“大樓大師大樹大器”,我們怎麼樣成為一個大器的人呢?我想提出這樣的三種態度——信、願、行!

所謂信,就是相信我們自己的潛能,相信中國媒體力量的潛能。相信有那麼一天,通過我們的努力,中國媒體能夠站在世界的舞臺上讓全球傾聽我們發出的聲音,能夠擁有影響全球的震懾力!第二個字“願”:就是我們必須要有著強烈提升自己能力的意願,既然選擇了新聞事業,選擇了在這一條起跑線起跑,就必須義無反顧。只要有了這樣的意願,才不會碰到困難挫折時輕言放棄!最後一個最重要的字“行”,就是我們必須做到不放棄任何一個鍛鍊自己和實踐自己的機會,設想再美好,行動起來才是硬道理!雖然現在的我們還不是一名真正的工作者,但是我們要做的就是抓緊這四年的課程學習,讓無窮的知識豐富我們的頭腦,讓這樣的一種信念滲透到我們的每一堂課,每一本讀的書中,每一次的實習中去,相信,願我們的行動能改變自己,改變中國,改變世界!

在這茫茫無際的傳播海洋中,中國這艘巨輪,正在樹立新傳媒力量的風向標,正在組建新傳媒的先鋒隊,我們有幸踏上這艘巨輪,更應該儘自己的最大的努力,盡到自己全部的責任去揚帆起航!我們已經起跑,祖國也正當年輕,90後的我們必定會為中國撐起屬於我們自己的一片天!出發吧,朋友們,離目標近些、近些、更近些!讓我們勇敢、勇敢、再勇敢一點!用責任去收穫未來,收穫我們共同的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wenmi/xinwen/z7nn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