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精選9篇)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精選9篇)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 篇1

音樂活動中,經常看到的打擊樂教育模式是:孩子跟著老師提供的節奏,一邊又一邊的模仿練習,直到孩子“學會”為止。如何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為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呢?中班打擊樂《粉刷匠》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精選9篇)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活動開始,只見王老師不慌不忙地出示一張沒有顏色的小豬的新房圖片,問小朋友:“你們覺得小豬的新房漂亮嗎?”小朋友馬上七嘴八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漂亮”、“沒有顏色的”、“不好看,給它塗上顏色才好看”。這時王老師“好,那我們就來做小小粉刷匠,幫小豬來重新整理房吧”,短短一句話就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活動的內容“粉刷匠”。跟隨著音樂的節奏,孩子們情不自禁地刷起了房子。而老師此時則是靜靜地觀察孩子的動作,並不時地用鼓勵及贊同的眼神迴應著孩子。

音樂一停,老師就已經將目光注視在孩子們身上,“誰來試試,你是怎麼刷房子的?”孩子們爭先恐後舉起小手。一個男孩子上前,隨著音樂雙手做摸牆狀,快速地上下移動,表現八分節奏的動作,“哦,你是這樣快快刷的,真棒!請你來教教我們吧!”剛才還有點羞澀的男孩,儼然像個小老師似的教了起來,王老師卻像個渴求的孩子,在小朋友中間認真地學著。“哎呀,那你們知道哪個節奏在說這個快快刷的動作呢?”大家學好這個動作安靜下來後,老師求助似地拿出三張節奏卡(四分節奏、八分節奏、帶休止符的八分節奏)。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紛紛發表起自己的看法:“__多的是快快刷的”、“__下面有橫線的是要快快刷的”、“這張只有2個__,那張有4個__,是要快一點的”。“哦,是這樣嗎?”老師用疑惑的眼神望著大家。“我們試試不就知道了嗎!”一個小朋友自告奮勇地提議。“你的辦法真好,我怎麼就沒想到呢?”被老師這麼一說,樂得這個小朋友呵呵直笑。在音樂聲中,老師和孩子共同驗證了結果。“對了,我們說對了”孩子們歡呼雀躍著。“我們的小粉刷匠真能幹,那你們還能用其它動作來刷這個節奏嗎?”“可以,老師我可以橫著刷”、“我會畫圓刷”……片刻,孩子們就鞏固掌握了八分節奏。

“哦,快快刷的累了吧?”老師關切地說。“那你可以怎麼刷讓自己放鬆一下呢?”“慢慢刷”一個孩子迫不及待地喊了出來。“太好了,你來教教大家吧……”隨著音樂的節奏,大家又樂此不彼地學了起來,並且同樣地找出了慢慢刷的四分節奏卡。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又掌握了四分節奏。

高-潮過後,老師提出那張有八分休止符的八分節奏卡(休止符用紅筆畫),這是隻聽見孩子開始竊竊私語:“哦,這麼難的!”。這讓我們幾個下面聽課的老師也一陣心揪:“這個節奏這麼難,讓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學習,老師要如何解決呢?”。只見王老師神態自若地將節奏卡貼到剛才的八分節奏卡下面,用挑戰的語氣問:“你會這個節奏嗎?它與前面的節奏有什麼不同呢?”室內一片寂靜後,又馬上沸騰起來:“老師我知道,這裡有空的”、“0表示要休息”、“有紅燈”、“下面有橫線”,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又活躍起來,活動也相當投入。“有線的有紅圈的這個節奏要怎麼刷?”老師追隨著孩子的回答緊接著問。站起了一個小男孩,他鎮定地說:“刷房子的時候有一個裝顏料的桶,那個0(指休止符)像桶一樣,刷的時候先把刷子在桶裡蘸一下,再刷一下。”“太好了!你來快來做小老師教教我們怎麼刷!”伴隨著音樂,師生開心地玩著、學著。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節奏就這樣輕鬆地解決了。

最後,老師請小朋友完整欣賞音樂,回憶音樂的那裡是快快刷?哪裡是蘸一下、刷一下?哪裡是慢慢刷?經過完整的動作練習後,用上樂器進行伴奏。整個活動在歡快、愉悅的氣氛中輕鬆地完成。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 篇2

音樂課的教學內容上完了,可大部分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卻已忘得差不多了。必須進行認真複習,才能鞏固和掌握以前的學習內容。如何讓學生對複習課的內容產生興趣呢?我將課本中所學過的內容先進行了歸類總結。首先我讓學生開啟目錄總的瞭解本冊書的重點是什麼:歌曲一共有幾課?重點調是什麼調?讀譜知識都講了哪些標記?欣賞課主要讓大家聽賞和提高哪些內容等等。

在複習欣賞課的內容時,我不再讓學生一遍遍地聽了,而是用電子琴彈奏一兩句旋律,請學生猜是哪首樂曲的主題曲。同學們很感興趣,紛紛舉起小手,讓我檢查他們的聽辨能力是否有進步了。假如學生判斷準確了,就一起再唱一唱,使每個學生熟練掌握每首欣賞曲的主題旋律。

讀譜知識,讓學生以三人小組為單位相互說說,寫寫來掌握。歌曲識譜集體唱熟後,再讓學生分小組用自己的手形五線譜來記憶。

歌曲和綜合訓練中的聲樂練習曲則通過學生集體齊唱、小組竟唱來解決。

課堂上,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和同學們一起將歌曲、綜合訓練、讀譜知識及所有的欣賞曲,用大家喜歡的填空、多項選擇、連線、問答式等形式表現出來,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都在認真地思考答題的方式,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再也不會是師問生答的枯糙的教學模式,每個班的教學任務都是在這樣愉悅的氛圍中完成的。

這種形式學生喜歡,我上課也很輕鬆,希望以後與學生之間能不斷創設出更有意義的學習方式,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及藝術魅力吸引學生,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 篇3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以有組織的樂音為形式,以豐富的思想感情為內容,把人們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聯想,發人深思,給人以精神力量,引導人們熱愛生活、嚮往美好的未來,激勵人、鼓舞人駛進高尚的境界。《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總的培養目標,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潑的成長,為入國小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而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內容豐富,包括:唱歌、音樂欣賞、音樂活動(音樂遊戲、舞蹈、律動),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有意識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差,具有好動不好靜,注意力易轉移,抽象思維還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維和無意注意佔優勢的特點。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遊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

一、童化自己,拉進與孩子的距離

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那麼孩子和老師之間就必須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樑。要保證橋樑的正常溝通,讓幼兒能積極地、主動地接受教師接受教師的授課內容,教師首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離,“以童心喚童趣”。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覺得老師親切的象孩子們的好朋友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二、創設唱歌的情境,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

唱歌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現情意的好工具,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創設這個情境呢?

1、講述故事,引發興趣

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採用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於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或者將歌曲融入故事情節當中。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

2、教師範唱,感染幼兒的激情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和情感,他們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快、或抒情,如何讓幼兒感知這一切呢?這時就需要教師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風格特點進行有感情的範唱。範唱可一次,夜課兩次,第一次範唱是清唱並藉助於動作,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美妙、歡快活潑及有趣;第二次範唱是邊彈邊唱,讓幼兒根據歌曲演唱的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描繪出歌曲中的有趣畫面;也可以通過豐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讓孩子們體會抒情敘事歌曲的溫馨情境-這樣,使孩子們對歌曲有了一個較完整的藝術形象,從而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急於表演的慾望。

3、教師教唱,提高幼兒歌唱能力技巧

唱,是一項重要的音樂實踐活動,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唱可以使幼兒在音準、吐字、唱詞、節奏等方面得到訓練和提高。由於幼兒園的孩子尚未具備一定的視唱的能力,不能獨立處理關於音準的高低、節奏的快慢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採用模仿演唱的方法來學唱歌曲。在教學中,多采用錄音帶。在幼兒初步瞭解歌曲的基礎上,通過三個步驟來幫助幼兒進行模唱:第一步,要求幼兒耳聽錄音,感受歌曲的意境;第二步,要求幼兒隨錄音進行輕聲哼唱;第三步,要求幼兒跟隨錄音,反覆進行歌唱練習,直至幼兒能夠基本跟上錄音的速度為止。

4、藉助律動,抒發幼兒的情感

律動,是一種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動作,隨著旋律的發展進行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由於孩子們好動,尤其喜歡隨著音樂的節拍動,而律動正好符合他們這一年齡特點,因此也就成為他們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

三、通過欣賞,提高鑑賞能力

音樂欣賞是人根據樂曲旋律的發展,進行形象思維的一種心理過程,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班幼兒尚不具備獨立欣賞的能力,他們必須有賴於歌詞的引導和教師講述的啟迪,才能完成整個欣賞過程。在教學中,我一般這樣引導幼兒:

1、通過講解、瞭解音樂。幼兒對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較深刻的,給幼兒欣賞音樂作品時,一定應儘量使幼兒對音樂產生一種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這個過程應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想象活躍,情感上也有所觸動。要求幼兒閉目聆聽音樂,並跟隨教師有感情的配樂講解,在腦中展現出美麗畫面,使幼兒情不自禁地與音樂融為一體,更深地感受樂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2、通過動作,表現音樂。要抓住時機,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情節的變換,發揮想象,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

3、通過圖畫,展現音樂。孩子們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大膽想象,在紙上把關於樂曲描繪的種.種美妙景物展現出來,從而完成這一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總之,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講,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展規律,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才能激發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實踐表明:孩子們通過科學的音樂教育,不僅學到了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 篇4

活動前,我們首先對目標進行了定位,音樂課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就是讓小朋友能夠學會唱一首新歌,但是對於這節活動,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小朋友能夠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以及能夠用動作表現歌曲中的內容,對於會唱這首歌我們是不做要求的。

活動我主要分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主要是激發幼兒的興趣,讓他們能夠利用小手做出各種樣子,從而產生用小手做動作的願望;第二環節讓幼兒仔細傾聽找出歌曲中所說的內容,並能夠感受歌曲的活潑、歡快的節奏;第三環節發揮幼兒想象,讓他們創編動作來表達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

開始時我首先利用小動物的動作與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們好,他們也很積極地就回應了____你好,這主要激發了幼兒用手錶現做動作的慾望,在我詢問他們,小手還可以做什麼樣子呢?小朋友一邊想一邊回憶以前我們所學習過的小手的動作,不一會兒,他們就小手舉得高高的要回答我的問題,老師我會的,小手可以做小羊,咩咩咩,小手可以做小狗,汪汪汪,小手可以做大象,在小朋友積極地回答中我發現平時說的比較多的特徵比較明顯的小動物,小朋友都表現地很好,但是有些動物比如老虎、獅子,他們的特徵不是很明顯,用手做動作時,小朋友通常都是用一種動作來表示,如何區分他們,小朋友表達的就不是很清楚,這時我提醒他們可以用語言加動作來區分不同的小動物啊,老虎啊嗚啊嗚,獅子跑的快,這下小朋友表達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接著我讓小朋友欣賞歌曲,說說裡面小手做了什麼?由於這首歌比較的長,於是我為了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降低了聽的難度,讓他們先聽兩段熟悉下歌曲的旋律,小朋友很順利的說出了歌曲內容,這時我根據他們所說出示了圖片,然後接下來我讓他們挑戰自我,接著聽下去,再說說裡面又說了些什麼?這下小朋友聽得可認真了,但由於歌曲太長了,他們說出的也不完整,在他們每說出一個我就貼出相應的圖片,殘缺的部分我們一起來邊聽邊補,就這樣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我們小手所做的所有的動作全部說出來了,小朋友都覺得自己很棒,也很開心!

最後我們根據圖片內容,讓小朋友大膽想象創編動作去表現,在小朋友表演時我儘量引導幼兒用更多的不同的動作去表現同一圖片內容,鼓勵他們,關注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勇氣去表現,大膽的參與,這一部分是整個活動的高潮,小朋友都比較積極也很放得開,做出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動作,氣氛也比較的活躍,小朋友也表現得很愉悅。

整個活動我覺得目標基本達到,但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開始部分,我抓得不緊,小朋友表現欲很強,一直在用各種動作表現不同的動物,為了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我就沒有控制他們說的時間,所以在這部分用的時間比較多,應該稍微收點,讓他們說了部分又留著懸念繼續下面的內容。另外還有活動中的應變能力,小班小朋友愛模仿,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在模仿別人的語言,所以在回答老師問題時,如何讓他們能夠動腦筋,自己思考問題,或者如何引導他們不要故意重複別人的說話,這些語言上的技巧還有待繼續的提高。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 篇5

音樂活動中,經常看到的打擊樂教育模式是:孩子跟著老師提供的節奏,一邊又一邊的模仿練習,直到孩子“學會”為止。如何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為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呢?中班打擊樂《粉刷匠》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活動開始,只見王老師不慌不忙地出示一張沒有顏色的小豬的新房圖片,問小朋友:“你們覺得小豬的新房漂亮嗎?”小朋友馬上七嘴八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漂亮”、“沒有顏色的”、“不好看,給它塗上顏色才好看”。這時王老師“好,那我們就來做小小粉刷匠,幫小豬來重新整理房吧”,短短一句話就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活動的內容“粉刷匠”。跟隨著音樂的節奏,孩子們情不自禁地刷起了房子。而老師此時則是靜靜地觀察孩子的動作,並不時地用鼓勵及贊同的眼神迴應著孩子。

音樂一停,老師就已經將目光注視在孩子們身上,“誰來試試,你是怎麼刷房子的?”孩子們爭先恐後舉起小手。一個男孩子上前,隨著音樂雙手做摸牆狀,快速地上下移動,表現八分節奏的動作,“哦,你是這樣快快刷的,真棒!請你來教教我們吧!”剛才還有點羞澀的男孩,儼然像個小老師似的教了起來,王老師卻像個渴求的孩子,在小朋友中間認真地學著。“哎呀,那你們知道哪個節奏在說這個快快刷的動作呢?”大家學好這個動作安靜下來後,老師求助似地拿出三張節奏卡(四分節奏、八分節奏、帶休止符的八分節奏)。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紛紛發表起自己的看法:“X多的是快快刷的”、“X下面有橫線的是要快快刷的”、“這張只有2個X,那張有4個X,是要快一點的”。“哦,是這樣嗎?”老師用疑惑的眼神望著大家。“我們試試不就知道了嗎!”一個小朋友自告奮勇地提議。“你的辦法真好,我怎麼就沒想到呢?”被老師這麼一說,樂得這個小朋友呵呵直笑。在音樂聲中,老師和孩子共同驗證了結果。“對了,我們說對了”孩子們歡呼雀躍著。“我們的小粉刷匠真能幹,那你們還能用其它動作來刷這個節奏嗎?”“可以,老師我可以橫著刷”、“我會畫圓刷”……片刻,孩子們就鞏固掌握了八分節奏。

“哦,快快刷的累了吧?”老師關切地說。“那你可以怎麼刷讓自己放鬆一下呢?”“慢慢刷”一個孩子迫不及待地喊了出來。“太好了,你來教教大家吧……”隨著音樂的節奏,大家又樂此不彼地學了起來,並且同樣地找出了慢慢刷的四分節奏卡。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又掌握了四分節奏。

高-潮過後,老師提出那張有八分休止符的八分節奏卡(休止符用紅筆畫),這是隻聽見孩子開始竊竊私語:“哦,這麼難的!”。這讓我們幾個下面聽課的老師也一陣心揪:“這個節奏這麼難,讓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學習,老師要如何解決呢?”。只見王老師神態自若地將節奏卡貼到剛才的八分節奏卡下面,用挑戰的語氣問:“你會這個節奏嗎?它與前面的節奏有什麼不同呢?”室內一片寂靜後,又馬上沸騰起來:“老師我知道,這裡有空的”、“0表示要休息”、“有紅燈”、“下面有橫線”,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又活躍起來,活動也相當投入。“有線的有紅圈的這個節奏要怎麼刷?”老師追隨著孩子的回答緊接著問。站起了一個小男孩,他鎮定地說:“刷房子的時候有一個裝顏料的桶,那個0(指休止符)像桶一樣,刷的時候先把刷子在桶裡蘸一下,再刷一下。”“太好了!你來快來做小老師教教我們怎麼刷!”伴隨著音樂,師生開心地玩著、學著。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節奏就這樣輕鬆地解決了。

最後,老師請小朋友完整欣賞音樂,回憶音樂的那裡是快快刷?哪裡是蘸一下、刷一下?哪裡是慢慢刷?經過完整的動作練習後,用上樂器進行伴奏。整個活動在歡快、愉悅的氣氛中輕鬆地完成。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 篇6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反思《小鴨洗澡》

小鴨是我們班上孩子平時活動中比較喜愛也相對比較熟悉的家畜之一,小鴨走路的形態也是孩子們爭相模仿的動作。因此,我在我們班開展了《小鴨洗澡》的音樂教學活動。

本次活動我設定了三個目標:1、學會演唱歌曲。2、喜歡錶演,願意在同伴面前進行表演。3、根據自己的經驗創編歌詞和動作,體驗創編的快樂。從活動的目標上來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我班幼兒的能力水平。特別是第二點目標的制定,對我班幼兒的能力有一個提升作用,因為我班的孩子比較容易怯場,在人多的地方不能很大方的表現自己,因此我制定了這樣的目標,希望從平時的教學中能夠有意識的鍛鍊孩子的現場表現力。而從活動的效果上來看,三點目標基本能達到。但是相對於前兩個目標來看,第三個目標的完成有些不足。

因為材料的侷限,沒辦法為幼兒提供真實的鴨子讓幼兒認識,因此在本次活動一開始,我就通過播放圖片讓孩子們對鴨子有個初步的瞭解,以便於接下去活動的開展。接下來我用邊唱邊表演的方式來詮釋這首歌曲,加上這首歌曲歌詞簡單,旋律朗朗上口,孩子們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內容,整個活動一氣呵成,環節銜接順暢,但是避免不了的出現的一些不足:1、教師所提供的鋼琴伴奏速度有點快,導致孩子們在跟著伴奏唱的時候,總是跟不上伴奏的速度;2、在讓幼兒自由為歌曲創編相應的動作時,孩子們的創造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大部分孩子都是跟著老師的動作來做;3、為幼兒提供的教學視訊音量比較小。

對於音樂方面教學的活動,對我來說還是一門比較生疏的功課,教師應該如何的把握重難點,如何有效的針對活動內容提出問題層層推進是我要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相信通過這個活動後,我會有所收穫,也相信經過不斷的進行課後反思,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業務教學能力。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 篇7

一.師生一起隨音樂律動心理諮詢師成績查詢(音樂:大鐘小鐘)

二.歌曲學習

1.談話法:讓生談談自己家裡的成員,描繪一下爺爺奶奶的樣子、在家怎樣幫助他們等,引出歌詞並展示出來。

2.師生一起有節奏的念歌心理諮詢師成績查詢詞,並用動作來體現其內容。

3.觀看螢幕上的孩子是怎樣做一個好娃娃的。(熟悉歌詞並開始接觸歌曲旋律)

4.聽唱法學習歌曲。(聽歌2次,小聲哼唱1次,為了解決歌曲中的難點:“尊敬老人有禮貌呀”那一句或學生不會唱的其他地方,可以先叫同學自己說,然後請會唱的同學起來教唱。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5.有感情的唱歌。

三.表演拓展

1.引導生可以自由發揮,除了歌詞中的人物爺爺奶奶以外,還可以是爸爸媽媽,除了送水,讓座以外,還可以是掃地,切水果等,從而引導學生心理諮詢師成績查詢進行歌詞的創編,如:“爸爸工作忙呀,工呀工作忙,我幫爸爸切水果呀,切呀切水果”。。。。。。

2.生生互評,師總評。

3.學生自己找小夥伴分角色表演,心理諮詢師成績查詢突出“家”的氛圍。關鍵在於能隨音樂完整的完成彝族表演活動,有角色,有內容,有道具等。

感悟及建議:

思考一:脈絡清晰,談話式匯入建立了良好師生關係,本堂課脈絡清晰。以親切的談話式開場,我認為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係,並一下子把心理諮詢師成績查詢學生帶入了主題:在家要做好娃娃,怎樣做好娃娃。同時,抓住了低年級孩子模仿能力強的特點,讓學生說完就模仿螢幕上的孩子,在模仿時學生已經能隨節奏念歌詞了,這樣即起到了引導作用,有為歌曲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思考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心理諮詢師成績查詢學習並拓展在表演的時候,引導學生除了歌詞內容外,還加入了自己的內容,這樣擺脫了讓聲被動接受的學習習慣,使之邊為了自主式,探究式,創造式學習,這樣,學生的想象空間更大了。

當學生把歌詞創編成:“爺爺年紀大呀,總是愛睡覺,我給爺爺被子蓋呀,爺爺笑哈哈,姑姑愛跳舞呀,總是愛跳舞,我給姑姑端水喝呀,姑姑笑哈哈。。。。。。”我感受到了新教材以及新觀念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 篇8

整合具有兩方面的涵義:它既是一種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種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將音樂教育活動與其他學科領域活動之間的交叉、聯絡和聯合;在理念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用一種整體的眼光看待音樂教育活動的性質,使音樂教育活動超越於學科本身的視野,賦予幼兒更為豐富的眼光,使其能從藝術的、科學的和人文的眼光來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作品。

一、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音樂主題活動主線

音樂本身對幼兒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兒情感體驗與遊戲經驗對幼兒的學習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在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活動前,教師應充分擔當起觀察者的角色,瞭解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瞭解幼兒的現有經驗,包括幼兒獲得經驗的方式,這樣才能尋找到音樂素材的“生長點”,並據此確定相應的音樂主題活動,從而讓科學的、啟蒙的活動內容與自然事物現象密切聯絡起來。如我發現平日裡孩子們對操場上的哈哈鏡非常感興趣,他們樂此不疲地照著、笑著、逗樂著……幼兒照哈哈鏡的遊戲經驗賦予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歌曲《哈哈鏡》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說唱歌曲,它體現的是人的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選擇它作為音樂主題開展的音樂主線。

二、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為音樂主線服務

整合的理念,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們教育內容要全面,即同一個內容的學習可以實現多種價值,既要關注認識的價值,又要關注情感的需要,避免過於單調的知識傳授,從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整合的教育內容要適宜,即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整合的必要性,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看它們是否符合幼兒的現有需要;是否對音樂主線有輔助教育意義;是否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哈哈鏡》歌曲教學後,根據活動需要與幼兒的興趣,汲取各領域相適合的內容,我們整合了語言活動“獅子照哈哈鏡”、科學活動“勺子裡的哈哈鏡”和親子活動“有趣的哈哈鏡”等領域的內容,進一步創編並生成了“哈哈鏡”的主題活動。

三、採用整合的教育教學方式讓音樂“說話”

要體現整合教育的觀念,教師就應該克服單一化的思維方式,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鼓勵幼兒從多方面來認識和表現。

(一)讓音樂材料“說話”

音樂活動可以利用其特有的藝術性,將音樂的優美旋律、變化的節奏和不同的音色與幼兒生活情境有機整合,最大限度地讓音樂材料“說話”。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幼兒與各種音樂材料互動,從而提升審美情感。如親子記錄“有趣的哈哈鏡”,發動家長協助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哈哈鏡,並用圖畫、標記、文字等方式記錄探索結果;引導幼兒把自己照哈哈鏡的模樣用好聽的詞彙編成說詞,幫助自己記憶……在這些活動中,幼兒可以經歷一種更為豐富也更為主動的學習。又如,圍繞音樂主題開展,我在探索區投放了平面鏡、放大鏡等材料,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發現、去探索放大鏡映象產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拿著鏡子在自由交流著:“放大鏡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鏡子會反光,放大鏡也會反光的”“鼓鼓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小了,扁扁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大了”……在自由的科學探索中,幼兒不僅認識了放大鏡映象變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內容。

(二)讓幼兒用音樂“說話”

要培養幼兒的樂感,就必須讓幼兒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樂“說話”,進行個性化的表現。活動不限定於一次完成,而是在一個連續的過程性活動中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並將經驗遷移到新的材料中,讓幼兒結合自己對新材料的理解,運用動作、創編和合唱等多種方式盡情地用音樂語言表達個人感受。

1.為歌曲配動作

根據該音樂素材的特點,即雙聲部說唱的地方有問奏音樂,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聽辨歌曲中的問奏,創編照哈哈鏡的滑稽動作。藉助幼兒間的思維互動,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麼滑稽動作表現照哈哈鏡時,幼兒開始只是用諸如踮腳尖、半蹲等動作來表現形態上的變化,但是隨著活動的深入,幼兒的創意越來越多,從身體動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橫生。同時,在為歌曲配動作時,有些幼兒一個接一個地做滑稽動作,結果出現了混亂,但我並沒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時找到了原因——幼兒過於熱衷滑稽動作而忽略了音樂。於是,我肯定了幼兒在動作上的創意,同時引導他們關注、傾聽樂曲,並根據音樂的變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動作,使動作與音樂相協調。

2.為歌曲編歌詞

根據節奏創編歌詞,將創編歌詞的學習融人到變化橡皮筋的“魔術”當中,有效地激起了幼兒創編興趣。如:圓滾滾、胖墩墩,長又細、瘦又高;小小的、肥肥的,高高的、短短的;寬寬的、扁扁的,瘦瘦的、長長的;長又細、圓又胖,高又瘦、短又小;長又長、厚又厚,扁又扁、粗又粗……創編完歌詞後,以遊戲“照鏡子”的形式說唱歌曲。

3.雙聲部合作演唱歌曲

運用小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組用歌詞伴唱,另一組有節奏地說歌詞,兩聲部同時合作說唱歌曲,將歌曲教學畫上圓滿句號。貫徹整合教育理念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教學,是一個不斷實踐、思考、審視、反省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要深刻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蘊涵的“以幼兒發展為本”思想,在音樂主題教學組織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兒、發展幼兒的個性、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最終實現“審美與快樂”的音樂教育理念。

幼兒園音樂課的反思 篇9

整合具有兩方面的涵義:它既是一種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種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將音樂教育活動與其他學科領域活動之間的交叉、聯絡和聯合;在理念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用一種整體的眼光看待音樂教育活動的性質,使音樂教育活動超越於學科本身的視野,賦予幼兒更為豐富的眼光,使其能從藝術的、科學的和人文的眼光來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作品。

一、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音樂主題活動主線

音樂本身對幼兒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兒情感體驗與遊戲經驗對幼兒的學習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在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活動前,教師應充分擔當起觀察者的角色,瞭解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瞭解幼兒的現有經驗,包括幼兒獲得經驗的方式,這樣才能尋找到音樂素材的“生長點”,並據此確定相應的音樂主題活動,從而讓科學的、啟蒙的活動內容與自然事物現象密切聯絡起來。如我發現平日裡孩子們對操場上的哈哈鏡非常感興趣,他們樂此不疲地照著、笑著、逗樂著……幼兒照哈哈鏡的遊戲經驗賦予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歌曲《哈哈鏡》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說唱歌曲,它體現的是人的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選擇它作為音樂主題開展的音樂主線。

二、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為音樂主線服務

整合的理念,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們教育內容要全面,即同一個內容的學習可以實現多種價值,既要關注認識的價值,又要關注情感的需要,避免過於單調的知識傳授,從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整合的教育內容要適宜,即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整合的必要性,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看它們是否符合幼兒的現有需要;是否對音樂主線有輔助教育意義;是否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哈哈鏡》歌曲教學後,根據活動需要與幼兒的興趣,汲取各領域相適合的內容,我們整合了語言活動“獅子照哈哈鏡”、科學活動“勺子裡的哈哈鏡”和親子活動“有趣的哈哈鏡”等領域的內容,進一步創編並生成了“哈哈鏡”的主題活動。

三、採用整合的教育教學方式讓音樂“說話”

要體現整合教育的觀念,教師就應該克服單一化的思維方式,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鼓勵幼兒從多方面來認識和表現。

(一)讓音樂材料“說話”

音樂活動可以利用其特有的藝術性,將音樂的優美旋律、變化的節奏和不同的音色與幼兒生活情境有機整合,最大限度地讓音樂材料“說話”。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幼兒與各種音樂材料互動,從而提升審美情感。如親子記錄“有趣的哈哈鏡”,發動家長協助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哈哈鏡,並用圖畫、標記、文字等方式記錄探索結果;引導幼兒把自己照哈哈鏡的模樣用好聽的詞彙編成說詞,幫助自己記憶……在這些活動中,幼兒可以經歷一種更為豐富也更為主動的學習。又如,圍繞音樂主題開展,我在探索區投放了平面鏡、放大鏡等材料,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發現、去探索放大鏡映象產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拿著鏡子在自由交流著:“放大鏡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鏡子會反光,放大鏡也會反光的”“鼓鼓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小了,扁扁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大了”……在自由的科學探索中,幼兒不僅認識了放大鏡映象變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內容。

(二)讓幼兒用音樂“說話”

要培養幼兒的樂感,就必須讓幼兒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樂“說話”,進行個性化的表現。活動不限定於一次完成,而是在一個連續的過程性活動中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並將經驗遷移到新的材料中,讓幼兒結合自己對新材料的理解,運用動作、創編和合唱等多種方式盡情地用音樂語言表達個人感受。

1.為歌曲配動作

根據該音樂素材的特點,即雙聲部說唱的地方有問奏音樂,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聽辨歌曲中的問奏,創編照哈哈鏡的滑稽動作。藉助幼兒間的思維互動,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麼滑稽動作表現照哈哈鏡時,幼兒開始只是用諸如踮腳尖、半蹲等動作來表現形態上的變化,但是隨著活動的深入,幼兒的創意越來越多,從身體動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橫生。同時,在為歌曲配動作時,有些幼兒一個接一個地做滑稽動作,結果出現了混亂,但我並沒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時找到了原因——幼兒過於熱衷滑稽動作而忽略了音樂。於是,我肯定了幼兒在動作上的創意,同時引導他們關注、傾聽樂曲,並根據音樂的變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動作,使動作與音樂相協調。

2.為歌曲編歌詞

根據節奏創編歌詞,將創編歌詞的學習融人到變化橡皮筋的“魔術”當中,有效地激起了幼兒創編興趣。如:圓滾滾、胖墩墩,長又細、瘦又高;小小的、肥肥的,高高的、短短的;寬寬的、扁扁的,瘦瘦的、長長的;長又細、圓又胖,高又瘦、短又小;長又長、厚又厚,扁又扁、粗又粗……創編完歌詞後,以遊戲“照鏡子”的形式說唱歌曲。

3.雙聲部合作演唱歌曲

運用小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組用歌詞伴唱,另一組有節奏地說歌詞,兩聲部同時合作說唱歌曲,將歌曲教學畫上圓滿句號。貫徹整合教育理念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教學,是一個不斷實踐、思考、審視、反省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要深刻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蘊涵的“以幼兒發展為本”思想,在音樂主題教學組織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兒、發展幼兒的個性、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最終實現“審美與快樂”的音樂教育理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shuxin/jiantao/wg7p9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