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精選12篇)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精選12篇)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1

這個學期開始的幾個星期,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都無精打采,都疲倦不堪,上課的時候,學生聽得很辛苦,老師上得也很是辛苦。為此,我嘗試著各種的方法,想盡快調動他們的各方面的積極性和興趣。而我自己也要求付出在短時間內能收到成效。有時自己也會感到疲累,因為老不見太大的成效。但心裡更多的是焦慮。請教了有經驗的老師後,我開始使出渾身解數。慢慢地,我發現學生真的在進步了。而我,也突然領悟,原來自己在前段時間裡一直缺乏對學生的耐心和信心。教育需要耐心和信心作為調味,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精選12篇)

在這個月裡,我充分利用資訊科技資源,使其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從而調動學生上課的興趣。比如說,在學習第六單元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時候,我運用音訊資料對毛主席的歌唱匯入,使同學們初步感受人民對毛主席的愛戴;在學習〈王二械的時候,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使學生在悲切的氛圍中感受二小的偉大;在學習〈快樂的節日〉時,我又和學生們一起學習歌唱〈快樂的節日〉,一起感受節日的快樂……資訊科技資源的利用使得課堂變得很活躍,學生學起來也更容易融入課文的情境,從而促進對課文的學習。

在這個月中,我也儘量給時間學生思考,給學生信心,給學生耐心。比如說,我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因此我們班分了8個小組。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們合作起來總是很亂,每當這時候,我總是皺起眉頭,然後喊停,然後重新說一次要求。慢慢地,學生們基本上可以適應這種合作方式,而且他們會自發地選出一個負責人,在我沒有要求的情況下,他們也會小組互助學習。這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而且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而我也在從中認識到,自己一味追求眼前的成效,沒有完全相信學生的能力,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耐心。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果,都是在不斷地進步發展中逐步成長完善。

國小教師教學工作反思三:國小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反思(961字)

這一年來,在校領導的帶領和各位老師的配合下,我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積極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任務。下面我把本年度的工作做簡要的反思並對下一學年的工作做如下設想:一、本年來工作基本情況:

1、廉政建設。本人在工作中嚴格約束自己,淡泊明志,廉潔從教樂於奉獻,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不收取學生及其家長的任何財物。

2、師德師風。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熱愛教育事業,關愛學生,注重小節,修煉人格,尊重家長,服務家長,廉潔從教,不謀私利。

3、教學實績。(1)20__-20__學年度第二學期擔任四六年級班主任及語文學科教學工作,無安全事故發生,無學生流失。(2)20__-20__學年度第二學期六年級語文在鎮組織期中檢測獲得第一名。(3)20__-20__學年度第二學期四年級語文在鎮組織第二次月考中獲得第一名。

4、教育教學方面。備好課,認真鑽研教材;瞭解學生,考慮教法;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積極參與聽、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二、批評與自我批評:

1、理論學習不夠透徹,只停留在表面現象,沒有從實質上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因為帶的學科不是自己本專業,所以對於教材研究不夠透徹。

2、教研力度不夠。多年來只是備課、上課、聽課、批改作業,只注重課堂教學,教研力度不夠。

3、對於班級管理還缺少得力的方法。三、下年度工作設想:

通過深刻查詢剖析,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做好以下幾點:

(一)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素質。

1、在政治理論素養上下工夫,加強對政策理論水平的提高。2、在業務,在專業知識、法律法規方面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做到理論聯絡實際,全面發展。

(二)強化責任,提高效率。樹立強烈的時間觀、效率觀、質量觀,同時變壓力為動力,積極促進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三)開拓創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在工作中勤觀察、勤思考,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學各項工作。

總之,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奉獻。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2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但是,從筆者所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也產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著“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國小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生本身意味著國小語文教學對人本的迴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後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

1.“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裡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麼?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係。在國小階段,教師比較強調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於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閱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麼?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說即使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閱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捨棄了。比如默讀和瀏覽,要求學生將字碼直接譯為意碼,這是一種高心智的活動。《語文課程標準》對默讀提出了具體的分段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第二學段(3~4年級)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第三學段(5~6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默讀。但在學生自主選擇時,往往避難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歡的方式讀,極易讓學生產生遇難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學懂了什麼”。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體驗上體現“撥雲見日”的功力,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下一環節的教學幾乎又是從“零起點”開始,很少去考慮學生已經獲得了哪些資訊,造成資源浪費。

3.“你想學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

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定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多數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麼?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寫人、或敘事、或狀物、或說理。結構或並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構各異,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個性,一概以“你想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

4.“你真棒”。

現在教師視批評如越雷區、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評就會扼殺一個“牛頓”,夭折了一個“愛迪生”。殊不知,一味這樣只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溫柔殺手”。當課堂上激烈爭論的學生期待教師的明辨是非時,教師所給予的“你們都有一定道理”“你們都很聰明”就會弄得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誤導。用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賞識的分寸。

二、對課堂學習方式的反思

1.“自主”與“自流”。

“你喜歡學哪一段?”“你想先學什麼?”“你想怎麼學?”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定學習內容、自選學習方法已是當今閱讀課上的“流行曲”。的確,它能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認識活動到生命活動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個度,當新的課文還沒有成為學生產生強烈閱讀慾望的“誘因”、學生還沒有對閱讀文字產生欲罷不能的內驅力時,便讓學生自定、自選學習內容,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還有,在彙報(全班交流)時,學生彙報什麼,教師就教什麼,自己沒主見,教學無主次,完全處於被動應付地位,如此教學如何能有益有效?學習離不開教師,自主學習的確需要寬鬆的教學氛圍,但為了讓學生去自主,教師讓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組織學生學習,退出教學的舞臺,成為一個旁觀者,這實質上是把自主學習異化為了放任自流。

例如,有位教師教學《只有一個地球》,在學生初讀後問學生:“此刻你心中有什麼滋味?是不是覺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著讓學生說感受,談體驗。學生一會兒說酸,一會兒說甜,一會兒說苦,東一榔頭西一棒,雜亂無章,學生說到哪兒,教師就跟到哪兒,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主導權,對教學無組織,對學生不引導,弄得學生和聽課的教師如墜霧中。我們既反對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也反對教師跟著學生走。教師應該是學生的領隊,當學生需要“引導”時就站到隊伍前,需要“穿針引線”時就插到隊中,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確實擔當起促進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

2.合作學習“拉郎配”。

“合作學習”目前被教師視為培養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風靡小語課堂。但是我們在聽課中發現,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對內容的設計、要求的提出、呈現的方式、活動的展開、合作的組織等有些主觀隨意。只要教師覺得該合作學習了,即使學生沒有進入狀態,毫無探究慾望,也必須迅速加入學習小組;教師覺得該彙報成果了,即使學生正在進行激烈的思想交鋒、正處於欲罷不能的探究狀態,合作學習也必須戛然而止……合作學習成了變相的“拉郎配”,成了許多教師落實新課標、新理念的一種裝飾。

例如,有位教師教學《曼谷的小象》,一節課組織了三次合作學習。第一次在初讀課文後,要求四人小組談談初讀後的感受;第二次在重點理解小象拉車、洗車部分,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你覺得小象怎樣,哪些詞語表現了小象的聰明、乖巧?小象為什麼會這麼聰明、乖巧?”第三次大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幫忙,我們還有哪些辦法把車拉出來?”第三次合作學習,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餘兩次純屬為合作而合作,毫無意義。

我們認為合作學習不只是一種外在的東西,而是一種精神和內在的品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要把握契機,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求、呈現的方式、學習的組織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學習都要有合作學習的必要、合作學習的價值,否則這種合作學習就會浮於表面。

課堂教學中以下幾種情況比較適宜使用合作學習:一是出現了新知識,需要培養探索、合作能力時;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決的問題,而依靠個人能力又不能實現時;三是學生意見不一致且有爭論時。

三、對語文課堂學習內容的反思

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語文學科在課程特性上出現了異化、變質現象,具體表現在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上。

有的課堂注重知識內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視了語文課的本體訓練,這較多出現在教學常識性課文時。

例如,一位教師教學人教版第七冊的《新型玻璃》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讀研專題:“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五種新型玻璃,它們都有什麼特點、作用呢?請自主選擇一種,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研讀,然後向大家彙報。”學生沒費多大力氣就將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作用羅列出來,至於課文是如何藉助語言對這些特點、作用進行說明的,學生則根本沒有去細細研讀、體味。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一些教師為了體現所謂的新理念,將《語文課程標準》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專挑“科技含量高,網上資料多”的課文讓學生研讀,但在設計研讀專題時,既不注意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又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年齡特徵,結果只能失去語文課應有的本色,“種別人的田,荒自家的園”,將語文課上成常識課,讓課堂成為少數尖子生的“一言堂”。

有的課堂熱熱鬧鬧、唱歌跳舞,學生的活動形式多,唯獨讀書不多,語文教學變成了藝術教學。

例如,某教師教學《家》時,這樣活躍課堂,進行學科整合:1.白雲、小鳥、魚兒、種子的家都在哪裡?它們的家是什麼樣子的?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當一回小畫家,畫一畫它們的家吧。2.(學生畫畫、展示了十分鐘後)讓我們再來當一回小音樂家,唱一唱《娃哈哈》和《大中國》,邊唱邊做動作(學生剛入國小,不少人不會唱這兩首歌,教師又是範唱又是讓學生跟著錄音機唱,再表演,花去近半節課時間)。

我們不能否認,繪畫、唱歌、表演走進語文課堂可以使語文課更輕鬆、更活潑,可以帶給學生歡樂,使語文學習更快樂;增強課堂結構的綜合性,學科間加強“整合”,可以開闊視野,使語文學習效率更高,更能體現大語文觀。但藝術究竟該在什麼時機走進語文課堂,學科之間究竟以什麼方式整合,應以語文學習目標為依據,應為“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服務,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如果為追求氣氛而“藝術”,為整合而“湊合”,結果只能是語文學科丟失本性,異化本質。

在這紛繁的課改大潮中,作為一線教師,面對先進的教育理念,瞻前顧後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鄲學步也不好。擁有可貴的靈魂思想,善於去偽存真,學會吸取精髓,才能在學習借鑑的同時,減少在左右搖擺中的機械追隨與模仿,潛心提煉,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語文的主要反思在於"悟"

你悟的越深也就反思的越深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字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所謂的“開放的課堂”不是我們所認為那種放手讓學生自由去學的課堂,而是應該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的課堂。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3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但是,從筆者所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也產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著“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國小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生本身意味著國小語文教學對人本的迴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後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

1.“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裡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麼?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係。在國小階段,教師比較強調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於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閱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麼?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說即使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閱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捨棄了。比如默讀和瀏覽,要求學生將字碼直接譯為意碼,這是一種高心智的活動。《語文課程標準》對默讀提出了具體的分段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第二學段(3~4年級)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第三學段(5~6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默讀。但在學生自主選擇時,往往避難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歡的方式讀,極易讓學生產生遇難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學懂了什麼”。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體驗上體現“撥雲見日”的功力,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下一環節的教學幾乎又是從“零起點”開始,很少去考慮學生已經獲得了哪些資訊,造成資源浪費。

3.“你想學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

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定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多數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麼?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寫人、或敘事、或狀物、或說理。結構或並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構各異,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個性,一概以“你想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

4.“你真棒”。

現在教師視批評如越雷區、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評就會扼殺一個“牛頓”,夭折了一個“愛迪生”。殊不知,一味這樣只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溫柔殺手”。當課堂上激烈爭論的學生期待教師的明辨是非時,教師所給予的“你們都有一定道理”“你們都很聰明”就會弄得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誤導。用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賞識的分寸。

二、對課堂學習方式的反思

1.“自主”與“自流”。

“你喜歡學哪一段?”“你想先學什麼?”“你想怎麼學?”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定學習內容、自選學習方法已是當今閱讀課上的“流行曲”。的確,它能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認識活動到生命活動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個度,當新的課文還沒有成為學生產生強烈閱讀慾望的“誘因”、學生還沒有對閱讀文字產生欲罷不能的內驅力時,便讓學生自定、自選學習內容,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還有,在彙報(全班交流)時,學生彙報什麼,教師就教什麼,自己沒主見,教學無主次,完全處於被動應付地位,如此教學如何能有益有效?學習離不開教師,自主學習的確需要寬鬆的教學氛圍,但為了讓學生去自主,教師讓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組織學生學習,退出教學的舞臺,成為一個旁觀者,這實質上是把自主學習異化為了放任自流。

例如,有位教師教學《只有一個地球》,在學生初讀後問學生:“此刻你心中有什麼滋味?是不是覺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著讓學生說感受,談體驗。學生一會兒說酸,一會兒說甜,一會兒說苦,東一榔頭西一棒,雜亂無章,學生說到哪兒,教師就跟到哪兒,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主導權,對教學無組織,對學生不引導,弄得學生和聽課的教師如墜霧中。我們既反對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也反對教師跟著學生走。教師應該是學生的領隊,當學生需要“引導”時就站到隊伍前,需要“穿針引線”時就插到隊中,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確實擔當起促進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

2.合作學習“拉郎配”。

“合作學習”目前被教師視為培養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風靡小語課堂。但是我們在聽課中發現,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對內容的設計、要求的提出、呈現的方式、活動的展開、合作的組織等有些主觀隨意。只要教師覺得該合作學習了,即使學生沒有進入狀態,毫無探究慾望,也必須迅速加入學習小組;教師覺得該彙報成果了,即使學生正在進行激烈的思想交鋒、正處於欲罷不能的探究狀態,合作學習也必須戛然而止……合作學習成了變相的“拉郎配”,成了許多教師落實新課標、新理念的一種裝飾。

例如,有位教師教學《曼谷的小象》,一節課組織了三次合作學習。第一次在初讀課文後,要求四人小組談談初讀後的感受;第二次在重點理解小象拉車、洗車部分,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你覺得小象怎樣,哪些詞語表現了小象的聰明、乖巧?小象為什麼會這麼聰明、乖巧?”第三次大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幫忙,我們還有哪些辦法把車拉出來?”第三次合作學習,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餘兩次純屬為合作而合作,毫無意義。

我們認為合作學習不只是一種外在的東西,而是一種精神和內在的品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要把握契機,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求、呈現的方式、學習的組織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學習都要有合作學習的必要、合作學習的價值,否則這種合作學習就會浮於表面。

課堂教學中以下幾種情況比較適宜使用合作學習:一是出現了新知識,需要培養探索、合作能力時;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決的問題,而依靠個人能力又不能實現時;三是學生意見不一致且有爭論時。

三、對語文課堂學習內容的反思

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語文學科在課程特性上出現了異化、變質現象,具體表現在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上。

有的課堂注重知識內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視了語文課的本體訓練,這較多出現在教學常識性課文時。

例如,一位教師教學人教版第七冊的《新型玻璃》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讀研專題:“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五種新型玻璃,它們都有什麼特點、作用呢?請自主選擇一種,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研讀,然後向大家彙報。”學生沒費多大力氣就將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作用羅列出來,至於課文是如何藉助語言對這些特點、作用進行說明的,學生則根本沒有去細細研讀、體味。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一些教師為了體現所謂的新理念,將《語文課程標準》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專挑“科技含量高,網上資料多”的課文讓學生研讀,但在設計研讀專題時,既不注意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又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年齡特徵,結果只能失去語文課應有的本色,“種別人的田,荒自家的園”,將語文課上成常識課,讓課堂成為少數尖子生的“一言堂”。

有的課堂熱熱鬧鬧、唱歌跳舞,學生的活動形式多,唯獨讀書不多,語文教學變成了藝術教學。

例如,某教師教學《家》時,這樣活躍課堂,進行學科整合:1.白雲、小鳥、魚兒、種子的家都在哪裡?它們的家是什麼樣子的?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當一回小畫家,畫一畫它們的家吧。2.(學生畫畫、展示了十分鐘後)讓我們再來當一回小音樂家,唱一唱《娃哈哈》和《大中國》,邊唱邊做動作(學生剛入國小,不少人不會唱這兩首歌,教師又是範唱又是讓學生跟著錄音機唱,再表演,花去近半節課時間)。

我們不能否認,繪畫、唱歌、表演走進語文課堂可以使語文課更輕鬆、更活潑,可以帶給學生歡樂,使語文學習更快樂;增強課堂結構的綜合性,學科間加強“整合”,可以開闊視野,使語文學習效率更高,更能體現大語文觀。但藝術究竟該在什麼時機走進語文課堂,學科之間究竟以什麼方式整合,應以語文學習目標為依據,應為“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服務,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如果為追求氣氛而“藝術”,為整合而“湊合”,結果只能是語文學科丟失本性,異化本質。

在這紛繁的課改大潮中,作為一線教師,面對先進的教育理念,瞻前顧後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鄲學步也不好。擁有可貴的靈魂思想,善於去偽存真,學會吸取精髓,才能在學習借鑑的同時,減少在左右搖擺中的機械追隨與模仿,潛心提煉,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語文的主要反思在於"悟"

你悟的越深也就反思的越深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字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所謂的“開放的課堂”不是我們所認為那種放手讓學生自由去學的課堂,而是應該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的課堂。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4

在本週的教學過程中,我試著更多地關注孩子們的學習狀態。從細微之處入手,去指導孩子們的學習。

因為在四個班的教學中,我非常喜歡一個班級課堂聽課和學習的氛圍,看著那些孩子,我覺得課堂上充滿了活力和自信。那到底這個班好在哪,我發現好在孩子們的精神面貌上,他們的注意力很集中,所有的孩子都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和我共同互動,從他們臉上看到的是認真的學習狀態,而其他三個班級有這種認真狀態的孩子有,不過,不認真的人數就要比那個班多一些了,所以整個課堂從孩子們身上體現出得活力就相應得少了一些。所以調整孩子們的聽課狀態,讓每個孩子身上都煥發出活力,是我在工作中要努力去做的。而找一些典型孩子做榜樣,應該不失為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本週後兩節課中,我在一些班級對孩子們提出了更加細緻的要求,並給孩子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會堅持下去,希望看到每個班的孩子都能積極認真地參與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5

敬愛的領導您好:

很抱歉耽誤您寶貴的時間看這份材料,那我就長話短說,希望您可以通過這份材料對事情的來龍去脈有個瞭解。

現在我代課的三個班級為計算機0721,工商0723以及機械0724.我是在去年開學的時候開始帶這三個班級的大學英語這一科目的。

由於平時和學生們接觸較多,瞭解到學生們十分急切地想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而且

很多學生在課上及課下也多次詢問我通過四級需要準備一些什麼資料。從一個英語老師的角度來講,我個人認為單詞為考試之本,所以建議學生們先背好單詞。但是有學生反映市面上單詞材料過多,不知道應該選哪一種比較好,讓我幫助推薦。看到學生們迫切過級的心情,於是我想何不讓大家一起買,我也可以多督促他們背單詞。於是在今年三月中旬左右,我帶我三個班的學生代表去蘇州大學東校區教育超市二樓一新書店買書。書不是我強制大家買的,有類似書籍的學生都沒有買。而且具體買哪本書也是事先和學生們商量過的,選了一個大家認為價格可以接受,並且內容還相對豐富的《星火大學英語四級詞彙》。書的原價為RMB19.8元,學生們買的價格為RMB12.5元。價格是我在給計算機班上課時,課間休息十分鐘的時候,我當著大家的面打的電話。由於下課時噪音較大,但我認為也應該有幾個同學聽到我打這個電話了。和書店老闆商量好價格後,我通知了三個班的班長,讓他們統計買書的人數(我要求的是自願買,並沒有強制每個人都買),然後由各班代表自己拿著錢,我帶著他們去蘇大東區取書。這個過程中我絕對沒有碰過任何一個班級的錢。事後書店老闆也絕對沒拿回扣給我。如果說在這件事中我得到了什麼好處,那就是而且僅僅是書店老闆送給我了一本星火詞彙(和學生們一樣的書),本來我自己也要買的,給老闆錢,他說就當送給我了,我也就只好作罷,沒再堅持給他錢。這件事和我一起買書的學生代表知道的,除了這本星火詞彙,我絕對沒有從任何人那裡拿一分錢。

從三月到五月上旬,我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們背單詞,覺得單詞已經背的差不多了,可以做一些試題了,但是由於上次的事件,讓領導誤以為我在中間吃回扣,我再也不敢帶學生們去買書。我自己買了一套《王長喜點評歷年真題》,向學生推薦,本打算讓學生拿我的題去影印,但他們覺得影印太麻煩,而且字跡不清楚,於是計算機班長帶學生去文化市場買了這套題,並於買完後告訴我的,因為計算機的課是週三上,而機械和工商是週五的課,於是我在週五時告訴這兩個班的班長計算機班不是在文化市場買的,以及他們買的是什麼版本(他們買的版本和我自己買的版本不同)。讓他們於週末去買。我發誓絕對沒有指定到哪個攤位讓學生們去買。這件事可以找三個班的負責人對峙一下。

事情的始末就是這樣。簡短點說,就是第一次是我幫大家買的書,但我絕對沒有拿一分錢的回扣。第二次是我向大家推薦了資料,但其他事情真的一概不知。現在我知道了向學生推薦書目是學校的一大禁忌,在這件事上我做錯了,沒有考慮各個方面的綜合因素。但是中間吃回扣我真的沒有做,請領導相信我,或請領導徹查此事。我以我的學位證做擔保,我絕對沒有從中吃回扣。

請領導放心,雖然我出現了點事故,但我絕對不會在上課是將一些情緒發洩給學生,我還會盡心盡力地去上課,因為我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不僅僅因為一年的兩個假期,更重要的是我熱愛這個職業。

耽誤您的寶貴時間,再次表示道歉。

此致

敬禮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6

體育的教育教學工作應以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和學生的身體姿態為中心,通過近一個月的教學發現以下幾類問題:

一、缺乏運動常識

在與學生的初步交流中,基本掌握了學生的資訊(身體素質情況,患運動禁忌症的情況)。學生在國小六年的體育學習中,教師的主要教學手段是以遊戲為主,講授的內容非常少,學生只要參與了就好,針對體育與健康的基本常識不是很清楚,更不要說一些運動的技術動作。久而久之,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教師帶領大家做遊戲,從而造成了學生運動常識的缺乏。

二、學生身體姿態不端正

學生的課業負擔比較重,加之生活條件優越,缺乏適量的體育鍛煉,許多學生肥胖、身體姿態不端正,身體不對稱、不協調。介於此種情況,開學後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合理的教學計劃,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開展佇列隊形的學習。起初,學生認為佇列隊形課程枯燥乏味很難上,沒有什麼積極性,更有甚者認為佇列隊形的學習是教師的一種處罰手段。而後,通過講解、引導、鼓勵,學生逐步接受和喜歡佇列隊形的學習了。現在,學生每到上課時總是積極表現,站的又端又直,一個比一個精神。通過學習,學生們認識到了佇列隊形是班級整體風貌的一個展示。

三、學生課堂常規缺乏

有句話“無規不成方圓”說得好,無論做什麼都要有規則和規矩。體育課堂也不例外,也有基本課堂常規。通過教學發現,學生對我們的課堂常規沒有概念,相當模糊,教師就利用第一節課互相介紹的時候給大家講課堂常規,並隨時要求和檢查。通過這一個月的時間,學生明確了課堂常規的內容,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規範了課堂要求和程式。

總之,通過這幾個周的教育教學,學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運動常識,明確了基本的課堂要求和程式,掌握了一定的運動方法和運動能力。在這段時間教師與大家有了共同的收穫和進步,相處也更加融洽了。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7

尊敬的學校領導及全校師生:

你們好,

我懷著無比慚愧的心情遞交這份教學工作嚴重失職的檢討書。20xx年1月16日星期五中午,在一年級語文試卷講評課中,因為陳孝天同學不訂正試卷以及屢次欺騙,我盛怒之下用教鞭抽了他,誰想這一鞭子落在陳同學的眼皮上導致其眼尾溢血和鼻樑處瘀傷。事發後我當即聯絡其家長前往水槎醫院,其後又送往縣人民醫院做x光及ct檢查。 儘管結果表明陳孝天同學的眼睛沒受到傷,但給陳同學的身心傷害已經造成,給其家人帶來的傷害也已經造成,作為一名人名教師我沒有做到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育行風整頓三番五次強調不得體罰學生和變相體罰學生,校領導也在校例會上多次強調,而我卻無視學校的要求。

在對自己的行為給學生和家長帶來傷害深感不安的同時,我也對自己思想深處的動機和根源做了反思:

首先:農村學校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由祖輩帶大,他們對小孩溺愛、袒護,使這些“未來的花朵”不懂什麼是文明禮貌,更談不上遵守學生行為規範,遵守學校紀律。一旦長期在家裡養成習慣,一年級半個學期的學校教育,是難以改變和糾正的。可這樣的學生如果不教育好,班上其他學生就會被“赤化”,為管好和教育好這部分學生,我就產生了錯誤的“動武”念頭,愚蠢的將法律和師德拋諸腦後

其次,受“嚴師出高徒”的傳統觀念的影響,我沒有意識到,身為人民教師,在履行教學職責的過程中,對學生不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而進行體罰,反而會侵害學生的身體健康權。 最後,不管我的出發點是多麼的為了學生好,都不能體罰,這種行為不僅嚴重損害教師的行象,也對學生的心靈造成極大傷害,學生犯錯誤,我應耐心詢問原因,或通知家長教育,學生是教育出來的,而不打出來的。我的行為違背了教師的職業道德,同時是我國教育法律、法規不允許的。特別是體罰學生會惡化師生關係,影響到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影響到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並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經過龍校長及各位領導的懇切教誨及自身反思,我發現自己在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辜負了領導對我的信任和關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長期而緩慢的過程,這個過程急不得,否則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至那時可就追悔莫及。 如今我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感謝學校領導及家長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保證,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決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帶好我的班級,謝謝! 此致

敬禮

檢討人:

X年XX月XX日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8

這個學期開始的幾個星期,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都無精打采,都疲倦不堪,上課的時候,學生聽得很辛苦,老師上得也很是辛苦。為此,我嘗試著各種的方法,想盡快調動他們的各方面的積極性和興趣。而我自己也要求付出在短時間內能收到成效。有時自己也會感到疲累,因為老不見太大的成效。但心裡更多的是焦慮。請教了有經驗的老師後,我開始使出渾身解數。慢慢地,我發現學生真的在進步了。而我,也突然領悟,原來自己在前段時間裡一直缺乏對學生的耐心和信心。教育需要耐心和信心作為調味,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在這個月裡,我充分利用資訊科技資源,使其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從而調動學生上課的興趣。比如說,在學習第六單元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時候,我運用音訊資料對歌唱匯入,在學習〈王二械的時候,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使學生在悲切的氛圍中感受二小的偉大;在學習〈快樂的節日〉時,我又和學生們一起學習歌唱〈快樂的節日〉,一起感受節日的快樂……資訊科技資源的利用使得課堂變得很活躍,學生學起來也更容易融入課文的情境,從而促進對課文的學習。

在這個月中,我也儘量給時間學生思考,給學生信心,給學生耐心。比如說,我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因此我們班分了8個小組。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們合作起來總是很亂,每當這時候,我總是皺起眉頭,然後喊停,然後重新說一次要求。慢慢地,學生們基本上可以適應這種合作方式,而且他們會自發地選出一個負責人,在我沒有要求的情況下,他們也會小組互助學習。這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而且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而我也在從中認識到,自己一味追求眼前的成效,沒有完全相信學生的能力,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耐心。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果,都是在不斷地進步發展中逐步成長完善。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9

課改向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要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每個班都有肥胖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遺傳因素導致缺乏運動細胞的學生較多,在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專案練習時,常受到同學嘲笑,因而這些學生雖喜歡上體育課但又怕遭到同學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遠了體育活動,成了體育課上受冷落的旁觀者,特別是體育課改的今天,此類問題更加突出。那麼如何使這些同學象其他學生一樣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並獲得樂趣,是我們每個體育教師的職責和追求目標,也是課改的今天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只要教師努力去關愛這些特殊學生,這個目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現在可能所有班級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學人特胖,有的不但胖個子又高,跑起步來挺費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別說跟隨隊伍跑步了。所以這樣的學生在分組練習時經常受到小組同學的批評及責罵,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七年級年級就有這樣一位同學,不太愛和同學們一塊活動,做練習時總是往後溜,摸底測驗成績也比較差。課後我找到他,問他為什麼上課不積極活動?開始他不說,在我的啟發下,他才說:“其實我很喜歡體育活動的,可我長得這麼胖,做起動作來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學們會笑話我,所以就不想動了”。根據他的想法,我誘導說:“不管誰在學習新動作時,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說對於你,重要的是參與、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練習的次數多了,動作也就好看了。老師相信你,你一定會戰勝自我,找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在後來的活動中我仔細尋找該生的閃光點。不久在練習耐久跑時他總是堅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學有多大的差異,始終堅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堅強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樣的練習內容。在體育課上,我及時表揚了他,並要求其他同學多向他學習。同學們也報之以熱烈的掌聲,紛紛向他詢問起來。老師的表揚,同學的鼓勵給這位同學裝上了自信、堅強的翅膀。自此以來的體育課他上課很投入,與同學合作的也很愉快,體育成績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在上課時每個人一定要克服內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體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會的主動請教,反覆練習,同時常於同學合作、交流。總之,“在課堂上只要主動參與、積極練習,就一定能獲得快樂,獲得成功”。

一.課的構思:

培養學生自主學練能力是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新課標》的需要,也是體現主體性教學的一種現代教學思想。每節課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課以“運動技能”“社會適應”“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為主要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印象,直觀的體驗和感受,並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學生的發現性思維及多樣性思維和自我的創新能力。在動作技能形成過程中,採用了嘗試,啟發,點撥的方法。使學生對新動作有個總體的瞭解,同時根據不同水平,讓學生自主選擇輔助練習,完善技能的不同練習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嚐到成功的樂趣。同時,還能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超越過去那種“授之以魚”的被動教學模式,更好地貫徹“授之以漁”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中做到會學、會用、會舉一反三。通過熱身遊戲和素質練習遊戲,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合作精神,激發了學生愛國,愛軍的高尚思想。

二.教學過程:

準備:在課的開始部分,選用了創新“集體性”遊戲,但是改變了傳統的你講我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腦思考,發揮想象,創新練習的方法,並在合理運用情景匯入的基礎上,更易激發學生的參與精神。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

基本內容:在技巧學習的過程中,應用多中教學手段,採用直觀的圖片示範、教師的標準動作示範、甚至多媒體的觀看;採用了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安全的基礎上敢於嘗試,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即使點撥,誘導,使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思考,自主活動,自主創造,自我管理的活動方式,同時心理也獲得了愉快的體驗。在遊戲教學中,教師只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組討論練習的方案,通過比賽,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啟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並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反應性和靈敏性。其次,通過一些奔跑和跳躍練習和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結束:讓學生對小組和個人進行自我評定。這樣整堂課在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中結束。

由於體育課大都是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物質上、從心理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學生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而變化的,怎樣抓好體育課的組織教學、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呢?

一、根據體育課的特點組織教學

在七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範體育課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隊、服裝、精神狀態、組織紀律、場地器材的佈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抓好體育各階段組織教學。體育教育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於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後鬆,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作好準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因為體育課前,學生大部分在操場上進行各種活動,他所注意觀察的物件目標較多,思維比較活躍,注意力比較分散。因此在組織課堂教學前,採用趣味遊戲。如做反口令訓練遊戲,將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基本部分是體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精講多練,語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聯絡中引入競爭性遊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生興趣。結束部分,學生情緒極易鬆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後採用一些調解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如舞蹈放鬆,同時做好利用結束部分對課堂進行小結。

二、根據教材特點組織教學

同一教材的組織教學。在體育課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課時重點練習的難道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八年級年級的實心球投擲的教學,第一次課的要求是教會學生投擲方法。第二次則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投擲方法,通過多次重複練習,讓學生找到掌握正確技術動作的感覺,才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投擲方法等,每一次重複練習的難度都有所提高,最終達到合格標準。對此,教師在同一教材的重複練習,如果每次都採用同樣的組織教學方法,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組織教學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與教材特點有機結合,改變傳統中單一的千篇一律的組織教學形式,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效果。如田徑教材的“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點,運用競賽、奔跑遊戲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有意注意時間短、興奮過程和無意注意佔優勢,好奇、好動、好模仿、好競爭等。同時,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變化也是不同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七年級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組織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於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達到高峰,意志力在課的中後部達到高峰,情緒則在課的後半部達到高峰。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有利於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後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遊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要做主教材和輔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內在聯絡進行組織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靈活動用組織方法,針對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教師的組織教學要儘量體現在“新奇、活”的原則,採用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一節課中,教材之間的銜接,傳統的調隊方法顯得機械、死板、單一,且容易出現散亂的狀況,而此是教師採用遊戲或舞蹈等教法進行銜接,即會使學生感到新奇,又會使教學活而不亂,順利過渡。

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既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組織方法。“手勢、眼神”具有無聲的語言,更具有其它組織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組織方法。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授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由此可見,讓課堂充滿創造力,促使學生產生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必須著眼學生,從學校實際出發,下面略談下我的一節七年級籃球課。

一、教學目標:一個籃球讓學生體會到健康和快樂,一節好的體育課讓學生讓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目標二、學生分析:我這節課教學的是七年級年級12班42位同學,他們比較好動,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興趣容易培養。他們的目標相同:就是在體育課上有所收穫並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但是他們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籃球基礎、認知能力等個方面都有所不同,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二、上課流程:1、介紹學習內容,提出具體要求2、“以繩練跳”跳繩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通過“以繩連跳”使學生掌握多樣式的跳繩方法這是必要。我把這項練習作為準備引導部分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氣氛,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比賽的形式,使學生達到“練跳”的目的,這樣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學較果,又可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等,另外,“以繩練跳”就是讓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繩子進行多種形式的跳繩練習。如:短繩的前搖、向後搖、臂交叉的單腳、並腳和交換腳跳以及雙搖擺跳、雙人跳等比繩的單腳跳、穿梭交叉跳、集體跳等。讓學生自由選擇,盡情發揮這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切實的可行的途徑。3、簡單籃球操和熟悉球性練習。在這個環節我是讓學生充分的展開自己的想象和個人能力,自己去練習,互相競賽,積極創新。4、運球綜合練習(園地、行進間、繞障礙物、運球互搶遊戲)在這個環節我是以分組競賽形式出現,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團隊配合精神。5、教學比賽:全班分成男、女若干小組,每小組三小隊,進行擂臺賽。這是全課的高潮,也是學生展示才能的時刻,我是在講清楚規則要求後,讓學生充分自由的去發揮的。7、放鬆,小節本課內容。

三、本節課的反思:根據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我安排了以上的學習內容。只有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你讓學生在那裡長時間集中練拍球,他也會覺得枯燥的,注意力也不會集中起來,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我讓學生為主體,自由發揮去練習,同時我也參與到他們的練習中去,讓學生注意模仿我的一些技術動作和示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職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我這節課就是要通過體育與健康籃球運球的學習,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這節課主要是圍繞籃球運球練習,提高控球能力,在課的最後安排了教學比賽,目的是讓學生在賽中練習,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上完課後學生的第一句話就是很快樂,很高興,我覺得這是對一節好的體育課的最好的評價。原因是他們在這節課裡通過學習有所收穫,體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所以他們很快樂。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課堂上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變換多樣的組織形式,使得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培養了團隊合作的精神。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應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著眼學生,抓住教學的契機,以啟智激勵學生主動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主動去尋覓、求索,這樣才是一節好的體育課。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10

尊敬的校領導:

我作為一位國小教師,理應非常清楚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這次國小六年級的畢業考試,關係到每位同學對各自國小六年時光學習成績的熟悉,需要認真、嚴厲對待。

回顧我的錯誤經過,本來是出於進步班級學天生績的考慮,給了學生考試答案。然而,我卻沒有能夠對此引發高度重視,嚴重地忽視了這次考試的價值與意義,並且在個人思想上產生了鬆懈、怠慢的情況,導致了我這次錯誤的發生。

現如今,我對這次錯誤已有很多覺悟了。我知道自己錯了,主要錯在以下幾點:一,光想著進步自己班級學天生績,想著自己的工作業績提升。二,忽視了這次畢業考試的價值與意義,侵害了學生的利益。三,沒有能夠以一顆平和、淡定的心態對待工作、面對人生。

經過這次錯誤教訓與洗禮,我想自己一定得認真總結錯誤,深入熟悉錯誤,並且採取切實措施改正錯誤。為此,我決心改過自新,在今後工作當中腳踏實地、勤勤奮懇得工作,特別是留意遵守每項工作規章制度,確保不出現違反工作條例的情況。

總的來講,這次錯誤給的教訓是深入的,經驗是寶貴的,我將從這次經歷當中吸取道理,在今後的人生當中對此有所警覺,做出正確的選擇。

檢討人:

X年XX月XX日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11

國中英語教材內容多,資訊量大,覆蓋面廣,而課堂教學時間極為有限;此外,山區農村學生基礎差,加上語言天賦、認識水平、學習風格、情感特徵及對語言知識需求不同的學生,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然而,在我們英語教學實踐中,卻發現農村國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很差,有的學生根本沒有英語自主學習意識。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山區農村國中英語自主學習的內涵特點、現狀、內在因素、策略及探討培養英語自主學習的教學對策。

學習應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成為複雜的認知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這和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的傳統學習有著本質的區別。自主學習策略就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模式,我認為自主學習也稱為自我調節的學習,外語課堂上的自主學習是指在外語教學目標的巨集觀指導下,學習者根據自身的認知模式自覺地確定外語學習目標,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自控外語學習的過程。

一、英語自主學習的涵義及特點

英語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根據各自不同的需求,學習動機和學習目標,積極主動、獨立決定自己的英語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和學習形式。英語自主學習是學生一種有意識地計劃、監控、實行和測試反思的英語學習過程,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

英語自主學習主要有以下特點:1、學生能接觸多種英語學習材料;2、學生能進行多樣的英語學習活動;3、學生能得到及時反饋;4、學生能獲得老師的指導;5、學生有時間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能力進行學習。提倡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就要激發學生學英語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強化學生對自己英語學習的責任感,給予他們更多的選擇空間,使他們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進行主動探索和實踐,提高其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二、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

1、學生熱衷於記英語筆記,不是對學習內容以及老師傳授知識的反思、質疑,而是對老師盲目的崇拜,更不用說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對英語課堂教學過分依賴,學生認為課堂仍然是他們學習英語的主要載體,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仍然是主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很重視教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英語知識,尤其是關於知識點的講解。很多學生都會準備英語課堂筆記,內容多為單詞、短語、句型以及語法,並附有詳細的例句。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最大的收穫就是那本筆記。然而如果某位英語教師在一節課上沒有板書學生沒記到所謂的真知識,那他會被認為是不負責的教師。學生們認為,與那些培養學生能力(包括自主學習的能力)的活動相比筆記上的內容才是實實在在的,有規律的,有助於英語考試的,因而被當作考試取勝的法寶。可見,應試的學習觀使學生朝向知識本位靠攏,而非向能力發展。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貧困山區農村國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缺少自主學習的意識,老師也缺少培養學生這種意識的意識。

2、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的影響,認為“學而優則士”,所以儘管國家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是在很多地方特別是貧困山區農村“應試教育”還未徹底根除。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不僅學校領導就連一線教師也不是很提倡自主學習,他們認為這樣不能很好的控制課堂教學的程式、時間;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以及上級給定的“目標”;這樣不利於老師的晉級以及學校的評估,所以他們寧願犧牲學生的創新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批判能力。這就是現在的教育制度、教育體制對一線教師關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消減。

三、影響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種或某類任務,是個體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動中的具體體現。與學習有關的自我效能感被稱為學業自我效能感。它是影響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動力性因素,不僅影響學生的學業目標選擇、付出的努力、意思控制,還會影響他們所選擇的學習策略。因此,要想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改善其學習質量,應該把改善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放在首要位置來抓。

歸因——是指個體對自己的成功或失敗所作出的因果解釋。如果學習者把自己的學習成敗歸因為自己的可調控的、穩定的、內部因素,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學習策略的運用等是可以取得學習上的成功的,那麼他的學習的主動性會很有效的自主學習。

目標設定,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設定學習目標是首要的任務,它將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因而學習目標的設定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自主學習的學習目標是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和當前的學習狀態而設定。

四、英語自主學習的策略

1、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是指學習者將自己的認知活動作為認知和意識的物件,對自己的認知過程不斷地作監控和調節的策略。它是關於如何學習的策略而不是具體的學習策略,包括確立學習計劃、監控學習過程和評估自己的學習等內容。所以在國中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首先理解元認知的含義,再進一步在課堂中培養他們有這種意識,有利於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能力的培養。

2、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與具體的學習任務相關,是對語言材料的直接操縱。認知策略包含具體的語言學習和使用策略:模仿、翻譯、作筆記、語義猜測、分析、推理、歸類等,另一角度也包括閱讀策略、寫作策略、詞彙記憶策略等。認知策略的培訓是學習策略培訓的核心。教師應該結合平時的教學內容,傳授具體策略的運用,並對這一策略進行操練。

3、情感策略

情感因素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它包括動機、態度、自信心、焦慮程度等。學習動機表現為渴求學習的強烈願望和求知慾,它是直接推動外語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一種自覺的能動性和積極性的心理狀態。

五、培養山區農村國中英語自主學習的策略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調動其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教師要及時摸清七年級新任班級學生的情況,如原就讀學校、英語基礎、父母文化程度、學生個性、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對英語基礎差的學生加強個別交流和思想溝通,並利用七年級前一段時間為其進行個別輔導國小英語,幫助他們確立學習英語的動機,樹立學英語的信心。學生一開始就能體驗英語老師的特別關愛,這種關愛會幫助他們克服學習英語的困難,增強其學習英語的自覺性。

2、加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策略的指導,幫助學生自覺有效地監控自己學習英語的過程。

英語老師應在七年級新生入學時讓學生了解英語學習的總體目標,知道自己在國中學習階段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應達到何種水平。同時,指導學生確立每日、每週、每月、每學期、每學年乃至國中三年的英語學習目標,並督促學生努力達到一個個短期目標。在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做好筆記,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和歸納,並總結有效的學習方法,克服遺忘規律,提高學習效率。

3、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改進課堂教學

人人都有語言能力,有語言能力的人就能學好母語和外語。教師要充分信任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讓每個學生參與課堂。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分層要求,讓每位學生都有成就感。另外,教師要採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聽、說、讀等訓練中去體驗、運用英語,讓學生享受學英語帶來的快樂。

事實表明,學生能否自覺、正確地運用學習策略是造成學生成績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及獨立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今世界,以資訊科技為主要標誌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學生即使在學校學到了最新的知識,這些知識也會很快老化,不能終身受用。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現實。要讓學習能在一生中不斷地獲得新知識,適應資訊化、學習化社會的要求,學校教育就必須以珠發展為宗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育部新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中的課程性質也明確提出要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社會的要求、時代的需要。

教師工作反思總結 篇12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或給予肯定、支援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教學”與“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簡言之,教學反思是以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不斷提高教師素養和教育教學效能的過程,

隨著教學反思的功能日趨明顯,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對自己教學實踐的反思,那麼,教師應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呢?筆者認為,要想讓教學反思取得預期的效果,教師應強化反思意識,明確反思內容,掌握反思方法,養成反思習慣,

一、強化反思意識

一個不懂得反思的教師,是一個不成熟的教師,是一個缺乏理智與創新發展的教師,考爾德希德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教學反思來自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而自我意識的覺醒產生於在舊有理念導向下的實踐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師要自覺增強教學反思的意識,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

二、明確反思內容

教師應從哪裡入手進行教學反思呢?筆者認為,教學反思的內容可以大致分為教學理念的反思、教學行為的反思和教學效果的反思三個方面;

1.教學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師要敢於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質疑,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如,“我以這樣的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我從中學會什麼?”等,其次,教師要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師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貫穿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是否內化為教學行為,克服就操作論操作的錯誤做法,再次,教師要以開放的姿態接納新思想,積極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並通過不斷實踐,思考和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克服教學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學創新能力,

2.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應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要對教學觀念、動機水平、情緒狀態等心理因素進行反思,還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傳媒等方面去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校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良行為,反思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如教學中教師控制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師生關係的處理是否符合主體性原則等;二是對課堂教學中採取的教學策略進行思考,小結精彩片段,思考失敗之處,如“教學中是否出現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好,可以怎樣改進?”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等,

3.教學效果的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再成功的教學也有缺憾之處,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俺們減少缺憾,因此,教師課後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小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法子,如“這堂課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行為有哪些差距?該如何處理這些差距?”等,同時,教師要學會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結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失誤的問題,這樣,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展、由現象反思到本質”的多次迴圈,教師的教學實踐會更加合理,更加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

要提高教學反思的效果,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教學反思的方法很多,但為便於掌握和運用,俺們可以將教學反思分為內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內省反思法

內省反思法是指教師主動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根據反思物件及反思載體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具體的方法:

(1)日記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師在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後,通過寫反思日記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予以小結、反思的方法,反思小結的內容可以是自己教學中的經驗與教訓,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靈感、頓悟和教學活動中的關鍵事件,還可以是學生的反饋意見和獨特的見解等,

(2)錄影反思法,即通過錄像再現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的方法,這種方法能讓教師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教學過程,達到“旁觀者清”的效果,具體操作可採用以下程式:上課和錄影——觀看錄影——反思評價——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如此迴圈反覆,能更好地強化教師已有的經驗,改造和彌補自己的不足,

(3)檔案袋反思法,即以專題的形式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在運用這種方法時,首先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反思的專題,如“教學策略選擇的恰當程度”、“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絡的程度”、“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後由教師本人根據這一專題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並記錄下自己過去的狀況、現在的狀況、自己的進步以及尚需努力之處等,檔案袋建立的過程,就是教師對已有經驗進行整理和系統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反思的過程,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過與其他教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教學監控能力的方法,實踐證明,教師專業發展不僅需要教師個人的學習與實踐反思,更需要在教師群體中形成合作的專業發展文化與模式,因此,教師應經常與同事及時交流,與專家共同研討,教師可以就某一問題與其他教師和專家進行交流,也可以邀請其他教師和專家光臨自己的課堂聽課,課後一起研討,請他們指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在聽完其他教師的一堂課以後,針對這堂課進行討論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反觀自己的意識與行為,還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在互助合作中進步,在互補共生中成長,

四、養成反思習慣

教師專業成長是建立在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逐漸積累富有個性的教育經驗的過程,這是一個漫長的、持續的修煉過程,對於一位追求成功、善於反思的教師來說,每堂課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要設定不同的情境,要面對學生的不同反應,教學中的每次師生互動、教學衝突都會激發新的思考和創造,因此,教師要養成對每堂課進行反思的習慣,而且將反思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做到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的有機結合,教學前反思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然後編寫出符合實際而又風格鮮明的教學設計。

標籤: 反思 教師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shuxin/jiantao/3jj3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