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飲食禮儀 >

中餐禮儀知識有哪些(通用3篇)

中餐禮儀知識有哪些(通用3篇)

中餐禮儀知識有哪些 篇1

餐具

中餐禮儀知識有哪些(通用3篇)

中餐餐桌多為圓形,且餐桌之上再置一略小、可轉動檯面,以方便就餐者取食。這是中餐特別的地方。

宴會上,主要餐具有筷及筷架、大小湯勺、食盤、飯碗、水杯、酒杯、餐巾、溼毛巾、牙籤等。

餐巾擺放,將其一角壓在餐盤下,使其搭在膝蓋上,用以遮擋不慎掉落的油漬。餐巾可擦手、擦嘴角,但不可擦臉、擦汗、擦餐具。

熱溼毛巾也是中餐餐桌上特有的。就餐之前,用熱毛巾擦擦手、臉上的汗跡,會覺得很爽快(提示:熱毛巾若擺在兩餐盤之間,往往會有人拿錯,其結果是,有人拿不到溼毛巾。可否把兩溼毛巾並在一起呢?如果這樣,就不會拿錯了)。

宴會上,公筷、公勺至少應有兩套,分放在主人和第二主人(在主人對過)面前。

不同

中餐與西餐在製作方法、進餐次序以及餐具等方面,都有顯著區別。如中餐以炒為主,西餐不炒,而是蒸、烤、煮、滷等。中餐喝湯,是在熱菜之後,宴會行將結束時;而西餐,則是在冷盤之後、熱菜之前。廣東等地宴會喝湯次序與西餐一樣。

中餐餐巾一般是將其一角壓在餐盤下,蓋住膝蓋部,西餐則是將餐巾對摺,口朝外平鋪在膝蓋上。

西吃

我們舉辦中餐宴會,常為外國客人準備刀叉,讓他們用刀叉品嚐中餐,因此有中餐西吃的說法。中餐菜餚,如獅子頭、四喜丸子等,使用刀叉,很合適,但宮保雞丁中的花生米,就不好使用刀叉,只好用勺。

過去上菜,常常盛在大盤裡,由就餐者各取所需,或由服務員在桌旁為每位就餐者分菜。參考西餐做法,現在正式宴會多采用分餐制,即在後臺,已將菜為每位就餐者分好,再送上。原則上,每道菜後,都會換上新餐盤,使用過的刀叉也會收走,但是筷子則一直用到底。

喝湯,應用湯勺,一勺一勺喝,且應注意不出聲。湯熱,不可用勺攪拌,更不可用嘴吹氣降溫,要待其自然降溫後再喝。湯勺用畢,不要留在容器裡,應放在墊盤上。

禮儀

坐姿端正,雙腳自然分開,不可雙腿橫跨坐騎,不可將腳搭在椅稱上。上身微前傾,雙手可扶持餐桌邊沿,但不可將雙臂搭在餐桌上。

禮待客人,關照尊長和女士。女士不可在餐桌前打扮、補妝。

進食文雅,小口、少量,細嚼慢嚥。善於同人交談,避免只顧個人埋頭吃喝。不可隔桌向人喊話、祝酒。避免不雅之聲,如清嗓子、大聲咳嗽、打飽嗝。喝過酒、水,把杯子放回原處。吃一道菜後,把筷放在筷架上。嘴中有食,避免主動與人交談;如有人問話,需將食物嚥下再答。飲酒適量,不可在外賓面前划拳勸酒、灌酒。不可吃飽後當眾鬆腰帶。

烤鴨

北京烤鴨世界聞名,中外人士趨之若鶩。新烤制的鴨子,紅潤酥脆,外焦內嫩,果木清香,口味美妙、獨特。烤鴨須“片食”,即用刀將鴨皮、肉片下,蘸醬,夾蔥段、黃瓜條等,卷在軟餅裡,或夾在芝麻酥餅裡食之。早年,全聚德烤鴨店還供應一種特製的小米粥。吃完烤鴨,再喝一碗小米粥,會覺得很舒暢。

另外,鴨內臟以及鴨掌,甚至鴨骨,都能加工成美味食品。按中餐習慣,最後一道是鴨湯,即用片去皮肉的鴨骨架,熬製成乳白色的湯,加入蔥絲、胡椒粉,香濃可口,美味十分。

烤鴨宴席有一特別的講究,就是隨著片好端上餐桌的一盤鴨肉,服務員還會另送上一個小盤兒,內放切成兩半兒的鴨頭以及鴨尾部的兩小片肉,擺成鴨子狀,有頭有尾,而兩條鴨裡脊,則橫放在鴨頭上,表示這是一個完整的鴨子。這兩條鴨裡脊,通常是留給本桌貴賓或年長者享用的。鴨頭可以蘸椒鹽兒吃,而鴨尾肉是不可食的,只用來示意鴨的完整而已。

中餐禮儀知識有哪些 篇2

1、 桌次座次禮儀

(1) 主桌有兩種,一種是長方形橫擺桌,主客面向眾席而坐;一種是大圓桌,圓桌中央設花壇或圍桌,主客圍桌而坐。主桌的座位應擺放席卡簽名。

(2) 一般說來,臺下最前列的一兩桌是為貴賓和第一主人準備的,赴宴者如果不是主賓,最好不要貿然入坐。

(3) 中式宴會多使用圓桌,如果是多桌中餐,則每桌都有一位主人或招待人負責照應,其兩側座位是留給本桌上賓的。除非受到邀請,赴宴者也不宜去坐。

(4) 如果桌數較多時,則將排列序號放在餐桌上。隆重的中餐還為每位客人準備一份選單。

(5) 在國際交往場合和商務交際場合,中餐習慣於按職務和身份高低排列席位;如果夫人或女士出席,通常將女士排在一起,即主賓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

(6) 如遇主賓身份高於主人時,為表示對主賓的尊重,可以請主賓坐在主人的位子上,而主人側坐在主賓的位子上,第二主人坐在主賓的左側或按常規排列。

(7) 主賓偕夫人,而主人的夫人因故不能出席時,可請與主人有聯絡且身份相當的女士作第二主人;若無適當的女士出席,可把主賓夫婦安排在主人的左右兩側。

2、 中餐的餐具及使用禮儀

(1)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等。

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座子上或放在紙套內。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要備好牙籤和菸灰缸。

(2) 中餐有別於西餐的餐具主要是筷子。

在中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中,用筷子形成了基本的規矩和禮儀,如:忌敲筷子。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桌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忌擲筷。在進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餐位前,相距較遠時,可請人遞交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子上,更不能擲在桌下。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大頭,一根小頭。筷子要擺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忌插筷。用餐者因故須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裡。忌揮筷。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菜盤裡揮來揮去,上下亂翻。遇到別的賓客也來夾菜時,要注意避讓,避免“筷子打架”。忌舞筷。用餐過程中進行交談,不能把筷子當成道具,在餐桌上亂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用餐完畢,筷子應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並應等眾人都放下筷子後,在主人示意散席時方可離座,不可自己用餐完畢,便扔下筷子離席。

3、 夾菜的禮儀

一道菜上桌後,通常須等主人或長者動手後再去取食。若需使用公筷或公用調羹的菜,應先用公筷將菜餚夾到自己的碟盤中,然後再用自己的筷子慢慢食用。夾菜時,要等到菜轉到自己面前時再動筷,不可搶在鄰坐前面。夾菜一次不宜過多,不要剛夾一樣菜放於盤中,緊跟著又夾另一道菜;也不要把來起的菜放回菜盤中,又伸筷夾另一道菜;夾菜偶爾掉下一些在桌上,切不可將其放回菜盤內。遇鄰座夾菜要避讓,謹防筷子打架。若同桌有外賓,對他不要反覆勸菜,也不要為其夾菜,因為外賓一般沒有這個習慣。

4、 上菜的禮儀

(1) 中餐菜是一道一道分先後次序上的。

上菜的一般順序是:拼盤或點心、熱葷、魚翅或羹、炒炸品、湯或扒品、魚類、飯面、甜菜、甜點心。菜式有時不那麼齊全,有時廚師炒菜也不一定按此順序,然而基本原則是:拼盤先上,鮮嫩清淡先上,名貴的食品先上,本店名牌菜先上,易變型,走味的菜先上,時令季節性強的菜先上。如有兩桌或兩桌以上的宴席,上菜要看主桌,但上菜的數量和時間應大體一致,不可有厚此薄彼之嫌。一般情況下,上一道新菜就要把舊菜撤下去,但遇到特殊情況,如有的客人還想吃這道菜,或主人喜歡桌上豐盛,或兩道熱菜一起上的,應將舊菜推向副主位一邊,把新上的菜擺在桌中或主賓處。撤去舊菜前須事先經主人同意。

如果上雞、鴨、鵝、魚、全豬、全羊等有頭有尾的菜或橢圓形菜盤,頭的一邊或橢圓形菜盤縱向的一邊,一定要朝向正主位。如果所上的菜有配作料食用,一定要配齊再上,一般是先上作料後上菜,也可以作料、菜一起上。

各道菜餚上齊後,服務人員應告訴主人,然後換上小碗送飯。

客人用餐後,送上熱茶,放在每一餐碟的右邊,隨即撤去餐具,只留下酒杯、茶杯,後上甜菜、甜點心,最後上水果。

(2) 中餐上菜的方式大體有三種:把大盤菜端上,由各人自取;招待服務人員託著菜盤逐一往每一個人的食盤中分讓;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

(3) 中國人一向以熱情好客聞名於世,主人會向客人介紹菜的特點,並反覆向客人勸菜,希望客人多吃一點。有時熱情的主人還會用公筷為賓客夾菜,這是主人熱情好客的表示,出於禮節的需要,賓客應表示感謝,並根據自己胃口適量享用。主人也會反覆向賓客勸酒,希望賓客能酒足飯飽。這在西餐上是絕對沒有的。

中餐禮儀知識有哪些 篇3

餐具使用

吃中餐時,應特別注意溼毛巾、餐巾、餐紙巾、筷子、湯匙、食盤、牙籤、水盂、筷子的使用規範。

(1) 溼毛巾只能用來擦手,絕不能擦臉、擦嘴。一般在宴會即將結束時,再上來的溼毛巾,才是專供擦嘴用的,但不能擦臉抹汗。

(2) 餐巾是為了保潔服裝的,應把它鋪在併攏的大腿上,不要圍在脖子或腰帶上。餐巾折起的內側可以用來擦嘴或手。

(3) 餐巾紙主要是用來擦嘴或手。千萬不要用自己的紙巾,更不能用衛生紙代替。

(4) 湯匙不用時應平置於食盤上,

不要讓它在湯碗中“立正”,或直接放在餐桌上。

(5) 食盤是用來放菜的。一次取菜不宜過多。不宜入口的廢棄物,可以堆放在盤中,不要直接吐在餐桌上或地上。

(6) 席間牙籤要在萬不得已時使用,用時注意以手相護。

(7) 水盂,即洗手碗。它是在用餐期間洗手指用的,千萬別把它當洗手水或飲料。洗手碗的用法為:進食海鮮等帶有腥味食物後,可將雙手指尖輪流放入碗

中洗之,然後用餐巾擦乾手指。

(8) 筷子在使用時,忌舔筷、叉筷、扔筷、舞筷等。在用餐時,如果暫不使用,

標籤: 中餐 禮儀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liyi/yinshi/wgy4j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