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學校工作計劃 >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精選16篇)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精選16篇)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

一、課程開設的需求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精選16篇)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優秀的傳統美德,時代不同,社會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但是道德傳統應該得到繼承,因為它所孕育的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在當今的社會中仍然具有積極的意義。國學經典蘊藏的智慧精髓和傳統美德,是中國文化的生命之源,涵蓋了中國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根基和靈魂,它不僅是每一箇中國人為人處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我們開設《弟子規》校本課程,以傳授《弟子規》為平臺,以學生為主體,實踐為主線,心靈塑造為宗旨,從習慣抓起,促進學生養成教育的進一步昇華。引導學生誦讀中華經典,主動吸收傳統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華,提升道德修養。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薰陶,成為有經典、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學生,承擔起弘揚中華文明的歷史重任。

1、德行定終身,人生的起點從《弟子規》開始

《弟子規》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俗語說:“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學生天性未染汙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若幼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所以,誦讀《弟子規》是非常必要的。

2、百善孝為先,良好的品德從孝悌開始

自古以來,“孝”是中國人的第一美德。“父母教,需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弟子規》頭兩篇便是針對孝順父母、尊重長輩而作。難以想像一個父母不愛、兄長不親的人長大後如何愛他人、愛社會、愛國家。學校德育工作從《弟子規》入手,以孝心教育為核心,通過誦讀經典激發學生感恩意識。針對經典中承載的傳統道德對於當前獨生子女的思想、行為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

3、人無信不立,誠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規》進入校園

眾所周知,市場經濟就是誠信經濟。人無信不立,企無信難存,如果一個人連做人的基本信用都沒有,是無法立足於社會的。

學校有義務、有責任來強化學生的誠信教育。《弟子規》第三、四部分講對自己謹慎約束,對他人誠實守信,循循善誘,以事明理,引導其分清是非、辨別善惡。由此可見在《弟子規》進校園無疑是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的。

二、課程的目標

總目標——《弟子規》校本課程通過誦讀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進行文學、思想的積累和薰陶。所謂積累,即積累豐厚文化底蘊,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所謂薰陶,即陶冶思想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學會做人,為終身發展奠基。

階段目標——高一級以誦讀《弟子規》為主;在誦讀的基礎上,進行聯絡生活實際的理解、感悟、辯論,加深理解;對能力強的學生,引導閱讀原文。

三、課程教學理念

《弟子規》課堂教學必須打破沉悶無趣的氣氛,改變一成不變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解詞釋句────串講全詩────背誦默寫”的教學方法。《課程標準》的理念應當在教學中得以體現。

1、直面經典,真心接觸:“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由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課程標準》)《弟子規》校本課程當然也應體現這一點。教師不能再越俎代庖,而應讓學生直面經典,與課文真心接觸,自己讀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能懂會學的自主解決,即使是疑難焦點,教師也不急於揭曉,而應巧設臺階,引導學生逐步領悟。

2、加強誦讀,引導想象:“凡物各自有根本,風雲萬變不離宗。”(顧況《行路難》)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已為大家所共識,而古詩文的教學中,“讀”尤其應當成為“正宗嫡派”之法。這一點,古人有許多精闢的見解和優秀的經驗,自無須贅言。《課程標準》各學段古詩文閱讀的教學目標中也都強調了“誦讀”二字,要求在讀中體味作品的內容,讀中體驗情感,讀中感受語言美。《弟子規》校本課程也應真正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上承傳統教育之優秀經驗,下接現代教學理論的“活水”,採用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積澱。

3、課堂開放,學科融合:“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課程標準》)《弟子規》校本課程的課堂當然也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如教師嘗試走下講臺,把講臺讓給學生;允許鼓勵有不同的理解、見地。此外,教學中要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引導學生聯絡地理、歷史、自然等知識讀懂文意,用繪畫表達理解,用音樂配合誦吟,用表演再現情景等。

4、縱橫聯絡,指導運用:教學貴在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掌握方法,使學生學有所得,能“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朱熹)。《弟子規》校本課程,除了指導學生掌握一般的學習步驟,學習方法外,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方法橫向的遷移運用。

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學習《弟子規》這樣的古文古訓,作為對學生進行教育,規範學生禮儀行為的課程是可行的。但是,僅僅是誦讀文字、解釋句子、讀懂意思,這樣的課程,目標是有欠缺的。學生不會理解得很滲透,對行為改善的幫助不會很大。

作為校本課,引導現代的學生來學習古文古訓,應該為其注入新的含義,在目標上加進一些現代的氣息,這是該思考的。古時候的弟子規,多是從禮儀角度講的。但是,做為現代人,我們該怎麼樣從科學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這是校本課該思考的問題。

1、研究。研究就是去探究文字背後所存在的科學道理。把古人沒有講出來的意義、沒有想到的意義研究出來。比如:“年方少,勿飲酒”,引導學生去探究文字背後的科學道理。

2、悟理。悟理,就是用心來體會文字背後所表達的一般性的做人道理。有些行為禮節,現在已經不再講究。這個時候,我們要引導學生思考感悟文字背後表達出的人與人交往的一般性要求。如“揖深圓、拜恭敬”

3、表演。表演就是在讀懂文字的基礎上,讓學生表演文字所描繪的行為動作,讓孩子在通過表演和觀看錶演,來產生對好的行為的“好”,對不良行為的“惡”,而不是停留在道理上。

4、批判。《弟子規》中有貞節烈女的一些要求。既然是古訓,其間會有一些糟粕的東西。我們不能夠因為其間有糟粕就不再要求學習,也不會因為它是古訓就全盤接受。我們應該引導學生用現代人的觀點,去批判。我們要了解古訓要求人們做什麼,如果是不符合現代道德文化要求的內容,我們就引導學生去批判,培養他們不迷信書本,發展和培養的個性,主見意識。

四、實施建議

根據《弟子規》校本課程的學習規律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基本方法可確立為“四化”教學方法,即誦讀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

1、誦讀化,即誦讀為主,理解為輔,這是講授《弟子規》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其做法基於以下三方面思考。

其一,古人讀經書的要求和方法是:“粗知文義”、“略通大義”。在教學方法上,以口授和誦讀為主。宋代朱熹主張先讀《近思錄》,次讀“四書”,而後及於“五經”,均要求熟讀成誦。古代國學教育,經過長期積澱,逐步形成了以讀經為主要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日臻完善的《弟子規》校本課程體系,是中華民族的教育瑰寶。

其二,《弟子規》是古代經典篇章。這些古文,思想內涵深刻,不易被學生理解。現在先讓學生“不求甚解”地背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沉澱在腦海中的古典精華經過反芻,逐漸會被消化、理解,慢慢領悟其中的深刻內涵,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從而內化為自我的思想精髓。“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記憶是古人學習最常用的學習方法,這種古老的讀書方法經過千百年來的實踐,成為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古為今用,選擇誦讀、記憶的方法進行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背誦古典名篇,引領他們把無意識記憶轉變為有意識文化儲備,使他們從小腹有詩書,在本國傳統文化滋養中成長。

2、情境化,情境化就是用優美的古典音樂,色彩鮮明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創設氛圍把學生引入國學的情境,使學生身處古典文化的韻律和氛圍裡,誦國學,學國學,身心受到陶冶,激發他們對國學的熱愛。音樂是極富感染力的藝術門類,可選擇《漁舟唱晚》、《陽關三疊》《春江花月夜》等中國古典名曲,配樂誦讀,學生聽著悠揚的樂曲,陶醉在美的享受中。

3、故事化,就是用精典的小故事來詮釋古文深奧的哲理,幫助學生理解原文的主旨。《弟子規》校本課程所選內容,是中國古典優秀文化,內涵豐富,蘊含著古人的大智大德,如何讓學生破譯文章的巨集旨要義是教學的難點。小故事中含有大智慧,教學時可把故事引入課堂,用精典的小故事來幫助學生領悟文章的含義,突破教學難點。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地設計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故事化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課文,受到教育,可謂是”潤物細無聲”。

4、生活化,是指《弟子規》校本課程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更好的生活,讓生命更有價值。為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學中可以設計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感受的環節,把學國學與學做人聯絡起來。這樣,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離,使遙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學生的生活。使《弟子規》生活化,讓學生把中國傳統的文化道德、思想智慧內化為一種品質,外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使他們“我欲仁,斯仁至矣”。

五、評價建議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教師和課程不斷髮展的評價體系。從學校教師教學管理來說,應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課程標準》,針對《弟子規》校本課程,建立一定的教學管理制度、評價體系。如教學計劃的安排、教案的撰寫,教學的效果等都可納入教師考核範疇,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前提下,激勵、指導教師不斷學習,積極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業務水平。

從學生《弟子規》校本課程學習的評價來說,主要應體現以下幾點:

1、評價主體多維化:首先是改變目前佔主流的單一評價主體的現狀,指導學生自評、互評。由於《弟子規》的學習還常常在課餘進行,還可請家長共同參與,使評價成為教師、學生、家長共同互動的活動。

2、評價內容多元化:不僅評價課內所學,還要評價課外的閱讀;不僅評價學生對《弟子規》的理解掌握情況,還應”著重考察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課程標準》)以及學生學習《弟子規》的興趣、習慣、態度和方法等。

3、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不僅關注學生會背多少《弟子規》,更應注重學生髮展的過程。《課程標準》關於古詩文閱讀評價有這樣的建議:“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近文言文,重點在於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古詩文素養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基礎之上的,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應該注重平時的、過程的評價。

4、評價形式多樣化:除常規的解釋、背誦、默寫,還可採用朗誦、猜謎、賽詩會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中高段還可嘗試採用主題研究彙報的形式,使評價更具綜合性。

自我評價。通過反思,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對經文內容的初步感悟,讓學生來講講《弟子規》在生活中的運用;誇誇自已哪些規範做得好,找出自身哪些不足需加以改進。

小組間評價。同學之間互誇,互助,共同進步。對以後的行為提出積極的改進措施,共同確定努力方向。

師生之間互相評價,《弟子規》作為校本課程,不單單是學生的事,老師更應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受到學生的監督。這樣有利於和諧師生關係的形成。

還可以通過演講德育故事、現身說法、經典誦讀、課本劇、相聲、吟唱《弟子規》、《弟子規》書法比賽等形式檢驗《弟子規》的教學成果。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2

一、課題來源及價值

近年來,在全國範圍內,以國學為核心的學術探討、知識普及、文化建設、教育推廣等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場“國學熱”正浸染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當前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其精神影響力也愈加廣泛。伴隨著新課改的腳步,國學經典走進中國小也越來越多得到人們的重視、倡導和極力推動。但是隨著對學校文化品牌建設的深入理解,我們發現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建設正面臨越來越多新挑戰。

第一,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內容有待重組和整合,尤其是年級的梯度和要求有待重新定位;

第二,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實施策略有待豐富和拓展;

第三,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在深入推進的同時,應該更有創意,更富有個性,真正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基於以上思考,我們提出了“國學特色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研究 ”的課題。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國學: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它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著重要作用。

校本課程: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群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群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本課題中的校本課程指前者。

三、主要觀點及創新

1、使學生初步感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祖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養料,成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另一方面,通過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識真偽、分善惡、辨美醜的能力,剔除各種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使之成為21世紀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開拓者和建設者。

2、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和誦讀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讀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語言和文化經典名篇的積累。

3、初步形成“課內外結合、學用結合”的語文新課程教學策略。

4、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使廣大語文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具有比較厚實的文化素養和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5、我們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結合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設計好相關的活動方案,為學生創造綜合學習的機會,從而來尋求弘揚民族文化的途徑和策略。

四、課題目標、內容及重點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為學生創設文化傳承的平臺,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豐厚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璨若星辰與博大精深。

2、通過本課題的實驗研究,摸索和總結出一套較為可行的國學經典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撰寫出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論文以及階段性實驗報告,編寫一套以中華國學經典為核心的校本教材。

3、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從被動的課程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課程決策者和實施者,提升教師的課程創造意識及能力,豐富教師的角色內涵,達成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 研究內容:

1、現代中小生對國學知識瞭解的現狀調查。

2、國學內容及序列,即課程內容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3、我們怎樣實施,即課程方法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三)研究重點:通過本課題研究,探索有效的課程設計及實施的策略。

五、研究思路、物件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在國學內容的選擇上,做到“精選篇目,分類遞進”;

2、在國學教學實施上採用“分年級推進、分層進行、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

3、開發校本課程,推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4、建設文化校園,讓師生成為幸福的成功者。

(二)實驗物件:本校1-6年級學生。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通過課堂實踐對相關理論進行反思、驗證,繼而總結出更有效的成果並加以推廣。在實驗中還要用到的輔助研究方法有調查法、經驗總結法、案例研究法、文獻法等。

六、研究過程及步驟

本實驗計劃用兩年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7月),分三個階段完成。

(一)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

1、確定課題,擬定研究方案。

2、課題申報立項。

3、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4、明確各成員研究的側重點、建立網站。

(二)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月)

1、“國學文化知多少”問卷調查及分析,邀請專家指導課題。

2、精選經典誦讀內容,編撰校本教材。

3、討論研究課題實施策略並不斷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4、積累典型案例、研究資料,撰寫論文。

(三)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總結課題實施成果。

2、課題組成員寫結題分報告。

3、課題組寫結題總報告。

4、做好課題結題準備工作,迎接專家驗收。

七、預期研究成果

(一)階段成果

1、課題的實施方案、意見(網站、實驗方案、調查報告)。

2、典型案例(文字、圖片、學生成果)。

3、各項專題研究(論文、課件、經驗總結、研究報告、校本教材等)。

(二)最終成果

1、課題研究報告。

2、課題結題報告。

八、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實力雄厚:我校是省實驗國小,省教科研先進單位,現已完成省市級乃至國家級課題多項。課題負責人是我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課題組核心成員都是我校的骨幹教師,都主持或參與過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並已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了相關論文多篇。此外,我校圖書資料豐富並可上網際網路查詢資料,有領先的聲像,電腦裝置等硬體。

組織保障:課題組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通過校長室直接領導,以教科室為基礎,將教導處、科研組組織起來,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組織,以調動全校教師全員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群體研究的氛圍,從而保證課題研究的落實與實施。建立與研究工作相配套的工作制度,要求參與研究的老師明確職責,注重實踐,積極參與理論學習,並定期召開課題研究例會,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尋求策略,深化研究。學校教科室全面協調、組織好本課題的研究管理工作,認真制定研究計劃方案,督導各分工責任人在規定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相關任務。

財力保障:課題組每年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自行籌集一定的經費,包括聘請專家指導課題研究、講學提供相應裝置,會議費用等。我們將嚴格管理並使用好科研基金,同時,保證學校有關教育設施滿足課題研究的需要。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薰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二、誦讀內容:《弟子規》

三、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班級組織國小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弟子規》,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薰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

(1)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提升語文能力。在吟誦表演中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習、讀書的興趣,逐步使學生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利用13歲以前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讓孩子記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經典,在其記憶力正在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使學生的記憶力達到較高的頂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學生終生受益。

(3)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薰陶。中華國學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薰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

(4)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

四、活動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語文晨讀10分鐘、課前展示2分鐘,組織學生誦讀,並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

1、每日晨讀、課前誦讀形成常規,選一名普通話好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

2、每週一節課,進行經典吟誦,完成《弟子規》裡的內容,並開展一定的讀書交流活動。

3、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形式,展示經典佳句,營造誦讀的氛圍,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情操。

4、設立經典誦讀評價卡。評價卡分別由“教師、小組、自評”三部分組成,形成評價體系,使經典誦讀持久、有效地進行。

5、每兩週舉行一次誦讀擂臺賽,評選班級“誦讀大王”、“誦讀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發學生們的誦讀熱情。

6、利用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誦讀的目的、意義以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請家長配合督促指導,同時也請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當好孩子的榜樣。

7、爭取達到人人能背誦,班內一半以上的人吟誦如流。

8、定期對弟子規的內容進行默寫,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功底。

五、評價:

採取“每天評價”、“每週評價” 、“彈性評價”方式。

1、每日評價:評價的時間早上。老師只要用一分鐘,親自考一個學生,會背了即算通過,即給他一百分。該生即指定為一週的誦讀班長。每天由值周班長領誦。讓他利用下課時間去檢測組長,組長再去檢測組內同學。不能通過檢測的人,記下名字,讓他利用下課時間,補念直至通過為止。

2、每週評價:採用專項考核的方法給學生定級。考核內容為誦讀經典(隨機抽取)片段。

3、彈性評價:根據學生需要、結合學校活動開展適時適度評價。

六、注意問題:

1、恰當的定位。

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是對新課程的補充和完善。要利用好課餘時間開展活,或個人讀,或小組讀,或全班讀,形式多樣;可表演,可吟誦,可配經典音樂讀,學生自主選擇。沒有壓力,沒有負擔,抑揚頓挫,生動活潑,輕鬆愉悅。

2、寬容的評價。

評價原則是:多鼓勵、不批評。注重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採取激勵措施 ,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如競賽、知識問答、表演等,充分發揮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從中發現樂趣、得到讚許、獲得激勵,獲得良好的情感啟迪。

3、鼓勵家長同讀一本書

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家庭經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後、睡覺前,拿出10分鐘,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總之,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對少年兒童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我們班級將按計劃並根據實際情況以滿腔的激情開展此項活動,在此基礎上完成其他國學的誦讀,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中國人。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4

一、研究物件,問題來源與分析

為了進一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央七號檔案)和《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精神,進一步提高我校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校本化實施水平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是學校當前體育工作的重點之一。

跳繩專案所需器材簡單、活動所需場地小,活動時間地點都可因人而異,適宜於所有的孩子參與;其次,跳繩類專案在我校具有優良的傳統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第三,也是最主要的,跳繩可以最便捷地提升學生的體質,輔之以花樣變化,孩子們喜歡,容易學會、樂於接受,掌握一兩項技能可以確保終身鍛鍊的需要。

鑑於以上分析,我們提出了:“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踐的課題。

二、研究目的

通過“跳繩專案”校本課程建立研究,在豐富學校陽光體育內涵,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互助共進合作精神的同時,切實做到增強學生體質,並讓學生感受跳繩帶來的成功體驗。

具體如下:

1、讓每位學生都能瞭解跳繩的有關知識,掌握一套學校自編獨創的繩操;

2、讓每位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跳繩”技能,熟練掌握2種花樣 “跳繩”方法,並能在日常鍛鍊中應用,為未來健康生活奠定基礎;

3、通過的紮實推進,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明顯提升;

4、在開展學校“跳繩”校本課程活動過程中積極探索校本化實施形式的“陽光體育活動”的策略,努力形成學校繩類體育特色文化,特色學校。

三、研究措施

1、不同年級跳繩專案開發研究;

2、跳繩專案實施途徑研究;

3、學生體質狀況研究前、後對比分析研究;

4、跳繩專案校本課程開發、評價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調查學生家長、學生、教師對學校特色發展的需求、學習、使用情況:座談、問卷、觀察、個別訪問。

2、個案分析法:通過對個別跳繩專案的開展情況的研究,找出理論依據,採取相應措施。

3、歸納整理法:蒐集、整理調查、考察所得的資料,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歸納。

根據陽光體育專案相關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和研究目標的具體要求,我校的繩類體育特色研究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如何根據學生實際自編一套適合學生的、活潑有趣的繩操。

2、 不同年級跳繩專案開發研究:集體專案和個體專案相結合、基本與花樣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

3、 跳繩專案實施途徑研究:課內如何確保基本技能的達成,課外如何調動參與鍛鍊的積極性,大課間、活動課、體育節如何給孩子們提供展示的舞臺,各種途徑實施的有效性;學生體質狀況研究前、後對比分析研究(前測資料與後測資料對比分析體質變化情況);

4、跳繩專案校本課程開發、評價的研究:如何在實踐中形成文字經驗、如何對專案實施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手段或方法(提煉與推廣)。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5

一、開發背景

校本課程是近幾年伴隨素質教育的推行而出現的一種新型課程,是改變教學觀念、改革課程、改造課堂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內容的重要舉措。英語校本課程是以英語知識為載體,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特長為目的。以學生為活動主體,使學生熱愛英語學科,並形成良好的英語素質的一門課程。英語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英語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校本課程的開展無疑給英語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並在英語教學改革中,為學生建立了一個五彩濱紛的英語學習平臺。

二、開發目的

開設了英語校木課程,目的是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便於學生全方位地瞭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培養學生欣賞英語國家文化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國際參與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他們的基本素質。

三、開發原則

以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綜合能力運用為基本宗旨, 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為目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思與創新精神。

(1)有效性和重要性的原則。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資訊時代,面臨著不斷更新的知識體系,我們在開發校本課程時,在選擇課程內容的過程中,經過英語教師的精選,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2)趣味性和可學性的原則。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這是開發的出發點。這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易於學生消化學習的內容。同時,在編制校本課程的過程中,課程的內容要選擇學生能接受並能理解的知識範圍,而且內容要健康。

(3)現實性和應用性的原則。現實性就是要求校本課程的內容必須符合當今社會的現實需求。在選擇課程內容時,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橫向思維能力。應用性就是要求在課程開發中選擇最有助於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課程內容,選擇具有應用價值的知識。

四、課程內容

(1)由於七年級年級的學生在年齡上較小,在英語方面的知識較少,又有好動、愛表現、膽子大的心理特點,所以就七年級年級的學生中開發難度小可以激發興趣的課本劇表演、背誦詩歌、講小故事等課程。首先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簡單、生動活潑的視聽材料,如:錄影,DVD等作為教材。首先在課堂上介紹影像資料中會出現的生詞並幫助學生藉助圖片等理解單詞;用簡單英語解釋生詞。然後向學生展示教材內容指導學生理解故事或是詩歌,確定朗讀基調、把握主題線索、掌握輕重快慢,反覆實踐。教師示範朗讀某一類作品,進一步體會和理解朗誦技巧。最後由學生通過移動多媒體圖片或表演的方式模仿故事中某些關鍵句的節奏和語調,以各種單人或集體的方法複述故事或詩歌。要求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情緒飽滿,儀表端莊,儀態大方,有感染力。定期開展比賽檢查課程開展的效果。

(2)八年級的學生不僅在知識上有了一定的積累,心理上較七年級成熟,而且還需要培養閱讀的能力為九年級打基礎,所以在八年級學生中開展以經典和時尚熱點相結合為教材的閱讀課程。首先教師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選擇一些適合他們的文章,無論是報刊雜誌還是課文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並把這些材料按不同內容編排成冊。然後以沒課時一個單元的方式給學生授課,並注重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對學生進行泛讀和精讀的方法指導,尤其是技巧上的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理解這些方法技巧,並掌握它們。每月進行一次閱讀理解的摸底調查,以便更好地進行評價。

(3)九年級學生在英語的知識方面已經有了兩年的積累,對中西習俗有了一定的瞭解,但需要細化,瞭解中西習俗差異,要求我們學生要根據不同場合、物件、話題、身份等使用恰當得體的語言。

另外,對英語文化的瞭解和理解有利於加深對本國文化的認識,培養愛國注意精神,有利於提高人文素養。並且還有非常重要的學業考試要準備,所以結合以上的特點,在九年級學生中開發以寫作為主的課程。教師就以下方面指導學生。

①認真審題,確定體裁;根據題目要求,理解要表達的要點。

②設計好文章的層次段落,考慮所用時態、人稱等,把要點串聯起來,構成文章框架;

③在要點、層次明確的情況下,選用自己最熟悉的單詞、句式進行造句,如果不會用複雜句就用簡單句表達要點,注意主謂語一致、人稱、數量、大小寫、標點;

④仔細閱讀全文,查詢是否有錯,注意時態、單詞拼寫、字母大小寫、標點是否有誤,句式是否正確,邏輯是否一致。

七年級學年:快樂英語:

學唱英文歌曲,學習英文諺語。

負責人:七年級英語組全體教師。

八年級學年:趣味英語:

趣味朗讀與對話,趣味英語閱讀。

負責人:八年級英語組全體教師。

九年級學年:瞭解習俗,提升能力

中西習俗差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負責人:九年級英語組全體教師。

語音室:欣賞英語:

欣賞英文原聲歌曲和電影。

負責人:語音室王老師。

內容來源:教師根據課程內容,蒐集資料,形成教材。

五、課程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音、語調、語感。

2、通過聽、說、讀、寫、唱、演、背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提高英語綜合素質。

3、加強學習策略的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為學生參與社會生活打好基礎: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思想道德品質;學會共同生活,促進情感和態度的發展,塑造完善的人格,促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有廣泛的興趣愛好。

5、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開發多層次、多型別多規格的校本課程,以實現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發展。

六、開發步驟

1、組內開會,研討確定課程內容。

2、各組教師通力合作,做到資源共享。

3、蒐集資料,編寫教材。

4、課時安排,每兩週一課時。

七、課程評價措施

1、課前教師佈置話題,學生查詢、整理、組織資料的能力。

2、課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熱情,以及參與積極性。

3、組內成員合作能力。

4、學生考勤情況。

本評價不採用考試形式,根據以上情況分為優秀、良好、加油、需努力。

八、完成本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1、 領導重視:學校一貫鼓勵教師參與課題研究,並允諾,課題一經立項,馬上撥給研究經費及其他輔助條件。

2、成員素質較高。

3、學校教研組成員團結協作,平時互相探討的風氣較好。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跳繩”校本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並行推進的課程結構,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鍊習慣的養成。

2、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跳繩”校本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課程設計到評價,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特別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3、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跳繩”校本課程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

教材提示:

1、鍛鍊價值很大,可以鍛鍊耐力和體力,尤其能改善雙腳移動能力,強化腳關節。

2、手臂參與旋轉運動,可以鍛鍊肩關節和腕關節。從消耗熱量看,是長跑的90%。

3、易學,不需要特殊技巧。一邊,一邊可以聽音樂哼哼歌曲,輕鬆好心情。 俗話說:搖繩練臂力,練腿力,快搖練速度,多跳練耐力;跳長繩不靈敏的上去,跳短繩子不靈敏的摔倒在地。同時也是其它體育運動很好的練習方法。

二、實施建議:

一、學習方式、方法或組織形式、步驟:

1、初學,可以先將繩圍繞身體搖一週跳躍(即加一次墊跳)。

2、反搖雙腳跳時,搖繩要注意使繩子觸地,防止繩搖得過高,兜腳失敗。

3、時上下肢協調配合,運動要自然放鬆,上體要保持平衡。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

4、單搖熟練後進行:正反搖高抬腿跳;反正搖前踢腿跳;正反搖交*腳跳;打腳跳等。

5、雙搖跳時,可先做徒手模仿雙搖跳的動作。跳起兩手做雙搖(連續快搖兩次)的動作。

6、定時跳。以1分鐘一組,要求快速跳並計數,每次練習3—4組,也可分組比賽。

7、迎面接力。距離30—40米,也可繞杆跑,每杆8—10米,結合各類遊戲。

8、帶人跳包括:一人帶一人跳;一人帶多人齊跳;一人輪流帶兩人跳等。

9、集體“8”跳長繩、交*跳長繩、長繩中跳短繩、行進間跳長繩、旋轉跳長繩。

10、跳雙長繩。當跳入者近端的繩將要著地(或當跳入者遠端的繩剛離地)的時候,學生由正面或斜面跑至繩的著地點附近,用單腳交換跳或雙腳跳和方式進行跳躍。

三、學習重點及要求:

跳雙長繩難度較大,重要是搖繩和跳入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再強調以相同的速度搖繩。跳雙長繩的頻率比跳單繩的頻率快一倍,因此,開始練習時慢一些,待較熟練後再逐漸加快。可以先挑選個別同學試跳,注意強調跳入時機,以及三人配合協調一致。評價:單人要看:上體正直,不過分前傾,兩手體測搖繩,前臂手腕配合與跳起同步。

雙人要看:帶人者搖繩子速度要均勻,被帶者上繩時機掌握得好,兩人協同配合。

跳長繩要看:搖繩人搖繩速度是否均勻,幅度是否穩定,兩人默契協作好;人進繩、出繩的電動機掌握,的熟練程度,以及和同伴之間的配合。

可以定時(如一分鐘,計算次數);也可定次(中途子不失敗)跳多少次。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7

為認真落實《××縣教育局區域推進中國小特色學校建立實施方案》精神,進一步提高學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把素質教育特色學校建立作為教育發展的靈魂,作為構建和諧教育的根本,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現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我校校園文化建立工作計劃,努力把我校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校園文化特色學校。

一、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建立工作指導思想

立足學校實際,圍繞建立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建設,以“發揚傳統文化,昇華課程文化,創新活動文化,提升環境文化”為抓手,抓管理、抓建設、抓創新,打造一座環境整潔優美、管理制度完善、學習氣氛濃厚、文化底蘊深厚、師生髮展和諧的有山區特色的書香校園。

二、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建立工作目標

著眼於培育師生人文精神和提升人文素養,做到特色突出,成效顯著;教育質量整體提高,教學管理規範發展。建設高品位、高質量的校園文化,積極建立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精神家園、學習樂園和生活公園。

三、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建立工作的具體措施

1、發揚傳統文化,用標識文化提升環境之品位。

建校時,我們在校園內設計了三處標誌性建築:一是古代狀元旗樣式的學校門口,二是少先隊旗樣式的建校紀念碑,三是最南端的“奮進”雕塑。三座建築物相互呼應,寓意人才輩出。我校的實踐基地、雕塑、辦公室、教室、功能教室等都有命名,標識牌美觀大方。一句提醒,讓人體會出珍惜時間、感嘆光陰的啟示;溫馨提示,影響著學生的一言一行,就連花叢間、樹林中、草坪旁也點綴著石文化的光亮。這形態各異的觀賞石與綠樹、紅花、碧草、天真爛漫的學生相映成趣,構成了師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標識文化提升了校園文化層次,拓展了德育美育的外延。

2、昇華課程文化,構建農科教一體化教學模式。

我們把實施農科教一體化教學與創造高效課堂結合起來,深化山區素質教育。我們建立了四個校外實踐基地:德育活動基地(響水崖村臨朐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響水崖東溝村齊長城遺址)、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少年農校學習實習基地(蘋果園、桃園、山茱萸園)、社群服務基地(鎮敬老院、神牛穀風景區)。我校的農科教一體化教學,20xx年被市教育局評定為全縣唯一的素質教育傳統專案。

九山鎮是著名的生態林果大鎮,立足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掛牌成立少年農校,設立四處校內外實踐基地,聘請3名當地人才為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學生在實踐基地學習果樹管理知識,回家後協助農業勞動,拓寬學生的學習時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索一條適合農村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為完善農科教一體化,我們組建了“山裡紅”少年農科院和“白雲”氣象站兩個社團,積極開展了科普學習、科學研究活動。

“山裡紅”少年農科院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蒐集資料、社會調查、進行小課題研究,編寫了印刷精美,內容豐富的五輯校本課程——《知識方舟》、《認識校園植物》和《果樹管理知識》,一本本圖書讓學生愛不釋手,彌補了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之不足,豐富了學習生活。我們還和縣氣象局聯絡,建起了“白雲”氣象站,成立了興趣小組,學生學會了觀測風向,測量風速、雨量、氣溫等,不但學得了氣象知識和技能,而且還為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特別是管理果樹提供了氣象服務。

3、創新活動文化,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臺。

我們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每個教室前設立了閃光臺,張貼學生有創意的作品,展現學生的閃光點。學校設立了《校園之聲》廣播輪播制。就是以班級為單位,每日輪流主持校園廣播。學生根據需要提前收集廣播素材,準備演講稿,並且能及時發現周圍有意義、值得思考、借鑑的素材進行播報。

每年一屆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是全校性的最高學生藝術競賽活動,至今已開展了十四屆了,參賽作品都要經過精心準備,代表著各班學生最高的藝術水平。今後我們將繼續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 (包括歌詠比賽、書畫比賽、普通話演講比賽、經典誦讀比賽、英語發標準音比賽、文藝演出等),以此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和素養,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心和榮譽感,培養一大批學生文藝骨幹。另外我校的 “週末小星星兒童社群俱樂部”、“飛彩”社團、“小百靈”社團、“再緒神話”社團等等活動繼續優化落實,共同構成我校多層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動體系。

我校將一改往日把校園文化建設侷限於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層面上,以“四項基本功”為抓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從而使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彰顯個性,點亮文化之燈,扣開心靈之門,提高辦學品味,走上素質教育之路。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8

一、背景與目的

“校本課程”的思想,源於上世紀60—70年代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基礎課程改革中已經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的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這是一種歷史性的進步,它從政策層面上給校本課程開發提供了保證,同時也向我們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校的跳繩活動,一直在寶應處於優先地位,擁有經驗豐富的教練員及教科研能力較強的體育教師隊伍。上述優勢為開設繩毽校本課程提供了資源、人力保障,同時營造了課程開發得天獨厚的氛圍。因此,我們萌發了開發校本課程的設想,試圖通過繩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創辦學校辦學特色,推進素質教育。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依據:

1、基礎課程改革的需要。20xx年6月《基礎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

2、學生的需要。由於校本課程的重要價值之一是課程的開設能儘可能滿足學生的差異性,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因此,校本課程的設定是考慮學生的需要,使繩毽校本課程成為對學生髮展“真正有意義”的課程。

3、學校現有的課程資源。A、人力資源。(如學校現有技術水平較高的教練員隊伍,有較多掌握跳繩技術的家長及文化課教師)。B、先進的現代化設施,(設施寬敞的室外場地)。

(二)、課程目標:

通過研究和實踐,探索符合我校實際,能滿足學生需求的繩毽校本課程,形成辦學特色,提高我校跳繩在寶應乃至揚州市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學校素質教育。通過研究和實踐,培養學生特長,提高學生的跳繩技術、技能和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合作精神、拼搏精神,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的形成。通過研究和實踐,促進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和運動能力。

(三)、課程開發過程中堅持的指導思想: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跳繩校本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並行推進的課程結構,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鍊習慣的養成。

2、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跳繩”校本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課程設計到評價,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特別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3、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跳繩”校本課程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

二、開發過程

1、啟動階段:20xx年2月—20xx0xx年3月

啟動、籌備、學習理論、設計方案、組織討論、論證、確定方案、編寫校本教材。

2、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①、第一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0月

按照研究目標,初步實施方案,由跳繩教學入手,逐步向課外體育活動、跳繩比賽延伸。

②、第二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5月

全面實施方案,深入展開研究。

③、第三階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及時總結研究成果,並以此轉化為教育常規,形成完整的跳繩校本課程體系;認真梳理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教育改革和發展狀況,進行深入研究。

3、總結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撰寫結題研究報告。

三、實施途徑、內容、方法

(一)、跳繩教學——抓好普及。

我校在跳繩教學中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增強體質、掌握跳繩技術技能為目標;貫徹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提出“參與 熱愛 享受”的口號。教學過程要求學生做到人手一繩,注重知識性、娛樂性和創造性;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注重培養學生科學合理的行為能力、運動能力,以及較強的體育意識和習慣。

(二)、課程超市——發展特長。

為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更好地落實區局課程超市的實施意見。根據學校自身特點,為體現體育活動的自主性、趣味性、科學性、實效性,結合“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開展體育活動,以競賽促活動,以普及促提高,發展學生的特長。

1、活動物件:七至八年級全體學生。

2、活動時間:

(1)、校內活動:

(2)、校外活動:節假日(包括寒、暑假,星期天) 放學後

3、活動辦法:

(1)、活動內容

(一) 1、入門練習

2、基本跳法:單搖等

(二)、:1、單人單搖

2、單人雙

3、雙人的入門練習

4、基本跳法:一帶一單搖等

5、花樣

6、遊戲

(2)、活動形式:1、集中輔導

2、分散練習

3、優生表演

4、教師講評

(3)、具體操作辦法: 1、學校統一做好宣傳、發動工作。

2、體育教師、任課教師、學生家長負責技術指導。

3、班主任負責組織管理。

4、學生自己利用時間進行活動。

(三)、跳繩比賽——促進提高。

每年舉行一次全校性的跳繩比賽

校本課程對實施終身體育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學校接受教育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髮育的旺盛時期,在這個關鍵階段,我們施以科學的跳繩鍛鍊方法,使他們的身體得到良好的發展,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體質基礎。校本課程還可培養學生從事終身體育的能力,並讓他們認識到跳繩校本課程是人終身體育鍛煉的基礎階段,是終身體育的一環,使學生在對校本課程的認識層次上得到提高,最終成為自我鍛鍊的指導者和終身體育鍛煉的受益者、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9

一、課程開發背景及資源分析:

1、滿足學生需求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表現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這就決定著我們的教學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因此,我校在這門課程開發前進行一項調查中表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寫字感興趣,這說明學生有開設寫字課程的需求。

2、發揮教師特長

教師既是校本課程的實施者,也是開發者。我校有幾位擅長書法的教師,開發實施《中國書法》校本課程,既可發揮教師的特長,普及書法教學,又可發現、培養書法特長生。作為學校應相信教師,充分挖掘教師的優勢和潛能,為教師自主開發校本課程提供平臺和支援,提高教師課程開發的能力。

3、凸顯學校特色

我校長期以來一貫重視寫字教學,我們堅持在普及的基礎上拔尖書法人才,因此,有一批書法特長生脫穎而出。 近幾年來,我校學生先後有十餘人次在泉州市、南安市舉行的書法比賽中獲獎,其中硬筆書法獲泉州市二等獎3人次,毛筆書法獲泉州三等獎2人次。隨著課改的日益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寫字教學本身及其外延還潛在著許多優勢有待於我們開發,需要也必須要從課程建設的高度來對寫字課程進行重新定位,使之成為一門既有著豐富內涵又有著廣泛外延的課程,同時也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師課程開發水平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4、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書法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燦的明珠,在以知識經濟為主要特徵的新世紀,加強寫字教學,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的寫字教育傳統,從小打好每一個孩子的寫字基礎,仍然是每一所學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三、活動型別:學科拓展類

四、活動物件:全校學生

五、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書法這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在練習書寫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對書法的興趣愛好;

(2)學習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掌握最基本的執筆方法與練字方法,努力寫出一手漂亮的字,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勤學苦練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

(3)引導學生開展與本課程有關的比賽、欣賞和展示等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並能從書法練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生活和做人、學會審美和創造、學會拼搏和展示的能力。

六、課程內容:

1、課程的設定及要求

(1)各年段教學內容及教學時間安排。在正常的教學時間內,本課程課時數為每週1節。

(2)本課程各年段具體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時間安排(供師生參考)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0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源遠流長的文化,產生了博大精深的智慧,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原動力。時代不同,社會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但是傳統文化應該得到繼承;國學經典蘊藏的智慧和美德,不僅是每一箇中國人為人處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在中國小開設“國學”校本課程,引導學生接觸歷史經典,學習傳統文化,加強思想修養,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薰陶,能促進學生養成教育的進一步昇華。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以誦讀經典為載體,以課堂教育為主陣地,以國學校本課程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營造人人能夠吟誦,班班讀經典的氛圍。通過各種形式誦讀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從傳統的優秀經典詩文中尋求滋養,在文化底蘊中積澱的過程中突出創新人格與現代精神的塑造。

二、目的和意義

1、傳承中華文明。通過誦讀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淵遠流長,傳統思想博大精深,從經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修復文化傳承的斷層缺失,讓學生接受實實在在的“中國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使學校成為書香校園,精神家園,和諧樂園。

3、提高語文素養。在誦讀熟背中增大識字量,擴大閱讀量,增加詩文成誦量,促進《課程標準》關於課外閱讀、記誦任務的落實,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培養目標的達成。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奠定語文基礎,在記憶的黃金時代,增加經典儲備,從而紮下語文水平的厚實功底。

4、推進特色學校建設。國學經典進校園,傳統與現代有機對接,打造平輿教育新特色。

三、組織領導

“國學”校本課程設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具體如下:

組長:李國富

副組長:王建申 劉俊華

成員:徐誠偉 喬運良 侯華科 張瑞穎

四、實施辦法

1、全縣各中國小每週開設至少一節“國學”校本課程。國小階段重在朗讀背誦,中學階段要將誦讀與理解感悟相結合。

2、各校選拔語文素養較高的教師開發“國學”校本課程資源,具體負責課程的實施。

3、《國學經典》課本進校園。統一選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編輯的《國學經典》叢書,作為校本課程教材下發到各學校,並做好活動用書的宣傳推薦工作。

4、各學校安排校本課程的教學,國小、幼兒園以《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及一些經典詩文為主,初、高中以諸子百家著作和古文為主。

5、誦讀安排:在早課、語文課時間,語文教師根據教學情況組織誦讀。

6、有條件的學校可開展“講古代名人故事”、“國學手抄報展覽”、“國學經典書法展覽”、“國學經典知識講座”等活動。

7、各學校要選出質量較好的“國學”校本課程教案,上報到縣基礎教研室,教研室擇優在《平輿教學教研通訊》發表。

8、縣教研室組織開展“國學”校本課程優質課教師評選活動。

9、積極配合德育室工作,參與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活動。

五、保障措施

1、搞好“國學”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資源庫的建設。

2、學校要在經費、人力和物力上給予有力支援。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1

課程目標:

學生方面:激發學生參與花樣跳繩學習的熱情,要讓學生“愛跳繩、會跳繩、跳好繩” ,讓學生掌握花樣跳繩運動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並能在日常鍛鍊中加以運用。同時提高學生體能、自主鍛鍊的能力與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良好的思想作風、頑強的意志品質、強烈的競爭意識及高尚的團隊精神,使體育鍛煉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和生活方式,使體育鍛煉伴隨他們的一生。

學校方面:通過特色活動開展,培養一批熱心於花樣跳繩教學的教師,部分教師在特色教育方面有一定知名度;通過課題研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花繩教學方法,探索花繩教育的育人功能,並加以推廣;全面推動學生特色工程,使花繩活動真正成為學校的特色品牌,打造學校花繩文化。

課程實施辦法與課時分配:

課程實施採用體育課教學和活動課練習相結合的方法,每班每週利用一節體育課進行花繩教學,下午的活動課全校統一進行花繩練習。

課程評價:

一、開發花繩校本課程的意義。

(一)是體育新課程和全面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要求

新的體育課程標準為我們確定了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終身體育”為培養主線,以“快樂體育”貫徹教學全過程的改革思路。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於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中指出,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與課外體育活動相結合。因此,學校開發花繩校本課程是體育新課程的要求,也是全面開面體育陽光運動的要求,同時還是園區教育局開展“體教結合”一校一品的要求。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實踐意義:1、從身體方面來說,可以有效增強肺活量,促進血液迴圈,使學生的身體更健壯。

2、從心裡方面來說,跳繩能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自信心,提升承受力。

3、從倫理方面來說,能讓學生養成自律習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4、從智力方面來說,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培養學生的平衡感和節奏感。

理論價值:1、肩負增強學生體質的“使命。”我們看到中華民族寄予希望的下一代接班人的身體狀況下降到令人擔憂的地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文,號召在全國中國小生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要求每天鍛鍊一小時,因此,花樣跳繩肩負增強中國小生體質的“使命”。

2、行為彰顯的課程活動平臺。花樣跳繩活動,只要開發合理,設計科學,可以成為有目的有計劃引領學生把學到的東西表現出來的“行為彰顯的課程活動平臺”。

二、開發花繩校本課程的優勢。

根據學校學生多,場地相對比較小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開展花樣校本課程至少具有以下優勢:

(一)簡單易行,利於全面開展。花樣跳繩是在普通跳繩的基礎上適當加上花樣動作,比較簡單。且該專案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半小時可跳,三分鐘也可跳,操場上可跳,走廊裡也可跳,只需一根繩子就可以,因此可以發動全校學生參與此項活動。

(二)可簡可繁,根據實際情況編排花樣。花樣跳繩的動作繁多,學校可根據不同年段的學生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創編不同難度的動作,難度可大可小。

(三)花樣繁多,利於激發學生興趣。絕大部分孩子覺得跳繩是很有趣的事情,花樣跳繩因為加入了更多的花樣動作,同時在加入花樣的時候還可以創編一些順口溜、童謠等,因此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觀賞性強,可以表演展示。花樣跳繩因為其花樣變化多端,因此有很強的觀賞性,適合在各種場合進行表演、展示。學校在普及花樣跳繩的基礎上可以組建校隊,加大訓練難度,有機會可以走出學校進行展示及參加各類比賽。

(五)增強體質,激發學生意志。花樣跳繩比普通的跳繩更能訓練人的彈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發力,同時可培養準確性、靈活性、協調性,以及頑強的意志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六)危險性小,安全可靠。就器械穩定性,運動危險性,場地安全性來說,都是安全可靠、讓人放心的運動專案。

三、課程目標及課程內容的設定。

課程目標明確、清晰,充分考慮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提出了花繩課程的總體目標及不同年段的階段目標。課程內容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來編排,教材框架清晰,層次分明,科學合理。學校將花繩特色納入體育課程,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初步摸索出了適合各年級段的教學方法。一、二年級以“情境激趣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繩趣;三、四年級“競爭合作式”為主的教學方式發展學生手腳協調的能力;五、六年級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組織培養學生的花式跳繩水平。

四、花繩課程的評價體系。

制定了可操作性強、方法科學、具有激勵性作用的評價標準。包括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定性評價一般適合於花樣跳繩、雙人跳繩、集體跳繩的評價,定性評價應注重過程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定量評價一般適合於個人跳繩評價,定量評價時應因人而異,對不同年級、性別、和基礎不同的同學要有不同的標準來衡量。跳繩的評價應把定性和定量評價二者結合起來。下面例出學校一至六年級跳繩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參考。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2

一、指導思想: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載體。寫字(書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它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鮮明的民族個性得到了超越國界的承認。寫字(書法)不僅有其實用意義,而且還有獨特的藝術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是學校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然而當前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的迅速發展,嚴重地衝擊著寫字(書法)這一傳統的藝術,致使許多教師、家庭、學生忽視了漢字的書寫能力培養,降低了對書寫美的要求與追求,學生中近視、姿勢不規範、作業不美觀、學習不耐心細緻、不會欣賞寫字(書法)作品的人增多,部分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代表——書法藝術,缺乏繼承弘揚的責任意識。

我校把“寫字”作為校本課程,以“學習寫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為指導思想,以教育學生樹立公民道德意識為目標,將寫字作為對學生進行“規規矩矩寫字,認認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的有效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和藝術素養。

二、課程目標:

寫字教學具有豐富的審美內容和很高的審美教育價值,能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在教學中,我們把書寫文字的形體同理解文字的內容有機結合。對學生進行人格修養的教育,依據不同年齡選擇教學內容分層落實德育目標。通過學寫字增強學生的藝術素養,提高學生的生活品味。培養學生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具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現代中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

知能目標:

1、幫助國小生學習和掌握寫字(書法)藝術的一般知識;

2、學習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姿勢,以及具備熟練的硬筆楷書、行書寫字(書法)書寫技能;

3、指導國小生逐步養成最基本的對寫字(書法)作品審美興趣;

4、指導國小生逐步提高表現寫字(書法)美的能力。

發展目標:

1、引導國小生在寫字(書法)過程中逐步形成對寫字(書法)的興趣愛好;

2、使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正確規範優美的漢字,逐步形成寫字無差生,培養一批書法特長生;

3、在練字過程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觀察能力、意志力、分析事物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創造、實踐的能力;

4、通過寫字(書法)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

5、引導國小生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培養繼承祖國優秀文化藝術的責任情感。

三、本課程內容:

根據課程目標的定位,我們開設寫字校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進行寫字(書法)基本技能的訓練。

2、圍繞寫字教育開展的一系列的活動。

(1)通過現代媒體、查閱圖書資料等多種渠道瞭解歷代書家故事、書家介紹、書家作品、書苑常識等;

(2)開展寫字(書法)競賽、書法展覽;

(3)組織參觀各類書法展,欣賞(寫字)書法作品;

(4)建設書法教育網,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寫字(書法)作品欣賞、評價;

(5)出版師生作品集等

四、課程評價:

(一)根據各年級的課程內容進行檢測。

低年級:坐姿、寫姿、筆姿是否合格,基本筆法是過關。

中年級:是否能正確、熟練地書寫,做到工整、美觀。

高年級:是否能正確、熟練地書寫,寫出自己的風格。

(二)管理:

1、教導處每月進行一次校本課程的驗收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每學期舉辦寫字展覽,對成績突出的學生和教師給予獎勵。

3、全校教師齊抓共管,做到“提筆即是練字時”。

五、組織機構:

組長:張從勝

副組長:徐洪濤

組員:韓敬亭、陳德富、徐傑、任仲恩、年級主任、語文教師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3

舞蹈藝術具有鮮明的審美愉悅性。當學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時候內心情感的抒發,人體動作的流動,性格氣質的表露,可謂進入了最暢快、最具審美意味的境界。特別要指出的是,讓學生學一點舞蹈,不僅有利於長身體,更可以在協調動作中,一舉手一投足都顯示出文雅的氣質,這也有益於素質的提高。本學期我擔任舞蹈校本課程的教學,根據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校本課的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以我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根本,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和個性需求,使學生變知識為能力。大膽創新,主動探索,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熱愛家鄉,瞭解民間舞蹈,豐富校園文化。

二、主講教師:才琳

三、教學材料: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教材、網上查閱、自我創編

四、授課時間:每週三下午第七、八節課

五、授課物件:二、三年級的部分學生、現在還有吸收一部分新七年級學生。

六、課程目標:

1、認知領域:通過舞蹈二課活動中瞭解身體的方位,舞蹈的基本手位、腳位,把上、把下基本動作訓練,基本舞步等,從而豐富學生的藝術知識。

2、技能領域:學習、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

3、情感領域:通過舞蹈二課活動激發學生熱愛藝術學習藝術的熱情,在舞蹈隊節目的排練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4、應用領域:學生進行表演,進行舞蹈欣賞、評價。

七、課程內容:

1、舞蹈的基本手位、腳位,把上、把下基本動作訓練。

2、舞蹈種類介紹。

3、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成品舞蹈。

八、課程實施形式及措施:

1、教學方法的選擇:講授法、演示法、欣賞法、討論法、彙報法等。

2、教學的組織形式:面向全體教學、分組教學、個別指導。

3、課時安排:30課時,共分10個單元。

4、教學場地:舞蹈室。

5、教學用品:錄音機、各種舞蹈伴奏磁帶。

6、活動隊規模:40人左右。

7、授課物件:有一定的表演基礎和舞蹈基本功的學生。

九、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總設想:本課程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貫徹本課程目標,著眼於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通過科學的課程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激勵教師進取,完善教學管理,推動校本課程的建設與發展。

評價包括:原型評價、課程本身評價、學生學業評價三方面,這三方面的評價將依據學制指定的評價建議制定具體的評價辦法。

評價要求:

1、評價目的是否明確、科學、切合實際。

2、課程目標的制定是否合理、現實。

3、課程內容的選擇是否具有科學性、有效性、可實施性。

4、課程實施是否切合實際,活動反饋如何。

評價方式:隨機評價與過程、結果評價相結合。

評價方法:觀察法、面談法。

評價者:教師、學生、家長、社會有關人員。

本學期,我將繼續本著“在探索中前進,在實踐中成長,在改革中發展”的策略,邊學習邊實驗,邊實驗邊反思,邊反思邊整改,邊整改邊學習,有效地推進學校新課程的順利實施,促進學校教育的變革。

舞蹈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氣質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養孩子的一項特殊才能的同時,教會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只要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堅持,就會獲得成功!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4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加深對傳統優秀文化的理解,增進學識修養,提高寫字技能為目標,培養學生正確、規範、美觀地書寫祖國文字,並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首先,要想寫好字就一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坐著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兩臀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不要交叉或踮腳尖。

(2)正確的書寫姿勢,不但跟寫字有密切關係,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並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2、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3、瞭解古代書法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4、對學生的書寫提出嚴格的要求:“規範端正、整潔美觀”

5、學習簡單的章法佈局,嘗試完整作品的書寫。

三、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

1、七年級教學內容安排

四、書法校本課程中書寫訓練的要求

任課教師以校本教材為教學內容,除了落實備課、講課的環節外,還要重視書寫中的訓練事項,教學每週一課時,每週完成作業兩頁紙,平時作業可以參照語文同步訓練酌情佈置,要落實好每天一練。

五、教學措施

為了體現學生一個事情的書法學習程度和訓練結果,在校內外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書法比賽,書法服務活動,如現場書法比賽、書法作品展覽,開闢班級寫字園地、校園書法宣傳欄等等。再就是讓他們抄寫專欄、辦手抄報等,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是一些書法素質好、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以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優良品質。

六、書法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安排

20xx年9月:

1、安排課程表,確定分擔班級,明確教學要求

2、制定教學總體計劃(學年)和各班的具體計劃(學期)

3、公開講授研究課(王景、汪建斌)

4、組織天河中學第五屆硬筆書法比賽

5、制定毛筆書法興趣小組教學活動方案

6、迎接市級課題的開題評估

20xx年10月:

開展書法課題研究中“教育觀察方法”專題研討活動

20xx年11月:

開展天河中學第二輪書法教育專題教學活動

書法專業課:王景、餘國鴻、汪建斌、段詩文

書法文化課:胡俊玲、佔才勇、彭正軍

書法活動課:張勇、葉大俊、王新春

20xx年12月:

1、組織書法作品參觀活動

2、組織古代書法作品印刷品欣賞教學活動

3、公開講授研究課(段詩文、王景、餘國鴻)

20xx年1月:

1、開展書法課題研究中“成果表達”專題研討活動

2、七、八年級書法教學總結研討

3、課題研究第二階段工作總結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5

一、指導思想

嚴格執行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開設“國學”校本課程,引導學生接觸國學經典,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學經典中尋求滋養;加強思想修養,促進我校學生養成教育的進一步昇華,在文化底蘊積澱的過程中突出創新人格與現代精神的塑造;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熱愛,全面推進我校的特色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工作。

二、目的和意義

1、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傳承中華文明。通過國學課的開設,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淵遠流長,傳統思想博大精深,讓學生接受實實在在的“中國人”的教育,培養學生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2、陶冶學生性情品德。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使學校成為書香校園,精神家園,和諧樂園。

3、提高語文素養。在誦讀熟背中增大識字量,擴大閱讀量,增加詩文成誦量,促進《課程標準》關於課外閱讀、記誦任務的落實,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培養目標的達成。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奠定語文基礎,在記憶的黃金時代,增加經典儲備,從而打好學習語文的厚實基礎。

4、推進特色學校建設和學校新課改工作。國學經典進校園,傳統與現代有機對接,打造我校教育教學新特色,落實新課改的要求。

三、原則

1、開放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過程中要體現開放性的原則,教學內容和形式都不能侷限於傳統教學的模式,要充分體現校本課程的特點。

2、針對性原則。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要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社會需要。

3、 激趣性原則。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一定要注意學生興趣的培養。

四、組織成員

組 長:羅群雁

副組長:張群 許倩 劉紅 王玫

組 員:楊陽、周煜晴、陳鑫、郭晨龍、楊凱、齊玉、李媛、黃瑩瑩、王國霞、吳靖。

五、實施辦法

1、七年級八年級每週開設一節“國學”校本課程,也可兩週安排連堂兩節,便於集中開展活動。高一高二下學期每週開設一節國學校本課程,也可兩週安排連堂兩節,和現有的走班課,以及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要將誦讀、理解、感悟以及應用相結合。

2、全校選拔語文素養較高的參與熱情高的教師開發“國學”校本課程資源,具體負責課程的實施。

國學校本教材由劉紅、王玫、楊陽、周煜晴、陳鑫、郭晨龍、楊凱、齊玉、李媛、黃瑩瑩、王國霞、吳靖負責開發,可根據情況開發國中版(兩冊)和高中版的校本教材(兩冊)。由七年級八年級高一高二語文老師具體實施。

3、校本教材內容可包括諸子百家篇、唐詩宋詞篇、戲曲音樂篇、建築服飾篇、國畫書法篇、中醫篇等。可參考經、史、子、集的劃分方法,重點選儒家經典,古代著名歷史散文經典、其他諸子百家經典、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曲和文學評論經典(重點是唐詩宋詞),

4、國學經典誦讀安排:每天早讀十分鐘、語文課前三分鐘時間,語文教師根據教學情況組織誦讀。還可和讀報課結合起來,比如播放“百家講壇”等。還可利用學校的電子屏,每日或每週推薦一則國學經典片段。

5、還可開展“講古代名人故事” “國學手抄報展覽” “國學經典書法展覽” “國學經典知識講座” “ 國學課本劇展演”“ 國學詩歌朗誦會”“ 國學讀書彙報會”“ 國學演講比賽”等活動。活動可結合重大節日,以節日為主題,進行設計(如“清明節詩歌頌唱會”),可根據時令季節設計,可家校互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國學學習天地。

6、由教務處具體檢查國學校本課的上課情況,組織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學生的具體考核由任課教師在課程安排的最後一週,隨堂進行考核。考核成績分兩部分,其中平時課堂表現佔40%,學期末考核佔60%。

7、任課教師要在課程結束後,總結反思自己國學課開展情況,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總結材料上報給教研室,為國學校本課程的進一步開發和實施提供參考。

8、和課題研究結合起來,和學校的讀書節、道德講堂、元旦迎新晚會等常規活動結合起來。

六、保障措施

1、搞好“國學”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資源庫的建設。

2、學校要在經費、人力和物力上給予有力支援(事情多而雜,要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3、國學校本課程的開展要和學校的德育工作以及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

2023中國小國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6

一、課程開發目標

為了加強本校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激發其藝術靈性,學校結合自身優勢,經課程開發小組共同討論,初步確定我校現階段校本課程的美術課程目標為:

1、通過藝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和能力,積累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激發學生對藝術的熱愛之情。

2、讓每個孩子都學有所長,通過美術教育,努力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為他們的今後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

3、通過藝術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

二、課程開發安排

美術校本課程:漫畫、設計、國畫、素描、美術字及應用。

三、課程實施與評價

1、課程的實施

(1)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工作小組,校長是決策者,對校本課程開發進行全面負責。教務主任具體負責課程開發實施評價等工作,成員由各類課程的開發教師擔任,具體落實好各門課程實施工作。

(2)制定形成校本課程的實施計劃,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工作,起草校本課程開發總體方案。經學校審議通過後,各課程的開發老師根據方案制定具體的、操作性強的課程實施計劃,目標明確。其次是課程內容的安排,要求重點明確,按從易到難,聯絡學生的實際及課程資源的情況來安排。涉及到選擇什麼樣的內容來自編或選編校本課程的教材;怎樣組織這些內容,準備哪些教學用具或教學資源;在課程上如何設定等問題,然後是課程實施預設:涉及課程實施方法、如何組織教學,課時安排,場地的安排、人數的要求等內容,最後是課程評價建議:如何對教師自身和學生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涉及評價方式、評價內容等。

(3)加強校本課程的培訓。“藝術教育校本化”猶如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它柔和溫情,附著到每一個發展主體上,延著主體的個性特長潤溼、蔓延,甚至深入到主體的骨髓中去,使主體在寬鬆和自由的環境中不斷完善自我……。為了將研究細化求得實效,我們把研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編寫教材,付諸實施。把對學生藝術創作、藝術設計、工藝製作等方面要達到的要求與基本途徑羅列於上,各開發教師再根據本年級學生的個體差異,細化基本途徑,選擇合適的教材來充實校本教材,並付諸實施。第二階段:積累材料鼓勵創新,及時交流經驗,鑑定經驗的可取可行性,鼓勵學生在接受藝術教育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第三階段:完善校本化體系,展示成果。制定完善我校藝術教育校本化體系,整理和分析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彙報觀摩課,展示學生才藝各類研究成果展示。召開驗收鑑定會,對課題研究進行評審驗收。

2、建立校本課程的評價體系。 為了確保校本課程開發的合理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張揚學生個性,形成學校特色,我們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主要從幾個方面進行:

(1)對教師的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定,包括:教學準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面評價,這樣有利於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的發展。評價以教師自我評價為主,同時重視學生、家長、教師同行、校長對教師的評價,方法有課堂記錄、案例評析。

(2)對學生成長的評價。評價時,我們特別注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師生關係的實際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內容。評價的方法除了觀察、調查、考查學習知識、成果展示等外,我們還將建立學生興趣特長髮展的“成長記錄長廊”,允許孩子們把自己認為優秀的作品(一張畫、一副手抄報、一個小製作……)放到藝術長廊中,可以想象幾年之後,當孩子們再去看哪些作品時,會發現自己又長大了,或許這些作品將陪伴他們以後的人生道路。

四、保障的措施:

1、學校將盡力地在經費、人力和物力上給予最大的支援。

2、學校將對參加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工作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

3、組織的保障。建立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組如下:

組長:賈利民

成員:李佔宇、陳連華、趙福民、付德才、張福義

授課教師:和明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jihua/xuexiao/6dvj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