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通用8篇)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通用8篇)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1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通用8篇)

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上進心,但接受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習態度還需不斷端正。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裡,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綜合應用等。

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等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減法。因數與倍數,在前面學習整數及其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教學初等數論的一些基礎知識,包括因數和倍數的意義,2、5、3的倍數的特徵,質數與合數。教材在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分數的加減法,結合約分教學公因數,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圖形的變換、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眾數和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知識。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的加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想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的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徵;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的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容積和體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一個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感受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例項,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資料的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資料的不同特徵。

8、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資料。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與第一學段的學生相比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2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48人,後進生約佔20%,中等水平學生約佔60%,

學習較好者佔20%。中等生佔大多數,本學期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動手動腦,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

二、本學期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工具畫圓;掌握圓周長和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周長和圓面積。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會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和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4、使學生認識圓柱,圓柱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5、初步學會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會看和製作簡單的統計表。會看和製作含有百分數的複式統計表,瞭解簡單的統計圖繪製方法。

三、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圓7課時左右

第二單元:百分數15課時左右

第三單元:比例12課時左右

第四單元:圓柱、圓錐10課時左右

第五單元:簡單統計12課時左右

第六單元:總複習23課時左右

四、改進教學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改掉以往教學滿堂灌的方法,通過創設情景環境,讓學生逐步參與教學過程,改變學生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

2、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設計合理的CIA課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注重在教學中利用簡單的自制教具加深學生的理解。

3、重知識的連慣性和聯絡性,注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注重觀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3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48人,後進生約佔20%,中等水平學生約佔60%,

學習較好者佔20%。中等生佔大多數,本學期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動手動腦,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

二、本學期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工具畫圓;掌握圓周長和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周長和圓面積。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會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和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4、使學生認識圓柱,圓柱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5、初步學會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會看和製作簡單的統計表。會看和製作含有百分數的複式統計表,瞭解簡單的統計圖繪製方法。

三、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圓7課時左右

第二單元:百分數15課時左右

第三單元:比例12課時左右

第四單元:圓柱、圓錐10課時左右

第五單元:簡單統計12課時左右

第六單元:總複習23課時左右

四、改進教學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改掉以往教學滿堂灌的方法,通過創設情景環境,讓學生逐步參與教學過程,改變學生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

2、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設計合理的CIA課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注重在教學中利用簡單的自制教具加深學生的理解。

3、重知識的連慣性和聯絡性,注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注重觀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五、教學業務學習及有關教學活動的安排:

第一週:學習新教學大綱,領會其精神實質。

第三週:研究教研課題“生活化、情境化課堂教學”有關事宜。

第五週:進一步學習製作簡單的課件。

第八週:研究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的型別及結構。

第十週:進行階段性教學經驗總結,找出教學中的不足。

第十二週:總結期會考試出現的問題。

第十五週:研究有關期末考試總複習的有關事宜。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擔任五年級二班數學教學工作。五年級二班除幾個學生基礎較差外,其餘學生整體水平較好。但是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很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強,而個別同學,連最基本的數學問題都不能熟練解決。針對這些情況,本學期要注重因材施教,力爭縮國小生之間的差距。同時抓好課堂教學,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多多關注後進生,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提高綜合能力。同時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孩子的成績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除保持和延續了青島版教材特有的由“情境串”引出“問題串”、“板塊式”的編排結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凸顯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強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外,本冊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了學生身邊的、熟悉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內容為素材,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使學生能通過觀察、思考、動手實踐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主要內容有:“完美的圖形”、“山東假日遊”、“冰淇淋盒有多大”、“水與冰”、“啤酒生產中的數學”、“快樂足球”、“我們長大了”。

三、具體教學要求

1、數與代數。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會進行百分數和小數、分數的互化;結合具體例項,理解成數、稅率、折扣與利息的意義,能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資料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根據其中的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能運用正、反比例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明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和比例尺三者之間的關係;能運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通過回顧整理,能系統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礎知識;能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會使用學過的簡便演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系統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通過回顧整理,鞏固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學計量單位間的進率,並能較熟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改寫。

2、空間與圖形

(1)通過觀察、操作等方法,認識圓;會用工具畫圓;掌握圓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圓的周長和麵積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掌握圓柱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圓柱、圓錐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回顧整理,比較系統地掌握所學幾何形體的特徵,熟練地計算這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簡單的圖畫、測量等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統計與概率

(1)藉助具體例項,認識眾數、中位數;會求資料的眾數和中位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量來描述、分析資料,並能作出合理的推斷。

(2)結合具體例項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會用扇形統計圖表示資料。

(3)通過回顧整理,系統掌握統計圖表、統計量及可能性等有關知識。

4、實踐與綜合運用

(1)在綜合應用中,加深對百分數、所學幾何形體體積的理解,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步驟與方法。

四、教學進度

按教研中心要求的進度進行教學不超講不深講。

五、教學措施

(一)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於數學學習非常重要。我將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喜歡上課、喜歡老師,進而喜歡數學。

(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教學中,我將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我還將利用教材創設生動有趣的現實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引導學生自己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我將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願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

(四)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中,我將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並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教學中我將注意改變由教師為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地用數學眼光“看世界”的意識。

(五)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學中,我將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有教學方法。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5

教學目的

1.認識2個生字, 會寫2個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3.感悟詩歌的內容,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4.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時局的意思。

2.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 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收集送別詩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師:同學們, 你們還記得《贈汪倫》這首詩嗎?誰來背一背?(生背誦《贈汪倫》)

2.師:誰來說說這首詩的作者李白為什麼寫這首詩。(因為李白要回家鄉去了,汪倫很捨不得他,親自來送他,李白很感激汪倫)

3.師:從古到今,人們在離別的時候總是特別的難過。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見證一段深厚的友誼吧。

4.師板書課題。(20 送元二使安西)

二、學習古詩

(一)複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師:誰還記得學習古詩的三大步驟?

1.解詩題,知作者。

2.抓字眼,明詩意。

3.多誦讀,悟詩情。

師:你們的記性都很好。現在,讓我們根據學習古詩的這三大步驟,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自主合作學習古詩

1.解詩題,知作者。

(1)師:通過預習,誰來說說這首詩的題目應該怎麼解釋?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別 元二:王維的好朋友 使:出使 安西:安西都護府

(2)強調題目讀法 送元二/使安西

(3)齊讀課題。

(4)師:王維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李白送別的故人是誰啊?(孟浩然)

(5)師:同學們的記性真好,現在誰再來介紹一下作者王維的生平呢?

(王維 701-761),字摩潔,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通音樂,工書畫。唐代著名詩人。

2.抓字眼,明詩意。

(1)師:知道了詩題和作者,現在就請同學們根據學古詩的第二個步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這首古詩,可以用鉛筆在旁邊做批註,寫下你們的解釋或感受。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彙報。

渭城朝雨浥輕塵,

渭城(字眼,點明地點):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點明時間):早上(同朝辭白帝彩雲間)

浥:溼潤(注意字型)

輕塵:塵埃(注意“塵”字的“小”沒有勾)

解釋:渭城早上的雨溼潤了道路上的塵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新:煥然一新。

解釋:旅店外的綠柳被雨水沖洗得煥然一新。

師小節:這一句詩都是描寫作者當時所看到的景物。

勸君更盡一杯酒,

勸:請。

君:對人的尊稱,表示“你”的意思。

更盡:再飲完。

解釋:請你再喝完一杯酒。

師:從這句詩中,你看見了什麼?感受到什麼?(王維和元二喝了好幾杯酒卻還沒離開,看出他們依依不捨)

西出陽關無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釋:等你西行出了陽關就再也沒有一個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師小結:從這一句詩你體會到什麼?(詩人與好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3.多誦讀,悟詩情

(1)複習誦讀方法。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古詩,瞭解了古詩的大意,接下來請同學自己帶上感情,把這首古詩美美地讀一讀,能背誦的同學就背下來。

師:學完古詩,應該做什麼呢?(多誦讀,悟詩情)誰還記得誦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小組讀、輪誦、疊誦、表演讀、唱誦……)

(2)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朗讀的時候不要影響其他小組。

(3)彙報:哪個小組願意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古詩?

(4)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可以帶上自己的動作。

三、練習

比比誰的反應快

1.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________。

3.浥這個字讀________。

4.柳樹的顏色是________。

5.古詩前兩句是寫景還是寫送別的?

6.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同學們反應都很快, 有興趣的下課後自己出幾道題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四、課外拓展

你們還記得以前學過的送別詩嗎?(生自己說說以前學過的或讀過的送別詩)今天我們學習又學了一首送別的詩,這裡還有幾句送別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五、總結

一首簡短的古詩, 往往包含著詩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學們課後能自己找幾首古詩來反覆誦讀,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生字書寫本。

3.背誦、默寫這首古詩。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6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的五{1}、五{2}兩個教學班,每班學生數為40人左右。由於我擔任這兩個班的數學課,所以對學生比較熟悉。學生對勞動技術課還是比較喜歡,他們喜歡動手,喜歡做實驗,這對我來說有利於上好本學期的勞動技術課。但是也有極個別的學生上課不認真,比較隨便,影響了上課,這學期對這些學生要加強教育。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級的勞動技術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社會生活為主要內容,編排了一些看看、說說、做做的內容。尤其強調實踐性,要求學生都要親自動手實踐,以提高動手能力。本冊教材內容主要有:1、茶杯套2、奇妙的針法組合3、小錢包4、植樹5、可樂瓶6、可愛的小淘童7、哈哈照相機8、常春藤插育苗法9、校服上的小標記10、養雞11、肉餅蒸蛋12、休閒躺椅模型製作13、點亮金箍棒14、噴水動力車模型製作15、獨輪手腿車模型製作16、洗衣機的使用17、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 這些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而且,教師還應根據實際適當補充鄉土教材,以提高學生對勞動技術課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教學措施: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科技特色,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為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根據本學期五年級勞動技術課的要求、內容和班級學生實際,我決定採取以下教學措施:

1、把握綜合實踐活動各指定領域共同的價值追求。

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組成部分,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在性質上,都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都直接面向學生的生活和經驗,都超越具體的體系化的書本知識。在價值追求上,都以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社會責任感,豐富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現實體驗和經驗為終極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種功利的技術和書本知識為終極目的。認真鑽研教材,熟悉教材,備好每一堂課,尤其做到親自動手。凡要求學生會做的小製作、小物件,首先自己會做,並在課堂上認真做好演示,激發學生上勞動技術的興趣。

2、把握各指定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絡,注意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延伸。

在實施具體的活動主題與活動專案的過程中,不應僅僅侷限在完成某一領域的具體任務上,而應注重各領域任務和內容的相互滲透和延伸。如學生開展關於綠化與環保問題的研究性學習,學生了解了綠化的分佈情況、種類、好處、破壞情況等,得出了加強綠化、保護綠化的治理方案或建議,教師可根據實際,引導學生做些環境保護法律的社會宣傳活動,開展力所能及的環境治理的義務勞動,這樣較好地把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結合起來,使得三類活動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努力學習資訊科技,摸索資訊科技與勞動技術課整合的方法。通過運用資訊科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上課作好充分準備,按時進課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35分鐘教學質量。

4、關心好差生,對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做好個別輔導,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動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績記錄。

6、寫好教學反思,取得上勞動技術課經驗。

五、課時按排:

第一週:茶杯套 1課時

第二週:奇妙的針法組合 1課時

第三週:小錢包 1課時

第四周:植樹 1課時

第五週:可樂瓶 1課時

第六週:可愛的小淘童 1課時

第七週:哈哈照相機 1課時

第八週:常春藤插育苗法 1課時

第九周:校服上的小標記 1課時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7

本學期我們班共有29名學生,大部分學生平時在數學學習上態度較好,上課能認真聽講,能自覺按時完成作業,但有個別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加上學習方法有待改進,導致與班級整體脫節。針對本班的數學教學現狀,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是在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採取以優帶差促中等趕優等的辦法,同時不忽視優生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

一、教學內容

(一)教學內容: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

(二)教學重點: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

(三)教學難點: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的面積、多邊的面積的計算。

二、教學目標: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資料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瞭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髮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措施

1.在集體備課基礎上,還應同年級老師交換聽課,及時反思,真正領會教學設計意圖,提高駕御課堂的能力。應轉變觀念,採用“激勵性、自主性、創造性”教學策略,以問題為線索,恰當運用教材、媒體、現實材料突破重點、難點,變多講多練,為精講精練,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與學的效益。

2.通過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始終一貫,科學而嚴格的要求。

3.轉變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將“重視結論”的教學轉變為“重視過程”的教學,注重再現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

4.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一起擺擺、拼拼、說說,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

6.練習的安排,要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對優生、潛能生都要體現有所指導。

7.增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8.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科學育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

2023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8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陸游寫的這首愛國詩。

★背誦和默寫課文。

★在拓展閱讀中體會陸游的誠摯的愛國情懷。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課件。

學習過程

一、誦讀全書,感悟詩語音韻美。

師 (板書: 秋)秋在許多文人的眼中是淒涼的,傷感的。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板書:陸游)面對秋夜(板書:夜)迎著習習涼風,他傷感(板書:感)什麼呢?我們來學他寫的一首詩,拿出本子,和老師一起把課題完整地寫下來。

師:憑感覺,你認為這個題目該怎麼讀?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師:出現了好幾種停頓的讀法,到底哪一種恰當呢?我們理解了這個題目的意思就知道了。我們看,這個“曉”指什麼?

生:“曉”是指天亮的意思。

師:整個題目呢?

生:秋天的後半夜,將要時候,陸游走出籬笆做成的門迎著習習的涼風深有感慨。

師:把題目的意思自由講一講。

(全體學生練講詩題目的意思)

師:根據題目的意思,我們可以再來讀一讀課題。

生:(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師:我們學古詩離不開一個“讀”字,請同學們放開嗓子讀課文,多讀幾遍,讀準沒個字音,把這首詩讀順口為止。

生:(自由朗讀)

師:(大螢幕顯示詩)我請幾位同學讀一讀詩。

師:這首詩中有兩個生字,請同學們抄一抄。抄寫完後再自己讀一讀,讀到背誦出為止。

生:(抄生字,並且背誦。)

師:(巡視)老師發現有好多同學都已經背誦出來了。少兒好記性,咱們是應該趁這大好時光多背誦一些詩詞名句。我們一起背一遍。

二、理解詩意,領悟詩語精練美。

師:讀了好多遍詩,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畫面嗎?咱們可以藉助書上重點詞語的解釋(板書:釋)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解釋。

生:(自由讀)

師:我們可以嘗試著把自己從詩中讀到的畫面說一說。

生:(自由練說,教師巡視)

師:誰能把第三句的畫面說清楚。(發現有幾位學生舉手,指一名學生上講臺說)

生:“在金兵統治地區的人民受盡了折磨,眼淚都哭幹了。”

師:難句攻克了,其他幾句表達起來應該不會有大問題,誰會?

生:三萬里長的黃河浩浩蕩蕩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西嶽華山直插雲霄與天連在了一起。可惜這大好河山落到了金人手中。在金兵統治下的人民受盡了折磨,眼淚都哭幹了,他們盼望南宋王朝的軍隊來解救他們。可是等了一年又一年,終於失望了。

師:說得真有水平!有些詞語很有畫面感,比如:“浩浩蕩蕩、直插雲霄”等

三、拓展畫面,領悟詩中表達情。

師:一首詩的畫面和內涵僅是短短的幾句話就能蘊涵?不是的。“遺民淚盡胡塵裡”又是怎樣的情景啊!

課件(音樂畫面)介紹背景:

(解說詞)1126年,金兵攻入北宋首都開封,第二年4月七年級,金兵俘虜了皇帝和后妃、皇女以及其他皇親國戚共三千人北去。大量皇室用品和所藏的書籍全部蒐羅一空,北宋政權滅亡。5月,宋高宗稱帝,建都杭州歷稱為南宋。祖國的一半土地被金兵佔領,淪陷區的老百姓在金兵的蹂躪下受盡了折磨。而皇室卻在杭州花天酒地。有詩寫道: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朝廷對金採取屈辱投降的政策。簽定屈辱的條約:①南宋世世代代稱臣於金;②東淮水中流,西至大散關,中間唐鄧兩州都屬於金國;③每年向金交納銀25萬兩,絹25萬匹。陸游生活在這樣屈辱的年代,怎能不心如刀割!帶著此情、此恨,我們讀讀這首詩。

師:南望王師又一年,盼了多少年啊!他天天盼,日日盼,52歲時,他寫下了這樣的詩。

(大螢幕顯示,配有插圖)

關山月

1177年陸游 52歲作

中原干戈古已聞,

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

幾處今宵垂累痕。

干戈:戰爭 豈:難道 逆:叛逆者

師:從52歲盼到61歲,他寫下了這樣的詩作的(引讀)

(大螢幕顯示,配有插圖,學生朗讀)

書憤

1186年陸游 62歲作

早歲哪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氣如山:氣壯山河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

瓜洲渡、大散關:分別指地名。

師:盼啊,盼啊,盼到了67歲,終於病倒在床,在詩中這樣寫道:

(大螢幕顯示,配有插圖,學生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192年 陸游 67歲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恩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尚:還 戍:守衛 輪臺:邊疆 夜闌:夜深人靜的時候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

師:秋風習習,夜不能寐,恨青山落入他人之手。陸游望穿雙眼,盼到了68歲,

(大螢幕顯示,配有插圖)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193年 陸游68歲作

三萬裡河東入海,

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

南望王師又一年。

(學生一起有感情地讀完全詩)

師:盼到了86歲,還是沒有看到祖國統一啊,他死不瞑目呀,憂憤之極傷心地留下了千古流誦的詩篇,帶著生前的恨不見中原的憤恨與世長辭。

(大螢幕顯示,配有插圖,學生朗讀)

示兒

1121陸游86歲作

死去遠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師:我們就選擇其中一是首詩背誦下來。

(學生自由背誦後彙報背誦的情況)

師:長眠在地下的陸游一定還在盼望中原的統一。陸游死後66年,也就是1276年元兵攻入杭州(課件顯示)俘虜了南宋皇帝,實現了全國的統一。陸游的子孫雖然看到了九州一統,可那是元人統治下的中原統一,而不是陸游希望的南宋王朝統治下的九州大統,他的子孫在家祭的時如何像祖先哀告呢?假如陸游地下有知,又該是何等的感慨呢?我們再來讀一讀今天所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生:(用悲涼、高亢的情感背誦《〈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師:帶著這份悲憤,我們把這首詩刻在我們的作業本上。或抄寫或默寫。

四、總結全詩,激發研究興趣。

師:大家也許還不知道,陸游寫詩60年,一生創作了一萬多首詩,其中愛國詩就佔了近80%。

師:課外我們可以開展一些語文活動,哪些學習活動呢?

生:收集陸游的愛國詩。

生:開展陸游詩的朗誦會。

生:編寫有關陸游的研究報告,如“生平介紹、所處年代,詩歌歸類”等等。

師:你很有創意,是一個研究型的人才。

生:陸游詩配上簡筆畫。

生:·····

師:期盼著你們的研究成果儘快與大家見面。

板書設計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遺民苦盼

憂國憂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jihua/jingxuan/j7ydn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