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精選19篇)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精選19篇)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

課程內容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精選19篇)

瞭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知道岳飛抗金的事蹟和南宋偏安。

教學目標

學生觀察圖片、地圖,並結合材料和課文內容,瞭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並對北宋亡國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講述岳飛抗金的故事,學習岳飛精忠報國、正氣凜然的精神;學習相關史實,嘗試對宋金和議進行分析和評價,知道南宋偏安;認識我國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形成。

教材分析

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主要學習三個子目的內容:女真族的崛起、金滅遼及北宋、南宋的偏安。教材一方面講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權,先後滅掉了遼和北宋,並在對南宋的戰爭中擄掠殘殺,遭到了岳飛等南宋軍民的奮起抵抗,最終和南宋達成和議,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另一方面課文貫穿了民族交融這條暗線。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主動學習漢族的政治制度與先進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程序。

這一時期頻繁的戰爭給各族人民帶來了災難,但也造成了人口的遷徙,為大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創造了條件,加強了經濟文化交流,形成民族交融的新高潮,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而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為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創造了安定環境,有利於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這些都為下一課《宋代經濟的發展》作了鋪墊。

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經過半年多的學習,已經逐步的掌握了一定學習歷史的方法,具備了一部分分析問題的能力,但感性多於理性,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和培養。所以依託圖片資料以及通過講岳飛抗金的故事等形式,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調動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另一方面,教師需提供文獻資料,進行相關引導,讓學生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學習,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判斷。

重點

女真族的崛起;金滅遼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難點

南宋的偏安。

教學資源

(1)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2)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3)[元]脫脫等《金史》

(4)蔡美彪:《大家講史:遼金元史十五講》,中華書局20__年版

(5)鄧廣銘:《岳飛傳》,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卜憲群總撰稿:《中國通史》第四卷,華夏出版社20__年5月版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想一想,遼和西夏分別由哪個民族建立?遼是由契丹族所建,而西夏由党項族建立。這時期民族間雖然有爭戰,但仍已和為主,民族關係進一步發展。今天我們將學習《金與南宋的對峙》,金是由哪個民族建立的呢?又是如何滅掉遼和北宋?南宋與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螢幕中的圖片,你能從中獲取哪些關於女真族的資訊?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注意到了女真人的穿著裝扮以及使用的工具還有生活的地點等等,從而得知女真族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他們擅長騎射,過著遊牧漁獵的生活。在遼宋時期,女真族受到遼的控制和壓迫。

這是大金得勝陀頌碑。它位於今天的吉林松原,用女真文和漢文記載了完顏阿骨打誓師反遼的史實。從碑文中,我們可以得知女真為何要抗遼?“失道”“腥聞於天”,說明遼國末年政治十分腐敗。石碑所立之處相傳即當年阿骨打立馬號眾的“高阜”。選擇這樣一個地形十分險峻的地方並當眾宣佈“今將問罪於遼”,阿骨打有著深思熟慮的戰略眼光。隨著他進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統一,女真族的力量不斷增強,原有的軍事部落聯盟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女真貴族及其所屬民眾迫切要求建立一個新的統治機構即國家。在誓師後,首戰便大獲全勝,奪取了寧江州。於是第二年也就是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太祖是其廟號,而他的諡號是武元。可以說,在女真的崛起過程中,這位武元皇帝功不可沒。

他注重改革。請同學們將這段材料齊讀一遍。這是女真族所特有的“猛安謀克”制度。“三百戶為謀克”一個“戶”字說明了什麼?改革後的“猛安謀克”由單純的軍事組織變成了軍事和行政組織。再看這段材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金太祖非常注重農耕生產,說明了“猛安謀克”不僅能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也能在組織生產和鞏固統治中起巨大的作用。金太祖不僅經濟上向漢族學習,文化上也向中原學習。女真最初沒有本國的文字。阿骨打建國後命人仿造漢字和契丹文字,創制了女真文字。女真族就這樣一步步崛起,一步步強大起來,而對手遼國卻是腐敗不堪,危機重重。女真逐步具備了滅遼,甚至滅北宋的實力。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結合地圖,講一講金滅遼、北宋的過程。老師先示範講解金滅遼的過程,然後同學們再結合課前準備的內容講解金滅北宋的情況。1115年,金建立後,完顏阿骨打就率兵攻陷黃龍府,後又連創遼國援軍,取得了主動地位。1116年正月,渤海人高永昌擁兵佔據遼國東京自立為王。金太祖乘機派兵攻打遼的東部,先後打敗了遼和高永昌的軍隊,佔領東京。在金遼議和失敗後,金軍再次大舉進攻,於 1120年五月,攻陷上京,天祚帝離京外逃。至此,遼國的疆土已被金兵佔領過半。1121年十二月,阿骨打以佔領遼國的全部疆土為目的,再度發兵。並於1122年正月,攻克中京,四月,攻陷西京,十二月,攻入南京就是今天北京市。至此,遼國五京俱陷,已瀕於最後的滅亡。而1123年八月,阿骨打這位金朝的開國皇帝病死於返回金都的途中。然而,他親手開創的基業被他的宗室和子孫們所繼承。1125年二月,金軍在應州境內俘虜天祚帝,遼朝宣告滅亡。接下來,請同學們來講解北宋被滅的情況。同學們的講解繪聲繪色,而且觀察也細緻入微,注意到金分東西兩路對北宋都城形成合圍之勢。1127年,歷史上的靖康之年,北宋滅亡。靖康之恥令人心痛,痛定思痛。

請看這段材料,原本宋金是結盟關係,思考為什麼北宋朝廷要主動結好女真,遣使相約夾攻遼朝?他圖謀什麼?原來北宋政府想借金的勢力,收復失地。但金在與北宋聯兵攻遼的過程中,看到了北宋的一些弊端。請結合材料、課文及所學知識,進一步思考一下北宋滅亡還有哪些內因?同學們的思維非常開闊。總結一下,主要有北宋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軍隊和地方戰鬥力不強,再加上統治者無心抵抗,只想妥協求和,這樣軍隊士氣低落,常常不戰而逃。靖康之變最終發生。

金滅北宋後,有沒有停止南下的步伐?顯然沒有。再請同學們觀察《金南下形勢圖》,看看能獲得哪些主要的資訊?歸納一下,主要有:1127年,也就是北宋滅亡後同一年,趙構建立南宋,後來最終定都在臨安。金軍南下過程中,遭到岳飛等抗金軍民奮起抵抗,特別是“岳家軍”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岳飛的抗金事蹟,數百年來一直被民眾傳頌。你能不能生動地給大家講一講岳飛抗金的故事呢?岳飛,字鵬舉,柏州湯陰人就是今天河南湯陰人,在抗擊金朝入侵的戰鬥中,以勇氣和才能嶄露頭角,成為一名將領。1130年,他以數千人的兵力,將兀朮10萬大軍趕到長江以北,收復建康,從而聲名大震。岳飛以驅逐入侵者,收復中原故土為己任,力主北伐,所率領的“岳家軍”多次打敗金軍,成為南宋抗金斗爭的一箇中流砥柱。尤其是在1140年7月,金兀朮率部在郾城與岳家軍對陣,岳飛令其子岳雲率輕騎攻入敵陣,往來衝殺。金軍出動重鎧騎兵“鐵浮屠”作正面進攻,另以騎兵為左右翼,號稱“柺子馬”配合作戰。岳飛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迎戰,並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敵兵,下砍馬足,殺傷大量金兵,使其重騎兵不能發揮所長。岳家軍中的勇將楊再興,突入敵陣,打算活捉金兀朮,殺金兵數百人。雙方從下午激戰到天黑,金軍大敗。郾城之戰是宋金雙方精銳部隊之間的一次大決戰,宋軍以少勝多,給金軍以沉重打擊。接著岳家軍又在潁昌府打得金兀朮狼狽逃竄,並一直追擊到距汴京僅四十五里之遙的朱仙鎮。這時黃河南北許多堅持鬥爭的義兵,都打著岳家軍的旗號響應岳飛的北伐,其他各路宋兵也轉入區域性反擊。抗金斗爭呈現一派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方是時,岳飛喜極,對其部下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金軍驚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金兀朮曾準備撤離開封,到河北以避岳家軍的兵鋒。岳飛根據中原戰場的大好形勢,向高宗上書提出宋軍全線進攻,渡河以光復失地的要求,然而宋高宗所求的只是抵擋住金軍的進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成為金的屬國就已心滿意足了。所以不僅不同意岳飛的要求,反而急忙下令各路宋軍班師,使岳家軍處於孤軍無援的狀況,接著又連發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退兵,岳飛悲憤惋惜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然後無可奈何地下令班師,班師路上,民遮馬慟哭,哭聲震野。宋高宗、秦檜強令岳飛班師後,為了掃清向金人議和的障礙,先後解除了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兵權,然後向金乞和,並且誣陷岳飛謀反,把岳飛和他的兒子岳雲逮捕入獄。抗金將領韓世忠去質問秦檜,根據什麼說岳飛謀反,秦檜拿不出證據,竟厚顏無恥地說:“莫須有。”韓世忠憤怒地對他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檜殺害了岳飛。那時候,岳飛剛39歲。岳飛被害以後,臨安獄卒隗順偷偷地把他的遺骨埋葬起來。直到宋高宗死後,宋孝宗即位,岳飛的冤獄得到平反昭雪,人們把岳飛的遺骨改葬在西湖邊棲霞嶺上,後來又在嶽墓的東面修建了岳廟。宋寧宗在位時追封岳飛為鄂王。現在,在莊嚴雄偉的岳廟大殿裡,端坐著全身戎裝的岳飛塑像,塑像上方懸掛的匾額上,刻著岳飛親筆寫的“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在岳飛墓門對面,還放著用生鐵澆鑄的秦檜、王氏等人反剪雙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對民族英雄的景仰和對賣國賊的憎恨。

想一想:人們為什麼尊重和愛戴岳飛?是的。岳飛是靡靡之音籠罩下南宋為數不多的浩然正氣。他立志為國殺敵,訓練了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岳家軍”。他保衛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站在正義的一面,必將受到萬世景仰。他有力地阻止了金兵南下,為南方地區創造了相對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雖然他遭到宋高宗和秦檜等人的迫害,但他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

而宋金最終達成了和議。請同學們歸納一下和議的

主要內容有哪些?主要內容有: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再請同學們根據所給材料議一議和議產生了哪些影響?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這不僅是南宋的恥辱,而且給南宋人民帶來了沉重負擔。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使得金宋疆域從此穩定下來,確立了南宋與金的對峙局面。此後的四十年間,雙方再也沒有發生過大的戰事,說明了宋金和議後獲得較長的和平局面,這樣有利於南北經濟發展和各族人民友好交往。

總而言之,從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到金與南宋的對峙,各民族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進一步發展。少數民族政權,學習先進漢文化和生產方式,推動了我國邊疆地區的發展。而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南宋的偏安,在一定程度上為江南地區的生產創造了安定環境,有利於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我國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除了本課所學的岳飛等英雄外,你還知道哪些民族英雄,請課後找一找,並講一講他們的事蹟。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2

【學習目標】

1.知道金的建立、金滅遼與北宋以及南宋建立的基本史實

2.瞭解岳飛抗金的英勇事蹟,知道宋金議和的內容及影響

3.認識岳飛抗金的正義性,正確看待我國曆史上的民族關係

【學習重點】女真建立金和岳飛抗金

【學習難點】如何評價岳飛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11世紀末,完顏部的首領 進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統一。

2. 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________,他就是 。

3.金太祖改革女真部落 ,頒行 ,發展生產,女真勢力迅速壯大。

4.女真崛起之時, 和北宋的統治危機重重。

5. 年,遼被 滅亡。

6. 年,金軍攻破 ,北宋滅亡。

7.北宋滅亡後, 登上皇位,他就是 ,定都 ,史稱南宋。

8.南宋初年, 幾次大舉南下,南宋軍民奮起抵抗。

9. 統率的“岳家軍”在________大敗金軍主力,迫使金軍後撤。

10.在有望收復中原之時,宋高宗和__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危及他們的統治,下令岳飛班師,並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

11.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 ,並給金歲幣,雙方以________________一線劃定分界線, 局面形成。

二、合作探究

如何評價宋金議和?

三、練習鞏固

1.下列人物中,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權的是( )

A.完顏阿骨打 B.耶律阿保機 C.元昊 D.鐵木真

2.歷史上的“靖康之變”發生於( )

A.北宋與南宋之間 B.遼與南宋之間

C.遼與北宋之間 D.北宋與金之間

3.岳飛的抗金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主要是因為( )

A.岳家軍紀律嚴明,英勇善戰 B.他堅持的是正義的抗金斗爭

C.他被秦檜誣陷,蒙受冤屈 D.他的抗金斗爭使南北獲得了長久的和平

4.明朝人在詞中感慨岳飛的遭遇:“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①岳飛抗金勝利後達成了澶淵之盟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的統治受到威脅

③秦檜以謀反罪害死了岳飛 ④岳飛的遭遇受到後世的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標誌著宋金南北對峙局面形成的是( )

A.澶淵之盟 B.南宋的建立 C.宋金議和 D.金遷都到中都

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人自宋後少名檜,我至墳前愧姓秦。

——秦觀

材料二: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岳飛《滿江紅》

(1)材料一中“忠骨”是指誰的遺骨?“佞臣”指誰?

(2)材料二“靖康恥,猶未雪”中“靖康恥”指哪一歷史事件?

四、課後反思

參考答案:

一、1.阿骨打 2.1115 大金 金太祖 3.軍政體制 女真文字 4.遼 5.1125 金 6.1127 開封 7.趙構 宋高宗 臨安 8.金軍 9.岳飛 郾城 10.秦檜 11.稱臣 淮水至大散關 宋金對峙

二、(1)宋金議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條件換來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負擔。(2)使社會較為安定,南北方交流密切。(3)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南方經濟的發展。(4)有利於民族交融的加強和社會的進步。

三、1.A 2.C 3.D 4.C 5.C

6.(1)岳飛。秦檜。(2)北宋滅亡。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3

【學習目標】

1.知道金國的建立,以及滅亡北宋的史實。

2.知道南宋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岳飛抗金,宋金議和及對峙局面的形成。

【重點難點】

重點:女真建立金和岳飛抗金。

難點:如何評價岳飛。

【自主學習】

1.女真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11世紀末,完顏部首領 統一了女真各部。 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

2.1125年,遼被 滅亡。 年,金軍攻破開封, 滅亡。

3.1127年, (宋高宗)稱帝,後來定都 ,史稱南宋。

4.南宋岳飛等抗金將領從金軍手中收復了許多失地,“ ”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迫使金軍後撤。宋高宗和秦檜向金求和,並以“ ”的罪名殺害岳飛。

5.宋金達成和議, 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 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 對峙局面形成。南宋統治者滿足於現狀,偏安江南一隅。

【合作探究】

1. 岳飛受到後世人民懷念的原因是什麼?

2. 在有望收復中原之時南宋為什麼與金議和?和議的內容是什麼?議和有什麼影響?

【當堂達標】

1.12世紀初,起兵抗遼並在會寧稱帝的女真族傑出的首領是( )

A.耶律阿保機 B.完顏阿骨打 C.元昊 D.松贊干布

2.以下政權被金消滅的有( )

①遼 ②北宋 ③西夏 ④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3.北宋靖康年間,一位書生奮筆疾書:“恨金邦胡虜猖獗,哀兩帝身陷塞北”,詩中的“兩帝”是指 ( )

A.宋高宗、宋真宗 B.宋徽宗、宋欽宗

C.宋高宗、宋欽宗 D.宋徽宗、宋高宗

4. 南宋是北宋滅亡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江南建立的政權,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的朝代。趙構後來被成為( )

A. 宋高宗 B. 宋欽宗 C. 宋真宗 D. 宋神宗

5. 設想南宋初年,你生活在郾城,你的愛國行動莫過於參加( )

A. 打退遼軍的戰鬥 B. 西夏與宋的邊境戰鬥

C. 女真起兵抗遼的鬥爭D. 岳飛抗金的戰鬥

6.油條是我國常見的早點食品之一,它還蘊涵著豐富的歷史內容。油條最早出現於杭州,俗稱油炸“檜”,此一名稱反映了百姓對哪一位歷史人物的同情與肯定( )

A.岳飛   B.衛青  C.屈原  D.張騫

7.宋金對峙局面最終形成的標誌是( )

A. 澶淵之盟的簽訂 B. 金滅遼

C. 宋金達成和議 D. 金把都城遷到燕京

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檜……言飛孤軍不可久留,乞令班師。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宋史》卷365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兩幅圖都與哪一歷史人物有關?

(2)這個人精忠報國,堅持抗金,宋高宗和秦檜為什麼還要“乞令班師”?

(3)材料二中的“十年之功”是指什麼?這個人班師回朝後結果怎樣?

(4)假如你就是這個人,你會班師回朝嗎?為什麼?

參考答案

【自主學習】略。

【合作探究】

1. (1)金軍南下攻宋,燒殺搶掠,給人民帶來災難。岳飛抗金是正義戰爭,符合廣大人民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

(2)岳飛領導的“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屢敗金軍,得到人民支援和擁護。

(3)岳飛抗金戰功卓著,卻遭投降派的誣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因此,岳飛受到人民的永久懷念。

2. 背景: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危及他們的統治,下令岳飛班師,並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內容: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河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影響: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南宋統治者滿足於現狀,偏安江南一隅。

【當堂達標】

1.B 2.C 3.B 4. A 5.D 6.A 7.C

8.答案:(1)岳飛。

(2)害怕抗金力量的壯大會威脅他們的統治。

(3)經過十年抗金斗爭,南宋收復了許多失地,抗金斗爭順利發展。被宋高宗解除了兵權,之後被秦檜以所謂“莫須有”的罪名殺害。

(4)之一:不會。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了國家、黎民百姓,不能班師,要堅持到底。之二:會的。封建社會,忠君思想突出,作為地主階級的一員,皇帝的命令高於一切。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使學生了解女真的興起和女真的統一;完顏阿骨打稱帝建金;金滅遼

和北宋;南宋的建立,岳飛抗金與宋金議和。通過對金與遼、金與宋關係

的學習和了解,認識到民族友好是我國多民族國家發展的主流,正確認識

宋金議和對民族和平與發展所起的作用,培養學生辯證地認識和思考問

題的能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岳飛事蹟的瞭解,感受他身上所體現的崇髙愛國熱情和高尚

的個人品質,學習從歷史人物身上吸取營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各民族

在不斷的交往中互相學習、互相融合,促進了他們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岳飛抗金、如何正確看待宋金對峙

教學難點金對遼戰爭前後性質的變化及如何正確看待宋金對峙。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金、南寧、西夏對峙圖”、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

二、匯入新課

教師多媒體課件播放《滿江紅》的朗誦音訊,展示《滿江紅》全文,提

問:同學們從這首詞中能夠感受作者怎樣的情感?作者岳飛為什麼會有

這樣的情感?

學生回答。教師過渡,導人新課:同學們都很好的從朗誦中感受到了

岳飛對敵人的痛恨和收復河山的決心,那麼《滿江紅》中提到的作戰雙方

是誰呢?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南宋和金。

三、講授新課

三、講授新課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

過著遊牧漁獵的生活。

結合P37圖片《女真人像》和《相關史事》瞭解女真人的生產和生活

情況。

2. 遼宋時期,女真族受遼的控制和壓迫。

3.當時女真族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顏部落逐漸兼併了許多部落。

11世紀末,完顏部落的首領阿骨打進一步完成了女真族各部的統一。從

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斷增強。12世紀初期,完顏阿骨打起兵抗遼,把遼軍

打得節節敗退。

4.1115年,完顏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他就是金太

祖。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軍政體制,頒行女真文字,

發展生產,勢力迅速壯大。

5.小結女真勃興的過程:生產發展—統一►抗遼—建立政權。

(二)金滅遼及北宋

1.正當女真崛起之時,遼和北宋的統治卻是危機重重,統治者腐敗無

能,人民不斷起義。當金軍攻佔了遼的一些地區後,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勢

力收復被遼佔領的失地,於是遣使與金聯絡,雙方訂立盟約,相約夾攻

遼朝。

2.北宋出兵伐遼,被遼軍打得大敗。而金軍卻勢如破竹,相繼攻佔遼

的都城和許多地區。1125年,遼被金滅亡。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課本P39《金、南宋、西夏對峙圖》,講述金滅遼的

過程。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後,啟發學生思考並回答:曾不可一世的遼為何會

走向滅亡?從遼的興亡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應該具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始終保持

奮發向上的精神。

3.金在與北宋聯兵攻遼的過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敗和軍事

上的無能,於是在滅遼後發動了對宋的戰爭。

4.面對金軍的強大攻勢,宋徽宗、宋欽宗無心抵抗,只想著妥協求和。

1127年,金攻破開封,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5.當遼、北宋的統治日趨腐朽時,生機勃勃的女真族是怎樣以摧枯拉

朽之勢,滅掉不可一世的遼,轉瞬又滅了北宋。

(1)討論:女真抗遼與金進攻遼、進攻北宋的戰爭性質是否一樣?為

什麼?請結合史實說明。

提示學生從目的、人民的態度得出女真抗遼是正義戰爭,女真攻遼、

攻北宋是非正義戰爭。

強調宋金戰爭、遼金戰爭屬於民族間的戰爭,如兄弟打架一般,不同

於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戰爭。

(2)引導學生小結:何為正義戰爭?何為非正義戰爭?

為反抗民族壓迫、奴役、掠奪,符合人民利益和社會要求的民族戰

爭 正義、進步戰爭;凡推行民族壓迫政策,對其他民族進行奴役與掠

奪、阻礙社會發展、違揹人民利益的戰爭——非正義、反動戰爭。

(三)南宋的偏安

1.北宋滅亡後,宋欽宗的弟弟趙構登上皇位,趙構就是宋高宗,後來

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2.南宋初年,金軍幾次大舉南下,南宋軍民奮起抵抗。岳飛等抗金將

領率軍北伐,從金軍手中收復許多失地。

3.岳飛統率的“岳家軍”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並乘勝追擊,迫使金

軍後撤。在有望收復中原之時,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危

及他們的統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飛班師,並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

岳飛。

4. (1)教師提出問題:岳家軍打勝仗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自主探究後回答。

教師歸納:岳飛抗金是正義的,得到人民和北方義軍的支援;岳飛的

軍事指揮才能;岳家軍作戰勇敢、紀律嚴明。

(2)教師提供材料,提出問題:為什麼宋高宗和秦檜要殺害岳飛?

學生分組討論後回答。

教師歸納:宋高宗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不希望人民武裝在戰爭中發

展,同時擔心岳飛擁兵自重,不如趁著南宋勝利和金人講和。秦檜擔心嶽

飛繼續勝利,使得抵抗派得勢,自己地位不保,想殺掉岳飛得金人歡心„

5.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

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1)對宋金議和,可利用地圖讓學生明確雙方劃定的分界線,古代歷

史上大多數南北分裂以淮河為界。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對峙”是什麼意

思?就是並存相對而立之意,雙方敵對狀態並未解除,只是沒有大的戰

爭,反映了宋金雙方政治、軍事力量基本處於均衡狀態。

(2)從和議的內容來看,和議是平等的嗎?和議對宋而言,意味著什

麼?

(屈辱:稱臣、獻金、割地)雖然在紹興和議中宋很屈辱,但卻換來了

和平,獲得了一個較長時間的相對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於生產的發展,

消極影響是加重了南宋人民的負擔,加劇了南宋政府的財政危機。

6.後來,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南宋統治者滿足於現狀,偏安江

南一隅。

四、課堂小結

金朝是我國曆史上少數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權,他們在反抗壓迫中

強大,建立了政權,推翻遼朝。又發動了對北宋的戰爭,導致北宋的滅亡,

也即靖康之恥。南宋建立後,在抗金的過程中,湧現出以岳飛為代表的一

大批抗金名將,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值得我們學習。紹興和議,是建

立在南宋屈辱基礎上的和議,但是獲得了一個較長時間的相對安定的和

平局面。

【課後作業】

完成對應課時練習。

附:板書設計

1.女真族的崛起: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2.金滅遼及北宋:1115年,金滅遼;1125年,金滅北宋(靖康之變)

3.南宋的偏安:趙構建立南宋;岳飛抗金;宋金和議——計砝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5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積累相關語言。

2.學習與運用略讀的方式,抓住閱讀重點,並讀出自己的心得。

3.學習葉老待人寬待己嚴的品質。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積累相關語言。

2.學習與運用略讀的方式,理清結構,基本理解文意。

教學內容與步驟

情景激趣:

張中行,原名張璇,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主要從事語文、古代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紀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與季羨林、金克木合稱“燕園三老”。季羨林先生稱讚他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許怡評價他涉獵廣泛,博聞強記,遍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諸多領域,人稱“雜家”。

《小雅》中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是說崇高的德行,雖然不能達到這種程度,可是心裡卻一直嚮往著。擁有崇高的德行,歷來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

今天我們所學的《葉聖陶先生二三事》中記載的葉聖陶先生就是一位擁有崇高德行的人,讓我們一起走進張中行的《葉聖陶先生二三事》,看看葉老具有怎樣的德行。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閱讀時,先讓學生採用略讀的方式,把握文章的要點,要求用序號標出意義段,用波浪線標出抒情或議論的文字,批註自己的閱讀心得,列出自己不懂之處。

略讀方法指導:

略讀又稱跳讀或瀏覽,是一種快速閱讀文章以瞭解其內容大意的閱讀方法。它要求讀者可以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據統計,訓練有素的略讀者的閱讀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3000到4000個詞。

略讀可以運用下列技巧:

1.不在隻言片語上糾纏,也不追求對所有細節都理解,只要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 要利用文章的標題、副標題、小標題、斜體詞、黑體詞、腳註、標點符號等,對文章進行預測略讀。

3.通過閱讀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以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體要素進行快速閱讀,如記敘文六要素,議論文抓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等。

在閱讀的過程中,校正讀音,積累語言:

繁碎:fán suì,繁雜瑣碎。

悲哀(bēi āi):指傷心、難過。

簡明扼要(jiǎn míng è yào):指簡單明瞭,抓住要點。

沾溉(zhān gài):浸潤澆灌。比喻使人受益。

高文典冊(gāo wén diǎn cè):冊:古代帝王發出的文書。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書、詔令。

攙合(chān hé):攙雜混合。

躬行(gōng xíng):指身體力行;親身實行。

師表(shī biǎo):①表率,在道德或學問上的學習榜樣。②謂作表率。

不恥下問(bù chǐ xià wèn):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請教問題為恥。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6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問題 學校要舉行美術作品比賽,小鷗很高興.想裁出一塊麵積為25 dm2的正方形畫布,畫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參加比賽,這塊正方形畫布的邊長應取多少?

師:∵52=25,

∴這個正方形畫框的邊長應取5 dm.

二、講授新課

師:請同學們填表:

正方形面積 1 9 16 36 425

邊長 1 3 4 6 25

師:上面的問題,實際上是已知一個正數的平方,求這個正數的問題.

師:一般地,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即x2=a,那麼這個正數x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記作a,讀作“根號a”,a叫做被開方數.

規定:0的算術平方根是0.

師:我們一起來做題.

展示課件:

【例】 求下列各數的算術平方根:

(1)100; (2)4964; (3)0.0001.

學生活動:嘗試獨立完成.

教師活動:巡視、指導,派一生上黑板板演.

師生共同完成.

解:(1)∵102=100,

∴100的算術平方根是10.

即100=10.

(2)∵(78)2=4964,

∴4964的算術平方根是78,即4964=78.

(3)∵0.012=0.0001,

∴0.0001的算術平方根是0.01,

即0.0001=0.01.

三、隨堂練習

課本第41頁練習.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與同伴交流.

師生共同歸納算術平方根的定義及其表示方法.

教師首先利用例子提出問題:請你說出上面等式右邊各數的平方根,通過學生動腦動口加深對算術平方根概念的初步理解;然後在上面敘述的基礎上提出算術平方根概念的符號表示方法,同時用練習鞏固所學新知,由量變到質變,使學生能牢固掌握本節內容.

6.1 平方根(2)

能用夾值法求一個數的算術平方根的近似值,會用計算器.

重點

夾值法估計一個數的算術平方根的大小.

難點

夾值法估計一個數的算術平方根的大小.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怎樣用兩個面積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面積為2的大正方形?

運用多媒體,展示課件:

怎樣用兩個面積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面積為2的大正方形?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操作、觀察、交流.

二、講授新課

師:將兩個小正方形沿對角線剪開,得到幾個直角三角形?

生:4個.

師:大正方形的面積多大?

生:面積為2的大正方形.

師:這個大正方形的邊長如何求?

學生活動:嘗試獨立完成.

教師活動:啟發,適時點撥.

師生共同歸納:設大正方形的邊長為x,則x2=2,由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可知:x=2.

∴大正方形的邊長為2.

師:小正方形的對角線的長為多少?

生:對角線長為2.

師:很好,2有多大呢?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交流.

教師活動:適時啟發,點撥.

師生共同歸納:

∵12=1,22=4,

∴1<2<2.

∵1.42=1.96,1.52=2.25,

∴1.4<2<1.5.

∵1.412=1.9881,1.422=2.0164,

∴1.41<2<1.42.

∵1.4142=1.999396,1.4152=2.002225,

∴1.414<2<1.415.

……

如此進行下去,可以得到2的更精確的近似值.

其實,2=1.41421356……它是一個無限不迴圈小數,無限不迴圈小數是指小數位數無限,且小數部分不迴圈的小數.

師:你能舉出幾個例子嗎?

生:能,如:3、5、7等.

師:如何用計算器求出一個正有理數的算術平方根(或其近似值).

學生活動:嘗試獨立完成例2.

師:請同學們用計算器求出引言中的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學生活動:用計算器小組合作完成.

第一宇宙速度:v1≈7.9×103 m/s;

第二宇宙速度:v2≈1.1×104 m/s.

展示課件:

1.利用計算器計算,並將計算結果填在表中,你發現了什麼規律?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

… 0.0625

0.625

6.25

62.5

625

6250

62500

… …

2.用計算器計算3(精確到0.001),並利用你發現的規律說出0.03,300,30000的近似值,你能根據3的值說出30是多少嗎?

師:你能說出其中的規律嗎?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歸納:

求算術平方根時,被開方數的小數點要兩位兩位地移動,當被開方數向左(右)每移動兩位時,它的算術平方根相應地向左(右)移動一位.

新知應用:

師:我們一起來做題:

展示課件.運用多媒體:

【例】 小麗想用一塊麵積為400 cm2的正方形紙片,沿著邊的方向裁出一塊麵積為300 cm2的長方形紙片,使它的長寬之比為3∶2.她不知能否裁得出來,正在發愁.小明見了說:“別發愁,一定能用一塊麵積大的紙片裁出一塊麵積小的紙片.”你同意小明的說法嗎?小麗能用這塊紙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紙片嗎?

解:設長方形紙片的長為3x cm,寬為2x cm.

根據邊長與面積的關係得

3x•2x=300,

6x2=300,

x2=50,

x=50.

因此長方形紙片的長為350 cm.

因為50>49,所以50>7.

由上可知350>21,即長方形紙片的長應該大於21 cm.

因為400=20,所以正方形紙片的邊長只有20 cm.這樣,長方形紙片的長將大於正方形紙片的邊長.

【答】 不能同意小明的說法.小麗不能用這塊正方形紙片裁出符合要求的長方形紙片.

三、隨堂練習

課本第44頁練習.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與同伴交流.

1.使每個學生都參與用計算器求一個正有理數的算術平方根,由於有的同學沒有帶計算器,所以沒有很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

2.平方根移動的規律,須讓學生通過查表、探索、發現、總結,最好是自己找出其中所蘊含的規律.

6.1 平方根(3)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7

一、目標與要求

1.理解對頂角和鄰補角的概念,能在圖形中辨認;

2.掌握對頂角相等的性質和它的推證過程;

3.通過在圖形中辨認對頂角和鄰補角,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二、重點

在較複雜的圖形中準確辨認對頂角和鄰補角;

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質和畫法;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與識別。

三、難點

在較複雜的圖形中準確辨認對頂角和鄰補角;

對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的理解;

對平行線本質屬性的理解,用幾何語言描述圖形的性質;

能區分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混合應用。

四、知識框架

五、知識點、概念總結

1.鄰補角: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且有一條公共邊的兩個角是鄰補角。

2.對頂角: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個叫的兩邊的反向延長線,像這樣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

3.對頂角和鄰補角的關係

4.垂直:兩條直線、兩個平面相交,或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5.垂線: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

6.垂足:如果兩直線的夾角為直角,那麼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7.垂線性質

(1)在同一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2)連線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3)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8.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同位角:∠1與∠5像這樣具有相同位置關係的一對角叫做同位角。

內錯角:∠2與∠6像這樣的一對角叫做內錯角。

同旁內角:∠2與∠5像這樣的一對角叫做同旁內角。

9.平行:在平面上兩條直線、空間的兩個平面或空間的一條直線與一平面之間沒有任何公共點時,稱它們平行。

10.平行線: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11.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命題。

12.真命題:正確的命題,即如果命題的題設成立,那麼結論一定成立。

13.假命題:條件和結果相矛盾的命題是假命題。

14.平移: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15.對應點:平移後得到的新圖形中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樣的兩個點叫做對應點。

16.定理與性質

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

17.垂線的性質:

性質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性質2:連線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18.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19.平行線的性質: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20.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3:同旁內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1.命題的擴充套件

三種命題

(1)對於兩個命題,如果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是另外一個命題的結論和條件,那麼這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命題,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另外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的逆命題。

(2)對於兩個命題,如果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是另外一個命題的條件的否定和結論的否定,那麼這兩個命題叫做互否命題,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另外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的否命題。

(3)對於兩個命題,如果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是另外一個命題的結論的否定和條件的否定,那麼這兩個命題叫做互為逆否命題,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另外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的逆否命題。

四種命題的相互關係

(1)四種命題的相互關係:原命題與逆命題互逆,否命題與原命題互否,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相互逆否,逆命題與否命題相互逆否,逆命題與逆否命題互否,逆否命題與否命題互逆。

(2)四種命題的真假關係:

兩個命題互為逆否命題,它們有相同的真假性。兩個命題為互逆命題或互否命題,它們的真假性沒有關係

命題之間的關係

(1)能夠判斷真假的陳述句叫做命題,正確的命題叫做真命題,錯誤的命題叫做假命題。

(2)“若p,則q”形式的命題中p叫做命題的條件,q叫做命題的結論。

(3)命題的分類:

A:原命題:一個命題的本身稱之為原命題,如:若x>1,則f(x)=(x-1)2單調遞增。

B:逆命題:將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顛倒的新命題,如:若f(x)=(x-1)2單調遞增,則x>1.

C:否命題:將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全否定的新命題,但不改變條件和結論的順序,

如:若x小於1,則f(x)=(x-1)2不單調遞增。

D:逆否命題:將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顛倒,然後再將條件和結論全否定的新命題,

如:若f(x)=(x-1)2不單調遞增,則x小於1.

(4)命題的否定

命題的否定是隻將命題的結論否定的新命題,這與否命題不同。

(5)4種命題及命題的否定的真假性關係

原命題和逆否命題等價,否命題和逆命題等價,命題的否定與原命題的真假性相反。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1)“若p,則q”為真命題,叫做由p推出q,記作p=>q,並且說p是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

(2)“若p,則q”為假命題,叫做由p推不出q,記作p≠>q,並且說p不是q的充分條件(或p是q的非充分條件),q不是p的必要條件(或q是p的非必要條件)。

充要條件

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記作p<=>q,並且說p是q的充分必要條件(或q是p的充分必要條件),簡稱充要條件。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8

【學習內容】

課文文章:《鄧稼先》《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憶魯迅先生(節選)》

叢書文章:《鐵匠》《金嶽霖先生》《汽笛•布鞋•紅腰帶》《祖父》

【學習目標】

1.讓學生明確寫人作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寫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2.學習選取典型事例及正確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

3.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發現、積累的習慣,激發學生寫作熱情。

【學習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人物外在特點和內在精神之間的關係。

2.學習有創意的表達,通過細節描寫反映人物個性,運用對比等手法來表現人物精神。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內探究】

談話匯入: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氣質、品格、個性等,寫人物重在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行為,心理的刻畫中,對與人物有關事件的敘述描寫中,在對人的評述中,見出人物的個性特點、精神品格,人物才會形神皆備,鮮活生動,如在眼前。也才能打動人,感染人,鼓舞人。

活動一:溫故知新

回憶一下寫人作文的基本步驟:

第一、細心審題,弄清題意。 (審題)

第二、確定好所寫人物的思想品德。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質,反映人物心靈 (立意)

第三、依據要表現的品德選擇一個或幾個具體事例進行具體描寫。選典型的材料:最能說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質,反映人物心靈的材料。(選材)

第四、據所選材料的情況,按時間或材料類別佈局。採用多種手法描寫人物: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選擇最能表現突出人物形象的來寫。(佈局)

第五、修改、交流欣賞。(總結全文,點題照應)(點題)

活動二:文字感染

一、選擇典型事例,寫出人物精神

《鄧稼先》

①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後立即回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報效祖國。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彈製造的理論,併成功設計了兩彈“兩彈元勳”,功勳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間寫了一份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④文~初期,說服兩派繼續工作,沒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批判圍攻,竟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的隊員, 真誠坦白、從不驕人、最高奉獻。

⑥一封短短的信,強烈樸實的民族自尊心。

⑦1982年,“我不能走”。執著追求、無私奉獻、責任心強。

《說和做 ——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苦讀寫作《唐詩雜論》;李公樸遇害後大無畏參加群眾大會,一心救國救民的愛國精神。

《回憶魯迅先生》

關心幫助青年;生活平凡隨意;為人寬厚仁愛;待友真誠悉心;意志堅定,工作辛苦,帶病堅持工作。

二、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鮮明,事情生動,主題更明確。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之中。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物件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它是記敘文情節的基本構成單位。細節描寫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動作、語言、神態細節進行描述。

1.肖像細節描寫。

閱讀左拉的《鐵匠》,勾畫出文章描寫鐵匠外貌的語句,歸納出鐵匠的性格特點。

〔明確〕肖像描寫的作用不止在於畫出這個人的外部面貌,更是為了以形傳神,通過人物的外部特徵揭示性格特點(表現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際遇)。

2.語言細節描寫。

閱讀汪曾祺的《金嶽霖先生》,勾畫出文章描寫金先生語言的語句,歸納出金先生的性格特點。

老舍說:“對話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紹。”語言描寫是對人物獨白和對話的描寫,俗話說言如其人,又說言為心聲,什麼人說什麼話。我們也常說,對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說的就是一個人的語言能夠反映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3.行動細節描寫。

行動描寫是表現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示個性形象,而且引人入勝。年輕人之所以喜歡看武打小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動作吸引人。

閱讀蕭紅的《祖父》,勾畫出文章描寫祖父行動的語句,歸納出祖父的性格特點。

4.心理細節描寫。

心理活動能夠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夠把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在讀者面前。要設身處地地推測人物的內心所想,把自己當作具有所寫人物的個性特徵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寫得細膩而真切、生動而傳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閱讀陳忠實的《汽笛•布鞋•紅腰帶》,勾畫出文章中的心理描寫語句,歸納出“我”的性格特點。

三、藉助對比手法描寫人物,使形象更鮮明。

對比是把兩種對應的事物對照比較, 刻畫性格,使形象更鮮明感受更強烈。

《鄧稼先》一文中把鄧稼先於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他們最本質的區別在於性格和為人。奧本海默鋒芒畢露,而鄧稼先卻忠厚平實,從不驕傲。

四、藉助一些抒情議論的句子,對人物的精神品質作點睛式的概括。

在記敘的段與段中間穿插議論,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如《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結尾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這兩句議論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活動三:寫作指導

以“我的好朋友”為例,進行思路點撥。

第一、首先確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氣質,運用議論的語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細節來表現人物的特徵。人物肖像必須符合年齡、性格特徵,典型事例必須體現精神品質。要選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與性格的特徵,捕捉最能表現人物內心情感與個性特徵的瞬間畫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選寫作手法,表現人物的思想本質和性格特徵。

寫作要求:

1.寫好肖像,以形傳神。

2.寫好心理,傾訴心聲。

3.寫好行動,扣住細節,形神兼備。

4.寫好環境,以景寫人。

5.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寫作步驟:

一是細心審題。

二是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質。

三是選典型的材料。

四是據所選材料的做好佈局。

五是反覆推敲修改。

六是交流欣賞。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9

一、培養良好的班風

提出班級的總體奮鬥目標,以班訓為指標,使同學們振奮精神,共同為班級的未來努力奮鬥,構成“班榮我榮,班恥我恥”的觀念,增強班群眾的凝聚力。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人人爭做班級的小主人。抓好班級一日常規,抓好自習課紀律,提高課堂效率。利用班會等課餘時光,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作為班主任,本人要做到早上早到教室、平時多去教室,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儘快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逐步構成守紀、進取、勤奮的班風。

二、選拔、培養班幹部

擔任班主任後,首先注意選拔培養班級的用心分子,物色班幹部,組成臨時班委,讓學生初步學習自我管理自我。

首先,幫忙班委樹立威信;

其次,鼓勵班委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

第三,嚴格要求班幹部在知識、潛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第四,培養班幹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透過班幹部這個小群眾建立正確、健全的_,帶動整個班群眾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構成群眾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

三、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

在組織學生開展群眾活動的同時,注意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工作。對於班級裡一些較特殊的學生,他們或是學習差,或是性格孤僻,或是頑皮搗蛋。做好這些特殊學生的教育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對於個別學生的教育,持續正確的態度,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惡,態度上不粗暴。對後進生要一分為二,善於發現後進生身上的用心因素,個性是要注意培養後進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要對症下藥,教育個別生首先要找出個別生特殊在什麼地方,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有很強的自卑感,造成性格孤僻,不和群。有的是精力過剩,人很聰明,而班級生活對他來說很不滿足,在缺乏正確引導的狀況下就會搞出“惡作劇”。總之,對個別學生要區別對待,對症下藥,因材施教。定期與學生談心交流,<蓮山~課件>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疏導解決學生的問題。

四、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教育

對學生的法制安全教育要做到:時時處處都得講、時時處處都得做。如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上報,想盡辦法把問題隱患控制在萌芽狀態,把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點。尤其使學生校外安全和校內休息時光的安全,務必,確保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五、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平時,把學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現反饋給家長,及時與家長溝通,使家長對孩子在校狀況作到心中有數,請家長協助鼓勵或幫忙學生,作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同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及時找到問題所在,對症下藥。結合學生的表現,開好家長會,針對學生的現狀,與家長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對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儘快構成家長、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

計劃只是一個期望,一個目標。本人將在本學年中,在不斷向老班主任學習的同時,加強班主任工作的理論學習,努力抓好各項常規工作,從學校的日常檢查工作做起,協助任課教師,用心創造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爭取七33班在本學年中做到穩步前進,成為一個禮貌班群眾。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0

一、元朝的疆域元朝的疆域

1.元朝的基本情況:元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曆史上最大的。

2.元朝疆域與漢唐時期有哪些拓展:超越漢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雲南和東北廣大地區,中國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治範圍之內。

二、行省制度

1.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在漢族知識分子的幫助下,逐步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2.行省制度的基本內容。

(1)中央—中書省—全國最高行政機構—管轄大都及周圍地區。由中書省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設樞密院負責全國的軍事事務;設御史臺負責監察事務。

(2)地方—行中書省(行省或省)—中書省的派出機構—管轄10個行省。在行省之下,繼承前代的制度。“行省制度”在歷史上影響深遠。

三、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目的:為了對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統治者根據各地情況,彩玉因地制宜的方式。

(一)中國臺灣

(1)措施:元朝在澎湖島設定了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

(2)影響: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中國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

(二)西藏

(1)措施:對西藏地區行使行政管理權,宣政院直接統轄西藏,掌管西藏的軍民各項事務。朝廷還在當地設定地方機構,徵收賦稅,屯駐軍隊。

(2)影響:從此,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拓展:

1.元朝在我國曆史上貢獻:①元朝的統一,結束了北宋以來幾個政權並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遼闊。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③元政府設有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駐紮軍隊,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⑤元朝的統一,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

2.從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角度,說一說元朝統一的歷史意義:結束了唐末以來分裂割據和幾個證券病例的政治局面,為以後各個朝代保持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體確定了中國後來疆域的輪廓,極大地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1

一、依據課標學情,深入分析教材內容

本課的課程內容為知道元代通過宣政院來管轄西藏,進而瞭解西藏在元代時正式納入了中國的版圖。依據該課標內容,本課在教學設計時進行了適當的補充和拓展。通過識讀《元朝疆域圖(1330年)》,讓學生知道元朝遼闊的疆域範圍,知道行省是元朝設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機構,並在瞭解行省制度的深遠影響的基礎上,確定本課的教學主線:讓學生知道西藏在通過宣政院管轄後,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同時也讓學生知道元朝設立的澎湖巡檢司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中國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通過對這些史實的瞭解,使學生認識到元朝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以此來拓寬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為他們後續的歷史學習服務。

本課為教材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係發展和社會變化”中的第六課。在銜接第五課的基礎上,本節課主要講述元朝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對遼闊疆域進行有效治理,推行了行省制度,全國分設10個行省;對邊疆地區因地制宜進行治理,設宣政院管轄西藏。通過一系列有建樹的行政措施,鞏固了統一,促進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元朝的統治是中國歷史上管理如此廣大疆域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一次嘗試,對後代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本課為後面幾課的講述起到重要的鋪墊作用,在單元中的位置也至關重要。

但由於本課講述的是元朝的統治,屬於政治方面的內容,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較遠,其內容也比較枯燥;相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經過了一個多學期歷史的學習,學生對史料的分析能力和對歷史圖片的識讀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上行省制度在我國曆史上影響深遠,學生可通過尋找家鄉現在行省名稱和建制與元朝所屬行省的關係來提高對本課的認識,為重、難點的突破奠定基礎。

二、緊扣教學重點,設計學生活動

“元朝的疆域”一目,教材是從元朝疆域範圍、元朝疆域很遼闊兩個方面來展開敘述的,對該子目的瞭解主要是為後兩個子目的學習服務的。

行省制度是元朝鞏固統一的一大創舉,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關於行省制度這一部分,要強調兩個方面。第一,元朝行省設定。元朝在全國各地設定了十個行省,由中書省派省臣到各地方行省執政。在這十大行政區域之外,還有兩個單列的行政區劃,一是中書省直轄的“腹裡”,一是宣政院管轄的西藏地區。第二,行省設定的作用。設計時只有通過對行省官員行使權力的解讀,來說明行省的設定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使中央集權在行政體制上得到了保證,加強了統治。

另外,“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一目,是本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點。該子目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策略——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1.匯入部分,在最初的設計中想到要運用一些影象或視訊資料切入,可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單就元朝統治的政治制度方面的影像資料很少,其中就本課對元朝總體評價的有價值的資料就更少了,於是就想到了通過查閱相關書籍的辦法來加以概括。後來在翻閱姚大力教授的《追尋“我們”的根源》一書後找到了靈感。遂把他對於元朝統治的經典評價加以歸納,開篇直接引入,並設問:為什麼姚教授會對元朝給予這樣的評價呢?元朝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無法抹殺的貢獻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和對元朝的整體感知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2.在設計“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這一內容時,引導學生知曉元朝疆域範圍,特別是讓學生知道今新疆、西藏、雲南,東北廣大地區,中國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治範圍內,元朝版圖大體確定了中國後來疆域的輪廓。並通過元朝疆域與唐朝疆域的對比,讓學生明白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曆史上最大的。關於民族交融的理解,在最初的設計中,把它和後面的第三子目進行了融合,後發現,這樣的設計存在一定的邏輯問題,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又進行了調整,從編者的設計意圖出發,理解到在元朝,除了遼闊的疆域外,更多的民族也融入到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之後才有了對這些地區採取的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這樣做既順應了教材原有的體系,也符合對知識整體建構的規律。

3.關於行省制度的設計,在設計前,首先得認識到行省制度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地方行政制度。要把它分成中央和地方兩個部分加以理解。首先關於元朝的中央機構,主要是引導學生明白以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為核心的元朝官僚機構不僅漢式特色明顯,而且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特徵也很明顯,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幫助學生自主建構來完成。其次在對地方行省制度的解讀上,通過史料研讀、圖片對比等方法幫助學生理清基本線索,讓學生明白今天中國的省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域,其建制和名稱都來源於元朝的行省制度,並通過對地方史的解讀,更好地加深學生對行省制度的理解。

4.在第三子目,據教材編寫體系理解,那就是在不設行省的區域,元朝也因地制宜的進行了很好地管理。根據課標要求,在設計本子目時,教師重點以西藏和中國臺灣地區為例,讓學生在理清相關史實的基礎上,明白西藏和中國臺灣地區自古以來是祖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妄圖分裂祖國領土的行徑都是不能得逞的,必將遭到失敗。然後分別以東北、西北、西南等其它地區設定的管理機構為例,重點解釋“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

三、挖掘教材資源,開展研究性學習

(一)加強對地圖的研究,建立歷史空間概念

在本課的設計中,教師充分利用了《元朝疆域圖(1330年)》,以該圖貫穿始終。如在設計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這一內容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元朝版圖是我國曆史上最大的”一話的理解,設計中把元朝和唐朝的疆域圖加以對比呈現,通過尋找其中的區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元朝疆域的遼闊。另外關於民族交融這一內容,通過地理區域和動向圖呈現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除了遼闊的疆域外,更多的民族也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這一概念。

此外,在講解“行省制度”時,教師也緊緊圍繞該圖展開教學。通過尋找元朝在全國各地設定的十個行省及元朝地圖與現行中國行政區劃分圖的區別,幫助學生在掌握具體史實的基礎上,更好地建立歷史空間概念。

最後,在講解“因地制宜”這一管理方式時,同樣也引用了該圖,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地圖,找出以上地區的管理與其他大部分地區管理的不同之處並分析原因,幫助學生理解元朝因地制宜管理邊疆地區的方式,使學生的歷史空間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

(二)引用相關史料,適時進行釋疑解惑

對某些歷史知識和歷史現象的理解,如缺少相關史料的補充和解釋,顯然是不足的。如在講“元朝的疆域”一目時,除了引入地圖外,還適時引用了明代宋濂在《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中的一段描述。把兩者結合在一起,通過學生的觀察和理解,正確描述出元朝的疆域範圍,這比起簡單的讀、講印象更為深刻,也更便利於理解。

元朝的“行省制度”一目在理解時有一定的難度。要理清該制度,首先得理解元朝的中央機構。關於這一內容,教材有明確的文字表述,但對於七年級的學生而言,單純的讀背顯然是行不通的。設計時,教師除了精心製作“元朝中央機構示意圖”,以框架體系的形式進行呈現,並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歸納概括、理解填圖的形式進行知識的自我建構,增強他們對教材體系的掌握和自主探究意識的培養外,適時補充一些史料更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關於中書省和行省之間的關係以及行省官員的權力的說明在教材中沒有非常直接的呈現。而這一內容的掌握對理解行省制度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設計時教師及時引用了韋慶遠的《中國政治制度史》和《元史·百官志》中的一段話進行釋疑和解惑,幫助學生掌握行省制度的內涵,為突破難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最後,關於對西藏納入中國版圖及對中國臺灣地區管轄的過程的理解,也是通過一些史料的引用來加以說明的,但如能對以上這些史料的選擇上再多一些甄別和刪選,可能會起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2

七年級學生在對本章學習的基礎上,對實數知識點有了一定的基礎,大部分學生對後繼知識的學習有較強的慾望。所以本節課是以會考考點作為切入口進行的複習。七年級學生好動、好表現、愛發表見解,易對事物產生興趣,但是情緒、情感及意志能力不穩定,易產生受挫心理。對知識點的認識依然是感性認識佔據主要認識方式。所以教學時應注意採用較為生動、易懂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多采用激勵性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逐步向理性認識進行轉變,多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構建知識網路,梳理實數章節知識點,熟練實數章節的運算;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思維導圖對實數章節知識點進行網路狀構建,梳理知識點; (2)通過典例解析的學習總結解題過程中的思路方法與技巧,體會數學方法和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提高解題能力; (3)通過“當堂訓練,能力提升”鞏固知識點,體會數學方法與技巧,逐步學會將數學思想應用於解題過程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師生互動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氛圍;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並在學習中學會協作,在協作中快樂學習。

本章重點:無理數、實數概念、算術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

念及求法,它們是理解立方根、實數概念及運算的基礎。

本章難點:平方根、實數的概念,算術平方根雙重非負性的理解應用

及算術平方根性質的應用。

課時:第1課時 課型:複習課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 學習方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 微課學習,對本章學習過的主要內容進行網狀構建,梳理知識點,提高複習積極性二、 從知識梳理中提煉本章重難點,明確複習目標 1、 實數、無理數概念及實數分類; 2、 平方根、立方根概念、及性質; 3、 開平方、立方運算; 4、 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及表示; 5、 算術平方根非負性的應用; 6、

∣a∣的化簡。

三、通過典例分析講解過程複習基礎知識點,並歸納解題技巧、體會數學思想和方法。

考點1、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的定義

請讀出這兩個式子,並求出它們的結果。 (1)

(2)

(3) 的平方根是

考點2、算術平方根的性質 (1) 分別說出式子

有意義時, x的取值範圍

(2)若a、b兩數滿足+=0,則 =

解析:(1)根據平方根性質,被開方的數需是非負數可得:

x≥0; x≥-1;

(2)根據算術平方根的結果具有非負性可得:

≥0,

≥0 且

+

=0

∴ a =2 b=-3

=

=1

考點3、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義解方程 3、解方程。 (1)4

-16=0 (2)4

-16=0

考點4、無理數的估算 無理數

在 與 這兩個連續整數之間。

解析:方法一:藉助數軸,數形結合

方法二∵2 ²=4 3 ²=9 (

)²=5

而 4 <5<9

∴在2與3這兩個連續整數之間。

考點5、∣a∣ 的化簡

5、化簡∣3.14-∣

總結做題技巧:∣小-大∣=大-小 ;∣大-小∣=大-小

-1 0 1 2 3

三、

歸納解題技巧和數學思想與方法

思路與技巧

數學方法 整體思想 1、對於∣a∣的化簡: ∣大-小∣=大-小 ∣小-大∣=大-小

2、結果具有非負性的三類運算:

( )²、

∣ ∣

3、從形式上來辨認無理數 無限不迴圈小數、 含開不盡方的式子、 含的式子 無理數 估演算法

從特殊 到一般

整體思想 數形結合思想 方程思想 類比思想

四、基礎訓練 1. 在實數

,,

,,中,無理數

的個數是 個. A. 1 B. 2

C. 3

D. 4

2.

的立方根是______ .

3. 若∣x-1∣=5, 則x= . 4. 若

,則

______ .

5. 已知數a、b在數軸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化簡∣a-b∣=

6. 計算:

解方程:.

六、能力提升 7.觀察下列各式:

,,,請你找出其

中規律,並將第個等式寫出來______ .

8.如圖,數軸上表示1、

的對應點分別為點A、點若點A是BC的中點,則點

C所表示的數為( )

B.

C. D.

七、小結

學習小貼士:學會構建知識網路體系;總結解題思路與技巧、體會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提高能力;學會合作交流,愉快學習。 八、板書設計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3

一、學習目標:

1.概括唐朝時期盛世經濟繁榮的表現。

2.瞭解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的故事,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意義和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

3.瞭解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含義。

4.掌握唐朝文學藝術等方面的主要成就,瞭解唐朝的著名詩人、書法家和畫家及其代表作。

二、重點:

盛世經濟的繁榮;唐朝文學方面的主要成就。

三、難點:

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含義。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通過播放《盛唐氣象》,引入課題。學生看視訊,初步感知唐朝的繁榮與開放。

(二)講授新課

1.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2.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自主學習課本內容。

3.學習第一部分:經濟的繁榮

(1)學習農業的發展。讓學生根據課本說出農業發展的表現

(2)重點讓學生了解盛唐時期的新式農具:曲轅犁和筒車。播放視訊觀看。

學生看視訊,瞭解新式農具的特點。直觀,容易記憶

(3)材料研讀:據記載,筒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洩水”。想一想,使用筒車的好處是什麼?

學生探討後回答問題

(4)學習手工業的發展。說出手工業發展的具體表現。

(5)展示絲織業的圖片並講解。並進行材料研讀,回答問題

(6)展示陶瓷器的圖片並講解。重點介紹唐三彩:唐三彩的製作是在白底的陶胎上,刷上一層無色釉,再用黃、綠、青三色加以裝飾,燒成色彩鮮豔的三彩陶器。其造型美觀大方,是藝術的珍品。

(7)學習商業的發展,重點介紹大都市長安。根據課本介紹說說長安城的佈局?

4.學習第二部分:民族交往與交融

(1)介紹唐與突厥的關係:

(2)介紹吐蕃的統一。

(3)說出松贊干布為什麼多次向唐朝求親?唐太宗如何對待松贊干布的求親?出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畫像。

(4)播放視訊《文成公主入藏》。

(5)根據視訊回答:文成公主入藏,給吐蕃帶去了什麼?唐蕃和親產生了什麼積極作用?

(6)閱讀相關史實:唐與吐蕃的友好關係。

(7)研讀材料回答問題:

(8)學習民族交融進一步發展的表現。

(9)讀唐太宗的話:“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回答相關問題。

5.學習第三部分:開放的社會風氣。

(1)根據課本內容,說說唐朝社會風氣的特點。

(2)展示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的圖片。

6.學習第四部分:多彩的文學藝術。

(1)學習唐朝的詩歌。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填空回答。

(2)學習唐朝的書法。重點講解顏真卿和歐陽詢。

(3)學習唐朝的繪畫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回答唐朝的著名的畫家代表及其代表作。

(4)合作探究:結合材料,唐朝開創盛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7.鞏固提升。

績優學案知識鞏固

五、課堂小結:

盛唐氣象出現的原因很多,初唐統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皇帝勤於政事,大臣廉潔奉公,國家輕搖賦稅的基本國策,使得唐朝前期社會秩序比較安定,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環境。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發揮聰明才智改進勞動工具,使農業、手工業、商業以及整個社會生活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五、板書:

盛唐氣象

一、經濟的繁榮

1.農業

2.手工業

3.商業

二、民族交往與交融

1.唐與突厥的關係

2.文成公主入藏

3.民族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三、開放的社會風氣

四、多彩的文學藝術

1.唐詩

2.書法

3.繪畫

六、課堂小結:

盛唐氣象出現的原因很多,初唐統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皇帝勤於政事,大臣廉潔奉公,國家輕搖賦稅的基本國策,使得唐朝前期社會秩序比較安定,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環境。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發揮聰明才智改進勞動工具,使農業、手工業、商業以及整個社會生活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知道有效數字的概念;

2.會按要求進行近似數的運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什麼叫實數?實數怎麼分類?

2.在有理數範圍內學過的概念、運演算法則、運算定律、性質,在實數範圍內還適應嗎?

3.做一做

如果正方形ABCD的面積為3平方釐米,正方形EFGH的面積為5平方釐米,這兩個正方形的邊長的和大約是多少釐米(精確到小數點後面第一位)?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交流上面問題的做法

(1)估計同學們會有兩種做法:

用計算器分別求的近似值,用四捨五入取到小數點後面第一位,然後相加,得:(釐米)

(2)用計算器直接求出的近似值,用四捨五入取到小數點後面第一位,得:

如果沒有兩種做法,也要想辦法引出這兩種做法

兩種做法的答案不同,哪一種答案正確呢?

請同學們把第一種做法修改一下:將的近似值分別取到小數點後第二位,然後相加。你發現了什麼?

這時兩種做法的答案就一樣了。

從這個例子看出,在進行實數的加減運算時,如果要求答案取到小數點後面第一位,那麼參與運算的每一個實數的近似值應當多一位,即取到第二位,最後結果才取到小數點後面第一位。

2、引入有效數字的概念

在上面運算中1.73是的近似值,它是用四捨五入得到的,1、7、3叫近似數1.73的三個有效數字。什麼叫近似數的有效數字呢?

先思考:0.010256精確到小數點後面第三位,等於多少呢?

0.0102560.0103

近似數0.0103有三個有效數字1、0、3

現在你能說說,什麼叫近似數的有效數字嗎?

從第一個不是零點數字起到最後一個不數字止的所有數字叫近似數的有效數字。

考考你:1 近似數0.03350有幾個有效數字,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5萬保留兩個有效數字等於__________

3 有_______個有效數字。

3、怎樣進行近似值的運算?

在近似數的加減法運算中,如果被減數與減數相差較大,那麼參與運算的最大數多取一位有效數字,其餘的數取到與最大數最低位相對應的那一位止。

例1 計算: 27.65+0.02856+-3.414(保留三個有效數字)提醒:最後一位數字為0,不能省略。

(2)在進行近似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中,參與運算的每一個數應多取一位有效數字。

例2 在上面做一做問題中 ,如果分別以正方形ABCD、EFGH的邊長作為寬與長,做一個長方形,那麼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釐米(保留三個有效數字)

考考你:1.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面第二位)(1),(2)

2.計算(保留三個有效數字)(1) (2)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例3(1)一個正方形的體積變為原來的27倍,它的稜長變為多少倍?表面積變為原來的多少倍?

變式:上面問題中27倍改為:8倍,其他不變

例4 已知求a+b的值。

例5 設a、b為實數,且求的值。

四、反思小結,拓展提高

這節課,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

1.有效數字的概念;2.實數的近似數的計算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5

學情分析:

抒情,即表達情思,抒發情感。在寫作中,學生若能恰當地抒發真情實感,定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並深化文章主題。但是,現在的學生在寫作中要麼存在情感單薄支撐不起主旨的問題,要麼存在抒情過度情感不真實的問題,主要還在於不會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抒情方式。引導學生區分兩種抒情方式,並且能夠靈活自由、恰如其分地使用,應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

1.結合本單元學習的課文,引導學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這兩種抒情方式。

2.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達效果。

3.啟發學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學習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達效果。

2.啟發學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學習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採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等多媒體素材。

學生:提前一週思考寫作題目:《鄉情》和《我的煩惱》。二選其一挖掘可寫素材。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瞭解抒情

(一)激趣匯入,引出課題(PPT顯示)

導語:詩人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徜徉雨中,我們或許會有無可名狀的哀愁;沐浴月光,我們或許會感到漫無邊際的孤獨;仰望蒼穹,遠眺大海,我們心胸開闊;俯視大地,近觀流水,我們豪情萬丈。生活處處有美景,美景時時動人情 ,我們要善於發現美,學會抒發真情實感。

1.老師板書題目:學會抒情

2.出示任務:什麼是抒情?抒情可以分成幾類?

3.反饋指導:

(1)學生交流:抒情,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摯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樂),使讀者引起共鳴,受到感動、或產生激情,從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類。

(2)教師補充:抒情是一種表達方式。抒情——即抒發感情。它是作者或文中人物表達主觀感受,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也就是,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事情,產生各種感情,或使你高興——想放聲歌唱;或使你生氣——使你悲痛。這就是你對這些事情產生了感情,有了感受。在寫作時,把這種喜怒哀樂的感情表達出來,就叫抒情。

(二)對比閱讀,體會作用(PPT顯示)

導語: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中說“情者文之經。”只有用飽滿的情感直叩讀者心扉,文章才具有內在的魅力。否則,無論怎樣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採寡情,味之必厭。這句名言告訴了我們抒情的重要性。

1.出示任務:讓我們通過兩個片段,進行對比,體會抒情的好處。

片段一:如今,我已離開了家,離開了這個曾經帶給我無限回憶的地方,也離開了您——我的媽媽。我帶著您對我的期盼,踏上了追求夢想的旅途,我不會放棄,因為您說過的話,是我聽過最動聽的語言。儘管有些是批評,是責罵。媽媽,我想對您說很多話,但世界上所有的話都不如一句“謝謝您!”

片段二:如今,我已離開了家,離開了這個曾經帶給我無限回憶的地方,也離開了您——我的媽媽。我帶著您對我的期盼,踏上了追求夢想的旅途,我不會放棄,因為您說過的話,是我聽過最動聽的語言。儘管有些是批評,是責罵。媽媽,我想對您說,您是柔和的春風,撫弄著我這支新發的柳條;您是淅瀝的細雨,滋潤著我這株嬌嫩的小草;您是蓬勃的大樹,為我遮擋了狂風暴雨;您是冬日的暖陽,用您那溫暖的光芒,照進我迷失的心房……

媽媽,謝謝您!

2.反饋指導:

(1)學生反饋:片段一主要採用了敘述的表達方式;片段二除敘述外還大量採用了抒情的表達方式。

(2)教師補充: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就在於作者在敘事之外運用了一種表達方式使文字充滿情意和張力,這種表達方式叫抒情。“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我們寫文章,總要表情達意,直接或間接地抒發和表露作者的感情,這就是抒情。

二、名篇引領,感知抒情

(一)名篇指路,初識抒情

導語:葉聖陶曾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很多直接抒發作者感情的,也有間接表現作者情感的名篇。研讀這些名篇有利於我們區分什麼是直接抒情,什麼是間接抒情,並繼而掌握直接和間接抒情的技法。

1.出示任務:讓我們閱讀名家名篇,體會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不同。區分哪些是直接描寫,哪些是間接描寫?(PPT顯示3頁)

片段一:我呆呆地望著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淚。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為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麼不光彩的事呀! ——《羚羊木雕》

片段二: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 ?

——《荷葉 母親》

片段三: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

——《最後一課》

片段四: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黃河頌》

片段五: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綠芽也密了;田野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散步》

片段六: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裡握著一把泥土的時候,或者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 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聽見蒙古狗深夜的嗥鳴和皮鞭滾落在山澗裡的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賓士的鹿群,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裡馬兒戴著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著,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

——《土地的誓言》

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幾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著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最後一課》

片段八: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走一步,再走一步》

2.反饋指導:

(1)學生反饋:片段一、二、三、四採用直接抒情方式,片段五、六、七、八採用間接抒情方式。直接抒情表達比較直接,篇幅較短;間接抒情表達委婉,要將人、事、景、物融為一體,篇幅較長。

(2)教師引導:兩種抒情方式沒有高下之分。根據抒情的位置和文章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在感情達到熾熱的程度時,直截了當地把內心的感情抒發、傾吐出來。比如:片段三《最後一課》中,文章充分講述了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中的特殊經歷,並運用大量細節描寫展現了這節課的悲壯情調之後,才讓小弗郎士用一句話抒發出自己的內心情感:“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這就顯得自然而然,真切動人。

間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滲透在敘述、描寫、議論中,感情同寫人、敘事、寫景、狀物融合在一起,這種感情的抒發是滲透在文章的字裡行間的。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寫道“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意思大概就是,用我的心去體悟,用我的心去味永珍,那麼所有的物象都有我的面貌,都有我的心性在其中。比如:歌詞“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借太陽和花來表達感情。

(二)比較分析,體會不同

1.出示任務: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抒情方式的概念及表達效果有何不同,試填表區分。

2.反饋指導:

預設(PPT顯示):

(1)學生活動:結合課本p44頁圈點勾畫兩種抒情方式的概念及表達效果。

(2)教師引導:準確區分兩者的概念及表達效果,可以讓我們在作文中更好使用兩種抒情方式,為自己的作文增色。

(三)區分型別,體會間接抒情

導語:間接抒情與直接抒情相比,必須得有一種憑藉,即要有一種“附著物”作為依託: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議論中、或敘述時,將景物與人的思想感情互相融合,創造一種詩意的意境,讓你去感受、去品味。因此,它的表現形式多樣,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出示任務:間接抒情,有哪些表現形式呢?或者說,間接抒情有幾種型別呢?

2.反饋指導:

預設(PPT顯示):

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隱,隱到不直說別人也能感覺到。借寫景抒情,關鍵是選擇善於引發真情的景物。比如:片段五《散步》通過對田野、綠芽、冬水等描寫,展示了春天的濃厚氣息,對生命力的讚美之情油然而生。描摹景物,處處充溢著作者莫懷戚的情感,正所謂景中有情、情寓景中,使全文渾然天成。

託物言志(融情於物):都浸染著人物的喜怒哀樂。雖只是對事物的描繪,但讀者讀來卻字字都包孕著真切動人的情感。比如:片段六《土地的誓言》就是融情於物,借東北特有物產,抒發了對故鄉的強烈的思念與愛戀。

記事抒情(融情於事):借敘事抒情,敘事是手段,不必追求事件的完整過程,而是要把濃郁的情感融入敘述之中。要選擇生動感人的細節作為情感的凝聚點,著力用情。比如:片段七《最後一課》刻畫了韓麥爾先生用全身力氣寫下“法蘭西萬歲!”為所有人上了真正意義的“最後一課”,震撼每個心靈!

議論抒情(融情於理):議論抒情句就是兼用抒情的表達方式和議論的表達方式,在文章的結尾表達作者的觀點。一般是先抒情,然後引出議論。比如:片段八《走一步,再走一步》就在文末通過議論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是多麼富有智慧的人生哲理啊!

(1)學生活動:結合文中間接抒情經典名篇(片段五——八),區分間接抒情的四種類型。

(2)教師引導:明確四種間接抒情型別,並形成板書。準確區分間接抒情的四種類型,可以讓我們在作文中學以致用,更加自由地、多樣化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三、借鑑名篇,學習技法

導語:有的人形容說:“感情是文章飛騰的翅膀。”好文章,會把你帶入美好的情境界中去,使你得到美感享受。從經典文字的經典抒情段落來看,抒情方式分為兩種: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學好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技法,一定會使文章更上層樓。

(一)借鑑名篇,學習直接抒情方法

1.出示任務(PPT顯示):讓我們觀察課文《土地的誓言》片段,探討直接抒情的方法。

“沒有人能夠忘記她。我必定為她而戰鬥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 《土地的誓言》中這句直抒胸臆的語句,運用了什麼方法,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反饋指導:

(1)學生反饋:人稱發生了變化由她變成了你,便於直接傾訴;用了比喻、擬人、呼告、反覆等修辭手法。

(2)教師引導:此片段人稱發生變化,便於直接傾訴;將土地比作母親,並將傾訴物件擬人化;運用呼告、反覆等修辭手法,直接對土地母親傾訴自己的熱愛、懷想、眷念等情感,表達情感更加熾熱直接。

除此之外,《荷葉·母親》中將母親比作荷葉,“我”比作紅蓮,生動形象寫出了母親對孩子的珍愛、庇護,“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 運用反問,強調母愛的重要性——庇護子女、蔭澤後代。

(3)方法小結(PPT顯示):直接抒情的具體方法有:直陳肺腑(內心獨白)、變換人稱(她—你)、善用修辭(比喻、擬人、排比、反問、呼告、反覆),並形成板書。

A.直陳肺腑(內心獨白):人在情緒高漲或激憤的時候,往往要找朋友傾訴;或將它寫在文章中,用紙、筆為代替物,將感情發洩出來。這種方法,就叫“直陳肺腑法”。在小說、戲劇等作品中,常以獨白的形式出現;而在散文中常是作者內心的直接剖白。例如,《最後一課》中小弗郎士內心獨白的句子:“我幾乎還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有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到這些,我多麼懊悔!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麼討厭,帶著又那麼沉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當小弗郎士知道這是“最後一課”之後,內心悔恨萬分,懂得了上這最後一課的意義,感到了它的彌足珍貴。內心獨白具體細膩、真實可感。

B.變換人稱(她—你):一般來說,文章的人稱應前後一致。但是,由於抒發情感的需要,有時也可變換人稱敘述。特別是在感情激動到極點時,往往不自覺地突然轉向所敘述的人、物。例如,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中抒發了強烈的憤慨之情:“反動派暗殺李先生的訊息傳出以後,大家聽了都悲憤痛恨。我心裡想,這些無恥的東西,不知他們是怎麼想法, 他們的心理是什麼狀態,他們的心怎樣長的!(捶擊桌子)其實很簡單,他們這樣瘋狂的來製造恐怖,其實是他們自己在恐怖啊!(特務們),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了嗎?其實廣大的人民是打不盡的,殺不完的!”聞一多在講演的大會上將人稱“他們”轉換為“你們”,直呼特務們,並怒斥他們,痛快淋漓,浩然正氣充乎天地間。

C.善用修辭(比喻、擬人、排比、反問、呼告、反覆):有很多修辭,都是隨作者情感的激化和昇華而產生的;反過來,它也正適合表達作者強烈的情感。直接抒情時,要加以選用。例子很多,不再贅述

3.總結:直接抒情不講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的袒露;它直陳肺腑,發自內心;它有極強的感染力、爆發性。它或像高山大海,波瀾壯闊,氣勢酣暢,遒勁感人;或像火山噴發,宣洩奔騰,感情濃烈,撼人心魄;或像潺潺溪水,脈脈流淌,清靜幽雅,沁人心田。

(二)比較揣摩,學習間接抒情方法

導語:間接抒情是與直接抒情相對而言的。它不像直接抒情那樣直抒胸臆,它不直截了當地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而是藉助各種外物,含蓄委婉地加以表達。直接抒情是情感的直接抒發,技法簡單明瞭、易於掌握;但間接抒情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為一體,技法多樣、值得探討。

1.出示任務(PPT顯示2頁):讓我們體會改成直接抒情的片段五——八,與原文相比,效果怎樣?探討間接抒情的方法。

片段五: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各種事物都充滿春天的勃勃生機,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片段六: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裡握著一把泥土的時候,或者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我想起東北特有的植物、動物、農作物、物產等,還有那神奇的事情,讓我回味無窮、永生難忘!

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再見了,韓麥爾先生,我永遠會記得您給我們上的最後一節法語課,永遠會記得您的教誨,永遠會記得法語及我們最親愛的祖國!

片段八: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感謝那次爬山,感謝我的父親,您的教育我終生難忘!

2.反饋指導:

(1)學生反饋:片段五改動後,雖直接表現了對生命的讚美,但南方初春的田野是怎樣的,煥發著怎樣的勃勃生機,我們無法體會,沒有細化景物,就沒有生動性,眼前就沒有畫面感,顯得枯燥乏味。

片段六改動後,將東北特有的景物都刪掉了,只用一句話帶過,腦海中缺乏畫面感,無法體會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原文還大量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造成連貫的、逐漸增強的氣勢,形象的、生動的畫面。

片段七改動後,缺乏對韓麥爾先生神態、語言、動作的細緻描寫,我們就感覺不到韓麥爾先生在最後一刻所表現出來的撼動人心的一面,情感也就弱化了許多。

片段八改動後,沒有了最後的議論句,這件小事的意義也就不明顯了,整篇文章的主旨也得不到更好地昇華。

(2)教師指導(PPT顯示):細化景物,即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巧用修辭,即是“讓情感形象生動”;描摹人物(精雕肖像、刻畫神態、突出語言、延長動作),即是“讓情感站立起來”;議論點睛,即是“讓情感深邃無底”。明確四種間接抒情的方法,並形成板書。

3.總結:間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間接抒情一般可以通過敘述抒情,作者在敘述時加上自己主觀感情色彩,根據感情的流動來敘述,使讀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過議論抒情,作者在議論中,表達強烈的愛憎、褒貶之情;還可以通過描寫來抒情,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採用間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語言優美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四、牛刀小試,體驗抒情

(一)動手實踐,運用多種抒情

1.出示任務(PPT顯示):片段作文。寫一段話,抒發某種情感,如幸福、喜悅、痛苦、憂傷、渴望等。200字左右。

提示:

1.可以描寫場面、事物,也可以敘述故事。情感的抒發要有內容,有憑藉。

2.根據內容特點和表達需要,選擇合適的抒情方式。

2.反饋指導:

(1)學生反饋:情感的抒發要與自己所寫的內容相結合,不可以孤立抒情;語言的豐富性、生動性仍不足;兩種抒情方式的自由轉換、靈活運用還不到位。

(2)教師指導:選擇好想要表達的情感,回憶產生這種情感的情境,建議採用直接與間接抒情相結合的方式。

(二)習作交流,修改當堂習作

1.出示任務(PPT顯示):

(1)四人小組成員交流習作,推薦最好的一個片段,當堂朗讀交流。

(2)交流完之後,修改自己的習作,爭取運用好抒情這種表達方式。

2.反饋指導:

(1)學生反饋:抒情不是全篇使用,要運用合宜;交流時要用心體會別的的同學的優點,加以運用;修改時,如果能力不足,可以讓本組寫作優秀者幫助修改。

(2)教師指導(PPT顯示):通過交流、朗讀、修改等環節,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了抒情這種表達方式。將兩種抒情編成口訣:“表達情思抒情感,直接間接兩者兼;寫景突出景特徵,敘述描寫感情抒;寫人記事好文章,人物描寫顯情感;抒發情感可議論,點題明理升主旨;抒情不是所有文,中間結尾最常見。”讓學生大聲朗讀並認真體會。

3.總結:情貴在真,要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因為著名的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朱廣潛就說“作者自己如果沒有感動,絕絕對不能使讀者感動”。在習作中,情感的抒發要自然,水到渠成。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相互配合往往能令文章產生更為強大的感染力。我們在今後的習作中還要反覆運用,加以實踐,爭取讓自己的作文“抒情共記敘一色,美文與高分起飛”!

五、抒寫真情,成就佳作

(一)寫作實踐一:《鄉情》

以《鄉情》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500字。

(二)寫作實踐二:《我的煩惱》

以《我的煩惱》為題,寫一篇作文。注意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少於500字。

二選其一,按照課本p45頁提示,完成習作。要求:用紅筆勾畫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句子。(直接描寫用直線,間接描寫用波浪線。)

板書設計:略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6

教學目標

1.學習並運用寫出人物鮮明個性的方法。

2.人物描寫的方法及運用。

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方法

討論法和演練法;寫作--修改--點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先請學生做個小遊戲。猜猜他是誰?有這樣一個人,個子不高不矮,有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頭上戴了一頂青色帽子,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不知)又有這樣一個人,黑臉短毛,長嘴大耳,圓身肥肚,提一柄九齒釘耙。(豬八戒)為什麼?

--有代表性,寫出了他最典型的特徵:大耳,圓身肥肚,提一柄九齒釘耙。

二、寫作指導

如何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1.寫好肖像,以形傳神:寫肖像,一定要學會刻畫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這個窗戶,可以窺視人物內心的種.種變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畫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傳神的特點表現出來,使人物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2.寫好心理,傾訴心聲: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離不開內心世界的描寫。可以直接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寫人物怎麼想,怎麼感覺;也可以間接地藉助人物的外部表現,如語言、動作、肖像,來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3.寫好行動,扣住細節,形神兼備: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體表現。行動描寫生動,能達到形神兼備的佳境。寫人物切忌空洞地敘說,要讓人物自己的言行來表現自己的性格特點。

4.寫好環境,以景寫人:因為人物的言談舉止、神情心態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中,才具有表現個性的意義。

作文一:我的好朋友

寫作提示:

1.要寫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氣質。當然,也不排斥對他進行外貌、動作、語言等的描寫,這些方法運用得好,也可以有效突顯人物的精神氣質。

2.可以敘述你和他相處的時光、共同經歷的事情,在描寫和敘述中展現他的性格品質。

例文欣賞:

我的好朋友(片斷)

在我眾多朋友中,她是最真的一個。

我戲稱她為“黑煞女金剛”。一女生,虎背熊腰,打人基本靠腳,講話基本靠吼,再加上天生像掉進過煤堆一樣,和我站一塊就是“黑白無常”,不給她取這外號我怕上帝不允許。

我時常提醒她:“你跟我講話時注意點形象行不?你也要淑女一點嘛。”她居然回答我:“跟你說話不能注意形象,那樣有損我的形象。”我回擊道:“你有啥形象?一個學過跆拳道的‘黑煞女金剛’,您老人家能不能照顧一下我的淑女形象?”她眼睛都沒眨一下就一口答應了:“行。”結果,她逢人便叫我“淑女”,搞得我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後來她拍著我的肩膀說:“做人要真實,這樣才有魅力。”我忙點頭,立馬把我的肩膀從她的“熊掌”下解脫出來。

她總是這樣坦坦蕩蕩,因此擁有極好的人緣,連老師都說“這孩子,真性情!”說實話,我很欣賞她,也很佩服她,因為在時光的和絃中保持真實的自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點評】文章情感誠摯,作者運用了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錯落有致地表現人物個性,既使人物特徵鮮明,形象生動,真實可感,也彰顯出人物獨特的魅力。

作文二:爭論

寫作提示:

1.設定場景和爭論點,回憶爭論時人們的動作、語言、神態,抓住人們的不同精神氣質和個性展開描摹。

2.可以通過對比、襯托等手法來刻畫人物,寫出他們在爭吵中的不同表現。

3.不妨深入人物內心,想象他的心理,嘗試進行心理描寫。

例文欣賞:

爭論

我的家十分溫馨。但爸爸媽媽的性格各不相同,總喜歡時不時地頂幾句話。

前不久,又發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媽媽四處找銀行存摺,直到把家翻了個底朝天,存摺仍不見蹤影,媽媽眉頭緊鎖,手託著下巴,想了一會兒,像名偵探柯南一樣,去詢問“嫌疑犯”爸爸。

爸爸正躲在他的安樂窩--沙發上看電視,看得眉開眼笑。眼前突然變出了氣勢洶洶的媽媽:“喂!存摺呢?”爸爸嚇得全身顫抖,不敢去看媽媽,閉上眼睛大喊:“冤枉啊!你什麼時候看見我碰過你的東西啦?”一句話如同汽油澆在熊熊烈火之上,氣得媽媽紅潤的臉都綠了,眼睛裡噴射的怒火灼灼傷人:“哼!那你說在哪?難不成長翅膀飛了?”說完,又怒氣衝衝地去房間找存摺。我一人可憐巴巴地縮在角落,眼睜睜地看著這出“悲劇”上演,卻無能為力,心裡像有千萬根針在刺一樣痛。爸爸望著亂七八糟的房間,傳來刺耳的乒乒乓乓的聲音,無奈地長嘆了一口氣。

突然,房間裡傳出一聲驚喜的叫喊:“快來看,在這兒!”我和爸爸互相看了看,百米衝刺似的進了房間。只見媽媽手裡拿著存摺,欣喜若狂,眉毛好似彎彎的月牙,眼睛裡的怒火被大水平息了,嘴角漾起一絲笑容。我本以為一場風波即將結束,正在感謝“知情”的存摺從天而降,卻沒料到還有一場更大的風波等著我們。只見爸爸一個箭步衝上去奪過媽媽手中的一個包,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屜藏好。他長長地舒了口氣,轉過身對媽媽說:“你別亂動這個包,裡面有我一生的心血呢!”剛剛滅掉的火又燃燒起來,媽媽的火氣又上來了,變成了凶猛的獅子,扭過頭去,一臉的不屑:“都是一家人,我能把你的證書怎麼樣?燒了?”爸爸四下瞧瞧,故意壓低聲調:“那可不一定!”天哪!這兩個人是怎麼了?頭腦發高燒了呀?句句針鋒相對,雞毛蒜皮的事用得著這樣大動干戈嗎?這時,他倆尷尬地相對著,誰也不肯先認錯。空氣幾乎停止流動,令人窒息,我受不了了,站了出來:“別再鬧了。都是一家人,想弄丟東西都難。整天疑神疑鬼的,累不累?快去看,有好看的電視劇!”

爸爸媽媽又坐在一起看電視了。一場爭論終於結束了,還是平靜好!希望永遠不要再有這樣的“家庭風波”了!

【點評】本文敘寫爸爸媽媽兩場爭論,著力表現爭論的動作、語言、神態,讓讀者看到一個急性子、火爆脾氣的媽媽,一個能忍讓有時又不服輸的爸爸,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作文三:這樣的人讓我________

寫作提示:

1.先補全題目。填寫一個能體現自己情感態度的詞語。

2.“這樣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學、鄰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聞報道中的人;可以是某個具體的人,也可以是某一類人。

3.“這樣的人”應該是具有某種精神品質,或代表某種風氣的人。要著眼於個性、品質去描寫,寫出你的情感傾向。

例文欣賞:

這樣的人讓我難忘

這樣一個深秋,天暗得早。

小路上沒有霓虹,只有廣闊夜空中一彎清冷的月亮散發著幽幽的光,只有一陣冷風吹過,飄下滿地的落葉,與風一同在街邊旋轉著。

我就這樣一直走著,一直低著頭走著。直到我感覺到一絲微弱的亮光照亮了路,才緩緩抬起頭來。前面是一個模糊的身影,佝僂著。他背對著我,正咳得厲害,旁邊是一個比他大得多的地瓜爐子,火膛裡閃著紅光,上面用厚厚的花格子布捂得嚴嚴實實。等我走近了,那人才長舒了一口氣,慢悠悠地轉過身來。

微弱的光下,他灰白色的頭髮稀疏而且亂七八糟,有點像鳥窩裡的乾草。溝壑縱橫的一張臉,黑黝黝的。下面是麻稈兒一般粗細的兩條腿。

老人見我看他,也就盯著我,乾裂的嘴脣動了動,忽然咧開嘴樂了:“同學,買地瓜不?”一口方言,聽起來很溫暖,我點點頭,老人掀開花布,一股香甜的氣息撲面而來。我看看四周,不禁好奇地問他為何要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賣東西,他只是麻利地稱著東西,笑而不答。

直到有一天,我回來的稍晚了一些,遠遠地看到一個髒兮兮的小孩站在老頭的面前,仰頭望著老人從爐子裡挑出兩個最大的地瓜遞給他,小孩用衣服兜著冒著熱氣的地瓜飛快地跑向一個黑暗的角落,那裡隱約躺著一個女人。

就在這一瞬間,我終於明白了老人那日的笑而不答……

這個在我成長中最難忘的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生活有時也需要那麼一點人情味,好讓人們感到親人以外的溫暖。如果只有一味的冷漠,又怎能叫做生活呢?

花落花開間,又過了幾年。還是這樣一個深秋,還是那個熟悉的角落,卻再也聞不到地瓜的香甜,那對耐人尋味的母子不知從何時起,也不見了蹤影,但多年前的那個佝僂的瘦小身影,那一口溫暖的地方口音,還有一顆善良的心卻讓我難忘。

現在,心中的這些記憶,即使在清冷陰寒的深秋,也仍會散發出絲絲溫暖。

【點評】本文寫了一個賣地瓜的老人熱心幫助一對母子的故事,突出了老人的善良,表現出人性的溫暖。環境描寫能襯托人物的精神品質及作者感受。首尾照應,結構安排巧妙。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作文在選材方面的具體要求。

(二)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分析作文選材常出現的問題。

2.掌握作文選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選材能力。

二、教學重點:掌握作文選材的方法和技巧,並用之於寫作實踐。

三、教學難點:分析作文選材常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選材能力。

四、輔助工具:PPT圖片

五、教法設計:講授法、啟發法

六、教學時數:一課時

七、課型:新授課

八:教學程式

(一) 組織教學

(二) 匯入新課

1.以 “抓耳撓腮落筆愁,胡編生套成文羞”匯入,用上一次學生寫的作文《在挫折中成長》所總結歸納的學生的選材情況引出對教學重點--選材三要素“圍繞中心、真實、新穎”的講解 。選材情況如下:

(1)寫考試失利的20人

(2)寫家庭變故,父母離婚的2人。 (據瞭解,父母婚姻幸福)

(3)寫作業任務繁重,沒完成作業的1人。

(4)其他選材5人。

請三位同學講述上述選材情況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一一引出寫作選材三要素“圍繞中心”、“真實”、“新穎”並板書。

2、詳細講解如何做到選材“圍繞中心”。講解圍繞中心的三個要點:“確定中心”、“廣泛取材”、“仔細刪選”。接著出示一份案例《記一位助人為樂的同學》所選的幾種材料:

(1)小勇同學學習刻苦,從鄉下轉到城裡,英語基礎差,但他勤學好問,一個學期就將英語成績趕了上來。

(2)他愛好體育,在校運動會上為班級爭了幾個冠軍。

(3)他課間很抓緊時間,珍惜分秒複習功課。有時同學課間遇到難題,他耐心幫助解答。

(4)他課間幫助低年級小童學抬水。

給學生2-3分鐘思考討論,並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第四點是圍繞中心選材的。然後再次向學生強調“圍繞中心”選材應該做到的三步:“確定中心”、“廣泛取材”、“仔細刪選”。

進行練習:

從《誤會》、《我長大了》中任選一題,你會選擇哪些材料?以提綱的形式寫下來,準備交流。(3-4分鐘,通過交流分析講述同學所選材料在“圍繞中心”方面落到實處與否。)

3、以2個寫作不真實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這兩個案例的“不真實”的原因,並抽同學講述自己在寫作過程中出現過的“不真實”的材料,從而講解選材真實的必要性。案例如下:

“我今天看到一個老大娘從口袋裡掉出了4張500塊錢。我馬上撿起來還給老大娘。老大娘問我叫什麼名字,我轉身對老大娘說,我叫紅領巾,雷鋒叔叔是我的偶像。”

老師評語:“4張500塊錢,下次帶給老師看看。”

“今天是雷鋒日,我拾金不昧。在公園撿到一億元,全部都是10塊錢的,有一本語文書那麼厚!我把錢交給警察叔叔,受到表揚。”

老師評語:“你的語文書真夠厚啊!”

接著出示一則選材真實的案例“媽媽夜晚為我洗衣服”片段:

“媽媽的身影朦朧在冷冷的、黯黯的燈光裡,昏黃的光線讓人感受不到一絲暖意。春寒料峭,風依舊像小刀一樣鋒利,吹割著媽媽的面板,可以想象水的溫度是如何的冰凍著她的手。“嚓、嚓、嚓……”媽媽用她那柔而有力的雙手一下一下的搓洗著,領子、袖口、前襟……單調的聲音在清冷的夜裡訴說著她無言的愛意,也一點一點地沉澱在我心底:那仔細的動作,讓人覺得她手裡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個值得擁有的珍品。她的背影俯下,抬起,俯下,抬起……在這個寂靜清冷的夜裡成了一幅最動人的畫面。無論歲月如何斑駁,它都是我心底永不褪色的技藝……”

請一位同學朗讀,並抽同學分析這則材料選得真實,寫的好的原因,然後總結同學們的回答:抓住細節、環境描寫、修辭方法。

然後出示課件:“在我們班級生活中有很多印象深刻的細節。請仔細回憶,認真思考,以“那一刻,我很--”為題,選擇材料。思考後口頭交流。”時間2-3分鐘。抽同學回答後總結作文選材真實應該“觀察生活,注意細節。”

3、講解選材新穎。首先講述何謂“新”,接著以《做早操》為題出示2份寫作片段:

(1)一天,陽光明媚,我和哥哥去草地上做早操。

第一節12345678;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二節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三節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四節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2)一提起做操,我們班同學答案各不相同,有煩、無聊、害怕、厭倦……我覺得做操很高興,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事發生。

平時,老師不在的時候,男生和女生就發生大戰了。你看,做第二節的時候,男生連忙衝過去,用起了“泰山掌”,女生們幾乎要摔到了。可是,女生們也不是省油的燈,往右的時候,用了“如來神掌”,還好男生們穩定性好,只受傷。接下來往左時,男生用“葵花點穴手”,往右時,女生用“連環八卦掌”。有時幾個男生或女生檢到“暗器”,就用起了“小李飛刀”。

通過兩者之間的截然不同進一步講解選材新穎應當“全面撒網,重點捕撈。”。然後以“被咬過的蘋果”為主題選擇新穎材料。注意:“全面撒網,重點捕撈”

1-2分鐘思考後抽同學講述自己的選材,然後出示老師的選材:

①蘋果像地球,奉獻了甘甜卻被人類破壞得傷痕累累。

②生活就像被咬過的蘋果,並非十全十美,我們要熱愛生活,尊重生活。

4、和學生一起回顧所學知識。

5、佈置作業。

以《謝謝你》為題,圍繞這一中心,選擇真實、新穎的材料,只寫提綱。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8

1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第1課時)

課時安排說明:

《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共分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探索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瞭解對頂角、餘角、補角的定義及其性質;第二課時,主要內容是垂直的定義、表示方法、性質及其簡單應用.

一、 學生起點分析

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學生在國小已經認識了平行線、相交線、角;在七年級上冊中,已經對角及其分類有了一定的認識。這些知識儲備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具備了掌握本節知識的基本技能。

學生活動經驗基礎:在前面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可供探討和交流的空間,學生已經經歷了一些動手操作,探索發現的數學活動,積累了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具備了一定的圖形認識能力和藉助圖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將直觀與簡單推理相結合;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在以前的數學學習中學生已經經歷了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積累了大量的方法和經驗,具備了一定的合作與交流能力。

二、 教學任務分析

針對七年級學生的學情,本節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情境出發,引導學生自主提煉歸納出同一平面內兩直線的位置關係,瞭解補角、餘角、對頂角的概念及其性質並能夠進行簡單的應用;通過“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過程” ,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及推理能力;能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模型,為後續學習“空間與圖形”這一數學領域而打下堅實的基礎;激發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認識現實,能夠敏銳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運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初步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在思考、交流、表達的基礎上逐步達成有關情感與態度目標. 本節內容在教材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因此,本節課的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情境中瞭解相交線、平行線、補角、餘角、對頂角的定義,知道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對頂角相等,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經歷操作、觀察、猜想、交流、推理等獲取資訊的過程,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量和圖形的有關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抽象成數學問題,用數學方法予以解決。

三、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時我遵循“開放”的原則,重組教材,恰當地創設情境,以問題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獨立思考,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為學生構建了有效開放的學習環境。本節課共設計以下環節:第一環節:走進生活,引入課題;第二環節:動手實踐、探究新知;第三環節:學以致用,步步為營;第四環節: 拓展延伸,綜合應用;第五環節:學有所思,反饋鞏固; 第六環節:佈置作業,能力延伸。

第一環節  走進生活 引入課題

活動內容一: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

1.請同學們自學第一節,提前兩天蒐集有關“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的圖片,提煉出數學圖形,進行歸類,然後小組合作交流。

2.教師提前一天進行篩選,捕捉出有代表性的答案,課堂上由學生本人主講,最後概括出有關結論。

鞏固練習:

結論:1.一般地,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有兩種: 和 .

2.定義分別為: 。

問題1:在2.1—1中,直線m和n 的關係是 ;a和b是 ;

a和n是 。

問題2:在2,1—2和2.1—3中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活動目的:獨立思考、學會思考是創新的核心。數學來源於生活,通過課前開放,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圖形出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總結出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基本位置關係,體會本章內容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為引入新課做好準備。通過親身經歷提煉有關數學資訊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在直觀有趣的問題情境中學到有價值的數學。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加強直觀教學,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增加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在相互探討中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課堂效率。

活動注意事項:在實際教學中可讓學生自由搜尋,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蒐集的資訊是豐富多彩的,教師應注意捕捉有效資訊,從激勵學生的角度出發,給予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圖2.1—1中,如果有學生提出a和m有何位置關係,教師可以激勵學生課後繼續探究,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開闊學生的視野。如果學生的作品中已經包含了“鞏固練習”的內容,教師應恰當取捨。

第二環節  動手實踐 探究新知

結合圖形完成教科書的問題。

動手實踐二

補角定義:一般地,如果兩個角的和是1800,那麼稱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餘角定義:

如果兩個角的和是900,那麼稱這兩個角互為餘角(complementary angle)

活動目的:通過動手畫圖,可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在相互交流中,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在相互補充、相互學習中,體驗“互補互餘”僅僅表明了兩個角的度量關係,並沒有限制角的位置關係;在合作共贏中,獲得成功的樂趣,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可以更好地掌握新知識。

活動注意事項:教師首先應關注全體學生是否積極思考?是否進行有效討論?在巡視中,還應關注學生的畫圖是否合乎要求,要及時收集學生一些好的畫法進行展示,關注學習上稍微落後的學生,提前給予點撥,在集體展示時給這部分同學展示的機會,可以極大的調動這部分同學的學習熱情!

鞏固反饋:

問題1:小組合作,每人編一道有關餘角或者補角的題目,其餘同學搶答,組長記錄、整理各種題型,練習2分鐘。教師巡視,給予評價,捕捉好資源。

問題2:教師將捕捉到的好資源用投影儀集體展示,全班搶答,及時給予評價。

問題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填序號)

① 已知∠A=40?,則∠A的餘角=500②若∠1+∠2=90?,則∠1和∠2互為餘角。

③若∠1+∠2+∠3=180?,則∠1、∠2和∠3互為補角。④若∠A=40?26′,則∠A的補角=139?34′⑤一個角的補角必為鈍角。⑥一個銳角的補角比這個角的餘角大900

活動目的:據學生活潑好動、爭強好勝的心理,設定問題1和問題2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在競爭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提升所編題的質量,促進合作交流的意識。問題3是針對學生易錯題而改編的一組判斷題,這種形式能引導學生逐步加深對餘角、補角的概念及其性質的理解和掌握。

活動注意事項:學生在編題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仔細聆聽每組的發言,對每組的表現予以點撥和激勵,注意收集出色的資源及學生出錯的資訊,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具備了什麼能力?還存在哪些不足? 展示時給予合理的評價和強調。

動手實踐三

打檯球時,選擇適當的方向,用白球擊打紅球,反彈後的紅球會直接入袋,此時∠1=∠2,將圖2.1—7抽象成圖2.1—8,ON與DC交於點O,∠DON=∠CON=900,∠1=∠2

2.1—7

小組合作交流,解決下列問題:在圖2.1—8中

問題1:哪些角互為補角?哪些角互為餘角?

問題2:∠3與∠4有什麼關係?為什麼?

問題3:∠AOC與∠BOD有什麼關係?為什麼?

你還能得到哪些結論?

活動目的:概括歸納得到猜想和規律,並加以驗證,是創新的重要方法。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情景,為學生提供了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豐富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同角或者等角的補角相等。”“同角或者等角的餘角相等。”並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說出簡單推理。同時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儘可能用多種方法來說明自己猜測的正確性,培養學生合情說理的能力。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抽象幾何圖形進行建模的能力。本著面向全體的原則,從學生生活經驗和熟悉的背景知識出發,通過創設情境串---問題串,極大的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的舞臺,以達到人人都能學好數學的目標!

活動注意事項: 學生應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猜測、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本環節的三個問題是環環緊扣、層層遞進提出來的,前一個問題為下一個問題作好鋪墊。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刻不能忘記學生是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當從學生已有的認知角度出發,問題環節設計跨越性不能太強,讓學生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自己能夠主動地去探究問題的實質,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要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敢於質疑;上課要滲透合情說理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第三環節 學以致用,步步為營

問題1:①.因為∠1+∠2=90?,∠2+∠3=90?,所以∠1= ,理由是 .

② 因為∠1+∠2=180?,∠2+∠3=180?,所以∠1= ,理由是 .

問題2:

①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畫一個直角三角形,如圖2.1—9.則∠A是∠B的 。

變式訓練:

② 在①的基礎上,做∠CDA=900。如圖2.1—10.

1. 則∠A的餘角有哪幾個?為什麼?

2. 請找出互補的角,並說明理由。

3.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試試看吧!

活動目的:通過一題多變,可以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本質找規律、通過規律找方法。重視動手操作,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途徑之一。通過親自畫圖,可以直觀的發現有關結論,它有利於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對抽象數學的理解,為問題的順利解決而奠定基礎。變式訓練題的設定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超級變變變中體驗數學的美,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活動注意事項: 學生可能會認為概念和性質不難理解,但認識中卻存在不清晰的地方。此處應給學生充分的討論與思考的時間,可以分組討論合作,也可以現場辯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讓他們之間思維互相碰撞,在爭論中發現問題要比盲目的接受知識更有意義,特別是學生之間通過合作學來的知識更能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環節 拓展延伸,綜合應用

問題1:已知:直線AB與CD交於點O, ∠EOD=900,回答下列問題:

1. ∠AOE的餘角是 ;補角是 。

2. ∠AOC的餘角是 ;補角是 ;對頂角是 。

問題2:點O在直線AB上,∠DOC和∠BOE都等於900.

請找出圖中互餘的角、互補的角、相等的角,並說明理由。先獨立探究,再小組交流。

活動目的:通過問題串的巧妙設定,不僅高效率的複習了本節的知識點,而且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暢所欲言,收穫了一份自信!問題串的設定提高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形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

活動的注意事項:鼓勵學生暢談自己學習的知識和體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與信心,對出現的錯誤,一定進行積極的辨析,讓學生學會解決的方法。

第五環節 學有所思 反饋鞏固

歸納總結:

1. 你學到了哪些知識點?

2. 你學到了哪些方法?

3. 你還有哪些困惑?

活動目的:本環節的設定使學生學會從系統的角度把握知識方法,努力使知識結構化、網路化,引導學生時刻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鼓勵學生暢談自己學習的知識和體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與信心,培養學生獨自梳理知識,歸納學習方法及解題方法的能力。鍛鍊學生組織語言及表達能力,經歷與同伴分享成果的快樂過程。

活動注意事項:教師一定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切身感受,對於知識點的整合,更要有所思考,達到對所學知識鞏固的目的。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補充糾正,教師也應進行適時的點撥和強調。

鞏固反饋

1. 如圖2.1-13,直線AB與CD交於點O,∠BOC=900,EF經過點O.

(1)指出圖中所有的對頂角;

(2)圖中那些角與∠AOE互餘?互補?

(3)若∠BOF=34°,試求出∠AOF,∠BOE,∠DOE的度數.

2.如圖2.1—14,點O在直線AB上,OC平分∠BOD,OE平分∠AOD,請找出∠COD的餘角和補角,並說明理由。

3.學以致用: 如圖2.1—15:小穎想測量一堵拐角高牆在底面上所成的角∠AOB度數,人不能進入圍牆內,你能幫小穎想出簡單的測量方法嗎?請簡述你的方法。

活動目的: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

活動注意事項:要及時反饋,關注學生易錯點,及時進行強調鞏固。

第六環節 佈置作業 能力延伸

基礎題:1.書P42頁習題2.1 第 1,2,3,4,5題

提高題:2.下圖由兩塊相同的直角三角板拼成,其中∠FDE=∠AOB=900,點O在FD上,DE在直線AB上, 請找出相等的角、互餘的角、互補的角。

活動目的:作業應該體現出課堂學習的延續性,因此本節課我也精心設計了一道探究性的題目,實現了同一圖形經過不同變化可以產生不同問題,與課堂的問題相呼應;作業分層,可以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不同的收穫。

活動注意事項:首先應激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其次注意提高效率,最後應鼓勵學生進行反思。

四、教學設計反思:

1. 開放課堂 激發潛能

數學來源於生活,反之又服務於生活。本課時我遵循“開放”的原則,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情境出發,使學生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學模型的過程,體會本節課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通過課堂開放,可以讓學生在直觀有趣的問題情境中學到有價值的數學;學生蒐集的資訊是豐富多彩的,有利於教師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動手操作 探究新知

“幾何直覺是增進數學理解力的很有效的途徑,而且它可以使人增加勇氣,提高修養。”通過動手畫圖,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也是促使學生認真審題的重要方法。學生的畫法千變萬化,他們在相互交流中,很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起到相互補充,相互學習的效果,可以輕而易舉地掌握新知識。

3.巧設問題串 打造高效課堂

我在教材提供的教學素材的基礎上,重組教材,恰當地創設情境,以問題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獨立思考,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為學生構建了開放有效的學習環境。變式訓練、一題多解的設定,題目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爭取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領略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思維分層遞進,揭示概念的實質,不斷完善新的知識結構,同時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發現的快樂,繼而轉化為進一步探索的內驅力;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多向開花,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4.注意事項。

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蒐集的資訊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的思維也是百花齊放,教師應注意捕捉有效資訊,從激勵學生的角度出發,給予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不同的問題,應大膽放手給學生,注意培養學生抽象幾何圖形的能力,簡單合情說理的能力,觀察分析的能力,總結歸納的能力等。討論時,應該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時間,不要讓一些思維活躍的學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學生的思考,掩蓋了其他學生的疑問。教師應注重學生幾何語言的培養,對課堂生成的問題,應予以重視,教師可以激勵學生課後繼續探究,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開闊學生的視野。

國中七年級下冊《金與南宋的對峙》學案 篇19

一、教學目標

1.知道隋朝建立、統一與滅亡的史實,瞭解隋朝滅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運河開通的目的,大運河的概況、地位和作用,能夠辯證地評價大運河的開通; 3.知道科舉制建立的史實,理解科舉制開創的影響。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隋朝大運河開通的目的,大運河的概況、地位和作用;開創科舉制度

教學難點:能夠辯證地評價大運河的開通;

三、講授新課

(一)匯入新課

入郭登橋出郭船, 紅樓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陳業, 只博雷塘數畝田。 揚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眾多。詩中提到的“雷塘”在揚州,那麼“君王”指的是誰?這首詩將的哪一朝的史事呢?

(二)新課教授

1.平陳立業——隋的統一

教師:學生閱讀教材“隋的統一”一目,說出隋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分別是什麼?何時統一全國,統一的標誌是什麼,統一有何意義?

學生: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最後再次強調與歸納學生的回答。

小結:隋朝建立,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這為隋朝的發展與繁榮奠定了基礎,那隋朝的國力發展如何呢?

出示任務:

PPT呈現有關隋朝經濟富庶的史料。請同學們回答:隋朝的經濟為何如此繁榮?

反饋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與交流。

(1)發展經濟;(2)編訂戶籍;(3)統一南北貨幣和度量衡制度;(4)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

教師設疑:這些措施的實施又給隋朝帶來怎樣的結果?

學生結合教材及PPT呈現的“柱狀圖”進行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隋朝實施這些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隋朝成為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

小結:俗話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隋朝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是因隋文帝“治國有方”,有一批優秀人才為國“出謀劃策”,那“優秀人才”如何選拔呢?

2.勵精圖治——開創科舉制

教師:PPT呈現“舉子看榜圖”,讓學生閱讀教材“開創科舉取士制度”一目,說出隋朝在選官上有何創新?原因如何?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概括學生的回答。

隋朝統一後,國家的建設與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之前魏晉南北朝時期,選拔官吏主要看門第,不問才華,弊端明顯。所以隋文帝即位後,廢除了前朝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開始進行分科考試,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到隋煬帝時,設立進士科,憑考試成績錄取選拔,標誌著科舉制度的正式確立。

教師設疑:這種新的選拔官員的制度——科舉取士最受哪些人的歡迎?有什麼積極作用?

PPT呈現史料,學生結合史料與教材知識,小組交流,回答問題

與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較,科舉制結束了魏晉以來憑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體現的在考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世族官僚在人才薦舉和考察時的營私舞弊,士人經由考試而入仕,為庶族知識分子開闢了廣闊的入仕道路。

科舉制度間接擴大了教育範圍,打破了豪門貴族壟斷教育的狀況,刺激了官學和私學的發展,促進了學校數量的增加,也擴大了學習的內容,除四書五經外,有詩賦雜文,也有經史典籍,還有策論。

師生共同總結:

科舉制度的創立,最受門第不高的讀書人歡迎。這是中國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範圍,使門第不高而有才學的人可以參政,有利於鞏固統治,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此後科舉制不斷“完善”,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續了1300多年。

小結:經過隋文帝的“治理”,隋朝社會繁榮,國力強盛。隋煬帝繼位後,急於建功立業,利用手中的錢、糧、權開始大興工役。

3.煬王急業——開通大運河

教師:請同學們結合材料與教材“開通大運河”一目,指出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什麼?(PPT呈現以下材料)

從公元604年11月發詔,第二年2月正式啟動……“開鑿大運河”。……旨在加強南北的經濟文化聯絡。

——袁剛《君王的比較和隋煬帝的事功與暴政》

教師:

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605年,隋煬帝的一聲令下,僅用了六年的時間,大運河就開通了。

出示任務:PPT呈現大運河圖,學生根據教材完成填空,並勾畫出大運河簡單示意圖。

學生:學生自主填空、畫示意圖,教師展示部分同學的成果,進行點評。

大運河全長20__多千米,三點四段五河流,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餘杭;自北向南依次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連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教師設疑:有人說大運河“功在千秋,罪在當時”,你覺得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學生小組內,小組間交流,自由發言。

師生共同總結:從地圖上看,中國江河大都東西走向,造成南北交通不便,大運河的開通溝通南北,加強了南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為祖國的長遠發展立下汗馬功勞。古人語“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天下轉漕,仰此一渠。”所以說大運河“功在千秋”。

不過,隋朝為開大運河動用了幾百多萬人,佔當時全國人口的將近十分之一,男丁不夠,婦女也被徵調去。百姓對此不滿,隋煬帝便用高壓手段鎮壓,規定凡是反抗者,不管罪行輕重,一律處斬,且無需上報。古人語:“千里長河一日開,亡隋波浪九天來。”所以說大運河罪在當時”。

(提示總結,評價歷史事件必須“一分為二、全面客觀”。)

教師設疑:既然大運河是“罪在當時”,請同學們為隋煬帝開通大運河支招,如何做才能既開了大運河,又不至於“罪在當時”?

學生交流,自由發言。

(答案不要拒於統一,任憑學生自由想象,只要合情合理就對學生進行肯定。)

小結:隋煬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縱情享樂,奢侈無度,從而造成了“天下死於役”的慘象,民變四起,致使隋朝像流星一樣,瞬間璀璨,瞬間隕滅。

4.隋“贈”遺產——隋朝的滅亡

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隋朝的滅亡”一目,回答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學生自主學習,在教材上適當標註,歸納回答。

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濫用民力。他每年都徵發大量的勞動力,去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修築長城和馳道;多次巡遊,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三次徵遼。兵役勞役繁重,破壞了生產。人民忍無可忍,發動起義。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害,身死國滅。

小結:隋煬帝因實行“暴政”,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我們要全面地看待這些歷史事件,客觀評價隋煬帝。

PPT呈現:

徵吐谷,討高麗,用兵力既勞民力,固才冠諸王,然禍及百姓。若雄才兼安宇內,後世論名,可與漢武齊功;

建東都,修運河,享獨樂不與眾樂,雖罪在當代,但利延千秋。如恩澤能至斯民,今朝評績,當和禹王同輝。

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你如何正確看待隋煬帝?

反饋指導:隋煬帝雖說是公認的暴君,可他通音律,善詩賦,治軍旅,絕非一般昏君可比,而且他開運河,修馳道,建東都也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運河就“功在千秋”,而且他還創立進士科,使科舉制度正式確立,影響深遠。所以我們在看待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時一定要全面客觀公正。

小結:隋朝,因隋文帝而勃興,因隋煬帝而速亡,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教師:請同學們回答:對比下面兩則材料,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怎樣的經驗教訓?

PPT呈現:

百役繁興,六軍不息,竭盡國力,大興工役,唯其權力意志是用,根本不考慮民眾的承受能力。

——袁剛《暴君隋煬帝評價的論辨——關於暴君之暴的政治分析》

唐太宗毫不含糊地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韓昇《盛世是這樣治理的》

反饋指導:學生小組交流,自由發言。

(三)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PPT呈現)民眾是國家的根本,治國必須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有張有弛。只有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安定,國家才能強大,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四、板書設計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1、建立者–楊堅,都城–長安,時間–公元前581

2、鞏固措施 : 經濟→ 意義

交通 → 意義

政治→ 意義

3、滅亡→殘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jihua/jiaoxue/xnv9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