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端午節 >

端午節作文600字精選

端午節作文600字精選

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端午節這天當作節日,有的吃粽子、龍舟竟渡等風俗。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6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端午節作文600字精選
端午節作文600字篇1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迄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時至今日,端午節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而在我心裡的端午節就是粽子、茶葉蛋和賽龍舟。

隨著時間的臨近,端午節的氣氛越來越濃了,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有人買來艾葉回家插在門上,媽媽也要準備包粽子。

我們首先準備好材料,有糯米、肉餡、各種調味料和粽葉。爺爺先把糯米清洗乾淨加好調味料,有鹽和油。肉餡是五花肉,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用鹽和醬油醃好。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教我把粽葉捲成漏斗形,媽媽做的很好,底是尖尖的,沒有一點縫,而我做的底卻是個大窟窿。於是媽媽抓著我的手,做了個勉勉強強的“漏斗”,再把糯米填進“漏斗”裡,最好加三分之一,再用筷子插緊糯米。然後放進肉餡,之後再蓋滿一層糯米,要蓋的均勻,不能多也不能少。最後,蓋上粽葉。這可是個技術活,要漂亮又不能漏米。媽媽說繩子綁上去要緊緊的,那才好吃。我們一起努力,費了半天勁,包了三十多個粽子。

爺爺把粽子放進高壓鍋裡煮了半個多小時,粽子的香氣瀰漫著廚房,終於可以吃到自已包的粽子了,別提多高興。吃著香糯的粽子,我想到中華民族的歷史真是淵源流長,我們要多多學習,傳承這豐富的文化遺產。

端午節作文600字篇2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粽了,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說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訊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裡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意義。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端午節作文600字篇3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給我們買粽子吃,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好吃極了。吃粽子的時候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吃粽子?”媽媽說:“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於是媽媽就給我將關於粽子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好吃的食物。一天晚上,一位老人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裡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麼辦法呢?”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划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

我終於知道了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劃龍船了。

端午節作文600字篇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誕生的,到了現在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而端午節的這天有非常多的習俗,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淨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麼吃粽子呀?”奶奶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裡面的米能餵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後,人們捨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後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願望。”

這些,都是端午節的習俗,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非常的多呢?其實,還有很多有地方特色的端午節的習俗等著我們去發現呢。

標籤: 端午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jieri/duanwu/ylxjw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