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端午節 >

國中生端午節散文(精選5篇)

國中生端午節散文(精選5篇)

國中生端午節散文 篇1

家鄉的端午節

國中生端午節散文(精選5篇)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著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嘆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國中生端午節散文 篇2

端午節活動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也是一個熱鬧的節日。我家鄉的端午節也一樣。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偉大的詩人屈原,眼看自我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可是始終不忍捨棄自我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人們十分悲痛,為了不讓河裡的魚蝦去吃屈原的屍體,於是就用蕉葉包住飯糰丟進河裡餵魚。從此,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就要吃粽子,看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吃粽子。粽子的類別有很多,並且每種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講究。首先,把粽子葉捲成漏斗形然後把糯米和配料放進去,裹成一個圓錐形,用繩子紮起來,蒸熟之後就能夠吃了。端午節那天,全家人圍在一齊吃粽子,可熱鬧了。端午節時人們還會賽龍舟。隨著鞭炮聲的響起,龍舟手們划著船槳,龍舟越來越快,龍頭不停地晃動,飛快地向前行駛。仔細看看,龍舟上畫著美麗的花紋,十分精緻。龍頭上頂著兩隻大龍角,下頭是兩隻醒目的眼睛,嘴巴叼著一隻小花籃。眼看一隻龍舟就要超過前面那一隻了,離終點已經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輸,一口氣衝過了終點。全場一片歡呼聲,最緊張的就是我們這些觀眾了,龍舟賽真精彩啊。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如果有機會,你也來和我們一齊度過歡樂的端午節!

國中生端午節散文 篇3

又是一個艾葉飄香的季節

每當到了端午節之時,平時總愛閒在家中的外祖母竟每天都和鄰居約好上山下鄉去摘棕葉。我很是不解:不就是個端午節嗎,有必要這樣大驚小怪的嗎?曾祖母沒有回答我,只是微笑著摸摸我的頭。幾天後,大人們聊天時我才知道,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本為夏季驅除瘟疫的節日,現如今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成為了東亞文化圈的可與中秋、清明、重陽等節日相提並論的傳統節日。

兩千年前,屈原捨身取義保留自己清潔正廉的崇高品質;兩千年後,我們用賽龍舟、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他。這年的端午,曾祖母教我包粽子。她先讓我把艾葉清洗一遍,然後一張一張地鋪平了放,她呢,就抓了差不多半缸米,用水淘洗起來。都說“人多力量大”,雖然只有我和曾祖母,但我們還是以高效率完成了以上任務。接下來,曾祖母把艾葉一個個地打成卷,在確保底面不會漏的情況下,舀上一把米放入然後再鋪平,最後用幾根細線捆捆綁綁,把包好了米的艾葉的四個角捏得整整齊齊地,於是,一個原味的正宗的生粽子就成型了。由於技術原因,我幫不上什麼忙,於是就股著腮幫子、託著下巴,眼睛睜得大大的,又認認真真地在一旁欣賞曾祖母的“表演”。

曾祖母也不是整天優哉遊哉地,這不,粽子剛剛放入蒸鍋裡,她又給我縫起香包來,說是能保佑我平安,又可以避邪。平時我對這些小玩意兒可沒有什麼興趣,但還是聽話地收下了這個讓我“一見鍾情”的小香包。它是大紅色的,可以隨時攜帶懸掛在身上,稜角分明,正反面分別繡了兩個醒目的“平”“安”,其餘空白處點綴著幾顆粉嫩的愛心。我對它是愛不釋手,成天帶在身上,還時不時地在曾祖母面前晃來晃去,跑過來跑過去。每當這時,曾祖母總是樂呵呵地刮一下我的鼻子,坐在板凳上,手裡搖著扇子,說:“你個臭美的小傢伙,沒有人會和你搶,慢點啊,別摔著。”我心裡總是樂滋滋的。

端午,作為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代表,它不僅警示後人要時刻保持一份清廉正直的心,又讓我們勿忘屈原,將他高尚的品質和操守牢牢地銘記在心。所以,我希望端午節吃粽子和划龍舟的習俗能夠一直傳承下去,發揚下去。

說真的,因為曾祖母,我才結識了屈原,瞭解了端午,吃到了粽子。即使曾祖母已經去世三四年了,但我依然懷念依偎在她懷裡、能夠向她撒嬌的那些快樂的時光。

又是一個艾葉飄香的季節,又是一個草兒長出嫩芽的五月,又是一個端午節的到來。曾祖母,您也在想我嗎?讓我把懷著的對您的思念播種在這個端午節吧,把我想再見到您的夢埋在這片土地吧!

國中生端午節散文 篇4

端午節賽龍舟

說起賽龍舟,不禁令我想起那寬闊的珠江江面上,鑼鼓震天、百軻爭遊的精彩場面。隨著人們的喝彩,喧鬧聲,粵曲《賽龍奪錦》那悠揚的樂調,我的心潮也翻騰了起來了!只見江面上清波盪漾,一排排蓄勢待發的龍舟一字兒地排列著,熱鬧極了。那就是一年一度龍江鎮的龍舟競渡。

賽龍舟,是一種傳統的民間的活動,以順德人為代表的珠三角人民尤其喜愛龍舟活動,可分為游龍(以漫遊、觀賞表演為主)和賽龍(比賽競速為主)。由於龍江鎮河流交錯,山清水秀。正因為這樣,今年當地政府值歡慶端午佳節之際,舉辦了龍舟競渡。

記得那一天,我們一家人早早地來到龍江鎮準備觀賞龍舟,可誰也沒有想到,江岸便早已擠滿了人,到處周圍人山人海,彩燈高懸,旌旗飄揚,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五花八門的“蛟龍”在江面上“蓄勢待發”,水手們精神抖擻,各自都舒展著優美的身姿……比賽即將開始了!

正午12點,比賽進入了倒計時,就要“放龍”了!“三、二、一,準備——”只見周圍的觀眾緊張得流下了豆大的汗珠。“啪啪……”隨著鞭炮的響起,龍舟競渡正式開始了!

一條條“蛟龍”如箭離弦”,千船齊發,飛一般地劃啊劃,欲爭群龍之首。此時,站在“龍頭”的鼓手張鑼結鼓,樂聲響起江面,歡聲笑語也在兩岸迴盪。只見各個龍舟隊的健兒激浪高歌,狠勁猛劃,奮力衝刺。領頭那隻“蛟龍”奮力“飛騰”著,後面的也不甘落後,領頭的龍舟被後來者超越了。原先領頭的那隻船不服氣,水手們怒髮衝冠地向前衝——好一幅千船竟發的壯麗圖景啊!

誰知突然遇上風太大,竟然把領頭的那條龍舟弄翻了,十幾條緊跟在後面的船見到機會來了,馬上超越他們了!正在危急之時,掉到水裡的隊員並沒有驚慌失措,他們齊心協力地把沉船弄好。一次失敗了,引得人們哈哈大笑,好一幅人與自然博鬥的壯觀圖景啊!但隊員沒灰心,重頭再來!船終於弄好了!隊員們爬上船,奮起直追,永不放棄。

經過十幾個回合拼搏,受過挫折的那條毅力堅強的龍舟,終於反超越了原來的那些船,搶先衝過了終點,闖進龍門,勇奪錦標啦!頓時兩岸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大家都欣喜若狂地喝彩著,為水手們的精彩表演歡呼著,呼喊著他們心中英雄的名字,熱鬧極了!

今天的見聞使我覺得,賽龍舟這種精彩的民間活動,就像我們的人生那樣,既精彩刺激,又充滿艱辛困難;既會失敗挫折,也會成功奪標。失敗和挫折誰沒遇到過呢?跌倒了爬起來再走吧!陰溝翻船雖然可怕,但掙扎爬上船,仍可以划向理想的彼岸,登上光輝的頂峰!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只要能像水手們那樣不畏艱難,去奮力“衝刺”,就一定可以成功!

國中生端午節散文 篇5

端午節做香包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_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jieri/duanwu/wpx0j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