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端午節 >

端午習俗作文(精選20篇)

端午習俗作文(精選20篇)

端午習俗作文(精選20篇)

端午習俗作文 篇1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據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如今的端午節也依然保留著很多美好的習俗,例如:吃粽子、掛香囊、賽龍舟……

粽子是在端午節必吃的美食。一到端午節,奶奶就會包粽子給大家吃。我喜歡吃粽子,更喜歡看奶奶包粽子。奶奶把洗淨的粽葉嫻熟地一折,捲成一個圓錐形狀,然後滿滿地填上事先用醬油拌好的糯米,挑肥瘦相間的豬肉塞到糯米中間,按照螺旋的手法,將粽葉一層一層的捲起來,像一個漏斗一樣,把餡料緊緊地裹在粽葉裡。捲到最後的時候,奶奶用左手大拇指把粽葉尾部輕輕壓住,右手用一根棉線把粽葉聚攏紮緊,一圈又一圈,直到粽葉不散開為止,最後打一個結,粽子就包好啦。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包起來。經過幾次嘗試,終於完成一個。雖然粽子樣子不如奶奶的好看,像個三角包,但是自己親手包的,好有成就感啊。隨著粽子的新鮮出爐,滿屋子飄著清香的粽味。我忍不住剝開了一個,醬香的糯米配上入口即化的肥肉,滿嘴留香,真個是好吃。

端午這天,還要掛香囊。香囊一般都用彩色綢緞或棉布包上白芷、甘草、丁香等中草藥粉而成,外觀小巧玲瓏,佩戴在胸前,香氣撲鼻。每年,媽媽都送給我一個她親手做的香囊,祝福我健康平安。

賽龍舟也是端午必不可少的風俗節目。每到端午節,人們就組織賽起了龍舟。雖然我沒有親臨賽龍舟現場,但我和家人每年都在電視上看賽龍舟的活動。龍舟在湖面一字排開,浩浩蕩蕩,好似一隻只准備戰鬥的軍隊。比賽時,喊聲四起,鼓聲雷動,選手們一個個都奮力前進,場面十分壯觀。

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從古代延續到現在,在讓我們深深拜服古人智慧的同時,又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樂趣。

端午習俗作文 篇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熱鬧的春節,追悼親人的清明節,紀念愛國詩人的端午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在這些節日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

在農曆五月七年級,大人們都會先在門楣上掛艾葉、昌蒲,這些可以驅趕蚊蟲,而且還要喝雄黃酒,防病防災,大人們還會去採摘粽葉洗、浸,還要浸糯米,糯米里面可以加紅豆、肉、花生等食物。

接著是包粽子,在我們家裡,奶奶包粽子包得最好。奶奶包粽子的時候,我問奶奶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奶奶說:“在公元前278年,楚秦爭奪霸權,楚國的楚懷王昏庸無能。屈原建議他富國強軍,舉賢授能,而楚懷王卻聽信小人讒言,把屈原削職流放,屈原在京都聽有人說秦國把楚國攻破了,屈原聽自己的國家被別的國家佔領,悲痛萬分,他就抱著一塊石頭投江自盡了。人們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自盡後,就把葉子包著糯米投到江裡去,讓那些魚蝦吃飽,不要咬屈原的屍體,這就是為什麼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要吃粽子的原因了。”奶奶說完,我恍然大悟。

粽子包好了,煮粽子也是門絕活,鍋裡放入蒜瓣等作料,吃粽子的時候還要醮白糖,這樣才不容易壞肚子。

吃飽喝足,我們一起去看賽龍舟。賽龍舟同樣是端午節的一個重要傳統習俗,賽龍舟主要是為了驅趕水中邪靈,讓屈原的靈魂歸到故里。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是個盛大的節日,在端午節裡,我們大家都開開心心,天空瀰漫著歡笑聲。

端午習俗作文 篇3

我最愛的習俗,莫過於端午節包粽子 ,吃粽子了!

只要端午節一到,我們全家可就忙活起來了,包粽子啊,吃粽子啊,我樣樣都在行。我一邊說一邊包粽子:“這裡包粽子的材料不夠了,再拿過來一點啊……”說完,我便把棕葉一卷,捲成了一個似直角三角形的樣子,再往裡面掏個大洞,這時,棕葉部分差不多完功了,接下來,只要再往裡面加米,加自己愛吃的餡料,再用線條把棕葉包起來,一個粽子就成型了,只要再放進鍋子裡蒸一會兒,等熟了之後,就可以享受自己做的美味粽子了。

終於到了吃粽子這個“神聖”的時刻了,我看著熱騰騰的粽子,不禁口水直流,我的肚子也在古咕咕的直叫,好像在說:“好餓啊,我真想吃美味的粽子……”我接過媽媽送過來的粽子,把線解開,把棕葉拆開,就可以吃了。我用筷子把粽子叉了起來,嚐了一口粽米,這個粽米的味道剛剛好,不甜不酸也不甜,堪稱人間美味啊!我覺得沒有什麼食物能與粽子相互媲美了。說罷,我便細細品味人間美味了。不一會,粽子就被我消滅了。休息了一會兒後,我就把剩餘的粽子都拿到上面去,給我的姐姐品嚐品嚐這人間美味。

我愛端午節,愛因為端午節而忙活的家,更愛因為端午節家家的習俗!

端午習俗作文 篇4

端午節到了,學校要為我們舉行包粽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穫了快樂,也收穫了成功。

週四學校要舉行包粽子活動。我們一聽,興奮極了。同學們在歡聲笑語中,開始包粽子了。

我們班被分配到了東南角,桌子上有我們包粽子的材料,老師讓我們一組一組地老包粽子,只見一組同學興奮地跑到桌子面前,開始忙碌起來。有的同學在折粽葉、有的在錐形粽葉裡放糯米、有的在系線,不一會的功夫,一個個漂亮的粽子便出現在他們手中,我好羨慕啊!

終於輪到我們租了,我迫不及待的蹦到桌子面前,拿起粽葉,努力的把他折成圓錐形,小心的放一點糯米,在放一兩顆小小的棗,拇指與食指緊緊按住,小心翼翼地封上口,最後,小心地繫上,看著自己的粽子,雖然粽子的表面像一個正方形,完全失去了粽子的稜角,但是我的心也非常激動。

我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鍋裡的粽子形態各異,有圓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雖然都不夠標準,但我們依然喜歡,鍋裡放滿了我們親手包的粽子,在教室裡,煮上了粽子,不一會,粽子的香味瀰漫在教室裡,放學之前,我領到自己包的粽子,嚐了一口,又甜有黏,自己包的粽子真好吃。

端午習俗作文 篇5

居住在雲貴高原南部的苗嶺山脈以南的水族有一個長達49天的節日,那就是端節。

端節是水族最盛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水語稱“藉端”、“過端”。依據水族典籍水書、水歷的規定,端節在水族的歷法年底、歲首的谷熟時節舉行,時值大季收割、小季報告團種的年終歲首階段。因此,端節是辭舊迎新、慶賀年收、祭祀祖先和預祝來年幸福的盛大節日,同時也是一個團聚的美好節日。節氣正對應農曆的八月至十月。

水族的端節還有一段傳說:在很古的時候,水族人民揹著銅鼓等用品去逃荒,可是在廣東和廣西安定都不合心,而正在大夥兒發愁時,天上飛來一群諾仙術(一種鳥名,估計是鳳凰),像一“群”救命草,解救了逃難的人們。大家一致認為諾仙術是來帶路的,就跟著走,在一個岔河口,諾仙術消失了,這給人們出了個難題,可又給予了提示,大家看見一條巨龍,大家像有一雙貓的眼睛,立刻選擇了方向——朝左邊的河谷往上搬。之後來到三洞一帶,對這一帶的環境十分滿意,就在這裡安家了,並和大家約定:三年後的水歷年底來團聚。

三年後,大家來團聚,突然來了一群人馬,他們想讓水族人民離開,而水族人民為了保住土地,和他們打了起來,兩方各有死傷,之後那群人馬離開了,於是人們把死去的戰士安葬,並祭祀,希望往日又幸福的日子,水族人民真像一個糰子,永遠不分離,哪怕是已經離去的戰士,也會祭祀,讓那些戰士也體會到人民的熱情。這正是端節的傳說。

在端節這段日子裡,主要活動是祭祀和賽馬。節日期間,銅鼓聲此起彼伏,悠揚的歌聲和蘆笙調從早到晚迴盪在翠竹掩映的竹樓裡,水鄉山寨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節日裡的水族同胞載歌載舞,相聚狂歡。向客人展示了莊嚴肅立的祭祖活動、古老神祕的水書、巧奪天工的馬尾繡,以及舞火龍、耍水龍、搶鴨子、賽馬等民間表演。

這個團聚的節日,多麼快樂的節日,是多麼美好,如果我在水族,應該也會如此快樂吧!

端午習俗作文 篇6

粽子,是在端午節一定要吃的食物。據傳,在端午節那一天,我國古代著名詩人屈原投江自殺。人民為了不讓江底的鮫魚啃噬屈原的屍體,紛紛往江中投放粽子。

在家鄉,包粽子這個風俗在端午節時尤為盛行,可以說是家家都在吃的食品。它用糯米制成,三角形、長方形都有,中間加入蜜棗,也有加肉餡的,最後用粽葉包起來。

兒時的端午節,在家鄉溫馨的祖宅裡,最難忘的是一家人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奶奶會教全家人包粽子。她先用水把粽葉洗乾淨,然後把糯米一勺一勺放進粽葉裡鋪平,再放入一顆蜜棗,接著放入糯米直到把蜜棗給蓋住,最後把粽子裹起來用草或者繩子紮緊。

我們也跟著一起包,小手上、衣服上,還有地上到處都是撒掉的糯米。因為力氣不夠跟經驗不足,包出來的粽子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尖尖的,有的扁扁的,還有的都露餡了!我們看著那些包得不好看的粽子笑,奶奶看著我們笑。這包進去的,是我們的笑聲,是我們美好的回憶;這包進去的是甜餡,是甜甜的心,也是大人們對我們的關懷和對我們的耐心。

粽子一個個被放進了水裡,過了一會,這一個個翠綠色的粽子就漂浮在沸騰的水花裡了,老遠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真叫人饞!我們這些小孩子迫不及待的去嚐了一口,哇好燙好燙,把舌頭都燙壞了,果然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我的家鄉的風俗啊!我們自己包的粽子,凝聚了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懷……

端午習俗作文 篇7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照例蹲在姥姥身旁,看她用粽葉包起這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節日氣氛。

姥姥的手法十分嫻熟。手指繞著粽葉,一來二去,便做成一個肉鼓鼓的粽子。而我卻怎麼學都學不會那神奇的手法。這除了幾十年下來的練習,恐怕還得有一份對節日的虔誠在裡面吧。之後是蒸粽子,我一邊守著鍋,一邊在腦海中回想著粽子的香味。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裡,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嫩紅色的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端午是一個美麗而純樸的節日,對於熱愛生活的人們來說,它不僅是紀念,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如今,傳統節日的氣息正一年一年的淡去。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文化能找到更好的承載方式,繼續延續下去。

端午習俗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中的,又稱重午節、端陽節。

是紀念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不過,也有人說,端午節是龍節,是五千年以前,南方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

聽說端午節的習俗都與“五”數字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著五色紅心繫在兒童的脖頸、手腕兒或是足踝上稱為“長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薄、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色的粽子、雄黃酒。在南方北方,天還要在兒童[來源]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相傳龍舟競渡是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咬食屈原的遺體。

打掃房屋、用端午這天正午的陽光晒蒜頭、晒艾葉草恐怕是蘇北一帶眾所周知的習俗啦。

嗨,端午節的習俗說也說不盡,這首兒歌對它做了總結:“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習俗作文 篇9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吧!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吧——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英文為DragonBoatFestival,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的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怎麼樣?端午節龍舟很不賴吧!

端午習俗作文 篇10

這端午節顆是我國傳統節日啊。在那的時候天,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媽媽一大早就去買包粽子的材料。超市裡的人可真多呀!媽媽都買了2個小時才買到。材料買好了,我們把材料洗了洗,材料洗好了。我們開始包粽子了,連年紀很老的奶奶也來幫忙包粽子。粽子包好了,我們拿粽子去煮。過了一下粽子煮好了。我們全家人吃起了粽子。哇!那粽子真好吃。

還有賽龍舟。一大早媽媽就煮起了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和媽媽要去參加龍舟大賽。我們吃完早飯,就去比賽場地了。比賽開始了,我和媽媽劃呀劃終於超過了1號。我們劃了差不多1個小時。終於到了終點,我和媽媽很高興。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贏了。獎品是大粽子。我們把大粽子抱回家給奶奶吃,奶奶說“我很喜歡”。

這就是我最喜歡端午節的原因了。

端午習俗作文 篇11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屬家鄉的端午節了!它在每年5月初5等著我們呢!

每到端午節,不得不提的應該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媽會開車去接爺爺奶奶去酒店。我總是第一個跑到包廂,服務員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處飄溢,粽米中摻雜著豬肉,板栗、紅棗、赤豆等,真讓人垂涎千尺!我餓虎撲羊般抓起一個就咬,哇!人間美味呀!不一會兒,我的小肚子就變得圓鼓鼓起來。

從酒店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視,正是現場直播賽龍舟。周圍的人川流不息,穿著節日盛裝,屋頂上彩旗飄揚。只聽“砰,砰,砰”,三發訊號彈升上天空,所有龍舟按一字排開,“龍頭”上長著龍鬚,“龍身”上有一片片鱗片,真像一條真龍潛入水!“啪”,禮炮響了,十幾條“龍”在水上像離弦的弓箭一樣飛弛,水波碰撞著兩岸的岩石,發出嘩嘩巨響。行人紛紛給“龍”加油,指揮官在“龍頭”上敲囉打鼓,給身穿紅衣的船員加油鼓勁,終於,一條“小白龍”逐漸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兩岸掌聲轟鳴。

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思吧!希望你來到我的家鄉來作客!

端午習俗作文 篇12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龍的節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惡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夏至,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紀念女詩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策劃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蹟,於是,與詩人節合併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端午習俗作文 篇13

我的家鄉在蒼南龍港,這裡的節日眾多,我卻最喜愛端午節。

盼呀盼呀!我最喜愛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門窗上掛上菖蒲艾草,散發著淡淡的藥草香。

清晨,河岸邊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有許多大人在賽龍舟呢!我趕快跑向人群裡,彎下身子往裡擠。呀!一條條龍舟做得可真傳神威武,龍嘴裡都有一顆龍珠,金光閃閃。啊!要開始了,龍舟上的健兒們身穿綵衣,臂扎彩巾,緊握船槳飛也似地衝向終點。陽光下好像幾條巨龍在河面上飛奔。我們的喝彩聲震耳欲聾,連喉嚨都喊啞了。

咕嚕,咕嚕……我的肚子叫得比哨子還響。回家時,奶奶早已包好粽子等著我了。有肉餡的,有蜜棗餡的,還有豆餡的,各種各樣。我最喜愛的就是豆粽了,還叫奶奶教我包粽子呢。奶奶把粽子一股腦兒倒進大鍋裡蒸,一會兒,整個房間充滿了粽香,棗香。

熟了,熟了!終於可以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豆粽,還滾燙的,我不停地換手呵氣。奶奶見了,連忙笑著說:“小饞猴兒,別急,別急!粽子有的是,讓你吃個夠。”我一口塞進嘴裡,啊,真香呀!

我喜愛端午節。

端午習俗作文 篇14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在我們家,端午這天要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家人一起包粽子。

每年端午節這天,爸爸都會早早起床,然後去菜場精挑細選買回一束艾葉和菖蒲掛在門上。艾葉長得和菊花葉有點像,聞起來有淡淡中藥味,菖蒲沒什麼味道,看起來像一把利劍,據說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可以避禍求福。掛好之後,我們就出發去奶奶家過節了。

在奶奶家,我們每年都要包粽子。奶奶早早就把糯米在水裡泡好了,並且準備了很多粽葉泡在水裡,只等我們一到,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教我選一張又大又長的粽葉,一端折成一個漏斗樣,用一隻手握住不讓它鬆掉,然後往裡加入泡好的糯米,再加一兩顆紅棗,差不多把這個小漏斗裝滿就把粽葉的另一半折回來把糯米蓋住,再裹嚴,最後用繩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的動作很快,三下兩下,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再加上我們的助攻,一個又一個,很快就包了一大堆。奶奶把粽子放進鍋裡煮,不一會兒就飄來陣陣香味。“上粽子啦!”爸爸端上一大盤粽子,我拿起一個,解開繩子,剝開粽葉,白白的糯米餡兒就露出來了。咬一口,軟軟的糯糯的,再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原來吃到了甜甜的紅棗,粽子可真好吃!

要是每天都是端午節就好了。

端午習俗作文 篇15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逢端午節,爸爸媽媽就帶著我去奶奶家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一天的上午,我們就要去買艾草。我們把買來的艾草插在門縫裡,有的插在窗戶上,還有的站在門口,一動不動,好像是威嚴的戰士在門口站崗。那一天,整個小區都飄著淡淡的艾草香,插在門上的艾草香千萬條青色的絲巾在門口飄蕩,十分美麗。因為這青澀的帶著清香的艾草的寓意是: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很快就到了正午,父母們要給孩子系五色繩。顏色分別是:青、白、紅、黃、黑,分別代表是:木、金、火、土、水。五色繩的位置也欣然不同:有的人系在手上,有的人系在脖子上,有的人掛在腳上。五色繩不僅系的位置不同而且他們的美稱也有許多,比如;長命繩、辟邪繩、快樂繩等等。

中午吃過飯,很快到了下午兩點,大人們要給我們洗一次特殊的澡。這一個澡的特殊在於它的水,洗澡的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草等十幾種植物熬水而製成。因為聽人說,洗了這一個“植物澡”,這一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

很快就到了晚飯時間,這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在各地工作的遊子如果沒有迫不得己的事情,必須趕回家吃團圓飯。這一天桌上的菜可豐富了,有魚,象徵著年年有餘,有雞鴨,象徵著家畜興旺等等。

吃過晚飯則又到了我們最興奮的時候---買香包。香包就是香囊,形狀各異,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不僅形狀各異,而且大小不一,大得像手掌那樣大,小的只有巧克力那麼小,裡面裝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式各樣的小玩具。香包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家鄉的端午節別具一格,讓人難忘。

端午習俗作文 篇16

端午節到了,街上賣粽葉的又多了起來,空氣中到處都飄著粽子的清香。在這個全民族的傳統節日裡,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豐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端午節那天,都有很多的風俗: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等等,而這一天也是我們全民族團圓的節日。每到那天奶奶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清水泡著,洗乾淨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用粽葉裹緊煮熟。到了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清香的粽子,那是一種多麼溫暖的親情氣息。

相傳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其中包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愛國大詩人屈原為了堅持他的愛國主張卻被別人陷害,遭到流放,痛心疾首的他憂心如焚,在極度的失望和痛苦中懷抱石頭自盡於又急又寬的汨羅江中。聞訊而來的百姓,怕江裡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便用葦葉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裡,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龍舟競渡是人們為了競相撈救愛國詩人屈原而延續下來的。正好這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千百年來,汨羅江邊,江水悠悠。正是屈原的這種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我們的中華民族不斷奮勇前進,人們在每年的這天都對他寄託了無限的哀思。我們要從中獲得更多的精神力量來熱愛我們的祖國,建設我們的祖國。

端午習俗作文 篇17

說起端午節,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

粽子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乾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浣溪沙》這首詩是宋朝詩人蘇軾寫的: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看完我這篇文章,你是不是有知道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啊!希望大家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習俗作文 篇18

小時候,總聽媽媽給我講屈原因為楚平王而投汨羅江,從此便有了端午節,我也似懂非懂地知道了:原來端午節是由屈原而產生的。

相傳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投江後,汨羅江畔的百姓們紛紛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因此有了賽龍舟的習俗;百姓們把飯糰等投入江中,因此有了吃棕子的習俗,百姓們把兄雄黃酒倒入江中,因此有了喝雄黃酒的習俗。

記得前不久,我還了南湖邊,看龍舟競渡,那兒人山人海,一派熱鬧的景象,南湖邊上圍滿了人,不用說他們就是來看龍舟競賽的,只見不遠處湖面上,停泊著大大小小的的龍舟,龍舟選手們嚴陣以待,不過一會兒就上了各自的龍舟,他們一個個精神抖擻,似乎真的是要打撈屈原。一眨眼的工夫,他們就開始了,隨著“嘿咻嘿咻”的口號聲。他們有節奏地划起龍舟,這使我不禁想象起了當時百姓們紛紛去打撈屈原時的情景……

這些龍舟一個個身長十幾米,船頭是一條龍頭,船尾是一條龍尾,船頭有一個擊鼓手,負責擊鼓,打節奏,以此激勵隊員們,船尾有一個舵手,手上拿著一隻槳,以此來控制方向,中間是船員他們是主要的隊員,就是他們使龍舟前進的。看著這些龍舟,我的心中忽然滑過一個念頭:在《端午寄情》班隊課上,徐州騁說一條龍舟上有20~22人,我眯著眼一數,加上船頭和船尾兩個人,不偏不倚正好22人,我剛數完,龍舟就飛快地駛向遠方,似乎是刻意,準備讓我數的……

雖然端午節已經過去,可是在我的內心深處,還是保留著對端午的無限嚮往和那個我小時候聽過的古老的傳說。

端午習俗作文 篇19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習俗作文 篇20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開啟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裡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標籤: 端午 習俗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jieri/duanwu/0ewo9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