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思想宣傳講話稿 >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宣傳(通用5篇)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宣傳(通用5篇)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宣傳 篇1

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深刻認識和把握這三大里程碑,不僅有利於解答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重大問題,而且對進一步激發全體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宣傳(通用5篇)

縱觀近代中國歷史,建立中國共產黨,迷茫的中國迎來了引路的“燈塔”;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苦難的中國樹起了站立的“豐碑”;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落後的中國舉起了富強的“旗幟”。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三大歷史性事件、三大里程碑,不僅指出了近代以來中國走過的三大重要時間節點,而且揭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邏輯,同時昭示了中國發展進步的外在張力。

三大里程碑揭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邏輯

每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既是偶然的巧合,也是必然的註定。五四運動以來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既是那個時代的座標,也為之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石。三大里程碑,串起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線索,體現了歷史發展前後呼應、前後關照的內在邏輯,切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符合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建立中國共產黨,創立毛澤東思想,成功開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為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準備了政治條件、思想前提、實踐基礎,因此,“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因此,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最壯麗的氣象,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因此,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沒有中國過去40年的滄桑鉅變。

在三大里程碑中,建立中國共產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曾經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但鴉片戰爭以後的近代中國歷史則有著讓人不堪回首的印記。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投入到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運動中。從林則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強國之願,到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變法,再到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儘管也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都沒有從根本上將中華民族從內憂外患的苦難深淵中解救出來。惟有建立中國共產黨,並由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20xx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遼闊的中國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歷史自此翻開了新的一頁。因此,建立中國共產黨,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在三大里程碑中,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條件。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政治上,消滅一切剝削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安排;經濟上,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一系列社會主義建設重大專案的安排,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所有建設成就,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取得的,也是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前奏。因此,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

在三大里程碑中,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起點。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了新中國,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才為中國的發展進步奠定了前提和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黨的xx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新時代,改革已經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局面。但是,正如所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這就警示我們不能有終點心態,要始終保持起點狀態,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場接力跑高水平高質量跑下去。

三大里程碑昭示中國發展進步的外在張力

在世界歷史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所發生的重大歷史性事件,既是那個國家、那個民族歷史、文化、社會發展偶然中的必然,對那個國家、那個民族會產生極其重要的歷史影響,也是世界歷史程序在那個國家、那個民族所彰顯出來的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對世界發展也會產生極為重要的歷史影響。三大里程碑,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誌性事件,也是中國深刻影響世界並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標誌性事件。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一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程序,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新中國70年的砥礪奮進,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部奮鬥史詩;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發展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成功經驗、展現了光明前景,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力量,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可見,三大里程碑,不僅是屬於中國的,而且是屬於世界的,其外在張力主要表現為中國發展進步對世界的影響和貢獻。

建立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東方國家紮根落地的開端,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影響世界和為人類作出貢獻的開端。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始終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視為自己的職責。中國共產黨建立後,經過20xx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和英勇鬥爭,不僅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而且為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抗日戰爭期間,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亞洲太平洋戰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軍民給日本法西斯以沉重的打擊,中國人民的積極抗戰,不僅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爭實力,而且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美、英等盟國在太平洋戰場的作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20世紀繼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歷史重大的政治事件,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與和平力量的對比格局,極大地增強了世界被壓迫與被剝削民族和人民勇於鬥爭、爭取解放的信心和決心,同樣是對世界民族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的巨大貢獻。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僅改變了國際冷戰格局中的力量對比,而且新中國的一系列外交方針政策及國際關係策略和行動更是對世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毛澤東同志提出“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的外交關係方針,不僅在政治上樹立了獨立自主的外交關係理念,而且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帝國主義侵略和爭取世界和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戰爭,改變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和地位,有效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戰爭後,新中國爭取和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的決心與信心大增,為了改善和發展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關係,新中國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1955年萬隆會議上正式確定,成為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處理國家間政治、經濟關係的原則和準繩。之後,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等,都為新中國融入世界併發揮更大作用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我們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全球化程序,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致力於和平解決國際和地區爭端,在處理中國外部衝突以及其他國際衝突等問題上,努力發揮彌合分歧、勸和促談的建設性作用,始終主張和平化解矛盾和分歧。資料顯示,1979年至20xx年,我國經濟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中國在對外開放中展現大國擔當,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促進了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從未動搖過對多邊主義的信念,通過歷時多年的談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並努力成為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黨的xx大以來,我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廣泛關注並取得明顯成效,對於加快各國發展程序、改善沿線民生、開闢互利共贏光明前景,已經並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宣傳 篇2

同志們:

在剛剛結束的市黨代會上,市委把 作為我市“”時期的主要任務,並決定於 月底在召開全市小城鎮建設現場會。同時,近期國家要對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建立進行驗收。市第三次黨代會把城鎮建設放在了“”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和舉辦全市小城鎮建設現場會是落實“四城聯創”戰略部署的有效載體和具體實踐。今天,旗委、旗政府召開小城鎮建設現場會籌備工作動員大會,是貫徹落實市第三次黨精神的一次具體部署。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聚力量,動員全旗各族幹部群眾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更加有效的工作措施,認真做好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各項工作,承辦好全市小城鎮建設現場會,全面展示我旗城鎮建設新成果和各族幹部群眾新面貌,把“迎會”與“創城”活動融為一體,全面打造好文明城市的“硬環境”和“軟環境”,以嶄新的形象、全新的風貌迎接上級領導和兄弟旗區的檢閱,奮力推動我旗城鎮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堅定信心,充分認識我旗城鎮建設取得的重要成績

長期以來,作為典型的農牧業大旗,城鎮基礎建設非常薄弱,財政自給能力非常有限,城鎮建設起步晚、起點低,存在著先天的、客觀的劣勢。年以來,圍繞全市“三年大建設、三年大變樣”城鎮發展戰略,旗委、政府統籌謀劃、科學決策,提出了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打造新型城鎮體系的發展思路,率先構築以鎮、獨貴塔拉鎮、巴拉貢鎮為核心的城鎮體系,全面調動廣大幹部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破解資金難題,啟動實施鎮舊城拆遷改造和陶賴溝生態新區建設工程,加快推進獨貴塔拉新鎮區和巴拉貢鎮小城鎮建設,積極探索併成功實踐了“小財政”建設“大城鎮”之路。

(一)幹部群眾思想解放。城鎮建設本身也是一次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過程,是一個“破”與“立”的過程。我們通過大規模的改造建設,讓幹部群眾在參與和實踐中創新理念、創新思路、創新機制、創新環境,打破了傳統等、靠、要的思維,樹立了城鎮建設市場化的理念,破除了“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舊觀念,樹立了“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搞建設”的新觀念;破除了“城鎮建設只投入、不收益”的舊觀念,樹立了“可經營、能賺錢”的新觀念;破除了“城鎮建設找政府投資”的舊觀念,樹立了“找政府出政策,到市場找錢花”的新觀念,徹底轉變了全旗幹部群眾畏首畏尾、安於現狀、因循守舊的落後思想觀念,真正做到了以思想的大解放,促進工作作風的大轉變、發展思路的大創新,推進城鎮建設實現大變樣。

(二)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年以來,旗委、政府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建設,加速推進城鎮化程序,高標準、高水平打造富有民族風格、彰顯人文底蘊、展現時代氣息的魅力新鎮,以鎮、獨貴塔拉鎮、巴拉貢鎮為重點的城鎮建設在工業園區的支撐下日新月異。目前,已經確立了以鎮、獨貴塔拉鎮、巴拉貢鎮為核心的城鎮體系規劃。鎮形成了以環鎮生態經濟圈為綠色屏障,以舊城改造區、陶賴溝生態商住區和陶賴溝東岸新區為城市發展區,以南部新能源示範區為產業支撐,以環鎮生態經濟圈至鎮規劃區中間帶為城市拓展區的城市規劃發展格局,並在全面建設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鎮舊城改造進展順利,陶賴溝生態商住區和環鎮生態經濟圈起步建設,獨貴塔拉新鎮區已初步形成規模,巴拉貢鎮“十大市政工程”全面推進。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城鎮品位進一步提升。新型杭錦、魅力的太陽正從地平線上升起,人們已經看到了希望的署光。我們相信,到“”中期,鎮所有舊城區全部改造完畢,陶賴溝生態商住區、陶賴溝東岸新區、新能源產業示範區及環鎮生態經濟區將全面建成。獨貴塔拉新鎮區將從鎮的規劃建設全面向城市的規劃建設轉型升級。巴拉貢鎮將建成有一定規模的新鎮區。

(三)“三化”互動成效凸顯。通過近年來城鎮建設的強力推進,城鎮帶動作用日益明顯,對全旗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分別達到70%、80%以上,進一步強化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空間依託、要素支撐和服務保障,全旗綜合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形成了強大的聚集效應,城鎮吸納和帶動能力全面提高,打造了招商引資廣闊的平臺,彙集了一大批知名企業和有識之士前來投資置業,帶動了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協調發展。與此同時,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和各項社會事業快速協調發展為城鎮化夯實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旗域經濟實力日益壯大,社會環境不斷優化,有力地助推了城鎮化程序,同時為城鎮建設積蓄了強大的後勁。在強力推進“三化”互動的過程中,旗委、政府統籌推動以城帶鄉、城鄉協調發展,有力地拉動了城鄉一體化程序,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協調、良性互動的軌道。

二、提高認識,深刻理解“創城迎會”工作的重大意義

城鎮建設是一個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是一個地區發展環境、發展條件和發展潛力的集中體現,更是一個地區人民群眾成長力、進步力、發展力、創造力的集中體現。而“迎會創城”是展現我旗城鎮建設成果和城鎮建設方向的重要契機。市委、政府決定在我旗舉辦全市城市建設現場會,是對我旗城鎮建設高度認可和重大支援。年我們成功舉辦了全市科學發展現場觀摩會,在全市樹立了我旗新的形象,給全市各級幹部群眾留下發展潛力無限,杭錦人民凝聚力、發展力巨大的深刻印象,贏得了市委、市政府及自治區的極大支援,為我旗科學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和活力。不言而喻,如果我們能夠搞好這次“創城迎會”工作,成功舉辦好全市小城鎮建設現場會,將會推動和實現我旗經濟社會發展的騰飛。

(一)做好“創城迎會”工作,是展示城鎮建設成果,進一步增強我旗對外影響的重要視窗。“創城迎會”的過程,是對外宣傳的過程,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著的形象和全旗各族幹部群眾的榮譽,既充滿機遇、又面臨挑戰。我們要通過“創城迎會”工作,全面展示近年來我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特別是城鎮建設成果,讓更多的社會人士走進、瞭解和關注,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範圍、更廣的領域,擴大的影響力,提升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前來投資置業,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開發創業,吸引更多的企業集團前來建設興業。

(二)做好“創城迎會”工作,是主動贏得上級支援,進一步增強城鎮發展動力的重要平臺。“創城迎會”的過程,是通過努力工作爭取上級支援的過程。全市小城鎮建設現場會,是市委、政府組織召開的關於城鎮建設的專題會議,層次高、規模大、影響深遠。這次全市小城鎮建設現場會選擇在我旗召開,這充分體現了市委、政府對我旗城鎮建設工作成果的充分認可,也是對全旗各族幹部群眾的高度信任,更是在市的地位、作用日益凸顯的顯著標志。我們一定要珍惜機遇,全面做好“創城迎會”各項工作,從而贏得市委、政府對我旗城鎮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更多的關注,贏得全市推進東西部旗區協調發展的新機遇。只要我們善於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再接再厲,就一定會為全旗城鎮建設快速健康發展爭取和積蓄新的力量。

(三)做好“創城迎會”工作,是全面加快發展步伐,進一步增強經濟綜合實力的重要途徑。“創城迎會”的過程,是加快推進城鎮化,實現“三化”互動、協調共進的過程。我們要堅持“以創促建”、“以會促建”,通過“創城迎會”工作,強力轉變城鎮發展方式,加快推進城鎮公共服務體系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化水平,使城鎮面貌更美,功能更全,品位更高,形象更好,聚集吸納和輻射帶動能力更強,影響和帶動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及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繁榮和活躍三產服務業,全方位啟用全旗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增強發展的活力,不斷髮展壯大綜合經濟實力,使現代化城鎮建設成為我旗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強大引擎。

(四)做好“創城迎會”工作,是檢驗鍛鍊幹部隊伍,進一步增強幹部群眾合力的重要載體。“創城迎會”的過程,是全旗幹部群眾積極參與、創先爭優的過程,是各級領導幹部發動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的過程。我們要把“創城迎會”工作作為檢驗幹部工作水平、提升幹部工作能力的重要平臺,作為優化幹群關係、增強幹群合力的重要載體,充分調動全旗廣大幹部群眾參與、支援“創城迎會”工作的熱情和激情,增強全旗廣大幹部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全旗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致、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全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更好更快發展凝聚新的強大合力。

(五)做好“創城迎會”工作,是改善民生,提升全旗各族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契機。“創城迎會”的過程,是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程序、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的過程,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通過“創城迎會”工作,有效解決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城鎮建設熱點、難點問題,加快完工一批市政工程專案,全面完善一批公共服務功能,讓群眾更加全面地感受和享受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提升綜合素質和文明程度,讓廣大群眾生活得更幸福、更體面、更有尊嚴。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宣傳 篇3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特徵和靈魂血脈,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實踐智慧和歷史記憶,維繫著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命運。任何一個有文化自覺意識的民族都會珍視自己的文化,高度認同自己文化的價值,精心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對自己文化的發展前途滿懷信心。這種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理性心態和堅定信念就是文化自信。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在歷史程序中創造和培育了輝煌燦爛、自成體系、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並對自己的文化高度珍視,充滿自豪。但近代以來,由於特殊的歷史境遇,有的中國人曾一度對民族文化的前途和命運感到迷茫。回望這一文化心路歷程,可以發現,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振是與中國共產黨的文化使命擔當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和文化貢獻,中華民族才走出了文化迷茫,重振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強。

第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並走向強起來的願景,為重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國力和心理基礎。文化境遇與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興衰相互依託,沒有民族的獨立和國力的強盛,就不可能有文化的自信。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中華文化始終居於東亞文化圈的核心,並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由此涵養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豪感。但鴉片戰爭以後,在飽受列強欺辱、奴役後,有的中國人逐步喪失了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正是中華民族國運衰微、慘遭欺凌,在文化方面陷入困頓迷茫的境遇下登上歷史舞臺、擔負起救亡圖存和民族復興使命的。經過艱苦卓絕的探索和奮鬥,找到了一條異於資本主義模式的現代化發展道路,終結了中華民族受宰制、受奴役、受屈辱的命運,把落後捱打、被列強視為“東亞病夫”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用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詮釋了中國文化的價值,為重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國力和心理基礎。

第二,中國共產黨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清泉活水,激活了中華文化的生命活力,為重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現實依據。中華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清代以後,封建統治者的文化專制和閉關鎖國所導致的文化封閉不僅窒息了中華文化的生命活力,也遮蔽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視野。近代以後,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和欺凌,古老的文化已難以承擔起為民族安身立命和救亡圖存提供智力支撐以及方向引領的使命,中華民族被迫從域外先進文化中苦苦尋求民族救贖的智慧和藥方。直到馬克思主義傳入和中國共產黨登場,才出現了希望的曙光。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積極引領和實踐先進文化,一方面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方法觀照並分析解決中國革命、建設以及改革開放中的現實問題,另一方面運用中國文化詮釋和傳播、發展馬克思主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古老的中華文化煥發出生機活力,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成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也推動了中華傳統文化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嬗變,為堅定中國文化自信提供了歷史和現實依據。

第三,中國共產黨創新培育了富有時代氣息的民族精神,激發了民族精神的巨大能量,增強了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靈魂和核心,是彰顯民族精神氣象和性格特質的文化依託,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礎和動力之源。中國共產黨在擔當歷史使命的程序中,一方面自覺地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科學精神注入民族精神之中,創新培育了以“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改革開放精神為表現形式、富有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的當代形態,為中國人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和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充分發揮了民族精神的文化功能,也增強了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

第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培育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為重振中國文化自信培植和積澱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基礎。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動力源泉。中華民族是富有文化創造力的民族,在謀求生存和發展的歷史程序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綿延古今的中華文化,不僅支撐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也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認可。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文化落伍的歷史境遇下,自強不息,剛健有為,在擔當救亡圖存和民族復興大任的同時,也自覺地擔負起延續發展和復興民族文化的使命。既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富強和復興提供了智慧滋養、智力支撐和方向引領,也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為重振民族文化自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五,中國共產黨找到了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智慧和方法,為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中國文化向何處去,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也一直是讓中國人糾結的理論和現實課題。對於這兩大難題,五四運動以後,無論是文化保守主義還是文化激進主義都沒能作出符合文化發展規律的回答。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中國共產黨在肩負民族復興使命的程序中也一直在探索民族文化發展之道。在文化建設中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問題上,中國共產黨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從馬克思主義中找到了傳承和發展中國文化的智慧與方法,先後悟出了“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與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原則、“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方針和堅守中國文化的立場,確立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一價值目標,明確了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也為重振中華文化自信提供了理想和信念。

中華民族走出文化迷茫、告別文化自卑、經歷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強的歷史邏輯昭示我們,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擔當,就不可能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強。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宣傳 篇4

全面從嚴治黨之所以取得卓著成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黨逐步深化管黨治黨規律,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督規律,在強化黨內監督基礎上,把黨內監督與外部監督統一起來,形成合力

中國共產黨必須做到敢於和善於自我監督、自我革命、自我揚棄、自我超越,必須做到敢於和善於刀刃向內、自己給自己動手術,才能監督好自己,才能帶動外部監督幫助我們黨監督好自己

監督問題是全人類政治發展面臨的共同課題,也是當代政黨政治治理的共同難題。過去,西方國家利用其強勢的話語霸權,在其全球推銷的價值體系中極力宣揚,他們的所謂民主制度已經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並自信地宣告了“民主的終結”。然而,我們看到的西方國家卻從來不是這樣樂觀的現實,隨著時代發展,他們的理念和制度安排越來越顯示出前景的晦澀,無論是日韓還是歐美,各種政治醜聞和經濟腐敗連西方的學者也無法自圓其說。毋庸諱言,監督問題同樣是共產黨執政國家一直面臨的重大難題,也是長期以來西方詬病社會主義國家的焦點問題。在和平建設時期一黨長期執政,沒有了殘酷的戰爭環境制約,不要反對黨或在野黨的制約,共產黨國家能夠破解監督難題,自己給自己治病動手術嗎?西方國家的答案當然是不可能。前蘇聯和東歐共產黨執政失敗的教訓似乎驗證了他們的推演。但是,正像西方國家對中國共產黨人所發出的詛咒式的預言,在中國改革、發展和治理的巨大成果面前紛紛失靈了一樣,監督問題也在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巨集偉實踐中展示出了光明的制度前景,使西方不得不承認自己預言的失靈。

黨的xx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之所以取得卓著成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黨在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逐步深化管黨治黨規律,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督規律,在強化黨內監督基礎上,把黨內監督與外部監督統一起來,形成合力。從實踐來看,“結合”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偉大創造,我們黨要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不斷實踐中,持續實現黨內監督與外部監督的有機結合,並切實落在制度安排上,落在以黨章為根本遵循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上。我們黨著力構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就是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堅持黨內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加強對權力執行的監督,著力形成黨委主責、紀委專責、巡視派駐全覆蓋的黨內監督制約新機制,並與外部監督有機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智慧的權力監督制約制度安排。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督體系中,抓住抓好了黨內監督,就抓住了權力監督這個最核心的問題。指出,對我們黨來說,外部監督是必要的,但從根本上講,還在於強化自身監督。黨內監督是第一位的、最根本的監督,也是最重要的監督,因為我國獨特的政黨制度決定了黨內監督在中國監督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須做到敢於和善於自我監督、自我革命、自我揚棄、自我超越,必須做到敢於和善於刀刃向內、自己給自己動手術,才能監督好自己,才能帶動外部監督幫助我們黨監督好自己,才能增強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離開了這種能力,黨面臨長期執政的危險就會加大。道理很簡單,我們黨掌握著執政權和領導權,如果自己都不敢自我革命、自我監督,就不可能有別的力量能夠監督我們;如果我們黨不能下決心做好自我革命這篇大文章,黨內監督乃至其他任何監督就不可能從根本上發生作用。

首先,強化黨內監督要切實把黨內監督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安排。一方面,加強黨內監督,紮緊制度籠子,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所有重要論述中,許多內容都與黨內監督密不可分。另一方面,xx屆六中全會對黨內監督專門作出重要制度安排,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在我們黨的歷史上,第一次用較高位階黨內法規對黨內監督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監督內容、監督物件、監督方式,以及強化自我監督構建監督體系等作出系統規定,為黨內監督的深入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依規治黨、制度治黨作出重要制度安排。黨的十九大報告就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新的戰略部署,明確要求把黨內監督同其他監督貫通起來,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

其次,強化黨內監督要進一步完善黨內監督的體系和機制。其一是建立黨內監督體系,即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其二是形成黨內監督機制,即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實現對權力執行的全過程監督,著力形成黨委主責、紀委專責、巡視派駐全覆蓋的監督檢查機制,並與領導幹部問責和激勵機制結合起來,促使黨的領導幹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全面從嚴治黨之所以能夠取得讓全黨和社會各界信服的成果,與黨內監督的體系和機制的確立和執行有直接關係,相信以後的作用會更加明顯。

第三,強化黨內監督要持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自我革命,必須探索出一條黨長期執政條件下實現自我淨化的有效路徑。黨的xx大以來,黨內監督得到有效加強,監督物件覆蓋了所有黨組織和黨員。在此基礎上,要求適應形勢發展健全黨集中統一領導下的國家監察體系,對黨內監督覆蓋不到或者不適用於執行黨的紀律的公職人員依法實施監察,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使我們黨真正解決長期執政條件下自我監督這個國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跳出歷史週期率。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本質上屬於黨和國家的自我監督,是黨內監督的延伸和加強,同時也與黨內監督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應在完成紀委監委合署辦公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現實路徑,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一要把準工作職責,改革後的紀檢監察機關工作內容涉及查處違紀、職務違法、職務犯罪三個層面,必須依託紀檢、拓展監察、銜接司法。二要做到相互貫通,紀委監督執紀問責和監委監督調查處置,既有共通點,又有區別處,但根本上統一於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生動實踐。三要用好“兩把尺子”,堅持以黨章黨規黨紀為尺子和嚴格遵循憲法法律法規相統一,既強化黨內監督,用紀律管住黨員幹部,又深化國家監察,確保公權力為人民服務。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宣傳 篇5

一是要堅持依法治國的方略,對一些案件,如王斌餘案件的報道,要正確引導公眾情緒。二是要堅持唯物辯證法,對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的報道要注意看到事物的兩個方面,特別要看到主要的方面,正確引導輿-論,不能有失偏頗。

要提高宣傳報道水平。做好團的宣傳工作,必須樹立用正確的輿-論佔領陣地的意識,不斷加強整體策劃,提高輿-論引導-

水平,牢牢掌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要按照團的工作總體部署,加大報道力度,努力為青年解決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青年辦實事。共青團在教育、引導、服務青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些工作中的探索和創新,有不少的閃光點,有很好的新聞宣傳價值,其中很多工作在社會上都是開風氣之先的。各級團組織要把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好經驗和好做法以及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蹟,通過大眾傳媒特別是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雜誌等報刊宣傳出去。團屬報刊也要通過報道這些好的做法,更好地為共青團聯絡青年、引導青年服務。

要注重宣傳報道工作創新。新形勢下,團屬媒體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青年,開展鮮活生動的宣傳報道,努力創新表達方式,不斷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要大力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倡導科學精神,團結引導廣大青年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要圍繞青年在學習、工作、就業、生活等方面的實際需要,為青年提供文化精品、精神食糧和優質服務。當代青年朝氣蓬勃,充滿激-情,大有希望,大有作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十大傑出青年和廣大的青年志願者等,都是當代青年中的優秀代表。他們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們的青春是奉獻的青春,多彩的青春。他們奏響了當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交響樂章,奏響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青春之歌。我們做青年工作的,要經常深入到青年中去,與青年在一起,瞭解他們的生活,反映他們的追求。我們的青年報刊要時刻貼近青年,大力謳歌青年先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奏響時代的強音,才能贏得青年,也才能贏得市常

要不斷加強團屬新聞出版隊伍建設。當前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為我們加強團屬新聞出版隊伍建設提供了重要契機。要結合新聞出版單位的實際,採取切實措施,加強編輯記者的學習、教育和培訓,引導編輯記者講政治、講道德、講-法制,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要引導年輕編輯記者樹立正確的名利觀,正確處理好個人與國家、集體和他人的關係,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要把“三項學習教育”活動不斷引向深入,鞏固和擴大“三項學習教育”活動所取得的成效,引導團屬新聞出版單位進一步增強用“x”重要思想統領新聞出版工作的自覺性,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加強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建設,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編輯記者隊伍、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為推動團屬新聞出版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

中國青年報和中國青年雜誌等團屬報刊是青少年文化事業的主體,是共青團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在新形勢下必須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強。要做到這一點,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落實“全團辦報、服務全團”的方針,把中國青年報和中國青年雜誌等團屬報刊辦好,做強做大,從而鞏固共青團的思想輿-論陣地,不斷擴大共青團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全團辦報、服務全團”是團的宣傳報道工作長期的經驗總結,是團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優良傳統,也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團的宣傳思想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和運用。從理論上看,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雜誌等團屬報刊是共青團的機關報、機關刊服務全團、團結引導青年的堅強陣地。團屬報刊的性質決定了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是團屬報刊的主人。從實踐上看,只有做到“全團辦報、服務全團”,團屬報刊才能真正成為我們黨和團組織聯絡廣大團員青年的橋樑和紐帶,成為不斷鞏固黨的青年群眾基礎的一個重要保證。辦好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雜誌,不只是報社、雜誌社人的責任,更是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的責任。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這一方針,在推動報刊質量提高和事業發展、完成全團的宣傳報道任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新形勢下,堅持“全團辦報、服務全團”的方針具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只要我們各級團組織和團屬報刊結合團的宣傳報道工作實際,進一步落實這一方針,就能不斷鞏固和擴大共青團的宣傳輿-論陣地,更好地服務全團工作發展,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

各級團組織要大力支援報刊的發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全團辦報”的良好局面。各級團組織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掛帥,分管同志要具體負責,充分調動有關方面的積極性,採取有力措施,為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雜誌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援。要積極參與辦報辦刊,就編輯、採訪等工作向報刊提出意見和建議,幫助報刊提高質量。要紮實做好自身的工作,推動共青團工作深入發展,為搞好宣傳報道提供豐富的實踐基礎,幫助報刊加強和改進新聞報道。要協助報社、雜誌社加強記者站和通訊員隊伍建設,關心、支援記者和通訊員的工作,鞏固和發展“全團辦報”的網路格局。要用好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雜誌等團屬報刊,善於通過團屬報刊來傳遞共青團工作的資訊,報道工作經驗,指導各地工作。要利用團屬報刊的平臺,做好服務青少年的工作。特別要從共青團發揮好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的戰略高度,大力支援報刊事業發展,幫助報刊擴大在青少年中的影響,擴大社會覆蓋面。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雜誌等團屬報刊要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近年來,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雜誌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報道各地團組織的重點工作,宣傳青年先進典型,展示青年時代風采,引導廣大青年深入學習貫徹“x”重要思想,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而奮鬥,在全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今年月以來,中國青年報進行了版面調整,進一步加強了共青團工作的報道,充實了團的報道隊伍。這些措施,強化了中國青年報作為團報的辦報宗旨和定位,為各級團組織服務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服務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雜誌等報刊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貫徹“政治家辦報”的原則,按照黨的要求做好宣傳報道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深入報道團的各項重點工作和重大活動,充分反映共青團工作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嶄新實踐和生動創造,有關採訪報道要捨得給版面、給位置,捨得配精兵強將,捨得花功夫策劃,捨得發重頭稿件,切實把服務全團的工作落到實處。要堅持“三貼近”,堅持“三深入”,提高創新能力,增強團的宣傳報道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以服務青年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為基層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充分發揮共青團聯絡青年的橋樑和紐帶作用。要按照中央關於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改革,提高報刊質量,壯大報刊實力,推動團的機關報刊實現新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jianghua/sixiang/po8x3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