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廣播稿 >

五四校園廣播稿(精選5篇)

五四校園廣播稿(精選5篇)

五四校園廣播稿 篇1

合: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中午好!聆聽這熟悉的歌曲,紅領巾廣播現在開始播音。

五四校園廣播稿(精選5篇)

A:我是播音員

B:我是播音員 ,今天就由我們倆為大家主持,希望你喜歡。

A: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 在這光彩奪目的季節裡,我們迎來 “五四青年節”,這是一個為紀念1919年的五四運動而設立的節日。

B:青年是是國家之棟樑、民族之希望,我們目前雖然還是一名少先隊員。但是我們仍然有必要回憶1919年,那段有青年人創造的輝煌而又使中國發生深刻變化的歷史。

A:1919年的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巨集偉的青春圖畫。

B:他們喚醒了沉睡百年的雄獅,使中國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繼而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使中國由愚昧、落後的狀態開始向發展、富強的道路上邁進。 A: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

B:在這種精神裡,有著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著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

A: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少年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發揚光大。

B:同學們,5月8日,我們又即將迎來世界微笑日,讓我們行動起來,用微笑、用激情,和同學們一起唱響人生最壯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繪就人生最瑰麗的生命畫卷!

播放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

A:下面是《故事聽吧》欄目。

B:今天我們為大家播出的是安徒生童話之《 》。

五四校園廣播稿 篇2

(開場曲《追風少年》吳奇隆)(讀稿伴奏《天空之城》)

陳:敬愛的老師周: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中午好!

陳:伴隨著熟悉的音樂,我們的校園之聲廣播又如約而至。

周:我是主持人——周x

陳:我是主持人——陳,今天的活動由我們倆為大家主持,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周:剛過完5.1國際勞動節,馬上迎來的就是我們的5.4青年節,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日子。

陳:是啊!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而設立的。它來源於中國一九一九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12月,中國中央政府政務院正式宣佈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采的紀念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願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周:下面請欣賞歌曲《我的中國心》(播放《明天會更好》)

陳: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遊行,他們高呼:“還我青島、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呼籲各界人士行動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保衛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這一運動得到工人和各階層人士的聲援和支援,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紛紛舉行罷工或抗議。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並指令巴黎參加會議的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至此勝利的告一段落。

(播放《心願》)

周: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援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抗議,最後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志,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政務院正式宣佈每年的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陳:紀念五四運動,弘揚五四傳統,就是要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使之發揚光大。

紀念五四運動,弘揚五四傳統,就是要更高地舉起愛國和進步的旗幟。實現國家富強,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紀念五四運動,弘揚五四傳統,就是要奮發圖強,艱苦奮鬥,出色完成我們肩負著歷史所賦於我們的神聖使命。

周:因為當時那場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匯合了一代青年、一個民族的思索,一個民族的吶喊和人們的激情。我們將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利用有利時機,抓住新的機遇,研究新的情況,創造新成就。看現在我們面臨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新的歷史時期,面臨著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這些艱鉅而榮耀的任務。回首過去,壯懷激烈,展望末來,任重道遠,在這充滿希望和令人嚮往的新時代中的我們:有許多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等待著我們去創造,去奮鬥。

陳:“五四”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不甘落後,奮起拼搏,才能振興中華;“五四”的精神告訴我們:只有用自已的雙手,才能建設美好的新生活!(播放《我相信》)

周: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今天的節目希望大家能夠喜歡!祝大家節日快樂!

陳:最後讓我們在《紅旗頌》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節目吧!

五四校園廣播稿 篇3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紅領巾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六(5)班的______

乙:我是六(5)班的______

甲:雖然今天陰雨連綿,是西方傳統的愚人節,但我保證,我們的節目決不愚人。

乙: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甲:帶走一片笑容,永遠與我們同行。

乙:我也很激動,因為我們再次在紅領巾廣播站相遇。

甲:我很高興,我們又一次相聚在這美好的時刻。再過四天,也就是下週一,你知道是什麼日子嗎?

乙:這你可難不了我,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啊!

甲:那我也要考考你,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

乙:通過查閱一些資料,我終於有些瞭解了。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吧!

甲:4月5日是清明節,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本站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乙: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本站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甲:這個我知道: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乙:對。所以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甲: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乙: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甲:原來是這樣,清明節原來又叫寒食節啊,那你知道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嗎?

乙:好啊!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這裡介紹幾個最常見的清明節習俗。

甲: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乙: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甲: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乙: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朝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甲:插柳,楊柳樹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條可以卻鬼,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就是這個意思。

乙:節目的最後讓我們來總結以下清明節的意義吧!但願同學們今年能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甲:4月5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古人描繪清明的景象是:“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此情此境,大批民眾趁著清明節掃墓,或扶老攜幼手捧鮮花到各處公墓奠祭先人。

乙:在新時代意義中的清明節,除了掃墓祭拜祖先,表達子孫對先人的追思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祖先的教誨及發揚傳統文化的美德。清明掃墓祭祖,端午悼念愛國先人,中秋閤家團圓,重陽登高,每過一次傳統節日,都是活生生的愛國愛家、弘揚民族文化的教育,都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次加強。

甲:世界其他文明古國都出現過大幅度的文明斷層,甚至盛極而衰。唯有中華文明,雖歷盡滄桑,飽經磨難,卻在跌宕起伏中傳承不輟,這表明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基本載體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中豐富的優秀文化傳統,可促進國家民族認同、凝聚人心、激發民族意志,可扭轉一些社會成員誠信缺失、道德失範,有助於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

乙: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和平崛起,中華民族邁向全面復興,在融入世界和吸取世界先進文化的同時,弘揚自己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提高人民素質,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甲:傳統文化的失落,不僅僅表現在孝道文化上,更表現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即誠通道義的失落。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講求誠信,不僅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人素質的重要表現。中華文化講究禮義廉恥忠孝仁愛,提出的“八榮八恥”,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注入了時代特點。只有全國人民繼承和發揚優秀和先進的文化,蔚然成風,國家民族才能真正興旺發達。

乙:本次紅領巾廣播站播音到此結束,謝謝您的收聽!

合:再見!

五四校園廣播稿 篇4

甲: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中午好!在這個明媚的春日裡, 校園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願我們能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給大家帶來快樂和輕鬆。

乙: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用以紀念1948年成立的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每年會選定一個主題,強調某個公共衛生重點領域。

甲: 世界衛生組織將2019年的主題確定為“病媒傳播的疾病”。今年4月也是中國第二十六個愛國衛生月,主題為“遠離病媒侵害,你我同享健康”。

乙:新中國成立之初,鼠疫、血吸蟲病、瘧疾和淋巴絲蟲病等病媒傳播疾病氾濫,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健康。據資料記載,當時鼠疫波及全國大部地區,1900-1949年年平均病死人數約2萬餘人。瘧疾、絲蟲病和血吸蟲病在我國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廣泛流行,發病人數都以千萬計。為迅速遏止疾病蔓延,我國領導人發起了愛國衛生運動。1952年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周恩來為首任主任。以“除四害、講衛生、消滅疾病”為主要內容的愛國衛生運動在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為消滅疾病、以較低的成本實現較高的健康績效做出了貢獻。

甲:病媒生物防制一直是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許多病媒傳播的疾病也成為了我國法定傳染病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對鼠疫、瘧疾、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乙腦、血吸蟲病等重要病媒傳播疾病都開展了系統監測和全面防治。經過不斷努力,我國病媒傳播疾病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我國率先在83個淋巴絲蟲病流行國家中消除該病。2019年我國提出了到2020年在全國消除瘧疾的目標,近幾年我國瘧疾報告病例持續保持在萬人以下。

乙:下面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些病媒生物防制知識:

甲: 防制蚊蟲的方法有:搞好室內外衛生,清除各種廢舊雜物,減少蚊蟲棲息場所。家庭備用蓄水池和種養水生植物的水體要堅持每週換水一次,換水時應將蓄水池內壁和水生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內壁徹底清洗乾淨。房前屋後不常用的盆罐應清除或倒置存放,防止積水。根據蚊蟲生長的不同季節,在庭院內和室內適時煙燻或噴灑化學殺蟲劑殺滅成蚊。滅蚊時最好選擇黃昏成蚊活動的高峰時間。安裝紗門和紗窗,防止成蚊入侵。

乙:常用的消滅老鼠方法有:投放毒餌。用殺鼠藥劑製成毒餌,投放在老鼠洞口或老鼠出入、活動經過的地方,讓老鼠吃後被毒死。毒塞鼠洞。用石灰、水泥等把老鼠洞毒死,將老鼠悶死在裡面。利用鼠夾、鼠籠捕殺老鼠。

甲: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途中,病媒都可能危害我們的健康。只要我們掌握病媒生物防制知識,做好防護措施,就一定能保護好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乙:今天的校園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收聽!

五四校園廣播稿 篇5

綠色是和平和生命的象徵。或許就是在那樣一個空氣、陽光、風雨充足的天然大氧吧裡,我步入了而立之年。

我讚美綠色,因為有了藻類到參天大樹,才使荒蕪的地球生機勃勃,才有了動物,才有了人類。

由植物開始的植物鏈養育了地球所有動物,養育了人類。 綠色大自然是人類財富的寶藏,也是人類美感與

藝術的源泉。

期待有一天,狂暴的洪水不再咆哮,灼人的熱浪不再肆虐。

期待有一天,每一個山谷都盛開希望之花,每一條小溪都跳著歡樂之舞,所有的荒原都變成綠洲,所有的生命都得到上蒼的關愛和人類的善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jianghua/guobo/6e0q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