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自我鑑定 >個人自我鑑定 >

大一上學期個人總結(通用3篇)

大一上學期個人總結(通用3篇)

大一上學期個人總結 篇1

20xx年我的人生之途分成了兩個階段。純真的高中年代已離我遠去,現在想來,真的很懷念!大學的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從剛到校時的懵懵朧朧直到現在,其中發生了幾多變化。當中有辛酸亦有歡樂。

大一上學期個人總結(通用3篇)

軍訓是大學的第一節課,在我看來只是立正,齊步走……很簡單。真不懂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喊累,甚至還罵教官。從那時起,我就知道自己和她們不一樣。高中以來我的學習成績一直都不好,可是我想說的是,我並不是個壞學生。在逃課人眾多的大學裡,我只逃過兩節課。可是這比起其他人已經不錯了。在課堂上還是會不認真聽講,對此,我很無能為力。圖書館,說來慚愧,除了辦證去過一次就沒進去過,因為不知道要看什麼書好。突然想起考試前幾天,宿舍7個人,只有我們3個算得上學習了。惡補心理學和計算機,那時對大學裡的考試感到真的很搞笑。老師把考試答案都畫了,然後背啊背啊。尤其是考心理學時,看著同學們都帶著影印的小抄時,我就笑,笑得想哭。這就是大學啊!都說在大學裡,和你關係最好的就是宿舍裡的人了。

我們宿舍7個人。關係其實很複雜,卻又簡單。我無所謂啊,和誰關係都搞的差不多。在這半年裡,我學到最多的應該是人際關係了。院系裡的,班幹部之間的,宿舍人之間的,我真的不認為那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她們總是把人想的那麼壞。所以,我一直都是中立的,沒給自己找什麼事。同學都知道我沒心眼,其實,我感覺自己對什麼事都想開了,真的無所謂。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好。

靠誰都不剩靠自己,因為有些事真的不是那些所謂的朋友能夠去幫你做的。我一直記得高中政治老頭說的一句話:人和人之間都是利用價值的關係。真的,實際,當代社會的現實吧。大學不僅僅是學習的地方和交流的場所,亦是學習做人處世的課堂,接觸社會的地方。是進入社會之前的一個課堂。

經過了這半年的時間,我感覺自己應該好好規劃下未來了。不然,大學三年的生活肯定是在空虛中度過的。大學的課餘時間很多,我要好好把握,大學生活是如此的豐富,也是如此地無聊,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嚴格要求自己。經常去圖書館,多看書,現在自己寫得東西簡直不堪入目,流水賬啊。經過了半年的摸索我應該知道自己以後怎麼做了,不要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人!高中三年真的給了我太多教訓,我要吸取,及時改掉自己的壞毛病。

大一上學期個人總結 篇2

時光荏苒,轉眼已從烈日炎炎的軍訓時光過渡到了一個新學期的盡頭,從長期的心懷憧憬過渡到了對於大學的淺薄認識。

大學裡自由開放的制度與活動在每一個細節中都滲透出花季年齡該有的活力與朝氣,很榮幸,我在這短暫的行雲流水般的時光中被如此氛圍縈繞,包裹。正如人的發展需要空間,我們,正需要並且得到了這樣一個能夠將全身細胞煥發,為自己注入新養料的平臺。這平臺,就是我心中的大學。

這半學期以來的大學生活並不緊迫,但作為學生,學習仍是主旋律,是第一要務。相對於中學時,每日滿課的緊張生活而言,大學更多的側重於自主與自覺。圖書館的午後看似單調,卻正是智慧與寂寞美妙的碰撞,迸發出的將會是昇華與進步的積澱火花。

在這幾個月的時光中,大學的課餘時間給了我更多自由的選擇。部門與社團的例會與任務在另一方面為我灌輸著隱形的知識與技巧。校團委宣傳部下設的記者團不僅讓我在真正邁入傳媒專業前對其有了一定體悟,更給了我“我手寫我心”的寫稿經歷,這對於能力的提升與專業方向的辨別是細微的,也是更具說服力的。而院系下設的生活部在交際的領域,活動的舉辦方面充盈了我的意識;網球社更是一個難得的強身健體的愛好者的群集之地;偶然的進入模特隊的機會似乎是讓我收穫頗豐的短暫經歷,在自我突破之餘更讓我擁有了自我展示的登臺機會......一系列有別於從前生活的軌跡在我的視野中穿插著,也許這正是一種融合時期的特徵,社會的繽紛之色正從點滴之中滲透蔓延開來,擴充著我的人生旅途。

這是個自由的時代,我們需要不斷去倚靠交流實現資源對接,於是我邁進了這樣一個層疊式的交際尤為重要的大學時期。幾個月的集體宿舍生活有歡笑,有摩擦,有並肩刻苦,有瀟灑夜遊......生活的細節在這樣幾近透明的角度讓彼此不斷深入瞭解,相互協調,學著和諧,嘗試著磨平自己的稜角,去適應這樣一個溫馨的小家庭。而對於慢慢接觸並熟識的學姐學長們,他們分享的經驗與感受更從感性領域將我們的認識拉出迷茫,“感謝”無疑是我所該說的話。

看似平淡的四年,其實可以風生水起,只要心中沒有蹉跎與懈怠。保有最初的熱忱是不易做到的事,所以才會有現今許許多多大學生迷惘而頹喪的狀態。這一點,亦是我們所有人應當時刻警醒自己的禁區。

就像當初奮筆疾書一樣,去相信未來,相信自己,相信希望——我是這樣鼓勵著自己。

總結五:大一上學期個人總結

短短的文字,承載著滿滿的回憶……

時光荏苒,大一的半個學期已經悄無聲息的從我們指尖流走。再回首,大一的這個學期還是頗有感悟的。

下面我從生活和學習兩個方面來談談我上個學期的收穫與體會。

剛從那個充滿壓力的高中解放出來感覺像是脫籠而出的小鳥,對新的生活充滿了欣喜和激動。進入到大學生活一開始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樣的陌生,但幾個星期過去後對周圍的環境熟悉了,陌生感消失遁形了,開始進入了正常的生活學習模式。加入了幾個社團,使平淡的生活又增加了一些色彩......加入了民俗社讓我對民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一次一次開展的活動增加了陌生同學之間的互動。來到這個計科2班,一開始輔導員交給的任務很多,有時候下晚自習後還要到她辦公室去。那段時間讓我體會到累並快樂的滋味,輔導員教給我的任務有的很“艱鉅”但也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也讓我瞭解了很多東西。這是對自己各個方面的提高,比如說是溝通交際能力都有所提高。當一件事做的不妥的地方,輔導員都會及時的把我指出來,所以很感謝輔導員給了我這個鍛鍊的機會。

在班中擔任團支書這個職務讓我也感受很多。每次的團生活主題班會從活動的策劃到活動的開展以及主持活動對我來說都是一個鍛鍊。一次次的活動都是一個挑戰和鍛鍊,同時也增加了同學們之間的凝聚力。同學們的踴躍參加讓我有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熱情。我知道有時候也有不稱職的地方,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得以改善,讓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得意提高。同時也參加了學院的二級黨課和學校的高階黨課讓我在其中也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對共產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學會以一名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

在這半學期裡讓我有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獻血200ml;在以前獻血對我來說是遙遠而陌生的,獻血也標誌著我們跨入了成人的行列、標誌著我們有對社會奉獻的義務。第一次做志願者;我們懷著新奇的心情去做志願者,但是做志願者真的不是那麼輕鬆但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同學讓我們也感受到了做志願者的快樂。第一次代表資訊科技學院參加比賽;代表學院參加“易班知識知多少”讓我們倍感壓力,但是結果我們比賽得了第一讓我們心奮不已。

進入大學後學習的模式改變了,我們也學會了適應。增加了一些新的科目,我們也慢慢融入進去。在課堂上認真聽課,課下把老師佈置的作業認真的完成這的學習方法讓這個學期沒有掛科。但是在大學學習不能僅侷限於不掛科,對專業課的東西還要更深入瞭解一些,這對我們以後的工作是有很大的幫助。

在此也很感謝我的室友們,她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很快融入到新的生活。

大一上學期個人總結 篇3

人生彈指芳菲暮,不知不覺,我已在華汽這片土地上度過了我大學的四分之一。有時候真的感嘆時間在戲謔我們,美好的時光總是過的那麼快。想一想,我們還是走廊裡嘰嘰喳喳的新生,今天卻看著長廊上熙熙攘攘的新生們來到了我們的校園。大一的美好回憶總是不斷的在眼前浮現,似乎那些都在發生著。雖然大一的生活悄然已逝,可這一年的學習經歷對我的大學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

回過頭去看看這一年一路走過來的腳印,看它在何處彎曲,在何處停留,在何處走上坦途......我一直認為,在許多事情過後,認真冷靜地反觀自省是很有必要的。從對校園的陌生到熟悉,從對學習的迷茫到對理想的追求,學著在艱辛中尋找快樂,在迷茫中尋找目標。

回想一年的大一生活,有歡笑,有淚水,有失敗,有收穫。

一、思想道德方面:

在大一一開始的時候,我懷著不安和期待,獨自一人開始了大學的征程。到達學校時,恐懼和孤獨滿滿地充斥著我的心,我試著熟悉這裡的一切,鍛鍊著與新的老師同學交往,漸漸融入到新集體的友愛中。於是,慢慢地,我改變了,我不再恐懼,因為有很多同學陪在我身邊;我不再迷茫,因為我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在思想道德上,我能規範的執行學校的學生手冊和各種規章制度,熱愛祖國,熱愛黨和人民,熱愛學校,熱愛班集體,尊師守紀,團結同學,與人為善,品德優先。在大一第一學期,我便懷著忠誠的心向學院提交了入黨申請書,並從那時起,我就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黨員的標準規範自己的學習和工作。針對自己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不高的問題,我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不斷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研讀各種馬列專著,領會和總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實踐中運用的原理,使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使自己從思想上逐步成熟起來。即便在後來的黨員競選中我落選了,自信心受到了些許打擊,但我不曾失落,不曾放棄,因為我知道,我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我夠努力,我就一定可以跟黨攜手同行。就這樣,我更加不斷充實自己,在課堂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結合江"三個代表"的講話,積極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課外時間,我踴躍參加了院的獻血志願者小組,利用自己義務獻血的實際行動,鼓勵更多的人蔘加到獻血自願活動中來,為更多需血的病人送去生的希望。此外,我還跟隨班級探訪了花都區的一些孤寡老人,為他們送上一份小小的愛心,我知道,這是黨在指引著我要這麼做,我知道,這是我內心的聲音——我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回望身後這一年的腳印,有大有小,有深有淺,有虛有實......但不管怎麼樣,一切都已經成為了過去,變成了我人生的一份小檔案,儲存在我的人生歷程中,現在,我只有用更好的精神和心理狀態,去展望那充滿希望的新學年。

二、專業理論學習方面:

大學的學習,對我來說應該是一個考驗。從高三到大學,地獄與天堂的轉變!涅磐後重生,但卻不是鳳凰!大一是高中到大學的過渡期,新的教學方式,新的學習方式,一切都不再那麼循規蹈矩了。一開始,我發現自己變得迷茫了,在學習中喪失了目標,茫然無措。一切學習都好像是為了學而學,隨意的學習計劃、頹廢的學習態度,沒有形成系統的學習程序,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渾然不知的揮霍了大把的時間。那段時間,我經常一個人躺在床上,靜靜地想著過去——想回到從前忙忙碌碌而充實快樂的日子;想著未來——不想面對那種殘酷地競爭與壓力。或是欣慰,或是迷茫,或是希望......但我是一個不服輸的人,我懂得分寸,懂得自我激勵,我漸漸地適應了周圍的環境,在短暫的荒廢學業後又重拾了學習的樂趣,我漸漸地在學習中找到了規律,那些迷茫也隨之漸漸消散。慢慢地,我覺得大學裡濃厚的文化氣息和廣闊的自由天地給了我更好的發展機會和空間。因此,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像一塊渴水的海綿,貪婪地吸收著知識;就象一隻久困的鴿子,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飛翔。我時刻提醒自己,學習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作為一名合格的跨世紀大學生,必須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因此,“刻苦”、“認真”、“努力”成為我學習上的座右銘。當遇到高數上的難題時,我主動找學習優秀的師兄師姐幫忙補課,把不懂的地方徹底弄懂;在英語學習上,閱讀英語課外讀物,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其外,我還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閱讀各方面的書籍,如中國名人介紹或外國經典文學,做到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兼顧,在書的海洋裡自由馳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面,拓寬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從多方面去考慮問題,避免片面看問題,逐步養成好的思考習慣。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學什麼,自己要學什麼,自覺地爭取時間學習,避免沉迷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就這樣,通過與同學進行經常性的學習經驗交流,並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使自己的成績取得不斷進步。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我在學習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績,以智育第一名,綜合測評第一名的成績位居班裡第一名,順利地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在加強自身理論學習的同時,我還注重自己動手能力的培養,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積極參加課外科技競賽,在學院的“歷史趣味競賽”中取得第三名的成績。但人最忌驕傲,所謂“驕兵必敗”,我要更努力地超越我自己,不急不躁,不驕不餒,爭取在下一年的成績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在日常工作上:

在工作上,為了從各個方面鍛鍊和提高自己,適應將來激烈的社會競爭,我加入了學生職業發展協會。這個協會是一個學生就業的平臺,在協會裡,我擔任調研部的幹事,在日常工作中不斷鍛鍊自己的能力,陶冶情操,學習問卷的設計與製作,學習調查報告的寫作方法,學習SPSS統計軟體。在協會裡面,我接觸到更多的人,我虛心向有經驗的同學請教他們工作上的問題,學習他們先進知識和經驗,認真完成自己的分內事物,在協會的優秀幹事評選活動中,以部門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好評。當然大一我的工作表現還不是很理想:缺少自信心上臺發言,跟別人交流的時候不能準確、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遇到大場面有時會退縮。這些缺點,還需要我花時間去改進,我堅信,“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大二了,我一定會敢於吃苦,善於鑽研,按照規定的時間和程式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尋找自己獨特的工作方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帶領部門的新干事,爭取在日常工作上做出更優秀的成績。

四、日常生活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能與舍友相處融洽,跟同班同學保持好的關係。在大一的一年了,我還結識一些高年級的師兄師姐,虛心向他們請教學習、工作、生活上的問題,在他們的指引下不斷前進。其實,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在這個人際關係尚好的社會裡,我們不僅要搞好自己的學習成績,更要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的能力,“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可想而知,人際關係的作用是多麼重要。此外,我還在課外時間不斷鍛鍊自己的身體素質,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體育活動,還報名參加院的羽毛球賽,雖然結果也是以被淘汰結束,但是我的羽毛球技術也確實進步了。

總之,過去的這一年,是不斷學習、不斷充實的一年,是積極探索、逐步成熟的一年。在這個新的學年裡,我存在很多的不足,我總結經驗教訓,嚴於律己,以成功為鑑,以失敗為戒。我始終相信:時刻準備著,當機會來臨時,你就成功了!

標籤: 大一上 學期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jianding/gerenfanwen/gwdxj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