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福建導遊詞 >

福建景色導遊詞(通用15篇)

福建景色導遊詞(通用15篇)

福建景色導遊詞(通用15篇)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感謝大家來青雲山赤壁景區遊覽。今日遊覽線路為野貓嶺---赤壁大橋---樂峰一橋---步行道---樂峰二橋---步行道---珍珠瀑布---天然猴群---樂峰三橋---停車場休息亭---原始梯田---石龍脊---赤壁瀑布---返回服務區。

福州青雲山赤壁景區在閩江南港大樟溪畔,面溪靠山方圓23平方公里,大體上劃分為赤壁瀨下河灘、古渡河鮮、峽谷溪漂、雙溪戲猴、原始梯田、雲海龍脊、赤壁瀑布、棧道古藤、田園山莊、赤壁天湖等十大景區。以山水奇觀構建青雲山赤壁生態遊的核心要素。

此地為葛嶺野貓嶺,嶺下稱赤壁潭,潭下為瀨下灘。東離福州方向42公里,西去永泰縣城21公里。滔滔奔流大樟溪為永泰母親河,全長123公里,發源於戴雲山脈。赤壁景區由赤壁大橋通過,全長160米,6個橋敦,橋寬6米,六六大順圖個吉利。

走過赤壁大橋,就進入了赤壁景區。赤壁為古渡口,這座大橋修建之前,該渡口是山裡人過江進出的唯一通道。古人稱赤壁是天匠鑄奇險,山因仙出名,廟因神吸引,而“赤壁”卻因瀨急而遠近聞名。前有元朝王翰“赤壁”警示,後有王用文鑿“赤壁”提醒,赤壁自古成了爭瀨險灘的代名詞。

赤壁潭時常形成多個漩渦,驚濤拍岸,引發詩興。明朝陳仲溱《赤壁》曰:“潭影搖空翠,灘聲急暮鍾。”

“中流砥柱”、“崢嶸江表”是古人在赤壁的另一處摩崖石刻,不管溯溪而上,還是順流而下都依然清晰可見。

赤壁赤巖,好鐫存史筆書。這可能就是一種文化亮點。清朝王惟灃《赤壁瀨》有詩句:“亂灘無數不知名,至今奔水凝天上。”雨季舟行赤壁那才顯得有點驚心動魄。

赤壁河上赤壁灘,赤壁灘上赤壁岸。赤壁北岸野錨嶺,赤壁南岸蘆葦蕩。大家車窗望外是方圓100畝的蘆葦蕩。

赤壁景區十大景片,365景,四季皆有特色。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2

各位團友,大家好!我們現在來到西湖公園,它位於市區西北部,是福州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史載,晉太康三年(282年),郡守嚴高築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西湖與南湖相接。後其子延鈞稱帝,在湖濱闢地建水晶宮(在今水關閘附近),造亭、臺、樓、榭,在王府與西湖之間又挖設一條複道,便於偕後宮遊西湖。西湖成了閩國王朝的御花園。此後漸成遊覽區。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撫使趙汝愚在湖上建澄瀾閣,並品題西湖八景:仙橋柳色、大夢鬆聲、古堞斜陽、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禪曉鍾、湖心春雨、澄瀾曙鶯。民國三年(1920xx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闢西湖為公園,當時面積僅3.62公頃。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多次撥款修繕、擴建,特別是20xx年,清淤挖泥,建截汙管道,重建、擴建舊景點,經修復後的西湖,真正是“山復整妝,湖復易容”,神采頓開。西湖現在總面積約45公頃,水面面積約30公頃。它通過柳堤橋、步雲橋、玉帶橋、飛虹橋,把西湖中的開化嶼、謝坪嶼與窯角嶼連成一個完整的遊覽景區。整治後的西湖景色愈見秀麗,遐邇聞名。修復及新增的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詩廊、水榭亭廊、鑑湖亭、湖天競渡、湖心春雨、金鱗小苑、古堞斜陽、芳沁園、荷亭、桂齋、浚湖紀念碑、盆景園等。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3

各位團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各位來到福建省省會——福州市旅遊觀光。我是××旅行社的導遊。我姓×,大家叫我小×或×導都行。我旁邊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這兩天都由我和××師傅為你們服務,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大力支援,希望我們的服務,能使您的福州之行留下美好的回憶。

福州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曆史的名城。唐開元十三年(720xx年)設福州都督府始稱福州。五代樑開平二年(920xx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烏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別名。

福州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1043平方公里;總人口48O多萬,其中城區人口116萬。“因州北有福山”,故名福州,又因900多年前就遍植榕樹,“綠陰滿城,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的美稱。現轄鼓樓、臺江、倉山、馬尾、晉安五個區和福清、閩侯、羅源、連江、長樂、平潭、閩清、永泰等二市六縣。居民以漢族為主,還有畲、滿、苗、回等20多個少數民族。福州依山傍海,氣候宜人,綠樹常青,屬暖溼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9.6℃,最冷1月平均氣溫為10.5℃,最熱7月平均氣溫為28.6℃,年均降水量1 342.5毫米。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4~11月。市區內有聞名全國的溫泉。

各位團友,今天我講解的內容是福州明清時期古建築瑰寶——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居民3678戶,人口14000餘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由於吉庇巷、楊橋巷和光祿坊改建為馬路,現在儲存的實際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蹟,儲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築。在這居民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青瓦,結構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築界喻為一座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標誌,被譽為明清古建築博物館。近代詩人陳衍詩云:“誰知五柳孤鬆客,卻住三坊七巷間。”這大約就是“三坊七巷”的由來。

三坊七巷的民風民俗也是福州民風民俗的代表,許多節俗活動常以三坊七巷為中心,它包括民間信仰、歲時節慶活動、建築物中的民俗等。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4

福州市鼓山導遊詞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美麗的“榕城”福州,我是鼓山旅行社導遊洪澤安.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並不算高,最高峰海拔925米,但是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引人入勝.鼓山的一大特點是摩崖題刻,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有著很高的文物價值.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在大頂峰石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字徑達四米的“壽”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

朋友們,由於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景點沒看到.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到鼓山來,聽那故事,看那美景,再度分享快樂的時光!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大家好!

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觀臨本地,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你們可以叫我X導,在我身邊的是王師傅,他的駕齡豐富,請大家放心乘坐,今天就由我和王師傅為大家服務,各位有什麼建議和要求都可以提出來,我們將盡力為大家服務。[大家在以後的遊覽中有什麼困難都可以來找我,全心全意為您服務是我社宗旨]在此我希望各位能夠在本次遊覽中玩得開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最後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

首先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的地理位置和古田會議會址的基本情況。

古田鎮位於上杭縣的西北部,與新羅、連城兩縣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軍事有利防守,當年龍巖同往古田,只有一條崎嶇的山路,上下個二十里,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接下來,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會議會址的情況。古田會議會址初建於1848年,紅軍第一次挺進閩西,根據《少年先鋒隊隊歌》又將和聲國小改為曙光國小,而聞名中外的古田會議就是在這裡召開的。

各位,我們的目的地到了,請大家帶好隨身貴重物品跟我下車,我們的遊覽時間為2小時,現在是9點,11點我們將在這裡集中乘車參觀下一個景點,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車是一輛藍百相間的旅遊中巴。

各位,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我們將要參觀遊覽的地方,你們看,在一片開闊的田野上,座落著一幢,莊嚴肅穆的祠堂,後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樹參天。“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紅色大字在綠蔭的襯托下,閃閃發光,那就是的古田會議會址。

在古田會議廣場,左側就是當年紅軍的閱兵場,場上設有司令臺,1930年元旦,在此召開了別開生面的軍民聯歡會,演出結束後,朱德軍長還給了每位演員兩個銅板的壓歲錢,在往右看,那有一口飲水井和荷花池,這是當年毛澤東散步、休息、思考問題的地方。古田會址大門橫匾上書寫著“北郭風清”四個大字,大門兩側,刻著一幅對聯:“學術放西歐開笛子新智識,文章宗北郭振先生舊家風。”字裡行間透視出祠堂主人,學習,開放,振興的意識,體現了古田人民既學習西洋文明又不放棄傳統文化的辦學思想。

進入紅漆木門,就是當年古田會議會場舊址,你們看4跟圓柱上張貼著字紙標語“中國*萬歲”,“反對機會主義”,“反對盲動主義”,“反對逃跑主義”。大廳6列學生桌椅陳舊而整潔,左邊主席臺上擺著兩張四方桌和一排長凳,牆上架著一塊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掛著石印的馬克思和列寧像,再上方掛著紅色會標“中國*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會場下廳的三合地板有好幾處斑斑黑跡,這是當年古田會議召開期間,天氣寒冷,紅軍代表們衣裳單薄,代表們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跡.從這裡可以看到革命前輩沒當年創業的艱苦,我們再看左右兩邊的廂房,右側的第一間是毛澤東的臨時辦公室,房間陳設極為簡陋,只有一桌兩凳。當年毛澤東同志就在這裡批閱檔案,接見與會代表。左側廂房第二間是朱德同志的臨時辦公室。

下面,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會議召開的情況和主要功績:

1920xx年12月28日至29日,這是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中國*紅軍第四次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曙光國小召開。120多位紅軍黨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幹部代表和婦女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毛澤東同志作了報告,並多次講話,朱德同志作了軍事報告,陳毅同志傳遞草的《古田會議決議》。

那麼古田會議的主要功績在於總結了中國紅軍建立兩年多的豐富經驗,糾正了部隊中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從而奠定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基礎,使我軍同一切舊式軍隊劃清界限而開始成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軍隊,它是我建黨建軍偉大的歷史程序的一個里程碑。可以說古田會議鑄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了中央來信,並作了反對槍斃逃兵的講話。代表們經過熱烈的討論一致通過毛澤東親自主持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

那麼古田會議的主要功績就在於總結了中國紅軍建立兩年多的豐富經驗,糾正了部隊中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從而奠定了我軍的政治工作的基礎,使我軍同一切舊式軍隊劃清界限而開始成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軍隊,它是我建黨建軍的一個里程碑。可以說古田會議鑄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

在即將結束這次參觀遊覽的時候我們熱忱的歡迎遊客們再次踏上這塊紅色的土地,再來沐浴古田會議決議所放射出的燦爛光芒,再來領略革命根據地的人民的濃濃深情!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6

《營造法式》一書中,也把這個建築上的重要構件稱作侏儒柱。在佛教造像藝術中,常把扛負須彌座的力士塑造成侏儒的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中央邦的桑奇大佛塔,塔上有一幅《阿育王禮佛》浮雕,畫面上阿育王在宮廷侍女環繞之中,從跪伏的大象背上下來,準備去社拜釋迦牟尼卒堵坡坡,他把匍匐在地的侏儒當作踏階,於是侏儒託舉負重,也就成為佛教建築和造像藝術中常見的形象。泉州東西塔須彌座16尊侏儒,每尊只有30釐米高,採用的是深浮雕技法。這些侏儒大家看,個個都是矮矮墩墩、裸胸凸肚,他們各據一角,以身當柱,作出聳著肩,拱著背,頂託巨塔的姿勢;有的穿無袖短衫,有的褲子滑在肚臍下,有的單膝跪地,有的半蹲半起,有的兩手舉託,有的雙手撐膝,有的歪關側腦,有的憋氣運力,有的齜牙咧嘴,有的故扮鬼臉,有的滿面苦相,一個個拚力賣命,不堪其重,每塔都有一個侏儒把拇指和食指放在嘴裡作吹唿哨狀,好像是個領頭的,在指揮大家一起出力,這些沒有生命的石雕侏儒,引人同情又使人揪心。他們比塔上的人物浮雕和須彌座的佛傳圖浮雕更富有藝術的魁力和深刻的思想。泉州東西塔須彌座的侏儒,不失為當時社會的寫照,把侏儒的忍苦受罪的樣子真實的表達出來了。泉州東西塔創造了具有宋朝那一個時代的造型藝術也可從這對姐妹塔中看出南宋時代的科技水平,近年東塔入選中國“四大寶塔”郵票發行。從佈局來看,東西塔是開元寺建築群的組成部分,從塔的自身來看,又是獨立的建築,也許可以說,開元寺就像是一壺好茶,需要慢慢品嚐,細細回味,自有無窮餘韻在心中。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7

各位從遠道而來的貴賓們,大家好!首先很榮幸代表我們公司――__旅遊集團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濱海城市廈門。在我右手邊給大家提供駕駛服務的,是我們的張師傅,而我就是大家這幾天的導遊。我姓黃,草頭黃,名字是一首詩的題目:“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沒錯,我的名字就叫春曉。大家可以叫我小黃,不過鑑於黃姓在我們福建也算個大姓,您在街上這麼一叫,回頭的人還真不少。所以大家可以叫我小小,人如其名,好記就行。

好了,接下來小小首先要帶大家去參觀什麼呢?我們平常說的土不拉幾,土的掉渣,土包子等等帶土的東西,都是對一種平凡的,樸實得不起眼的東西的一種描述,那麼今天我們要去看的,就是這個“土”,土什麼?先賣個官子。它來自中原、來自黃土高坡,是高度清純的漢民族文化的產物。它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是世界建築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中國民居中一種非常特殊的民居,它,就是土樓。

研究古文化的學者們提出過一種說法,黃帝的帝字,可能是土地的地字,黃帝就是黃色的土地,也就是中國人常愛談的那個“皇天后土”的后土,意思是地母。此看來,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宗,乃是黃土地的化身。是的,中國人,生於黃土,長於黃土,身上沾濡的也是黃土。吃的是黃米,黃豆,住的是黃土建築的屋舍戶,喝的是黃泥湯的水。古時候的人,位至九五之尊,當了皇帝,就要穿黃袍,走黃道,住的是黃色玻璃瓦大殿。死了以後呢?統統都赴黃泉。

幾千年的文化,凝聚在黃土裡,包裹著中國人的心魂。而他們扶衛自己的最好手段,莫過於“城廓”。

福建的土樓帶著這樣的內在淵源,出現在福建這古老大陸臨近太平洋的地方。她們那裡的房間房門都朝向中心廣場,只朝東方留著通路,這種以中軸線為主,兩邊對稱的傳統佈局,明顯地突出了團結向心的精神。當我們再俯瞰北京城時,會驚訝地發現某種六千年的一致性。

福建土樓主要分佈有閩西、閩南的永定、南靖一帶。早在公元291年,也就是西晉時期,“八王之亂”使得中原大地處於戰火與飢餓之中,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移民大遷徙。大批的中原漢人離家鄉奔向安全地帶。幾經離亂後被迫離家的漢人逐漸在他們認為安全的地方擇地定居。他們其中的一支就輾轉遷徙來到閩西南一帶的山區,為了避免外來衝擊,他們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他們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土樓。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體,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他們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由於他們是外來者,於是被當地人的原住民尊稱為“客家人”,待之以禮,一直到了現在,和當地居民一直和睦相處。

如果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那麼這些大大小小的土樓奏出的便是一曲氣勢恢巨集、古風沉鬱的旋律。土樓形狀有圓有方,大多以四層為上限。而且土樓每層都有特定用途。一樓是廚房灶頭和飯廳的所在地,雞鴨都直接在廚房門前飼養。到水井打水也很方便;二樓是倉庫,儲存糧草雜物和農具,所以二樓往往不設窗戶。倉庫門欄特別高,那是為了防潮和防老鼠;三樓四樓才是居住的臥室。所以,每個土樓的居住單位。應該是垂直由上至下劃分,才能稱為一戶人家。土樓的主要結構有地基、牆腳、牆壁和屋頂四個部分,內部則以有水井的天井為中心。興建土樓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的泥巴、竹片等。而人手亦只是土樓主人、鄉間木匠和泥匠三數人。工具也只有泥鋤、鐵鏟、繩索、木尺等。在沒有建築師、測量師和機器的協助下,土樓可能是一建就花上三、四十年,或兩代人的時間才能落成。

在閩西蒼茫的大地上,在如詩如畫的山谷間,在綠水涓涓的小溪旁,一座座土樓就像氣勢恢巨集的古羅馬圓形大劇場,又好像是巍峨蒼樸的`古堡。依山傍水,千姿百態,佈局合理,錯落有致,與大自然渾然一體,構成一幅古樸,神奇,雄渾,壯觀的美麗畫卷。20__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2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專家認為,福建土樓是東方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體現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建築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

巍峨聳立的土樓群,是一座座客家人辛勤創業的歷史豐碑;是一朵朵綻放的建築藝術奇葩;是一幅幅古樸動人的民俗畫卷;是一首首如歌的風情詩篇;是一個個從遠古飄來鏗鏘心絃的凝固音符。

百聞不如一見,就請大家把隨身貴重物品帶上,跟隨小小一同去領略這建築盛宴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謝謝。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8

各位嘉賓:上午好!(致歡迎辭)

首先,讓我代表------旅行社,歡迎諸位前來福建永定客家土樓觀光旅遊。

我叫------,很榮幸為各位嘉賓導遊,由於本人才疏學淺,水平不高,有不到之處請大家原諒,祝各位身體健康,旅途愉快,謝謝!(發宣傳冊)。

永定土樓

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福建土樓(永定下洋)旅遊風景區,途經紅坊鎮、高陂鎮、坎市鎮、撫市鎮、陳東鄉、岐嶺鄉、下洋鎮等七個鄉鎮,全程約80公里。現在我用客家方言說一名、句“歡迎各位嘉賓光臨永定客家土樓”。

據不完全統計,永定縣境內共有23018座土樓,其中圓土樓有362座。永定土樓最先建軍於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說起土樓旅遊,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某超級大國的衛星發現中國福建的西部佈滿了無數個大小不一、或圓或方的不明建築物,他們懷疑可能是核反應堆,也可能是導彈發射井,而且規模龐大,數量驚人,引起該國當局的高度重視,於是派遣特工人員以記者的身份前來探個究竟,結果探明是一座座土樓民居建築。雖然虛驚了一場,但是卻為土樓旅遊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到目前為止,永定土樓已接待了四十三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萬中外遊客。

應該說永定的圓土樓最為神奇和最有魅力,因為中國的遠古時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圓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拜有加。尤其認為“圓”具有無窮的神力,給人帶來萬事和合、子孫團圓。永定最大的圓土樓共四層,有400多個房間,可住六七十戶人家約五、六百人。圓土樓內有水井、浴室、廁所、磨房、豬舍、花園、學校等設施,建築面積達5000平方米以上,說她象個小城市一點都不誇張。傳說有兩個同樓的新媳婦某日孃家相遇,為“自己住的樓是最大的土樓”這一話題爭得面紅耳赤,結果結伴回家才知道,她們住的是同一座土圓樓。有人統計,倘若你到土樓借宿做客,在每一家用膳一天,要兩個多月的時間;每個房間住一個晚上,要用一年多的時間;每天認識樓裡的一個人,要用近兩年的時間。其間新的媳婦女娶進來了,新的小生命又誕生了,因此你永遠也無法認識全樓的人。

如果遇到外來勢力的侵襲和攻擊,只要關上大門,守住要口,全樓安然無恙。因為土樓的大門是用二、三十釐米厚的不易著火的雜木製成的,有些門還釘了鐵板,樓門上裝了防火水槽。圓樓外圈的一、二層不開窗,所以敵人攻到樓下也無可奈何,甚至圍困一年半載,樓內柴米仍不斷絕,生活依舊正常。有專家總結,圓土樓具有六種功能:1、聚族而居;2、教化娛樂;3、防風抗震;4、防火防潮;5、安全防衛;6、冬暖夏涼。

現在,我榮幸的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福建土樓,已被世界文化遺產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也說是福建土樓將成為全世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福建作家許懷中先生說:“永定土樓是個句號,卻引出無數的問號和感嘆號”。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計一朗說:“永定土樓象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象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美國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師克勞得說:“永定土樓是客家人大膽、別具一格的力作,它閃爍著客家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動不已”。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9

各位團友,大家好。首先請讓我代表開心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忱的歡迎,並祝大家在閩西旅遊期間玩得愉快、舒心。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我姓楊,大家叫我小楊就好了。

首先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的地理位臵和古田會議會址的基本情況。 古田鎮位於上杭縣的西北部,與新羅、連城兩縣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軍事有利防守,當年龍巖通往古田,只有一條崎嶇的山路,上下各二十里,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接下來,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會議會址的情況。古田會議會址原是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初建於1848年,紅四軍第二次挺進閩西,根據《少年先鋒隊隊歌》又將“和聲國小”改名為“曙光國小”,而聞名中外的古田會議就是在這裡召開的。

各位,我們的目的地到了,請大家帶好隨身貴重物品跟我下車,我們的遊覽時間是2個小時,現在是9點,11點我們將在這集中乘車參觀下一個景點。

各位,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我們將要參觀遊覽的地方,你們看,大家景仰的革命聖地“古田會議會址”就在這裡,“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大字閃耀紅光。會址左側這塊大草坪是當年紅四軍的閱兵場,西南端還設有閱兵臺,古田會議結束後,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紅四軍領導在這裡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和元旦迎新晚會。

在古田會議廣場,左側就是當年紅軍的閱兵場,場上設有司令臺。1930年元旦,在此召開了別開生面的軍民聯歡會,演出結束後,朱德軍長還給了每位演員兩個銅板的壓歲錢,在往右看,那有一口飲水井和荷花池,這是當年毛澤東散步、休息、思考問題的地方。古田會議會址大門橫匾上書寫著“北郭風清”四個大字,大門兩側,刻著一幅對聯:“學術放西歐開笛子新智識,文章宗北郭振先生舊家風。”字裡行間透視出祠堂主人,學習、開放、振興的意識,體現了古田人民既學習西洋文明又不放棄傳統文化的辦學思想。

進入紅漆木門,就是當年古田會議會場舊址,你們看4根圓柱上張貼著四紙標語“中國共產黨萬歲”,“反對機會主義”,“反對盲動主義”,“反對逃跑主義”。大廳6列學生桌椅陳舊而整潔,左邊主席臺上擺著兩張四方桌和一排長

凳,牆上架著一塊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掛著石印的馬克思和列寧像,再上方掛著紅色會標“中國共產黨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會場下廳的三合地板有好幾處斑斑黑跡,這是當年古田會議召開期間,天氣寒冷,紅軍代表們衣裳單薄,代表們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跡.從這裡可以看到革命前輩們當年創業的艱苦,我們再看左右兩邊的廂房,右側的第一間是毛澤東的臨時辦公室,房間陳設極為簡陋,只有一桌兩凳。當年毛澤東同志就在這裡批閱檔案,接見與會代表。

下面,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會議召開的情況和主要功績:

1920xx年12月28曰至29曰,這是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曙光國小勝利召開。120多位紅軍黨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幹部代表和婦女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毛澤東作了報告,並多次講話,朱德同志作了軍事報告,陳毅同志傳遞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

古田會議的主要功績在於總結了中國紅軍建立兩年多的豐富經驗,糾正了部隊中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從而奠定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基礎,使我軍同一切舊式軍隊劃清界限而開始成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軍隊,它是我建黨建軍偉大的歷史程序的一個里程碑。可以說古田會議鑄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代表們經過熱烈的討論一致通過毛澤東親自主持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

好了,各位朋友,今天我們的古田會議會址之行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大家一路上對我工作的支援與配合,如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歡迎大家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10

各位親愛的來賓: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東山島。東山島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蹟眾多,是明代閩海五大水寨之一,大學者黃道周的故鄉。今天我將帶大家遊覽國家四A級景區風動石景區。

素有“天下第一奇石”美稱的東山風動石一直是島上人民引以為榮,視為珍寶的自然景觀。現在它已經是東山島的標誌性景觀。詩云:“風吹一石萬鈞動”,這是對風動石最好的寫照。大家請看,聳立在陡崖上的風動石,高4.37米,重約200噸。狂風吹來時,巨石輕輕搖晃不定,你要是有興趣可以仰臥盤石上,用你雙腳推推看,不過可別把它推倒了。站於風動石下。它搖搖欲墜,有一種驚險的感覺,你會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於此處看風動石象仙桃,傳說它是女媧補天時掉下的七彩石,擱在這裡,斜放於盤石之上,兩石疊在一起,如情侶般親密,時有動搖,但卻永不分開;大家隨我走上臺階,站在這臺階上看風動石,像什麼?像不像偷吃剛才那隻仙桃的老鼠,你瞧他的眼睛還滴溜溜的轉,轉眼間仙桃被他吃光,只剩老鼠了!

關於風動石,還有段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海上倭寇侵擾東山,企圖搶走這奇異的風動石,用了數艘兵艦,套上繩索,他們拼命地拉,可是倭寇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只聽“嘣”了幾聲,繩索全斷了,倭寇紛紛落入海里,十分狼狽,風動石依然屹立於原地。它與周圍景色交相輝應,難怪文人墨客會在這裡留下“這裡風景獨好”的讚歎。風動石以奇險搖而被載入《中國地理之最》,“不是風搖石而是石搖風”。

沿著這條幽的小路,大家隨我去參觀景區內另外一處很有地方特色的名勝古蹟——東山關帝廟。關帝廟又叫做武聖殿,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大家請看,它那燕尾式飛簷,彎月起翹,鳥獸凌空。顯得輕巧靈動。屋脊上雕有八仙過海和唐宋120個人物雕像。都是用各種瓷料剪貼鑲嵌而成,長年風吹日晒,色彩鮮豔不變。這種剪瓷、嵌瓷工藝,都是閩南古建築的傳統技藝。東山關帝廟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是本地人民心目中的聖廟。

好了,各位親愛的團友,今天的遊覽在這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配合與支援!祝願在美麗的東山渡過最美好的日子。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首先我歡迎各位來泉州參觀、考察。

泉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早在唐宋時期,泉州就被譽為東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國的商人、學者、傳教士紛至踏來,因此給泉州留下了許多極為珍貴的歷史宗教遺蹟和古典建築。在泉州就並存著七種宗教,分別是佛教、道教、__、天主教、伊斯蘭教、婆羅門教、摩尼教等,這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館之稱,同時泉州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些都證明了當時泉州港經濟的發達,社會的繁榮。今天我們第一站要參觀的是泉州偉大的古建築——洛陽橋。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於泉州城東13公里,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它是當時廣東、福建進京城的必經之路。講到這裡也許各位來賓會提出疑問,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於社會動盪不安,時有戰爭爆發,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士,現在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所用的語系稱為河洛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閩南語,這些中原人士,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發達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開墾、發展,他們來到了泉州,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很象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此橋也因此而命名。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洛陽江畔的洛陽橋頭。我們面前的這座橋就是聞名海內外的洛陽橋。當時洛陽江“水闊五里,波濤滾滾”。人們往返只能靠渡船過渡,每逢大風海潮,常常連人帶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為了祈求萬無一失地平安過渡,就把這個渡口稱為“萬安渡”,橋也因此稱之為“萬安橋”。據《泉州府志》記載,舊萬安渡是北宋慶曆初郡人李寵甃石作浮橋,後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橋。洛陽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耗資一萬四千多兩銀錢才建成。洛陽橋原長1200米,寬5米,橋墩四十六座,兩側有500個石雕扶攔28尊石獅,兼有7亭9塔點綴其間,武士造像分立兩端,橋的南北兩側種植松樹七百棵。我們身後的這棵松樹就是當年遺留下來的,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

當年主持修建洛陽橋者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傳蔡襄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聰明博學,十八歲高中狀元,遂本朝為官,但他從小受其母教誨,為官後要為郡人修橋,為民解難。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請回本府為官,為泉郡守(知府)。他回到泉州後為洛陽江水深浪大,難造橋基而日夜發愁。一天他突然夢見觀音大士指點他派人向海龍王求助。蔡襄一覺醒來十分驚奇,便給海神寫一封求助公文,問手下衙吏:“誰人下得海。”一個衙吏隨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來此人姓夏得海,誤以為老爺叫他,隨口應答。於是派他前往海神處投遞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無回,便告別了妻子,買了一壺酒喝得大醉臥在海灘上,想讓潮水捲走了事,哪知一覺醒來,黃色的公文袋變成了紅色公文袋,於是連忙回來交給蔡襄,開啟一看,只見上面寫著一個“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終於領悟了海龍王的啟示,當月甘一日酉時動工,果然此時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漲潮,橋基終於順利砌成。但是由於當時資金有限,橋的高度不夠,每逢洪水,橋面經常被淹沒。所以後來又傳說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為此橋出資增高三尺。李五為泉州大富商,由於他生活的奢侈和揮霍,被小人誣告,無故被抓往京城問罪。當他的囚車過洛陽橋時,水已淹沒路面,他很艱難地過了橋,因此他對天發誓,要是他能平安無事回鄉,一定出資將洛陽橋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後他順利回家,因此就出資將橋增高了三尺。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洛陽橋已經是經過修葺的,最後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帶領十九路軍路過泉州時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來賓介紹一下有關洛陽橋的建築特點。早在北宋,我們的先民就以驚人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創造了一種直到現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型基礎。所謂的筏型基礎就是沿著橋樑中軸線的水下底部拋置大量的石塊,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埕作橋基,然後在上面建橋墩,這種建造方式對中國乃至世界造橋科學都是一個偉大的貢獻。為了鞏固橋基,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巧妙地利用牡額外殼附著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的先例。當時沒有現代的起重裝置,就採用“浮運架樑法”,利用海朝漲落的高低位置,架設橋面大石板,顯示了我們先民建橋的非凡才智。船形橋墩也頗具特色,它有利於分水。洛陽橋成功地建成了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是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說:“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接著我們繼續參觀蔡襄詞。它始建於宋代,歷代均有修葺,現存建築為清代修建,飼堂大廳中間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萬安橋記”碑刻,此碑世稱為“三絕”碑。文章精練,用一百五十三個字記載造橋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參與的人物等,書法遒美,刻工精緻。此碑為洛陽橋增輝不少。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書。蔡襄字君漠,仙遊人,曾兩次任泉州知府。是我國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一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作品,除了著名的《萬安橋記》外,還有藏於河南安陽魏公飼的《晝錦堂記》;福州鼓山的《忘舊石》等碑刻。除此之外,他還有大量的紙本書法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對前人優秀書法精華的吸收。有古書《評書》認為“追配前人者,獨蔡君漠書。”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由於他大量接受前人的優點,融會貫通,因此蔡襄的書法充滿了藝術魁力。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12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海上花園”鼓浪嶼,我是廈門的導遊。

到鼓浪嶼除了欣賞美麗的風景,還有八件事要做,哪八件事呢?泡壺釅釅的烏龍茶、學幾句地道的閩南話、找條喜歡的小路、站在海邊發發呆、聽場音樂會、吃個名小吃“麻餈”、逛逛玲琅滿目的海鮮市場,而最值得一做的就是拜謁一處名人故居。別看這隻有1.91平方公里的小島,這可是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的地方,在這個美麗的小島上,孕育了無數中華優秀兒女:有畢生都獻給我國婦產科事業的醫學大師;有新中國傑出的體育教育家;有名揚海內的文學巨匠;有以音樂陶醉人心靈的鋼琴詩人,他們都是誰?他們又曾在鼓浪嶼哪座寧靜的小樓留下生活的足跡?讓我們沿著幽靜的小路,一起來尋訪答案。

看!晃巖路旁的這座八卦小樓就是被尊為“萬嬰之母”的我國婦產科奠基人林巧稚大夫的出生地,林大夫終生未嫁,然而她用溫暖的雙手,迎來了五萬多名嬰兒生命中第一聲啼哭,她沒有兒女,卻將她一生的心血,她偉大的母愛奉獻給了千千萬萬的孩子。她願意一輩子做值班醫生。

再看看這座兩層的別緻小樓,20年代,一位熱血青年從這裡走出,為了一洗“東亞病夫”的恥辱他毅然從理科改學體育,1936年,他以總教練身份率中國隊參加柏林奧運會,在清華任教52年間,培養了一批批學有所成兼具強健體魄的人才,76歲高齡仍榮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這個人是誰呢?對了,就是馬約翰!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最健康的人”。如今這座樓雖已易主,但馬約翰倡導的積極、健康、進取的體育精神仍留在他的故鄉鼓浪嶼。

大家都知道,“鑑湖女俠”秋瑾曾寫過“秋風秋雨愁煞人”的詩句。在那風雨如晦的歲月,她誕生在美麗的鼓浪嶼,就是我們眼前這座看上去極其普通的紅色樓房,這位中國最早的女性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她那種為了理想不屈不撓的精神多麼令人敬佩啊!

聽,隨風傳來一陣悠揚的鋼琴聲,沒有嗎?再聽聽,那旋律多麼優美啊!想不想知道它是從哪兒傳出來的?走,我們去看看!

這裡是雞山路16號,是著名鋼琴家殷承宗的舊居,這是一座法國式鄉間別墅,鼓浪嶼人稱它為“圃庵”.殷承宗就出生在這座別墅,並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 上天賦予了他超人的音樂天賦,9歲就舉辦了“幼童殷承宗獨奏音樂會“,20歲獲得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的二名,請注意!當時這場比賽可是沒有第一名的哦!1969年他完成了氣勢磅礴的鋼琴協奏曲“黃河”的創作,周總理聽完後興奮地說:“冼星海復活了!”。這座別墅誕生了殷承宗, 而鼓浪嶼還哺育了許許多多非常有造詣的音樂家:陳佐湟、林俊卿、許興艾等等。而今,鼓浪嶼擁有由著名指揮家鄭小瑛親自執棒的愛樂樂團;擁有全國唯一的鋼琴博物館;擁有國內音響效果一流的音樂廳,,,,,,這些都使鼓浪嶼成為名副其實的音樂之島。

朋友們,看了這麼多名人故居,不知大家是否感受到這個小島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鼓浪嶼的每個角落,無不散落著光輝的名字:世界文化名人林語堂,當代著名女詩人舒婷等等…有機會大家還可以到島上來串串門,沒準兒還能碰上一個你仰慕的名人呢!

(看錶)喲!6點了,我們也該結束今天愉快的旅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我們在這幽靜,祥和,溫馨,浪漫的鼓浪嶼漫遊,是不是更有一番韻味呢?走吧,讓我們在返程的路上,用心品味這名島、名宅,名人、名曲,再次聆聽濤聲、琴聲,歌聲、笑聲......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13

各位團友,早上好!歡迎來到綠海明珠的三明市,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們的司機師傅姓楊,他是一位很經驗的司機,他可以做到鑰匙一插馬達就響,車輪一動平安送到。今天我們將共同遊覽泰寧金湖景區的上清溪。

各位團友,泰寧縣城是一座古老的山城,山川秀麗,文化悠久,曾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譽,這裡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有被譽為“南方懸空寺”的甘露巖寺,而今天我們將遊覽的上清溪位於金湖上游,發源於泰寧縣的一個村裡,全長50多公里,幽靜可人。據《泰寧志》記載,300多年前,泰寧貢生陳九疇第一個發現了上清溪,多年來,上清溪猶如一位“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嬌女,默默地隱居在這原始古樸的深山狹谷之中,在這裡我就不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今天我們所遊覽的上清溪,只告訴大家要乘坐竹排漂過77座峰,88個灘,99個曲,全程33公里,在這水上的時光,我們全靠竹排的艄公,其實聽聽艄公唱山歌,講講故事,說說笑話,一邊看看大好風光,可謂美極了、妙極了。

好,各位團友,上清溪渡口到了,請大家隨我下車,待會乘坐竹排時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啊!別忘了用塑料袋子把包包、鞋子都紮好,以免他們隨波逐流,漂走了。請記住我們車號為閩D12345。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已經乘坐著竹筏漂流在這條亙古通今流淌的上清溪,是不是感覺進入一個人間仙境。大家看,這裡的山不高,很古樸,這裡的水不寬,很是幽遠。原始的景觀、人間的傑作取得美妙的和諧,讓人嘖嘖稱絕,上清溪之美表現在“野、幽、奇、趣”四個字,請看我們的前面那塊巨石猶如一條正在奮力跳躍的鯉魚,想跳過“龍門”,游到上游的“龍潭”去化為小龍。這就是上清溪的第一個景點;鯉魚跳龍門。據說這條鯉魚已在此修煉了1800多年,再過1200多年,即滿3020xx年,就能躍過“龍門”,蛻化成龍,現在我們大家躍過“龍門”,各位將來在工作上、事業上一定會大展巨集圖。好,各位團友,現在我們我們看到這塊石頭像個“血口”大開,齔牙咧嘴,好不嚇人,就像在考驗各位的膽量一樣,據說如果說謊的人路過此地,這塊石頭便張開“血口”絕不輕饒,所以也叫測謊石,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都是誠實之人,因為我們現在已順利過關了。

好,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前面這是斷石潭,說是上古時期,上清溪有一蝦精,經過千年修煉,化為人形,並與當地一個老實寬厚的小夥子結為恩愛夫妻,且得一子叫文寶,此事被龍王得知,龍顏大怒,用巨石把蝦精沉入深潭。文寶長大成人後,得知母親身世,立誓斷石救母,從此文寶日夜鑽石,風雨無阻,從不間斷,文寶的赤子之心感動了觀音菩薩,她不發慈悲用柳枝劃巨石,讓他們母子團圓,故此潭叫斷石潭。我們一路看來,真可謂一路風景一路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兩岸遍佈野花野草,鳥類眾多,這些自在的鳥兒們真用他們淘氣的眼睛一眨一眨地看著你呢,有可能他在想我們是不是他的同類呢?整個金湖就是美在自然,妙在原始。好,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黃龍峽。這兩邊風景我覺得很有種很寧靜美,請各位依自己心境加以欣賞。大家可以深深呼吸一下這裡清馨的加有一點水份的空氣,或是閉上眼睛,已好好享受一下或是想想我們周圍清澈見底的水,水中有一條小魚正在很舒服的遊著,搖著他的小尾巴。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上清溪的自然。我們的遊船在這平滑的湖面行駛,猶如在畫中游的感覺。上清溪真可以說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呀。各位朋友,上清溪漂流就要結束了,大家等竹筏停穩後再上岸。各位,你們看在樹梢上有一隻知趣的鷓鴣鳥正在再三挽留大家:“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歡迎大家有機會重遊上清溪,謝謝!

各位親愛的來賓,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泰寧金湖觀光旅遊。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 。願我用福建人特有的熱情接待您,讓您在福天福地的福建渡過最幸福的日子。

靈秀的金湖位於武夷山脈南端的泰寧縣境內,在這片136平方公里如詩如畫的碧水丹山中,處處都蘊藏著天蹤絕景,短短几年間金湖已先後獲得了五項國家級榮譽稱號。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金湖勝景之一的甘露巖寺。

甘露巖寺建於宋紹興十六年,是北宋狀元葉祖洽為還母願而建造的,因其巖穴上方有一形似龍頭的鐘乳石,一年四季間隔滴泉,水質清甜似甘露,故名甘露寺。現在請大家順著我的手勢往前方看,左邊這塊紅色的岩石是不是像一口碩大無比的鐘,而右邊這一塊是不是又像一面獨步天下的鼓呢?甘露寺就建在這鐘鼓之間,真可謂是右鼓左鍾,廟在其中!大家來到甘露寺自然少不了要燒香拜佛,祈求神願了。甘露寺的香分為八種,上香點共有五處,請大家跟隨我從這兒開始,慢慢往上朝拜。這第一處,就是位於我們左手邊四方竹林中供奉的財神菩薩。在這也出現了甘露寺的第一大奇觀,那就是竹成四方形,竹節長刺,秋天才長筍。俗話說,摸摸四方竹,可得四方財。在財神面前上財旺香,再用手摸摸四方竹,您的財運也很快會從天而降了。在此,我也祝願大家財運亨通,財源廣進。

沿梯而上,我們來到了甘露寺的山門前。現在,就讓我們進去看個究竟吧。甘露巖是一個天然的內窄外寬呈倒三角形的洞穴。大家請看,它以一根柱子插地,上面建起了四幢樓閣,因此,甘露寺又有南方懸空寺之稱。而且這個寺廟的全部建築都是以梁木構建而成,用梯型拱頭相連線,沒有使用一根鐵釘,這就是甘露寺一柱插地,不加片瓦的建築特色。請大家抬頭仰望,在甘露寺的上方,有一塊黑紅相間的巖壁,那是應身佛,只見它一手持佛珠,一手向天地指點迷津。在應身佛前上平安香就能保佑大家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朋友們,讓我們加把勁,登上101級臺階,我們來到了上香許願的第三處——拜如意柱。如意柱堪稱甘露寺的又一大奇觀,當地老百姓說呀,男抱得志,女抱得子,小孩抱了是聰明可愛,老人抱了是健康長壽。因此,在如意柱前上龍鳳香、狀元香、平安香和長壽香,再伸出雙手抱抱如意柱,您的心願很快就能實現了。接下來我們到達的是天王殿,殿內供奉的是彌勒佛及四大天王,在彌勒佛前上歡喜香就能讓我們笑口常開,永遠年輕。再上一層樓,我們就到了甘露寺的最後一個上香點——大雄寶殿,大殿正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在這呢,也出現了甘露寺的第三大奇觀,那就是佛祖前面拜觀音。相傳甘露寺最早是一個供奉送子觀音的茅庵,當年葉祖洽修建甘露寺時,在主閣樓安排不下觀音殿,只好在大雄寶殿的如來佛祖前面供奉了一尊觀音,這也是甘露寺香火特別旺盛的根本原因。大家在佛祖和觀音前上一柱全家福香,就能祈求佛祖和觀音對您的呵護了。雖然甘露寺已歷經了八百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但它古風依舊,遊人絡繹不絕,真可謂是“古剎千年歷滄桑,甘露依舊潤遊人”。暢遊金湖,您可以體會到這裡的每一塊丹崖,每一泓清水,每一處名勝都蘊藏著一股靈動的氣韻。各位團友,在感受到金湖天下靈之後,您一定願意與親朋好友共同分享這裡的山山水水,歡迎您帶上您的親友重遊金湖,一同來領略這一方佛山秀水。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14

海月岩位於漳浦縣沙西鎮境內,距縣城綏安鎮約45公里,驅車可直達巖下。

海月岩具有悠久歷史,寺殿始建年代不詳,無從考證。它重建於宋鹹淳年間(公元1265年至1274年),明代經再修繕,儲存較好。

海月岩路旁有一口小潭叫羊角潭,水澈清洌。由於所處位置特殊,每逢中秋之夜子時左右,明月映照潭中,月光恰巧正折射到山上巖寺寶殿中釋迦牟尼佛的胸膛上,古人稱為“月照禪心”、“月升朗佛”,其餘時間則不可見,堪謂奇觀,海月岩也因此得名。

海月岩的山門別具一格,由兩塊長形石條斜立互倚構成三角形的山門,名曰:“不二門”。因四周巨石重疊,遊人上山入寺,必經此門,沒有第二條通道。山門兩側刻有楹聯:“青蓮布地開三島,巨藕通天只一門”。遊人過了山門,一眼便望見修建於天然大石洞中的海月岩寺。

“海月岩好風景,石頭蓋屋頂”這是當地人傳頌的俗語,也形象地概述了海月岩寺廟內建築的特點,它們的屋頂大都由一塊石頭直接蓋成,真是渾然天成。海月岩寺又名海月庵,供奉釋迦牟尼坐像及十八羅漢。寺殿規模雖不大,卻構築精巧,裝飾美觀,其殿頂是一整塊花崗岩大石板,據介紹長約50米、寬約20米、厚3至5米,重達數百噸。大石板下兩側,有石壁支撐,寺門石柱上有副以“海月”藏頭的聯語:“海氣凝云云氣結成羅漢相,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生動描述海月岩的奇觀勝景。

寺前有塊巨石,巍然兀立,上刻有“落伽境”3個大字,下雕觀音菩薩浮像,旁有題詩:“峰外長江不盡流,巍巍片石几春秋;自從題刻觀音石,萬古清風應祈求。”成了海月岩十景之一。民間傳說觀音下凡現身於此,經常有善男信女在此祈求平安幸福。海月岩背靠金剛山,面朝東山灣,怪石嶙峋,洞穴密佈,芳草悽悽,綠樹蒼蒼,是個可觀山望海賞石探洞的旅遊勝地。

海月岩有摩崖石刻60多處,大都為宋朝文人墨客所題,有的雄渾有力,有的清秀雋永,給人以深刻印象。過寺殿,繞巖障,鑽洞穴,登陡嶺,趣味盎然。上到涼亭,極目遠眺,一覽秀色。沙西鎮縱橫交錯的道路、星羅棋佈的田園房舍、煙波浩渺的大海以及屹立於江流中著名的石礬塔,盡收眼底,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風景畫。

福建景色導遊詞 篇15

這是古時登鼓山之道。從山麓廨院登上20xx多級臺階,經過“七 亭七里路”就可到達湧泉寺山門。第一亭:“東際亭”。過廨院即是東際橋,橋上過亭就開始登山。上99級石階至“仰止亭”(已廢)。此後途中岩石上有諸多字刻可觀。第二亭:“石門亭”,古名“聽濤觀瀑亭”。距第一亭367級臺階。水淙淙不絕於耳。第三亭:“乘雲亭”,與前亭之間有271級,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級臺階。亭在半嶺,故名。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半山亭”後近300階有石刻“桃巖洞口”,往東可到桃巖洞,桃花精舍。第五亭:“茶亭”。過半山亭約520臺階即可達此。因亭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據說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願。遂題 “欲罷不能”於亭旁大石上。第六亭:“鬆關亭”。距“荷亭”有300多級臺階,附近有石刻一筆“壽”、 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第七亭:“更衣亭”。過“鬆關亭”幾十步即是。傳說閩王當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聯曰:開門曾仰前王節,入寺還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浹背,而高處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雲”、“心路須平”等。

湧泉寺

湧泉寺位於鼓山之上,佔地約1.7公頃,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谷,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著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巨柱聳立,飛簷凌空,雄偉輝煌。殿內釋迎牟尼三世佛不著梵服,只披漢裝,端坐其中;兩旁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法相莊嚴”。在大殿後側,有尊重約1.15噸的“三聖像”。像前有一張桑絲木製成的長桌,據說歷經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稱為鎮寺之寶。大殿內外有許多橡聯佳句,如:“座上白雲多,正丹風浴時,蒼龍臥後;眼中滄海小,看七鯤東去,五虎南來。”等,皆為古寺歷史和環境的生動寫照。

大雄寶殿和圓通寶殿的天花板上彩繪豔麗奪目。其中,大雄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各種樣龍圖案129塊,丹頂鶴圖案86塊,另有麒麟、白馬、象、猿等圖案27塊。圓通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故事彩繪75幅。此外,還有清檯灣知府慶保和福州將軍慶霖兩兄弟同獻的巨匾“寶珞尊嚴”。殿中還保藏著幾十部明版錦裝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及明清的佛像、花瓶等。在大雄寶殿前兩側的鐘、鼓樓上懸掛有古鐘、鼓,其中重約2噸的金剛般若鐘上鑄有6372字金剛經,至今有300多年了。

在圓通寶殿西側有聖箭堂,俗稱“方丈”室。院中栽有兩雌一雄的鐵樹,開花時黃色大如絨球。據說鐵樹分別為閩王王審知和首任住持神曼手植。

鼓山湧泉寺最盛時,僧人曾達1500多人。香積廚仍保留有4口巨鍋,為宋朝時所制,距今有960多年。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裝水20擔、下米5擔,真可謂是“千口之鍋”,養千人之眾。

湧泉寺分別於明永樂六年(1420xx年)及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兩度毀於大火,明崇禎七年(1634年)重建,到清代又幾次修建後,於1983年重修至今,如今的湧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和佈局。整座佛寺有大小殿堂25座,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三大殿堂為主體、依著山勢層層上升、構成完整的古代建築組群。湧泉寺前兩側的兩座千佛陶塔,是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燒製的,左邊一座稱“莊嚴劫千佛陶塔”,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雙塔是用陶土分層燒製累疊而成,八角九層,高約7米左右。塔身細部為仿宋代木構樓閣建築風格,兩座塔上各塑1038尊佛像,因而叫做千佛寶塔,八角塔簷另塑有僧人武將各36尊,懸掛陶製塔鈴72枝。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並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

湧泉寺曾為中國寺院的一所重要經書出版機構,仍保留有明末清初及近代的各種雕板2萬多塊。寺內的藏經殿,存有古版印刷的各類佛經9000部,計2.79萬多冊;手抄經書200多冊;用血書寫的《大乘般若波羅蜜多》經657冊。其中引人注目的是17世紀鼓山住持道霈和尚著作《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共有120卷,分裝48冊,雕版2425塊。這是清康熙年間有代表性的佛學著作。湧泉寺從宋代起就刻經、印經;清康熙間,成了全國出版經書的重要場所。至今,寺內還儲存歷代佛經雕版11375塊,堪稱一座佛經的寶庫。

藏經殿正中有一座釋迦如來靈牙舍利寶塔,塔中僅存三顆舍利子與佛牙。舍利子是佛門高僧精、氣、神的結合物,火化後遺留下的,會發光。在塔的背後安放著一尊緬甸送來的漢白玉臥佛象,佛身勻稱,體態安詳,作睡臥狀,據說這就是釋迦牟尼圓寂時的形態。

湧泉寺南側有回龍閣,羅漢臺、佛閣等,回龍閣前的放生池是北宋紹興年間(1131~1161年)開闢,元明兩代重開修繕,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砌池岸石欄。現放生池內放養著上百隻烏龜和紅鯉魚,最大的龜有上千年龜齡了。放生池內還塑有一尊高大的滴水觀音菩薩石雕像,觀音手中聖水瓶可流出聖水。閣後有"蘭花圃","蘭花圃"3字匾額是1961年朱德所書。

十八景

清朝道光年間詩人魏傑,根據這裡的自然景物和民間傳說,整理編寫成十八景,刻於達摩洞外的一面巖壁上:

達摩面壁、南極昇天、仙猿守峽、古鶴巢雲、仙人巨跡、福壽全圖、蟠桃滿塢、玉筍成林、蟻蜓渡潮、漁燈普照、獅子戲球、金蟾出洞、伏虎馱經、神龍聽法、鎧甲卸巖、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宮

觀景臺

倚靠著木質欄杆極目遠眺,華燈初上的榕城夜景盡收眼底,陣陣涼風吹來,令人彷彿置身仙境。這是遊客在鼓山十八景新建的觀景臺的切身感受。這座由省登山協會修建的觀景臺,建在鼓山海拔400米處,與姐妹樓毗鄰,採用進口鐵杉經防腐處理搭建而成,古色古香,結實美觀。

遊客可以在這裡納涼、休閒、品茗,也可以品嚐到真正的農家菜。這座觀景臺建成以來,每天都吸引大量的遊客和登山者來此休憩納涼,為鼓山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daoyou/fujian/jg47e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