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模板 >

企業文化畢業論文模板:校園網路文化誤區

企業文化畢業論文模板:校園網路文化誤區

摘 要:校園網路文化是伴隨著校園文化和網路文化而交叉產生的,它是拓展校園文化的內涵、功能和存在範圍。校園網路文化的發展將大大加速社會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然而,校園網路文化又是不成熟的,它存在許多缺陷。本文從器物層面上的唯技術主義、制度層面上的失範和行為的平面化以及精神(價值)層面上的個我化和庸俗化等三個方面分析了目前校園網路文化存在的誤區。

企業文化畢業論文模板:校園網路文化誤區

關鍵詞: 校園文化 網路文化 校園網路文化

一、校園網路文化內涵概說

校園網路文化是網路文化與校園文化相互交叉作用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文化。這種校園文化由於是在網路化的前提之下形成的,因而具備傳統校園文化所不具備的新的特徵。

校園網路文化指校園文化主體(包括師生和其他服務人員)藉助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特別是校園網路資源,在學校中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校園網路文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前者僅僅指通過校園文化主體直接使用校園網路而形成的校園文化。這種校園文化內容上不屬於傳統校園文化的範圍。它尤其體現在學生和教師共同形成的網路學習文化、網路生活文化(飲食文化、娛樂文化、交往文化、情感文化等等)、網路管理文化等等,例如,團委、圖書館等職能部門通過校園網路釋出有關資訊,學校通過校園網路進行遠端教育。廣義的校園網路文化還包括校園文化主體在校園之外的網路活動中生成的文化以及校園文化主體在校園網路之外的網路活動生成的文化。

從內容上,校園網路文化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即物質層次上的校園文化、制度層次上的校園網路文化和精神層次上的校園網路文化三個層面。

1、校園網路物質文化。這是立足於校園資訊和資訊資源的累計和沉澱,包括網路資源系統和資訊科技(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等,這些都是物質層次的校園網路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發展基礎。它是校園人(包括教師、學生、管理者)進行文化創生的物質來源,也是校園人資訊交流的堅實的、物化的、人文環境。

2、校園網路制度文化。這是維持校園文化主體的網路關係的法則。它分為作為群體規範的網路文化和作為個體行為方式規範的網路文化。前者是基於每個校園文化主體的價值認同感、責任感而確定的網路道德準則和紀律,是調控每個校園人文化活動的程式化與制度化的文化。後者是校園文化主體在網路活動中自發形成的一些約定,它將因網路技術的發展而更新,因校園文化的變遷而自動演變。它的形成是具有校園文化特色的網路活動與其普遍網路活動規律的巧妙結合。

3、校園網路精神文化。它是個體與群體的網路意識和素養內化,是校園網路文化的核心與集中體現。它深深的蘊涵在校園文化主體的日常網路行為之中,包括客觀精神文化和主觀精神文化,前者主要指校園網路人創造的網路知識,後者是校園網路人經過長期的網路活動積澱而成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結構,例如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情趣、道德觀念等等。

這三者是統一的,校園網路物質文化是整個校園網路文化的物質基礎和基本條件,校園網路制度文化是校園網路文化得以創生、維持、延續、發展的保障,校園網路精神文化是校園網路文化的核心。這三者共同有機地組成了校園網路文化的整體。

二、校園網路文化地位及其與校園文化、社會文化的關係

校園網路文化是傳統校園文化和網路文化的交叉衍生物。傳統校園文化因其物質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表現出遠離社會高居社會現實之上的特點,它追求的是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象牙塔文化或者燈塔文化,其典型特徵是以學術至上、大學自治、教授治校為傳統理念,追求高深學問的研究,維護“精神殿堂”式的追求真理、理想、知識的高貴神祕的傳統和氣氛。這種文化與現實社會生活有較大的距離。儘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校園文化對社會的服務功能有所加強,但是大學校園文化的神聖性和理想性依然是眾多大學追求的恆定目標,依然是校園文化的主旋律。

社會文化作為整體的文化系統,它是由許許多多例如各種社團文化、社群文化等亞文化組成的,它們之間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作用。社會文化隨著社會與歷史條件的變化而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它具有流變性和開放性。但是,儘管社會文化與校園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但由於校園文化的相對封閉的傳統特點,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係始終還是相對隔離的。

網路的出現使世界以網路的方式連成一個個縱橫交錯的整體,世界變成一個村落----地球村。一根根網線穿牆而過,不僅使校園與社會實現了資源共享與資訊交流,而且使校園文化與社會之間的斷裂有了新的聯結和融合。這就是校園網路文化的產生。校園網路文化使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融合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校園網路文化藉助網線的作用,使校園文化資訊與社會文化資訊之間的交流空前頻繁。一方面,校外網民可以藉助網線登陸校園網,除獲得招生、招聘、專業設定等等各方面的資訊之外,還可以參與校園網bbs的文化討論與交流,參與聊天等活動。另一方面,校內師生也可以通過校內伺服器等手段登陸校外網站,從事下載、查詢、遠距離的文化共享活動。

第二、校園網路文化實現了傳統校園文化的延伸和發展。隨著網路化程度的加深,涉及校園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教師、學生、學習、休閒、文藝、體育、情感等按照原有標準的具體的各種各樣校園文化形態都迅速地被一(e)網打盡。校園網路文化已經充斥到校園文化的每一個角落,校園文化在這裡有了新的嬗變。具體體現在:

1、校園網路文化通過校園網實現了對校園文化的虛擬化,實現了學校自身建設和發展、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狀況的再現。在網路生存狀態下,由於身份的虛擬化,導致“在因特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條狗”,這使人們可以在網路中實現身份的平等,現實中身份的貴賤以及男女之異老少之別在網路中得以平面化,這為校園文化實現自由民主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屏障,這種屏障就是平等開放的橫向交流關係。

2、校園網的特有的互動性、開放性、包容性等特徵決定了校園網路文化是一個多層次、多形式、多方向的複合文化。校園網路文化由此實現了精英型的校園文化向大眾型的校園文化的轉變。校園網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廣大網“蟲”的價值選擇和心理需求,一方面,它能夠使校園人的自主選擇的活動空間和範圍大大拓展,例如參與校園網的網頁製作、版面討論等等;另一方面,它也使校外網民能夠及時迅速的得到校園文化資訊,同時能夠平等民主的分享校園文化的繁榮,並且積極參與校園文化的創造和發展。這種由校園人之外的人員直接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並且對校園文化起重要作用的現象在傳統校園狀態下是很難想象的。

3、校園網路文化是由高校文化衍生的一種新型文化,對社會文化的進步能夠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校園網路文化向外釋放向外輸出,特別是通過在校園網路的環境下培養的校園網路人對社會文化的積極參與和影響來實現的。校園網路文化之所以能實現這種功能,首先,校園網路文化從屬於校園文化,這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文化,教育的從屬性特徵和麵向未來的要求,規定了校園文化必須超前性發展,成為推動社會文化不斷進步的動力。有學者指出,“社會文化本身由於其經驗型的自我發展模型而缺乏足夠的理性思考,這就使社會文化中往往夾帶著許多非理性因素,其發展也常常要藉助一定的代價而實現其自我矯正,發展過程常常呈現出鐘擺、動盪現象。” 大學校園擁有當代社會最卓越的精英人才,擁有體現人類文明進步的價值觀念、社會原則和進行各種學術研究的傳統和條件,對社會主流思想和觀念以及對社會體制社會決策能夠予以準確公正的評判,對社會愚昧落後保守的現象能夠進行深刻的批判。並且,大學繼承其文化傳統,以追求知識創新和學術至上為目標,這種校園文化的結果是不僅使校園文化適應社會的發展,還要求校園文化對社會文化進行理性批判和吸收,同時要求校園文化能夠成為社會文化的理性發展的原動力。現在,作為校園文化的具體文化形態,校園網路文化對社會文化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更為快捷。現在只要你隨便點選一下各個高校的網頁,你就能夠讀到許許多多有關對社會各種醜惡現象、腐敗現象、愚昧現象各種抨擊和批判,也可以讀到對各種新型文化的評論。其次,作為文化輸出個體---大學畢業生,在大學校園,經歷了校園網路文化的薰陶,校園網路文化已經內化為其價值觀念、人格特徵,在其服務與社會的較長的時期內,大學文化時時影響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影響其人生道路。文化輸出個體是

三、目前校園網路文化存在的種種誤區

就目前而言,校園網路文化還遠遠不是一種成熟的文化。因而,它出現種種缺陷在所難免。由於校園網路文化兼備傳統校園文化與當今網路文化的雙重特質,因而它在發展中吸取上述兩種母文化的優點的同時也繼承了兩者的缺點。這裡我們強調的是:傳統文化的保守性特徵和當今網路文化的不成熟特質是目前校園網路文化誤入歧途的主要原因。概而言之,校園網路文化目前存在的誤區主要有:

第一、器物層面上的唯技術主義、工具主義。海德格爾曾經對現代社會存在的唯技術主義的現象作過深刻的批判,他指出:“技術是西方歷史上的決定性的命運,它在現時代的至上的能力和虛無主義的發展將執拗於存在的遺忘中的形而上學推向了頂點。因而技術構成了我們時代的最高危險。”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更新發展使人們前所未有的享受到技術給人們生活和發展帶來的最大利益,同時它也使人們沉湎於物慾的滿足。追求物質財富、追求金錢成為衡量人的發展的唯一目的。技術的肆無忌憚的擴張導致的“技術統治一切”的局面使技術與人之間關係的手段與目的的倒置,使技術成為一種外在於人的異化的力量。

唯技術的趨向在校園網路文化中的表徵是對人的生活世界的割裂。在網路空間中,人類擺脫了“原子化的生存”空間,進入到了一個遠離社會和生活的“數字化生存”空間。在這個空間中,人們猶如斷線的風箏、無根的浮萍在虛靈的飄蕩。米蘭?昆德拉曾經將這種身不由己居無定所的失重狀態稱為“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在這種空間之中,存在的個體不是有血有肉真真切切的個體,而是被資料化符號化的個人,人被異化為作為其文化(人化)產品的資訊,人由此被物化了。在這個虛擬的空間之中,人們不僅承受著“生命不可承受之輕”,還要承受著不可承受之快。在日新月異的資訊化驅趕和慾望的誘使之下,人們猶如醉漢駕駛著失靈的汽車被推入高速公路,欲罷不能。這種快的結果,使人們無法細細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無法體味愛情的刻骨銘心,人們更無時間坐下來做深邃的思考和研究,……於是,生命的厚度變得輕薄,生命的意義就僅僅存在於沒有感覺、沒有記憶、沒有過程的虛擬的“生活”空間之中。技術化的結果導致虛無,虛無的結果導致對人的生活世界的割裂,對人的目標和價值的迷失。中國論文服務網是學生論文快速寫作,校園文化職稱論文發表,企業文化論文範文參考首選網站。

第二、制度層面上的失範和行為的平面化。網路的虛擬性、自由性和開放性為校園網路文化在制度失範和行為的平面化提供了物質基礎。

1、校園網路活動制度很不完善。網路發展到今天,還處於不夠成熟的發展時期,舊的制度無法對這些活動作有效的規範,新的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或者還很不完善),這樣就造成制度上的空白。正如新加坡bas副會長b?高維斯說:“現在存在一些灰色領域,而且其中十有八九,任何國家的法律都不會涉及。”

制度的失範使各種非主流文化包括一些虛假資訊、色情文化、封建腐朽、反動思想趁虛而入。而這一切精神汙染的侵入就是藉助網路而侵蝕學生的心靈的。據報載,“在上網的學生中,注重‘正面報道’的只有17.6%,注重‘負面報道’和‘不同於傳統的媒體新聞’的卻有75.9%”。相反,一些非法資訊卻大行其道,例如,南方某高校bbs上1999年9月和10月曾經出現從反動刊物‘大參考’和‘楓華園’轉貼文章的事件,這些文章宣傳極端民主自由、攻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政策,為非法的邪教組織‘xx’打抱不平,影響很壞……”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2、網路的虛擬化,使文化主體間的關係由人與人或者人-物-人之間的關係簡化為人-機關係,這種關係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變得冷淡,人際關係變得冷漠,校園網路人行為走向平面化。也就是人在冷冰冰的機器打交道之中,其心理和行為變的和機器一樣,沒有感情,沒有理想,成為一個冷冰冰的機器,虛幻的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據“某高校顯示,45%的學生成天上網;不關世事,在網上尋找自己的世界;65%的學生不知道校歌是什麼;80%的學生不穿校服;30%的學生從不參加集體活動,偶爾參加也是為了名利”。 在這種情況下,校園人寧願選擇網路上虛幻的豐富和美好,而不願意深入現實,體會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儘管他們能夠在想象中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度過網路生活,可是他們對現實校園生活越來越無動於衷,這種“豐富而簡單的”生活,使人居於一種失重狀態,米蘭?昆德拉稱之為“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在這種狀態下,“……他們生活在默默無聞和孤立無援的死寂狀態之下,因而是在鬱郁寡合,鬱鬱寡歡之中。……”(波普爾語《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的加劇,導致逐漸趨於孤立、冷漠和非社會化,造成自我的迷失和性格多重化,造成校園人產生許多與網路有關的心理疾病,例如網路成癮症。

第三、精神(價值)層面上的個我化和庸俗化。個我化是指校園人在與社會和他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評判一切的價值標準和尺度是從一己之利出發,以自我為中心,極端自私自利。網路化生存條件下導致的價值個我化,這是與其分散式多渠道、多出口、跨國界呈開放性的網路技術結構緊緊相關。在這樣的網路空間裡,除了一些必要的保證伺服器正常工作的“管理員”之外,沒有“管理者”和“統治者”,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可能統治和支配整個網路。技術上的空缺,制度上的空白,道德上的約束力下降,使人們在人生觀上的個人主義急劇膨脹,他們追求個人的絕對自由。“他們不尊重他人的目光,因為他自己就是目光;他們不拘泥與傳統加給他們的各種生活和創造法則,因為他們自己就是法則;他們不模仿世界,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世界。” 他們在一個沒有時空、沒有權威、沒有任何約束的世界裡,愛怎麼想就怎麼想,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一切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一句話,自我就是一切。在這種網路世界培養之下的文化主體,他們往往將這種行為方式固著化,內化為其價值理念,從而使人們形成極端個人主義。

精神的庸俗化是指校園人即(網路文化主體)將個人理想和個人價值意義的追求降格為淺薄低俗的層次,其人格僅僅停留在物慾橫流的生物學層面。網路的虛擬性和匿名性,為人們追逐垃圾資訊和精神汙染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如今,因特網“已成為販黃、制黃產生精神汙染的垃圾源,還是一個窺視全球個人隱私的望遠鏡和偷竊他人財富的萬能鑰匙” 。在這種情況下,校園人忘卻了高尚精神的追求,忘記了校園網路文化將人成為人的重要作用。在這樣的條件下,校園人只會存在,不會生存;只會索取,不會奉獻;只會謀生,不會樂生;只有利慾薰心,不見愛心關心;只見醉生夢死的感官刺激,不見清新高尚的精神享受。

希望大家喜歡企業文化畢業論文模板。

更多推薦:

關於企業文化畢業論文:提高國有企業政工幹部素質形象

企業文化畢業論文:論公司社會責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biye/muban/jnm3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