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論文格式 >

畢業論文答辯問題的出題規律大綱

畢業論文答辯問題的出題規律大綱

一、出題規則

畢業論文答辯問題的出題規律大綱

在答辯的時候,答辯委員會提出多少問題,提些什麼問題?這是每一個需要參加答辯的學員都十分關心的問題,同時這又是一個十分複雜,很難把握的問題。因為,每一篇論文各有自己的內容、形式、特點和不足。根據論文的不同情況,答辯委員擬提問的問題也就必然是幹差萬別的。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篇論文,不同的答辯委員所要提問的重點也會有所不同。所以說,就某一篇論文來說,主問委員會提什麼問題,是很難說得準,猜得到的。畢業論文作者在準備答辯時,猜題是沒有必要,也沒有益處的。但這並不等於說答辯委員出題是任意的、毫無規律可循的,學員沒有必要準備了。事實上,答辯委員擬題提問是有一定的範圍並遵循一定的原則的。瞭解答辯教師的出題範圍和原則,對學員如何準備答辯是有幫助的。下面就答辯委員的出題規則作些說明。答辯委員出題是有嚴格的界定範圍的。答辯委員主要是根據畢業學員的知識結構、知識水平,以及畢業論文所涉及的內容和範圍來提問的,一般不會也不能提出與論文內容毫無關係的問題,這是答辯委員擬題的大範圍。在這個大範圍內,主問委員一般是從檢驗真偽、探測能力、彌補不足三個方面提出三個問題。

(一)檢驗真偽題

就是圍繞畢業論文的真實性擬題提問。它的目的是要檢查論文是不是學員自己寫的。如果論文不是通過自己辛勤勞動寫成,只是抄襲他人的成果,或是由他人代筆之作,就難以回答出這類問題。在答辯會上,答辯委員對畢業論文的選題到整個內容,都有可能提問,以此來考查論文的真實可靠性。比如“你是怎麼想到要選擇這個題目的?”、“你在寫這篇論文時是怎樣蒐集有關資料的?”、“你寫這篇論文時參考了哪些書籍和有關資料?”、“論文中提到的資料的出處何在?”等等。以此來了解學員是不是獨立完成論文,是不是有抄襲和剽竊的現象。避免和杜絕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應付、不認真或者照搬別人的題目以至內容的現象。

(二)探測水平題

這是指與畢業論文主要內容相關的,探測學員水平高低、基礎知識是否紮實,掌握知識的廣度深度如何來提出問題的題目,主要是論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運用基本原理等方面的問題。在答辯中,答辯委員所提出的問題,主要是該論文涉及到的學科範圍內的內容,而不應是對整個學科知識的全面考核。但是答辯委員可以就該論文涉及到的本學科範圍內的有關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提出問題,以考查學員對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探測水平題還應包括對學員政策水平的考查。大專學員要求知道“是什麼”即可;本科學員應要求研究“為什麼”的問題和“怎麼辦”的問題,“怎麼辦”即創造性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研究生著重考察對政策的形成及科學性、歷史性和一貫性等的認識和研究。

(三)彌補不足題

這是指圍繞畢業論文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答辯委員要針對論文中某些論點模糊不清或者不夠準確和確切的地方,對論據不夠充分的地方,對論證層次比較混亂、條理難辯的地方提出問題。論文中沒有說周全、沒有論述清楚或者限於篇幅結構沒有詳細展開細說的問題,答辯委員也可能提問。這些問題,可能是學員在論文中故意迴避的薄弱環節,也可能是學員自己沒有意識到的不足之處,這就要求參加答辯的學員,事先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儘量設想到可能提出的問題,以免臨場慌亂。例如,在一篇題為《把股份合作制引入開發農業之我見》的論文中,答辯時,主問委員提出瞭如下三個問題:1、請簡要談談學術界對股份合作制性質方面的爭議。2、合作經濟與股份制經濟有什麼區別?3、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發展股份合作制有沒有矛盾?請簡述理由。又譬如,在《把山區經濟推向市場的思考與對策》一文中,答辯時,主問委員提出的三個問題是:1、你在寫這篇論文時,蒐集了哪些方面的資料,是怎樣蒐集的?2、市場有幾重含義?與此相聯絡,你是怎麼理解市場經濟的?3、請你談談把山區經濟推向市場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當然,在答辯過程中,根據論文的內容和答辯的具體情況,答辯老師還可以適當插問。例如,在上述第一篇論文中,主問委員覺得學員對合作經濟說得很含糊,就在學員回答完了第二個問題後,插問了“請你談談我國50年代農村有哪幾種合作制形式,它們的性質有什麼區別”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提問和答辯,答辯委員會就會了解畢業論文是不是學員自己通過辛勤勞動寫成的,即檢查了論文的真實性;也大體上摸清了學員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深廣度,以及學員臨場的應對能力和對知識理解的透徹程度;同時也可以搞清論文中薄弱環節的原因。從而有利於對論文的質量和學員的知識能力作出合理、公平的評價。(四)學術探討題這類問題可被稱為“拔高題”或“探討題”,也就是在上述幾個問題都獲得了令人滿意的回答或者是基本問題清楚以後,答辯委員還可以就與論文主要內容相關的一些問題進行更高層次的提高,以測試和了解該學員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及研究能力的高低。比如與選題相關學科領域的某些理論問題、前沿問題、難點問題、論文涉及但尚未解決的問題、論文觀點可延伸之處、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等等。

二、提問原則

一般情況下,主問委員提問時會遵循下列原則:

1.先易後難。主問委員給每位答辯者一般要提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問題,這些要提的問題一般會按照先易後難的次序提問。所提的第一個問題一般會考慮到是學員答得出並且答得好的問題。學員第一個問題答好,就會放鬆緊張心理,增強“我”能答好的信心,從而有利於在以後幾個問題的答辯中發揮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就答不上來,學員就會背上心理包袱,加劇緊張,產生慌亂,這勢必會影響到對後面幾個問題的答辯,因而也難以正確檢查出學員的答辯能力和學術水平。

2.逐步深入。為了正確地檢測學員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有時需要把一個大問題分成若干個小問題,並採取逐步深入的提問方法。如有一篇《淺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文,主問委員出的探測水平題,是由以下四個小問題組成的。(1)什麼是科學技術?(2)科學技術是不是生產力的一個獨立要素?在學員作出正確回答以後,緊接著提出第三個小問題:即(3)科學技術不是生產力的一個獨立要素,為什麼說它也是生產力呢?(4)你是怎樣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通過這樣的提問,根據學員的答辯情況,就能比較正確地測量出學員掌握基礎知識的紮實程度。如果這四個小問題,一個也答不上,說明該學員專業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如果四個問題都能正確地回答出來,說明該學員基礎知識掌握得很紮實;如果能回答出其中的2—3個,或每個小問題都能答一點,但答得不全面,或不很正確,說明該學員基礎知識掌握得一般。倘若不是採取這種逐步深入的提問法,就很難把一個學員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情況準確測量出來。假如上述問題採用這樣提問法:請你談談為什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員很可能把論文中的主要內容重述一遍。這樣就很難確切知道該學員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是好、是差、還是一般。

3.基礎題和應用題相結合。一般地說,在三個問題中,應該有一個是關於基礎理論知識的題目,有一個是要求學員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題目。在基礎題中,可提名詞概念,部分段意簡述;分析結構;論述與論題相關的觀點;從不同角度檢查學員對問題的研究程度。在基礎題中,針對不同學歷,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說來,大專學員著重考查對概念(範疇)的理解,對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的掌握;本科學員著重考查對基本原理、知識及範疇的融會貫通,並能從各自的內涵與外延,準確地、系統地表述;研究生著重從基本原理、基本範疇、定律的產生和形成,以及目前發展完善的情況。學員畢業論文的特點在於運用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分析、研究、解決問題。從多年來的不同班次的論文來分析,大專班學員只能是一般應用,即能用理論說明問題。對這個層次的考查,著重點應放在理論與實際的有機聯絡上,不是理論與實際兩張皮,或者二者聯絡得很勉強。本科班學員實際能力考查的著重點應放在理論與實際的融會貫通方面。研究生的考查著重點自然是觸類旁通,用關於某一專業的知識,推出同類中其他事物及規律性。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應用的範圍更廣,甚至還應要求從“比較學”上看問題,並具有較強的能力。

4.深淺適中,難易搭配。即在三個問題中,既要有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又要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問題。同時,對某一篇論文所提問題的深淺難易程度,應與指導教師的建議成績聯絡起來。凡是指導教師建議成績為優秀的論文,答辯委員所提問題的難度就應該大一些;建議成績為及格的論文,答辯委員應提相對淺一些,比較容易回答一些的問題。例如,XX年12月5日上午,筆者作為主問委員針對XX級本科班13號學員的畢業論文《統一戰線要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貢獻》提問的五個問題是:1、和諧社會具有哪些特徵?2、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統一戰線具有哪些作用和優勢?3、“和而不同”《論語》的一句話,在你的畢業論文中,它具體是什麼意思?統一戰線怎樣實現“和而不同”?4統一戰線如何做好協調關係、化解矛盾、理順關係的工作?5、在統一戰線中,如何才能體現“以人為本”?12月7日上午,筆者作為主問委員針對XX級本科班197號學員的畢業論文《可持續消費之我見》提問的五個問題是:1、什麼叫做可持續消費?2、可持續消費和可持續生產有什麼關係?3、以人為本的消費原則指什麼?可持續消費怎樣體現公平和公正原則?4、怎樣才能發展可持續消費?5、通過撰寫這篇畢業論文,你覺得自己在對可持續消費的理解上有哪些提高和收穫?主問委員在答辯過程中應該關注受答辯者的語言、神情、動作等變化狀況中,及時捕捉蘊含的有效資訊,引導受答辯者圍繞指定問題進行思考和回答,既注意發現、指出回答時的漏洞,又幫助其引向正確的思考,充分展示論辯的場面,使受答辯者在論辯中提高認識。

——引自《畢業論文寫作與答辯》一書,新華出版社,劉建新著

一、碩士論文答辯想考察研究生什麼

1、考察論文的真實性

2、考察相關知識與應用能力

3、考察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二、碩士論文答辯程式

(一)、研究生向答辯委員會報告自己碩士論文的簡要情況(時間約20分鐘)。答辯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

(1)論文的內容、目的和意義;所採用的原始資料;

(2)碩士論文的基本內容及主要方法;

(3)成果、結論和對自己完成任務的評價。撰寫答辯報告的注意事項:

1、突出選題的重要性和意義

2、介紹論文的主要觀點與結構安排

3、強調論文的新意與貢獻

4、說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

(二)、答辯委員會專家提出問題,進行答辯(時間10~15分鐘)。提問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需要進一步說明的問題;

(2)論文所涉及的有關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

(3)考察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有關問題。答辯提問的型別:

01、對選題意義提問

02、對重要觀點及概念提問

03、對論文新意提問

04、對論文細節提問

05、對論文資料來源提問

06、對論文薄弱環節提問

07、對建議可行性提問

08、對自己所做工作的提問

09、對超出論文範圍的提問

10、沒有標準答案的提問答辯提問時須知:

1、應用能力與知識寬度的準備

2、作好常規性問題的準備

3、細節問題不可忽視

4、對自身能力的考查

5、對論文可行性把握提問和回答問題時間約30分鐘。

三、答辯及答辯表現 1、備熟講稿 2、準備多媒體 3、做提問準備 4、進行試答辯 5、調整好心態

(二)、怎樣彙報效果好 1、脫稿彙報 2、突出重點

3、抓住興趣

4、掌握時間

5、留下伏筆

(三)、如何巧妙地回答提問 1、聽清問題記下來

2、圍繞論文回答問題

3、不會回答怎麼辦 4、答辯態度要誠實

5、回答提問的技巧

(四)、答辯中存在的問題 1、準備不充分

2、緊張不自信

3、彙報不成功

4、答題不清楚 5、臨場發揮不夠 6、答題不懂裝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biye/geshi/3968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