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高中美術教育實習調查報告(精選5篇)

高中美術教育實習調查報告(精選5篇)

高中美術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篇1

摘要:本文根據高中新課改要求,針對當前高中美術教育諸多不適應新課標的環節進行分析,調整思路,理順美術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對策,為更好的開展美術教育指明方向。

高中美術教育實習調查報告(精選5篇)

關鍵詞:美術教育 課時分配 自主能動性 弊端 創新

在社會經濟發展與文化價值大潮的推動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了諸多新的變化。一專多能的人才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對於人才需求的基本標準。美術教育作為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已在很大程度上被絕大多數學校和越來越多仁人志士所重視,高中美術教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喜人變化。隨著《中央關於文化體制改革決定》的頒佈與實施,美術教育也必將會迎來她光輝燦爛的春天。

然而,由於諸多方面的原因,諸如地域之別、城鄉之別、校與校之別,重視程度等種種主、客觀因素,致使高中美術教育改革舉步維艱。甚或有些學校領導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比較膚淺,致使美育教育在整個高中教育中淡出了學校、學生、家長及社會的視野,美術教育作為基本的藝術修養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一、高中美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面對當前高中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及國家教育規劃的精神,美術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對當前高中美術教育所面臨的諸多不適應的環節及現狀作如下分析:

1、學校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美術教育的目標難以實施。

絕大部分中學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沒有足夠認識到審美教育的重要性,片面認為開設美術課會耽誤學生學習時間。有的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把美術課當成可有可無的課程來開設,教學中只重視大學聯考必考課程,無形之中淡化了素質教育的滲透,美術教育的目標落實更無從談起。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成為高分低能,整體素質不高,與社會完全脫鉤的書呆子。試問,目前社會上一些“應考”能力很強,而實際工作能力極差的人還少嗎?當前我國青少年諸如理想、信念、情趣的缺失,難道與不重視美育教育就不無關係嗎?所以,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今天,開展審美教育啟迪學生智慧,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達到規範言行,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目的就顯得何等的重要!素質教育的落實應體現在對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同樣也包括學校開設的全部學科,而不是隻停留在大學聯考必考課程的教學中,即各門學科都要相互滲透,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整體素質。

2、高中美術課程開設的課時相對不足,教學內容無法深入細緻。

在高中新課程改革中,新課標要求新高一要開設美術鑑賞課,並有諸多美術模組供學生進行自主選擇。然而,在某些中學裡能夠開美術鑑賞課就已經很慶幸了。甚至有的高中鑑賞課只能到高二分科後,只有文科同學才有幸上美術鑑賞課,況且一個班一週只有一節課,一學期最多上16節課,實際上只是一種走馬觀花式的學習,學生大部分時間被主要學科佔據,學生對美術教學內容浮光掠影、蜻蜓點水,根本無法深入的領悟美術課的精髓。長此以往,必將會對學生造成一種審美上的缺失!嚴重偏離了《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基本原則。

3、高中美術教學主要以學生對古今名師名畫的鑑賞為主,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高中美術鑑賞課是通過對古今中外美術史中的建築、繪畫、雕塑、工藝設計等領域進行鑑賞與學習為主,在啟發學生立體空間性思維,聯想性思維、逆向思維、開啟智力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眾所周知,美術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只有建立在一種長期的動手動腦及藝術實踐與藝術體驗的基礎上,懷著一種對藝術深深的情愫,方可領悟其所蘊含的美的真諦與奧妙。

可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受繁重文化課及大量課外作業影響,學生全部時間都被佔據,致使學生根本沒有充沛的精力來真正的瞭解美術,更不用說實踐了。如果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或者說停留在美術的表面,誇誇其談,那顯然是紙上談兵,學生的審美能力根本無法提高。我們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幹任何事情都需要親自實踐,全身心地投入,方可獲得美的啟發和感悟,否則一切講解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4、學生對於美術課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

大部分學生總認為美術與大學聯考無關,他們將來又不走藝術類專業,美術課成了他們的消遣課。課堂上有的學生將課本閒置在一邊,想聽就聽,不聽就繼續沉浸在題海里;有的家長認為搞藝術的就是文化課學不好的,素質比較低下的,對美術缺乏足夠的、理性的認識。甚至整個社會輿論的導向,只是極力的炒作文理科狀元,對美術成績優秀的學生隻字不提。

5、學校對高中的美術教師的培訓程度不夠,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彰顯不足。

美術教師在學校教育的舞臺所扮演的始終是配角,未能得到應有的理解與重視,沒能給專業教師一個充分發揮作用的平臺。有的學校認為美術教師可有可無,幾乎忽視了他們的存在,嚴重挫傷了部分專業教師的積極性,以致他們在工作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甚至一心向錢,教學成了第二職業。即使開設美術課,也是單純的技能教育,只是作為落實課程標準的形式而已。這些問題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審美教育就只會停留在表面上,也將會直接影響到素質教育的落實。

以上這些現象是對美育教育的嚴重忽視,學生、家庭、社會對美育如此態度,中學美育教育的開展就顯得步履維艱,審美教育在中學的順利開展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了。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沒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未來的國民素質如何提高!

二、高中美術教育相應對策分析。

鑑於以上狀況,要著力從根本上扭轉和改變此類現狀,筆者以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並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開齊課程,教師要勇於創新。

作為高中美術教育,每所學校都應嚴格按照課程標準保證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滿足學生在該學科的知識及審美需求,為學生終身著想。同時,作為新時期的美術教師更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意識,課堂教學要勇於探索與創新,以便為更好地進行美術教育創造有利的條件,從而更有效的提高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術教育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在素質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筆者以為素質是指一個人的綜合素養,它包括一個人的心、身、意、德、志、言、行、知、能等諸方面。所謂素質教育應是在以上諸方面對受教育者以系統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成為身心健康、有道德、有知識、具有一定審美能力的有用之才。學校開設的一切課程和活動都應將美育教育滲透於其中,才能真正達到落實素質教育的目的。那種把學校只開設了美術課就算是落實了素質教育的認識是片面的、甚或是錯誤的。素質教育應該是一個綜合教育的具體體現,美術教育在落實素質教育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於每個受教育者來說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由此可見,只有面向全體學生,著力體現美術學科的特點,把握審美教育主線,美術課方能發揮其最大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才能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審美教育會使學生在審美過程中受到美的啟迪和陶冶,從而塑造美的心靈,提高其審美能力,開闊其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從課堂教學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美術課的積極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樂在其中,學生對美術課才會有興趣,才能真正地讓學生的思維進入美的藝術境界,才能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也只有如此,新課程標準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中學美術課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以為首先應重視課堂的匯入,它是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曲。好的匯入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美術老師還應注重課堂匯入技巧的訓練,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還應注重美術教育與生活的聯絡,“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所謂美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實際上是對社會生活、對世界的一種重新認識。在美術教學中應把美術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起來,鼓勵學生走進生活,激發靈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時還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最後,在美術課堂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應注重美術課的多樣性與綜合性,立足學生生活經驗,將其轉移到生活與美術的聯絡點上,只有把握主線,使課堂真正的活躍起來,才能使美術課堂充滿無窮的魅力、活力、使學生擁有更多更新穎的興趣點,充分調動他們情緒,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愛學樂學,進入學習美術的境界,真正達到美術教育的目的!

3、切實加強美術教師的專業培訓, 努力提高其專業水平。

首先,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國家對素質教育的更加重視,學校也應遵循以教學為本,提高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思路抓好教學工作。真正落實審美教育,關心專業教師的成長,提高專業教師的地位(包括晉級、評優、提幹等),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加大改進、提高的措施力度,加強正確引導、支援和鼓勵。通過函授、進修及外聽名師講學等手段,促進教師間的一種相互交流,共同探討與研究教學教法,豐富課堂教學藝術。

其次,美術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作為美術教師,應該具備一專多能的美術才能。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只要我們在這其中一個方面取得成就性的突破,那另一個方面也必然會豁然開朗,向前邁出一大步。

有人進入中學美術教育的領域,就徹底的放棄了自己的專業,試想一個經過多年打拼而最終毫無結果,連自己都不熱愛繪畫的老師,能教出優秀的學生嗎?作為美術教師,我們一年能創作出多少幅優秀作品?能參加幾次美術展覽?都獲得了那些榮譽獎項?自己對於美術專業究竟專不專?廣度、寬度、深度究竟如何?不要總是將客觀原因歸在學校或他人身上,一個沒有緊迫感、危機感、時代感及使命感的老師,一定不是一個好老師。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學生會喜歡平平庸庸,在學術上沒有任何建樹與成就的老師嗎?打鐵先要自身硬,作為一名專業性的老師,我們務必要拿出證明自己實力的真正好作品;如果整天不思進取、遊手好閒,即使把你放在美術高校也未必會受人重視。徐悲鴻為什麼能夠成為真正的美術教育家與優秀的畫家,他當年不也是從中學教師做起的嗎?白雪石、魏紫熙為什麼能夠在山水畫領域大展巨集圖呢?而他們當年都是從中學教育中走出來的繪畫大家。一直以來,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孜孜不倦為中學美術教育事業而獻身的前輩都為我們做出了表率,作為新時期的我們,在平凡的美術教學工作中,要耐得住寂寞,潛心研究畫理畫論,錘鍊筆墨語言,探索繪畫規律,發現美術教育的真諦!

相信不久的將來,在美術同仁的攜手努力下,必定會造就出一批能勝任新形勢下高中美術教育的優秀師資隊伍。那麼,以審美教育為主的高中美術教育一定會落到實處,並將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作用,同時也將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

只有這樣,教學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活躍起來。學生愛學,教師愛教,教學相長,才能提高教師的審美水平和技能功力,培養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為專業教師更不能自暴自棄,應振作精神,因陋就簡,創設條件,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深入研究審美教育及其規律。樹雄心著眼長遠,爭朝夕狠抓當前,將自己的畢生精力奉獻給美術教育事業,為自己所鍾愛的職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高中美術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篇2

今天的造型藝術,以其多元的視覺形態衝擊著我們的眼睛,令我們的視覺神經得不到片刻的休息。繪畫、攝影、多媒體、電影、建築、雕塑、裝置、服裝、表演、行為藝術等使造型藝術世界不斷擴大蔓延,甚至無法定義。

西方在文藝復興以後至19世紀中期,其藝術形式就不斷地翻新。尤其是出現印象派之後,立體主義、野獸主義、抽象主義、達達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直至今天的後現代藝術。其多元的形式令我們目不暇接驚愕不解。對於我們來說,由於生活的環境及歷史的原因,有可能不理解或不喜歡那樣的一種存在,但是沒有理由不去了解這種存在的原因。

藝術永遠是社會現實的反映。不可否認西方藝術的發展離不開那裡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與歷史,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觀念的反映,有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所以,觀念的轉變是最重要的!

中國已進入了現代社會,雖然發展緩慢,人們的封建意識依然存有,但終究是回不到1840年以前了。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觀念轉變的過程,而藝術教育是該走在時代的前沿,因為藝術具有其前瞻性,我們的藝術教育怎能脫離這樣一個時代?素描教學的觀念作為藝術教育的基礎,怎樣與時代發展相適應?這是我們的教育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 素描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是時代精神的體現

素描的多樣性是在現代社會趨於多元化的觀念下形成的。過去的古典藝術,一個時期或一個地域的風格樣式基本接近,越成熟的藝術越具有程式化的特點。如: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國的傳統藝術都有一套完整的技術程式和固定的風格樣式。其風格樣式的興衰變化大多是由政權的更迭、朝代的興衰決定的。

我們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古典藝術是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藝術家是為皇帝或上帝服務的,那時的藝術家一定有宗教情感,幾代人為表達一種情感錘鍊一種樣式,虔誠得並不認為自己所做就是藝術。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精神得到廣泛傳播。人對客觀世界及對人自身的不斷認識,人,作為生命的主體得到了應有的尊重。藝術家發現了潛藏在生命裡自由的慾望以及發現與創造的歡樂,造型藝術再也不僅僅是宗教的圖解和宮廷的裝飾了,要求藝術和科學並列,造型藝術和音樂、文學是同樣崇高的藝術形式。進入現代社會,藝術家要通過藝術表現自我,藝術的精神在於創造,而當“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口號進入我們的生活時,當代西方藝術形式的豐富讓長期飽受封建意識壓抑的人們就不能完全理解了。

素描的多樣性是在人的認識不斷髮現不斷創造的過程中形成的,可以說,是在尊重個體人的創造才使素描的多樣性成為可能。

我們的教學,是以培養健康的人為前提的。尊重每一個人,發現每一個人的創造潛能,是教育者的責任。其實“人人都是藝術家”就是尊重每個人的存在,我認為仍然是人本主義精神的體現。

由此看來,素描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素描教學的內容應更寬泛些,素描不僅是技巧與方法的訓練,也應是思想與觀念培養。

二. 作為基礎教學素描既是思想也是方法

素描是思想方法,是一種思維方式。克利說:用一根線條去散步。就說明了這樣一個涵義。我們看到歷史上中外藝術家的素描傑作,無一不反映了大師的思想及獨特的看法。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丟勒、魯本斯、倫勃朗直至印象派之前的古典藝術家,在創作之前大都要先畫素描草圖進行構思,即使現代藝術家塞尚、凡高、馬蒂斯、畢加索也同樣是利用素描的方式在思考。因為素描是如此的簡便而直接。

從這一點上來說“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有一定的道理。只是這個“素描”是什麼“樣式”的素描有待商榷。

造型藝術的基礎是由藝術形式決定的,單一的素描方法不可能解決“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問題。而且,不同的思想觀念產生不同的素描形式,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塞尚、凡高、馬蒂斯、畢加索、齊白石、徐悲鴻各有不同。

素描是要解決造型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解決觀念認識問題。如在一些新的媒體造型藝術中素描僅是一些輔助手段而已,並不一定需要有很強的素描“造型”能力。

各類造型藝術對素描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建築設計藝術與純繪畫藝術對素描訓練的要求就不同。建築設計需要理性的介入,尊重科學技術手段,側重人的心理與生理的社會性視覺需求及實用功能的合理性。在素描訓練上更注重理解與分析,對形體的比例、透視、空間尤其是對比例、對數的概念的理解似乎更重要。比如包浩斯的基礎課程設定:.約翰.伊頓與莫霍利的基礎教學就是一個重內在精神冥想,另一個則重實用技術的規範與秩序的代表。而純繪畫藝術比較注重個性化的直覺與感性的訓練,西方油畫與傳統的中國畫其對素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西方油畫的素描注重對客觀形象的分析與表現,尤其是古典油畫除有理想審美標準之外,還要有透視、解剖知識的運用,視覺真實可信是首要的;對於傳統的中國畫,沒有素描這一名詞,按素描的廣泛意義來理解,齊白石的蟲、草、翎、毛畫稿就是素描,《芥子園畫傳》就是素描手冊。

由於藝術觀念的不同也決定了素描形式的不一樣。中國古代論畫有“得意忘形”“以形寫神”之說,東坡雲:“論畫與形似,見於兒童鄰”;而西方古典藝術家們為了“形似”卻發現瞭解剖與透視原理。具象寫實的畫家與抽象表現的畫家其素描的表現如此不同,都是因為觀念影響了他的表達方式。

素描是一種思維方式,音樂是一種思維方式,區別文學與哲學是因為她們不是用文字語言去思考,而是用獨特的語言方式——視覺的或聽覺的圖象和聲音去思考。

素描是視覺的,是看法,也是技術方法。有什麼看法就有什麼樣的技術方法,傳統的中國山水畫沒有焦點透視,中國畫家在畫一幅畫時不必站在固定的一點對景寫生,所謂“搜盡奇峰打腹稿”,採用的是散點透視“三遠法”;而西方的風景畫一定是固定的視點、固定的光線,即使不是對景寫生也要運用嚴格的焦點透視法則和具體的光線效果。最初西方藝術的透視法、光影法傳入我國是不被接受的,因為人們的習慣看法被改變了。

素描不僅是思想,還是一種技術。因為藝術的“術”字就不能迴避技術問題。中國畫講筆墨技巧,近千年的錘鍊已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表現技術:勾、勒、皴、擦、染、點……,在國門被開啟之前,人們覺得畫就應該是這個樣子。而後的觀念變化是看到了世界的模樣,是“科學”影響了我們的看法。這時的我們想畫一張看上去“正確”的素描,還需要學習相應的解剖與透視知識以及光影變化的規律等技術手段。

素描教學技術訓練是基礎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這個技術訓練要有相應的思想觀念作指導。

藝術院校設定造型藝術基礎課由三部分組成。即:素描、色彩及工具材料的應用。這三部分既有分工也有聯絡,是一個整體的三個方面不可或缺。素描訓練離不開工具材料及對色彩的感覺;同樣色彩訓練也離不開工具材料及對素描的認識;而工具材料就是一切藝術創造的物質基礎,這一點是應該明確的。選擇工具材料是觀念的問題,而熟悉工具材料就是個技術性問題。素描訓練在對“造形”的把握過程中,技術問題就擺到了前面。

任何一種形式觀念的素描都離不開可視的媒介載體——材料與圖形。材料是平面的或立體的,有色或無色的紙或其它質地的基底,圖形是鉛筆、粉筆或墨水的痕跡等等,這些材料組合本身就有技術含量。想畫得有立體感和空間感,相應的技術和知識是必備的。構圖、形體與空間、畫面整體感的控制,點、線、面、影調與黑、白、灰的處理,解剖知識、透視規律的運用等等。由於專業的不同所需技術手段亦有所側重,但在傳達對形體的感覺過程中具體的技術手段是豐富的,需要我們去感受去發現。不能否認,有時對技術的探求也會帶來觀念的變化。

即便如此,素描教學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部分,其訓練的一開始就應介入到藝術的本質,不應僅僅停留在技術訓練的層面上。將素描訓練看作是人的知覺訓練、情感訓練、社會人的精神表示式。我們知道沒有感覺就沒有藝術,豐富而敏銳的感覺才是藝術的生命所在。因此,作為造型藝術基礎的素描教學應以開啟發掘學生天性為己任,發現學生不同的視知覺感受能力及獨特的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同時輔以相應的造型技術語言以建立起公共勾通能力,這才是素描教學應起的作用。也只有如此才能充分體現出素描教學在基礎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三. 在實踐中把握素描教學

1. 素描教學應解決的問題

首先說是該解決認識問題,其次是表現問題。但素描教學的具體問題是什麼呢?簡單的說是造型問題。複雜了說:素描教學應解決在色彩之外文字語言等其他媒介無法表達或表達無力時所需的視覺圖形語言。運用視覺圖形語言去思考、去表現視覺感受以及引導視覺感受是素描教學的核心問題。

(1).培養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的能力是基礎教學的出發點。在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深入觀察、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斷力是首位的;

(2).研究人的普遍視覺需求。人的視覺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兩個方面,研究具體社會階層人群對圖形的感知能力是素描教學的重要課題;

(3).在具體的素描作業中畫面的組織結構是第一位的,我們所說的造型離不開特定的畫面空間。畫面的組織結構與構圖經營位置有相通之處,不同的是“組織結構”更強調畫面圖式內在的有機聯絡,強調視覺形式具有生命的整體構成;

(4).形象感覺的表現與傳達。包括形象特徵、形體結構、質感與量感給每個人相同或不同的感受。這裡既有視、知覺的訓練也有表現技巧的訓練;

(5).工具材料的運用與發現,對材料工具的敏感是當代藝術家的重要特徵之一。素描的工具和材料是樸素的、相對簡單的,正因為簡單才留有發揮我們想象的空間;

(6).瞭解歷史與傳統。對中外歷史與傳統的瞭解與掌握是學習素描的重要途徑之一古今中外的素描大師是我們學習的參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 2. 素描教學應有針對性

素描訓練是有針對性的。這是由教學的階段性不同、專業的性質不同、思想觀念的不同決定的。

(1). 針對學生年齡階段的教學,首先是瞭解學生的生理年齡及專業年齡特點,以避免重複教學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浪費有效時間;

(2).針對學生個性素質的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是不同的,為將來的藝術實踐打下寬厚堅實的基礎,不是先入為主的風格樣式的訓練,而是在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同時能加以科學的引導;

(3). 針對特定課題的訓練。不同的課題有不同的要求,將素描藝術的形式因素分解剝離開來,有針對性的分別訓練,以強化對視覺形式要素的感受力;

(4). 針對不同專業不同特點的感、知覺技能訓練。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要求,瞭解專業特點首先是教師的必備素質。要讓學生多瞭解不同的造型藝術特點,瞭解各種造型藝術語言的經典與素描的關係,以避免學習素描的盲目性。 3. 素描教學的技術訓練

前面談了作為基礎的素描教學一開始就應介入到藝術的本質——精神的表達。將素描作為人的精神表達方式,就需要涉及到技術性問題,所以“技術性”是素描教學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們常說的藝術教學是教技術還是教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是要有清醒的認識。

(1)看的方法。視覺藝術離不開“看”,“看”本身並不需要技術,用心去看就可以了。但是,人的知覺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知識的緣故,“看”就發生了變化。能夠用“心”去看,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看是人的知覺重要組成部分,人接受資訊的80來自視覺,基礎教學就是要喚醒人的知覺。

有些人對“色”敏感,有些人對“形”敏感,有些人喜歡粗線條的大關係,不拘小節;而有些人則喜歡細節的羅列,不厭其繁。“整體的看”與“比較的看”,在教學中如何引導既是觀念的問題也是個技術性問題。

(2)工具材料的運用。一方面要多嘗試運用各類幹、溼性材料,以便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方便的、耐用的、持久的工具和材料,為能充分表達自己做好物質的準備。教員就似個大師傅將各種菜譜擺出來,學生可以自由挑選,當然大師傅還應該是個營養師。

(3)理論知識的運用。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素描教學就是最初的結合點。透視學、解剖學、人體工程學、視覺心理學等都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在素描教學上的運用體現了極複雜的技術性,應分階段、分層次、分專業開設實踐應用課程,有重點的進行實際操作與演練。

4. 素描教學的實驗性

現代藝術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其實驗性。在教學中探討素描表現的可能性是貫徹教學

實驗精神的具體方法與途徑:一方面是材料應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視覺心理接受的可能性,從這兩方面入手可以大大拓展我們的視覺空間。素描作為基礎教學是有其相對穩定性的,但是,作為藝術教學,創造意識的培養是教學主要目的。沒有實驗精神就不會有所突破,墨守成規的技術訓練談何創造?

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藝術,開放的藝術需要開放的思想。實驗性是向未知挑戰,是面向未來。在素描教學中我們應該體會的是思想、是創造精神。

高中美術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篇3

一、 概述: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科教興國”方略的實施,我國農村中國小所取得的成績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後,我國農村教育事業駛入了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健康軌道。目前,在我國農村普遍實施了根本意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不僅鞏固和加強了農村義務教育“普九”成果,同時還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的建立程序。然而,由於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影響,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應試教育積重難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標,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群眾生活脫節,忽略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農村中國小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步浮出水面,並且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我們對所在的忻州市東冶鎮農村義務教育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

二、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用於收集標準化的定量資料,訪談式調查用於收集非標準化的無結構的定性資料。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資訊。然後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本次調查我們重點採用訪談法,正是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探詢我鎮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共謀改進我鎮義務教育的大計。在訪談人群選擇上,我們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採取發散的方式,尋找可以影響到鄉村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分別和一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等進行了訪談。

三、農村中國小教育現狀及成因分析: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經過分析整理,我們概括出了我鎮義務教育的現狀如下:

現狀一:教育經費嚴重短缺

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資源的嚴重短缺首先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最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僅佔GDP 2%的比例。就這2%而言,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國小教育中,等到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經費到了區、縣、鎮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手中,他們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卻充分利用這一經費,在城區大興“示範校”、“視窗校”,不遺餘力地標榜個人政績。筆者在一篇教育調研報告中看到了一個僅有60萬人口的小縣,不顧百姓的反對,不惜斥資近億元將原本就修建得相當不錯的一所重點中學易地重建。這般層層卡扣,最後到達農村中國小尤其是義務教育學校的幾乎是微乎其微。由於教育經費的嚴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員的政績膨脹,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體美勞等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所謂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也是繡花枕頭,成了擺設。由於資訊渠道不暢,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不足半數,遠端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了夢想。

現狀二:師資力量薄弱

筆者所處的鄉鎮,六處完全國小中,除了中心國小師資力量相對較為雄厚一點外,其他國小,沒有幾個是個正規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民轉公”。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是憑藉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後。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通過查閱所在鄉鎮的教師檔案資料,發現全鎮中國小教師平均年齡47歲,其中,50歲以上佔51.8%。不僅年齡老化,而且學歷偏低,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觀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六處國小中,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幾乎為零;國中學校,稍有改觀。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面對改革後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試想,這樣一支隊伍擔負著我鎮中國小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艱鉅的任務,談何容易?!

造成農村中國小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事業人員編制的制約,難以注入“新鮮血液”,使得一些學校不得不臨時招聘代課教師,以解燃眉之急。

現狀三:應試色彩濃郁,師生不堪重負。

“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數十年來,農村中國小教師一直無法走出這一應試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區、縣、鎮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學年末,拿會考升學率、非畢業班優秀率、合格率,統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老師的晉級加薪。於是乎老師們也顧不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素質教育”,一味汗水加,老師們早晨5:30天矇矇亮,就要早起跟班輔導,晚上國中部的老師還要輔導到9:30。一天下來,師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現狀四:德育教育令人堪憂。

重智育輕德育是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一些學校,有的老師可以公開容忍成績優秀的學生犯錯誤,少數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發生衝突時,竟然給予縱容和支援。不少學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財物、出入網咖、集結團伙、侮辱師生等現象絕無僅有。記得不久前有報道稱:某地某校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中學生“滅門慘案”。由此可見,造成一些農村中國小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敗壞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嚴重缺失。

現狀五: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是農村教育的主要癥結。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初高中畢業生中60%以上要回到農村,尤其是農業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這些學生大多返鄉務農或外出打工。但農村普通國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定、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經營、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脫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就連勞動技能課也都解決不了很多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後的農村青年不能儘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一些國中畢業後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孩子,寧可融入了滾滾打工洪流,也不願到職成教育學校學習深造。因而出現了 “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教育怪圈。

現狀六:“國有民辦”教育舉步維艱,學生家長選擇處於兩難

筆者所處的忻州市東冶鎮,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幾年前,一所由多方籌措資金、集九年教育於一體的“國有民辦”實驗學校應運而生了。這所學校,辦學經費和教師工資全部是“公辦”性質,並且整合了全鎮最優秀的師資資源,全部充實到了實驗學校。而收費標準則是“私立”性質的,導致原本並不富裕的當地農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負,為了給予子女較好的受教育機會,而又別無選擇。縱然,這所學校在一定時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辦學效益。然而,舉債千萬元辦學基礎上的高收費教育,一方面給義務教育學校和學生、家長造成了人為的不公平,加重了當地百姓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惡意爭奪了那些名副其實的民辦學校的教育資源,限制或者扼殺了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國家強制施行義務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這類所謂民辦教育的種種問題。

農村家長往往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學更多的知識,走出農村,而將孩子們送入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習,放棄收費較低甚至免費的公辦學校。從而得知,國家支援農村的大量教育經費,並沒有從實際意義上給廣大農民減輕負擔,反而使他們中一部分家庭的實際負擔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由於農村學校的公用經費撥付不夠及時到位,致使很多農村學校向學生家長等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據調查,筆者所在的鄉鎮實驗學校,截至目前,尚有 1600多萬元的不同債務。可見,農村學校尤其是“國有民辦”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高中美術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篇4

20xx年10月8日——11月12日,這是我永生難忘的日子。這段時間我於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高二(九)班實習,班主任兼指導老師劉宇老師在我實習過程中予以極大的支援和幫助,讓我受益匪淺。在為期五週的實習期間,我主要進行了教學工作實習和班主任工作實習。

一、教學工作。怎樣上好每一節物理課,是整個實習過程的重點。剛開始的兩個禮拜的任務是聽課和自己進行試講工作。在這期間我聽了3個課任老師共10節課。在聽課前,認真閱讀了教材中的相關章節,如果是習題課,則事前認真做完題目,把做題的思路簡單記下,並內心盤算自己講的話會怎樣講。聽課時,認真記好筆記,重點注意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思想及與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時注意學生的反應,吸收老師的優點。同時簡單記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師為什麼這樣講。在正式上講臺前我還進行了多次試講。在準備教案前,認真閱讀教材,並與任課老師上課內容相聯絡,按自己的思路寫出教案。但課任老師的要求與自己準備的內容經常有出入,所以對教案作了一定的修改,做到自己的思路不亂,又能達到課任老師的要求。為了克服上講臺時的緊張,不斷的進行試講。同時在本子上把自己上課講的話都寫一遍,作足充分的準備。

10月26日,我第一次登上了講臺。雖然上課前不斷的告訴自己要鎮定,要循序漸進教學,可是在上課的鈴聲敲響的瞬間,望著臺下三十多雙好奇的眼睛,緊張還是不請自來。即使偷偷的深呼吸也無濟於事,只能一個勁地重複著教案的內容,眼睛始終不敢對上學生的。尤其是在學生的反應與自己的有點出入時,稍有點亂。儘管沒有講錯東西,但講課的內容有點亂了。不過後來還是很快的鎮定下來了,講完預期的內容。因為是實驗課(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因此預留了二十幾分鍾給學生做實驗。因為自身經驗不足,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有些沒能及時解決,而且有個知識點(上節課任老師講過)以為學生掌握了而沒有講,是一個很大的不足。在緊接下來的同一節內容的課上,我放鬆心情,及時注意學生的反應,將上節課沒講的知識點補上,改進了第一次課的不足。課後,劉老師針對我的上課情況評價說,整體上好,第二次明顯比第一次好。同組的實習老師評價說,就是音量小,與學生的配合還有點不足。在接下來的講課中,我改正了缺點,上課也沒有那麼緊張了,也和學生達到了很好的配合,成功的完成了歐姆表的教學工作。

在教學實習中,我也幫老師批閱作業和試卷,將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映給老師,並針對情況利用中午午自習期間給學生答疑。在實習期間,我還監考 了一次政治和一次物理考試,並參與了實習小組調查問卷的工作。

二、班主任工作。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做為高二九班的實習班主任,想現任班主任劉宇老師學習班級的管理。實習班主任是實習過程中一個富有挑戰性的職務。第一次站在班裡,面對新面孔,非常緊張。只是粗略的作了自我介紹,但在往後一個月的接觸中漸漸地記住了每個學生,以及部分學生的個性特徵。

在實習中,我每天早上7:20到班,配合班主任監督全班同學交作業。在早上10:05的課間操和下午1:30的眼保健操中,我也參加班級檢查。每週一上午第一節課的升旗儀式我也隨班參加,週一、二、四的午自習到班答疑,並監督他們做好午自習。

在實習期間,我還參與了班委改選後的第一次班委會。認識了班委並瞭解了班委的工作。透過他們瞭解班裡同學以及班級情況。參加校運動會,並針對在這次運動會上班級的成績不如人意,在班會上進行了一次關於“體育運動”的調查問卷工作,並將統計結果反饋給班主任老師。

應該說在這次實習班主任過程中收穫很多,在工作過程中增強了自身的責任感、榮譽感和自信心,懂得如何以一個老師的身份與學生相處,向班主任老師學習了班級管理等,自身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沒有很好的進入角色,工作經驗不足等,這些是今後學習工作中要克服的。

現在,實習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我瞭解了老師的酸甜苦辣,也讓我瞭解了老師的偉大,我也從實習中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們不能只從書本上看“教學”,而也要在實際中“教書”,面向實際。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師範生,我將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時刻為成為一個好老師而努力著。

高中美術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篇5

一、實習基本情況

201x年4月14日到201x年5月9日是我的整個實習期。14號那一天,懷著緊張而又興奮更有些許期待的心情跟隨著黃老師(帶隊實習老師)一起來到了南寧市第二十八中學,這個我即將與這裡的師生度過一個月的學校。

南寧市第二十八中學,是南寧市教育局直屬國辦、高完中,自治區普通高階中學的一所學校,作為普通中學卻有其可貴之處。該學校堅持“厚德樹人善待人生”為辦學理念,以“建設一所有特色、教有特點、學有特長,校風正、校園美、設施全、質量高、特色強的師生嚮往、家長放心的現代化品牌學校”為辦學目標,以“教育就是服務,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服務,為每一位學生素質提高、和諧發展和為可持續發展服務,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功”為辦學宗旨,一所重德育,培養社會良好公民的學校。而事實證明,在我一個月的實習觀察中,二十八中確實是堅持貫徹這種德育的教育觀念,在所有日常工作及對學生的教導工作中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我所帶的班級是高一(3)班,一個總體學生成績一般也可以說是較差的班級,但是從班主任工作指導老師的介紹中得知,雖然咱們班的學生成績平平,但是各方面都很優秀,很多學生有自己的特長,而且性格活潑可愛,心地純樸善良,就是略微調皮搗蛋,不過總的來說,挺不錯的一群“大小孩”。後來在一個月的相處中,我也看到了他們的閃光點,慢慢地愛上了這群活潑的“大小孩”。

二、實習主要內容

作為一名實習生,雖然從學校要求的角度看,我們是需要到二十八中對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進行學習,讓理論聯絡實際,把我們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教學技能付諸於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但是在我認為,在二十八中所需要學習和改進的不只是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還有的就是學習如何為人處事。

(一)為人處事方面

因為,對所帶班級的學生來說,我是一名實習老師,但是更多時候我的身份就是一名學習者,我需要從教學指導老師和班主任工作指導老師處學習技巧、積累經驗知識,因此,在學校中我需要學會去處理與這兩位老師的關係,還需要處理好與學生的工作,作為學習者的我則必須要學會謙遜,學會放低姿態、虛心求教。首先,我能做到從思想上改進自己,以一種端正的思想態度來對待我的實習工作,不管在實習期間遇到任何困難與挫折以及委屈,我都會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用寬容的心來包容一切。其次,我是一名教學工作的實習老師,我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取,在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貫徹新觀念、新方法,不做傳統的“教書匠”。最後,作為班主任工作實習老師,我秉承關愛學生、發展學生的理念,不因學生成績差而厭煩學生,而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努力挖掘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努力,未來他們也能成為社會的“佼佼者”。

從紀律上來說,對於二十八中,我是一名“客人”,我需要對“主人”尊敬,所以對於二十八中的一切校紀校規及各種要求我表示絕對的遵從,從不遲到早退,待人有禮,並且也注意各種言行舉止,避免產生對學生的不良影響。在與班主任指導老師及教學指導老師的相處中,我是一位學習中,所以我會遵從兩位指導老師的一切安排,一切工作和活動必須向老師請示,得到老師的同意之後才可以開展,對於班級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及時向班主任彙報,向班主任請示解決方案,也可以與班主任交流溝通各種解決方案,而唯獨不能做的就是獨斷專行,擅自做主處理各種問題。有了這樣的思想紀律意識,所以在一個月的與老師相處過程中,我沒有出現任何的違紀行為,也不曾出現過任何的越級行為,與兩位老師相處甚好。生活就是這樣,你尊重別人,別人同樣會尊重你,只有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建立的關係,才能維持融洽和長久。

一個人的思想和紀律表現則是體現一個人怎麼樣的為人處事的方式,之前作為一名“純正”學生的我,並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為人處事,而進入了二十八中之後,擁有“老師”和“學生”雙重身份的我,學會了如何恰當地處理這兩者的關係,懂得該怎麼樣更好地為人、怎麼樣更好地處事。所以,實習的生活彷彿進入了社會,社會才是能讓人更快成長的環境。

(二)教學工作方面

雖然為人處事需要學習,但是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學習才是本次實習的主要任務,所以我都是以十分認真的態度來對待這兩件事情。

在教學工作上,由於在學校主要是以學習理論知識為主,但是有時候理論與現實總是脫軌,所以通過實習的機會讓我們真正體驗給中學生上課的感覺,讓我們能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與否,在實踐中改進教學方式,積累經驗為後期的學習提供改進和提升發展的方向。在教學工作實習計劃中,我們要求必須給學生上課,但是要上好一節課是真的不容易,而為了能更好地完成這一項任務,我進行了各種努力。

首先,要加強對本班學生的生情的瞭解,如學生的知識水平狀況、接受知識的能力狀況、學生的性格狀況、上課狀態等等,都必須要進行非常細緻的瞭解,這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因此,在來到南寧二十八中的第一週,我一看有政治課的班級我都會積極地跟老師溝通,去聽蘇老師和歐老師的課,向她們“取經”,在聽課的過程中,我收穫了很多,從教態、板書、教法、重難點突出到課堂氣氛的調動,都使我受益匪淺,也更使我瞭解這個學校以及我所帶班級的學生特點。因此,在相對了解的基礎上,我著手準備我所要教授的課程。

其次,在備課方面,我認真備課,不但備生情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在知識安排上努力嘗試突破知識重難點。因為學生是高一的學生,性格比較活潑,但是知識基礎薄弱,對課堂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弱,且由於政治課一直都是枯燥無味的,因此,為了能有效達成我的教學目標,更為了能使學生真正地懂得和掌握知識,我努力改善我的課件,用漫畫、圖片、視訊來引出各種知識點,讓學生能直觀地瞭解知識,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學有所獲。

最後,在教學課堂上,我都應用多媒體課件,通過給學生展示幾幅漫畫圖片來引出我國四種主要的國際機關,又通過幾個國家元首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各領導人在稱謂上的不同引出政體的不同。後來在講到民主集中制的時候還給學生播放了毛主席對民主集中制的解釋,並通過列舉各種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如班長選舉、壯族三月三的圖片及放假通知,再配合連連看來給學生分析和掌握知識點,學生對這些有趣的圖片以及鮮活的例子產生濃厚的興趣,整個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在我的問題引導下能積極、準確地回答問題。

總的來說,這課上得不錯,這也讓我懂得了只有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這“三貼近”的重要性,也讓我學會去重視問題引導的教學方法,同時也發現了問題引導法的成功與否重點在於提問是否得當且具有針對性,而這些就是提問的藝術和技巧,也是在未來的教學中我需要不斷地去把握和總結的,這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baogao/diaocha/8l48k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