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佳范文网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精选 >

素养课心得(通用18篇)

素养课心得(通用18篇)

素养课心得 篇1

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最热门的话题,近期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让我对素养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认识。

素养课心得(通用18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书共分为三篇内容,分别论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观怎样建立,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

因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发展学生为适应社会变化终身学习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在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关系的论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养相比三维目标,更加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更关注教育的内在性、人本性和终极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养是来源于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的,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养更多意味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转变。

那么怎样在我们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核心素养呢?

通过学习,知道在教学培过程中,注重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还得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在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

第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在课堂内充分体现出“情感课堂”。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第三、传授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一个交流,开放式的课堂。课堂以学生为主题,那就尽量给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会学习”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三种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牢固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可以实现能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注重积累,海量阅读经典书籍。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积累优美、新鲜的语言材料,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华传统经典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容源远流长,同时也有精辟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将社会生活反映出来,映照着学生的心灵,并启迪学生的心智。

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关于核心素养教学观的重建,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本书我还需要细细品阅,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素养课心得 篇2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而好的教师不但拥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还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素养和知识有什么区别呢?素养来自于知识技能,又高于知识技能,素养是智慧,是文化,是精神。而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

有学科素养的教师一定痴迷和深爱所教学科。有了这种痴迷与深爱,他会主动学习学科知识,钻研教材,博览群书,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不断把知识扩展和深化。他咀嚼吸收其中的精华,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并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智慧,迸发教育学灵感,形成教育素养。

我最开始从教时,觉得编写教案的人很优秀,他们往往能够抓住文本的核心问题,巧妙设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去解读、探究文本,而我竟什么也看出来。随着工作时日的增加,我也慢慢积累了经验,当然这也得益于对教材反复研读,积极吸取他人经验,再结合自己的体悟日积月累而成。

譬如这学期我们学习选修教材《外国文学》这本书,这本书每一单元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也是我们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经常碰到的概念。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叙述”,包括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几个概念。如果在以前我总是着重讲解本单元的第一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而让学生自己读读《墙上的斑点》和有关话题“叙述”的理论性文字。但今年再去教这单元时,我把重心放在了主题“叙述”上,而把《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作为例子去解读,这也符合编写者的意图。除此之外,我还选取了《伊索寓言》中《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让学生分别从狐狸和乌鸦的角度采用第一人称去叙述。学生对这个拓展的问题兴致很高,演绎了不同版本的《狐狸和乌鸦》,有的甚至改变了叙述腔调,加入了网络文学中“快穿”的手法,还让乌鸦角色崩塌。学生们的表现令我惊异,而我也相信,通过这次训练他们一定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叙述角度,叙述角度的改变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之所以前后教学的理念发生变化,我想这得益于这几年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听教学名家的讲座,知识视野开阔,对教材的把控上也更容易高屋建瓴,解读教材也就更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博览群书,广泛吸取营养,才能厚积薄发,收到让学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素养课心得 篇3

目前,基于学科素养的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全国征求意见,这就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开始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余文森著作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大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书中余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这一主题方面,重点阐述了让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和方法。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操作系统。只有将观念和理论转化为实施策略和行动方案,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因此,本主题是全书的重心和落脚点。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作为一名社会学科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包含哪些方面。

一、语言能力:在社会情境中借助图片、案例、材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二、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三、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四、学习能力:指主动拓宽学习渠道,积极调试学习策略,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关系为:知识能力是学科基础、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我认为,让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重点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四方面的意志品质:

一、主动与进取: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语言运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二、监控与调整:能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情绪进行自我监控和有效管理,面对学习困难能够自我激励、自我调适,适时反思和评价学习效果,并对学习目标和方法等做出必要调整,主动适应,坚持不懈。

三、选择与获取:利用课内外多种学习渠道特别是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并结合学习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选取和整合,广泛涉猎,有的放矢,既勤于学习,又善于学习,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四、合作与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敏锐观察语言现象和语用规律,能从多角度、新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历史现象,尝试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读和评判多元化现象,勤于思考,探异求新。

核心素养实则也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吾日三省吾身,课堂教学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人文性的教学,科学性的教学,发展性的教学,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

素养课心得 篇4

去年暑假,参加郑州市骨干教师培训,“核心素养”一词贯穿整个培训的过程,让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有了深刻的认识。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让我对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有了深刻的思考。

本书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从“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个部分对教师进行了专业理论及实际操作上的指导,是一本非常有使用价值的书籍。

在《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一文讲道:“就没个学科不仅具有自己的符号表达、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也都有自己内含的价值性和道德意义。这同样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与学科知识相伴随的内在特征,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所以,学科教学最大的道德教育资源就是学科知识本身。”对此,我有深切体会,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师,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时时践行“立德树人”。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又强调了几点:

一、要充分挖掘学科知识特有的道德教育资源;

二、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生活和行为;

三、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道德和心灵世界;

四、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导。

于此,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受到很大启发:每门学科都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教师要对学科教学内容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进行发掘,把德育渗透融合在课程教与学的活动中。课堂教学要转化为学生课外的成长行为,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真正的自由教育意味着对学生的整个生活发生重大的影响,他所学的东西将会影响他的行为、兴趣与选择;意味着他过去的一切都收到审视和重新估价。心灵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学之根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

唯有进入学生情感、生命、灵魂深处的教学,才能内化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把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将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的瑰宝,二其它含混晦涩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

教育是及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说人就不像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聚焦课堂变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素养课心得 篇5

20xx年11月21日我能有幸跟着市教研员任老师和其他两位老师一行四人代表包头市远赴云南昆明参加由北师大组织召开的“20__年北师大版国中数学实验指导暨培训研讨会”,在会上聆听了由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委马复教授作的“国中数学的核心概念解析”的报告,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十个核心概念与高中课标修订稿的六大核心素养的衔接关系,綦春霞教授的“数学素养的微测试与学生发展的诊断”,江西省中学数学教研员陈莉红老师的“从会考命题角度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考察”,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在数学会考命题会考察数学核心素养,西安高新一中邵新虎老师题为“利用几何画板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时间与思考”,

我就此次学习谈谈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粗浅理解,本人对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自主发展意识、社会参与能力及文化修养。学会学习、自我管控、解决问题、创新发展属于个人自主发展应具备的能力。而在个人发展过程中,语言素养、数学素养、人文素养、技术素养更是不可或缺的。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素养课心得 篇6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全面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技术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材的必备素质之一。而要想学好信息技术,国中信息技术课是不可忽视的基础。下面是本人就几年来从事国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一些经验心得,对如何更好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动力源泉

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自发探索信息技术科学,培养信息技术素质,打好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基本操作技能。所有学生能熟练进行信息技术基本操作,对常用软件熟悉。使部分学生将来能成为信息技术专家性人才。国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我们在国中信息技术教育中要注重激发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尤其是实践和创新能力。老师则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联系实践,切忌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完全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状态。如果说理论教学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教学的实践性。那么教师就应该使所教的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践。并且能够指导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可行性。在国中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基础理论教学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实践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十分重要,教师必须努力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上机实习。掌握操作技巧,增强操作技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巩固和深化。

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技术与前几年一些书籍中曾提到过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将几种媒体加以简单的组合(如把幻灯、投影、表格、声音、录像加以组合)。今天的多媒体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把语言、图像、视听等技术集成在一起,而且能双向传送,使同一信息通过用图形、文字、数据、表格、声音等多种方式显示出来。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可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决定,学习内容、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预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这个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教程中,学生的学习是在和信息技术的交流对话中完成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技术能按照学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时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判断、调整或修改学习方案,提供适用的教学内容。这种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传统的教育媒体很难做到的。

四、联系实际设置悬念

上课时,教师可先提出―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悬念,让学生具有想解决问题的驱动心理,且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比如:在Excel中,教统计、排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问学生:“本次期会考试成绩就在我们电脑里,现在要求将各科成绩汇总,还要排出名次,你们该如何应用Excel处理这些问题呢?”引出Excel应用的统计、排序方法,通过Excel应用软件来完成任务,轻松又准确。又如:在讲Word操作技巧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怎样利用Word设计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同时展示给学生一个图文并茂的纸质板报。能带着这一问题听讲更能激起学习热情。教师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信息技术确实有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五、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学生之间有着各不相同的个性差异,对于同一本教材,学生的兴趣点也是有差异的。在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的基础上,有的学生表格做得特别漂亮,有的学生设计的网页特别有个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有的放矢的给学生提供多个作业项目,并不要求全部做,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给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机会,并把教材中没要求讲解的,应用软件能够支持的操作,作为附加分,鼓励学生用心地学习和制作。当他们如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把有些同学的特色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出来,激发学生互相学习。竞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学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保留一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向别的班级和下一届学生展示,以鼓励其他学生学习,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不能够完全按照常规科目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跟上信息技术软硬件发展,尤其是软件的发展。教学方法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以其是否熟练地掌握操作方法为标准。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最后,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素养课心得 篇7

何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来说,人文精神都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高扬了人文精神,社会才会生气勃勃、兴旺发达,人才活得有意义,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教师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是文化的传承、体现和创新。我们说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就是因为教师承担着这严肃的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被赋予了塑造学生的任务。教师的这种社会定位,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做表率,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虽然只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但作用却是异常巨大的。比起一般人来,教师特别需要学习人文精神,发扬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事业与学生真诚的热爱。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

一、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铸造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二、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地树立远大的目标。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地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三、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与效果

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表现的比较单纯,情绪化比较重,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个学生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他是否喜欢教这门功课的教师相关。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养同样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些,而这一切还是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养。

四、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爱好习惯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集中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它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对学生的态度及其教师的主观追求等。拥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中自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样,教师的正确要求就容易化为学生的行动。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师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激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外界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在知识、能力、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方面不断提高,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成功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决定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而要 提升自身的素养,教师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教师的读书是一种积累。学习是我们人生永恒的主题。教师的职业特性,更注定了教师的角色是一个永远需要学习的角色。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在提升人文素养,铸就教师魅力中具有永恒的力量。一个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必将有赖于永不满足的读书实践。一个成功的老师,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一个善于读书的老师。读书是教师汲取精华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读书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第一要素,人们不但通过读书获得一技之长、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书籍是每一个现代人的精神食粮。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读书,理应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热爱学习的老师,才能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敬重他。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荡涤心胸、体味人生、启迪智慧、增长才干、学会学习与生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很迫切地需要教育教学理论层面的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课改实践需要前沿性的理论支持。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倡导学生的阅读,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同样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质。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确立终身读书的观念,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读书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教师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完善文化知识结构,才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育人技能,才能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读书不是为了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只有当我们将读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断提升自身学养的重要手段,我们才能成为新时期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知识丰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新课程标准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崭新的理论指向,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但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大胆实践,而且更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善于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做起,创设更为宽广的人文精神的时空。只有有所思,才能有所悟,有所得。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是我们工作在基层的教师走向成功的最深刻的足迹。当今的教师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应当这样告诉自己: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这是教师应该努力去做到的,也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素养课心得 篇8

这次系评选劳动教育先进班级,很荣幸我们会审1班被系里评选为先进班级。其实劳动教育这一形式对于现在的我们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在开始开展这一活动时我们不理解其意义而有一些抱怨,但是现在,我们深刻理解了劳动教育的意义并感谢学校开展这一活动。它不仅锻炼了我们自主动手能力,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了保持洁净的作风,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强化了班级的班风班貌建设。对于这一点我们深有认识。

劳动教育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它是全体同学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班的清洁区情况较为复杂,不仅有围绕二号教学楼一周的草坪,而且还有成功大道及二号楼前的路面,其中也包含后面的桐树及周围的栏杆、路标及名人像等需要擦洗的物件。面对复杂的清洁区,我们班劳动教育小组的划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分组上进行了多次调整,在吸收前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划分。现在我们班级分为7组。1组有5人负责室外劳动区域所有需要擦洗的'物件,2组6人负责管理系大楼正门前路面、草坪及树坑。3组7人负责管理系大楼北侧苗圃,4组11人负责管理系大楼南侧苗圃,5组5人负责管理系大楼东侧苗圃,6组9人负责管理系大楼南侧成功大道及人行道,7组7人负责主教室。这些名单的确立也是征求全体同学的意见,根据劳动组长全威楠学姐给我们的建议而制定的。当然,这些组的划分及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会根据天气及一些特殊事件的变化做出相应变化。在辅导员老师的关怀指导下,我们知道了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有人情味,我们的劳动教育都尽量照顾到了每一位同学,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清洁区在打扫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离开,我们会按学号依次确定每天留下同学等待打分组的成员。也正因为这些留下同学的付出,才会有今天成绩的取得。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今天会审1班不会站在这里。无论是否下雨,他们都会在大部分同学走后依然留守在那里。如果有树叶被风吹落,他们会前去拾起。正因为他们的付出,因为劳动教育这一活动,大大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素养课心得 篇9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动创造。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以劳树德,让学生通过劳动切身感受美好的生活需要双手来创造,自觉形成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劳动的思想,培养爱劳动、懂感恩、重节俭、勤奋斗、讲团结、乐奉献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锤炼其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但不知从何时起,劳动教育渐渐被弱化,学生劳动能力差在我国已经成为常态。不少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上长短不齐,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有的学生甚至看不起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有的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往往一蹶不振。缺少劳动的教育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确保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目的,实现劳动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呢?

《意见》的印发,从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入手,为切实保障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分工和责任,明确了三者协调共抓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要求各地区积极拓展实践场所,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同时指出,重视劳动教育不是要追求什么时尚,而是学生成长的必备素质,要防止劳动教育中的娱乐化、形式化、惩戒化等问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不仅创造了历史,劳动更是成就了教育。劳动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让学生、孩子在劳动教育中感悟劳动精神,争做奋斗者,才能不断积累知识和才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出彩人生,为民族复兴提供澎湃动力。

素养课心得 篇10

11月,伴随着百色学院第二届新生文化月的展开,我们企业管理协会也举办了特色活动“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此次培训共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东合校区全体实习会干,第二期澄碧校区实习会干与会员,第三期东合校区部分会员。

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作为我们协会的一大特色活动,有着其重大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时代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淡漠。通过素质拓展培训可以增强会员之间的凝聚力,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打造高效团队,认识自我,为协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训的主要流程有:

1、破冰起航,

2、信任背摔,

3、穿越雷区,

4、巧解人绳。

通过这四个有 意义的“游戏”来让大家明白一定的道理:任何一个人离开了团队都无法成功,队友之间要相互信任,要团结!

在破冰起航里,要求大家在15分钟内选好队长,起好队名,想好队歌和口号,并且把它们写在旗子上。在这几十号人里,大家七嘴八舌,各有各的想法,但是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要求大家以最快的速度选出一个有能力,肯负责任的人出来当队长,主持大局。而且通过在这过程中的讨论,也让大家彼此有了了解。培训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信任背摔”,之所以叫信任背摔就注重在“信任”二字。背摔者被绑着手和脚背对着队友们站在1.2米的高处,其他人则站在下面搭着人床,等待着接住背摔的人。在这过程中,搭人床的每一个队友要十分注意,因为这关系到背摔者的人身安全,当然,背摔者也要相信队友们,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进行我们的培训。第二个项目是穿越雷区,这个游戏来源于二战时期的一个逃生故事,一群人被困在一个布满电网的区域里,人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通过电网的小漏洞来脱离危险区,在这过程中一不小心触到电网就会死亡,所以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在培训时,实习会干们看到这么小的.一个电网漏洞都觉得不可能穿过,很多人都是盲目的试,但都失败了,最后经过培训师一再强调事件时间问题时,他们只能冷静下来,最后终于找到了方法,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都通过了电网。

培训的第三个项目是巧解人绳,要求是:首先都举起左手,然后握住对面的人的左手,然后举起右手,抓住对面的人的旁边的手,就这样要求解开这个解,中途不可以放开手。方法正确解出来的是一个“8”字,或是“0”.开始时好多实习为了贪图方便,都抓了自己旁边的人的手,解了很久解不开,经过提醒之后,他们重新来了一次,终于解出了一个“0”.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知道,有时候越是贪图方便就越会麻烦,得不到事情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按照事情是原则做事。

拓展培训的主要项目就这四个,当然其中也穿插了一些小游戏,比较有意义的就是记名字,先由第一个自我介绍,第二个自我介绍前要先说在他之前已经介绍过的人,也就意味着最后一个介绍时要把前面所有人的名字都说过一遍,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认识大家,记住大家,毕竟记住别人的名字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此次拓展培训到今天也就圆满结束了,作为协会的一个特色活动,我们每年都要举办3到4期,大家的收获也蛮多,比如:信任背摔中的信任与团结,穿越雷区的时间就是生命,巧解人绳的安规则做事……总之,不论是哪个项目都离不开团结与信任,这也是拓展培训的精髓所在!

素养课心得 篇11

本学期,我在参加了由静海县教师进修学校主办的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短短的一天培训中深深的体会到:

1.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3.自身观念上的更新。

本次信息技术培训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但是这天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计算机的使用在往常对我而言就是一个进行文本操作的工具而已,本来我平时也不太注意对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总是有了问题就打电话求助,从没有想过要自己去掌握这样的技术。

4.培训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授课教师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不仅教给我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旧知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

通过一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不浅,我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相信这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的教学,提高我的教学质量,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

素养课心得 篇12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他的角度,用自己或别人提出的方法对世界中已知或未知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又能被大众接受的属于个人主观感受的知识点。人文可以分为: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国学、历史、法律等。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也就是人的内在品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常指,大学生通过对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的总和,具体涉及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行为等方面。具体而言,人文素养的内涵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知识层面上,要博古通今、熟知人文基本知识,包括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在内,精通人文基本知识是具备人文素养的基础;精神层面上,要将积累的人文知识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文气质,原因在于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不单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如人文态度、人文精神;实践层面上,要付诸实际行动,并取得积极效果,由此展现出的人文素养的外显表现可称作人文行为。

二、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一)青睐带有功利性的阅读内容

进入大学后,学生面临找工作与社会竞争的压力,将课余时间分配给考各种证书、考研等。由此造成大学生阅读的书籍种类主要为外语类、计算机类、专业参考书、考研、各种考证的相关书籍,而图书馆中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常常无人问津。此种阅读习惯带有很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学生只看到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对自身的长远影响。

(二)浅阅读为主要阅读方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类似于公众号的浅阅读平台应运而生。大学生在学习闲暇之余,都喜欢阅读各类公众号、微博等推送的文章,达到浅阅读的效果。这类碎片式的阅读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也可以说,此类阅读方式仅供娱乐休闲,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写作能力等作用不大。而且阅读网络上推送的短文章,还会消耗学生阅读其他书籍的时间,这样学生阅读人文类书籍的时间会变得少之又少。

(三)阅读经典书籍的人甚少

据统计,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未完整地阅读过四大名著等经典书籍。图书馆中文学类、哲学类、史学类等书籍借阅的人只有很小一部分。此种经典之作,阅读起来有难度,需要深度思考,也许学生们普遍认为,花费大量时间阅读经典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不是一种合适的选择。他们没有意识到深入阅读一本经典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经典作品带给他们的理性思维与深度思考。不读经典,导致文化积淀与写作功底的匮乏,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不到提高。

(四)阅读时间和阅读数量偏少

当今的大学生在上课学习之外,娱乐时间,社会实践时间,交友时间较多,留给阅读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阅读时间。有的学生宁愿把时间花在娱乐、社会实践以及交友上,也不会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特别是人文类书籍。由此导致现在的大学生一学期甚至一年都不能完整地读完一本人文类书籍。缺少书籍营养的滋补,学生的文化积淀太少,写作功底得不到提高,将妨碍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人格气质的形成。

三、阅读习惯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对学生人文素质育成的影响

大学生当前的阅读习惯等因素影响着其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知识层面上,如果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基本人文基础知识缺乏,易导致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不够,写作过程中语言组织不到位,妨碍论文的写作。在精神层面上,当代的大学生普遍存在思想意识淡薄、急功近利以及浮躁的心态,学生的精神世界匮乏,缺乏书籍营养的滋补。“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名言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无法得到体现。由于阅读的书籍偏少,其身上的内在气质与人文精神缺失,从根本上说就是缺乏底蕴。这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实践层面上,大学生缺乏对于人文素养的积淀,缺乏阅读经典书籍的习惯,在实际行动中缺乏主动性,这都不利于其人文素养的育成与写作素材的积累。

(二)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学生现有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对于学生写作时的思维逻辑会产生一定影响,阅读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信息完整度不高,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就会下降,逻辑思维就会混乱,对于学术性要求很高的论文来说,此种阅读方式一直在降低学生本就不高的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就是借鉴,在阅读的基础上,有利于产生自己的思维与想法,之后用语言表述出来。可是阅读量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在提笔之时,就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学生缺乏对写作素材的积累,缺乏完整严密的逻辑思维,其实就是缺乏写作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普遍感到自己的写作水平未能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这与进入大学后的写作能力培养是分不开的,笔者认为,更为主要的原因应该是阅读量少,且缺乏人文书籍的熏陶。

四、改善对策

(一)学生方面

1.提高思想认识。学生之所以不阅读除专业书、考证类书籍以外的其他书籍,是因为他们从思想上根本没有意识到阅读对于自身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没有意识到阅读对于其自身内在气质的养成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还有对于他们写作能力的影响。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于自身修养、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从而在思想的指导下付诸实践。2.合理分配阅读时间。学生在学习之外的娱乐时间比较多,有些大学生宁愿花时间娱乐也不愿花时间来阅读一本书,尤其是阅读经典,这已成为大学生的常态。因此,学生应该合理分配学习之余的时间,要每天留出一定的阅读时间来提升自己。日积月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要把阅读培养成一种习惯,习惯养成之后,假如今天没有阅读,就会感到今天有什么事情没做,达到这样的状态就不怕写作的时候会感到提笔困难了。

(二)学校方面

1.帮助学生合理分配阅读与学习时间。尽管目前有些学生已经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还是不懂得如何分配学习之外的时间。学生迫于竞争压力往往无暇顾及阅读时间的分配问题。因此,学校应该在课业之余,多组织读书与阅读活动,设立每周读书汇报活动,保证学生每周有一定的阅读量。读书活动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阅读,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学生既放松了身心,又可以提升人文素养。2.开设阅读国学经典课。写作能力作为一种基本能力,是学生学任何专业都必须用到的,因此,要加强对各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开设人文方面的课程,如国学经典阅读课程,毕竟阅读经典有难度,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开设阅读经典的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书中的内容,丰富其内心世界,塑造其人文修养,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素养课心得 篇13

对于国小劳动课这一学科,很多人都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它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劳动课与综合实践课又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我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所关心并长期探讨的主要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今年三月中旬,自己有幸来到著名的XX区汝河路国小,在这里参加了XX区劳动课优质课的听课活动,首先很感谢学校领导能给予自己这次宝贵的学习提高机会,安排了这么好的学习借鉴机会,另为评教师充分的准备,大胆的实践尝试,也给我们指明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探索方向。这次听课活动对自己的触动很多,作为一名支教的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受益也很多,现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国小劳动课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国小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这门课程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使课程内容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自主实践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课题的选择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对于劳动课更是如此,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课题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劳动课课题的选择上要避免大而空洞,主题确定要小,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这样就使学生的目标感更强,而且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春晖国小老师的《泥塑》一课,就把同学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泥的制作搬上了课堂,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动手欲望强烈,整个课堂都弥漫着一种学习创作的氛围;幸福路国小李娜的《剪染纸》,王小玲的《折餐巾花》;齐礼闫国小罗明军的《橡筋动力模型赛车》;京广路国小的林丽的《编织吉祥结》;陇海中路国小海三霞的《设计制作公益广告牌》等。另外,课堂过程中可以采用主动参与、主体体验、探究、调查等主要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诸如体验自然、志愿服务、观察、实验、调查、手工制作、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二、教师的指导贯穿每一个环节,作用不容忽视。

劳动课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恰恰相反的是,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劳动课的过程一般包括:引题----实践探究----经验分享----成果发表等几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给予鼓励、启发,推进学习的不断深入。伴随活动过程的展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如幸福路国小李娜老师执教的《剪染纸》一课,教师对于染纸的方法指导贯穿在学生的操作之中,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后立即得到解决之法,事半功倍,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始终集中在课堂活动中。所以在活动中通过经验分享,师生交流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这样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扎扎实实的实践活动过程,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三、劳动活动重视过程的经历,而非最终结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劳动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让学生“说”与“做”统一,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结合实际活动内容,放开手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社区),走向大自然,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自己去调查、考察、访谈、收集整理资料,研究或写研究报告。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学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如何;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被激发出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这次所听的劳动课程,教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有不少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在规定的表格中调查相应的内容,有了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亲身感受,学生在课堂上自然有话可说,有事可论,所以只有关注的方向落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劳动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遇到问题时,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或把教师的主管经验强加给学生。

四、劳动课活动中要做到全员参与。

劳动课活动中培养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论能力高低,教师都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实践的位置并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充分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劳动课实际在潜移默化中也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一位学生尽自己所能的发挥自己所起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合力以促成结果的完成,而不单单只让几个能力强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在这次我所听的七位老师的课中,每位老师都做到:每一位孩子都有至少一次的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的机会,有些甚至有三四次,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照顾和体贴,对于课堂的关注度也会更高。

在本次活动中,自己从这些优秀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发现了自己在今后的课堂上应该努力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我们教师是辅助者和指导者。劳动课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开发适合自己班级的劳动课题,让课程落在实处,从而真正体现劳动课课程的价值!劳动教育素养课心得体会篇5

经过一个星期的劳动,我们有艰辛的付出,也有劳动后的回报,我们付出的是体力上的汗水,收获的是精神上的升华。

欧文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恰是这次劳动周,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真切与深入的理解。劳动周期间,我们每天从事的都是擦玻璃、拖楼梯一类简单的劳动,有的在宿舍打扫卫生,冲洗公共卫生间在这些岗位做的事情都很小,也很琐碎,需要耐心和认真。可能很多同学不屑于做这样的小事,总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做什么事都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把每个细节做好。没有在每件事情上的认真负责精神,任何事情都不会办好。古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做事情干工作的良好品质。

这次的劳动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会劳动的重要意义。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我们应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联系到我们以后的工作,就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我们需要靠双手来创造生活,需要靠技能来创造明天,因此更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次劳动使我体会到了工人的艰辛,社会上的压力。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不要向以前一样轻视劳动。劳动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劳动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做人的态度。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素养课心得 篇14

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海南省中国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地点是在三亚进修学校里。通过6天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听了培训老师的指导后,我感触最深的是Flash课件制作技巧与白板的使用与管理。培训中,老师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教育手段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深入掌握Flash课件制作技巧

通过两天学习Flash,使我对Flash的动画制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了解动画原理,了解帧与层的概念,通过多个简单的动画制作实例,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原先学会了一些简单的Flash知识,制作过作品参加比赛评比,但制作出的作品不理想,技术含量不高,此次培训,老师从浅入深,从基本的概念理解开始,以实例入手,给我印象深刻的知识点是音乐的播放与停止、遮罩层的使用、动画制作等技巧。这些技巧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我今后制作课件的水平及效率,学就能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二、初步学会电子白板的使用与管理

原来我对电子白板的认识几乎无从下手,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校并没有这些设备,但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白: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是要学习好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它强大的功能。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以下几点是我的小小收获:

1、利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可以省去许多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刻度尺、三角板,圆规、挂图、电视(DVD)等。

2、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教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3、政府教育部门应加大财力投入,尽快普及白板教学,作为教师,人人应会用巧用白板进行上课,这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创设出高效的课堂。

三、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在一天老师的讲解下,我初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

通过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四、初步认识“思维导图”

老师重点讲授21世纪全球革命性思维工具、学习工具——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的由来与思想方法,展示典型的思维导图范例,介绍思维导图软件工具用法及其特点,并利用思维导图解决实际问题。

制作思维导图的流程大致为以下几点:

1.将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本单位一图文的形式放到中间。

2.围绕基本单位来做放射性的思维发散。

3.将放射线思维标注关键词。

4.对关键词再做进一步的发射型分解。

5.对最后得出的词进行连线。

6.当找到最终多次出现的词汇时,可以以此词汇作为基本单位来在做一个思维导图。

7.对所用的导图要有主次之分,字体,整洁,清晰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8.如果能以图像形式作图,效果更佳。

作为一名初学者,通过此次培训的学习,我基本上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在工作中把握重点、精炼想法,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师能人。

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的优秀教师。

素养课心得 篇15

进入大学两个月后,回想一路在摸着石头过河般的学委工作,总觉得尚有诸多不足啊。今天,迟来的班干素质培训让我收获匪浅。

在大学作为一个班的班委,首先是要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班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不断在改进的地方。这次班干素质培训围绕着这一主题带给了我们思考,迎合了新生班委的需要,意义重大。理论需要用实践来证明,我们新生班委不但要在培训课上将理论知识接纳,更要将其用于实践,把“讨论课”发挥好、将“实践课”贯彻到。

很荣幸地得到学院郭老师对“如何组织班级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郭老师围绕大学班级活动类型、设计原则、活动现状、同学们抵触班级活动的原因以及组织好班级活动的几个要素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每个围绕着讲解的环节都迎合我们新生班委的需要,再次感谢郭老师带给我们丰富的收获。

如何组织班级活动是一个需要时间用心体验才能得到更确切答案的问题。在理论上,我们的收获是首先要明确目的我们为什么要组织班级活动?当然,答案很简单:

一、提高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

二、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我想,在我们班委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始终围绕着这两点展开班里的每一项工作的话,必定是十分完满的。在班级活动的众多类型中,常规班级活动看似零散,时间短促,但是组织好,能促进班级的建设和管理,相反,则会浪费时间,且对班级管理非常不利。对于主题教育活动及实践性活动等正规班级活动,作为班委,一定要认真策划经同学们精心设计和准备开展,避免“高分低能”。总的来说,对于班里的每一项活动,班委都应本着“为同学们服务”的基本点开展。这就涉及到一个活动原则。

活动原则,在目的性上是多角度化定界,针对性极强,且必须将其效果考虑紧密的。郭老师认为,班里有三分之二同学愿意参加的活动方能达到其完满的效果。当然,对于活动涉及的原则,我们还必须将其可操作性考虑在内。

认清现状方能作进一步深入的工作。目前大学生对班级活动态度的现状是:希望在班级活动发起的形式上,学院对活动进行引导,也即更多地由班级自主进行。同学们对班级活动的主观态度,将影响他们再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故班委理应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在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形成正确舆论方面不作保留余地。

分析同学们抵触班级活动的原因,其结论不外乎有以下两方面。其一,主观原因,包括部分同学自信心不足,自我认识偏低,存在自动负性想法,害怕失败;过分在意他人的评论,因为一些同学的评价比较直白;有过不愉快的团体活动,自己的建议没被采纳。其二,客观原因,活动分工不清,责任不明,部分同学在活动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与价值取向;期望高于实际;教师指导不足,这个当然与活动开展之前,班委与教师的主动联系有很大关系。

当我们将前面的思路及原因理清后,下面就应该是有针对性地作出可行对策。

素养课心得 篇16

20xx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纪念日。在这个伟大而又神圣的日子里,公司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在会上公司党委书记雍芳总经理给我们上了“以职业素养根植专业精神”的党课,雍总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这个在今天怀着激动心情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新党员感触很深,受益良多,“勤勉、执着、自律、协作、专业、专注、创新、进取”这凝结智慧的十六个,不仅是市分公司今年对全员提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要求,更应该是我们实现职业梦想和人生价值的践行定位。

职业素养,我的理解就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方法和捷径,雍总在党课上用“勤勉、执着、自律、协作”对职业素养进行了总结,这八个看似朴实实则是实现职业梦想的大智慧,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一个人要想在自己工作领域有所建树,勤勉是必须的素质,我们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的勤奋努力。回顾自己的经历正是因为高中三年的刻苦努力,我才考上心仪的大学,为实现职业梦想迈出了第一步。我理解的勤勉和认真细致也是分不开的,“天下大事终成于细”,勤奋是要在认真细致的基础上的,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在数据支撑工作的每个方面、每个流程、每个细节上下功夫,善于发现别人没还没发现的问题,善于总结,正如歌中所唱的“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执着,党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比你走得远的人,不一定比你聪明,只是每天比你多走一点点”,是啊,很多时候取得成功的人不是因为它比别人聪明多少,而是因为他在最黑暗的时候,别人都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他选择坚持自己的目标,马云在做淘宝网的时候由于安全性、运输、网络环境等诸多问题,很多人都是不看好的,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一起创业的伙伴也离他而去,可马云就是凭着坚定的信念坚持住了,终成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头羊。从自身工作来说,在确定工作目标后,围绕工作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自律,就是“通过树立目标,强化目标,向自己的旧习惯挑战”。从最平常的规范日常作息时间来说,不归规律的作息时间,如晚睡的恶习,会使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不好,长此以往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对职业发展极为不利,反之,如果能按时休息,保证睡眠,并长期坚持,必能提高身体素质对个人事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自律不能只是偶尔为之,它必须成为你的生活方式。它“不是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协作精神就是我们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的精神。”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相应的能力的,但是每个人的成就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本身的素质都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彰显出来,一如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才能大展拳脚,一展自己的抱负。“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工做和生活中常是这样,对人多一份理解、宽容、支持和帮助,其实也是善待和帮助自己;职业素养就好比一棵大树的根,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

专业精神,之前我对专业精神的理解只是从外在表象上,一直觉得“专业精神”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对于怎样才具备“专业精神”比较模糊,党课中雍总的讲话给了明确的阐述,专业精神是指“专业、专注、创新、进取”四种精神。专业,“是指员工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了解的非常透彻”,包含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从自身的工作来说,我主要从事数据支撑方面的工作,我的“专业”,首先要具备计算机数据处理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取得行业认可的学历资质,其次要对公司内部开发的支撑系统有深入全面的理解和熟练的操作,第三要熟悉公司开展的各项业务及评价指标对于提供数据可以结合业务进行准确清晰的解释,第四要准确理解业务部门的支撑需求并能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五工作着装和工作环境符合公司要求。以上五个方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才能提高;专注,进入社会,我们时时刻刻面临着很多选择,一旦选定目标就需要具有一种专注精神。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要想在工作中有所建树,就必须要专注于一行一职,无论行业、人生如何起伏,始终把自己的精力、时间和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所选择的事业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价值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坚持的结果一定会带来事业上的成功。创新,就是不断往更好的方向改变,乔布斯有一句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正是凭着这种极具创新的精神,他带领着苹果公司突破了传统的手机和pc封锁,成就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子消费公司,同时也成就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在日常工作中,我的创新就是要不断的寻求支撑效率和效果上的突破,把工作做细,在数据提取和分析的过程中注意总结提高查询效率的方法,善于发现经营流程中的漏洞,并及予以改进、修正,同时也要注意对现有成果的重新组合运用;进取,我的理解是要有上进心,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我身边就很多老党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在感染我,我很喜欢党课中的这段分析“事物的两面性告诉我们,积极的信念衍生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决定积极的行为,积极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一个事业上成功的人他所表现出“优秀”,一个业务上专业的人在工作中所体现出的“风采”,只是他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的很少一部分展示,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八分之七是存在于水底,但正是这八分之七托起了海面上引人注目八分之一;每个人的成功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积累和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按照“勤勉、执着、自律、协作、专业、专注、创新、进取”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要求,努力提升自己,把工作岗位作为事业的舞台,搭上公司快速成长的列车,与同志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素养课心得 篇17

这次劳动课真的是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我分到了女生公寓,本来以为只是擦窗台,扫地,拖地这些简单的工作而已,没想到工作十分严格,不断的让我们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第一个挑战就是打扫卫生间,不光要倒垃圾桶,还要把掉在地上的“特殊垃圾”捡起来,然后用圆头拖布进一步清理。重点是为了保证同学安全,拖布不能太湿,所以我们总是要把拖厕所的,用冲厕所水冲洗的`拖布,用手拧干,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挑战。刚开始大家都不太能接受,但是看着阿姨干的熟练轻松,我们也就开始上手了。

第二个挑战,就是要用钢丝球和刷子,刷去厕所内部的“黄渍”。没错,就是用带着手套的手去刷。可能大家听起来都觉得恶心了,我们刚开始也接受不了,但后来想想保洁阿姨每天都是这么做的,我们为什么不行呢?这不正是锻炼的意义所在吗?然后,我们就开始刷厕所了,冲鸭!

如果说前两个挑战都是对“脏”的挑战,那第三个挑战,就是对耐心和体力的挑战了。

每天除了厕所水房等打扫干净,还要把窗沟,消防栓……肉眼可见的能擦的每天擦一遍,还有暖气缝隙用手指头缠上抹布一个孔一个孔去抠,真的很磨炼耐性。每天做完一遍真的是一身汗。不是亲身经历,很难想象阿姨每天把工作做的这么细致认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这么舒适吧,阿姨真是辛苦了!

再次感谢阿姨对我们的严格要求,让我们充分得到了锻炼,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劳动的艰辛。现在我们已经是上的了厅堂,刷得了马桶了,哈哈。对了,唯一的小小遗憾,就是我这几天都在公寓,没能去别的地方劳动,非常遗憾没能去室外接受阳光风雨的洗礼,希望下次换位置,大家都能得到多挑战自我的机会。

生活不易,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感谢,感动,感恩!

素养课心得 篇18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学习赋能教育教学,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依据《全国中国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指南》(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和青海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国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通知》精神,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自20xx年3月信息化2.0培训项目启动以来,坚持以整校推进为基础,围绕“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目标,强化管理,优化指导,稳步推进,于20xx年6月底基本完成培训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训基本数据。

本次培训我校共有304人参与,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分成语文、数学、英语等11个小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前期(3月初-5月底)所有教师在组内依据所教科目及自身情况,在学校选定的微能力点中选择3-4个能力点,进行了为期80余天的线上学习,每人至少习得50个学时。后期(6月)教师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25学时的线下学习,学习主要以微能力点认证的方式进行。

二、实施整校推进。

培训项目启动之初,就组建由校长张建国领衔,分管副校长俞亚萍主抓,教学教研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5—7人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并在省电教馆培训团队和承训单位(机构)专家指导下制定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了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制定并落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方案。

三、线上线下融合。

所有参训教师在进行线上学习的同时,分管领导俞亚萍副校长牵头与果洛中学达成校际联盟合作,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同课异构评比活动,让我校教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赛课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寻找不足,在评比中突破自己,逐步提升教学水平。整个活动都在两校的录播教室进行,为老师们后期的观课、议课、磨课提供了便利,也为本次信息化培训项目的完成给予了保障。

四、校本应用考核。

校本培训考核采取校本自测、教师互评和管理团队评定等主要方式,将考核任务下放至管理小组,由组长依据前期制定的考核标准,对学员线下“三讨论、三实践”活动提交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在学员之间进行各项学习成果的互学互评活动,让大家共同进步,协同成长。

五、综合实践经验。

本次培训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帮助老师们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老师们受益匪浅,营造出有利于教师教研的氛围,扎实推动了校本教研活动“步步有实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了有效的教研机制。

(1)是研讨制度,校长为校本教研第一负责人,在教研组指导下,组织实验学科的互观课、研讨课等活动。

(2)是共享制度,在课改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和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激励每位教师放开自己,利用科组活动、业务学习、研讨课等多种渠道,通过交谈、协作、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创设共享制度,提供交流平台,增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享经验,探讨问题,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jfww.com/zh-sg/xinde/jingxuan/63ggpx.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