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答謝詞 >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精選17篇)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精選17篇)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精選17篇)

大家好!

淚,打濕了我的衣襟,畫面裏那句撕心裂肺的“媽媽”,那個令人潸然淚下的“母子相擁”場景,輕輕地撩動了我的心絃。腦海中隨之奔出了孔夫子的一句話“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的確,“孝心”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已被歌頌千百萬遍。孔子曾曰:“君子務本,本立而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古者曰:“百善孝為先!”馬克思也曾説過:“父母是最仁慈的法官,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至今對“孝”的定義,我也相信每個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過“孝”的宏願。也許他們希望有一天能夠腰纏萬貫,衣錦還鄉;也許他們想以自己的實力讓父母過上衣食無憂的逍遙日子;也許他們想帶領父母在其有生之年周遊世界……可是這樣的孩子常常在自己生存的苦累中忘記了歲月的不饒人,忘記了生命本體的不堪一擊,忘記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最終留下的是滿腹的遺憾與懺悔。其實,仔細思索不難發現,父母要的並不是物質上的東西,更多的是想得到精神上的富足,也許是一家人簡單地吃個飯;也許是茶餘飯後與子女會心地聊聊天,並不奢望日子過得多富裕,有時候看着子女在外奔波勞累,父母心中更多的是心疼與不捨,而作為子女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讀懂他們的真實內心……

父母是不易的,他們將我們牽到了這個世界,從此我們便成為了他們一輩子操勞的對象,成為了他們永遠愛護與疼惜的孩子,成為了那個直至離去也放心不下的寶貝。然而許多子女將這視為天經地義。生活中不難發現,很多人會對他人甚至陌生人的小小幫組而感激不已,而對自己疼愛有加的父母卻不提片字的感謝。也許是習慣了,也許是忘卻了,亦或許是感受不到了,但是父母的愛一直縈繞在我們周圍,不曾離去……

寫到這裏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我從來無法解釋青春歲月裏父母帶給我那些深刻而温暖的感動。我不知道為什麼在哭泣的時候,觸到媽媽温暖的手便會破涕而笑,就像一場破空而來的大雨過後,頓時陽光明媚。我不知道為什麼在我傷心的時候,聽到爸爸一句簡單的話會頓時灼熱我的內心,也許這就是愛吧!

“百善孝為先”我想我懂了,耳邊不覺響起了電影中一段話:“母親已經一天天老去,而我是母親最終的依靠。”我想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給媽媽還有爸爸幸福,我會把我最珍貴的留給我最愛的父母,那麼你呢?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2

你們好!我想對你們説:“你們辛苦了!”沒有你們就沒有我的今日。

當我還很小的時候,你們花了很多時間教我用勺子和筷子吃東西,教我穿衣服、綁鞋帶、扣扣子,教我洗臉、教我做人的道理……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愛,用至誠的心去感激,用切實行動去報恩。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此刻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必須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遠渡重洋、留學海外,我們時刻要懷揣着一顆感恩的心。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説:“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春蠶付出了,也獲得了,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讚美與欽佩。

曾記否,父母將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裏,因為我們是父母手心裏的寶;曾記否,父母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我們,因為我們是父母的結晶,是愛的延續。

曾記否,你厭惡父母的嘮叨,無意間,你和父母之間產生了隔閡,可是總要等到失敗後,才明白父母講的都是金玉良言。曾記否,翅膀還未硬的你,卻想擺脱父母,展翅飛翔。可是總要等到自我受傷後,才明白父母的懷抱是最温暖的避風港。

我不是詩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會用精湛的詞藻來讚揚父母,也不會用唯美動聽的音樂來歌贊父母,我只能用點滴行動來感恩父母。生活中,你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實都是在感恩父母。曾聽説一個十分趣味的故事:一户家庭的三個兒女每一天必做的事是寫一封感激信,其中的資料確是諸如“昨日爸爸買的匹薩餅真香”,“媽媽給我講了一個十分趣味的故事”之類的簡單句,我心頭一震,原先他們給父母寫信,不是因為父母幫了他們多大的忙,而是記錄下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感覺到幸福的一點一滴,他們也許不明白什麼叫大恩大德,只明白對完美的事物心存感激。聽了這則小故事,有沒有觸動你的心靈,如果有,從此刻起,當父母為你嘔心瀝血時,對父母道上一句“多謝”!當父母疲勞時,為他們到上一杯濃茶,幫他們捶捶背;當父母生病時,躲在病牀前陪陪他們,陪他們多説會話;當你遠在他鄉時,給父母打上一個電話,捎上一句祝福……

讓我們行動起來,點點滴滴,感恩父母!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3

孝,是對母親的微笑,是一次去掉所謂羞澀的主動認錯,是為父親敬上的一杯酒,是為母親獻上的一杯茶,是陪着父親走一段路,是陪母親説一會兒話。

父母就像微風細雨,潤物無聲,深情無言,在我靈魂的深處撐起一片綠蔭,供我休息,使人生在努力生活的同時,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血脈的奔騰,生命與愛的厚重。

我們不必再去談論父愛如山的厚重,也不必再去議論母愛如海的浩瀚,當你擁有它們的時候,你便是幸福的,當你珍惜時,你便長大了。

愛其實很簡單,只需一句話就可圓滿。

愛其實很實在,只需一件事就可永恆。

孝敬,我們經常掛在嘴上,卻又經常忽略在生活上的細枝末節。一個人小的時侯偎依在母親的懷裏,吊在父親的脖子上,他們明白我的所有需要。長大之後卻忘了這些,忘了母親的需要。那好,給他們一個吻吧,挽起他們的手臂給他們一個實實在在的微笑吧!這最好了!

他們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深情的舉動,但他們用自我的汗水起早貪黑的為我們,默默地奉獻着,做女兒的難道不就應好好體味嗎?

讓我們用心作圃,輕輕地摘下一粒愛的種子,用辛勤來澆溉,用堅持和執著來修剪長成一棵樹吧,為生長哺育他的大地投下一片綠蔭。無言的父母將伴我們在漫漫人生路上上下求索。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4

今天我非常的高興,同時也非常的激動,開心。因為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户户都在吃湯圓。

我和媽媽爸爸也準備吃湯圓,可是媽媽不喜歡吃湯圓,她想今天吃餃子。所以我和爸爸也只好滿足她的要求,今天晚上吃餃子。正當媽媽準備去煮餃子的時候。我靈機一動,想要幫媽媽煮餃子。然後,我對媽媽説:“媽媽,今天是元宵節。不如就讓我來煮餃子吧!一會兒你們看看我煮的餃子好不好吃。”媽媽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我心裏開心極了,同時我也想嚐嚐我煮的餃子好不好吃。

我先往鍋裏倒上一點兒水,然後開開稍大一點兒火,過幾分鐘後,看看火開了沒有。如果開了,就把餃子一個一個的放進鍋裏煮着。然後再接一勺兒水放入鍋裏。等到鍋裏的水滾開了,然後再用勺子圍着鍋邊繞一圈,讓鍋中的水轉圈。最後再讓鍋中的水滾三分鐘,讓水中的餃子鼓起來。然後關火。把餃子一個一個的撈出來,盛入盤中。端給爸爸媽媽。

我非常擔心餃子做的不好吃,不合爸爸媽媽胃口。可是爸爸媽媽吃後卻在臉上露出了笑臉,尤其是爸爸一直誇我餃子煮的真好吃。我聽了心裏非常開心。

我從這件事知道了,我以後要多多的孝敬我的父母。因為是他們養育了我。我要學會尊重他們,孝敬他們。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5

秋天來了,樹葉猶如蝴蝶般的飄落下來,那一片樹葉飄飄揚揚的落地生根,自立一門。

我拖着疲憊的身子從單位回到了家中,此時我已是一家之主了,9歲的兒子是我最大的驕傲,説着,我突然看到了餐桌上那杯已冷了的咖啡,旁邊還有一張小紙條,上方是兒子稚嫩的字“爸爸生日快樂!”這個小鬼,我自我都忘了,他卻還記得。我悄悄地走進兒子的卧室,他已經睡了,睡得那麼香,我輕輕地撫摸着兒子的頭,他忽然醒了,一下子撲到了我的懷裏“爸爸,生日快樂!”我笑了,笑得那麼甜,這也許就是做爸爸的快樂吧!我將兒子推開,讓他去睡覺。他乖乖的説“晚安”便走了。此刻已經晚上2點了,但是我還要為工作奮鬥,坐在桌前,牆上的鐘表“滴答滴答”的走着,我伸了個懶腰。沒想到頓時時針逆時針飛奔起來,一切又回到了兒時。

看看周圍,依然是那熟悉的一切,原先剛才是我的幻想啊!雖然只是幻想,但依然值得我去思索。幻想中的那個稚嫩,天真,孝順的兒子是多麼的令人驕傲而那個父親又是多麼的容易滿足。天底下似乎所有的父母都是那樣,但所有的子女也是那麼的孝順嗎?不是!我就不是,從小嬌生慣養的我認為父母就是為我們服務的,就是為了記住我們的生日的,我們理所應當的理解父母的愛。

我此時的臉紅了,眼睛也濕潤了。為什麼父母記兒女的生日是那麼清楚,我們卻記住的是自我的生日?!我從書桌前站起身來,端起一杯熱水放在了母親的牀頭櫃上,並在紙上寫下的那不於言表的幾個字“媽媽,我愛你”我慢慢的閉上了眼,仍有那肆意的淚水沖刷着臉頰。

又是一年秋來到,往年的那片樹葉再次飄飄揚揚的飛舞在空中,它找到了自我離開的那個大樹,無怨無悔的飛向那枯老的枝椏上,使荒涼的秋天中瀰漫着孝的清香。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6

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家裏有五口人,分別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我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常常幫忙父母做家務,媽媽生病時我會照顧好媽媽,爺爺奶奶哪裏不舒服我會給他們揉揉捏捏,另外我還做過好多感動父母的事情哩,就拿今年的一件事情説吧。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早晨,爸爸出差不在家,我和媽媽一齊睡,才六點種,在睡夢中的我突然被媽媽叫醒,我看到媽媽的臉色很不好看,皺着眉説:“恬恬,媽媽胃不舒服,你幫媽媽倒杯水。”我聽後立刻爬了起來,一點睏意都沒有了,立刻倒了杯温水給媽媽端了過來。但是媽媽喝了水後還是不管用,於是我説:“我去奶奶那找點藥。”説完我就立刻跑到樓下去找奶奶。但是奶奶早就出去散步了,爺爺也不明白該吃什麼藥,沒辦法,我只好換好衣服去離我家不遠的姥姥家。跑到姥姥家,我説明狀況後老姨給了我兩包沖劑,在拿了藥回家的路上,我想起聽大人説過吃藥前必須要吃些飯,於是我就買了套煎餅帶回家。媽媽吃完煎餅和藥不大一會就説好多了,我看到媽媽皺着的眉頭也舒展開了,最後鬆了一口氣,開心的笑了。

透過這件事情,我覺得我們孩子能夠幫忙大人做好多事情,要聽父母的話,做一個聽話、懂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7

從古到今,人們都説“百善孝為先”,這是很有道理的,説孝敬。一個懂得做人的人,不僅要懂得好好學習、誠實守信,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所以,人們常説,一個孝敬父母的人,要是壞也壞不到哪去的。

有一次,我在《情感傳奇》這個節目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他的母親在他出生時,因難產死了。他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生活了7年。因為父親是個文盲,不識字,以賣菜為生。每天天不亮,他就挑着菜筐,走幾十公里的山路,進城賣菜。父親雖然不識字,但為人卻忠厚老實,不管是顧客,還是村裏的人,他都真誠對待,別人有事相求,他都盡力幫忙,所以,他人緣很好,大家也愛到他那買菜。

他們父子倆平時省吃儉用,賺的錢可以供男孩讀書了。孩子很爭氣,成績一直年級第一。這個年僅7歲的孩子,就會幫父親幹活了:每天早上,他早早的起來,幫父親拖地、洗衣服,然後在去學校上課;晚上回來,他會先煮好飯菜等父親回來吃,吃完飯他就洗碗,為忙碌了一天的父親按摩,説孝敬。

你們看啊!這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雖然他只有7歲,但是,他卻可以有那麼成熟、懂事的思想。“孝”並不是説一定要掙大錢給父母花,而是要讓他們懂得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並沒有讓他們失望。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説:現在的人以為養活父母就是孝順了;而人們也養有狗和馬這些牲畜,如果對父母沒有心存敬意的話,那養父母和養狗養馬又有什麼不同呢?

的確有這樣的人,父母養育了她,可是,她不但不懂得回報,還認為父母養她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到了十幾歲都沒有幫父母做過一件家務,反而還是“衣來身手,飯來張口”,這種人,即使你成績再好,學問再多,也只能使父母擔心。

孝敬孝敬,既要孝,也要敬。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祖國未來的花朵,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吧!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8

有人説,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

百善孝為先,媽媽把我們從嗷嗷待哺的嬰兒一路培養成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經歷了多少挫折與坎坷啊!

在流淌着的記憶星河中。總有數不清的星星,它們眨着眼睛。那彎高掛的月亮,勾出了我的思緒。

在五年級的運動會上,女子800米比賽開始點名,我的心怦怦直跳。我正想把衣服脱了,此時,媽媽出此刻我面前,接過了我手中的衣服,並且手中拿着一瓶水,她的眼神告訴我要加油。比賽開始了,風在我耳邊呼呼直響,我邁着大步伐跟着大部隊。進入第二圈時,我的手臂很是痠痛,呼吸也是十分困難,我正想放慢腳步,此時,媽媽的身影出此刻我面前,她邊領跑邊對我説:“加油,繼續跑,就差一點了。”我似乎喝了強心劑一般,加快了速度,咬着牙向終點衝了上去。跑完後,媽媽第一個迎了上來,牽着我的手,陪我慢慢走了一圈,遞給我一瓶水,我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我感覺這彷彿是母愛的味道。

我回憶着,回憶着,一顆星星閃閃發光,我繼續品味着。

一天深夜。我被一場噩夢驚醒了,在恍惚之中,我看到了媽媽正在把掉在地上的被子撿起來,給我蓋上,有從大衣櫃中拿來一條毯子蓋在了我身上,我頓時覺得身子暖烘烘的。

人們都説,人活在這個世上有兩大事,一是行善,而是盡孝。我雖不是什麼慈善家,但我有義務要好好孝敬父母。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9

滿意答案感激是一種温暖的情感,象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輕輕吟唱着,在心與心之間傳遞着人世間最純最美的訊息。

我最最感激的是我的父母。是他們用博大的胸懷與深沉的愛包容了我的一切優點與缺點,慷慨地送給我一個屬於我自我的空間,讓我伸展開雙臂,擁抱我想要的生活。

我感激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下無憂無慮地度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為我撐起一把温情的傘。

少年的時光伴隨着求學的喜怒哀樂,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的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煩惱而愁在心頭。我明白,父母是在盼望着我有一個好的成績,將來有一天,他們的女兒能憑藉自我的本事,去過更好的生活。

最終有一天,父母的願望實現了:最終有了一個屬於我的幸福美滿的家。

父母笑了,而在這由衷的笑容裏,我卻看到了父母額頭不知何時爬滿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鬢角也多了縷縷白髮。

父母的心中依然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牽掛着女兒,牽掛着他們的小外孫。於是,為了我的工作,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父母在他們已近六十歲的年紀裏,又做起了外孫女的“老保姆”,看着外孫女如童年時的我一般聰明乖巧的樣貌,父母滿足地笑了。只是,他們已不再年輕……

我感激我的父母,當我已不再年少,當我悄悄地數着父母頭上的縷縷白髮,當我輕輕地撫摸父母臉上的道道皺紋;

我感激我的父母,當父母已不再年輕,當春去秋來父母無聲的愛依然陪伴在我的旅程,當父母慈祥的雙眼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與温情;

我感激我的父母,當我初為人母用滿心的關愛去呵護自我的小寶寶,當我輕輕地為女兒唱起那首《你歡樂所以我歡樂》……

我最終明白:

是我的父母,給了我整個的世界!

我感激我的父母。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10

一晃十幾年了,父母無私養育我十幾年,我想,也應該輪到我報恩了。

這個週末,我起了個大早,真想痛快地玩一頓!我走到客廳,發現爸爸已經去上班了,我暗暗歎口氣,唉,爸爸太辛苦了。我想為爸爸做點什麼。爸爸下班回來了,他拎着公文包,滿身疲倦,他往沙發上一躺,閉着眼,休息去了。我溜進廚房,拿起爸爸的杯子,泡上一杯茶。這時,爸爸疲憊地叫我:“寶貝,幫我遞杯茶。”嘿,正好泡的是茶,如他所願!我將茶遞到爸爸手上,爸爸喝完茶,便翻身起來,去做飯了。我只好在一旁默默地給他幫忙。爸爸一會兒洗菜,一會兒給鍋裏的菜加點水,忙個不停。我當起了爸爸的小助手,一會兒遞刀,一會兒洗碟。

趁着爸爸喝水,活兒不多的當,我悄悄溜進了房間。我捧起日曆,一天一天地數,還差9天,就是爸爸的生日啦!我在12月7日上畫了一個大圈圈。

“咔嚓-----”媽媽也回來了!媽媽這幾天在賽課,一回家便一頭扎進電腦、教案裏,忙個不停,看着媽媽勞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泛起一陣陣心疼。我悄悄走到媽媽身邊,輕聲叫到:“媽,媽!”媽媽太投入,壓根沒注意到。算了,白費勁。我走到媽媽身後,嫻熟地為媽媽捶起了背,媽媽終於有反應了,扭過頭,笑容溢滿臉頰:“孩子,長大了!”接着又投入她的備課中。有了我的按摩,媽媽備起課來輕鬆多了。媽媽練到一半,有些渴,習慣性伸手去抓水杯,可沒有,他看了眼爸爸:“算了吧。”便繼續揹她的開場白。我躡手躡腳進了廚房,幫媽媽倒了一杯白開水,放上一點鹽,放在桌子上。媽媽第二次伸手去抓杯時,她拿到了水杯,她愣了一下,微微揚起嘴角。

其實,孝敬父母不要很大的舉動,不要浮誇的語言,只要小小的行動,愛就在言行中流淌……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11

生活就像一本書,他讓我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如我們同學間的互相關愛,等等。讓我最記憶猶新的是父母對我們的愛。

記得那一次,我發燒38.6度,爸爸媽媽帶我去醫院,我們檢查完之後,我們就回到了家裏,那時候我不想吃飯我去睡覺了,媽媽和爸爸在哪裏吃飯,天外下着嘩啦啦的大雨,一下子把我從睡覺中驚醒了,這時候我很餓,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説:“孩子,現在是不是非常的餓啊,我去買點吃的給你好不好你,我異口同聲的説好,媽媽你去幫我買點包子,天外下着大雨,而媽媽卻二話不説的就提上鞋子去給我買包子去了,我一直坐在沙發上等着媽媽給我買包子,外面打着雷轟隆隆的,我非常的害怕,這個時候我好像看到了外面有一個女人好像是媽媽,他一不小心摔了一個跟頭,雨傘也被整壞了,他跑了回來,叮鈴鈴,叮鈴鈴,我心想媽媽回來了,我能吃上包子了,我一開門,就看到了媽媽濕淋淋的樣子,這時的媽媽和剛去的媽媽完全不一樣好像是一個落湯雞一樣,我正愣着呢,媽媽拍了我一下,趕緊讓我接下了包子,媽媽去裏面換了一件衣服,對我説:“孩子,這是你最喜歡吃的包子牛肉大葱味的,趕緊吃吧,我輕輕地拿着一個包子一口咬了下去,這時我的眼淚已經不知不覺的流了下來,我非常的難受心裏想着,早知道就不應該媽媽去給我買了。

雖然這一件事情過去很久了,但是在我的心裏還是記憶猶新的,他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長大以後,一定要好好的報答我們的父母。”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12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我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中華民族的美德,如果,你連“孝”都做不到,那麼,請不要説你是一個善良的人。如果你不孝敬父母,那麼你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你不孝敬父母,你會受到道德的遣責;如果你不孝敬父母,用信仰佛教的話來説,那就是你死後上不了天堂。如果哪個沒良心的人要問為什麼要孝敬父母,那麼請你先問問自我,我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是誰給了我生命?是誰給了我豐衣足食的日子?是誰在我的病牀前不離不棄?是誰在為我昂貴的學費四處奔波?是誰在我出遠門的時候偷偷地抹眼淚?又是誰在兒女回來時在門口翹首盼望?如果你不明白,那麼我告訴你那是父母,是給了我們生的權利的爹媽!不説之後的,就説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僅這一點我們也感激不完啊!如果不是他們你憑什麼活在這個世上?所以你又憑什麼不孝敬他們?當你入學的那天父母替你拿着新書包,當你走在雨天裏父母替你打雨傘,當你受委屈的時候,是父母在此後偷偷地心疼流淚。當你出生的那天,媽媽放下了她所有的愛好。當你入學的那天爸爸便沒日沒夜地工作、掙錢。不知不覺中日子一天一天地過,一眨眼第一個十幾年過去了,你是不是也曾在哪一個回頭看到父母那兩鬢的白髮?他們被我們這些孩子催老了!

但是你有問侯過爸爸媽媽一聲好嗎?他們風裏來雨裏去掙來血汗錢卻被你拿去網吧逍遙,拿去任意揮霍,當你在學校裏與老師頂嘴的時候,當你在網吧裏騰雲駕霧地打CF的時候,當你買着大束的玫瑰花去談戀愛的時候,你有想過那些錢是哪來的嗎?那我告訴你,那是爸媽用血汗掙來的!如果你説他們養你是該的,那麼請你聽着:你心疼他們,孝敬更是就應的!也許父母此刻還有時光,他們帶年輕,能夠養我們,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他們老去,死去的那天?我想過,到了那時你再去説你是那麼愛他們,你有多後悔,請問,他們還能聽到吧?還有用嗎?正可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要。所以,不要等到以後,就此刻請你心疼一下你的父母,孝敬一下他們,哪怕是拉着他們的手散步啊!時光不等人,孝敬不分年輕!父母會有老的一天,但是他們卻時刻都需要我們的孝啊!請你孝敬一下他們好嗎?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的權利他們給了我們一個精彩人生的開始他們給了我們豐衣足食的日子他們給了我們人世間最了不起的東西——愛!……我愛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我生命,我要孝敬我的父母,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們是我的父母!他們用他的博大包容了我的一切!是我的父母,給了我整個的世界!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13

每個家庭的兒女對父母的孝心,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這也是説明着他們的下一帶也會以同樣的孝心來尊敬和愛戴。孝心是每個家庭兒女都要學會敬孝,學會對長輩要有孝心。做人應當孝當先!!

古往今來,就是説忠孝兩難全,看來應當是沒錯吧,可是在我看來,我們的爸爸幾乎做到了兩全,做到了完美。從小到大的記憶裏就是每逢春節我們一大家子就大包小包的往老家搬,目的十分明確的,就是回老家陪年邁的爺爺奶奶過春節,左鄰右舍都無法理解,可是我們理解,我們也很樂意“逃荒”一樣的跟着爸爸媽媽回去。

爺爺奶奶捨不得離開那點老黃土,也習慣了雞鳴起牀,天黑睡覺.也接到城裏來過,光説那幾層樓梯就難倒了老人家,用爺爺奶奶的話説,就是被關在鳥籠的小鳥,真的是十分難熬。之後就把兩老又送回去了,別的什麼日子先不説,就春節來説,從來都是風雪無阻的回去陪兩老過,一如既往。這麼多年來我們家就沒改變過這個習慣,所以,嫁進我們家都十多年的嫂子打趣説,從進了我們家門就沒看過直播春節晚會,倒是一點不假啊!老人家看電視就暈頭,所以老家也從來沒增添這個設備。

爸爸從退休到此刻也近六年了,六年來就一向住在老家,守候着爺爺奶奶,這六年來的辛酸恐怕都是我們做兒女的都無法想象的吧。那時起爸爸媽媽分工着處理家庭事務,爸爸負責老家的老人,媽媽就負責伺候小的,從侄女的出生到兒子的降臨,伺候着一個個小傢伙長大。爸爸經常説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事業,還有家庭,照顧好了老的,伺候好了小的就沒遺憾了,我想爸爸正在這麼做着。爺爺過世就快四年了,回想四年前的此刻,爸爸真的是吃盡了苦頭,爸爸守在爺爺身邊兩年,應當説真正陪在爺爺牀前就是大半年,天天伺候着吃喝拉撒,哪裏有一點的不適就把醫生接到家裏,不管是颳風下雨也好,是天黑路滑也好,一如既往,別人都説久病牀前無孝子,我就不這麼認為,是爸爸的行為否決了這句話,在爸爸面前,這句話顯得毫無力量.

爺爺的飲食爸爸是十分的重視,爺爺最喜歡吃的豬肝和鯽魚幾乎是天天買,只要老人家滿意,爸爸能做的都在絞盡腦汁的做着,爸爸的行為在村裏的叔伯們口中傳頌着,爸爸就是村裏孝順的代言人,我想村裏沒人更有這個資格了。可是,爸爸的孝心仍然沒能留住年邁久病的爺爺,爺爺還是走了,我想當時爺爺必須是不願意走的,之後奶奶也是這樣和我偷偷的説的。喪事下來,爸爸身體已經消瘦的不成人形了,奶奶心疼着,我們做兒女的也心疼着,哥哥説把奶奶也接來哥的新家,由他們來伺候奶奶,爸爸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享幾天福,奶奶同意了,爸拒絕了,他還是那句老話,奶奶在老家自在。僅有他最瞭解奶奶,奶奶是心疼爸爸才同意哥的提議,奶奶有多留戀老家,有多少酸楚,也僅有爸爸心裏清楚。

從爺爺走後,奶奶的精神是格外的差,共同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老伴走了,天天都生活在悲痛痛苦裏,爸爸很照顧奶奶的情緒,想盡辦法讓奶奶脱離痛苦,那段時間幾乎是一刻都不敢離開奶奶的視線,我不明白奶奶是怎樣走出這段陰影的,我只明白爸爸的功勞是相當的大。春節回去,奶奶的精神相當的好,奶奶都能夠毫不費力的抱起我的胖兒子,爸爸是功不可沒的,爸爸仍舊在老家陪伴着奶奶,要讓奶奶的餘生更是無憾,獲得更多的樂趣,我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不明白孝心是不是也有遺傳呢,還是説以身作則的效應,此刻我們兄弟姐妹都格外的孝順,都惦記着老家,惦記着奶奶和爸爸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14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者應負的職責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台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構成的基礎。

爸爸媽媽是把生命給我們的人,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孝順和尊敬我們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為今日的學生,爸爸媽媽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

有人説,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着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於是,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應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一種生活。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並不侷限於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堅持平靜的心靈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於自我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麼再影響到自我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我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進取改善;別人對自我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我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並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進取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餘傑説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我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我機會,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今日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我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堅持微笑的心境,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孝敬父母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並不是轟轟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15

一個暑假的早晨,我和媽媽提着籃子,踏着輕快的步伐來到農貿市場。

在市場的一個角落裏,圍了一羣人,他們好像在談論着什麼,好奇心使我想弄清事情的原委。我個兒小,一閃身子便鑽了進去。嗬!我還以為是什麼古怪的事呢?原先是一位老爺爺。

只見老爺爺白髮蒼蒼,穿着一件破爛的布衫,鞋子連腳趾頭都露出來了,額頭上的皺紋像一條條蚯蚓在爬似的,身旁還有一個包袱。老人滿臉愁容,眼裏含滿淚花。老爺爺這是怎樣回事呢?被車撞了還是迷路了?一團疑雲掠過我的腦海。我一打聽,原先這位老人的的兒女不孝順,見老人老了,沒有勞動潛力,嫌棄老人吃閒飯,身體有不好治病還需花錢,所以乾脆把老人從家裏趕出來。老人無家可歸,想着自我辛苦把兒女撫養成人竟落得如此下場,不禁老淚縱橫。啊!太讓人覺得氣憤了。

這時,我內心不由得同情起老人。我心想:如果老人是我的親爺爺,我怎樣忍心看他這樣呢?於是,我走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説:媽媽,讓老爺爺到我們家住幾天吧?周圍的人一聽,都説我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就應向這個孩子學習。我的臉頓時紅的像一隻煮熟的蝦子,但心裏美滋滋的。因為老師經常對我們説:“孝順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但是,我心裏想老人的兒子怎樣不懂這個道理呢?

這時,人羣中走出一位精瘦的阿姨對大家説:“這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不如把老人送回家去,我在民政部門工作,我給他兒女做做思想工作,在不行我給領導彙報這件事。”

周圍的羣眾拍手叫好。

至今,我每每想起老淚縱橫的老爺爺,我就想起“百善孝為先”這句話。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16

常年在外,十一長假對我們來説是最好的回家探親時間,父母一天比一天老,與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在逐漸減少,有空還是常回家看看!

天氣逐漸變涼了,我為爸爸媽媽買了禦寒的衣服,鞋襪……媽媽一聽我買衣服就説不用買衣服了,媽媽還能穿幾件衣服呀,以前買的還都沒穿那。我知道媽媽是怕我花錢,媽媽是心疼我掙錢不容易。相對與父母那一代我們掙錢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現在政策好,我們的機會也多。我是這樣想的:父母養我們幾個姐妹兄弟不容易,我們每一個孩子給他們買衣服和吃的東西都是應該的,孝敬父母沒有什麼標準,也沒有什麼界限,物質的,精神的都可以。只要你願意總是可以實現的。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對自己父母不孝的。電視上有很多兄妹為一點財產鬧到法律上,踐踏親情和不孝的例子。我們不能判斷他們的對錯,至少我們可以説他們不理智,太自私。自己的父母,姐妹,兄弟都這麼計較,還能指望他們與誰搞好關係我看很難吧!

別人的事我們管不了,但我們可以管好自己的事,孝敬好自己的父母。

孝敬父母,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吧!相信社會會有很好的敬老愛老風氣的!

國中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篇17

奶奶死了,小屋子裏那張桌也不見了。還記得那是張矮小的方桌,塗的漆也掉得差不多了,遠遠看去還真是張美觀的花桌子!

在俺鄉下,人入土為安,要帶上他生前喜歡的東西陪葬。可爸説,那桌子埋了怪可惜的,就近到村頭張六叔家劈成些許小木塊,當木材燒了。

奶奶平生沒什麼喜歡的東西。在我的記憶中,奶奶惟獨只喜歡那張花桌子。吃飯時,她不和我們一道,只在自我的花桌子上吃。有一次吃飯時,我好奇地走過去碰了下花桌子,爸便緊張地走過來抱起我便走開了。回頭望着奶奶眼裏滿是晶瑩的淚珠。

辦喪事那天,來了好多親朋好友,打牌的打牌,説笑的説笑。有個不知是哪個親戚家的小孩兒還放起了煙花,好不熱鬧!之後那個小孩被大人喝住了,不準放,還欲出手打他,那小孩頓時驚得大哭起來。二媽看見了,忙摟着孝服裏的花裙子跑過來賠笑到:“孩子有什麼錯別打嘛!看他可愛的樣兒。”忙用手逗起那小孩兒來。

按我們村中的習俗,老人死了,他的後代要跪在靈前守孝。爸一跪就是一小時,媽叫我給他端杯熱水去。可剛到爸身前,不知誰擠了我下,滿杯的水都灑在爸的身上了。爸立刻驚起,一邊用手拍着他那白色孝服裏的華麗的西服,一邊大聲呵斥我:“你怎樣搞的,端杯水都端不好,灑在老人棺材前是對她的不尊敬。”

“哦。”其實奶奶的靈位前早就是濕的了,不知是誰不留意把水灑了。望着奶奶的靈位我心裏默默地想:“奶奶,您安息吧。您的兒子和您的孫兒正為您進孝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zhici/daxie/4mqg8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