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中學生演講稿 >

國小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精選3篇)

國小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精選3篇)

國小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 篇1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的內心總會激動無比。

國小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精選3篇)

説到民族團結,我作為一名藏族學生最先想到的是與漢族老師們的交流學習。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在我上九年級的時候來自中南民族大學的幾位年輕的支教老師。一位是教我們化學的帥哥,化學是我們九年級新加的一門課程,這位男老師教的非常棒,他一來我們學校就接了兩個畢業班,這兩個班的化學成績非常好,每次都是年級第一、第二名,同時他對我們也非常好,雖然課上不苟言笑,課後卻是一位非常開朗的老師。另一位是我們漂亮、善良、可愛的大美女老師,她也整整帶了我們兩個畢業班一年的課,陪我們度過了九年級最艱難的時光,她接手後的這兩個班成績也慢慢提上去了,雖然不是第一二名,但再也不是之前的墊底了。

還記得畢業那一年的平安夜,我們英語老師和其他幾位支教老師一起給我們班和另外一個班組織了平安夜的聯歡晚會,先是文藝比賽,然後一起吃蘋果,讓我十分難忘。雖然我的老師也是學生,到西藏來支教沒有工資,但他們依然會給我們買許多好吃的,夏天熱的時候還請我們吃冰激凌,看到老師對我們那麼好真的很感動。

老師經常在課堂上説,如果你們努力學習,考上武漢那邊的一所學校,那麼老師一定會去看望你們,你們也可以來參觀一下老師的學校。很快我們就畢業了,老師也要回內地了,因為老師對我和我的閨蜜特別好,所以我們決定請老師們到我其中的一個閨蜜家裏做客,我們準備了豐盛的佳餚,老師們也給我們帶來了兩箱王老吉,我們吃完飯和老師在家裏唱歌、打牌,過得非常開心,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可以和漢族很融洽地相處。

會考成績出來了,沒想到我考上了內地高中班,剛好是武漢西藏中學。剛到武漢沒幾周,老師們就來看望我們了,我們也有機會去了老師的學校——中南民族大學,一進大學的校門迎面而來的就是綠油油的草地,學校特別大,老師帶我們參觀了大學生京劇表演、民族學博物館、全國最高的圖書館,晚上帶我們觀看了話劇,而我也從那一天喜歡上了話劇。

老師對我們那麼好,心裏特別感動,我也真正體會到了“漢藏一家親”的真正內涵,也感受到了“民族一家親”的真正含義。

國小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 篇2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裏,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作為一箇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

一. 愛國、氣節

列寧説:“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説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久不衰執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氣質。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詩《正氣歌》以其浩然正氣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氣”鬥,與元統治者的威脅利誘“邪氣”鬥,留取丹心照汗青。共產主義者李大釗“要為人間留正氣”,大義凜然犧牲在張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詩人朱自清臨終前雖貧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氣餓死不領美國糧……

“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鬥,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國外科學家紛紛迴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

以上種種愛國、氣節的實例,滲透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二. 奮發、立志

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 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説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繫,歷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併為之奮鬥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當個人、民族、國家處於逆境時更應奮發立志。司馬遷曾 總結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違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是發憤立志的最好例 子。“卧薪嚐膽”的 故事更顯現了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可貴精神。迭經優患的中華民族始終堅強地屹立於世界之 林,“卧薪嚐膽”的志向,多難興邦的信念,堅韌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勵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強。

三. 改革、創新

中華民族雖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跟隨時代潮流、勇於改革創新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民族。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着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李大釗宣傳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 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

歷史告訴我們,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既離不開生養、哺育我們的這塊黃土地,也離不開及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我們鋭意進取,敢於和善於改革創新。

四. 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説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説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五. 勤儉、廉正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云:“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度。

不為金錢或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身保持廉潔、清正的節操,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衞戰中的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為人間留下了兩種清白,其一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時嚴於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風。由於北京保衞戰有功,他受到賞賜還加官進爵,但都被他堅決推辭,後遭讒陷抄家時卻是家徒四壁。于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得到昇華。

作為優良的道德傳統,勤儉和廉正在今天更要發揚光大。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正的美德。

六. 敬長、知禮

敬長即尊敬長輩。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 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倒履相迫”“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 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國小民族團結主題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評委,各位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高興能參加舉辦的演講比賽活動,我演講的題目是:民族團結至關重要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的共同奮鬥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璀璨文明。新疆作為少數民族地區,一直在用自己無私的行動,艱辛的努力來澆灌民族團結之花,並且讓團結之花結出異常豐碩的成果。 新疆生活着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各個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並各有自己的文化傳統、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儘管各個民族之間在歷史上曾經存在矛盾與不和,發生過沖突和戰爭,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歷史的主流。在歷代抵禦外敵入侵、反對分裂祖國的鬥爭中,各族人民結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誼。

中華各民族之所以能夠融合成為團結的整體,並經歷幾千年的變故與動盪而永不分離,根本原因就是愛國主義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新疆作為少數民族聚集區,團結穩定事關祖國邊防鞏固,社會長治久安。少數民族地區的的發展事關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沒有少數民族的發展,就不可能有中華民族的振興。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貫徹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新型民族關係。

1982年,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隆重召開新疆首次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發出了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的倡議,將每年5月定為全區的民族團結教育月。每年5月春暖花開時,新疆各地就盪漾起民族團結教育的思想之風和政策之風,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報刊、廣播、電視宣傳,將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黨的民族政策帶到各族幹部羣眾的身邊,團結互助蔚成風氣。

我們學校就是一個各民族學生與老師和諧相處的大家園。學校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回族,蒙古族、達烏爾族等多個民族的同學。學校在學習生活方面也給予少數民族同學很多的關心,而我們也用一種團結、友愛的態度和實際行動來對待學校裏的每一位少數民族同學。我們堅信只有和諧才能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校園。(舉一個事例)

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主旋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維護民族團結的良好社會風尚,使每一箇中國人都能自覺地履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神聖義務。

我們堅信只有加強民族團結,才能彙集各民族的智慧,使各民族擰成一股繩,形成堅不可摧的民族之牆。民族團結演講稿今天的新疆正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迸發出驚人的發展潛力。20xx多萬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互助友愛,在新疆這片西域熱土上好好的呵護民族團結的豐碩成果,維繫來之不易的團結與穩定,民族團結的鮮花也將在新疆越開越鮮豔。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yanjiang/zhongxue/78pn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