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通用16篇)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通用16篇)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1

長征精神就是一往無前、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是萬眾一心、團結拼搏的革命集體主義精神;就是戰天鬥地其樂無窮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通用16篇)

長征精神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同人民羣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偉大的長征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風格,心繫羣眾、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

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它的每一個音符都具有撼人心靈、發人深思、催人奮進的歷史神韻。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2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長征精神”。

我讀過許多關於長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動着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魚鈎》的課文,這篇課文是一位紅軍回憶他的老班長為了讓他和另外兩個病號順利走出草原,而最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長為了讓三個病號順利的走出草原,不斷的為他們增加營養。為了讓他們補充更多的營養,老班長把用來縫衣服的針燒紅了,做成了釣魚的魚鈎。為了找到魚餌,老班長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長的眼睛也漸漸的開始模糊了,但是他還是堅持給三個病號做魚湯喝。有時老班長等了半夜也釣不到一條魚。而每次煮的魚湯老班長一口也不喝。就這樣老班長和病號們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長卻不斷的鼓舞着病號們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還不肯喝下病號們為他煮的魚湯……

老班長最終還是沒能和病號們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為別人着想的精神還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3

一、長征的始末

1934年十月,穿着藏青色軍服的士兵們從瑞金出發,踏上了征途。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為了打破國民黨的武裝封鎖,毅然決定進行戰略轉移,進行一次前所未有的長征。

數十萬人沉默的行走過無際的荒野,淌過湍急的河流,跨過雪山之巔。敵人的炮彈在身邊炸響,他們毫不退縮,英勇抗爭;碩大的冰雹密集的砸下,他們用脊背護住幼小的孩童。他們平均每天行軍35公里以上,用雙腿邁過了11個省份,跨過了24條大河,最終有17萬人永遠的沉睡在兩萬五千裏的長征之路上。

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中央沒有采用毛澤東的建議,因為前四次國民黨的軟弱而有所輕視。中國共產黨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錯誤的估計了國民黨的實力,國共之間的決戰時刻已經到來,便提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口號,要發動所有的紅軍,展開全面進攻。最終卻以失敗告終,迫使紅軍踏上了長征之路。

兩年之後,長征的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期間在遵義會議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領導核心的新一屆領導團體,否定了先前的左傾思想,使中國革命走向新的階段。

二、長征勝利的重要意義

長征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扼殺共產黨的企圖,將陝北作為根據地,將中國革命推向全國。它體現了結閤中國國情的鬥爭路線的正確性,確立了立足國情的政策思想。通過長征,也確立了毛澤東在共產黨中的領導地位,確立了其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導地位。

長征的勝利最重要的便是體現出了長征精神。長征精神就是為了祖國和人民,不怕任何艱難和痛苦,願意付出一切的犧牲精神,是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長久以來形成的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內在關鍵。長征精神是紅軍在萬里長征路上磨礪出的一種精神品質。紅軍部隊缺少糧食,缺少彈藥,吃過草根樹皮,受過風吹日曬,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鍛造了他們的錚錚鐵骨。長征精神表明了緊緊團結羣眾,同人民羣眾生死相依的重要意義。長征是一次求生存的征途,生存條件和作戰環境都十分的艱苦,但紅軍始終堅持不拿人民羣眾的一針一線,真心誠意為羣眾辦好事,幫助窮苦的百姓,因此也被廣大人民認為是自己的子女,為紅軍的長征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根據統計,紅軍在長征期間共籌集了上萬噸糧食,沿途各族人民無私的幫助紅軍,為勝利會師作了重要的物質保證。

三、長征精神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

紅軍長征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由此誕生出的紅軍精神早已深深入我們的骨髓,作為當代的大學生,長征精神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成長進步的重要指導。

長征精神在現代的啟示:

1、艱苦奮鬥是我們發展前進的不竭動力,是我們成功的重要因素。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坎坷與風雨,面對這苦難與挫折,發揮艱苦奮鬥,勇於鬥爭的長征精神,能使我們有克服一切,衝破風雨。

2、團結互助是成功的必然要求。眾人拾柴火焰高,縱然一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將眾人的力量凝結在一處,便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積極學習團結互助的長征精神,互相幫助、緊密團結,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3、要做一個有信仰有目標的人。紅軍是一支有信仰的軍隊,因此他們無所畏懼,奮勇向前。作為大學生,我們也要做一個有信仰的人,心懷祖國與人民,努力為社會主義建設而奮鬥,這樣才不會在社會中迷失自我,步入歧途。讓信仰,澎湃心中的火焰;讓信仰,燃燒無盡的力量。當我們的心有中自己的信仰時,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4、有較強的紀律意識。紅軍在長征過程中嚴格服從紀律,不亂拿羣眾分毫,部隊嚴謹有序。作為大學生,我們應有較強的自律意識與能力,加強自我約束,嚴格自我管理,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認真學習長征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時代要求,是我們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4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激昂的歌曲,總讓我想起紅軍的長征精神。最近我看了一個關於長征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淚流滿面,讓我不得不佩服這位戰士的行為。

故事中所講的是一個關於紅軍長征途中的一位戰士——耿飈。在20xx年11月,他被檢查出來是癘疾,這種病十分嚴重,一會冷,一會熱,想要喝水。儘管如此,他一聽到有戰鬥就會熱血騰騰站起來與敵人們拼個你死我活。當時,紅軍們穿着破爛不堪的草鞋走過了整整二萬五千裏,到了草地糧食袋全空了,許多嘗毒草的戰士們都犧牲了。在那個時候,一顆黃豆就可以頂一天,在我們現在的社會看來,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他們完成了,在我們的眼中他們是超人,但是他們是血肉之軀,他們為什麼能夠這樣,那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理念:為解放全中國而努力,正是這個理念支撐着他們,讓他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打擊都永往直前,決不向困難低頭,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拼搏才有了我們現在和平的幸福生活。

這個故事讓我感歎萬千,我們現在的生活,都是靠紅軍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得來的,在這裏我們要學習長征精神: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讓這些精神永運留在祖國人民的心中!

同學們,我們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成長着,或許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卻不知道奉獻,也沒有經歷過艱難困苦,沒有體驗老一輩的艱難生活,但我們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因此我們應該向耿飈等紅軍戰士們學習,嚴格的要求自己,從點滴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認真的學習,做個不怕困難,樂於奉獻,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學生。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5

大家好!每當五星紅旗隨太陽一同升起,耳邊又響起雄壯昂揚的《義勇軍進行曲》,總會令我感動,每次我感動就會憶起我們人民革命的艱苦歷程,想起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徵。

二萬五千里長徵,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説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

回首風雨來時路,漫漫征程,説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冰封的皚皚雪山、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峽谷急流、有烏江天險、有彎彎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蔣介石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糧食的嚴重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可長征中的人,卻利用自己的兩隻腳,長驅直至兩萬餘里,縱橫十一個省。他們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二萬五千裏血與汗的洗禮。

長征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才是英雄好漢。長征中的人們明知征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無辭,前仆後繼地奔向一個目標!這就是長征精神:堅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撓的求索,無所畏懼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奮鬥。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着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這種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並非那麼艱難,那麼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絡遊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説,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爾瑪,為超女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征!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鋭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謝謝大家!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6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當她看到戰士們吃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時,她落淚了。她把自己要飯討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裏。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 “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嚐。”老媽媽聽着戰士們自編自唱的《牛皮腰帶歌》,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鬥中剛剛入黨的警衞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裏緊緊攥着一塊銀圓,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交黨費。長征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鋭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征路,

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7

茫茫長征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雲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在7天內走過了600多裏的黑草地……“紅軍不怕遠

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澤東的《長征》讀起來總是那麼令人振奮,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敵人的圍剿算得了什麼?湍急的金沙江,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麼?只剩幾根鐵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瀘定橋又能算得了什麼?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和杳無人煙的黑草地,這些被人們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險”,不是都被我們這些堅強的紅軍戰士征服了嗎?

雖然曾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戰士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但紅軍前輩們留給我們的豐碩的精神財富是永存的。他們在那種艱難困苦中對革命理想和對革命事業鍥而不捨的追求和無比忠誠。英勇頑強,勇於拼搏,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憧憬未來,充滿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歷史使命。他們高尚的品格永遠是一劑催人奮進的催化劑,永遠激勵着我們。

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語錄:“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沒錯,長征是宣言書,它不僅宣告了共產黨的勝利,更是宣告了我們建設祖國的決心。長征是宣傳隊,它既向人民宣佈共產黨是解放他們的隊伍,還向我們宣傳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長征是播種機,它播下了無數革命的火種,也播下了我們這些還未發芽的種子,總有一天我們會結出累累碩果報答祖國。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主人,在這莊嚴的歷史時刻,老一輩革命家點燃的革命火炬,無疑要靠我們擎起,祖國燦爛的明天也都要靠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去開創。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應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要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讓我們發揚長征精神,好好學習,努力奮鬥,迎接新的長征。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8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毛爺爺説:“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80年前的長征,是用汗水、信念、執着走出的一條路,一條光明之路,一條幸福之路,一條解放勞苦大眾的路。

毛主席曾經寫過《長征》這首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當我第一次讀的時候,我深深的體會到毛主席當時的心情。他以磅礴的氣勢描繪了長征途中戰勝的艱難險阻,表現了紅軍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不怕任何艱難對革命必勝的信心,熱情讚揚了紅軍藐視困難,無往而不勝的英雄氣概。

説起長征精神紅軍們同甘共苦,意志堅決充滿革命必勝的信心。為了救國救民紅軍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甚至不惜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團結羣眾,與人民生死相依,這些精神人人皆知,可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這些偉大的精神呢?

艱苦卓絕的長征,它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經過了整整二年才勝利。它鍛鍊和嚴重的考驗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保存黨和紅軍的和平,留下了光榮的革命傳統長征的勝利,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

今年則是紀念了長征勝利80週年,我想對那些給我們和平;温暖幸福的一個家;給我提供好的條件讓我讀書學習;過上快樂的日子;這一切都是用戰士們的生命,同鮮血換來的這一切的一切,我都要真心的感謝那些偉大的戰士們。

今天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有的人逐漸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特別是在我們年輕一代中,好吃懶做、鋪張浪費現象十分突出。不過在這裏我就要嚴重的批評那些好吃懶做、鋪張浪費的人和那些不認真學習到處流浪的學生們。正所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也許在幾十年後,他們會後悔的。最可恨的是那些制大量的毒品:白粉,冰毒,海洛因等流傳到人類中,到處騙取大量錢財,嚴重危害羣眾,破壞一個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讓人家破人亡,有家不能歸,盡做一些給自己家庭、祖國丟臉,更嚴重的是危害了祖國的利益,且不是大大的和紅軍戰士唱反調嗎?他們為國為民,不惜付出生命。而你們是傷害人民破壞祖國利益,不過最終你們還是逃不過法律的制裁,這時且有些人後悔,不過有些相反,在生命最後一刻時還不悔改,還想着發大財的白日夢等,可是他們想過有,你們的家人會因為你們而抬不起頭,會受到別人的藐視,而不被人重。……

同學們,為什麼不好好學習呢?想想我們現在所擁有豐衣足食的日子、富裕的生活是怎麼由來的?好好的發揚那宏偉的長征精神,這樣你的家人會因為你們而驕傲,祖國會因你們光榮而自豪。

現在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和平而幸福美滿的家園,這可是過去鄉親們,戰士們夢寐以求的所想要的家,可是當紅軍戰士們把這一切帶來時,自己卻悄悄地消失了,他們並沒有嘗試自己的成果。我們難道不會好好珍惜嗎,這一切,是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鮮血、甚至是他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有些人還去踐踏他們的成果,這些人禽獸都不如,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一切,因為這一切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用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所換來的,他們同樣的是人,同樣的只有一條命,有親人,可他們沒有自私心,他們背景離鄉還忍受着侵略者給他們帶來的痛苦和挫折去戰鬥,去給祖國創造輝煌。成功的第一步:“和平”,而我們比他們的生活,條件等好上幾千倍,而我們又給祖國取得發什麼成就?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用我們的心聲呼喚大家吧,從那陰暗是生活中走出來吧!認真學習,繼承他們的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讓他們的精神永遠留在我門心中。珍惜眼前這來之不易的一切,讓我們永遠記在心裏吧,那我們就用行動來證明這一切,讓我們這一代去創造祖國,讓祖國更輝煌強壯,那就讓我們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學習長征精神。”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9

1920xx年,有一羣共產黨人為了追尋理想與信念,為了改變國家與民族的命運,在共產主義信仰的指引下,穿越千難萬險,用血肉之軀走出了一條光輝之路,創建了一個嶄新的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雖然紅色革命史已如往事漸行漸遠,而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卻歷久彌新。為此我們更有理由牢記這段紅色的歷史,讓我們感恩那些離我們遠去的無數革命英烈,讓我們繼承他們堅忍不拔、勇於獻身的精神,在新的征程中去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傳承長征精神,爭當時代楷模

從1934年到1936年的紅軍長征。共經歷了742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粉碎了國民黨的圍追堵截,跨越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勝利完成戰略大轉移。從此,中國共產黨以陝北為根據地,將中國革命的勝利推向全國。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典範,縱觀整個長征的過程,放棄,轉向貴州;捨棄川西,轉向陝甘;四渡巧渡江;飛奪橋,強渡大渡河......每一個戰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略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鬥勝利的取得,無不與探索和求實精神息息相關。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團體,只要有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實事求是、無私奉獻,就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80年前的長征是這樣,80年後我們正經歷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復興的長征難道不是這樣嗎?

在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指出“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邁萬丈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而長征精神就是不怕犧牲、前赴後繼的精神,就是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就是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精神,更是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精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力工業快速發展,電力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年均增速分別超過9. 2%和9.1%;截至20xx年底,全口徑發電裝機達11. 47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4.99萬億千瓦時;目前我國電網規模、年發電量已居世界第一。20xx年底全國發電設備容量將達到12.3億千瓦左右,有望成為世界上發電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我們電力企業的快速發展正是傳承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才能夠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為了延續這個偉大的精神,為了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我們電力人必須繼承和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的延續—電力天路

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之一的的青藏750千伏交直流聯網工程,總長1400公里,從20xx年7月底開工建設,20xx年底竣工投運。由黨員先鋒隊、突擊隊帶領下的三萬多人隊伍,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區摸爬滾打,歷盡艱辛,奮戰16個月,攻克了克服高寒缺氧、生態脆弱、凍土施工和設備研製等4大世界難題,以零死亡、零事故的奇蹟,架起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電力“天路”。 一年多的工程建設期內,施工現場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張明勛、劉良軍、王國尚、楊記寧等一大批優秀黨員的名字永遠雋刻在了中國電力建設史的豐碑上。這就是長征精神在當代的延續。

長征精神的延續—搶險保電和災後重建

20xx年泥石流災害中,“國家電網”不僅造就了高效、優質的電力搶險救災案例,更展示出電鐵軍戰之必勝的颯爽英姿。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搶險救災的每個現場,電力鐵軍的黨員突擊隊、先鋒隊總是戰鬥在最艱苦、最危險的地方。甘南公司60名共產黨員組成十支搶險隊,一直奮戰在搶險第一線。從公司黨委領導到虎智峯、胡小平、尚鵬傑等基層黨員幹部,他們不畏艱險,黨旗插在哪裏,工作就幹在哪裏。

在省公司高度關注下的電網重建工程,按照節點任務全部提前竣工。重建的電網智能化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中低壓電網方面,所有35千伏變電站全部實現了雙電源環網供電,新老城區10千伏電纜全部入地,滿足了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工農業生產用電需求,同時設備運行更加安全可靠,防止了倒杆斷線等外界破壞和干擾,供電保障能力提升。以上經典案例就是我們國家電網人踐行長征精神的具體體現。

弘揚長征精神,加強黨建和思想教育工作

長征精神是我黨特有的政治優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和愛國傳統的集中體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電力企業在謀求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必須把弘揚長征精神注入到企業精神中,引領和提升廣大電力行業的幹部和職工,在新的長征中牢固樹立不怕困難、敢於拼搏、艱苦創業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企業更具先進性,更有頑強的生命力。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演講稿範文:弘揚長征精神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演講稿範文:弘揚長征精神因此,在黨建和思想教育工作中,必須結合新的時代特徵,延續和弘揚長征精神,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領導幹部當模範、作表率,堅決服從和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積極參加和支援地方經濟建設。目前,國網體制改革已進入關鍵時期,建設“三集五大”體系是堅強智能電網發展的迫切需要。所以在加強黨建和思想教育工作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一方面,積極引導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以黨史為鑑,以長征精神為指引,不僅在思想、作風方面處處作表率;而且要通過圍繞安全生產、電網建設、管理提升、優質服務、和諧建設五個方面創先爭優。通過“黨員對標杆”,“立足崗位創佳績、全面提升塑品牌”等一系列主題活動,為基層黨組織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通過對我黨在延安時期的大學習、大生產運動的學習,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爭做學習標兵、技術能手、服務之星、敬業模範、業務骨幹。工作中,抓住幹部、黨員、典型三個關鍵點,組織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使“組織創先進、黨員爭優秀、羣眾得實惠”尉然成風,實現黨員素質提升、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為全面完成“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緊貼時代脈搏,營造和諧企業

隨着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從客觀上迫切要求企業黨組織必須迅速建立起,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新的工作機制。一是弘揚和延續長征精神同時要結合現代企業文化訴求,將黨建工作定位為基層黨支部的一種寶貴資源和獨特管理要素,黨建工作是精神引領,是以尊重人、理解人、激勵人為出發點。二是面對企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黨建工作始終要把長征精神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作為切入點,通過紅色故事,引經據典來提升基層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價值觀做好思想引領,為基層縣市級公司轉型、上劃打好思想基礎、提供組織保障,是當前電力基層黨支部的核心工作。三是緊扣國網公司企業文化內涵,通過對長征後期延安大生產、大學習運動的學習領會,把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優良作風的傳統發揚光大。通過學習、活動、培訓、競賽等多種方式,提升員工職業道德素養和核心價值觀念。四是基層黨組織須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通過長征中生動的歷史和典故,着力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多措並舉深入開展和諧企業建設,以發展促和諧、公正求和諧、溝通保和諧、學習助和諧、文化創造和諧的方式,實實在在地將基層黨建工作真正落實到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行動中去。

作為基層黨支部,我們將緊扣黃總年中講話精神,以創新管理、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為核心,加強黨建宣傳和黨員教育,為企業加快科學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讓我們以實際行動提升“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我們堅信,在黨和政府的正確決策和部署下,在國網公司黨組、**省電力公司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體電力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10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珍藏了他們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留下了他們堅毅執着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記錄着他們勝利後的笑容;三軍會師,會寧載歌載舞恭賀他們創造人間神話。80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80年後,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回答呢?

今天,我們重温長征的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程,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長征精神,去傳承去發揚長征精神,進而培育我們新時代的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着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着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着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今天,我們面前雖然沒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進的道路依然漫長而曲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偉大而艱鉅的長征。進行新的長征,我們同樣需要有堅定信念,堅強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心。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着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了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是否還需要這種精神呢?輕歌曼舞的歡樂,鳥語花香的芳馨,相敬互愛的甜蜜,燈紅酒綠的痴迷,艱苦的環境似乎已離我們悠然遠去,然而,親愛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隨着時光流逝的不僅僅是我們的青春,還有我們絢爛的嚮往和似錦的前程啊。我們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八十年前的長征,已經作為一個符號,走進了歷史,銘刻在我們記憶的深處。而歲月積澱的長征精神,卻像古酒一般在我們的心中釀出了感情,釀出了味道,成為我們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餚。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想那80年前,工農紅軍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了重大的犧牲,翻過了一道道山,涉過了一道道水,行程兩萬餘里,陸續抵達陝北,終於完成了一、二、四方面軍的勝利大會師,為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實事求是地説,長征,是我們黨和軍隊,由於一錯再錯的錯誤路線的領導,迫於嚴酷形勢的一次無奈的戰略大轉移。“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這是老紅軍蕭華同志所創作的《長征組歌》裏對中央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時的悲壯寫照。但是,正是在這個戰略大轉移的過程中,一次次失敗的教訓和血的事實,使我們的黨和軍隊認清了錯誤路線的實質和危害,從而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鋭目光洞察形勢,用他那軍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揮紅軍,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抵達了陝北,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也使中國革命走向了一個新的起點,從此踏上了勝利的坦途。

歲月悠悠,轉瞬已經80年過去了。當年那支衣衫襤褸、疲憊不堪,依靠着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實現共產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讓全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堅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軍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國家武裝力量,成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師。撫今追昔,讓我們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於天”,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正因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撐,我們的紅軍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理想和信念,是革命勝利的可靠保證!可以設想,如果沒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説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現在,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的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千變萬變,人民羣眾的理想和信念沒有變,對黨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沒有變。人民羣眾渴望革命老傳統、老作風的迴歸,期盼着革命老前輩為之奮鬥的目標早日實現的願望沒有變。 現在,我們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着新的長征。而長征精神必將為激勵和教育全黨、全國人民“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在新的長征中實現我們的最終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11

此時此刻,站在演講台上,我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天,我跟媽媽到公園遊玩,聽見一位小女孩問;“爸爸,紅軍爺爺長征時怎麼會沒有吃的,也沒有喝的呢?他們為什麼不吃巧克力,不喝健力寶呢?”

是啊,長征,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説, 已經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着歲月的流逝,長征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眾多的人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老師告訴我們在二萬五千裏的漫漫征途中,每天都有很多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在戰鬥中剛剛入黨的警衞員,在過草地時,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裏還緊緊攥着一塊銀圓,這是他的第一次黨費,也是最後一次黨費…… 同學們,當你聽到這裏的時候,你難道不為我們的戰士那種對革命事業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深深感動嗎?

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一支紅軍隊伍在艱難地前進,一位軍需處長被凍死在雪地裏,大雪覆蓋了他的身體,他因此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聽到這裏,你可能會想:既然是軍需處長,手裏掌握着戰士們的吃穿,在飢餓和寒冷麪前,他完全可以吃飽、穿暖,他怎麼會被飢餓和寒冷奪去寶貴的生命呢?難道他是傻瓜嗎?不,他絕不是傻瓜,在他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比金子還要寶貴的東西,這就是為國家、為民族,勇於犧牲、勇於奉獻、無私無畏的長征精神。

正是這種面對困難不低頭、遇到挫折不屈服的長征精神,半個多世紀以來,像涓涓的甘泉,哺育了我們千千萬萬的祖輩和父輩。在新時期取得了令人驕傲和自豪的成績。

你看,今天的印江,街道筆直平坦,公路四通八達,高樓鱗次櫛比,住房寬敞明亮。安居工程、教師新村、金玉小區、花園城,一座座美麗的家園拔地而起;西苑開發區、柏香林開發區、西環開發區、文昌路開發區,讓古老的印江城舊貌換新顏。

你看,西環大橋像天上的彩虹,那是印江人民騰飛的翅膀;北環大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我們的祖輩和父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又一幅優美的藍圖,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動聽的華章。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絡遊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説,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着肯德基,喝着非常可樂,為超級女生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

作為當代少年,我們應該有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又是一次新的偉大的充滿艱辛的長征。

同學們,巍巍大石墩是我們挺拔的脊樑,滾滾邛江河是我們沸騰的熱血;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追尋金色的理想吧!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弘揚長征精神。

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一條路:一條光明之路,一條幸福之路,一條通向繁榮富強之路!長征是一首歌:一首英雄讚歌,一首勝利凱歌,一首驚天地泣鬼魂的歌!長征是一幅畫:一幅山水風情畫,一幅人物肖像畫,一幅二萬五千裏歷史畫!

進行在30年代的長征,是中外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壯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謀求解放和發展的凱歌。長征,作為中國革命史上偉大、壯觀、神奇的一頁,雖已翻閲過去達70年,但是,長征精神卻具有永恆不變的歷史價值和光照千秋的繽紛異彩。七十年前的今天,由於王明的“左”傾錯誤,八萬紅軍被-迫離開中央根據地,從南中國的崇山峻嶺中開始了漫漫長征。長征路上,面對着自然界種種艱難困苦,地方軍閥、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他們都毅然挺過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蕩蕩的十三根鐵索,他們“飛”過去了;瞧!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他們翻過去了;瞧!那杳無人煙的草地,他們踏過去了。在整個長征的368個日日夜夜裏,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紅色大軍,面對着30萬武裝精良的敵軍,攜帶着數量龐大的輜重,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迴穿插,最終征服了二萬五千裏的艱難險阻。

長征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典範。縱觀整個長征的過程:放棄湘西,轉向貴州;捨棄川西,北上陝甘;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每一個戰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略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鬥勝利的取得,都無不與探索和求實精神息息相關。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鬥精神的楷模。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湧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後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兩萬五千裏,終於從100萬的敵人中殺出了一條生路。

長征是充滿着無私奉獻精神的史詩。無論是難以自拔的沼澤,還是茫茫無際的草地;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飛機大-炮;無論是酷暑嚴寒,還飢餓乾渴……紅軍將士都抱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窮兇極惡的敵人展開殊死搏鬥,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團體,只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實事求是,無私奉獻,就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70年前的長征是這樣,70年後的今天也是這樣。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對,從頭越,當中華民族湊起團結協作的凱歌的時候,當華夏兒女樹起實事求是大旗的時候,當炎黃子孫插上無私奉獻的翅膀的時候,中國巨龍必將騰飛——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同志們、戰友們,讓我們揚起青春的風帆攜起手來,為這一天的到來而共同努力,共同奮鬥吧!讓長征精神薪火相傳!!

謝謝大家!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13

每當五星紅旗隨太陽一同升起,耳邊又響起雄壯昂揚的《義勇軍進行曲》,總會令我感動,每次我感動就會憶起我們人民革命的艱苦歷程,想起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徵。

二萬五千里長徵,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説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

回首風雨來時路,漫漫征程,説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冰封的皚皚雪山、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峽谷急流、有烏江天險、有彎彎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蔣介石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糧食的嚴重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可長征中的人,卻利用自己的兩隻腳,長驅直至兩萬餘里,縱橫十一個省。他們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二萬五千裏血與汗的洗禮。

長征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才是英雄好漢。長征中的人們明知征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無辭,前仆後繼地奔向一個目標! 這就是長征精神: 堅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撓的求索,無所畏懼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奮鬥。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着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這種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並非那麼艱難,那麼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絡遊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説,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爾瑪,為超女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征!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鋭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14

久夏的烈火

怎能被厚雪覆蓋

漫天的風雪

焉能把壯士的雄心澆熄

二萬五千裏的距離

豈能阻擋英雄前進的鐵蹄

踏遍雪山 草地

只為把燎原的火種傳遞

紅軍

用一雙雙草鞋來尋覓正義

走遍大半個中國的土地

紅軍

用十萬之眾的犧牲

撰寫着一個個驚世駭俗的傳奇

在二十世紀的《史記》裏

滿滿填寫着煜煜生輝的兩個字

那就是:真理

五次圍剿

不過是一兩個麪包而已

談笑間就被英雄吞進了肚裏

敵軍重重飛彈雨

瀘定橋上盡英雄

紅軍

用幾百個日夜兼程的跋涉

把敵人徹底的踩在無法言表的顫抖裏

濤濤金沙江沒有沉默

巍巍烏蒙山不會忘記

五嶺逶迤又怎樣

大渡橋橫又如何

千山萬水

紅軍

只當泥丸跨過去

前無古人的豐功偉績

只有紅軍才能寫下

這一無法超越的傳奇

擦乾歷史的血跡

80年後的今天

我提起這支不會寫詩的筆

用我滿腔的敬愛寫下

紅軍 您們的壯舉

永遠不會被下一代忘記

踏着新世紀的轍痕

追尋着紅軍長征的足記

我們 還將勇敢的走下去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15

80年前,兩萬五千裏艱苦卓絕的戰略轉移,地球上的紅飄帶舞出中國共產黨人豪情萬丈的英雄史詩;80年間,長征雖已遠去但長征精神卻在時代中淬火昇華,激勵着中華兒女奪取革命戰爭、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在中華民族拼搏與奮鬥的征程中,長征精神歷久彌新、永放光芒。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翻開長征的歷史,可以發現這樣一組令人震撼的數字:僅紅一方面軍就翻越山脈18座,跨過大河24條,歷經11省份25000華里;幾乎每天都有一場遭遇戰,平均走365華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軍74華里……正是這樣的磨礪,產生了偉大的軍隊、偉大的精神和偉大的奇蹟。

長征不僅創造了世界的奇蹟,保留了中國革命的火種,也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鐫刻下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攻堅克難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鋭意進取、追求進步的精神動力。

旗幟指引方向,精神穿越時空。縱然時代在發展,形勢和任務發生了變化,但長征精神沒有被時間沖淡,反而在歷史長河反覆淘洗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彩。長征留下的精神火種已成為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激勵着人們贏得民族獨立、推進改革開放、實現國家富強,引領中國步入嶄新的時代。

今天,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命題,我們更需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續寫新的篇章。翻越五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黨領導紅軍突破了一道道天險和幾倍於己的敵人的圍追堵截,這種不畏艱難險阻、爭取革命勝利的精神與豪氣正是我們當前最需要的。宏偉目標振奮人心,“十三五”規劃綱要藍圖繪就、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號角聲震,我們只有大力弘揚長征精神,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才能凝聚起強大的力量,為實現復興偉業排除萬難、不懈奮鬥。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80年前紅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長征精神依舊熠熠生輝,激勵着我們堅定理想、砥礪意志,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有關弘揚長征精神的發言稿 篇16

漫漫長征路,一去八十年。

英雄多已歿,子孫成蒼顏。

迢遙兩萬裏,遭逢一夜間。

初戰王母渡,再穿封鎖線。

沿路埋屍骨,到處是烽煙。

遵義開大會,毛公挽狂瀾。

輾轉湘桂滇,迂迴赤水澗。

運籌草莽中,拔營金沙畔。

壯士輕生死,哀殤赴國難。

小舟浮弱水,星火可燎原。

猿猱悲歧路,烏雲暗雪山。

雪山寒風起,戰士多凍死。

死者是何人?無非兄與弟!

渾身已無力,欲哭冰凝涕。

八月入泥窪,夜夜飛雪花。

嘗聞豺狼吠,身後啼烏鴉。

人人食野草,將軍殺戰馬。

日月同在天,草地愁無邊。

心懷凌雲志,誰畏蜀道難?

激戰臘子口,抬頭望延安。

三軍會師後,天下轉坤乾。

幾度風雲變,一朝換河山。

浮沉誰是主?成敗皆宿緣。

縱橫前車鑑,大義在人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yanjiang/jingxuan/7xgz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