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在全縣新農村建設流動現場會上的講話

在全縣新農村建設流動現場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在全縣新農村建設流動現場會上的講話

今天上午,我們利用了半天的時間,採取“現場看、實地聽、交流議”的形式,組織與會同志實地參觀學習了陳營鎮、上坊鄉、青雲鎮幾個新農村建設點典型。相信大家會有不少感觸和啟示。總體感覺,5個村的建設成效都非常明顯,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力度大、有特色、可借鑑”。講力度大,就是5個村整治建設的氣魄大、投入大、手筆大,所以講力度大;講有特色,就是這5個村點依託各自的生態、人文、區位等資源條件和自然基礎,做靚了村莊,做成了精品,做成了不同風格建設模式,所以講有特色;講可借鑑,就是5個村點的思路、舉措、抓手,對大家開闊眼界、拓展思路、完善舉措,具有較強的啟示作用,所以講可借鑑。

縣委、縣政府對開好這次流動現場會非常重視,會議規格開的很高,把鄉鎮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成員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都請來參加,而且高清書記、程文縣長放下其他很重要的工作參加這個會,充分表明了縣委、縣政府對繼續推進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清潔工程的信心和決心。剛才沈曉明同志代表湖雲鄉作了新農村建設典型發言,等一會,高清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一定要認真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我圍繞“為什麼要開現場會”、“現場會學什麼”和“會後怎麼幹”,講三點意見

一、為什麼要開現場會

當前,各項工作任務非常繁重,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開這個流動現場會?是因為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到了非抓好不可的時候。

一是上級有部署。全省新農村建設五週年和農村清潔工程一週年表彰大會於今年8月份在贛州召開,會議在參觀學習贛州幾個新農村建設典型的基礎上,全面總結了我省五年來新農村建設的經驗,以及一年來農村清潔工程的成效,研究部署今後下一階段的工作。既是一次集中展示全省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清潔工程階段性成果,交流經驗、表彰的總結會,也是一次再動員和再部署的鼓勁會。我們今天召開這個大規模、高規格的流動現場會,就是要促進大家認清形勢,動員大家把認識和行動上進一步統一到全省新農村建設五週年和農村清潔工程一週年表彰大會的各項要求上來,進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和舉措,不斷提升工作水平,紮實推進這兩項工作的開展。

二是形勢有需要。我縣新農村建設從XX年開始歷時五年,成效還是不錯的,連續幾年獲全省全市表彰。但是隨着工作的推進,一些兄弟縣市走在了我們前面,就拿同屬濱湖區的兄弟縣市來説,鄱陽縣是新農村建設工作有史以來,連續幾年蟬聯省市新農村建設先進縣桂冠;從未拿過省市先進的餘干縣,這次新農村建設五週年表彰也拿了“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的大獎。現在全省全市抓這兩項工作都在競相推進,“前有標兵,後有追兵”,形勢咄咄逼人,稍有懈怠就會落伍掉隊。因此,大家一定要認清形勢,看見差距和不足,不要我們自己和自己比、今年和去年比有進步就自我感覺良好,而是要放置到與周邊兄弟縣市比較的大環境,放置在全省全市的大格局去比拼。

三是自身有差距。據前不久全縣新農村建設交叉督查的情況看,各鄉鎮總體成效較前一階段有進展、有變化,培育了一批典型,也打造了一批亮點,特別是湖雲鄉採取各個突破的辦法,在整治建設上加大力度、捨得投入,實現了整體工作平衡推進;齊埠鄉通過組織各村點理事會外出學習經驗,借鑑兄弟村點的先進經驗,項目實施也取得了較大突破。但對照全年預期目標,我縣新農村建設整體進度仍夠平衡。造成新農村建設的不平衡的主客觀因素很多。從基礎條件看,各鄉鎮推進新農村建設經濟實力、農民素質、基礎環境等各方面條件不同,起跑線不一樣,致使工作進展不平衡。從幹部服務看,一些鄉鎮、部門抓新農村建設的新鮮感下降,工作激情鋭減,缺乏韌勁、鑽勁和闖勁,工作方法單一,作風不夠深入;從組織領導看,一些鄉鎮的領導和結對共建部門,沒有把這項工作當作一項中心工作、重要任務放在心上、擺在位上、拿在手上。從項目推進看,核心的“三改”,改路羣眾積極性高,改水羣眾也能接受,改廁效果依然不夠明顯。這些問題如不妥善解決好,勢必影響在省市考評中的創先爭優,需要通過這次現場會研究加以解決。

二、現場會學什麼

為什麼現場會選擇在這些村召開,是因為這些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做到了先行一步,彰顯了特色,打造了亮點,帶來的變化讓我們看得見、摸得着,可以學、可以推。概括起來,5個村的經驗值得大家借鑑:

第一,認識到位重視的好。今天大家看到的現場,能夠搞得比較好,首先是黨政重視,認識到位。陳營鎮在資金投入舍得投入,不僅鎮財政落實新村辦工作經費1萬元,安排了16萬元資金用於獎勵年度評比獲前三名的先進村點,對每個新農村建設點綠化也予以4萬元扶持資金,有效調動了村點創先爭優和新村辦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其次是村理事會認識統一,行動迅速。上坊鄉細港楊家村理事會辦事得力,從自身實際出發,想盡辦法,從農民羣眾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事情入手,突出重點,克服困難,發動羣眾,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村莊面貌經整治後變得煥然一新。

第二,建設模式定位的好。今天參觀的5村對村點建設定位比較科學,比較準確。陳營鎮鄒阪的上屋、下屋和馬家四方崗定位為聯村整片推進模式、通過聯村整片搞建設,已將三村連成了一體,做到了山水和文化相融,基礎設施共享性,且片區設有醫療服務站、國小、電信網點、商店和文化娛樂場所和設施,社會服務功能齊全,體現的是新農村社區風貌。上坊西港楊家定位為田園生態建設模式,通過延續村內良好的自然風貌和生態庭院,搞好“三改兩普及”和垃圾處理,使環境更優美,人居更舒適,體現了鄉村特有的生態風貌。上坊鄉西山蔡家新村定位為集中建房型建設模式,建成了3排48户連棟別墅小區,體現的是現代時尚的風格,陳營鎮郊區史家阪定位為城中村改造型,該村根據縣城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規劃改造村居,接上了縣城自來水、下水道和縣城下水道連為一體,拆除了影響村內的違章建築物,興建了小型廣場,體現的是農民生活品位和村莊的文化底藴。

第三,籌資辦法選擇的好。5個村在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上,都能根據自身的實際,確定一套可行性的籌資辦法。上坊細港楊家村通過拍賣山場籌集了一大批資金用於新農村建設;上坊鄉西山蔡家村建設農民別墅小區,爭取新農村建設用地政策,沿清珠線專門劃出一塊土地,出讓給農民建房,按建房面積每平方米確定籌資標準,向建房户籌集相應資金用於水電、綠地、下水道等基礎配套設施。郊區史家阪村則利用村內的人脈和地理優勢,促成縣醫院、藥監局、疾控中心等相關單位出資支援整治建設。我們其他鄉鎮的村點也有資源、區位和人脈優勢,關鍵要看大家在籌資方式上如何立足實際,開動腦筋。

第四,幹部服務開展的好。特別是縣掛點領導和結對共建單位從確點開始到實施推進,都親歷親為,如果不是各級領導這麼重視,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好的效果。鄉鎮新村辦也配合村理事會,從宣傳、規劃、籌資到實實在在推進等各個環節都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通過幾個月的共同努力,真正把5個村建成有特色、可以學、能推廣的新農村建設樣板村。

第五、主體作用發揮的好。5個村在發動羣眾參與新農村建設中想了不少辦法,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做到政府推動、能人帶動、羣眾主動,給羣眾帶來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村民也通過整治建設給村莊帶來的變化,看到了黨委、政府是真心實意幫助羣眾搞建設、謀發展,從而調動了村民參與的積極性,紛紛出錢出力,形成了上下聯動齊心抓的良好氛圍。

三、會後怎麼幹 

當前,新農村建設處於衝刺階段,如不抓緊抓實,勢必在省市考評格局中淘汰出局,創先爭優也會成為一句空話。衝刺階段的工作怎麼抓,我認為,關鍵要把握好“五個三”。

1、算好“三筆賬”:政治賬、資金賬、時間賬。一是算好政治賬。新農村建設點和農村清潔工程是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和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很重要的抓手性工作,事關廣大農民切身利益,是一項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一定要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力戒盲目追求高起點、高速度,杜絕短期行為和急功近利,決不能出現豆腐渣工程,堅決杜絕"老百姓今年拍手稱快,明年指鼻罵娘"的現象,即使各項工程不可能讓老百姓終身受用,但也要保證長期受益,使百姓真正地享受到新農村建設成果。二是算好經濟賬。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切忌盲目鋪攤子,堅決杜絕修門樓、做鋼管廣告牌等奢侈浪費行為,搞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要建立資金台賬,村裏已經花了多少錢,做了多少事,要做到心裏有數。還要做什麼事,需要多少資金都要謀劃好,確保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要按照驗收要求先把規定動作,再考慮興建小型廣場、老年活動中心和安裝健身器材等自選動作;三是算好時間賬。如何確保在檢查驗收前,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大家要有緊迫感,倒排工期,加快進度。要逐事逐項安排時間,明確進度,落實好責任人,細化到天,落實到人頭,確保按期完成任務。特別是要對一些地方施工力量不足,各地鄉村幹部要積極協調,也可以在尊重羣眾意願的基礎上,由鄉村統一組織力量進行突擊施工。

2、突出“三重點”:即六改四普及、村莊綠化、垃圾處理。六改四普及”和“三綠一處理”是新農村建設的“規定動作”,也是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各鄉鎮要對照檢查驗收標準,逐一排查,補缺補差,完善提高,務必取得明顯實效。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核心的"三改兩普及"(即改路、改水、改廁) 要以“雙百一九雙十”為評判標準檢驗工作成效。。改路、改水率必須達到100%以上,户廁改造率必須達到90%以上,這三項工作一定要深入,户用沼氣在10口以上、太陽能普及不少於10台,人畜分離和一些空心房的拆除一定要徹底;村點綠化方面:要對重點部位實施 “四看”,即一看村邊綠化、二看路邊綠化、三看村莊公共場所綠化、四看農家庭院綠化;農村清潔工程方面:繼續推行“一用二集三收四處理”的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抓好“一桶一袋一池一屋一員”(一桶:易降解和不易降解一組垃圾桶;一袋,廢舊電池收集袋;一池:一户一個沼氣池或漚肥池;一屋:每村建一個垃圾分類棚屋;一員:每村按50户配備一個保潔員)的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村莊長效保潔工作機制,實現村內可視範圍看不見亂堆亂放和垃圾污染。以上要求,各鄉鎮務必把握好,把今後工作精力、建設資金重點向這幾方面傾斜。

3、健全“三機制”:責任機制、考核機制、督查機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很重要的一項任務是要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機制,保證新農村建設健康有序推進。一是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制。實行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主要抓,各掛點領導、幹部分頭分片抓的責任機制,推行“三包”責任制(領導包村,駐村幹部包點,村組幹部和理事會人員包户),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管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運行機制。二是建立健全目標考核責任制。縣委、縣政府將把新農村建設作為目標責任制考核和領導班子、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年末按照責任目標,對照工作任務,對各責任單位進行考核,敲鐘問響,跟蹤問效,嚴格兑現獎懲。三是建立督查機制。縣委督查室、政府督辦室和縣新農村建設工作辦公室要加大新農村建設的督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各單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反饋,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4、把握“三關鍵”:農民主體、部門幫扶、幹部服務。一是發揮好主體作用。要接受好農民監督,貫徹好“三公開”制度,要多聽取農民羣眾意見,善於採納和引導,把民主管理和羣眾工作做實做細,着力喚起羣眾自覺參與、自建家園的熱情,強化農民主人翁意識,真正實現農民自我建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尤其在相應機制上要做實。農民自主建設熱情激發了,村點工作局面就能化被動為主動,新農村建設點預期目標就能夠順利實現。二是發揮部門幫建的作用。各掛點單位和企業要細化幫扶工作方案,明確幫扶措施,多為幫扶村點出點子、想辦法、拿主意,幫助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相關部門思想一定要統一,步調一定要一致,要通力配合,為新農村建設多爭取銜接項目。三是發揮幹部指導服務作用。各鄉鎮要緊繃這根弦,每星期都要對各點上的包村領導、村支部書記、理事會長等有關人員定期調度,及時解決好點上存在的一些具體困難和問題。有關業務指導和項目實施,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完善技術指導,強化施工隊伍培訓,完善隊伍管理辦法,杜絕吃拿卡要現象,杜絕問題工程出現。

5,推進“三結合”:點與面、軟件與硬件、幹好今年與謀劃明年。一是做到抓軟件與抓硬件相結合。要在做好“六改四普及”和“三綠一處理”以及文化體育設施等硬件性工作的同時,兼顧做好制定理事會、產業發展、村莊保潔制度、制度、村規民約等各項制度並統一上牆,資金使用管理一定要建好台賬並定期向村民公開,要創新有形的宣傳形式和載體,按照“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羣眾”的“三貼近”要求,採取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村入户宣傳,確保入眼、入耳、入心;二是做到培植點上經驗典型總結與帶動面上工作相結合。要善於總結,確保以經驗典型總結與培植帶動面上工作上層次上水平。着重從整村推進、單項建設、管理創新、先進團隊、模範人物五個方面挖掘和培植典型,抓好示範引導,以點帶面,力求推動我縣新農村建設工作上層次、上水平。要主動走出去,到附近成功村點學習,學習先進經驗,借鑑優秀村點的好做法、好措施。三是做到幹好今年與謀劃明年相結合。從元月份開始就要啟動明年的選點定點工作,明年的選點工作怎麼抓,初步有個思路和設想,調劑點儘量做到“四傾斜”:向對今年做到好的鄉鎮和村點傾斜;向主要交通沿線村莊傾斜;向積極性高且村點籌資能力強的大村傾斜;向產業、生態、房型佈局等基礎條件好村莊傾斜。

同志們,衝刺階段的工作任務非常繁重,我們一定要以全縣推進創優爭先“百日行動”和這次流動現場會為契機,認真學習和借鑑觀摩學習點的經驗和做法,一步一個腳印,一環緊扣一環,切實加快推進步伐,確保全年新農村建設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努力在全省全市考評格局中實現創優爭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yanjiang/fayan/ynqp7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