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政協大會委員代表發言

政協大會委員代表發言

XX年我縣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了做強畜牧產業、做優奶畜品牌的戰略重點,XX年縣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奶畜業發展的決定》,縣第xx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快果畜業發展的決議》,提出了加快奶畜業發展,建設十萬頭奶牛基地,成為西部奶畜強縣的奮鬥目標。四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堅持走“優先發展奶畜”的思路,堅定實施“果畜強縣”的戰略推動下,我縣奶畜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現已成為**省三個奶牛重點縣之一。

政協大會委員代表發言

一、發展現狀

目前我縣奶畜業發展執行的主要優惠政策有:改建成一個標準化奶牛場、小區,存欄奶牛達到200頭以上,獎勵15萬元,新建成一個標準化奶牛場、小區,存欄奶牛達到200頭以上,獎勵20萬元;奶牛場購買擠奶設備、牛奶冷藏設備,飼料收穫、加工機械等享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於購買奶牛每頭貸款1萬元,貼息500元,配種用的普通凍精細管,每支補助15元,性控凍精細管每支補助50-100元。

畜牧獸醫體制改革方面,成立了“**縣畜牧獸醫局”,為政府直屬事業局,下設畜牧技術推廣中心、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動物衞生監督所三個業務單位。鄉鎮在編的畜牧獸醫人員工資基本得到了落實。飼料青貯技術得到了全面推廣。全縣各部門、各鄉鎮實行包扶牛場、小區,共拿出3000萬元支持引進澳大利亞良種奶牛3000頭。

截至目前,全縣奶牛存欄2.4萬頭,建成規模化奶牛場、小區104個,其中達到農業部部級標準化奶牛場2個,省級標準化奶牛場1個。今年一次性引進澳大利亞純種荷斯坦奶牛3000頭,是**省唯一的一次性引進澳牛最多的縣。

二、存在問題

(一)存欄規模不大。全縣目前奶牛存欄中泌乳牛還不到一萬頭,正常運轉的50個奶站日產鮮奶不到40噸,平均每個奶站日產鮮奶僅0.8噸,離設計目標還相差一半。日產鮮奶不足1噸的奶牛場、小區35個,佔到總數的70%,存欄規模小,設施得不到最大化的利用,奶牛飼養的效益凸顯不出來。

(二)優質青乾草匱乏。優質青乾草主要指苜蓿,目前全縣80%的奶牛場和小區還沒有給奶牛飼餵過苜蓿。飼養上以精料、青貯飼料、麥秸、玉米稈為主,久而久之導致奶牛疾病多,產奶量低。

(三)畜牧獸醫人員短缺。我縣奶牛場、小區目前主要缺少三方面的人才:一是奶牛的人工受精員,二是獸醫員,三是牛場的生產管理員。這些人員是一個奶牛場管理和技術上的核心力量。由於上述人才短缺,致使部分牛場管理混亂,飼養管理水平低,牛病多,配種難,效益低。

(四)奶牛的兩病檢測還不到位。由於一些奶場負責人的認識不足,加之檢測的專業技術人員少和儀器設備落後,個別牛場、小區還有點發的布病、結核病。

(五)奶源管理亟待加強。全縣奶源銷售缺乏統一的組織,牛奶質量缺少第三方檢測機構。單獨一個牛場因牛奶質量、價格方面的問題難以與乳品企業平等協商。

三、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提一下幾點建議:

(一)堅定信心,繼續穩定和完善現有的扶持政策。我縣奶畜業發展已初具規模,有了好的基礎,工作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在全省位於前列,XX年有望列入省上奶牛標準化示範縣,到時每年將有1000萬元的扶持資金,縣上應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從政策完善、資金扶持、人才支持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為奶畜業發展提供系列化優質服務。

(二)轉變從業觀念,增加農民收入,讓更多的農民投入到奶畜產業之中。從國家宏觀層面上來講,奶畜業發展首先是滿足人們對優質牛奶的需要,其次是從事此項養殖的農民致富;從奶畜產業發展的行業趨勢看,是由農户飼養最終走向規模化養殖場。按照奶牛場25頭奶牛需要一個工人計算,10萬頭奶牛可吸收本地農民工4000人,圍繞飼養、飼草種植、加工、運輸、鮮奶銷售等環節,估計還可增加6000人。我們要轉變觀念,順應奶畜業發展的趨勢,使一部分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家庭的小規模養殖到牛場從事打工,這也符合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的新方向。

(三)堅定不移地走現代奶畜業發展的路子。抓現代農業,就包含現代奶畜業,設施奶畜業就是工場化奶畜業,標準化的、規模化的奶畜業。實施奶畜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符合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符合國家“xx”發展規劃。縣上應圍繞總體規劃精神,結合實際,制定出科學詳實的奶畜業發展規劃,使之更具指導性、操作性、實用性。

(四)大力發展飼料種植業,切實解決奶畜業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奶畜業發展帶動了種植業結構調整,要在全縣大力推廣青貯玉米、紫花苜蓿種植,按照一頭奶牛一畝苜蓿,二畝玉米計算,全縣奶牛存欄達到10萬頭時,應該種植青貯玉米20萬畝,按照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畝產小麥300公斤、600元,青貯玉米4000公斤、800元,畝年收入達到1400元;種植紫花苜蓿10萬畝,按照每畝年產幹苜蓿700公斤計算,畝收入1400元。這種種植模式簡單有效,既便於機械化操作,又有利於勞動力的轉移。

(五)加大畜牧獸醫人才培訓力度,為奶畜業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持。可結合扶貧項目培訓、職業技術教育、招收一部分青年去大專院校進行深造等形式,滿足我縣奶畜業發展的人才需求。通過奶畜業發展,在我縣培養出一大批畜牧獸醫技術人才,尤其是奶牛場的管理員,奶牛的人工受精員,牛場的獸醫員。此外,還可借鑑****輸出大棚技術人員那樣,使我縣在兩三年後,也能輸出一批奶牛方面的技術人員去外地掙錢。

(六)學習新技術,推廣新經驗,讓奶畜業發展常抓常新,亮點不斷。

我縣奶牛飼養管理中精粗飼料搭配不合理的問題,通過tmr飼料混合機械推廣,完全可以解決。奶牛的性別控制技術是世界上的先進技術,在進口澳牛中積極推廣性控凍精,是快速擴繁良種奶牛的最好途徑,建議縣上在這方面出台優惠政策予以扶持。

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全縣各級幹部和羣眾的共同努力,只要我們堅持走奶畜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的路子,建設十萬頭奶牛基地,成為西部果畜強縣的目標就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yanjiang/fayan/mm8ol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