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心得(精選4篇)

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心得(精選4篇)

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心得 篇1

“學風建設需要教、學、管三管齊下,而且必須長期堅持不懈,持之以恆”,3月14日人文與發展學院分黨委副書記景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該院學風建設工作做出瞭如是概括,並就教、學、管三個方面的工作分別進行了介紹。

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心得(精選4篇)

學風建設首先要考慮的是,教師如何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上去,這就是“教”的問題。據景發介紹,人文與發展學院在師資力量相對比較薄弱的情況下,正在逐步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教”的質量。包括加大引進人才的力度,加大對一線教師的業務培訓力度,加強開展教師的教學研討工作。另外,還逐步形成了針對教師教學的考核審評制度,對教師的責任心、教學態度、教學水平等進行評價。按照學院04年5月第一屆教代會已經通過的《關於加強人文與發展學院學風建設的方案》,學院學生工作系統將組織學生每個學期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開展評價,對於連續兩次被學生評價為不合格者,學院將暫停其教學活動。學院一系列的工作相信對於此激勵和約束教師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為,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為學生傳授知識並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有積極的作用。

抓學風,第二個因素是“學”的問題,也就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問題。人文與發展學院的學生羣體有一些鮮明的特點,他們思想活躍,對於參與社會工作等歷來都有很高地積極性,但同時也因為進入大學時第一專業志願率較低,專業調劑率教高,而且由於社會對學院認知度不高造成的畢業生就業難等問題一直使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受到影響。針對上述問題,人發學院開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包括長達一年的“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和各類獎懲機制。

為幫助新生儘早適應大學生活,熱愛所學專業,人發學院從03級新生入校開始,就制定了長達一年的系列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分為“認識大學、熱愛專業、端正態度”、“認識自我、關愛自我、明確目標”、“我看大學的方方面面”三個階段開展。教育內容包括“專業動態、前景”、“人格傾向和心理調試”、“職業生涯規劃”、“人與社羣”等等。通過近兩年的工作,入學教育的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在獎勵機制上,人文與發展學院主要抓住獎學金評定和優良學風班建設兩項工作,努力在全院營造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關於獎學金的評定工作,景發説:“我院對獎學金的評定從04年開始進行了新的調整,打破了以往以班級為單位的的平均主義,而是以同年級同專業的所有學生為競爭單位,這對於同學們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學風競賽大有好處。”而對於優良學風班的建設,人文與發展學院也有自己的特色。景發説,從04年開始,學院將學校規定的優良學風班的比例由原來的20%擴大到60%,前20%為校級優良學風班,後40%為院級優良學風班。被評為院級優良學風班的班級可以一次性得到獎金600元,而校級的在學校獎勵之外,學院也會增加200—300元不等的獎勵。此舉大大增加了優良學風班的建設效果。

在“管”的方面,景發介紹説,人發學院建立了以分黨委、分團委、學生會、班主任、學生助管、學生黨員為主的一支抽查隊伍,定期不定期抽查課堂和宿舍,以抽查宿舍為主,將抽查情況認真詳實記錄並直接與班級和個人的獎懲掛鈎。景發説,有些人認為大學生沒有必要去“管”,但從實際情況看,“管”又是必要的,不管絕對不行,需要討論的問題僅是如何管的問題,而不是要不要管的問題。

關於學風建設,景發説,他最想説的話是:“要真抓實幹,切忌走過場;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併為之建章立制;要不斷分析學風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並實事求實的採取相應的治理措施;各學院情況不同,抓學風的辦法和着力點也可能會不大相同。”景發最後仍然強調説:“抓學風,應該同時注重‘教’、‘學’、‘管’三個方面,否則,從長期來看,效果可能會受到影響。”

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心得 篇2

學風是一所大學精神文化的主要體現,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資源。學風一方面體現着學生在校學習生活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和行為風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師教風師德、治學態度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反映。當前,進一步加強我校學風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用什麼樣的思想和輿論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的問題,關係到學校在社會樹立什麼樣的形象,展現什麼樣的風貌的問題。當今社會中,科學道德問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各種學術造假問題屢禁不止,面對現在這種學術混亂的局面,我們研究生應該如何自處呢?

我們應當把這種不正之風扭轉過來,要正確樹立科研誠信意識,提高科學道德素養,形成風清氣正、求真務實的優良學風,營造有利於自主創新和人才成長的科研環境,我們要發揮積極作用。

鍾南山院士曾指出當前科研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浮躁,不踏實,目前很多國際專業學術雜誌主編批評中國某些科學研究論文存在的“四宗罪”:倫理問題、造假問題、抄襲問題、一稿多投問題,我們研究生應清醒地認識到:科研誠信是科學事業發展的基礎、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保證,我們應當掌握科研工作規範,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

科學技術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而且不斷豐富和發展求真求實的科學文化內涵,形成了以科學精神為精髓的人類社會的共同理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中,從擺脱中世紀的矇昧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到近代工業革命的興起乃至20世紀以來新技術革命浪潮引領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學精神不僅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杆,千百年來一直深刻影響着人們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追求。

加強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應當從科學精神、科學道德、科學倫理、科學規範四個部分分別展開。科學精神是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貫穿於科研活動全過程的共同信念、價值、態度和行為規範的總稱,包括追求真理的信念、用於探索的精神、遵循實證的方法,講求理性的態度。研究生應當從求真、實證、進取、協作、包容、民主、開放、理性懷疑等方面努力,提高溝通交流能力,正確處理利益、榮譽、道德和倫理等關係,拓展對物質世界、生物界和人類的認識,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結構。

科學道德是社會道德在科研活動中的表現,主要指科研活動中的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和應該具備的道德素質,既表現為科研工作者在從事科學研究活動時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體反映在指導科研工作者正確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互相關係的行為準則或者規範之中。科學道德主要包括求真務實、實事求是;自覺抵制弄虛作假、浮躁浮誇等學術不端行為等。我們應該在學術研究和知識學習中,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形成良好的學風。

科學倫理指科研人員與合作者、受試者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倫理規範和行為準則,考察的是科研人員自身的道德修養、品行和誠實及杜撰、抄襲、剽竊及學術不當行為產生的根源、表現、危害及對策。我們應當努力學習許多專業以外的知識,包括歷史、哲學、社會學、文學、宗教和倫理學等幫助自己認識自我。

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心得 篇3

我校貫徹執行中國科協、教育部《關於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的通知》,在校內展開了一系列提高學術道德、改善學風建設的宣講和彙報活動,要求全體師生積極參與認真學習,深刻了解提高學術道德、搞好學風建設對高校教學與科研的重要性,及其對個人學術生涯良性發展的重要意義。在這場生動又深刻的報告會中,我作為一名二年級的的碩士研究生感受良多、受益匪淺。

道德是規範社會成員行為的準則,高的道德標準造就卓越的人格品質。學術道德對於一名學術研究者而言也是如此,恪守學術道德我們的學術研究工作才會有生命力,才能鑄就一名學者高尚的學術人格。當今社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觀念已經作為主流思潮深入人心,通過發展經濟來提高大眾生活水準、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但是如果膚淺的理解這個觀念就很容易使人們陷入盲目追求經濟而不顧道德建設的地步,使得人心浮躁、為求名求利而不擇手段。對於一名學術研究者,一旦被這種思想所蠱惑,就將必然的喪失學術良知,作出有違學術道德的事情。近幾年,不斷有高校教授甚至是一些身居要位的領導被曝出抄襲等種.種醜聞,這也使得他們的為自己行為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這些事實教育了每一個學術工作者,學術的生命力在於求真求是求實,每一位科學工作者他工作的神聖之處正在於,他們正在使用人類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來揭示這個未知世界的下一個真相,而這個過程有不得半點弄虛作假,那些搞科研不為科研只為名利的淺薄思想只會讓他付出慘痛的代價。

對於一名學術研究來言是如此,對於整個國家的學術建設而言也同樣是如此,科研以及學術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發展潛力所在。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成熟呃學術管理制度,沒有成熟的學術規範思想,這個國家就必然產生出學術道德低下學術品格卑劣的學術工作者,這對於一個國家的學術建設而言打擊將是致命的,一方面一些東郭先生濫竽充數在構築學術大廈時弄虛作假,用假數據假實驗蒙哄過關騙去科研經費,修築出許許多多的豆腐渣工程,極大的浪費了國家資源也降低了這個國家的學術信用度,貶低了學術的神聖性,對以後的培養學術人才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另一方面,那些有能力有成果的研究者也可能出於個人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出賣學術成果,幫助東郭先生們濫竽充數。這種行為其後果與前者同樣惡劣。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網站,明目張膽明碼標價貼出代寫學術論文的廣告,有的甚至發展成為產業鏈條,這種毫無學術道德可言的行為,對於整個學術環境的破壞是不容小覷的。所以科協和教育部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活動是極其必要和及時的。

作為一名走在學術工作起步階段的碩士生,我深深地理解到,提高自身的學術道德是何等重要,我們也許是籍籍無名的小輩,也許是無甚成果起步者,站在學術殿堂的門口仰望這座不朽的建築,這一刻我們應該告誡自己:學術工作是神聖的,無論出於何種目的何種原因,作為一名學術工作者,都要捍衞學術的神聖性,在學術研究的崎嶇小路上堅持求真求是求實求精的原則,絕不弄虛作假絕不助長學術上的不正之風,從工作中的點滴做起,為鑄就高尚的學術人格而積極努力,為取得不朽的研究成果而不懈追求,而這也正是每一個從事或即將從事學術研究的人應盡的義務。只有做到了這些,有一天我們才有資格走進學術殿堂,為建設它而貢獻生命。

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心得 篇4

學風建設是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的重要標識,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

學風是學習者在求知目的、治學態度、認識方法上長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的精神傾向、心理特徵及其外在表現。從廣義上講,學生的學習風氣、教師的治學風氣、學校的學習氛圍都屬學風的範疇;從狹義上講,學風主要指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綜合表現。

就其存在而言,學風瀰漫於無形,卻可觀察與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學風不僅影響到當前的教學效果,影響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而且對學恆長遠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作用。一所學校的學風是其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的重要標識。學風是學習者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具體體現。學習者在學習中持有什麼樣的個人動機和求知目的,取決於其追求什麼樣的生活目標,信奉什麼樣的精神信仰,從上什麼樣的價值取向。憧憬什麼樣的社會前景。學風所表現的精神傾向無疑與人才培養目標中最核心的起主導作用的部分緊密相連。

學風是學習者治學態度的具體體現。學習者在學習中有無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在日常學習中能否以滴水穿石的恆心,深入鑽研,尋根究底?還是急功近利,淺嘗輒止?在前人的學説和成果面前能否以破舊立新的勇氣大膽質疑,尋求突破?還是恪守舊説,亦步亦趨?在已經取得的成績面前能否保持赤子之心,不驕不躁,謙虛誠實?還是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在學習中能否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博採眾長,切磋砥礪?還是自高自大,文人相輕?這一切不僅反映出學習者人格的劣勢、志向的遠近,更關係到能否最終成長為國家和民族的科技精英。

學風是學習者治學方法的具體體現。學習者有無科學合理的治學方法?是在深刻理解基礎上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還是尋章摘句,引經據典,一知半解?是以創新為旨,注重批判與繼承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是拘泥於細枝末節的精確,熱衷於術語、化淤的新奇?是侷限於抽象理論體系的把握,還是既注重於理論邏輯體系的構建,又致力於重大現實問題的解決?這不僅反映出學習者科學素養的高下、學術造詣的深淺,更關係到其創造能力的大小和創新活動中的後發力。

學風建設是一項長效工程。學風是學習者的世界觀、方法論及相關心理素質發展到一定成熟階段或者已經表現出穩定趨向是形成的。其發展過程雖然會有突變和飛躍,但更多是漸進、累積的過程,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優良學風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精心培育,來不得一時一事的鬆懈;而優良學風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學習者獲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長效性的做學問、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導和實踐途徑,是其受益終身。

學風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學風是師生在治學目的、態度方法上長期形成的具有鮮明的傳統特色和顯著的共性特徵的精神傾向、心理素質和行為特徵,表現為一種可以強烈感受個人心理形成的積極影響,造成一種相互激勵、互相促進的強烈氣氛;可以利用精神力量的滲透、感染作用,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潤物無聲的薰陶;可以憑藉羣體行為對個體的約束、規範作用,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這種小環境的積極影響,可以使學校各種教育活動功能放大,因此,學風又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

大學學風是大學最高理想和信念體現,是凝聚全校師生員工的動力源泉。隨着大學從社會邊緣走向社會中心,大學不僅使教學、科研中心,也日益成為傳播和創造先進文化的中心。因此,大學學風不僅是社會風氣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影響社會文化的重要因素。建設優良的學風,不僅可以講話校園空氣,還會作為推動社會先進文化發展的核心力量,對社會風氣的改善產生積極影響。

綜上,加強學風建設是大學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任務,應該長期不懈地高度重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xuexi/ejnkz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