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1

8月10日凌晨,9號颱風“利奇馬”在浙江省温嶺市沿海登陸,隨後一路攜風帶雨,給300公里外的安徽省績溪縣東北部帶來強降雨。其中,降雨量最多的荊州鄉,3小時內降雨量就達到了96.5毫米。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這場暴雨導致荊州鄉多處山體塌方、道路中斷,33歲的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李夏在抗台搶險中突遇山體塌方,不幸遇難。

8月9日15時

荊州是績溪縣最偏遠的一個鄉,這裏工作的幹部沒有上下班的概念,通常一待就是5天。以往週末會回縣城和妻子團聚的李夏這周沒有回家,從5號接到颱風預警,他就一直密切關注“利奇馬”的動向。

在山區,比暴雨更可怕的是它所導致的山體塌方。荊州鄉全體鄉鎮幹部都整裝待發,堅持值班值守。

“9號下午3點,李夏書記打電話給我説他這周留下來加班,讓我召開村兩委會,通報颱風情況。”下胡家村黨支部書記胡嚮明認識李夏半年,是朝夕相處的同事,也是陪着他最後時刻的人。

8月10日15時40分

雨越下越猛。

“敬老院進水了!”得知消息時,李夏剛剛和荊州鄉人大主席王全勝在下胡家五組看過,幾個人馬上往下胡家村敬老院奔去。

“不過5分鐘的功夫,水就從門外漫了進來,門口小道上的水已經沒過小腿了。”一起的胡嚮明覺得這次的水勢漲得太快了。把18位五保老人安排在二樓後,大門已經走不通了,李夏三人只能從敬老院背後的山上繞出去,繼續幫助其他受災村民,組織大家轉移。

在幫一户村民轉移時,李夏他們接到了一個電話:下胡家村口發生塌方險情。三人隨即趕到,徒手搬移路上的碎石,恢復道路暢通,讓救援車輛通過。

小塌方點邊有一棵大樹從山坡上滑下,將路旁電線壓倒在道路上。擔心水中的電線會導電傷人,三人決定去找工具和人手來處理。

行進途中,九華村的胡日紅母子正要往塌方地段去。“擔心我們觸電,書記他們就折回來把我們送了過去。”護送完兩人後,李夏想了想還是不放心,他拍了路況照片,將險情發在了荊州黨政領導幹部微信羣,“下胡家村土地廟這裏塌方,樹倒下來把路攔了,電線疑似被打斷……”此時,他聽到頭頂上方傳來“轟隆隆”的響聲。

8月10日16時00分

“那個聲音很響,有樹枝壓斷的聲音,還有石頭滾動的聲音……”胡嚮明和王全勝本能地意識到:塌方了!

山高坡陡,泥石流瞬間向下滑落。

跑在前面的胡嚮明跑出十幾米回頭看,只見王全勝被泥石流產生的氣流彈到了一邊,而李夏卻被裹挾着樹幹的山石推出了小道,“黑壓壓的一片一直往下壓。我感覺李夏在我後面一兩步樣子。我被氣流一把打倒,向前滑行了一兩米。爬了兩三步站起來之後,我一看,李夏不在了。”

兩分鐘後,第二次泥石流再次傾覆。這一次,路邊亭、大樹全都攔腰折斷,樹木、泥土、砂石、雨水全都倒下來。胡嚮明的腦子“嗡”的一下,他掏出手機趕快按響鄉黨委書記舒添魏的電話,“李夏被泥石流埋了!”

5分鐘後,第三股泥石流再次爆發,李夏的身影徹底消失在王全勝和胡嚮明的眼前。

8月10日23時40分

大雨下了一整天,直到夜裏11點半才停止。此時,危險還沒有解除,塌方處還陸續有小石頭滑落。

大面積停電、道路被毀壞,現場混合着泥土、石塊還有斷裂樹幹的堆積物,給搜救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會開挖掘機的人過不來,我們只能用手推車一點點清理堆積物。”

搜救持續了13個半小時,村裏很多人都跑來幫忙。由於擔心李夏人還被埋在土裏,大家的動作都很小心。

8月11日6時

“李夏找到了。”

這並不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結果。整整一夜已經過去,所有的人都猜到了結局。

11日6時左右,李夏遺體在下游約2公里的王仙莊村被找到。鄉里幹部前去為他做了簡單的衣容整理。遺體運往縣城時,在大水中曾被他幫助轉移的村民胡古今的妻子情緒十分激動,一邊哭一邊扶着車子跑出很遠。在她“好人有好報”的淳樸念頭裏,實在難以理解,這麼一位好乾部怎麼説沒就沒了。

記者手記

悲情發生後,我去到了績溪縣荊州鄉下胡家村,從那些和他朝夕相處的同事口中,瞭解了更多台風最後時刻之外的李夏。

時間倒回到去年12月,1986年的李夏調任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20xx年7月開始,擔任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縣監委派駐荊州鄉監察專員。

“工作踏實勤懇,對羣眾耐心細緻”是李夏生前共事過的同事對他的一致評價。

“村民有任何事情找他,他都是笑臉相迎。”村民胡六平從外打工回來只有2個月,但關於李夏,她聽鄉親們説了太多。”

75歲的汪雲安是李夏5個幫扶對象之一。每個月,李夏都會去探望他,幫着制定幫扶計劃,“他很照顧我的生活,對我很好。”

荊州鄉偏遠,妻子心疼他到艱苦鄉鎮工作時,他説了一句“工作總要有人幹。”

胡嚮明和我站在河對岸,塌方的山體看上去依舊觸目驚心。那天塌方堵塞的道路上,堆積物如今已被清理乾淨。胡嚮明看着李夏最後消失的地方喃喃道,“可惜了,就在塌方前幾秒鐘,他還在叮囑我們注意安全。”

“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這是李夏寫在微信朋友圈的個性簽名,如今卻成了他短暫但光彩一生的寫照。

李夏: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

李夏,男,漢族,安徽黃山人,1986年7月出生,大學學歷,20xx年9月參加工作,20xx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績溪縣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縣監委派出荊州鄉監察專員。今年8月10日,受9號強颱風“利奇馬”影響,宣城市績溪縣東北部普降大到暴雨,受災最嚴重的荊州鄉3小時降雨量達96.5毫米,山洪爆發、道路沖毀。在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遭遇重大威脅的關鍵時刻,李夏同志臨危受命、搶險救援,在轉移羣眾途中,突遇山體塌方,英勇犧牲,年僅33歲。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主題教育中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勇於闖出新路,省委決定,追授李夏同志“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追授李夏同志“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2

什麼是優秀共產黨員?李夏同志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做出了最好的詮釋。20xx年,李夏同志被調到最偏遠的荊州鄉工作,下到基層,一干就是八年,八年間,他撲下身子,滿腔熱忱,與人羣傾心交談,把人民羣眾當成自己的家人;八年間,他不畏艱苦,勇挑重擔;八年間,他敢於擔當,認真負責;“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這就是李夏,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了讓全體教師向李夏同志學習,合肥市慶平希望學校黨支部於10月16日下午組織全體黨員觀看《生如夏花——紀念優秀共產黨員李夏》先進事蹟教育短片,號召全體教師不改初心,向李夏同志學習。

全體黨員認真觀看,通過李夏的同事敍述,他的妻子和孩子的深情表白,李夏同志舍小家顧大家、勇於奉獻自己的高大形象立刻湧現在黨員面前,黨員們被李夏那種事事為民、甘於奉獻的精神所打動,熱淚盈眶。所有黨員深深意識到:在時代洪流中,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一刻也不能忘!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李夏,為新時代基層黨幹部樹立起了一座精神豐碑,也是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學習楷模。

向李夏同志學習:初心不改_李夏同志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雖然沒有趕上為新中國建立拋頭顱、灑熱血的艱苦歲月,雖然沒有親歷“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的輝煌時刻,作為六十年代生人的我伴隨祖國發展走過五十多年。在新中國即將迎來70華誕之際,再次來到黨校參加學習,重温入黨誓詞,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且聆聽了王清憲書記對**市發展的戰略謀劃……心中有太多的感悟、體會和激動。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己印象深刻的是通過“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衝破“兩個凡是”思想禁錮,開啟了改革開放新徵程。自己在建國30週年之際進入大學、成為“新三屆”的一員。四年學習之後的1983年走進社會、來到**市委黨校工作至今。

四十多年來,自己有幸親歷改革開放過程,成為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見證者。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農村聯產責任制改革後,“包字進城”、各領域進行了改革……隨着改革不斷推進,開放不斷擴大,祖國面貌發生鉅變,國民經濟從瀕臨崩潰的邊緣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五位一體建設縱深推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此時此刻,自己要更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要加強黨性鍛鍊。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明確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復興付出了巨大犧牲,創造了無數奇蹟。加強黨性鍛鍊,牢記黨的宗旨,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以此指導各項工作。

要堅持解放思想。要按照“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的要求,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打破慣性思維,克服守成心態,堅決衝破一切陳規陋俗的制度束縛,堅決打破一切不合時宜的條條框框,以制度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打開發展的新境界。

要不斷提高本領。要自覺提高學習能力、調查研究能力、決策能力、落實能力,加強實踐鍛鍊,擔當作為抓落實。圍繞善學、善謀、善作、善成,從“想透、説清、幹實

”提升能力素質,提高幹事創業本領,為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進而為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xuexi/9zzw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