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7篇)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7篇)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

“請問是小區支部嗎?我發現小區旁邊停了一張湖北武漢牌照的車輛。”“胡書記,我們單元電梯門口發現一灘血跡。”“胡書記,小區門口的網吧好像有人員出入,是不是已經營業啦。”疫情防控期間,胡紹萍幾乎每天都能接到類似的電話。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7篇)

“好的,我馬上組織黨員和物業保安到現場進行處理!”

胡紹萍今年52歲,是永定區彭家巷社區時代港灣小區黨支部副書記,小區疫情管控小組成員。自從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每天她都在上演“速度與激情”,和疫情賽跑,用實際行動守護小區居民的生命健康。

用初心守護居民健康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有居民反映小區門口停放一輛湖北武漢牌照的車輛,車主疑似已進入到小區居住,她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立即穿衣出門,和社區幹部、物業保安、衞生服務中心值班醫生一起逐幢逐單元逐户進行排查,經過幾個小時的走訪調查,終於在小區某單元內找到了從武漢來張家界女婿家過年的任先生和陳女士,她迅速將情況進行了詳細登記和上報,耐心細緻的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安撫情緒,並要求他們居家隔離,取得支持配合,一下忙碌到深夜才回家。

“她就是這樣,不管再晚再累,不把工作做完,心裏就不踏實,別看她50多歲的人,但是工作起來,跟年輕人一樣有激情。”彭家巷社區居委會書記覃照羣這樣評價胡紹羣。

用真心換取居民信賴

“疫情期間不聚會、不拜年,儘量不外出,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在疫情阻擊戰中,她組織黨員開展“敲門行動”,晚上下班後,由黨員組成的志願小分隊逐户敲門散發防疫知識宣傳單,面對面宣傳,心貼心守護,引導小區居民做好自我防護、科學防疫,並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瞭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和訴求,讓大家在疫情肆虐的寒冬裏感受到了絲絲暖意。

“黨員同志們真的是太貼心了,不僅上門送防疫知識,還送生活用品和口罩,更為我們送來的戰勝疫情的信心!”小區居民楊女士動情的説。

用耐心獲得居民認可

“您好,非常時期,非本小區的車輛禁止進入,謝謝您理解支持。”

“大爺,您別急,請配合我們進行一下出入登記和體温測量好嗎?”下班後,她幾乎每天都要到小區門口看一看,協助小區物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為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她組織黨員開展在小區大門口開展“守門行動”,每天安排黨員志願者到門口值勤、值班,和物業保安一起擔任疫情防控宣傳員、巡察員、聯絡員、信息員、監督員、勸導員,共同構築起防控疫情的鋼鐵防線。小區管控期間,有的居民不適應,有的居民不夠理解,存在焦慮、煩躁、恐慌等不穩定情緒,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穩定情緒,化解矛盾,熱情周到地為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為羣眾送上一副“心靈鎧甲”。

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個支部一座堡壘。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小區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模範帶動、黨員幹部踴躍參與、積極投身戰“疫”一線,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2

2月5日,細雨綿綿,寒風刺骨,在省道S219線__和__交界的__縣__鄉__邊際交界疫情防控檢查站上,一位手戴紅袖章身穿迷彩服的男子和一位身穿白大褂、手持體温測量器的女子正在忙着對來往車輛和人員開展檢查、測量體温,築牢當地疫情防控健康屏障。這就是__鄉副鄉長__、鄉衞生院醫生__夫妻倆。

疫情就是命令

挺身奔赴

__原是__鄉醫院院長, 20__年通過三類人員比選提拔為__鄉副鄉長。妻子__是鄉醫院醫生。疫情來臨,長期工作在公共衞生防疫一線的__夫妻把羣眾的身體健康牽掛在心,迎戰思想早已準備。

1月25日(大年七年級)晚上,__夫婦接到第二天返崗的通知。“疫情就是命令,我是共產黨員,你是醫生,我們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回單位。”__對妻子説。

1月26日(正月八年級)清晨,__夫婦還未來得及跟父母解釋,趁着小孩熟睡,就返回到工作崗位,踏上了疫情防控一線的“征程”。

戰場煉就擔當

迎難而上

根據__鄉黨委、政府安排,__擔任__鄉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__擔任鄉醫院發熱門診導診台主任和鄉政府__疫情防控檢查站體温檢測員。

面對鄉黨委、政府的安排,夫妻倆二話沒説,“比翼雙飛”奮戰在疫情防控前線。鄉疫情防控辦公室人員少,工作量大,__一人頂幾人,負責全鄉疫情防控調度、疫情摸排數據統計、資料台帳整理等工作,並駐村聯繫儒風村、塘頭村疫情防控,負責從武漢及外地返鄉人員的摸排、工作調度等工作。

1月23日,__本村的黃定江老人病故,其家人本想熱鬧體面地辦好這場喪事。__和妻子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挺身而出,回到村裏與黃定江老人地家人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講清不串門、不集聚、不聚餐的道理。通過耐心解釋,得到了其家人的支持理解,喪事簡辦成了黃定江老人家屬的具體行動,避免了一場大規模人羣聚集活動。

1月27日,__在回訪居家隔離觀察的譚何村何某某時,得知何某某有胸悶狀況,__馬上與縣人民醫院聯繫,第一時間把何某某送到縣人民醫院隔離醫學觀察。28日晚上11時,縣疾控中心對何某某血液檢測結果為陰性,__的心頭如一塊石頭落了地。之後,在居家隔離觀察期間,何某某的妻子打電話説家中斷了米菜等生活物品,__得知後,馬上把米菜等物資送到他家裏,讓其家人感到温暖。

鄉醫院醫護人員少,人手緊缺,妻子__除要做好醫院發熱門診導診、對發熱病人及返鄉人員檢測體温、登記台賬,發放口罩、宣傳資料等工作外,還要每天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對象電話回訪,詢問對象身體動態狀況,同時輪流到疫情防控公路檢查站測量車輛過往人員體温,十分忙碌。

1月28日,黑龍腳自然村村民黃某某身體不適,來到鄉醫院發燒門診,__為其測量體温有發燒現象,這引起了__的高度注意。在問診中,得知黃某某與其不久前從湖北黃岡市返鄉的小孩子密切接觸過,郭醫生馬上給黃某某送上口罩,並及時向村幹部彙報,把黃某某送回家,對其一邊進行居家隔離觀察,一邊採取藥物治療,很快消除了發燒現象。

同時,__還把每天自己掌握的數據台賬與丈夫__的數據對接,形成全鄉統計台賬“一盤”。春節以來,夫妻倆在疫情防控一線默默工作,不下“火線”,堅持戰鬥。

台賬精準無誤

當好參謀

2月4日,在__鄉疫情防控彙報會上,__把記在心頭的一組組精細、準確的數據在會上彙報。

“在這一組組精確的動態性數據台賬的背後,無不凝聚着__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胸懷全局,參謀有力的心血,也是夫妻倆攜手奮戰在一線作出的艱辛工作和無私奉獻的結果。”鄉黨委書記陳海斌説。

正是這樣,__在疫情防控戰場中,在村組是指揮員、戰鬥員,回到鄉辦公室是業務台賬統計員,為鄉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做好決策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資料台賬統計是疫情防控中一項動態性變化的精細工作,必須按照上級部門要求準確統計上報。”這是__掛在嘴邊的話。1月30日晚上,來回奔波一天的__早已疲憊不堪,22點40分,他的手機急促地響起來,原來是縣疫情防控辦公室電話通知,要在原來從武漢及其他城市返鄉人員彙總表中增添一欄“返鄉人員乘坐的交通工具名稱及車次”內容,且要求在當晚凌晨2時之前上報縣裏。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大,為讓這一數據按時上報,__提振精氣神,獨自來到辦公室,對原表格統計返鄉53人連夜打電話,詢問有關情況,耐心解釋説明,把一個個要收集上報的內容記下來,一直忙到凌晨1點50分,才把統計內容準確無誤上報縣裏。

1月31日,__在台賬統計中看到,前一天上報從湖北及其他城市返鄉人員是53人,加上當日新增5人就是58人,但發現最新統計表上只有56人,與應上報58人少了2人。__馬上查漏補缺,對一張張原始摸排台賬反覆核對,面對密密麻麻的數據、名字,__聚精會神地查看,最後發現__村從湖北返鄉人員中在上報數據表格中漏了名字。最後查出了表格相差2人的根由,很快把名字添上去,避免了一次數據差誤。

初春的__山區,寒風冷凜,細雨綿綿,在村頭巷尾、鄉村兩級衞生院、檢查路口等處,隨時隨地都有__夫妻倆在疫情防控一線忙碌的身影。疫情防控,確保了山區村民的健康,夫妻倆欣慰地笑了……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3

武漢擬“火線”提拔10名戰疫幹部,廣州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發展黨員70名,河南堅守抗疫一線的583名白衣戰士“火線”入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護人員、基層幹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中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分子,他們在戰疫最前線經受考驗、砥礪擔當,面向鮮紅黨旗浴火淬鍊、砥礪初心,展現着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本色。

千錘百煉的鋼最硬,風吹雨打的鬆最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快,感染範圍廣,防控難度大。越是嚴峻的鬥爭,越能考驗黨員的政治素質、黨性原則、初心使命。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守護人民羣眾生命為職責,以衝鋒在前、英勇奮戰為使命,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在疫情防控最緊張的時刻,許多黨員醫護人員、黨員基層工作者冒着常人無法承受的巨大風險和困難,扛起最危險、最艱鉅的任務,經受住了“火線”檢驗,盡顯人民情懷和英雄本色。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示:“對在鬥爭一線表現突出的入黨積極分子,可火線發展入黨。”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提出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考察、識別、評價、使用幹部的重要要求。開展“火線”提拔幹部、“火線”吸納黨員工作,意義深遠,影響重大。這是充實幹部隊伍和黨員隊伍、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必然要求,也能凝聚起先鋒示範、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火線”提拔、“火線”入黨,對黨員幹部個人而言,是一種崇高的榮譽,也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不管是於危難時搶救生命還是於細微處保障民生,不管是冒着風險靠前指揮調度還是辛勞工作日夜執勤站崗,一個個抗疫戰士,平日裏便是崗位上的先鋒,在“火線”經受靈魂的洗禮和非凡的考驗,更見真心和信念,更顯忠誠與擔當,經過黨支部研究同意、上級黨組織批准,在嚴格把關之下,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也為抗疫一線黨組織注入新的戰鬥力量。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火線”提拔、“火線”入黨,形成了崇尚英雄、崇尚實幹、崇尚奉獻的激勵導向,鼓舞更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敢於擔當、勇於衝鋒的黨員幹部湧現出來,在疫情防控一線形成了守初心、擔使命的戰鬥熱潮。當前,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廣大黨員、幹部需要像那些優秀共產黨員一樣,增強必勝之心,堅決防控疫情;增強責任之心,積極擔當作為;增強仁愛之心,紓解羣眾憂難;增強謹慎之心,防範風險挑戰。9000萬黨員用行動展現初心使命、政治本色,凝聚14億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難都難不住中國。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一場大戰,更是一場大考。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黨旗飄揚;哪裏最危險,哪裏就有黨徽閃耀。廣大黨員幹部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一定能在經受“火線”考驗中增強黨性、提升本領,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光榮業績。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4

20__年的春節,註定難忘。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本該熱鬧喜慶的新年變得冷冷清清。空曠的街道、沉悶的氣氛,更增添了幾分這嚴冬的寒意,而疫情防控一線那些“懂事”的人,卻温暖了整個冬天。

生命重於泰山,守護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就是守護“初心”和“使命”。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多次召開會議、多次聽取彙報、作出重要指示。白衣天使們“逆行”一線,夜以繼日、連續奮戰,成為火線上的中流砥柱。設卡防控、走訪摸排的一線“戰士”舍小家為大家,冒着風雪堅守一線,只為守護更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他們的“懂事”,讓人敬佩、讓人感動、讓人心疼。

“95後”女醫生騎行300公里,一段4天3夜的路程,只為儘快返崗;廣東年輕護士瞞着父母奔赴武漢,面對記者採訪,眼淚在眼眶裏打轉,也忍着不讓它掉下來,只怕眼淚模糊了護目鏡,影響做事;“知道此行兇險,已抱必死之心”,湖南小夥鄭能量逆行武漢,成為一名志願者,運送醫療物資、接送醫務人員、幫忙搬運屍體;還有那疫情防控一線與9歲女兒隔空擁抱的護士,捐出畢生積蓄20萬元的重慶老人倪素英,武漢方艙醫院怕保潔人員被感染,主動幫忙撿垃圾的確診病人……在疫情防控一線,像這樣讓人淚目的人和事還有很多,是這些“懂事”的人,讓這個“年”更有“年味”,讓大家堅信,即使“疫魔”無情,但人間有愛,終能將其戰勝。

就在“疫”線人員用血肉之軀築起“人肉牆”的同時,卻有部分人罔顧法紀,無視他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向醫務人員口吐唾沫的確診病人;強行衝“卡”,辱罵、毆打工作人員的羣眾;自行撕毀封條,偷偷溜出家門的隔離人員;散佈謠言,引起恐慌的不法分子……他們,讓疫情防控面臨諸多挑戰。在危急關頭,需要的是大家堅定信心、顧全大局、自覺行動、頑強鬥爭,一起做個“懂事”的人,為“疫”線戰士加油鼓勁,為這場戰爭盡份綿薄之力。

做個“懂事”的人,就要聽從安排,服從指揮。在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中,每個人都是戰士。當前,疫情防控已進入關鍵時期,各級各部門及時行動、周密部署,調動一切資源和力量,立志打勝這場戰役。基層幹部逐户走訪,“卡點”人員嚴防死守,醫務人員主動出擊,大家都像軍人一樣聽從安排,服從指揮,井然有序地開展好各項工作。而普通羣眾也一樣,要遵守紀律規矩,加強自我管理,做好個人防護,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該居家觀察的嚴格按要求居家觀察,保護自己,也要尊重他人。

做個“懂事”的人,就要視疫情防控為己任,主動參與、積極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講的就是局部和整體的關係,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置身其中,少一點獨善其身的想法,多一分兼顧天下的豁達。黨員幹部要堅守崗位,以責任擔當築牢疫情防控堤壩,在思想行動上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普通羣眾要積極參與,爭當網格化排查員,遇到特殊情況及時上報,爭取儘快處理,守護好一方安寧。相信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聯防聯控、羣防羣治,築實築牢每一道疫情防線,必能早日戰勝“疫魔”。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在這場戰役中,只要廣大幹部羣眾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滿懷聞令而動、堅忍不拔、不怕犧牲、攻堅克難的精氣神,那麼,一切敵人都將失敗,一切痛苦都將消除,一切災難都將平息。待到春回大地、花滿枝頭,必等得戰士凱旋、福滿人間!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5

20__年新春佳節,正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而__縣__鎮__村__一家四口,卻因為“新冠肺炎”來襲,紛紛踏上了“逆行”之路。

“好好保護自己,我們支持你。”這條短信,是__對女兒__上一線前的囑託。

__是__鎮__村黨支部書記,女兒__是__市__附屬醫院一名醫護工作者,兒子____縣中醫院120急救中心的一名司機。

“我從未像現在這樣強烈地感受到自己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只要黨和人民有需要,我願意聽從組織安排,隨時奔赴一線。”__在接到醫院備戰一線的報名通知,她毅然寫下請戰書。

經過十餘天的緊張培訓,她轉崗進入發熱門診科,負責每天篩查疑似病人,一直住在醫院未離開。

“我不後悔,能夠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我感到無比自豪。”為能輕鬆上陣,她把僅僅二歲的女兒留在了在__老家,由父母帶着,想女兒的時候,就通過手機視頻看看女兒,每次看到女兒在往自己懷裏撲過來,嘴裏説着媽媽我好想你的時候,掛斷視頻,__都會默默的擦乾眼淚,又返回到了工作崗位。

“爸、媽,疫情防控需要,我要立即返回醫院上班了,有可能一段時間都不會回家,不要牽掛我,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你們也要注意身體。”大年七年級,__接到一個電話,匆匆和家人説了幾句話就走了,__夫婦還來不及反應,兒子已經開車走了。

“平安歸來啊。”__妻子在後面大喊。“沒事的,我會做好防護,你們就等着我勝利歸來吧。”__到醫院上班之後,連續十幾天奮戰在一線,除了偶爾打個電話回家報平安,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回家看看。

__不僅是__村的黨支部書記,還有另一重身份——一名從醫35年的老村醫。疫情發生以來,他每天早上,將防疫工作與村“兩委”溝通安排後,隻身前往湖北(武漢)返鄉人員家中,為居家隔離對象測量體温,瞭解身體狀況。在組織黨員幹部貼告示、放廣播、發告知書等宣傳資料後,緊接着又趕往村口,與村支兩委幹部會和,一同監控來往車輛及出入村民,晚上還要對返鄉人員情況進行摸底彙總上報,一天下來,有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

“你們家中有什麼需要我們代勞的,儘管説就是了。”數日後,村民生活物資緊缺,為更好的服務村民,__當起了“快遞支書”,每天通過微信羣接單,將村民們的需求一一記錄下來,而後聯繫超市送貨,再挨家挨户送到村民手中。

__的妻子__患有卵巢癌,正在接受化療,也正是需要家裏陪伴的時候,然而,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丈夫和兒女都奮戰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根本就沒有時間陪她。對此,這位深明大義的女人,不但沒有責怪過他們,反而每天幫着丈夫整理疫情防控宣傳資料,怕丈夫分心,還經常對丈夫説:你不僅僅是我的丈夫,還是醫生,更是村裏的負責人,你就是村民的頂樑柱、主心骨,在這性命攸關的時刻,一線比我更需要你。

“我非常感謝愛人對我和兒女工作的支持。”__説,在生活中,妻子和兒女是他最愛的親人,在戰“疫”的一線,在“逆行”的路上,他們更是肩並肩的戰友。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6

你會明白一個村支書為何有如此痴迷的城市情結,還會發現這個“瞎胡鬧”的村支書,在滿足一己的造城狂熱之餘,可能無意間會為農村發展理念探索出另外的方向。

因此不要取笑李連成和他的“烏托邦”。這個在鹽鹼地上搞起了股份制的村莊,變成“村級市”後僅一年,已有來自北京、上海乃至中國台灣等地的20家企業落户,全村總產值超過10億元,這樣的經濟規模在當時的中部農村並不多見。

我們可以質疑“村級市”的設想,但是在產值超過10億元的基礎上,很多構成城市經濟基礎的產業設想便不再是“烏托邦”。

也許是由於他的誠懇和耐心,也許是由於人們對城鎮化的共鳴,他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第一個在中國提出“農村就地城市化”的學者程漢忠,將“西辛莊市”的誕生看成是中國農村改革的標誌性事件。

於建嶸後來也表示:“有時間,我一定前往西辛莊村向李書記和村民們討教農村發展的有關問題。我反對的是‘村級市’這個提法,擔心這種可能影響國家規制,為一些地方行政擴張提供藉口,但絕不是反對農村社區服務城鎮化這一發展方向。”

魯迅先生在黑暗中,用《狂人日記》發出了第一聲吶喊。當然此時此刻的社會現實與當時並無任何可比性,但魯迅筆下“狂人”的探索與啟蒙,跟李連成的氣質無疑隔空相通。

李連成當上村支書後的第一晚,他突然想起了村裏人看他的眼神。那是窮人的眼神,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眼神,孤立無援,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李連成想,我得把這種眼神用心焐熱了。

因此當他狂熱難抑,當他着急激動,當他把“當幹部就要愛吃虧”的“連城訣”歪歪扭扭刻在大石頭上放在村頭,當他自稱“人幹啥往往都有癮,我李連成就有‘發展癮’”,並不管不顧地造起“城”,人們都將深深理解,並會肅然起敬。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7

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袁隆平目睹了嚴酷的現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睡。他想起舊社會,人民受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受戰爭的痛苦,缺衣少食,流離失所。今天,人民當家作主,但仍未擺脱飢餓對人們的威脅。他決心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知識,儘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的水稻新品種,讓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飢餓。

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經過兩個春秋的試驗和科學數據的分析整理,又經過8年曆經磨難的“過五關”,到1974年配製種子成功,隨着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名聲大震。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袁隆平公開聲稱現階段培育的雜交稻的缺點是“三個有餘、三個不足”,並組織助手們,從育種與栽培兩個方面,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隨着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國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關注。袁隆平近年來,先後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亞8個國家講學、傳授技術、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技術合作研究等國際性學術活動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建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明獎之後,從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內,又連續榮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説:“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袁隆平,從湖南省偏僻的安江農校裏走來,從一個山村中等農校的青年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名人,登上了“雜交水稻之父”的寶座。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8

歲末年初,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肆虐武漢,並迅速席捲全國,一場關乎人民羣眾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吹響了戰鬥集結號。

_同志,是_市第三醫院煎茶鋪分院的一名普通住院醫師,90後的他20__年參加工作,20__年便取得醫師資格證。在臨牀工作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虛心學習,始終以一個優秀醫生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對待病人耐心細緻,和同事友好相處,受到院領導的一致肯定。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原本應該舉家團圓、歡聲笑語的新春佳節被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攪得人心惶惶,_提前安排好的輪班也被打亂了,全體醫務工作者取消春節休假。一時間,_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沒有猶豫主動請纓到發熱門診,為醫院做好發熱隔離防護。

正月初五晚上十點,手機鈴聲響起,原來是單位要開一個緊急會議,來不及告別,他對妻子和孩子只説了一句“醫院有急事,我現在必須立刻趕過去”,妻子也一反往常的囉嗦,只是説“那你自己小心點”。_在出門的那一刻隱約聽見3歲的孩子説“媽媽,你怎麼哭了”,他回頭望了一眼,便奪門而去。會議內容簡單明瞭:由於疫情持續擴散,現在廊坊市第三醫院也就是廊坊市的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需要借調縣裏的醫務人員。散會以後,_在會議室默默的坐了一會,他想到了此去一行的危險,想到了妻子的眼淚,想到了自己作為醫生的責任,沒有猶豫,他寫下了請戰書。第二天早晨,他便接到醫院前往抗“疫”一線的通知,臨行前,_市第三醫院王院長及其他領導為他餞行,王院長握着他的手説:此去肩負着廊坊地區廣大人民身體健康安全的重任,一定要死死的掐住疫情擴散的態勢,對待每一個患者都要像親人一樣,在制定治療方案時一定要審時度勢,盡最大努力幫助病人恢復健康,並囑咐他一定要注意自身防護、平安歸來。

在廊坊市第三醫院經過穿脱隔離衣、安全防護培訓後,他便迅速來到了工作崗位,當看到新冠肺炎的危重病人時,他的心撲騰一下,瞬間便沉重了,“説不害怕那是假話,但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看到病魔對病人的折磨,我就覺的病魔在向我叫囂、在折磨我,像一根繩索一樣拉着我必須衝到前面去。”_説。每當看到病人痛苦的呻吟,他都不知道如何去安慰病人,在留觀隔離區,醫護人員普遍反映:病人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辛苦繁重的工作,也不是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懼和憂慮,而是發熱病人的思想工作。特別是患者韓某,其本人及家屬的恐懼幾乎到了極點,以至於難以配合治療和護理,導致肺部X光片進展快,極不利於病情的康復。_考慮到自己和病人是老鄉,他向醫療組申請去做韓某的心理輔導,在和其他醫務人員商討詳細的心理治療方案後,他便走進了這位心理趨近於崩潰的病人。_首先告訴他一些最新的抗“疫”好消息,告訴他這個病是自限性疾病,可以通過自己的抵抗力慢慢恢復,並不可怕。但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心理狀態,要積極鍛鍊,並引導他適當的在室內活動,鼓勵其多吃飯多喝水,最大限度地緩解病人的孤獨感和恐懼感。同時_儘可能滿足病人的需求,送飯送水到牀旁、買各種雜誌給患者看,經過一天的努力,韓某的心情放鬆不少,他開始積極配合治療,幸運的是,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並且逐漸好轉,目前3次核酸檢測陰性已經出院。

_在工作中總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危險的事”,他覺得那樣其他人就安全了,這並不是邀功求賞,只是感覺“我年輕、抵抗力強,必須第一個衝在前面”。_經常穿着三層以上的隔離服,戴着橡膠手套、防護眼鏡、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套着過膝的腳套,在病區連續工作6個多小時,期間不能上衞生間、不能喝水,甚至不能擦擦汗。雖然冬季寒冷,但_工作起來總是被厚厚的防護具悶得汗流夾背,被口罩勒出層層痕跡。工作確實辛苦,但當他看到一個個患者陸續出院時,心裏又莫名其妙的輕鬆,“這可能就是一名醫生最真實的心裏吧”_想。每當回到宿舍拿出手機看着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的數量一天比一天多時,他的心裏總感覺惴惴不安。“真恨不得自己有超能力,24小時不休息,一下子治好所有人”他説。經過這次與疫情面對面的抗戰,_説:“我不渴望大富大貴,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_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醫護人員,同樣的,他也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他是所有醫務工作者的一個縮影。疫情防控阻擊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醫務人員甘於奉獻,他們用責任和擔當築起抗擊疫情的層層防線,他們是我們身邊的英雄。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9

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時代的先鋒。長期以來,廣大勞模以平凡的勞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鑄就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是我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全國各族人民都要向勞模學習,以勞模為榜樣,發揮只爭朝夕的奮鬥精神,共同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黨的幹部,作為從工農羣眾成長起來的領導核心,肩負着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羣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

勞模精神,説到底,就是真抓實幹精神。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幹才能夢想成真。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的良好風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尤其應該在真抓實幹上當先鋒、做表率,要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不圖虛名,不務虛功。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少數幹部為官一任,不是腳踏實地、老實肯幹,而是作風漂浮、工作不實,不會出實策,不想鼓實勁,不能辦實事,滿足於吹吹打打,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不但敗壞了黨風政風,還令老百姓深惡痛絕,反映強烈,影響極壞。領導幹部帶頭髮揚勞模精神,就是要能夠靜下心來、沉下身子、彎下腰來,真抓實幹,踏實肯幹,立足本職、幹好本職,在真抓實幹中服務人民、造福人民、取信於民。

弘揚勞模精神,尊重勞動創造,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隻在五一勞動節的時候,才提起、才強調。它必須體現在每一天、落實在每一項工作中。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各地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時時刻刻崇尚勞動、造福勞動者和勞動模範,讓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和終生追求。各級黨委、政府和工會組織要高度重視勞模、關心愛護勞模,支持勞模發揮骨幹帶頭作用,幫助勞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廣泛宣傳勞模先進事蹟,使勞模精神不斷髮揚光大,使真抓實幹精神落地生根。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0

紮根黑土地,他帶領團隊從零起步、艱難探索40年,為中國的萬里海疆修築了一道“海上長城”。9月29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他的事蹟經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中引起熱烈反響。“時代楷模、薪火相傳”“這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網友紛紛留言點贊。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的先進事蹟在師生朋友圈“刷屏”。“我一直在想,是什麼樣的動力,能讓劉永坦院士櫛風沐雨地堅守在雷達試驗站?學習完劉永坦院士事蹟後,我得到答案,那便是黨和國家的需要。我已通過研究生支教團的面試,明年將踏上西部支教之旅,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我想這是學習劉永坦院士精神的最好詮釋吧。”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曲佳璐寫下感悟。

為傳承以劉永坦為代表的老一代科學家精神,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創新思維、領軍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20__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增設“永坦班”,由劉永坦院士領銜並擔任班主任。作為首屆永坦班學生,高若瑜倍感驕傲和自豪:“劉永坦院士在風雨如晦中立下‘刻苦學習,科學報國’的樸素理想,在科研與生活條件困難重重之時勇往直前攻克技術難題,為祖國海防裝上‘千里眼’,在成就卓著之時選擇向更高目標砥礪前行,在榮譽加身時捐獻獎金為黨育人。他向我們詮釋,要做仰望星空、理想遠大的追夢者,做無畏困難、追求卓越的奮鬥者。”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1

幕後英雄 點點星光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防疫辦幹部、鄉鎮幹部、退役軍人

他們不是醫者,救危難於生死,防疫情之蔓延;他們不是先鋒,守萬家於平安,固疫情之防線,疫情當前,他們退居幕後,堅守崗位,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為防疫防控添助力。

我來護住大家的後方

“我來想辦法,堅決不能讓兄弟們挨凍”,天降小雪,萬物滋潤,某某同志卻更加坐立難安,“要動員一切力量,最短時間給各個卡點搭建帳篷”“買!買!買!要最好的保暖衣,某某個村每個村都要有。”一個電話放下又一個電話響起,疫情防控,後勤先行,作為防疫領導小組副組長,某某同志與後勤小組爭分奪秒在全鎮各主要路口全部建起帳篷,配齊棉衣、暖手寶等禦寒物資。“大家放心,我保證人人都有口罩戴”防疫物資緊缺,某某同志動員一切官方、民間途徑購得某某多個口罩火速支援各個卡點。儲備消毒液、購買體温計、發放物資、定製宣傳橫幅、保證機關幹部就餐安全……一切有條不紊,一刻不能停歇,今夜辦公室又燈火通明,他説“我只怕做的還不夠細緻。”

一切為工作讓步

“婚期先後延吧,現在有更重要的任務等着我呢”。某某鎮派遣人員某某説服妻子和父母取消婚宴,在他們的支持下,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作為辦公室的“老人”他讓外地的同事安心在家,24小時守在電話前,收發文件、上傳下達,及時接聽登記來往電話,做好橫幅、口罩、消毒液等防疫防控物資發放工作,忙碌卻有條不紊,“婚宴什麼時候都能辦,現在疫情這麼危急,我不能像醫護人員上戰場,也不能上前線去守護,能為大家做好後勤工作我就值得”。

軍人的戰場不是隻有槍炮

某某是某某鎮第二批安置就業的退役軍人,正月八年級接到返崗通知後至今沒有回家,全力配合黨政辦、黨建辦、經貿辦、安監辦、村鎮辦、各工作區及各村委做好後勤工作,根據鎮黨委要求,第一時間印製下發《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文件,連夜印發15000餘份《致羣眾一封信》分發各工作區,彙總統計《疫情防控日報表》《武漢返鄉人員情況統計表》等材料及時上報,清閒時他帶着相機到一線採風,將基層黨員幹部精氣神展現出來,他説“我是軍人,也是黨員,退役不褪色,召必回,戰必勝”。

餐桌上永遠有熱乎的盒飯

樓道里瀰漫着消毒水的氣味

電力、暖氣時時供應

這世界可能確實沒有超級英雄,

不過是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螢火匯聚成星河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2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它的病原體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20__年2月7日,國家衞健委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的基本預防措施:儘量在家不要出門,有事外出時一定要戴口罩,家裏多開門窗通風,適當運動,多吃水果蔬菜提高免疫力,注意個人衞生,勤洗手,外出回家第一時間洗手消毒,無事不外出,自行在家隔離。

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初始症狀多為發熱、乏力和乾咳,並出現呼吸困難等嚴重表現,部分嚴重病例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或膿毒症休克,甚至死亡。

“新冠肺炎”源於武漢地區,武漢在疫情爆發時宣佈封城,新年期間也不能互相走動,全部人民都在家自行隔離。武漢的工人們只花了9天的時間就建造了兩所醫院,那就是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這兩所醫院就是專門接診感染上“新冠肺炎”的感染者的。還有全國各地很多的醫生和護士也趕往武漢,馳援武漢。

全國人民都在一起努力對抗這場“戰疫”,其中就有很多平凡的“英雄”。我的外公是他們村的幹部——“組長代表”,他為了整個村的村民安全,每天都和另外幾個村幹部去村口站崗,檢查車輛和行人。每一個人出去或者回來都要先登記再量體温。外來的車輛和人員全都不能進村。外公每天都冒着被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毫無怨言地為大家服務着。不管颳風還是下雨,一天都不停歇。

老師們也都是“英雄”,全國規定學校延遲開學,老師們就展開了“停課不停學”活動,在網上給我們授課。每天都在為了我們忙碌着。

還有許許多多的“英雄”都在為阻擊這場“戰疫”而奮鬥着。我想對他們説聲:“英雄們,你們辛苦了!”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3

近日,市委印發了《中共南平市委關於深入開展學習宣傳廖俊波同志活動的通知 》,隨後,市政府辦在全辦幹部隊伍中掀起了向廖俊波同志學習的熱潮,認真學習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弘揚“忠誠、乾淨、擔當”的好乾部精神。

一是迅速部署,深入領會精神。政府辦機關黨委及時召開專題學習會議,宣讀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蹟,要求全體黨員認真學、深入學,入腦入心,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深入學習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幹部把個人理想融入到黨的事業中去,爭當“四講四有”合格黨員。

二是專題研討,交流學習體會。各支部及時召開專題學習研討會議,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談體會、談認識,他們紛紛表示,廖俊波同志是我們身邊的鮮活典型,他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為人處事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響着我們,我們要認真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心繫羣眾、勤政為民的公僕情懷,敢於擔當、苦幹實幹的務實作風,無私奉獻、忘我工作的敬業精神,廉潔奉公、乾淨做事的高尚情操,把學習活動與崗位工作、“百日攻堅戰”、“兩學一做”緊密結合,為建設新南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是創新形式,營造學習氛圍。用好微信、“新福建”等網絡學習平台,及時轉發宣傳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蹟,在辦公室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並要求全體黨員認真撰寫個人學習體會。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4

當我們走在上班的路上,享受着陽光賜予的温暖;當我們手拉孩子,攜着愛人林間漫步;當我們陪伴父母,報答養育之恩之時。這些對荊州鄉紀委書記李夏及李夏的家人來説已經永遠的定格在了搶險救災的路上,李夏的年輕生命,和他未完待續的事業一起,也永遠留在了這個夏天。從此我們黨失去了一個好乾部,孩子失去了寵愛她的爸爸、妻子失去了丈夫、年邁的父母失去了兒子,白髮人送黑髮人,令人扼腕而歎。

在他幫扶的貧困户眼中,李夏是一個好乾部,總是像家人看望他們,帶着他們脱貧;在同事眼中,他認真負責,有天然的人民情懷;在家人眼中,他是一個説到做到,重承諾的人,但這一次,關於妻子的生日,關於女兒電話手錶辦卡,恐怕他將永遠無法兑現承諾了......

生命是短暫的,生命更因短暫而無價。年僅33歲的李夏,沒有虛度此生,在羣眾危難時刻毫不退縮、不怕犧牲,用短暫且不平凡的一生詮釋了新時代紀檢監察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優秀品格,用寶貴的生命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實際行動樹立起共產黨員的標杆,以生命之軀揚起了鮮紅的黨旗。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有一種責任叫擔當,有一種情懷叫堅守。“在路上”是李夏的微信暱稱,“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或許,他一直都為羣眾、為家人忙碌奮鬥在路上。李夏同志告訴我們工作總要有人幹,條件再艱苦,彎下腰去適應;工作再困難,迎上前去拼搏。

李夏同志與我是同齡人,同一年的公務員,孩子也同齡,但他身處基層一線,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工作任務,都比我要惡劣得多、繁重得多。李夏同志不懼艱險、奮勇向前,展現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民情懷,這給剛踏上紀檢監察工作崗位的我上了生動的一課,帶來的是無限的動力。

作為一名年輕的紀檢監察幹部,我要主動向李夏同志對標看齊,時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發展好、維護好羣眾利益作為監督執紀問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做好本職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5

朱有勇,男,漢族,中共黨員,1955年11月出生,雲南箇舊人,我國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他幾十年堅持信念、學農愛農、潛心研究,開拓創新,把論文寫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成為老鄉們最喜愛的“農民教授”。

20__年,中國工程院開始結對幫扶瀾滄縣,朱有勇主動認領了定點扶貧的任務,帶領專家團隊駐紮在竹塘鄉蒿枝壩,深入田間地頭、深山密林,深入研究當地自然條件,確定了“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幫助邊境直過民族儘快脱貧致富。4年多來,隨着冬季馬鈴薯優質高產新技術在這裏落地,曾經擱置的“冬閒田”變成“效益田”,大幅度提高了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在未曾開發利用的思茅松林,堅持“不準施用一粒化肥,不準使用一滴農藥”的品質控制標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有機三七,為邊疆民族地區探索出一條依託科技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之路;通過院士專家直接為農户授課,讓1440名農民學到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中藥材、冬早蔬菜等種植技能……

“把論文寫在雲嶺大地上,用田野實踐做最好的推廣”。成長於土地、根植於土地、收穫於土地,從農民子弟到院士,從院士到“農民教授”,朱有勇的大半生和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作為扶貧幹部,我們要以朱有勇為榜樣,始終堅守在脱貧攻堅一線,深入實際、深入羣眾,看實情、聽實話、看真貧,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好各項扶貧政策,全面落實好易地扶貧搬遷、生態扶貧、教育扶貧等各項重點工作,真正把好事辦好、辦實、辦穩。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6

感動。

李夏同志生前系績溪縣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今年8月10日下午,在抗台搶險時,突遇塌方泥石流因公殉職,年僅33歲。他的黨齡不長,只有短短5年,他參加工作的時間也只有12年,然而他對工作的態度、對羣眾的熱情和對黨的忠誠堪當我們學習的楷模。

學習李夏做一個認真負責的人

“工作交給李夏就放心”,這是他們單位領導和同志們的共識。我也是一名基層紀委書記,反思一下我自己的工作,我在單位領導和同志們面前,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嗎?很顯然,我還差得遠。我要以李夏同志的工作精神鞭策自己,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立行立改,力爭迎頭趕上。

學習李夏做一個讓羣眾信任的人

“有事情,找李夏”成為當地羣眾的“口頭禪”。常言道“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事情,找李夏”説明了羣眾對李夏同志的信任,這種信任,也一定是他在為羣眾服務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反思一下我是如何對待羣眾的,面對羣眾的訴求,自己是如何去辦理的,能讓羣眾滿意嗎?能得到羣眾的信任嗎?今後我將學習李夏同志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做一個讓羣眾信任的人。

學習李夏做一個對黨的忠誠的人

李夏在羣眾危難時刻衝鋒在前,勇於擔當,不怕犧牲,用實際行動和寶貴的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他做到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今後,我一定以李夏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好“監督、執紀、問責”的本職工作,做一名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人。

有關疫情防控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7

如今,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徜徉在鄉村的阡陌間,人們呼吸着自由的空氣,享受着公平正義的社會給自己帶來的福利。每個人,不論性別如何,都能享受發展帶來的機遇,獲取勞動創造的收益,擁有奮鬥得來的幸福。

然而70多年前的中國社會,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解放前,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是壓在婦女身上的一座大山。這種落後觀念剝奪了婦女的自由,打壓着婦女的社會地位,讓中國婦女們不能和男人一樣被平等對待。

那時,在申紀蘭的家鄉,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有一句流傳甚久的説法——“好男走到縣,好女走到院”。每次想起這個説法的時候,申紀蘭都很生氣。

“舊社會呀,不把婦女當人。婦女只能到院裏頭,男人就高一步了,就能到縣裏頭。你説這話能有道理嗎?我就不服氣。”

1951年,正值解放初,西溝村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申紀蘭被選為副社長。當時社裏勞動力短缺,社長李順達鼓勵申紀蘭發動婦女下地勞動。

“動員婦女真難呀!”回想剛開始那段時間,申紀蘭非常感慨。那年才20出頭的她,很快召開了農業社婦女大會,動員村裏婦女下地幹活。可是到會的還不到一半人,就連那些過去婦救會的積極分子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申紀蘭只好挨家挨户去説服。不僅男人們不支持,就連婦女們也覺得出來勞動不如在家看孩子給男人做飯,工作進行得很艱難。

突破口的打開,始於一位叫李二妞的村婦的改變。

李二妞是村裏出了名的“不出門”,手腳慢不説,對村裏的事情也沒什麼熱心。要是能讓李二妞下地,其他人的工作就好做了。想到這,申紀蘭起身去了李二妞家。

“剛進她家,我就問:‘家裏有人嗎?’李二妞在裏頭説:‘沒人。’”回憶到這裏,申紀蘭歎了口氣,“你説明明她就是個人,她還説沒人,以前的婦女就是這,只要男人不在家,就當自家沒人。婦女在家裏沒地位,在社會上能有地位?”

剛開始,對於申紀蘭要自己下地這件事,李二妞是很抗拒的。

“你進步,你去下地。我活了半輩子,死了就是一輩子,解放不解放吧,無所謂。”

申紀蘭急了:“他爹(李二妞丈夫)瞧不起你,你能怨誰?你要勞動了,就能掙上工分,多勞動多掙工分,想換件新衣裳就換,不用靠他爹!”

第二天,李二妞真的扛個鋤頭下地了。原來婦女們都不相信她能來,一看連她都來了,全村婦女也就都下地了。

然而,即便人都來了,積極性還是不高。

“我黑來(方言:夜裏)就想,婦女們不想出來,除了男人們阻攔之外,覺得掙不了幾個工分也是個重要原因。”當時,婦女都下地了,可是掙的工分還是“老5分”。那時候10分算一個勞動力,兩個婦女只能算一個男勞力,所以婦女只能記5分,這按性別劃分的不公道的計分方式,讓婦女們沒什麼幹活的勁頭。

只有男女同工同酬,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申紀蘭決定在村裏組織婦女和男人比賽。

“理不辯不明!同工同酬為個甚?是説婦女有能力,也能幹男人的活兒!要想掙10工分,就要跟男人們比一比,跟他都幹一樣的活,看誰幹得好!”

以在地裏撒肥為例,以前都是婦女們裝肥,男人們撒肥。撒肥是個技術活,不容易撒勻,申紀蘭和婦女們下定決心要在這裏跟男人們比一比。他們各要了一塊同樣大小的地,比誰能先撒完,並且撒得又快又好。要贏在體力和經驗上有優勢的男人,關鍵在於使巧勁。在申紀蘭的帶領下,女人們先把地劃成行,然後一行一行地撒肥,撒進去的肥料又勻又實。不到晌午,女人們就幹完了自己的地。

反觀男人們,他們是幹一幹,歇一歇,抽袋煙,到晌午也沒幹完。一看婦女幹完了,他們有些後悔,後悔不該抽那幾袋煙。回憶到這兒,申紀蘭笑着説:“婦女們不吸煙,不耽誤功夫。”第一次,女人們掙到了10個工分,和男人一樣多。

就這樣,男女同工同酬,在這個中國太行山腳下的小山村裏率先實現。申紀蘭也因此當上了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回想過去,申紀蘭用無比堅定的話表達了自己的決心:“我帶領婦女爭同工同酬,就是這個決心,為婦女爭口氣!人家都説婦女是半邊天,我們就要為‘半邊天’爭光,爭氣!要是婦女不給婦女爭光,你代表什麼婦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xuexi/96wy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