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21篇)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21篇)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

他在半決賽以9秒83小組第一的成績進入決賽。雖然在決賽中只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績,但是已經創造了歷史,他是有史以來第一位黃種人站在奧運會百米決賽的賽場上,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21篇)

9秒83的意義到底有多偉大呢?我們還得從86年前的一個世界紀錄説起。1935年美國的黑人田徑明星歐文斯,創造了100米跑10秒3的世界紀錄。當時的醫學界就給出了這樣一種言論説,人類肌肉纖維所能承受的運動極限絕對不會超過10米每秒。那第一個打破它的是誰呢?是吉姆·海因斯跑出來9秒95,於是在以後跑進10秒成了所有運動員的目標。從首個跑進10秒的吉姆·海因斯,到下一個卡爾·劉易斯,再到如今的閃電博爾特,百米項目基本上全是被黑人壟斷。而我們黃種人到20__年,才出現了蘇炳添這個9秒99突破10秒大關的第一人。

到現在,上過太空的地球人已有近550人。不過,百米跑進10秒大關的地球人不超過134人。這次百米決賽除了蘇炳添都是清一色的`黑人,連一個白人也沒有。從生物角度來説,黑人的白肌纖維含量90%以上,四肢長而有力,臂展較大,跟骨大,腳底厚而多肉,弓形腳,落地的時候緩衝性能更佳,相對而言,確實跑得快跳得遠。

但即使是黑人有了這麼大的基因優勢下,從第一屆奧運會開始,也就是1896—1984年的20屆奧運會,88年也只有兩個人跑進了10秒,百米10秒一直是全人類的挑戰。這麼多年,亞洲進10秒的只有4人6次,蘇炳添跑了3次,他這次跑了9秒83,把亞洲紀錄帶入了世界短跑領域的頂尖行列。

“蘇神”是這次決賽場上唯一的80後,很多田徑運動員基本上在25—28歲左右就退役了,但32歲的他還能去刷新新的亞洲紀錄。他不像腿長手長的博爾特,跑到百米終點只需要41步,他需要48步,他雖然是第6名,但他更是全世界的第6名,中國的第一名!

亞洲飛人——蘇炳添,真偉大!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我們一起回到半決賽的畫面來探探究竟吧。男子100米半決賽中,所有的'運動員已經就位,屏氣凝神等待槍響,現場緊張得空氣都要凝固了。

砰,發令槍一響,世界頂級高手飛奔出去,而蘇炳添,一個亞洲人,在這羣高手如雲的隊伍裏顯得是那麼弱小,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蘇炳添能堅持住嗎?只見他咬着牙,瞪着的眼睛似要噴出火來,頭髮被風颳了起來,腳下像踩着風,跑得飛快,這幾秒很漫長,好像捱過了幾個世紀。漸漸地,蘇炳添反超了一個,反超了兩個……一路領先。啊,真是太帥了,看得我熱血沸騰,忍不住在屋子裏轉起圈來。

估計這種速度快到連蘇炳添自己也沒有料到,調皮的蘇炳添還不忘轉過頭去看看超過對手多遠,“哎呀,這可要壞大事,會不會被超過呀?”我的心裏又一陣緊張,不過,蘇炳添依然遙遙領先,以絕對優勢位列小組第一,用時僅9.83!好傢伙,他書寫了100米的歷史!全場沸騰了!

男子100米,那是黑種人的強項,白種人和黃種人能夠進半決賽,那實屬不易,這次蘇炳添代表中國,代表亞洲衝出了世界,站在了決賽的跑道上,蘇炳添他突破了亞洲人的記錄,成為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當中國和蘇炳添的名字出現在跑道上,大家激動到淚目,這條奧運百米決賽跑道上,終於有了中國和中國人的名字,不愧是我心中的蘇神。

賽後,記者採訪蘇炳添是如何做到這樣的好成績的?蘇炳添非常淡定,只説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想,年齡、種族不是問題,科學訓練就好了。

簡短卻極具力量的話語,讓我在遇到困難時想起了你,你讓我明白了人人都可以創造歷史,只要自己想。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回顧以前,站在奧運田徑賽道上的都是黑皮膚的人。可是,這次的東京奧運會上,在一排黑種人裏有一個耀眼的黃,那是亞洲人,那是中國人。黃種人是第一次站在奧運田徑決賽場上的,是第一次和黑人競爭,而這個人正是中國的蘇炳添,他是亞洲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

三、二、一,跑。發令槍一響,蘇炳添立刻起跑,抬出右腿,身體前傾,兩手一前一後,接着左腿向前邁出來,抬高,下降,右腿緊接着又邁開一步,這樣來回交換,在空中畫出了一條唯美的弧線。超越,超越,繼續超越,離終點近了;加速,加速,繼續加速,全速衝過終點。9秒83,新的亞洲紀錄產生了,這個成績使他成功地晉級了決賽。

黃種人能站在奧運田徑賽場上就算了,還是和黑人競爭;和黑人競爭就算了,還作為亞洲第一人晉級了決賽;晉級決賽就算了,還是以突破10秒的個人最好成績進入決賽,這就是中國的選手,這就是中國的拼搏精神。

決賽開始了,蘇炳添和“飛人”們一起向前衝,他起跑稍有落後,在隨後的途中跑,他努力提速,最終第六個衝過終點,成績是9。98秒。

看過激動人心的比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很敬佩他,雖然第六名的成績與奧運獎牌無緣,但蘇炳添毫不畏懼,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創造了中國乃至亞洲田徑新的歷史。這種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生活就是這樣,到處都充滿了未知,我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回顧歷史長河,微風陣陣,浪花朵朵,一時多少豪傑。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亞洲飛人”蘇炳添以9秒98獲得第六名,創造了歷史,成為我心中的英雄。

和許多調皮的男生一樣,蘇炳添小時候也很愛表現自己。他喜歡奔跑時風馳電掣的感覺,便參加了田徑隊。20__年,18歲的蘇炳添進入了廣東省隊。剛進專業隊時,他的成績不錯,練了近一年,成績不升反降。他心中很不好受,為什麼經歷了長時間的訓練,成績反而退步了?他甚至一度想過放棄。教練袁國強卻説:“你之前不是跟我練習,所以這段時間成績肯定會有起伏,再過一段時間,你的成績才會慢慢體現出來。”蘇炳添聽了,又堅持了幾個月,經歷了一場比賽,才真正確定自己要走下去。如果沒有這段經歷,他便不會有後來的成績。

20__年,蘇炳添遇到了瓶頸,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換起跑腿。以前是右腳在前面,當時換成了左腳在前面。就好像你一直用右手吃飯,突然換成左手的感覺。高強度的訓練,不協調的起跑,是蘇炳添一段痛苦的經歷。事實證明,他的方法使得成績有了很大提升。

有一段時間,他看着別人訓練,自己也很想練,但他沒法兒練,十分痛苦。他還是挺過來了。

20__年雅加達亞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他獲得了冠軍。東京奧運會,他成為第一個進入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黃種人,創造了奇蹟。正是敢於擔當、敢於衝鋒的精神,令他成就了自己。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英雄的精神會永遠留存在人們心中。我將以蘇炳添為榜樣,在漫漫人生路中,任憑風吹雨打,不怕困難、不退縮。為祖國衝鋒、為祖國爭光,成為新時代的拼搏者,成為新時代的開拓者。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5

開始,內地員工都有點怕這位香港來的“資本家”。不過,慢慢地,大家發現這位“資本家”並不可怕,後來好些人都跟伍淑清成了朋友。員工們都很愛護這個企業,生產出的每份食品都能達到國際標準。很多人30多年來一直跟着伍淑清共同打拼,相當一批女職工,從剛來時的一個小丫頭,到現在都快退休了。但員工們都知道有個香港的老闆“伍小姐”。

與其他老式的國營工廠有所不同,國營廠的工人們手頭的“標配”常常是一個印有“抓革命促生產”或“工業學大慶”字樣的、500毫升以上的搪瓷缸,而航食的工人們走出廚房車間時,公司裏則為他們配備了可以供應熱水的飲水機,旁邊放着一摞錐形的一次性紙杯,員工可以隨時取用,十分衞生,也很方便。那時候起,在航食上班就開始打考勤卡了。每個人幾點來幾點走,卡上都記着一清二楚。工人們覺得,過去在香港電影裏看到的場景突然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點驚訝,也有不理解,但也慢慢培養了守時間、講紀律的好習慣,再也不用靠班組長的吆喝去管理工人的考勤了。每逢遇到追加投資、擴大生產等重大問題,伍淑青都會拿出詳細的方案和充分的理由,一樁樁一件件都具有説服力,這讓北京航食人印象比較深刻。

1988年、20__年,京港雙方又分別續簽了15年的二期合同、20年的三期合同。從1980年到1987年,從1987年到20__年,再從20__年到20__年,美心和民航局分三個階段的合作,合作期限和投資規模不斷提升,而美心的股份份額卻按照一開始的承諾不斷減少,做企業和做人一樣,講誠信、講規則是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北京航食副總經理汪峻峯認為,公司始終營利、在重大問題上沒有分歧,是合資雙方持續合作的堅實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98年年底,中國共批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19萬餘家。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合資企業在三資企業中的比例已呈下降趨勢。中外雙方在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經營管理理念的差異,逐漸凸顯。但在北京航食,京港雙方的合作一直順暢穩定。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6

王婭作為普通的電網退休女工,默默堅守心願30年,幫助着有需要的人。即便生活清貧也要傾其所有,即便生命的最後也未曾猶豫。她像蠟燭,燃盡自己最後一點能量,照亮寒門學子的求學路。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難得的是堅持三十餘載毫無保留地做好事。她把小我融入了人間大愛,把愛心傳播給廣大社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人民電業為人民”的生動實踐,體現了新時代國網人的責任擔當。

每當想到王婭大姐,我就感覺充滿了力量!工作的26年間,她對待工作勤勤懇懇,孜孜不倦,任勞任怨,先後擔任北郊220千伏變電站值長、海光寺基地站值長,她兢兢業業、一絲不苟,默默堅守在變電運行的崗位上,從未發生過安全責任事故。大姐愛崗敬業、專業專注的職業操守讓我十分欽佩。習近平總書記來津考察時寄語國網人“繼續努力,再創新高!”作為新時代產業工人,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履職是責任,更是使命。對於我而言,被授予了“創新型一線勞動者”的榮譽,要牢記囑託,以新時代奮鬥者的姿態只爭朝夕、苦幹實幹;用堅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影響身邊的黨員羣眾,用擔當、進取、作為的實際行動激勵公司的幹部員工,切實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走在建設“三型兩網”,爭當“四個先鋒”的前列。

從1985年開始,王婭大姐已經走上了愛心公益之路,從西南旱災、青海震災、南方水災、希望工程再到汶川地震,處處都有她愛心善舉的痕跡。她無私忘我、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深深感動着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我要牢固樹立黨員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帶領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創新開展“黎明+”活動,沿着她的足跡,將人間大愛和志願精神薪火相傳、發揚光大,用真心、真情、真意點亮萬家燈火。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7

朱麗華是一位盲人,也是紅船旁的一名黨員。她身殘志堅,成為嘉興首個盲人中醫師;她自強不息,創辦了推拿診所,先後為22萬多人次解除了病痛;她樂於奉獻,為480多人次貧困學子捐款333萬元;她心有大愛,引領100多名盲人走上了就業之路,為現役軍人免費推拿超過3000人次;她無私無我,去年4月還簽下了器官捐獻書,“等我哪天去了,骨灰撒大海,不佔人間一分地”……

朱麗華曾先後獲得“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最美浙江人”“浙江省道德模範”“浙江省慈善獎”等榮譽。她以南湖畔切實的奮鬥與奉獻,映照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生動地詮釋了紅船精神和“勤善和美、勇猛精進”的新時代嘉興人文精神。

朱麗華雙目失明,卻為他人帶來光明未來。28年來,她捐款373萬元,資助了寒門學子480人次,還帶動了100多名殘疾人就業。她先後獲得了“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道德模範”“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等30多項榮譽。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8

前往山區支教,是周秀芳心中一直以來的願望。這也與她的成長經歷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十歲時,周秀芳因家貧面臨輟學,她的老師主動承擔了周秀芳的學費。之後,周秀芳半工半讀完成了國中學業。國中畢業後,周秀芳參加了工作,憑着勤奮刻苦的勁頭,又完成了高中和師範專業的學業。“當時有一位老師告訴我,你這麼喜歡看書,又對孩子有愛心,你以後當老師的話,肯定是一位好老師!”在周秀芳的學習生涯中,幾位老師的幫助和鼓勵,是她前進的動力和立志成為老師教書育人的初衷。

20__年,已經退休12年的周秀芳偶然得知湖南漵浦山區有不少貧困學生,童年時的親身經歷讓她做出決定,前往漵浦山區支教並發動身邊的愛心人士捐款捐物。

從周秀芳開始支教到現在,她已經發動愛心人士籌建了22所希望國小,將價值20__多萬的物資運往漵浦山區。周秀芳介紹,大部分的捐助,來自她曾經的學生。

周秀芳和在場的“未來教師”們分享了自己的育人心得。她説:“在教育中,我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髮揮他的長處。我曾經有一位學生是從別的學校被退學後轉來的,我時常鼓勵他,還讓他擔任班幹部增加信心。如今他也是一位事業有成的人了。”

“現在的支教工作,很缺乏教師。”周秀芳説:“現在,不少支教教師一週要上二十多節課,很辛苦。今後,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瞭解偏遠山區的教育情況,吸引更多的專業學生加入到支教隊伍中去。”周秀芳還表示,現在的學習教育學的同學們,知識儲備與技能更為豐富,能夠為需要支教地區的孩子帶去更多的教育形式和理念。

今年暑假,有三位周秀芳曾經的幫扶對象從貴州來到了寧波交流。最讓周秀芳感到欣慰的是,這三位學生目前都就讀於貴州師範學院,將成為教師反哺故鄉。

“周老師,如果我們也想為支教事業盡一份力,該怎麼做呢?”現場,一位教育學專業的大一學生問道。周秀芳笑着:“你儘管來找我!”説着便拿出了手機要和場下的同學加微信。

“知足、感恩、樂於奉獻,這些品質是支教帶給我的最大收穫。希望同學們能在支教過程中,有所獲益。”分享的最後,周秀芳説。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9

今晚,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中華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學家于敏;有為了山區孩子的前途而放棄優越條件去艱苦的地方教學的朱敏才、孫儷那夫婦;有堅持做好事30年的炎黃張紀清;有跟聽力障礙的兒子同桌20xx年的母親;也有為了新疆的和平不畏犧牲的警察木拉提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而又讓我最感動的是警察木拉提和炎黃張紀清。

木拉提是一民警察,這是一個光榮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職業,木拉提跟他的同事們每天有任務,每天都不分晝夜地工作。因為他們在新疆,眾所周知,新疆是恐怖根據地,所以有很多恐怖以及各種各樣的壞人,每年都有許多無辜百姓受到傷害,但因為木拉提以及他的隊伍,使得老百姓能在這裏安居樂業,雖然木拉提他們很可能在某次任務中殉職,但他們依然不畏犧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木拉提的許多戰友都因為執行危險任務而犧牲離開了我們,但木拉提依然為了和平與恐怖勇敢戰鬥着。

還有一位也令我非常感動的人物炎黃,炎黃的真名叫張紀清,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為孤兒院,學校,災區捐贈了許多資金,每次捐款都以炎黃的化名填匯款單。他原本有三百平米的房子,可他為了捐款,賣了房子,住在70平米的屋子裏,默默地堅持做好事。因為他每次捐款都用化名炎黃,人們找了他三十年,直到20xx年因為他在銀行匯捐款時摔倒被送去醫院,人們看到他撒落地上的匯款單才知道他就是默默做了三十年善事的炎黃。

三十年來,他一共捐了幾十萬元。當主持人問他每次捐款時都怎麼想,他卻説:捐款只是一個小事,很多人在捐,只是我捐的時間長了一點而已。他讓我倍受感動的地方是他做了三十年的好事卻從不留名,其實他的真名是張紀清,正如主持人給予他的頒獎詞:是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祕密,你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你為我們點燃。

看完頒獎典禮,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都是如此平凡的人,卻又那麼偉大,他們值得我們敬佩,我們都應該學習他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貢獻出應有的一份力量!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如果説生命是一支常開不敗的花,那麼勇敢就是給予他力量傲然綻放的泥土,如果是生命是一曲經久未衰的歌,那麼勇敢就是藴涵其動人心絃的情感;如果説生命是一盞晝夜不滅的長明燈,那麼勇敢就是支持它盡情燃燈的燈油。

世界變化萬千,我們要學習和勇敢的面對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要懷着良心,舉着正義的火把,勇敢的面對一切,無懼任何挑戰。

只有手持良心的寶劍,勇敢的面對過去,才能在事實的考驗面前問心無愧,有一位日本老人用自己大半生的光陰不懈的的追問着日本侵華的罪行,他勇敢的態度,促進了他人格的昇華。浩浩青史,濃縮了幾百多年的歷史的希望,面對過去的我們要以良知的力量勇敢的戰勝它。

只有打開自已的潛能,才能勇敢的面對未來,才能無懼一切未知。一名年輕人在夜晚去拜訪一位知識人。他跌跌地走進了一片土地,來到了知識人的住處。第2天一早,知識人指前面那塊土地告訴他,那是一塊?若不小心,就可能喪命。年輕人大驚,不敢向前走一步。有些事在不清楚他到底有多難時,我們往往能夠做得更好,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説的無知者無畏。面對未來,我麼要用無限的潛能挑戰他的未知。

只有凝結浩然正氣,勇敢面對現在,才能在未來淡然回首。在一個強大的集團,一張深不可測的網面前,劉珠威,一個如水般的人,毅然化身為正義的冰刀,堅持這場強弱懸殊的戰爭。有詞曰:“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他用自己的正氣,在歷史上留下一個永不褪色的名字。

泰格爾説過:“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去勇敢的面對一切吧,哪怕是沐浴風雨,哪怕是風雨兼程。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8月1日晚上八點五十分東京奧運男子百米飛人大賽正式上演,由於蘇炳添半決賽以九秒八三的成績成為了首個在奧運會闖入決賽的亞洲人,這場比賽自然引起了全體中國人的極大關注,我也聚精會神地全程看了比賽,八人蔘賽,氣氛緊張得空氣像要凝固,讓我想起了觀看劉翔參加一百一十米爛倫敦奧運會決賽有極為類似的心情,因為實在太緊張了有一名選手搶跑,本次比賽對搶跑是零容忍,這名運動員被直接罰下失去了比賽資格,決賽只剩七名運動員發令槍再次響起。

七名運動員如離弦之箭射向向終點,蘇炳添雖然拼勁全力還是始終沒有取得領先,最終以九秒九一取得第六名的成績讓中國人的名字第一次寫上了奧運會百米飛人大賽的成績單,我沒有感到意外只是能夠理解這個結果,恰恰就是蘇炳添自己的選擇,是他根據自己的實力現實地選擇了讓自己最好的狀態以最好的成績九秒八三確保能夠進入決賽以實現零的突破,而不是留在決賽真是一場精彩的比賽,向這位三十一歲的老將致敬。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就在昨晚的中央一台播出,今天我就要將這個公益電視寫成一篇觀後感。

和往年一樣一共有十位這樣的英雄值得現在的青年學生好好學習,以此為榜樣。第一位出場的是一位植物學家鍾楊,1000多種植物,是一位偉大的植物學。這不幸的事是,一次車禍中永遠的離開了人間,曾經多次到達西藏高原,患下了許多疾病,那種。卓絕不怕辛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是經常説嗎有大國才有家,在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第二位出場的就是這個一位在邊境掃雷的一個軍,他在每次工作的時候總是對戰友説:“你退後,讓我來。”我們直接感受他們一之間的深深關愛。我油然而生的想到了課文中學的一個《一個蘋果》裏故事情節一樣,就這樣活活的把自己炸傷了,醫院搶救好幾天才搶救過來。都無法預料的事是:年輕的戰士永遠都失去了他的那雙雙眼和一雙靈巧的手,聽到“你退後,讓我來”這句話,在感受到的他們都隊友之間的友愛,戰友的感情是多麼的深、質樸無華。這些人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我為國家有這樣的戰士感到驕傲。

第三位就是與壞人歹徒搏擊的呂保民,看完知道了兩位人都受到了刀傷,其中有一個人斷了幾根肋骨,經過兩位英雄的搏鬥與捨得,警察局將這位壞人逮捕,還一方安寧,真是一位好英雄,在學習我們都應該互相幫助,一起向英雄們學習。感動中國的人是馬旭的夫婦,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創造財富,自己省吃儉用的幫助山裏的孩子們上學,我們應該勤儉節約不要太浪費食物,夫婦他們多次的幫助貧窮人,有機會去上大學感到幸福,他們已經年齡很大了,他們的行為讓我們感受到這個社會的善良,我們珍惜現在的生活。接下來的這位英雄更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一下,民航的機長叫做劉傳健,飛行的過程中差點出大事,那麼艱苦低微的環境下去維修飛機的零件,他沉着冷靜的精神值得現在的學生去學習。第六位的他為了大家的的生活犧牲了很多,我覺得他是現在這個社會最美的郵遞員。一輛卡車上面全部都是快遞和信件,那麼高的雪山上,舉步維艱,看到她走1km需要三四天的時間。保護他們的快遞件,常與外邊的人搏鬥。還有這樣另外一對這樣的夫婦,30多年沒有回家過過年陪家人了,在那有一個叫做開山島的地方,堅守那裏,不允許任何東西玷污,沒有受到金錢的一絲誘惑,在這個金錢社會,很多人應該去學習。這一對姓王的夫婦精神可佳,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來保護國家的每一寸土地。

我為祖國有這樣的國民感到自豪,你們為人民付出的太多了,希望你們可以遠離傷病,健康的生活,我們會在你們的薰陶下茁壯成長起來的,為了國家努力學習。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王婭在得知生命可能只剩下半年時間的那一刻,卻選擇了放棄化療,讓最後的生命更有價值,也讓節省下來的錢更有意義。這是王婭的“性價比”。

王婭並非不珍惜生命。去年3月,王婭被確診患上了胰腺癌。本打算出國旅遊的王婭,立即放棄了原來的計劃,開始住院治療。四個週期的化療,半年的時間過去了,王婭逐漸產生了耐藥性。就在醫生為她會診,考慮下一步治療方案的時候,王婭卻萌生了放棄治療的念頭。

經過深思熟慮,去年8月,她決定停止化療、放棄手術,接受保守治療。她背起旅行包,踏上了飛往西部山區的飛機。看到孩子們艱苦的生活,她幾次潸然淚下。回機場的路上,王婭對興華基金會愛心人士楊志明説:“我想把房子捐了。等我死後,房子變賣的錢可以繼續用來幫助困難孩子。”回到天津,楊志明協助王婭辦理了房產公正、過户等手續。王婭生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主要是放療,效果又不見得好,最後我終於想了想,放棄了。你知道我一輩子就掙這麼點兒錢。房子給孩子們,可以捐了。(錢)不是很多,但是100多萬可以幫助更多的孩子。”

不過,要把房子捐贈給一個基金會,天津還沒有先例。王婭曾對記者説,“原本想把房子變現,捐給基金會。想了很多辦法,同學想買但沒有這麼多現金,山東的妹妹想買,但外地人限購……總之是沒辦法”。

地税局、房管局、公證處……能去的地方王婭的同學都幫着去了解,幾經周折,王婭在天津北方公證處一位姓段公證員的幫助下,起草了文書,辦理了身後捐贈遺囑公證。但很快,王婭又反悔了,她要把身後捐贈變成生前贈予,因為她擔心自己去世以後還會有簽字等諸多手續,給房產捐贈帶來麻煩。“這樣可以儘可能地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讓錢能順利用到孩子們身上。最後終於辦成了,心放下了。”

幾經努力,生前捐贈終於成功辦理,王婭這套70平米的住房,在她生前就贈予給了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中國女排從三年前的亞洲第四,短短三年創造奇蹟,主教練郎平是奇蹟之源!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多年的教師,興奮激動之餘,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郎平教練有很多特點:

第一,她心中有“大愛”,“大情懷”,“大責任”。郎平在20__年已計劃退休,但當時中國女排陷入歷史最低谷,無人願接教鞭,郎平毅然挺身而出,願為國家放棄個人生活與待遇。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郎平帶着滿身的傷病,義不容辭的挑起了國家女排的大梁。

第二,郎平是團隊的精神領袖。首先,郎平敢想敢為,崇尚實幹,有過硬的業務功底,堅持做正確的事,無疑是“打鐵還要自身硬”的典範。其次,郎平百折不撓,無論面對任何困難與挫折,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幹到底。再次,郎平善於在引領團隊時“統一思想與行動,凝聚智慧與力量”。最後,郎平有開闊的視野與理念,“熔鑄中外精華,堅持綜合創新”。郎平和中國女排將“女排精神”演繹得出神入化,讓國人為之熱淚盈眶。

第三,郎平的目標明確,“攀山要攀山絕頂”。郎平帶隊直指世界冠軍,她在女排僅為亞洲第四的時候,不是隻想着小富即安,而是直接瞄準世界冠軍,雖然過程坎坷不平,雖然歷經艱辛,但是中國女排還是站在了奧運會最高領獎台上!

第四,郎平始終堅持戰鬥在最前線,理念與時俱進,業務精益求精。念念不忘,必有反響!郎平始終堅持執教,對現代排球的技戰術發展瞭若指掌,調兵遣將能夠隨心所欲,每佈置一次戰術都能夠見成效,此外,郎指導不忘初心,永遠前進,這就是我們要學習她的地方!

第五,善於創新,培養與大膽啟用新人。郎平力排眾議,培養新人,招來不少非議,但是在她的堅持下,朱婷已成世界頂級攻擊手,就連十九歲的小將龔翔宇也發揮重要作用。新女排的年輕球員關鍵時刻頂得住,所以中國女排能打硬仗。

郎平是我最敬佩的現代巾幗英雄,沒有之一,我覺得我們要學習郎平指導心繫祖國,敢於夢想,堅持探索,與時俱進,勇於擔當,精神強大,國際視野,大膽創新的精神,讓女排精神永遠伴着我們前行。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這就是‘血戰’,我們每一場球都不能輸。不能想贏怕輸,只能是想贏不怕輸。”四年前的世界盃,進入奪冠的關鍵階段,郎平曾這樣給隊員們鼓勁。四年後,這樣的“血戰”再次來臨。激戰正酣的女排世界盃上,中美兩強再度相遇,這場被普遍視為“冠軍爭奪戰”的焦點戰役,最終以中國女排零封對手而告終。看比分,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般犬牙交錯,但女排姑娘力拼下的每一個球,都重若千鈞。

“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在本屆世界盃贏得開門紅後,郎平的這句話一舉衝上熱搜,引得網友帶淚轉發。三連勝、五連勝、八連勝……女排姑娘在比賽中所表現出的堅韌、拼搏、穩健,像一股雄奇的力量,叩響每個中國人的心扉。平心而論,這些年中國女排有過高光時刻,也遭遇過低谷困境,但只要站立賽場之上,這支隊伍就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不一般的血性。在最要勁兒的時刻,呈現出最頑強的精神,這或許就是中國女排最動人之處。

競技體育本來就不僅是身體、技巧的比拼,也必然會包含意志力的較量——有賽場上對勝利的強烈渴望,更有賽場外向着夢想默默的堅持。郎平説,“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的確,“女排精神”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靠日復一日的強化訓練、一點一滴的艱辛付出凝鑄出來的。有記者就觀察到,女排隊員在訓練局很少能碰到其他運動隊吃飯,因為來得最早、練得最久、結束最晚。就拿此次世界盃來説,女排姑娘剛到札幌就放下行李直奔訓練場,郎平親自上陣,用她的話説,“我一個快60歲的老太婆都還在拼,沒有人好意思偷懶。”

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奪得過世界大賽冠軍的隊伍。作為一種情結,女排精神承載着幾代人的共同記憶。38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榮獲世界冠軍。咚咚的“鐵榔頭”,敲響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戰鼓,提振了中國人的精氣神。這支光榮的隊伍不僅是競技舞台上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更成為無數中國人的勵志榜樣。“三連冠”“五連冠”,在那個國門剛剛打開、人民呼喚精神力量的時代,中國女排以她們無畏的拼搏攀上巔峯,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能行”。在那個改革開放大幕初啟、中國奮力追趕世界的時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幟,讓世人看到中國的集體主義、愛國精神、自強意志,能達到怎樣的高度、能創造怎樣的奇蹟。

輸過贏過奮鬥過,哭着笑着堅持着,近40年來,這支隊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現體育的本質。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一支球隊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如此。縱然今天的中國早已無需用更多金牌去證明自己的強大,但正因此,我們才更要去理解、去體悟、去喚起那貫穿於“女排精神”當中的強大力量。我們前進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分一分去拼”,這是時代和國人對精神的渴望和呼喚。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夢想化作風帆,有了這股子精氣神,夢想再大,未來再遠,也終將抵達。(北京日報 張砥)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葉連平,和縣烏江鎮卜陳學校退休教師,退休2 0 多年來,始終淡泊名利,傾盡心力、財力,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實現他們的人生理想。不愧為全國人民道德模範,不愧為全社會的寶貴財富。

身為教師的我瞭解並學習了葉連平老師的先進事蹟後,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葉連平老師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勤勉敬業。要培養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鍊身手,承擔挑戰性工作增長才幹。要保持創新鋭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新創造。要養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要自覺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更新思維、開闊眼界,在實踐中磨鍊意志、學會忍耐,成長為知識豐富、技能精湛、視野開闊、愛崗敬業的有用之才。向葉連平老師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捨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教育事業。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更加明確了作為教師,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説具有示範性。因此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更應該注意為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從思想作風到生活作風,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淨化社會風氣的表率。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師德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質去教育,影響學生。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在工作中,堅持和家長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作風,始終注意工作中的新變化和工作的新特點,善於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從家長的意見中汲取智慧。不要有靠邊看的思想,從自身做起,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上好每一天班,上好每一節課,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每一個父母緊密聯繫起來,及時反饋孩子在校表現,共同教育下一代。 我們只有踏着前人的足跡,多讀點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在實踐中多加反思,多加積累,並勤於寫作,做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研究者。

葉老師既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他把手邊的事做好、做細、做紮實,無愧於揹負的責任,精彩地活着,讓人生價值得以實現。幸福的是,我有了葉老師這樣的精神榜樣,因此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嚴格的要求自己,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再接再厲,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和教育工作。努力克服自身的弱點,爭取更大的進步。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周秀芳老師在我們的期盼中來到了七善軒,她原本在別的地方定好了餐的,聽説我們這裏是對留守兒童及青少年兒童進行國學教育的,就欣然答應過來了。她説不是為了來吃這口飯,因為吃飯來回九溪江跑,沒有任何必要,關鍵是來看看這個國學教育,來看看這裏的學生的,而且她本次帶了一個也在進行國學推廣的愛心企業家。

她來到七善軒大門口,被這裏的文化感染了,看到一個小女孩,叫我“園長媽媽”,她不顧疲勞,忍不住一把把孩子抱了起來,跟我們一起合影留念。走進七善軒,聽我介紹屹立在門口的孔子銅像,表示無比地敬仰。

隨着我的介紹,看望了430課堂的孩子,看了我們的課程表,還謙虛地問,可不可以照像,走進我們的閲覽室,問了我們書籍的來源,都是愛心捐贈和自己掏錢購買的,連聲説“不容易呀,不容易”,還説,在這裏的學生有我們在這裏教育很幸福,她支教的山區的孩子很苦,基本是事實孤兒,想讓他們去浙江讀書,很多老人捨不得,把孩子耽誤了,自己年紀大了,來這裏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她堅持給民政局張局長打電話,要他過來看看,我笑着説,張局前天還在這裏跟我們一起開展關愛孤兒活動呢。她聽説我們業務主管單位是文化局,連忙給金局打電話,讓金局過來,金局因為有事過不來,民政局張局急急忙忙趕過來了,張局一見面就説“您是我們漵浦的慈善大使,我哪怕再忙,必須過來見您”。

他們倆個一見面,顧不上喝茶,甚至顧不上坐下來,一直聊縣慈善總會及民政局去寧波對接慈善活動的事情,由於張局馬上有一個會,急急忙忙離開,握手道別時,周奶奶説,“我不僅想幫助這裏的孩子,更想幫助這裏跟我們浙江進行產業扶貧結對子,我們寧波的宣傳部長已經給杜家毫書記打電話了,歡迎蒙書記去那裏開展政府為主導的產業扶貧”。來了僅一個小時,她不顧疲憊地一直在打電話,在跟很多人交代,為她準備的素食美食早已經涼了,我催促她先吃飯,後談工作,她看着我為她準備的滿滿一桌純素食,非常高興,説“吃素好,吃素好,吃素的人一定是一個善良的人,我媽媽堅持吃了七十多年的素”。在飯桌上,諮詢着我們七善軒的教育及經費運作,聽着沒有愛心企業,基本沒有政府扶持,她特別着急,不停地説,“你們做教育慈善很不容易,我自己是老師,知道孩子不僅僅只是缺衣物,如今條件好多了,他們更缺少的就是關心和陪伴,更缺感恩教育,國學教育我們必須支持!”。

隨即又一次拿出手機,給我們教育局的關工委鍾主任打電話,在電話那頭,我也聽到了鍾主任對七善軒的讚美。她一再強調,她捐贈過來的校服和電腦一定要先滿足七善軒,讓七善軒先挑選出來!飯後,我們回到辦公室,我把一些資料送給她,她拿着資料説“我要把你們的教育理念帶回去,我要帶團隊來參加你們的活動,更希望能帶愛心企業過來幫助你們長期發展!你們這樣付出,沒有任何休息時間,很讓我感動,暑假你們做夏令營時一定通知我來參加!”由於明天早上還有一個學校動工儀式需要參加,她在與孩子道別,與我們文化志願者合影留念後,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在離開時看到我們430課堂的孩子對她鞠躬行禮問好時,她非常高興,連聲説“孩子們真有禮貌,你們辛苦了!”。她加了我微信,揮手告別,我們相互擁抱,彼此都不約而同地説“好好休息,保重自己的身體!”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古稀之年的周秀芳,遠赴貴州、湖南支教,匯聚市民愛心送到貧困山區,並精準幫扶漵浦、延邊產業脱貧。她用大愛情懷為山區孩子點燃希望之燈,也為貧困協作搭建愛心之橋。在湖南漵浦支教幫困4年多,周秀芳及其愛心團隊捐建的希望國小已有29所,400多名貧困生得到結對幫扶,累計捐款物達3400萬元。

支教期間,她曾一次次去學生家裏走訪,有次在途中摔倒,險些喪命,被救後,家人勸她放棄,她説:“如果我倒下來,你們就把我埋在學校旁邊的土地上。”她牽線促成寧波與漵浦教學結對。20__年11月,鄞州區在漵浦建立支教基地,發動優秀教師去漵浦支教,漵浦縣選派中國小校長、年輕老師來寧波“取經”,培養“種子”教師。她將全國各地的愛心源源不斷匯聚到大山深處。

為幫助山區真正擺脱貧窮,周秀芳以支教為支點,通過勞動力轉移、產業扶貧等方式進行幫扶,在鄞州區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她建起了愛心工作室、愛心幫扶基金會,在延邊州和龍市成立了周秀芳愛心驛站,引導集聚社會幫扶資源,完成128名貧困學生結對助學。今年7月1日,她創設的滬杭甬(鄞州區)研學實踐基地揭牌成立。

周秀芳的事蹟在浙江、湖南等地引起強烈反響,《光明日報》、新華社、人民網、央廣、《浙江日報》等幾十家主流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等領導都對她的事蹟作出批示。

周秀芳曾先後獲得“中國好人”、全國脱貧攻堅奉獻獎、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顧誦芬的學識與品德,影響着一代代航空後來人。伴隨着一架架新型戰機飛上藍天,在航空報國的跑道上,一代代航空人不斷傳遞着手中的接力棒。

顧誦芬帶領的團隊誕生出一位科學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兩位型號總指揮。他主持編纂了70餘冊航空科技書籍,主編的《飛機總體設計》一書,已經成為我國航空院校飛行器設計專業的必修課教材,主編的《現代武器裝備知識叢書——空軍武器裝備卷》《大飛機出版工程》等多個系列、數十種航空專著與圖書也都產生了重要而廣泛的影響。

“回想我這一生,談不上什麼豐功偉績,只能説沒有虛度光陰,為國家做了些事情。”顧誦芬淳樸的話語中不無謙虛。對於年輕人,他充滿了期待。“我國航空事業發展需要年輕人才,他們是祖國的明天。我只想對年輕人説,心中要有國家,永遠把國家放在第一位,要牢牢記住歷史,珍惜今天的生活。多讀書,多思考,努力學習,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20__年,當鮐背之年的顧誦芬再次回到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時候,執意要到中國航空事業開拓者黃志千烈士的塑像前去看一看,顫顫巍巍的他看向黃志千塑像時眼睛裏閃爍着光芒。

在顧誦芬的心裏有國家、有航空、有飛機、有研究所、有團隊、有老同事、有老朋友,就是沒有他自己。他講起來都是設計製造飛機的時候如何的艱苦,哪位同志做出了重要貢獻,沒有他們的話飛機就飛不起來,可是他自己的功績總是一筆帶過、不願多提。提到大家的生活,哪位同志受了委屈,哪位同志應該受到照顧,誰的日子過得很苦,他都説的清清楚楚,但是問到他自己受的苦時,卻總是雲淡風輕。

顧誦芬説:“這沒什麼,都是應該做的,共產黨員就應該是這樣的,這是主席的教導。”這些話不是喊口號,不是説空話,這是他內心最真的話。他用將近一個世紀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共產黨員應該是個什麼樣子,他用過去投身航空幾十年的時光告訴我們,航空人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20

感動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目,它能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淚下,觸動着我們的心靈,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一個偉大的老師,因為母親得老年痴呆症走失尋回後,所以他決定將母親綁在身後,騎着電瓶車每週往返於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顧母親5年如一日。他的事蹟經過廣泛傳播之後,學校決定將陳斌強工作地點從鄉鎮調到縣城。

看到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裏已經有淚水在打轉了,我很佩服他對媽媽的一份孝心,雖然有諸多不便,但他還是一心一意,堅持一直揹着母親上下班,他説過一句讓我印象最深的話“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我媽媽,卻沒有時間等了。”讓我頓時潸然淚下,我也在心裏暗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媽媽,他們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看完後,我又在網上看了關於他的新聞,他在QQ空間裏這樣寫道:“不過是一個兒子孝順母親,世間最普通的事兒,怎麼就能引起那麼大的轟動?想來,也許是很多子女雖心裏裝着父母,卻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所以心存愧疚的緣故吧?”

張麗莉,一個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好老師,她愛孩子勝過愛自己。20__年5月8日,張麗莉在失控的汽車衝向學生時,一把推開了兩個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軋,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現已逐漸康復。

我很感動,這時候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説的沒有錯,張麗莉老師的班上有一位同學,他超級不喜歡語文,張麗莉就特意在課堂上讓他朗讀課文,並當着全班同學的面微笑着誇他“聲音有磁性,很好聽”。一段時間之後,那名同學的語文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我覺得她很了不起,這時我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她“臨危不懼、捨己救人”。

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

感動中國蘇炳添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21

“老毛膽大心細、有責任心,工作專挑‘硬骨頭’。”在同事眼中,毛卓雲是一名英勇的戰士。

20__年,寧波市看守所設立艾滋病監區,承擔全市艾滋病在押人員的羈押任務。這些人多數與犯罪有關,因吸毒感染上艾滋病的他們脾氣暴躁,抵抗心理強烈。

在那個“談艾色變”的年代,面對職業暴露的高風險,很多人顧慮重重。誰來接手這個“燙手山芋”,看守所領導犯了難。毛卓雲卻主動站了出來,還拍着胸脯立下了“軍令狀”:“給我半年時間,管得好,讓我幹;管不好,我主動退下來。”

“老實説,沒有思想鬥爭,那是不可能的。”回憶起第一次進入監室的情形,毛卓雲坦言,自己的內心是發怵的。因為害怕被感染,那時他常常自費去做HIV檢測,卻連檢驗報告都不敢去拿。“可風險再大,也總得有人幹,何況我是黨員,應該衝鋒在前。”

為了克服恐懼,幹好這份工作,毛卓雲下了狠功夫,不僅自學艾滋病的防治知識,還學習心理學、病理學,掌握了疏導艾滋病患者心理的辦法。漸漸地,毛卓雲成了這一領域的“行家裏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xuexi/8v3w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