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去草原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去草原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去草原的心得體會 篇1

“藍藍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 , 奔馳的駿馬, 潔白的羊羣 。”聽着騰格爾的《天堂》我特別嚮往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底見牛羊的大草原。我暑假有幸來到了美麗的烏蘭布統大草原。

去草原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那裏的天是那麼的藍,藍得澄澈;那裏的空氣是那麼的清鮮,鮮得清爽;那裏的草是那麼的綠,綠得透徹。他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它多麼像海啊!雖然它沒有像海那樣波濤洶湧,可是微風一吹,小草便隨風舞動。不是海洋,也是海洋。不要以為只有海可以與天連接在一起,其實草原也是可以的。天上的白雲彷彿也被這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久久不願離去。草原上的野花白的似雪,紅的似火,黃的勝金,我都不敢挪動腳步,生怕一不小心就踩到這些小精靈。

來到草原怎麼能不騎馬呢?我如願以償地坐上了馬背,我的馬全身棕黃, “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哦真像是劉備的坐騎——的盧。它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視着我彷彿在説:“快點上來吧,小主人。”説實話,第一次騎馬我還有些害怕,我生怕它發狂把我從馬背上掀下來。草原上的馬道坑坑窪窪,剛開始那種搖搖晃晃,好像隨時都有可能滾下馬的感覺真叫人有些緊張。還好,我坐的是一匹訓練有素的好馬。不一會我就放鬆了心情,我的膽子越來越大也想向別人那樣飛奔。我使勁一夾嗎肚子,喊了聲“駕”,它跑了起來,駿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清風拂面帶着微微涼意,白雲在我頭頂飄過那個感覺就叫一個爽。

晚上我們圍着篝火,烤着羊腿,人們載歌載舞,我真不想回家了。可是必須再見了,美麗的草原!

去草原的心得體會 篇2

早上7點鐘,我們到達海拉爾火車站。下了火車就坐上等候的旅遊車,前往呼倫貝爾大草原。

一路上導遊喋喋不休地給我們講草原的傳説。我一點也沒聽進去,只顧欣賞車窗外的風景。道路兩旁一望無垠的草地上點綴着成羣的牛羊。在這廣闊的天地下,草原上一碧千里,四面都是小嶽。草地是綠色的,小嶽也是綠色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嶽,一會兒又下來了,走在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我們在中途休息。下了汽車,我感到天空是那麼明朗,雲朵是那麼潔白,空氣是那麼新鮮,使我滿心的愉快。我們往公路左邊走了一陣,便遠遠地望見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導遊告訴我們這是貝爾河。

接下來我們來到牧場的蒙古包裏。熱情蒙古族居民把香甜可口的奶茶和冰鎮的酸奶端上來。穿着五彩繽紛民族服飾的姑娘小夥為我們彈馬頭琴、唱祝酒歌,表演摔跤、騎馬、射箭……

下午我們來到了滿洲里,參觀了國門景區。國門呈“門”字型,莊嚴偉岸。41號界碑是中國和俄羅斯的邊境線。絡繹不絕的遊客紛紛在這裏攝影留念。我和媽媽也在界碑前留影。

最後我們來到套娃廣場。這裏的主建築是一個高30米的大套娃,裏面有餐廳和表演場地。廣場上有幾十個大約2米多高的各種各樣的套娃房子,裏面出售形形色色的套娃工藝品,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草原上的美景讓我留連忘返,真希望明年暑假還能再來內蒙古大草原!

去草原的心得體會 篇3

這個暑假,我終於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內蒙古草原。

我們先到了張家口,第二天一大早,便向內蒙古大草原進發。

路上,周圍的環境慢慢發生着變化。剛開始,我們還是穿越在崇山峻嶺中,高速上不時要經過隧道。漸漸地,高山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連綿的土丘,路上的車也越來越少。

彷彿展開了兩幅畫軸,路兩旁的莊稼地逐漸變成了綠毯一樣的草地,中間點綴着或大片或小片的紫色薰衣草田、黃色的油菜花田,遠處坡地上還時不時出現成羣的牛羊。天空中,霧霾不見了蹤影,露出了久違的藍色。面對美景,我們的情緒高漲起來,拿出手機開始狂拍。

終於,我們到達了目的地——蒙古老營,這裏古時候曾經是軍營駐地,還保留着當年營寨的遺蹟。那些斑駁的土牆、稀疏的木柵欄,彷彿向我們訴説着歷史。

放眼望去,數不清的牛羊在悠閒地走動、吃草,遠處的草地和蔚藍的天空交織在一起。風兒輕輕吹過,不知名的野花隨風搖曳,各種昆蟲在草叢中蹦上蹦下。走在草叢中,草兒的葉尖兒掃過我的腳腕,讓我不時感到微微瘙癢。奇怪的是,草原上的草並沒有我想象的高,因此看不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景色。

抬頭仰望,幾朵白雲在空中緩緩飄過。這些白雲像馬兒在追逐、奔跑;像鳥兒在空中自由地飛翔;像老牛在穩重地散步。而那幾朵零零散散的小片雲朵,則像幾隻離羣的小羊,在無憂無慮地嬉戲。

中午,我們在當地的蒙古包內吃了午飯,其中就有蒙古的特色烤羊排。烤羊排看上去油光閃閃,聞起來香氣撲鼻,吃起來更是美味可口,肥而不膩。

吃過午飯,我騎上了一匹駿馬。起初,我非常害怕會從馬背上掉下來,可漸漸地,我適應了在馬背上一顛一顛地行走,馬竟然開始小跑起來。坐在馬背上看草原風景,還真是別有一番情趣呢!

我們玩得興致高昂,然而,時間不等人,一天的旅行很快就結束了。可我意猶未盡,依然陶醉在這草原的美景中,彷彿已與它融為了一體。

去草原的心得體會 篇4

讀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我真的被感動了。小小的水滴竟能把石頭滴穿!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小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如果我們也有小水滴的精神,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的呢?你看,課文中的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不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其實,在生活中,也有許多擁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大詩人李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吧,講得就是李白小時候的故事:李白小時候十分厭倦讀書,可當他看到一個老奶奶想把鐵棒磨成縫衣針時,明白了:只要勤奮苦練,持之以恆,才有所成就。從此李白就把“鐵杵磨成針”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來鼓勵自己。最終,李白成了着名的詩人。由此可見,凡事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能有所成就。

在我的學習,生活中,也曾遇過“頑石”,它們一次次攔住了我的去路,讓我停止了前進的腳步,就拿畫畫來説吧。小時候,我特別喜歡畫畫,總愛在一些廢紙廢書上亂塗亂畫。從中,我得到了許多快樂。雖然畫得不是很好,可我可以把我想畫得都表現出來。媽媽發現了我的興趣,便給我報了興趣班。剛開始,我真是興奮不已,每天都能得到老師的表揚。漸漸地,我長大了,也貪玩了,覺得畫畫真是枯燥無味,沒有電腦遊戲來的刺激。特別是學素描,更是無趣。畫素描簡單一點來説就是一些粗細線,明暗色的搭配。因為提不起興趣,所以也無心學習,結果一個暑假的時間過去了,我的素描也沒有一點長進。其實這不算什麼大“頑石”,但我半途而廢了,你説這塊“頑石”還能滴穿嗎?

讀了《滴水穿石》,讓我明白了,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能“滴水穿石”,最終取得成功的道理。我決定重新滴穿我這塊“頑石”——畫畫,我相信我一定會成功的。

“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它像一盞指引我進步的明燈,時時照亮着我,時時激勵着我: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恆心,不怕花時間和力氣,堅持下去,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去草原的心得體會 篇5

本文中,司馬遷記述了不同人致富的手段,得出“致富並不是靠固定的行業,而財貨也沒有一定的主人,有本領的人能夠財貨,沒有本領的人會破敗家財”的結論。

太史公説,人們總是要使自己的耳目盡情地得到音樂和女色的享受,使口中盡多地品嚐牲畜肉類的美味,身軀儘量安處於舒適而快樂的環境,而精神上還要炫耀自己的權勢與才能的榮耀,使這種風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經很悠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樣微妙的言辭逐家逐户地去勸説他們,終究也不能使他們精神淳化。所以説,求富是人的本性,用不着學習,就都會去追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攮攮,皆為利往。

司馬遷還不斷強調財富對治國的重要性。倉庫充實了,百姓才能懂得禮節,衣食豐富了,百姓才知道榮耀與恥辱。禮儀產生於富有而廢棄於貧窮。壯士在軍隊中,打仗時攻城先登,遇敵時衝鋒陷陣,斬將奪旗,冒着箭射擊,不避赴湯蹈火,艱難險阻,是因為重賞的驅使,這驗證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讀到這裏,飛絮的思維讓我想起扶濤教授的話,要學好經濟學必須拋開道德的束縛。每個人都是理性經濟人,總是企圖以最低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只有每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社會福利才最大。社會上各種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後,商家們都是這樣想的嗎?我們恨貪官,可又拼命地報考公務員;我們罵壟斷,可又拼命地往高薪單位裏鑽;我們譏諷不正之風,自己卻忙着找關係。總之我們憤恨不是因為不公平,而是覺得自己處在不公平的不利位置。我們不是想消滅這種不公平,而是想要自己處於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這種骨子裏的自私,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自我批評。

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時代裏,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人情冷漠,要使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法制完善的腳步必須趕得上人類道德下滑的速度,這樣才能抑制負能量阻止人類的進步。

隨着分工明確化,管理科學規範化,人類勞動率不斷提高,創造了更多的財富,毫無疑問,這些財富歸功於企業家和資本家。古代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勞動和土地具有較高的豐裕度,創造的財富遠遠少於現在。所以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這四個生產要素中,只有資本和企業家才能才是真正推動財富的創造。正如歷史才是英雄創造的。

明白創造財富的方法,也要知道如何分配剩餘的財富。這需要政府尋找完善的分配製度和監管制度體系。這樣社會福利和人民幸福指數才提高。因為高的 GDP 不一定能帶來高的社會福利水平。

經過一年的學習,能逐漸理解經濟學。我的理解是經濟學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資源來生產各種商品和勞務,並且將這些商品和勞務分配與不同的社會科學。經濟學能讓我更理解生活,雖然有些理論不切合實際,但是那些理論隱藏的思維方式和分析問題的方法才是你的生存法寶。大學是加油站,要使以後的你走得更遠更快,必須加更多油,我們都是路過加油站的車輛,付出的金錢和時間是為了能帶走油。路過後,在驀然回首之際,摸着均勻跳動的脈搏説,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羞恥,我想,這樣的人生也足夠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xuexi/7gmjy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