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通用15篇)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通用15篇)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1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取得了顯著成就。當前,脱貧攻堅已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可以説每一名黨員幹部在脱貧工作面前都應責無旁貸,都要盡一份力,都要拿出勇氣,拿出擔當,為脱貧攻堅做出貢獻。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有這樣一位院士,他叫朱有勇,20__年退休後,退而不休,發揮餘熱,來到家鄉雲南最貧困的地區——瀾滄縣扶貧。瀾滄當地主要是拉祜族,這裏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脱貧攻堅主戰場,他把“家”安在田間地頭,用5年時間身體力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傳授給1500個村民,並讓村子擺脱了貧窮。11月29日央視新聞聯播播發了題為《“農民院士”朱有勇:用科技改變貧窮》的報道,聽了他的事蹟,令人非常感動,值得每名黨員幹部、特別是年輕黨員幹部學習反思,並實踐之、篤行之。

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

他致力於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

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鈎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

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幹部和大學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輩人才學習,學習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民立場、真摯的愛民情懷,把視線投向國家發展的航程,把汗水灑在艱苦創業的舞台,把青春寫在中國大地上,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珍惜大有可為的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之以恆奮鬥,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2

“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這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羣眾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對所有扶貧工作者吹響的進攻號角。脱貧攻堅這場硬仗已經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我們需要更多的“朱有勇”。

朱有勇,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會種莊家的農民”,是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脱貧攻堅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成為人民羣眾心中最美的“農民院士”。

為民謀福,他有着強烈的擔當精神。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要有擔當,他説:“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科技扶貧上,在大山深處“最窮的地方”灑下一名老黨員的血汗。敢於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精神特質,也是我們黨能夠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的重要原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必須有一代人的擔當。當前,脱貧攻堅決勝時期,更是呼喚着共產黨人的擔當。我們要積極學習朱有勇院士的擔當精神,切實扛起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脱貧攻堅,他有着強烈的實幹精神。面對貧困,朱有勇並沒有絲毫猶豫,以實際行動開展科技扶貧。他立足貧區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紮根邊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把科研論文寫在了大地上。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只有實幹才能給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實幹精神是共產黨人的實踐品質和先進本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我們要積極學習朱有勇院士的實幹精神,把所有對未來的希冀凝練在雙手之間。

作為奮進新時代的一份子,我們都要積極學習朱有勇院士先進事蹟和擔當實幹的崇高精神,投身建設國家的偉大事業,為實現民族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3

“朱有勇”教授深入脱貧攻堅基層一線,掛鈎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全縣的扶貧產業發展成效顯著。以林下種植三七等中草藥的做法成功帶動了當地森林資源的充分利用,帶動了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他將論文寫在了土地上,將“生物多樣性”研究成果運用到扶貧攻堅中。

深入基層,與羣眾耐心交流。瀾滄拉祜族當地少數民族由於語言交流障礙且當地人民不願交流和溝通,導致瞭解情況進度緩慢。朱教授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獲得了當地羣眾的信任和歡迎。他科學地分析當地自然環境、氣候條件、温度濕度等森林資源比土地多的得天獨厚的長板,也分析出了素質性貧困的短板。他鼓勵貧困羣眾放平心態,不要因為貧困而害怕和羞愧。針對森林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他與自己的團隊在研究的基礎上,選擇了林下種植三七等中藥材進行試驗,經過驗收開始推廣,林下三七的種植有最初試點的5畝擴大到第二年的300畝,再到3000畝,不斷擴大林下三七的經濟效應。

開展培訓和指導,為貧困地區帶去產業發展技術和銷售渠道。朱教授讓來參加培訓的人員明確此行的目的是“通過學習自己富、帶動身邊的人富”,讓參訓人員堅定學習和掌握技術的決心和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種植技術和實地操作的學習中去。朱教授將產業和電商平台向結合,為貧困地區規劃了一條產品直銷到消費者手中的渠道,避免了中間過程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他對自己科技成果撒在扶貧土地上深感欣慰,他説這是一個知識分子該做的和必須做的,是一種本職責任和使命,這種全新全意為國家、為人民的真心令人動容。

朱有勇教授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業和滿滿當當的收穫,為脱貧攻堅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彰顯出了其堅守黨員的信仰和使命,在祖國需要的地方勇於擔當作為,激勵更多的黨員幹部!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4

12月2日,朱有勇榮獲“時代楷模”稱號。多年來,他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已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研發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

這是堅守初心的科研示範。

30多年來,朱有勇帶領團隊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不斷創新突破,從利用物種多樣性創建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體系,到如今把生境多樣性研究應用在三七、冬季馬鈴薯、早熟葡萄、冬早蔬菜、檸檬等特色產業,每一項科研成果都讓農民得到實惠。

有人説,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萬物,是人類的衣食之源。而朱有勇總是難以割捨對土地的感情與牽掛。正如他所説:“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民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5

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忙碌了一天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蒿枝壩村的村民,放下農具便匆匆擠進村裏的“科技小院”,向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請教種植冬季馬鈴薯、油菜、林下三七的技術要領。

“要選擇合格的脱毒馬鈴薯種薯”“拱棚可防霜避雨避病,減少農藥施用量80%”……面對村民們的各種問題,朱有勇耐心解答着,還叮囑團隊人員去田間給農户示範操作。

這座被稱作“科技小院”的普通農家院落,是去年10月份朱有勇院士團隊進村幫扶後駐紮的“根據地”。院士、專家們從這裏開始,一步步解決村民種什麼、怎麼種的問題。科學的指導、全程的服務使貧窮閉塞的蒿枝壩及其周邊村寨不再“孤立無援”。

朱有勇告訴我們,自從20__年中國工程院開始定點結對幫扶瀾滄縣,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村民們的錢包鼓了起來,種植、養殖產業壯大了起來,日子逐漸好了起來。

結為親家 定點精準幫扶

瀾滄縣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全省脱貧攻堅的主戰場。20__年,中國工程院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開始結對幫扶瀾滄縣。

定點結對幫扶工作開展以來,中國工程院院長賙濟等院士先後到瀾滄調研。去年11月,中國工程院“雲南院士專家行”工作組也來到瀾滄。院士們深入各鄉鎮、村、企業,用科技的力量把脈問診瀾滄脱貧攻堅工作,助推當地產業發展。同時,中國工程院還選派兩名幹部到瀾滄縣掛職副縣長和副鄉長,協助全縣做好示範基地建設和項目實施工作。

此外,院士們還相繼在雲南農業大學、瀾滄縣成立專家扶貧工作站和雲南瀾滄院士專家諮詢服務站。“兩站”着力推動“政產學研用”結合,促進院士、專家科技成果在雲南的推廣與轉化,為雲南省的科學發展提供戰略諮詢;依託雲南農業大學的資源優勢,組織院士專家有效開展脱貧攻堅專項行動;實施產業扶貧和教育扶貧,打造精準扶貧示範區。

確定脱貧目標後,“把脈”產業發展就成了第一要務。接到任務後,朱有勇院士二話不説,帶着團隊迅速趕往瀾滄開始調研。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6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鈎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這眾多榮譽的背後,是他不忘初心,紮根基層,苦心鑽研的深刻體現。在為羣眾解決實際問題後他曾説“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這種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獲得的一切榮譽。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7

在一幅名為《恩師》的和平方舟主題國畫前,不少參觀者駐足欣賞。

這是今年10月,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海軍機關舉辦的“向海圖強——萬里海疆畫展”。

《恩師》描繪的是和平方舟的一位女軍醫與自己教過的一名留學生聯手,為到訪國民眾診療的場面。女軍醫的原型,是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中醫專家李偉紅。作為醫學交流的一部分,海軍軍醫大學每年都會接收一批外國留學生,他們像一顆顆友誼的種子,撒向世界各地。

走進和平方舟,兩塊古香古色的展板上依次排列着和平方舟到訪的43個國家和地區的旗幟。一面面國旗,輝映着這艘友誼之舟的航跡。

在和平方舟的會議室裏,擺放着一尊名為“大團結”的黑木雕,這是坦桑尼亞總統贈送的。木雕上,幾十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寓意世界人民團結友好、共同發展。

20xx年11月26日,和平方舟圓滿完成為期8天的醫療服務,準備離開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港,總統帶着木雕國禮專程趕來送行。他與每一位醫護人員握手,不停地説:“謝謝,中國老朋友。”

20xx年,委內瑞拉政局不穩。當年9月下旬,和平方舟依舊如期到訪。

得知和平方舟來訪,委內瑞拉全國歡騰。委海軍“葉庫阿納”號巡邏艦提前起航,頂着大風浪前出180多海里迎接。兩艦會合後,雙方官兵在甲板列隊,相互鳴笛敬禮。和平方舟官兵沒有想到的是,委內瑞拉還派出5架飛機,用高規格的編隊飛行來歡迎他們。

在“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陳洋陽看來,到訪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登上和平方舟是莫大的榮耀,但更讓他欣慰的是,和平方舟給患者尤其是兒童帶來了希望和歡樂。他説,許多孩子接受治療後,不僅擺脱了疾病困擾,甚至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

20xx年10月,和平方舟時隔3年再訪格林納達。55歲的威廉登船就診時,手中拿着一張發黃的卡片。這是20xx年和平方舟首次來格林納達進行醫療服務時,威廉前來就診的登記卡。

當年,威廉因意外造成膝蓋韌帶損傷,在和平方舟上進行了關節穿刺抽液治療。腿傷康復的威廉有一個念想,就是有一天能有幸再見到和平方舟時,當面説一聲謝謝。骨科醫生付奇偉聽後很感動,又為威廉做了一次檢查。

和平方舟戰士郅東亮忘不了,在塞拉利昂,他陪同醫護人員到社區巡診時,一名當地青年拿着烤好的木薯追着他們跑,大家以為他想賣木薯,就問多少錢,他説“Chinese,free”(中國人免費),説完把木薯塞到大家手上轉身跑了。

時任和平方舟船長章榮華忘不了,在瓦努阿圖,和平方舟結束訪問離開時,當地民眾為表示祝福和感恩,拿着紅布往官兵身上裹,舉着花環往大家頭上戴。和平方舟鳴笛起航,他們又駕着小船追着跑,邊唱歌邊向大海里撒花。

和平方舟軍醫蔡金輝忘不了,在肯尼亞,和平方舟緩緩駛離時,碼頭上突然出現一支插着五星紅旗的摩托車隊,他們時而疾馳鳴響喇叭,時而拼命揮手致意,車隊足有1公里長。

“你的手術太棒了,我給你打滿分。”面對美國海軍“仁慈”號醫院船海上醫院副院長維勒的讚揚,剛走下手術枱的和平方舟外科醫生張劍微微一笑。

20xx年7月20日,正在“仁慈”號駐船見學的張劍,擔任演習模擬腹部槍擊傷員搶救手術主刀。在美方外科醫生、麻醉師等6名助手的配合下,張劍迅速完成模擬臟器腹腔探查、脾出血控制、污染處理、臨時關腹等步驟,被演練評估組一致評為滿分。

與此同時,在和平方舟上,來自“仁慈”號醫院船的康復理療師勞拉·瑞貝爾,正在向中醫醫師付本升討教“幹針”在康復治療中的作用。

互派3批各6名醫務人員到對方的醫院船進行為期10天的工作體驗,這是和平方舟與“仁慈”號深入交流的一種方式。

雲帆高張,晝夜星馳。和平方舟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的航道上,譜寫着一曲曲至真至誠的大愛之歌,收穫了一串串彌足珍貴的人間友誼。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8

日前,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的先進事蹟,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盧永根,用光輝的一生生動詮釋了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應有的樣子。身為教師,他傾囊相授,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身為學者,他紮根稻田,致力水稻遺傳育種研究;身為黨員,他無私奉獻,將畢生積蓄和遺體都無償捐獻給了科研和教育事業。

從“布衣院士”盧永根到深藏功與名的老兵張富清,從“環衞天使”李萌到“吃虧”書記李連成,他們的身上閃耀着同樣的光輝,傳遞着同樣的力量。

向榜樣看齊,要以人為鏡。榜樣是一個標杆、一面鏡子,以榜樣為鏡,能夠反映出榜樣的優秀品質,正視自己的不足。廣大黨員幹部要從榜樣的身上看到身為優秀黨員的標準,明白正確的是非得失,堅定個人的理想信念,增強自己的使命擔當,從榜樣身上受到的感染鼓舞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動力。

向榜樣看齊,要以德為鄰。孔子説:“德不孤,必有鄰。”每一個先進榜樣身上都有着相似的精神品質。他們公而忘私,所以在其他人避之不及時勇敢站出來挑起重擔;他們堅定執着,所以能將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克服常人看來不可能做到的挑戰;他們乾淨忠誠,所以能始終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牢記為黨和國家奮鬥終身的使命。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榜樣身上的優秀精神品質,激發心底的道德情懷,釋放強大的正能量。

向榜樣看齊,要以史為鑑。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既來源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又植根於中國數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澱。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了無窮無盡的先賢人物,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廣大黨員幹部要回望歷史、銘記歷史、見賢思齊、珍惜當下,更好的把握和創造未來。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9

盧永根院士出生在香港,後來紮根內地,興農報國,把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論文抒寫在廣袤大地上。回望盧永根的奮鬥歷程,他愛國、愛校、愛民,堅定地繼承和發揚了‘丁穎精神’,一心追求和實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科學家的崇高境界和遠大理想。他的一生,飽含着對祖國最深沉的大愛。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宣部追授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時代楷模”稱號。

對黨忠誠,“香港仔”的“中國心”。盧永根曾説“日本侵華戰爭的現實教育了我,使我覺醒到當亡國奴的悲慘。我是炎黃子孫,要為自己的祖國復興效力。”堅決聽黨話、永遠跟黨走,他用義無反顧的抉擇,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農業科學家,更是一位信仰堅定、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永遠對黨忠誠,始終跟黨走,有堅定的信仰,為我們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奉獻自己的一生。

窮己為人,“布衣院士”的“窮”與慷慨。盧永根生活中節儉樸實,是‘布衣院士’;但他在工作中慷慨大方,畢生積蓄回饋教育事業。他的人生字典裏只有奮鬥和奉獻,唯獨沒有自己,這種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彰顯出共產黨人鮮亮的初心底色。作為黨員幹部應以盧永根同志為榜樣,為國盡力、為民謀利,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節儉樸素的優良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始終把黨和人民的事業作為畢生的追求,保持激情幹勁,真正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不忘初心,“科學家”的愛與奉獻。盧永根曾説“一名真正的科學家,必須是一名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要把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作為自己工作的動力。”他一生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研究,長期奮鬥在農業科學研究第一線,以奮鬥姿態投身於科研實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以非凡擔當和忘我拼搏成就了愛國知識分子的價值。我們應該像盧院士一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黨愛國,發乎於心、現乎於行,始終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勇於拼搏,敢於擔當。

盧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典型,是時代的楷模,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榜樣。他一心向黨,愛國為民的精神,鼓舞和激勵我們新時代青年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砥礪前行。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10

今年11月11日,中國工程院瀾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班首屆電商班開班。朱有勇在班上教授農民自己開網店,把大山中的優質農產品直接賣到消費者手中。他還設想引進區塊鏈技術,解決中藥材的全流程追溯問題。

“林下藥材可以做成大產業,不僅是林下三七,還有重樓、黃精、石斛等。我們想摸索一套科學辦法,讓藥材迴歸深山老林。”“我們希望以優質的藥材原料,為中醫藥發展作一份貢獻。”

一顆初心,始終躍動,正如他的入黨誓言——

“團結廣大羣眾,為大多數人謀利益。服從祖國的需要,把自己的知識貢獻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為了這句誓言,1996年,朱有勇在悉尼大學完成了分子植物病理學有關項目研究,回到了雲南農業大學:“賓館再好不是家。我能回到祖國,為自己的家鄉做事,比什麼都有意義。”

為了這句誓言,20xx年,剛剛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向組織提出,希望繼續專心搞科研,不再擔任雲南農業大學校長。

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頭銜眾多,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教學名師等等,但他最喜歡的還是“農民院士”。

“脱貧攻堅帶給鄉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級幹部羣眾才是真正的脱貧主力軍。我是一個教書匠,更準確地説,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有幸參與了這個工作,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

“瀾滄江邊蒿枝壩,林下藥材滿山崖,生態有機三七花,人人見了人人誇……”蒿枝壩的村民,都喜歡唱朱有勇根據山歌編的這首《蒿枝壩的花兒開了》。

蒿枝壩村道路旁,遍佈一種名為三角梅的植物。朱有勇在蒿枝壩紮根後,就引種了這種花。

他有一個想法——等閒下來,把自己和身邊的人們在這場中國反貧困鬥爭偉大決戰中歷練併成長的故事寫成一部小説,書名就叫:蒿枝壩的花兒紅了。

蒿枝壩上,花期正盛。

遠山之外,脱貧傳奇正在續寫……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11

盧永根院士的一生當中曾經有過四次重大選擇,第一次是中學時期選擇了一種信仰,第二次是考大學時選擇了一個國家,第三次是工作後選擇了一份事業,第四次則是生命最後選擇了一種告別。盧永根的人生選擇生動地詮釋了對黨的一片忠誠、拳拳報國之心和為了人民羣眾幸福生活而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彰顯出愛國知識分子用一生堅守初心、踐行使命的赤子襟懷。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次選擇,選擇決定人生方向,選擇決定人生道路。我們在面臨選擇時的一念之差往往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錯誤選擇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享受的是短暫的安逸舒適,而正確選擇則能看到詩和遠方,同時能讓人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無怨無悔。中科院“布衣院士”盧永根在人生關鍵時期面臨了四次選擇,正是由於他在選擇的十路口作出了正確選擇,也才造就了他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生的意義,踐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對盧永根而言,“最美奮鬥者”“全國模範教師”的榮譽實至名歸。11月15日,中央宣傳部又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盧永根的先進事蹟告訴我們,一個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深思熟慮、着眼長遠,要從利國利民、愛黨愛國的角度去作出正確選擇,方能更好地踐行初心使命,方可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選擇一種信仰堅定正確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信仰難免空虛或迷失方向。共產黨人作為無神論者,信仰的是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1949年,年僅19歲的盧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信念堅定、忠誠如山,入黨70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鬥,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每位黨員幹部要不忘入黨誓言和入黨初心,堅定政治信仰,堅定“四個自信”,立足崗位有作為,牢記宗旨為人民。

選擇一份事業作為服務平台。事業是我們為民服務、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的平台,也是我們立足社會的根基。我們一定要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事業去奮鬥,去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價值。盧永根選擇了水稻事業併為之奮鬥一生,他用畢生精力,始終與他所熱愛的農業、水稻遺傳“較勁”,為國家農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盧永根研究團隊近些年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其中水稻25個,大豆5個,甜玉米3個;培育水稻不育系3個。這些品種在華南地區累計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新增產值15億多元,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只要你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作貢獻的初心,無論你從事的什麼事業,都能綻開出最漂亮的生命之花。

選擇一種告別抒寫赤子襟懷。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在生命的盡頭都會有自己的選擇。有的人選擇將骨灰灑在自己熱愛的那片土地,有的人把一生的積蓄留給子孫,有的人則堅定地做了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盧永根就是後者。一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大設立教育基金;個人後事如他所願,沒有告別儀式,遺體捐給國家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事業;最後一筆黨費有1萬元之多,老伴幫他代交給組織……盧永根悄悄地走了,走得乾淨徹底,走得了無牽掛。他選擇的這種不同常人的告別方式抒寫的則是赤子襟懷。他心裏始終裝着的是自己為之奮鬥了一生的祖國,裝着的是他奉獻了一生的教育事業。從盧永根院士身上,我們要學習他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守初心、踐行使命的赤子襟懷。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12

“孫景坤同志在朝鮮守備戰鬥中,創立功績,業經批准記一等功一次,這不僅是個人的光榮,全軍的光榮,也是人民的光榮,祖國的光榮……”在已通體泛黃的“報功書”上,幾句鏗鏘有力的褒揚之詞,開啟了那一段塵封的歷史——

1948年,孫景坤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參加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役,多次立功受獎;1950年,他赴朝作戰,參加過上甘嶺戰役,先後榮立一、三等功,回國後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5年他復員回鄉,深藏功名服務百姓,甘於清貧、堅守初心。

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金山鎮山城村的老複員軍人孫景坤,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13

20__年6月1日,在重慶大渡口萬發碼頭長江段,面對兩名兒童(一人五歲,範文參考網一人六歲)意外落水,重慶育才國小王紅旭老師丟下自己3歲的孩子,奮不顧身跳進長江進行施救。很快水裏的異常也引起路邊羣眾的汪意,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幫忙救人。大家通過手牽手的接力方式,成功協助王紅旭老師把兩名兒童從水中救起,經檢查,兩名兒童生命都沒有大礙,可是王紅旭老師因為救起1名女童並將其遞給共同施救的同伴,轉身繼續營救另1名被衝入江中的男童過程中,迴游途中體力嚴重不支,瞬間被捲入江中,不幸罹難,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5歲。

王紅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一家三代均為老師。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他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關心關愛學生,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深受學生喜愛。20__年以來帶領校田徑隊取得優異成績深受學生和同事的好評。王紅旭老師一腔赤誠愛黨愛教,以生命託舉生命、以大我彰顯大愛的事蹟感人至深。通過對王紅旭老師先進事蹟的學習,我被王紅旭老師在危難時刻捨己救人、用生命託舉生命的大愛精神深深感動着。王紅旭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英勇壯舉詮釋了“四有”好老師的深刻內涵,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要以王紅旭老師為榜樣,將王洪旭老師留給世間的“愛”謹記心間,將這份“愛”傳承,並用這份“愛”温暖我教育的每一位學子,王洪旭老師雖然隨着冰冷的江水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是他愛的火焰將永遠不滅,照亮教育系統每一位老師前行的路,工作總結範文引導中華大地每一位莘莘學子不斷前行。我亦將立足本職工作,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教育事業。提升自身政治素養和師德素養,以實際行動,心懷大我,無私奉獻,做德才兼備的新時代好老師。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14

12年來,張桂梅的每一天從清晨的教學樓巡視開始。5點30分,張桂梅打着手電筒,將5層教學樓的樓道一一點亮,早些年,她要趕走因為沒有院牆而進入學校的蛇和各種小動物,低飛的蝙蝠會劃破學生的臉。她站在二樓,手持喇叭,催促學生跑步進教室。

她希望順時針轉的每一分鐘都能逆轉貧窮。

她記得調任雲南華坪縣中心學校教書時,第一次目睹貧窮帶來的苦難:有學生沒錢置辦衣服,冬天穿着一兩塊錢的塑料涼鞋;有學生買不起飯,晚上抓一把米放到熱水瓶,作為第二天的早餐;還有家長來交書費,拼拼湊湊在桌上灑了一把,最大金額的5角,總共不到50元,“我就這些了,有了還給你送來。”

張桂梅常自掏腰包帶學生下館子,幫他們交學費、添置衣服和被子。1997年4月,張桂梅被診斷出患有子宮肌瘤,腹腔中長了一顆2公斤大的腫瘤。

從醫院到學校10分鐘的路程,張桂梅走了40分鐘。為帶好畢業班,張桂梅堅持上課,把學生送進考場再住院。有一天,張桂梅突然喘不上氣,有老師頂着風雨為她找氧氣袋。有學生家長在山裏採野靈芝,用機器磨成粉,拌在飯裏送給她吃,還有學生去山裏採摘野核桃給她。

山裏的婦女們為了給她治病捐款,10元、5元……縣長對她説,我們這個地方再窮,都會把你的病治好。“所以我就留在這兒了。”張桂梅説。

20__年,華坪縣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張桂梅擔任院長,丈夫去世、無兒無女的張桂梅答應了。她發現,每一個孤兒背後都有一個悲劇性的母親,有殺死家暴丈夫獲刑的母親,有因重男輕女陋習導致分娩死亡的母親,有與丈夫感情不和離家出走的母親。

這讓張桂梅意識到,貧困的女孩成為貧困的母親,貧困的母親又將養育貧困的下一代,“惡性循環一直存在。”

班裏女孩本就不多,張桂梅發現,總有女孩讀着讀着就不見了,她去大山裏找,發現很多女孩十幾歲就嫁人了。有一次,張桂梅在家訪途中,看到一個女孩坐在田埂上,眼睛往遠處看,她上前詢問這個女孩在想什麼,女孩看了她半天,哭着説自己想讀書,但媽媽讓她嫁人換彩禮。張桂梅很氣憤,去女孩家裏試圖説服她的家人,費用她負責,但沒有成功。那個女孩的眼神、坐在高山上的樣子一直刻在張桂梅腦子裏。

張桂梅想創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為大山女孩提供教育機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但20__年,這個想法在不被當地教育部門理解,“什麼時代,還建女高?”

更棘手的是資金。一所高中需要配套至少3個實驗室,最便宜的生物實驗室“就要五六十萬元”,大家覺得張桂梅“太天真”。

但張桂梅堅持要幹,“錢多錢少我不管。”早在20__年,她就四處“化緣”。她打印“好大一堆證明和宣傳材料”,去人多的街上、橋上發,想着一人捐幾元,捐得多了學校就辦起來了。

然而,5年只募集到1萬多元,有人罵她騙子,還有的向她吐口水。

張桂梅在20__年當選黨的xx大代表。當年,全國黨代表在麗江市只有兩人,張桂梅是其中之一。那一年,張桂梅去了北京——一名記者發現她破洞的褲子,將她想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見諸報端,引起政府重視。

在市、縣政府200萬元資金支持下,20__年4月,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投建,環境簡陋至極:沒有食堂、廁所、圍牆和大門,只有一棟5層教學樓,地上遍佈鋼筋水泥。

當年,張桂梅帶領17名老師擦洗教室,他們將牀從山下抬到教室,鋪上新被褥,貼上學生的名字,迎來第一屆新生:96個女孩。

這些女孩是學校老師通過滿大街和菜市場貼廣告、口耳相傳從大山裏招來的。

學生什麼也不用準備,只需帶着乾糧和衣服,坐上大山通往縣城的汽車,去女高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方課桌。周雲麗是那個夏天的96個幸運兒之一。

報考女子高中時,周雲麗正苦於沒錢讀高中。媽媽早逝,父親養豬、種地、幫人鋤草,養活一家四口。在周雲麗的記憶裏,有些跛腳的父親總是一清早出門,用碗裝着冷飯上山勞作,傍晚才回家。

打從記事起,周雲麗就和姐姐去山上,替父親分擔農活。姐妹倆讀書的動力很直接——擺脱土地與貧窮。

但讀到高中,父親發了愁。兩個女兒都讀高中,一年花費上萬元,難以負擔。九年級還沒畢業,父親就開始為讀書湊錢。那時,父親總是坐在院壩邊、豬圈門口不停地抽煙。

在女高最初建立的兩年,來讀書的女孩幾乎都是因為貧困。周雲麗後來才意識到,自己很幸運。在她所在的村子,許多女孩十五六歲就已定親。山裏人覺得女孩讀書花錢,不如早早嫁人。

女高成為貧困女孩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當時,第一屆學生成績很多未達到會考分數線,且年齡偏大,有學生補習3年還未拿到國中畢業證。

女高接納了這些女孩,只要是農業户口,想讀書,就收。僅有的一棟5層教學樓成為全校師生吃、喝、睡的場所。學生們住在3樓3間教室裏,每間教室有女老師陪同,其餘女老師和男教師被分入4樓兩間大教室。男老師們輪流在一樓木板牀上守夜,夜晚,學生們要去隔壁中學上廁所,女老師陪同,男老師打手電筒護送。

開學不久,張桂梅就遇到一件糟心事。一個女孩去醫院做闌尾手術,被發現已懷孕4個月。一陣批評的浪潮襲來,女孩的父母也質問學校。女孩説了真話,孩子是對面一所高中男孩的,兩人在入學前的假期發生關係。

張桂梅長了教訓。學校沒有圍牆,常有男孩來戲耍,張桂梅守在教學樓前,見到逗留等候的男孩就趕跑,大罵“小混蛋”。

學校沒有性教育課。有性知識輔導老師問需不需要支援,張桂梅讓他們“滾一邊去”,“手機上已經很過火了,還用教嗎?”

後來,教學樓一樓安裝了鐵柵欄。一向吝嗇的張桂梅在安全管理支出上毫不心疼,有宿舍門壞,她立即請師傅來修。每當大學聯考季來臨,張桂梅會請幾個人日夜看守教學樓,讓學生看到“樓前樓後都是人”,安心。

為了杜絕攀比,張桂梅規定,學生必須剪短髮,穿校服,女老師在校不能穿裙子和高跟鞋。

教學樓的一樓貼滿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數額,牆上的企業和個人幫助支撐起這所免費高中。每當有人來校捐款,她要求學生向捐款人集體敬禮,唱《不忘初心》。但她反對學生手舉捐贈牌被拍照的行為,有企業提出此類要求,張桂梅寧可錢打水漂也不同意。

有畢業生回母校捐款,但也不知道最終資助給了哪個學妹,張桂梅希望這種“背對背”的方式,讓學生沒有壓力地接受捐贈。

在張桂梅看來,貧困對女孩是一種隱私,對外,她稱呼自己的學生“山裏的女孩”。

籌來了錢,可籌不來分數。

張桂梅本以為,只要提供給這些女孩機會,學習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她發現這些學生基礎差,試卷測驗幾乎都不合格。

質疑的聲音不止。張桂梅去縣裏開會,聽到人議論,“説得可好,成績那麼差出來怎麼辦?”“如果只給機會她不學,那麼這個機會等於沒有,等於養她3年。”高一還未結束,她意識到這是個“嚴肅問題”,“高中要講分數,不講分數,大學聯考設置就沒有用。”

17個老師走了9個。心灰意冷時,她怕耽誤學生,找縣裏反映,想將學生分到其他高中就讀,遭到數落,“不讓你幹你非幹。”

後來她給老師下任務,一個班要考上多少一本和二本。她希望學校出清華北大畢業生。

更直接的方式是打時間戰。晚休時間從晚上9點半延長到10點半,最後延到12點20分。學生從6點起牀提早到5點半,只有5小時睡眠時間。每天下午,學生回宿舍洗漱15分鐘,穿拖鞋回教室,以便晚上回宿舍躺下就能休息。

剛建校那會,為了給學生餘出更多學習時間,學校衞生被老師包攬。早上6點,全體老師要起牀打掃校園。建設中的工地四處是灰,一下雨都是泥巴,老師們要去溝裏抬水,把水泥板沖洗乾淨。

每次臨近放假,張桂梅跟學生商量,再幹兩天,結果乾着幹着開學了,第一屆學生只在寒假休息了幾天。有人給張桂梅起外號“周扒皮”“魔鬼”“半夜雞叫”,那時的張桂梅每天守在教室門口,有學生坐着睡覺,她就把學生捅醒。後來,學生打瞌睡會主動站着聽課。

吃飯時間被壓縮到10分鐘。張桂梅要求食堂飯不能太燙,菜炒出來,要及時扣上鍋,不能過涼,她計算,一分鐘能有30個學生打飯,159人5分鐘能全部打完,最後一個學生也能有5分鐘吃飯時間。為了加快遞碗的速度,張桂梅不允許學生就餐過程中説話。

為了節省時間,女高學生去縣醫院看病不需要排隊。有醫生聽説吃飯只花10分鐘,向張桂梅抗議學生壓力太大,還有人罵她沒兒沒女,不知道心疼別人家孩子,張桂梅毫不在意,“只要不傷害她們,對她們有意義,就這麼幹。”

實際上,學校也曾有過一段“民主”時期,張桂梅借鑑其他重點高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她在旁邊聽,發現討論什麼的都有,隨即叫停。起初,學生6點半起牀,9點半休息,結果學生越來越懶,成績越來越差。

張桂梅希望,學生能養成好習慣,有限的時間幹特定的事,“幹不完你就虧了”。有的女生愛乾淨,早上4點就起牀洗漱。張桂梅於是將水停用,只在上午5點半到下午6點間放水,逼着學生休息。睡覺前,學生們提前用盆接滿水,用來沖洗廁所,內褲有時要積攢到週末洗。每週末僅有兩三個小時休息,學校沒有澡堂,學生要去校外賓館洗。

剛進校的17名教師沒有一位教過高中,張桂梅帶着他們去麗江學習。一位老師記得,那會學校流行評課,教室後面坐一排老師,專挑講課老師的缺點。板書哪裏不到位,課哪裏有毛病,老師們常常互相不服氣,當場頂起來,一堂課火藥十足,“女老師有的記仇嘞,下課了還追着問,你講給我看看。”

張桂梅鼓勵這種爭吵,反對互捧。一次評課,聽到老師們互評只講好的,她提起凳子就走人,把10多個老師晾在一邊。

學校花費18萬元去各個高中買試卷,開啟題海戰術。學生們高一高二上完課,高三刷題。有人説這種刷題方式不科學,她説,“我們不管科不科學,能考走一個好學校算一個。”

第一年,張桂梅在兒童之家和學校兩頭奔波,一邊是50多個需要照料的孩子,一邊是96個渴望考出大山的女孩,做着做着工作時間就沒了,她“把自己的生活忘了”。

每到假期,張桂梅帶着麪包、礦泉水,坐車去山裏家訪。12年來,張桂梅的家訪路長達12萬公里,最遠時要坐10個小時車。

第一屆學生家訪時,張桂梅走一家哭一家。有的人家裏連衣服都買不起,寒冬裏穿着一件單薄的外衣,除了物質貧窮,人的精神狀態也糟糕,男人提着一個大煙袋懶洋洋閒坐,女人穿得髒兮兮,目光呆滯地看着人。

有的村子一個大學生也沒出過,有女孩考到女高後,村裏開始陸續有高中生。

每次去家訪,張桂梅盡力幫助解決問題。誰家種的水果賣不出去,她發動老師一起購買;看到很窮的人家,她把自己穿的外套、隨身帶的錢留下;有個人家只有兩個姑娘,被人欺負,土地被侵佔,張桂梅幫她們打官司,“吃虧我才不幹呢。”

有個女孩全市統考中數學只考6分,張桂梅去女孩家家訪,希望女孩的父母讓她轉學或讀職高。到那一看,整個山頭僅剩女孩一家板房,女孩的爸爸殘疾,獨自一人操勞的媽媽將搬離大山的心願寄託在女兒身上。

家訪結束,張桂梅給這家人辦了貸款。她把女孩叫到跟前,“家庭這樣,你説咱們怎麼辦?”最後女孩考上了大學。

對家庭關係不和的,張桂梅會想辦法調解。有個女孩四五年沒有跟父親説話,一次唱歌大合唱,張桂梅把父親從山裏接出來,讓女孩站在父親身後唱《我的老父親》,父親聽着聽着哭了起來,父女關係改善不少。對不懂事的女孩,張桂梅會直接讓女孩對着母親跪下。

張桂梅像一個大家長。宿舍樓2層以上的門長年開着,張桂梅隨時進屋查找學生是否帶手機,看到學生日記也翻。有一次,張桂梅翻到一個女孩給一個男生寫的情書,她把女孩叫到面前,讓她停止談戀愛。女孩很生氣,説她翻日記違法。

“狗屁,這是我的地方。”張桂梅説。

去年,張桂梅翻到一個學生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一看內容,女孩要自殺。信裏説,父母常年酗酒,活着沒有意義。張桂梅害怕了,她去女孩家裏訪問,發現女孩父母醉得不省人事,等了3小時,父母清醒了,張桂梅將信的內容念給他們聽,讓他們寫下再也不喝酒的保證書。不過保證書是寫了,可這個父親不喝白酒,改喝啤酒了。

張桂梅的眼睛像鷹一樣盯着女孩們。她看到有個學生3年穿一件外套,給她生活費,讓班主任格外關照。為了省錢給哥哥看病,一個學生經常不吃晚飯,獨自留在教室唱歌。張桂梅發現後很心疼,告訴她好好吃飯才能有力氣學習,考出去才能改變自己的家庭。

那時,周雲麗喜歡和一個家境稍好的女生來往,週日休息時間也會約着出去玩。張桂梅看到後,把她叫到辦公室,説家裏沒錢沒勢,應該投入更多時間學習。周雲麗不服氣頂了一句,張桂梅氣得用手裏的諾基亞手機砸她,罵人聲整層樓都能聽見。兩個班主任聞聲過來勸,周雲麗的姐姐也來了。張桂梅看出來姐姐心疼妹妹,“如果我真把她打着了,姐姐肯定上來捶我。”

多年後,周雲麗才懂得校長當時的一番苦心。讀大一時,她回校看望張桂梅,抱着校長開玩笑,“你再打我一頓。”從雲南師範大學畢業後,周雲麗回到華坪女高,成為一名數學教師。

學校師生的付出得到了回饋。20__年,華坪女高向社會輸送第一屆畢業生,96名學生69人考取本科,綜合上線率100%。這個成績讓華坪女高在縣城站住了腳跟。

周雲麗考上大學後,父親總是笑嘻嘻,做什麼都有勁,“覺得再讀4年就出頭了。”父親讓她和姐姐揹着裝滿菜和雞肉的筐子,當面感謝張桂梅。

踏上前往昆明的火車,周雲麗第一次認識大山以外的世界,也體會到不同成長環境帶來的差距。

同學來自全國各地,周雲麗發現他們能歌善舞,自己沒有才藝可展示。舍友問她用什麼乳液護膚時,她還不知道乳液是什麼東西。父親不願女兒落於人後,聽女兒説班裏同學都有電腦,他跑到縣城,花費4000元為女兒買了一台電腦。

差距顯而易見。一位華坪女高的畢業生説,大學的口語課上,自己蹩腳英語口音一出,很多同學忍不住笑。還有人説,自己溝通力欠佳,不主動,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第一屆學生畢業後,張桂梅不斷收到這樣的反饋,一位浙大畢業生打電話對她傾訴,自己不如別人,英語也説不清楚。

這樣的反饋是張桂梅不曾預想的。張桂梅意識到,學校也需要與時俱進,她開始讓學生跳鬼步舞、穿黃色校服裙,讓兒童之家的孩子吃漢堡、披薩,將生活習慣改成“洋式的”,“免得出去讓人瞧不起。”

一位女孩考上大學後,向張桂梅傾訴,説自己跟同學相比又小又黑,穿得不好,説話也土氣,常受排擠,7個舍友同去宿舍樓底抬水,不許她喝,還經常留她一人掃地,不過自己沒哭過。張桂梅誇獎她好樣的,還對她説,“欺負我,就給我揍回去,別看你長得小,不怕。”

還有考入北京的學生跟她説同學來自人大附中、衡水中學,張桂梅鼓勵學生不要懼怕競爭,迎頭上。她相信華坪女高畢業的學生“後勁非常足”,不會被輕易打倒。

女孩們不可避免審視過去。一位20__級的畢業生説,自己曾有一段時間充滿沮喪,上大學後,她發現同學在高中階段就出國旅遊,考上大學順理成章,而自己的高中生活被枯燥的學習生活填滿,拼盡全力只是為了擺脱農民身份。不公平感會在某些時刻冒出來,但她也因此看到奮鬥的價值——大山走出來的她能通過大學聯考同優秀同學站在一起,這件事本身就值得欣喜。

張桂梅在教學樓外牆上貼了幾個字:剛強、慈惠、質樸。她常鼓勵學生,哪怕落榜了,也不要怕失敗,“天塌不下來”。但有畢業生結婚後回來看她,帶着孩子,又沒有工作,張桂梅會面露憂慮。

張桂梅希望,女孩們走出大山,不要再回來,也不用回母校。有當醫生的畢業生想捐工資,張桂梅沒有收,她不願拿學生的錢。如果未來實力允許,她希望學生能把錢捐給沒錢治病的窮人,而母校和她本人都不需要報答。

張桂梅常説,女子高中是為社會培養人才,一個人奮鬥不是為自己和父母,而是為國家和民族。如果看到有人落水,張桂梅覺得,不管自己是否自信有能力救人,都應該伸手拉一把。

她知道被人拉一把的感覺。來華坪縣任教前,她在中甸子弟學校當老師,在那裏與丈夫相識、成婚,度過了一段平靜的時光。

1995年,為了給身患癌症的丈夫治病,張桂梅花光了全部積蓄,最後給丈夫立碑的錢也沒有,又借不到錢,她在大馬路上撞車尋死,被司機破口大罵。那一刻,張桂梅體會到,“人需要幫忙時,只要有人提一把,真的感激不盡。”

辦校12年後,不斷有學生為爭取讀書機會湧向這裏。有女孩揹着包站在校門外,懇求來這讀書,許久不肯離去,張桂梅年年遇到這樣的女孩。也有外市來求學的,學校不能收,她就送5000元錢,囑咐對方,沒錢再找她要。

張麗(化名)國中時,父母離婚,被判給父親。但父親長期酗酒,常常責罵她。她獨自一人住進鎮上120元一間的出租屋中,房費由改嫁的母親支付。

國中畢業,她想着去打暑假工,家裏再湊些錢就能讀書。但母親堅決不讓她讀,説家裏供不起。她天天哭,會考成績未達到女高分數線,最後的機會也失去了。

她不甘心輟學,去年暑假,她壯着膽,拿着貧困證明、獨生子女證明、父母離婚證來到女高門口,申請一個讀書機會,辦公室老師收下她的材料。沒想到,幾天後,她的媽媽接到女高的電話,女兒被女高錄取了。媽媽説孩子走了“狗屎運”。

學校不僅送張麗一張高中入場券,也為她支付了生活費,免除她經濟上的擔憂。

不過,像張麗一樣因交不起學費而來到女高的越來越少。20__年,華坪女高一本上線率40.67%,排名麗江市第一。今年,學校成績依然可喜。159人蔘加大學聯考,一本線以上70人,本科線以上150人。

但今年9人未上本科線的大學聯考成績讓張桂梅不太滿意,她覺得,今年受疫情影響,山裏的孩子與城市孩子進一步拉開差距。

上網課在大山裏很不便,風一刮,信號就沒了。她讓老師和各級村委會聯繫,讓家中沒有網絡的學生去村委會上課,並給沒有手機的學生買了手機。

張桂梅希望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的心願也沒能實現。

學校最缺的仍是資金。華坪女高的教師工資由縣財政負擔,工資水平低。華坪縣教育局黨委書記胥國華告訴記者,華坪女高最初按18個教學班、900人辦學規模設計,但因資金有限,每年只能招收100到160人。

除了教師工資,學校水電費、學生的所有支出均由學校負擔,每當賬户剩下100萬元,張桂梅就進入新一輪的憂心,她要繼續為錢奔走。

名氣能為學校帶來錢。張桂梅因此在乎每一次出名。第一次被全國聚焦在20__年,新聞聯播報道她的第二天,她正要起身去人民大會堂作報告,汶川地震來了。第二次時,媒體宣傳她,片子還沒播,魯甸地震來了。

這一次,趕上了疫情。她以為又沒了音訊,自己卻突然火了。

社會各界的捐款讓張桂梅暫時免於為錢發愁。但代價是每日數不清的媒體約訪和陌生人的問候電話,有人請她去給幹部講道德課,有報紙請她跟全國優秀教師寫幾句話。以前沒錢看病,如今,她身體的每個器官都被醫生關注,有人給她開中藥,有人對她問診。

她對每位到訪者客氣。多家媒體到來前,她特地去醫院打了一針,以免中途倒下。今年春節,她坐在椅子上接受視頻採訪,身後有縣長和一名醫生保駕護航。

這位強勢的校長逐漸發現,自己能做的越來越有限。對於這所學校的未來,她多數時候表示樂觀,覺得學校名氣大了,自己即使不在了,政府也會管。

以前,有潔癖的她不喜歡別人摸她的手,如今,她身體愈發虛弱,要靠別人攙扶。半生教書育人,每次放寒暑假,看到空蕩蕩的校園,她終於可以停下來一會,想想自己的事,以後養老怎麼辦,但找不到一個可傾訴之人。

脆弱的時刻很短暫,很快,她又以健談精幹的形象面對每一個到訪者。她説,只要她能動,女高就不會倒。

2023學習時代楷模朱有勇事蹟個人心得體會 篇15

盧永根是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遺傳學家。他信念堅定、忠誠如山,入黨70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鬥,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

為科學命題,他獻身科研、勇挑重擔,畢生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研究。挽起褲腿,赤腳走在農田裏,一步一個腳印去尋找,始終站在科學研究第一線,為國家農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是一位傑出的農業科學家。

初心永恆,大地為歸。不簡樸一生的他卻毫不猶豫將自己的畢生積蓄880多萬元盡數捐出,獻給他鐘愛的農業教育事業,將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和醫療教育事業,他胸懷祖國,無私奉獻,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xuexi/6zo8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