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精選17篇)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精選17篇)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1

這次薛薇老師的直播讓我感悟很深。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精選17篇)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如果我們用遊戲把孩子的天性充分發揮出來,讓孩子在遊戲中自主學習將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根據每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合理分配孩子創造性遊戲,讓孩子更容易接受與參與,老師在其中起到引導和指導作用,孩子在老師的交流,指導下慢慢地拓展,每個孩子的想象是無限的,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教師應該將遊戲的自主權交給孩子,而不是以教師為主導去操控遊戲。在遊戲中要起到引發幼兒自主自發學習的作用,給兒童一個和諧、自主的遊戲環境。幼兒教師對於遊戲的現場指導,當幼兒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發生衝突時,幼兒教師應該發揮積極的作用,沉着冷靜的解決糾紛,推動幼兒遊戲情節的進步發展。各種不同類型遊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要求幼兒教師應全面瞭解各類遊戲,如特點、對幼兒發展的影響與價值等方面的知識,使每個遊戲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通過遊戲中扮演的角色,讓孩子更加充分的認知事物,參與其中,慢慢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從而在遊戲中獲得愉悦,並讓孩子慢慢了解並接觸社會生活中不同的場景。遊戲是更能夠吸引孩子自主學習的一種方法,生活來源於社會,學習來源於生活,老師講得非常棒,感謝老師的分享。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2

我有幸參加了山東省幼兒園骨幹教師線上培訓活動,聆聽了徐偉教授的《幼兒自主遊戲行為解讀》,現就講座內容談談個人的學習體會:

一、觀察解讀,促進教師理解兒童。

觀察解讀是我們教師瞭解幼兒的重要途徑。徐教授從當前我們解讀遊戲行為存在的問題出發,從環境、教師、幼兒三大要素向我們闡述了幼兒行為解讀的意義,結合“拔老根”和撿樹葉遊戲案例,引導我們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深入剖析了當前影響教師解讀能力的因素,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遊戲案例,引領我們如何科學解讀幼兒遊戲行為,從而達到支持與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最終目的。

二、如何省時、高效撰寫遊戲案例。

自主遊戲開展以來,遊戲案例的書寫必不可少,反思自己之前書寫的遊戲案例,大多流於形式,為了記錄而記錄,遊戲描述語言過於空泛、直白,不是聚焦在具體的一個遊戲活動中,支持與解讀也沒有深度挖掘教育的意義與價值,以至於有些孩子的遊戲深度不夠,沒什麼生長點。聽完講座後,我恍然大悟,觀察記錄不在於有多長,也比一定面面俱到,可以根據遊戲的類型及幼兒經驗,有所側重的抓住其中一個點來進行記錄與分析,並提出分析與解讀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對幼兒的遊戲行為進行合理的分析評價,才能推進幼兒發展的可能性。

三、藉助教研促發展

講座中提到了在解讀幼兒遊戲行為時要考慮到立體化,動態化,要關注幼兒的“平凡時刻”,並提出解讀幼兒遊戲要藉助於教研,基於遊戲現場與案例,藉助對話與爭鳴提升教師的解讀能力,解決自主遊戲中的真問題,深入推進,一步步解讀幼兒的行為,發揮教研的實效性。

這次培訓,我收穫頗豐,徐教授的講座內容使我在今後對幼兒遊戲的行為解讀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提升解讀幼兒行為的能力。也相信,我們平邑的自主遊戲在胡主任和趙主任的帶領下,定會遍地開花,綻放光彩。

以上是我的心得體會,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正。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3

陳鶴琴先生説過:“遊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徵,遊戲是兒童的工作,遊戲是兒童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説,遊戲是幼兒在幼兒園最基本的活動方式,是獲得發展的最佳途徑,也是幼兒學習的基本方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遊戲也是幼兒最為喜歡,最能夠接受的一種方式。

遊戲材料是幼兒在遊戲中必不可少的,是幼兒在深度探索時的需要。還記得當時班級裏增添了新玩具(滑道玩具),這個玩具班級裏的孩子從來沒有接觸過,剛開始為了提高幼兒的興趣,這份材料是由班級教師拼好放在玩具櫃上,但在玩具櫃上不是很方便幼兒的操作。突然有一天,“砰”的一聲,這個玩具散了,原來是有孩子想把它拿到桌子上和夥伴一起分享,就在移動的過程中,這個玩具就散了。後期,這個玩具就像被拋棄了一樣,無人問津。就這樣一週過去了,就在我以為孩子們對它沒有興趣時,有兩個孩子向我走了過來。老師,你可以跟我們一起把它組裝好嗎?就這樣我被孩子邀請去幫忙了,在這個過程中,我處於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孩子們認真看圖紙,一起尋找我們需要的材料。最後在我們的合作下,我們的滑道玩具終於拼好了,看着,孩子們開心的笑容,我也笑了。在這個過程中,這份材料從沒有人去嘗試,到有幼兒去嘗試,併成功了。過程中,老師沒有刻意的引導幼兒去玩這個,玩那個,體現了幼兒在區域中的自主性。

自由自主的活動給幼兒帶來了極大的樂趣,並促進了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利於教師依教育目的計劃,實施教育影響,同時隨時觀察幼兒,瞭解其行為表現,及時抓住教育契機,發揮教育機制,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區域遊戲是幼兒最為喜歡,最能夠接受的一種方式。可見遊戲在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自主遊戲是幼兒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自主遊戲對自我意識的形成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儘量滿足幼兒參與活動的需要,多讓幼兒動手、動腦、動口,使幼兒不斷獲得成就感,形成自尊、自信,使幼兒形成健康的自我;在自主遊戲中能充分挖掘幼兒的潛在能力,在主動的活動過程中,通過探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總之,在一日生活當中,幼兒的自主性對幼兒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4

自主遊戲是幼兒帶着興趣、自主地、積極地作用於環境,動腦動身,創造和展開活動的整個動態。在自主遊戲中,幼兒體味成功感、挫折感,嘗試解決衝突,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經驗,獲得身心和諧的發展。

自主遊戲是孩子個性化的遊戲,是孩子與孩子之間的遊戲。因此,教師要明確自己在自主遊戲中的角色定位,要放棄權威,做孩子們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利用皮球開展了一次自主遊戲活動。

1、教師做幼兒自主遊戲的支持者。

教師通過提供幼兒自主遊戲的環境條件和遊戲材料,支持幼兒自己要選擇玩什麼、在哪裏玩、和誰一起玩,激發幼兒的遊戲熱情,投入遊戲的主體意識。在預設遊戲時,為了便於觀察,我給孩子們的遊戲場地做了限制,但在遊戲中發現這個規定不僅限制了幼兒的活動範圍,更限制了幼兒的遊戲熱情和創造能力。遊戲進行一半時,有幾個孩子已經不想玩了,無所事事地走來走去。經過遊戲場地的及時調整,孩子們也跟着自然地調整了自己的遊戲策略。如在滑滑梯上體驗皮球向下滾那一瞬的快樂,感受在並排滑滑梯上競賽滾球的刺激。因此教師要提供足夠的空間和豐富的材料,否則幼兒的自由度便受限制,遊戲的自主性也就無法實現。

2、教師做幼兒自主遊戲的合作者。

教師作為幼兒遊戲的合作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與幼兒共同遊戲,共享快樂。當我把皮球拋向不知如何玩的孩子手中,他笑了、起勁了、興趣來了。當我把球踢到孩子的腳邊,他們都爭着圍攏過來:“老師,踢給我呀!”此時,我變成了孩子,這樣不僅使孩子倍感親切、融洽,願意投入遊戲,也有助於我更深入細緻地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

3、教師做幼兒自主遊戲的引導者。

當孩子們在遊戲中碰到了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和困難時,教師應該以普通遊戲者的身份,發表一些參考性的建議,而不是決定性的意見,多給孩子留一些自己解決問題的空間。如在傳球遊戲中,我急於發表自己的建議,急於糾正孩子們的傳球動作,急於把自己認為最正確的動作示範給孩子,這些“急於”無形中扼殺了孩子在遊戲中的自主探索。在馬老師的指導下,我知道了作為一個引導者,必需留給孩子足夠的自主探索和想像的空間,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這對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能力都會更有意義。

通過這一次自主遊戲,我發現自己還存在片面的認識和指導,忽視幼兒自主自發生成的遊戲,在遊戲過程中會有不恰當的干擾,從而剝奪了幼兒自主自由遊戲的權力。為了讓幼兒更快樂地進行自主遊戲,我們還應大膽放手,把握好指導尺度,讓孩子的身心和諧發展。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5

這周有幸聽了陳石靜老師的講座,受益匪淺。她講到了目前幼兒園遊戲的不理想狀態等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值得深思。首先提出什麼是遊戲?“遊戲是自願自主,自由快樂的活動。遊戲中的幼兒應該是快樂的,沒有任何拘束的。”

遊戲的過程即孩子自我發展的過程,其中隱藏着重要的教育動因,內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機,因而有着不可忽視的教育價值。然而沒有料到的是,當遊戲的地位一旦被提高到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時,當教師認真地把遊戲作為頭等大事來對待時,實踐中的矛盾和問題、認識上的疑問和困惑便接踵而來。

首先是理論對實踐的指問:“這是幼兒在遊戲,還是教師在遊戲幼兒?”“這不是教師導演的一台戲嗎?”“分明是教學,何必非説成遊戲?”“説是在遊戲,幼兒的遊戲體驗在哪裏?”“老師在為遊戲而遊戲,幼兒在為老師而遊戲”等等。

然後是實踐對理論的反問:“什麼是遊戲?”“遊戲要不要追求教學目標的達成?那樣的話還是遊戲嗎?”“同一活動能既是遊戲又是教學嗎?”“遊戲在教育過程中是內容還是形式?”“遊戲是目的還是手段?”“怎樣才算是做到了‘以遊戲為基礎活動’?”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謀求遊戲與教育的結合

首先,從遊戲與教育的目的來看,遊戲的價值在於實現兒童認識能力、運動能力、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其每一方面的發展又含有眾多的內容,可以説囊括了兒童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將兒童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納入一個有計劃的影響過程,通過體、智、德、美各育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只不過遊戲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教育是一個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過程,兩者在終點上達到一致,即遊戲和教育的結果都是兒童的發展。

其次,從活動的內容來看,在遊戲的自發探索過程中所涉及的關於自然界和社會生活領域的各種知識經驗也正因為如此,才出現了對應於教育領域的遊戲形式:總之,兒童的發展是遊戲與教育內在聯繫的紐帶,遊戲對幼兒具有自然發展的價值,教育對幼兒具有引導發展的價值。

總之,兒童在遊戲中的收穫是兒童主動活動的結果,兒童要在教育中得到發展則在於教師和兒童的雙重努力,而由教師為主導的教育過程也能轉化為兒童主動活動的過程,那就是遊戲與教育的成功結合。教師還是幼兒遊戲的玩伴,因此引導幼兒如何遊戲很重要。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6

很榮幸有這個學習機會可以在10月15日去參加青島舉辦的幼兒園自主遊戲實施與學習故事研討會。聽了上海市實驗幼兒園園長邵乃濟老師和成都市第三幼兒園園長曾琴老師的講座我感覺獲益良多對幼兒的教育以及對幼兒教師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上午是邵乃濟老師的講座—在有遊戲中研讀和推進幼兒發展,邵老師主要從遊戲的作用、遊戲的材料、英國的幼兒遊戲的片段三個方面進行了交流。邵老師重新解讀了“教改”中的基本理念:理念確立的要素有4條,人文主義價值觀有知識轉向對個體的尊重有外在價值轉向對內在價值的關注邵老師強調幼兒不是單純的流水線上的機器。幼兒時不同的個體,我們在教育時應該強調個性、差異,尊重幼兒的選擇。另外幼兒的成長不等於單純知識的增長而是等於身心的全部發展。老師不要所有的孩子一般高,一樣的優秀,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邵老師着重強調了加德納的多元治理理論,幼兒時期多元智力傾向開始發展這個時候老師要注重引導。把幼兒的長處發展到極致就等於該幼兒的風格加上特點這也就是教學的生命價值觀。教育活動的生命成長也就等於當下的生命成長。教師的心態要放平,教育是一天一天累積起來的,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教育資源是社會資源加上人力資源。另外解放兒童的自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培養其自主性,給予幼兒權利,賦予幼兒自主和責任。幼兒園的遊戲分為兩種:自主的本體性遊戲,該種遊戲主要是促進兒童的自主建構,另外一種是遊戲化教學,該種遊戲是順應幼兒的學習特點。

怎麼去研讀幼兒的遊戲,可以着重以下幾個方面:走進兒童尋常活動。進行觀察觀察幼兒遊戲的場景,對其研究幼兒這麼做的背後意義。另一方面探尋兒童發展的規律大致的對班級的孩子有類別的分析施策,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原汁原味的觀察記錄幼兒的活動不加任何評價和感情色彩。

下午是曾琴老師的講座將教育迴歸生活、迴歸自然、迴歸遊戲。我覺得這和我們幼兒園的教育宗旨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曾琴老師基於對成都三幼的遊戲課程建設的實踐探索提出孩子不是容器我們只是往裏灌輸。教育要思考一個問題教育是用已知的知識來解決已知的問題還是用已知的知識來解決未知的問題。遊戲是孩子的主動的自願活動,在遊戲中應該讓孩子自願的選擇同伴,遊戲中應以幼兒為主體。曾琴老師特捏強調了用圖示理論一種觀察解讀兒童的新視角。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7

《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 綱要 》)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筆者對幼兒園的教學與幼兒一日生活優化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調查,發現兩者之間存在以下內在聯繫:將幼兒園教學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可以促使教學有效性的發揮,而有效教學也將進一步優化幼兒的一日生活。本文嘗試從教學目標、教學途徑和教學內容三方面進行闡述。

一、將教學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開展有效教學

幼兒園教學是精心安排的外部條件或環境,用以支持、激發、促進和引導幼兒順利開展學習和達成有效學習結果的過程,其本質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進行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將幼兒園教學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開展有效教學”是時代對幼兒園教學提出的要求,也是幼兒園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幼兒園有效教學不僅包括明確的教學目標、清晰的教學思路、得當的教學方法,而且幼兒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使得師幼、幼幼之間保持有效互動。然而,筆者發現,幼兒教師在幼兒園教學中不能與幼兒一日生活有機聯繫,人為地割裂教學與遊戲、生活的關係,內容的選擇缺乏趣味性、生活性,純粹為教學而教學的現象仍然屢見不鮮,這就致使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幼兒教師將“一日生活”等同於“日常生活”

從本質上説,日常生活具有自在性、重複性、常規性和前反思性等特徵,很少表現出創新。而幼兒的一日生活包括了多種多樣的活動,大致分為專門的學習活動、遊戲活動和生活活動,這些活動在幼兒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價值,是一個教育整體。如果將“一日生活”與“日常生活”等同起來,那“日常生活”的惰性和保守性必然會抑制教師創造性的發揮,使人懶於反思,甚至不會反思,最終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幼兒的成長。

2.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夠生活化

目前,幼兒園教學更多的是在正規的課堂上進行,教師以為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了集體教學方案,讓幼兒學到了知識,教學目標就達到了。但是,幼兒教育的價值取向不應是隻注重靜態知識的傳授,而應更注重孩子的情感態度和探究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幼兒園教學的目標之一在於引導幼兒去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然而,在一日生活中,我們發現許多孩子缺乏發現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篇大班科學教案《 家用電器 》的活動目標是:

①在交流分享中認識各種家用電器的名稱,感受家用電器在人們生活中的用處。

②對生活中的家用電器感興趣。通過活動,小朋友認識了各種家用電器的名稱,而對於如何使用這些家用電器卻知之甚少。這與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夠生活化有關。

3.教學途徑不夠生活化

幼兒一日生活大致包括專門的學習活動、遊戲活動和生活活動。其中,生活活動是幼兒在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晨間鍛鍊、用餐、就寢、散步、日常勞動等都是與生活直接關聯的活動。對於幼兒來説,身體的發展、基本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形成是最為重要的目標。因此,生活活動在幼兒園課程中佔據重要的地位,是幼兒園課程的一個重要特質。生活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特殊的意義。現實生活具有對課程內容的滲透作用、綜合作用,生活就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生活活動中包含了多領域的豐富的教育內容。

4.教學內容不夠生活化

幼兒園的教學內容不夠生活化。比如,在一日生活中,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和疑問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教師應敏鋭地察覺到幼兒可能隨時出現探究事物和關注事物的興趣,從而生成系列的不斷深入的探究活動或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隨機教育活動。這是教學內容生活化的更深層的含義。然而,由於一些教師自身觀念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原因,科學教育的教學內容與大部分幼兒目前想要知道的東西和想要解決的問題相差較遠,教學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師教給他們的`知識。在過去的兩年裏,很多幼兒園都圍繞“北京奧運會”為主題開展了形形色色的活動,但是,教師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個教學內容是不是孩子當前想要知道的東西”了嗎?幼兒如果能感受和體驗到所探究和學習的內容對自己和同伴的意義,那麼幼兒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進行有效的師幼互動,從而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二、有效教學將優化幼兒一日生活

把幼兒園教學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將教學目標、教學途徑、教學內容生活化,進行有效教學,必將優化幼兒的一日生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標生活化,引導幼兒發現和解決一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幼兒園教學的目標之一在於引導幼兒去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探索實際問題時,教師應重視幼兒的主動建構學習過程,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慾望,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推理、驗證等方法,鼓勵幼兒運用比較、概括、判斷與推理等多種思維方式,去發現和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比如,幼兒在學習了數學中的分類方法後,能將此種數學方法運用到生活中,將玩具、生活用具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分類,讓周圍環境整齊有序;又如,在“佔圈”的遊戲中,“四人佔圈”時出現四人不能同時雙腳站進圈內的問題,幼兒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想出了四人各伸一隻腳進圈的解決辦法。

2.教學途徑生活化,引導幼兒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師要在一日生活中抓住時機,巧妙利用生活環節,有意識、有目的地讓幼兒留意周圍的、密切貼近的生活信息,使教學途徑生活化,引導幼兒做生活的“有心人”,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活動。如學習數字,讓幼兒説出自己的班級號、身高、體重、家庭電話號碼、門牌號碼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數字及其作用;認識時鐘,教師可以在各個生活環節中如起牀、上幼兒園、吃飯、遊戲、睡覺、離園等都給孩子時間上的提示,引導幼兒認識時鐘,並讓幼兒知道在幼兒園不同的時間要做不同的事情。此外,從生活環境中選擇廢舊物品作為活動操作材料,能很好地幫助孩子培養環保意識,養成愛護周圍環境、節約等好習慣。如在美術活動中選用易拉罐作為操作材料,自制玩具。活動過後,小朋友開始對易拉罐、紙芯筒、牙膏盒等廢舊物品感興趣了。

3.教學內容生活化,通過有效的師幼互動影響一日生活的其他方面

將教學內容生活化,使幼兒感受和體驗到所探究和學習的內容對自己和同伴的意義,並通過這些內容來幫助他們認識當前想要知道的東西和想要解決的問題,幼兒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進行有效的師幼互動,從而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重視孩子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和疑問,可以開展多樣性的教學活動,或進行主題探究活動,多方面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幼兒的主體地位在師幼互動中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將有助於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而師幼互動具有網絡性和擴散性影響,它會影響到一日生活的其他方面,如遊戲活動和生活活動。因此,教師要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重視起來。

總之,幼兒園應將教學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促使教學有效性的發揮,同時,有效的教學又促進幼兒一日生活的優化。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教師可以從中汲取經驗和成長的養分,並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和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8

把遊戲還給幼兒,讓幼兒真正成為遊戲的主人,就是要給幼兒提供一種純天然的教學遊戲模式,豐富的遊戲材料、開放自主的環境以及充足自由的活動,都給我們展現了一種新的幼兒教育的途徑。

安吉遊戲理念是旨在給孩子們鍛鍊體能的機會和無限的遊戲想象。把遊戲的自主權還給幼兒,讓幼兒在自主、自由的真遊戲中,獲得經驗、形成想法、表達見解、完善規劃、不斷挑戰,從而達到自身最大的潛能。

安吉要求老師能管住手、嘴,適時地介入遊戲的指導。孩子在遊戲時,教師只是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讓孩子自主、深入地進行遊戲,從遊戲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獲得遊戲的快樂。

孩子是天生的遊戲家,他們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的身份成長着,孩子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自從接觸了安吉遊戲,我開始學着一步步的管住自己的手,閉上嘴,睜大眼睛,豎起耳朵來觀察孩子的遊戲行為,我發現了以往我沒有觀察到的細節,孩子們跑來跑去,爬上爬下,發展了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身體得到了健康鍛鍊;遊戲中每個小朋友都有屬於自己的`天地,在老師和同伴的鼓勵下,在温暖、輕鬆的環境下,孩子們敞開心扉,做出很多勇敢的嘗試,增加了信任,學會了互相欣賞和主動交流。

在看過墊子游戲變奏曲的遊戲案例後,想到了以下幾點:

1.材料的選擇從單一到多元。

隨着孩子們慢慢熟悉了材料,對材料的選擇也從最初的在墊子上進行跳躍、攀爬到逐漸在墊子游戲的基礎上豐富了梯子、木板、安吉箱等材料,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

2.墊子游戲的難度從簡單到有一定的難度。

孩子們從最初挑戰在墊子上翻滾,攀爬,跳躍這類大肌肉的動作,到逐漸開始挑戰墊子游戲延伸的梯子獨木橋,挑戰在梯子上的攀爬和木板的平衡行走,再到最近用到的安吉箱和長木板挑戰從箱子上滑到墊子上,以及箱子上的高空跳躍等等,孩子們的遊戲難度也在慢慢調整。

3. 同伴之間的互動增加,有了初步的合作。

通過遊戲挑戰,孩子們從獨自遊戲慢慢向合作遊戲發展,出現了諸如搬墊子、抬梯子、合作推箱子等合作行為,在遊戲中也會積極地尋求同伴和老師的幫助,諸如:幫我扶一下木板這頭好嗎?你能和我一起搬梯子嗎?我們兩個一起拿吧!這類的話語出現。

4.能夠發現危險,在遊戲中保護自己。

經過幾次的墊子游戲,孩子們發現墊子不僅可以作為遊戲材料,也可以是一種防護材料,於是在遊戲中,孩子們會有意識的將梯子放在墊子邊上,將箱子滑梯建在墊子的上面,更好地保護自己。

通過遊戲,與學習的結合部分,更多的是知識與能力的培養,生活經驗的表現。每個孩子都需要我們給予自由的空間、充分的尊重、耐心的指導和鼓勵。

對於每個孩子來説,遊戲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也是他們獲得各種技能的途徑,做為孩子們的指導者、支持者——教師,我們不應該扭曲遊戲對於孩子們在成長中的意義,我們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真正瞭解孩子的需求,改變我們的教育的觀念,才能真正做到把遊戲還給孩子,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獲得快樂地發展。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9

下午我們繼續進行着培訓,鄒越老師在這天下午主要講了有關“性格”的問題。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徵,它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言行上。性格分為外向和內向:

內向型的人不會輕易地同意別人的説法,也不容易被説服,他更不會盲目地附和對方,而是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只是不會明顯地説出來罷了。正因為如此,一般人不容易看到他的內心,説他狡猾也不為過。寒暄、問候以及禮儀等方面的待人態度、舉止等,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那種微妙的不同處,在初次見面時就會叫人感受到“人格”的差異。其實除了這點以外,又可以藉此判斷對方的性格。某些內向型人首次會見尊長時,會感到非常緊張,如果是有介紹者同席的場合,情形將更糟糕。尤其是怕見陌生人的內向型之人,初見面時尷尬萬分,使氣氛更為緊張起來;跟尊長寒暄時,要麼言詞生硬,給人一種唐突的感覺,要麼説起話來支支吾吾令人不知所云。

而且在自我介紹以後,久久不能把自己的意圖説出來。就算對方叫他坐下,兩個人相對時,他也不會主動地打開話匣子,坐在那兒忸怩不安,一旦開始進入正題時,開頭語會拖得出奇的宂長,又喜歡仔細考慮以後,方才説出口,以致在進入“正題”以前,耗費了很長的時間。但一般説來,內向型的人對他人彬彬有禮,寒暄時也非常慎重,雖然在態度方面會給人一種“太講究”的印象,不過,他的姿勢始終很正確,一點也不至於走樣,他很端莊地坐着,舉止很有分寸,始終很少開口,絕對不説出多餘的話。這種人雖然不輕易開口,一旦開了腔,就會發覺他所説的話,事前已經整理過,頗有條理,只是重複好幾遍,太過謹慎了些。他能夠在無意識之間,跟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交談。由於他害怕會説錯話,因而表現變得生澀,不外是自我防衞意識在發生作用的緣故,因為他擔心不正確地描述一件事情,會遭到他人的誤解。這種意識愈強烈的人,愈會跟對方保持一段距離坐着,始終能夠保持良好的姿勢。

性格決定很多事情,內向的性格也需要融入外向的性格,培養好的性格很重要!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10

週六的團隊拓展訓練令人難忘!

回到家喝了碗綠豆湯,衝了個熱水澡便躺在軟軟的牀上,一邊感歎着我竟能安然無恙的回家,一邊開始記錄這次拓訓的心得。許許多多的細節只有親身經歷,走過了,看過了,體驗過了你才能真正感受其中的味道。至於險壁啊,急流啊,螞蟥啊……在這裏我就不過多的陳述了,還是給後面未經歷過的同事們留下些想象空間吧,任何艱難險阻是需要靠你們自己親自去感受、去探索才能銘刻在心的。在這裏我只談談這次拓訓給我最深刻的兩點體會。

有感一:

凝聚力與執行力。在拓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完成幾個不同的項目,每個項目開始前,教練總會三番五次地讓我們確定完成任務的時間或是完成任務的方式方法,這就需要很好的凝聚力與執行力,能夠把大多數人的各方面的特長凝聚起來,我看到的是我們在積極討論,獻計獻策,儘管也有爭論,有分歧,但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百折不撓的完成任務,我們做到了,雖然第二名但我們都高舉雙手,從內心發出勝利的喝彩。最後一個環節是同分的兩隊靠石頭剪刀布決勝負,大家有商量的時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想出剪刀的有想出石頭的,但是我們最終都按照領隊的決定執行。十一個人有一人錯就是輸。我們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有人説石頭剪子布就是靠運氣,我想説,要是每次都能贏那這就是實力。一個團隊不能缺少凝聚力和執行力,一個心都是散的團隊又如何能取得好成績呢。

有感二:

人生永遠不要抱有太多的僥倖,和負面情緒。當天氣預報告知的當天的天氣是大到暴雨那一刻起,我便開始抱有僥倖的心理:想着這次的拓展肯定會改變計劃,平直的康莊大道就在前面等着我們。可是教練竟然宣佈按原定計劃行走,風雨無阻。好吧,瞬間石化。隨之而來的就是被各種負面情緒的充斥。但當我們紅隊最先完成團隊建設,憑藉大家的集思廣益迅速確定了隊名、隊標、隊歌和口號,瞬間讓人感受到團隊力量的震撼力,隨之,心也定了下來。是的,既來之則安之。有什麼是大家在一起克服不了的呢?內心反倒對前行的道路充滿了期待。換個思路換種心情,也許沿途再多的疲勞艱難都是一種刻骨銘心的經歷。大雨滂沱,你看到的卻是平時難得一見的湍流瀑布,青山綠水;雨露粘濕的樹葉,綠得逼你的眼。嗅着清新的空氣,泥土的芬芳。户外愛好者們在涼亭小憩時的竊竊私語和着清風細雨,再加上對到達終點的渴望,這一切讓前行的步伐變得輕鬆、愉快,充滿動力。

這次拓展苦是苦了點,但苦中充滿了樂;累也是有些累,但累讓我們凝聚在一起。感謝公司給我們這次難得的鍛鍊機會,一天的歷練,我們痛並快樂着。這種難得的經歷,我終身難忘!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11

雖然我們的培訓時間只有一天,但這些培訓內容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聽了吳海虹老師的講座,讓我更好的認識到遊戲的重要性。現在我就吳海虹老師的培訓談談我的感受:

1、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尊重兒童,尊重他們的學習方式,還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因為孩子從一出生就是主動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學習者,我們要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因為孩子們一些看似不規則的行為其實都是一種學習。如果我們只是把他們當成孩子,那麼擔憂、責備、溺愛就會出現,從而也會出現控制、阻擋和反對孩子們的學習行為。如果我們把孩子當成一名學習者,孩子們的行為在我們眼裏都會成為學習行為,我們就會出現支持和迴應孩子們的'反應,從而能更好的推動孩子們的進步。

2、教學就是傾聽。以前我總認為教學就是帶着孩子們開展活動,告訴孩子們該怎麼做,但是這次培訓吳老師的一句話讓感觸很深:“當有人傾聽兒童心聲時,力量的天平就向兒童傾斜”。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要學會在一邊站上一會兒,給孩子們的學習留出空間,然後仔細觀察孩子們在做什麼,然後很好的理解他們的行為方式,更好的成為他們的引路人。

3、教學不只是傾聽,還有迴應。如果只是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卻沒有迴應孩子們,孩子依舊得不到發展的空間。但是通過傾聽孩子,瞭解孩子,從而追隨孩子的學習方向、興趣和優勢。那麼就可以更好的迴應孩子們,推動孩子們的進步。迴應並不是與孩子們長篇大論,有時候迴應只是一句話或者遊戲時候的一種材料。

通過這次培訓,我還真正認識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該讓孩子們自由遊戲起來,真正的將遊戲還給孩子,還給孩子們遊戲的時間,還給孩子們遊戲的自由,不要將成人意識強加於孩子身上。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12

今天,非常感謝海口市教育局以及研訓學校給我們這次機會,讓我有幸參加這一次的觀摩學習活動。今天在海南省機關幼兒園觀摩了五節非常優秀的幼兒遊戲課程,在老師們的展示下,和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下,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課堂以及不一樣的精彩。以下是我對這次觀摩活動的一些感想、體會。

我有幸觀摩這次精彩的活動,本次活動分為兩個環節:上午進行的是幼兒園優秀遊戲課例展示;下午進行的是幼兒學習故事分享。早上進行的五節遊戲公開課。鄭秋芳老師帶來的是音樂遊戲課《小傘兵》,李丹丹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音樂遊戲《孵小雞》,王姝娜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紅燈、綠燈、馬上開燈》何啟亮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錘子、剪刀、布》、陳勇林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五位老師帶來的遊戲活動都是傳統的經典遊戲。聽老師們的遊戲課真是感慨萬千。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李丹丹老師帶來的音樂《孵小雞》,音樂選擇非常的好,符合這個遊戲。在遊戲時無需老師多講規則,學生一聽到音樂時就明白怎麼做,老師幾乎都不在強調規則,只説一遍幼兒聽音樂就明白,而且完成的很好。遊戲每個遊戲結束後,老師都進行點評以及給我們老師的建議與要求,使我們更加明瞭清楚何為規則性遊戲。真是受益匪淺啊!想想自己之前上的真是慚愧,觀看了五位老師帶來的課,才明白我們的課應該怎麼上,遊戲課要讓學生玩,在玩中學,音樂遊戲課,選擇音樂的重要性等等。

下午,聆聽了5位教師的案例分享,每位老師帶來的學習故事都非常精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來自省機關幼兒園王姝娜老師的學習故事《別怕,有我!》幼兒的天真善良很讓人感動,小小年紀的他就懂得如何去安慰同伴,有時候我們想盡辦法卻不如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所以認真觀察孩子的表現,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如何觀察孩子們的表現?孩子在區域活動時教師應怎麼去介入以及指導?如何去記錄孩子們的故事以及給予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啟發?一直都覺得自己無論是在基本功還是在教學水平上都要繼續加強,參加了這次活動,更加明白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今後一定要多多努力向優秀的教師學習,讓自己的專業水平得到發展。

總而言之,在老師們的展示和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下,讓我感觸頗深,對於遊戲活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例如音樂遊戲,通過老師的展示下讓我明白,音樂遊戲該怎麼去組織,是讓他們一直唱還是通過遊戲讓幼兒在玩中學習。通過遊戲,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音樂。在遊戲過程中,師幼互動可以決定遊戲是否好玩,遊戲的所有環節都是在玩,遊戲的進場、過度等等都是在玩。通過老師們的展示課讓我再次認識和重視鐘鳴傳統的民間遊戲,通過民間的經典遊戲可以改善幼兒教育的國小化。遊戲的規則得一條一條的加且要層層遞進,遊戲示範和規則也要講解清楚。遊戲的準備要充足,要多給予幼兒充分的遊戲時間。通過這次的觀摩讓我對規則遊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重新審視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不足,對組織活動過程中的準備和實施有了新的認識,對於我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給予了一定的方向。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13

近日,我參加了江蘇省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的專題培訓,有幸聆聽了江蘇省課程遊戲化建設著名理論指導專家張暉老師關於《課程遊戲化建設的深度思考和智慧實踐》的講座,讓我對課程、遊戲以及課程遊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

通過學習,我想我們在課程遊戲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把握住幾個關鍵要素:

一、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

遊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作出的重要論斷,有三個內涵:

1.幼兒園課程應該遊戲化,充滿遊戲精神——自由、自主和創造,不是個別環節要做遊戲,而是一日生活充滿遊戲精神;

2.幼兒的自由遊戲時間應該充分保證,這是兒童的權利;

3.其他環節,尤其是集體教學環節應該儘可能採用遊戲的方式,真正讓教學活動遊戲化。

二、遊戲化是幼兒園課程的特徵

對幼兒來説,遊戲是他們的存在方式,是他們的生活內容,自由、自主和創造的遊戲伴隨着他們的生命成長。無遊戲是“國小化”、“成人化”的主要表現,要形成一種鼓勵遊戲、欣賞遊戲、服務遊戲、觀察遊戲和合理指導遊戲的課程文化。用虞教授的話來説就是要讓我們的課程更加有趣一點,生動一點,實在一點,有效一點。

三、幼兒園課程建設的主體是教師

1.教師要充分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這就告訴我們幼兒要在情境中學習、在行動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是通過多種感官在探索、體驗、交往和表達的過程中學習的,因此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把生活、遊戲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2.教師要確立以學定教的理念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一般為教在前,學在後,教師教什麼,幼兒就學什麼。説到底僅僅是一種知識的傳遞。而其實幼兒園教的核心內涵不只是傳遞,而是引導幼兒做適宜的事,支持、幫助幼兒完成自己的探究、交往和表達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觀察,瞭解幼兒,從他們的'需要出發,生成幼兒感興趣的、能引發他們積極的相互作用,並動用多種感官獲得有益經驗的課程。

課程是行動的過程,是不斷獲得經驗的過程,也是環境材料不斷被利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説什麼和做什麼,而是幼兒説什麼和做什麼。良好的幼兒園課程會不斷促發幼兒的興趣,催生新的活動,能讓幼兒專注地投入當前的和不斷生髮的行動中去。我們要僅僅圍繞課程遊戲化這一命題,切實開展幼兒園課程建設,提高幼兒園課程實施水平,提升幼兒園的辦學品位,還孩子們一個有趣的、快樂的童年。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14

9月,教育機構的老師對我們幼兒園在職教師做了關於xx區活動和操作材料的相關培訓,在半天的培訓中,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老師帶我們學習了活動區的相關理論知識。對於相對枯燥、抽象的.理論,蔡老師將很多互動遊戲、討論活動滲入其中,使整個活動活躍有趣。我們先討論交流了自己對活動區的理解,分享了自己對活動區類型、特點的看法,然後老師再一一闡述教育理念下對活動區的定義,以及對活動區的分類及特點。接着,蔡老師還向大家展示瞭如何體驗活動區設置層次性和漸進發展、合理性和科學性、動態性,如何做好活動區創設,以及用活動案例舉例説明了區域活動的實施流程和方法。

其次,對如何做好活動區環境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並用很多照片向我們展示了在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活動區環境創設,可以看出,創設具有提示功能的環境,如人數提示、標示提示、操作提示,可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還能幫助幼兒養成收拾、整理、歸納物品的好習慣。這是我們平常的活動區所缺乏的,需要努力改善的地方。

總的來説,這次的活動區培訓活動讓我對活動區的特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以及對今後活動的設置增添了更多開闊的想法。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15

“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玩具是幼兒階段的主要學習資源。對玩具的玩耍及操作是幼兒知識世界的主要途徑和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幼兒眼中,一切有“玩性”的物品都是玩具。

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都會伴隨着各種各樣的不同的玩具,有的多、有的少;有的精緻,有的'天然。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樣童年的玩具,都可能開啟幼兒的智慧大門。作為幼兒教師,每天在於幼兒的朝夕相處中,對他們的想法和需求非常瞭解,這就為他們製作出幼兒喜愛的各種玩具提供了依據。所謂自制玩具,是與商品玩具相對應的一種玩具,是非工業化成產、不用於商品流通的玩具,一般由成人為幼兒製作,或與幼兒共同製作。自制玩教具往往具有適時性、針對性和創造性的特點,它能及時把握時代的脈搏、反映時代的需求、展示新的技術成果、體現新的教育觀念,製作者還可利用身邊的材料,因地制宜的製作具有地方特色、反映民俗風情的玩具,能節約資源,例如:我們教師自制的玩具“舞龍、跳竹竿”等弘揚民族文化。

一、在指導幼兒活動中引導創意

教師對日常户外體育遊戲指導帶有較大的自主性和隨機性,而購買的玩具缺乏個性化特點,往往與我們的教育目標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開始嘗試做一些能夠集多種教育目標與一體、充分體現兒童興趣性、自主性、探索性、創造性的體育玩具。

如在小班投放拖車之類的玩具,在市場上買的玩具只能拖着走,功能比較單一,幼兒玩幾天就不愛玩了,於是,我們利用木板製成拖車,用彩色顏料進行手繪,幼兒自己拉着玩,也可以拉着朋友一起玩,或者運輸各類物品,進行情節遊戲,大大增加了幼兒的興趣,提高了玩具的可操作性。

二、在操作過程中體現師幼互動

幼兒園時時、處處有教育,我們把教師操作玩具的過程也當做是一個很好的教育過程。在中、大班,教師把一些做玩具的過程放在活動區中與幼兒共同完成。如幼兒户外活動中需要大量的紙球,我們就在活動區中提供報紙和膠帶,與幼兒一起做。玩一段時間後,紙球壞了,教師又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做才能讓紙球玩的時間更長久。這時,幼兒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最後教師採納了用小水果包裝袋做紙球的外部包裝的辦法,效果果然很好,既美觀又耐玩。

幼兒與教師一起製作玩具的過程中,既鍛鍊了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在使用時也更加愛護玩具了。

三、在自制玩具中需要堅持幾個原則

每學期我們組織教師進行自制玩具的比賽觀摩評比活動,在玩具製作中,我們摸索出以下幾個原則。

1、目的性原則——在製作每個玩具是都要考慮其目標的指向性。一般來説,以一兩個目標為主,並在此基礎上開發出其他的目標。如玩具小飛盤就是以投擲為主要目標,但幼兒在活動中還可以用它來當方向盤和小坐墊。

2、遊戲性原則——有遊戲特徵,幼兒能直接進行遊戲活動。我們製作的玩具一般形象較為可愛、顏色鮮明,幼兒拿過來就有遊戲的衝動。

3、可變性原則——能進行一物多玩。我們製作的玩具一般都具有兩種以上的玩法,能發展幼兒的多種能力。

4、差異性原則——有層次,適合不同水平幼兒的運動需求,我們在製作大部分玩具時都考慮到了幼兒操作時難易程度的差別,設置了多層次、多玩法。如在製作平衡玩具高蹺時,幼兒考慮了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就分別做了提拉鞋印、小木鞋、易拉罐高蹺三種不同難易程度的玩具,從而滿足了幼兒的不同需求。

5、調節性原則——能調節運動量,做到動靜接替。如我們製作的玩具飛盤,既可以投着玩,也可以在玩累時當坐墊用,同時我們還在飛盤上縫了一些鈕釦,幼兒可以聯繫係扣子。

6、操作性原則——指玩具能玩、耐玩。我們不提倡紙製玩具,既不耐玩,也不便於消毒處理。

7、均衡性原則——能滿足上下肢共同發展的原則。如玩具杯蓋樂,就是將兩個平時不用的不鏽鋼杯子蓋用膠帶粘在一起,既可以在原地轉着玩,也可以將它滾出去後再追着跑,這樣就同時發展了上下肢的動作能力。

8、安全性原則——主要是指玩具材料環保,外形沒有危險,同時要定期消毒處理。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16

我們園的老師接觸安吉遊戲已有兩月,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基於安吉遊戲“投入、愛、喜悦、冒險、反思”的理念,下面談談我對安吉遊戲的感想。

一、學會冒險 挑戰自己

安吉遊戲理念認為要讓幼兒在放手自由的環境中學習保護自己的能力和方法。確實,現在我們的孩子是比較嬌弱的,受挫能力很差。一方面,我們所處的大環境對孩子過於保護,另一方面,是孩子真正能夠鍛鍊的機會太少太少。孩子鍛鍊的機會少,對於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是沒有預見能力的,更不能有意識地想辦法保護自己。相反,如果讓孩子冒險和挑戰,孩子就擁有了學習的機會。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孩子們會逐漸摸索到規避風險的方法,獲取已有經驗,對不安全的因素也會有一定的判斷能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教師也要轉變觀念,相信幼兒,信任幼兒,逐漸放手。例如,在玩滾筒遊戲時,剛開始孩子們幾乎都是不敢爬上去的,可是慢慢地,他們會和滾筒接觸,推一推,滾一滾,熟悉了滾筒之後,慢慢嘗試爬上去,跨在滾筒上原地擺動。再然後,他們開始嘗試雙腳站上去,先是單腳踩上去,然後慢慢地將另一個腳也踩上去,雙腳站立。很顯然,這個挑戰過程是有點難的,它對孩子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要求很高。那麼孩子們是怎麼解決的呢?剛開始,他們一次次地嘗試,在一次次的失敗後,他們開始思考。他們決定先讓滾筒不動,降低難度,於是找來夥伴一起合作,先讓夥伴固定住滾筒,自己再踩上去,在這裏,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得到發展。通過這種方法,孩子們一次次地站起來了,他們在站立的過程中找到了平衡的感覺,獲得了經驗技巧。在之後的遊戲中,他們又嘗試了自主站立、站立向前走等。可以看到,孩子們挑戰自身極限,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在遊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能力。

二、學會觀察 勤於反思

在安吉遊戲中,觀察是很好的支持方式。觀察記錄中教師的描述應是實際看到和聽到而非想到的,才能真正做到“從記錄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在觀察中,我們可以通過幼兒童真童趣的行為,進而瞭解孩子的思維過程。例如,在建構區孩子們會利用有孔的積木和螺絲螺母組裝車子,用梯子搭建高樓等。在詳實客觀的記錄中,我們會讀懂孩子的遊戲方式,發現孩子的行為變化,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只有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們才能針對性地給予孩子支持。

三、激情投入 感受喜悦

在遊戲中,孩子們是投入的,是喜悦的。安吉遊戲認為“低結構的就是最適合孩子的”,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我總會懷疑,這樣的材料,孩子們會喜歡嗎?很顯然,當孩子們玩起來,臉上的笑容解釋了一切。我釋然了,原來,越是自然的,越是低結構的材料,孩子們越喜歡,這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喜歡在沙池裏與沙融為一體,喜歡在畫畫區裏盡情塗鴉,喜歡搭建梯子攀爬跳躍。或安靜或專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遊戲帶來的喜悦。正如安吉遊戲的理念所示:“沒有喜悦,遊戲就不可能是真遊戲”。孩子們在遊戲中玩得很投入,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

安吉遊戲的成功之處在於對孩子的放手和信任,支持了幼兒自主學習和遊戲,最大程度推動了孩子的發展。遊戲中尊重了幼兒,讓幼兒成為遊戲的主人,實現了“我的遊戲我做主”,孩子才能真正成為他自己。我園的安吉遊戲剛剛起步,我們要學習安吉遊戲的精神,而非照搬照抄遊戲形式。相信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會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和孩子一起成長!

幼兒自主遊戲培訓的心得 篇17

人生有涯,而學無涯,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也是人生崇高的精神享受。在培訓中,解決了一些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困惑與經驗,在聽完李教授的《幼兒園遊戲的開展與指導》的講座,知道了遊戲的含義,並且眾所周知“幼兒期是遊戲期”,學齡前的兒童對於模仿成人活動、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圍生活有着相當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幼兒園遊戲的產生成為一種必然。而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在遊戲中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並予以指導教育這便是最重要的任務。

下面我就談談幼兒園遊戲開展過程中的一些體會。我們都承認“孩子是遊戲中的主體”,那麼孩子在遊戲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在什麼地方呢;我們縱觀幼兒遊戲的全過程不難發現老師在遊戲的指導過程中要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幼兒的意願,真正實現五個自由,即:尊重幼兒選擇主題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情節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角色的自由、同時還要尊重幼兒自由地講評自己的遊戲、我認為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兒這五個“自由”,遊戲才能變為孩子們自己的遊戲。我們都知道孩子們在角色遊戲中情緒是積極的、高漲的,他們對主題、情節、玩具、角色以及講評上都有他們發自內心的理解和主張。當你問起他們為什麼沒這樣而不是那樣時,他們常常會頭頭是道地向你訴説一大堆理由。然而在遊戲中孩子們也需要老師,他們需要老師成為他們共同遊戲的朋友。

總之,這十五天的國培學習,是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這次的研修學習,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汲取了更多的營養,為自己的生活納入了更多的知心朋友,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豐富經歷。是我在今後更加重視這份工作,同時也感受到了壓力,我要將壓力變成動力,在今後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理論水平、課堂教學能力等。及時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每天回到家以後都想一下今天的教學有效嗎,孩子的一日生活安排合理嗎,家長工作處理的得當嗎?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教學工作中,使自己在原有的水平上更上一層樓。通過這次的研修學習,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汲取了更多的營養,為自己的生活納入了更多的知心朋友,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豐富經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peixun/636d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