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5篇)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5篇)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1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由“半畝花田——紀念田維”組織領導自發參與的愛稀客公益組織的活動,主要負責網絡宣傳工作,其實這個工作本身並不是很累,就是在網絡媒介上用自己的力量進行宣傳,工作很小,卻也很有意義。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愛稀客是針對肺動脈高壓人羣設立的,主要資金用來對肺動脈高壓捐款的公益慈善組織,現在基金會還未能設立,但是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我國是肺動脈高壓的一個患者較多的國度,現在統計在案的有100人左右,而我所做的就是現在愛稀客主要的宣傳工作。

宣傳方面主要是為了讓更多人來了解肺動脈高壓,瞭解這種病,瞭解這些人,從而在基金會創辦成功後可以進行有效的募捐,從而資助中國的肺動脈高壓患者。

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由先天性心臟病引起的稀有疾病,我在向別人傳播前瞭解到肺動脈高壓患者看似與常人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在常人看來沒什麼的走六分鐘在肺動脈高壓患者眼裏那是一種極大的挑戰,由於肺壓過高,導致她們無法與常人一樣行走,只能慢行,並且必須很容易缺氧,治療費用也是極度的高,的也要20xx元每月,而要想讓身體穩定就必須要上萬每月的藥物,因為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這部分在外國可以進行免費的治療項目在我國就是讓每個家庭都可以傾家蕩產。

為此,很多病人學生都出國留學,為的是享受國外的免費治療。這樣就造成了一種“有藥沒錢治,有家不敢回”的奇怪現象。

同時,我明白了,每一個患上肺動脈高壓的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療都會在2—8年內死亡,也就是説她們中間的每一個人都在與死亡賽跑,每一個人,手中都有一個計時器,看着自己死亡的時間。她們不敢説,因為,沒有人會相信。

做這個實踐也是我最喜歡的實踐,就算暑假結束了,我也要繼續做下去,這是我所喜愛的,現在雖然由於方法原因成效不大,但是我會繼續努力做下去,最後相信自己會成功。

我的體會很多,我覺得有時候也許關懷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身邊其實就會有這樣那樣的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們,而我們,也應該都有一顆慈愛的心,去幫助別人,這是最基本的。

這就是我的感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慈善事業的行動中去。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2

自XX年底以來,福建省教育系統關工委、福建省讀書援助協會立足於“讓每個鄉村孩子有書可讀”,建平台、廣宣傳、齊發動、促落實,開展向老、少、邊、島地區“捐書助學獻愛心”的活動,充分發揮全社會的愛心力量,千方百計改善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迄今為止,已為3000多所中國小建立了“愛心圖書室”,還為17個縣(市、區)的中國小按照國家“雙高普九”的要求配備了圖書,總計捐書500多萬冊,解決了280萬中國小生在課外閲讀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共同建設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園,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深入貫徹中央8號文件精神,把“捐書助學獻愛心”活動作為關心未成年人工作的重點

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關工委至關重要的中心工作。為什麼關工委熱心於捐書活動?這緣起於以原教育廳廳長、現任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郭榮輝為首的一批離退休老同志,在學習貫徹中央“8號文件”以後,認識到中國小生的課外閲讀對其健康成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課堂內老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是給學生以“魚”;學生通過閲讀課外書得到知識,掌握自我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不僅得到了“魚”,更重要的是收穫了“漁”。教育的經驗證明,授學生“漁”遠比給學生“魚”更重要。可廣大老、少、邊、島地區中國小圖書室的現狀就是少而舊。可概括為三大不足:一是大多數中國小的圖書藏量不足;二是新書、文學名著、科普讀物等符合中國小生年齡特點的圖書不足;三是中國小的圖書經費短缺,財政撥款不足。

老同志們認為,解決中國小圖書短缺的問題,光靠財政撥款是有限的,以社會贊助為補充可能會更有效。因為福建的民營企業和華僑很多,愛國愛鄉是他們的光榮傳統,“捐書助學獻愛心”這個路子有着廣泛的社會基礎。因此,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大家一致決定把“捐書助學獻愛心”活動作為關工委工作的重點,為我省廣大老、少、邊、島地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做實實在在的事情。

二、建立專門機構,健全工作機制,確保“捐書助學”順利開展

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由領導牽頭的組織機制迅速形成。圍繞“捐書助學”,省教育系統關工委組織專門的工作班子,確立了以實施捐書助學工程為中心,以各種捐書助學活動為載體,爭取國家政策和發動社會助學相結合,實施表彰獎勵與倡導愛心資助相結合,多管齊下、多措並舉的捐書助學工作思路,積極採取一系列措施,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促進了捐書助學工作的深入開展。

為了加強對捐書助學工作的組織和管理,XX年初,福建省教育系統關工委成立了德育中心,由省關工委副主任、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郭榮輝親自掛帥。大的原則問題由關工委把關,具體運作就依託德育中心來完成。關工委監督中心按法律法規辦事,德育中心常年負責募集助學資金、審核圖書援建等工作。中心採取規範性、實效性、持續性和陽光性的管理模式,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加強監督,切實管好、用好捐助資金,贏得了社會的廣泛支持。這樣,有老同志的面子,有中心年輕人的具體操作,再加上社會各界發揚樂善好施的傳統,各方全力配合,“捐書助學獻愛心”的活動一炮打響。

活動初期,主要是動員社會各界捐獻舊書,募集到的書大多過時破舊,不適合中國小生閲讀。後來就轉變為由企業家和社會賢達捐錢買新書,由德育中心按照教育部公佈的中國小生圖書目錄,統一採購,統一配發、統一分送到校。各地教育局提供急需圖書的學校名單,由企業家自己選擇決定贈送的單位。為做到專款專用,XX年6月又成立福建省讀書援助協會,凡捐助款項進入協會賬上,可以抵税,企業家對此更為高興。為保證專款專用,要給捐款者開具財政廳統一捐贈發票,每本贈書都要蓋上捐贈者印章,受益學校要給捐贈者寫感謝信、説明收到的圖書數量,並要求學生寫學習心得寄給捐贈者,以示感謝。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公開、透明的捐贈機制,也使“捐書助學”活動建立了更大的社會公信力,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三、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大力推進“捐書助學”獻愛心活動

(一)廣泛發動,搭建平台,爭取社會各界援建“愛心圖書室(館)”。XX年以來,福建省教育系統關工委把捐書助學作為一項常規工作,連續四年廣發倡議,喚起公眾的公益意識,號召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捐書助學”,主要採取三種形式開展活動:第一,在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開展捐書助學活動;第二,動員、協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困難學校開展結對捐書活動,建立長效機制;第三,發動個體、私企老闆、社會各界人士捐書助學,擴大捐書助學的範圍。為使活動持久有效地開展,還堅持由關工委頒發榮譽牌匾給愛心捐贈者,通過電視、報刊、網站等媒體表彰宣傳捐書助學的愛心善舉,積極營造捐書助學的良好氛圍。經過四年來多方的共同努力,通過籌集各界愛心捐款及接收出版社捐書的途徑,共為全省5000多所老、少、邊、島地區的中國小建立“愛心圖書室”。

(二)加快助學腳步,援建一批“福建省讀書援助示範縣”。針對我省老、少、邊、島地區學校圖書普遍缺乏,圖書館建設乏力的現狀,XX年以來,關工委加快圖書助學工作,從點到面,從原來的單一為一個學些建立“愛心圖書室”,進一步加強為“讀書援助示範縣”的援建。通過當地政府配套一部分、發動社會力量捐贈一部分的方式統籌資金,根據各校圖書實際達標的要求為漳平市、上杭縣、連城縣、長汀縣、武平縣、安溪縣、晉安區、延平區、浦城縣、武夷山市、尤溪縣、沙縣、永泰縣、羅源縣、平潭縣、古田縣、秀嶼區的中國小校配備圖書,使上述縣(市、區)中國小圖書數量達到國家“雙高普九”的要求,大大加快了捐書助學的腳步,擴大了圖書援助的受益面。

(三)播撒書香,紮實開展讀書活動。為鼓勵學校用好、用活社會捐贈的圖書,德育中心組織開展了系列校園讀書活動。如開展“城鄉共讀同一本書”捐贈助讀暨徵文活動,以“知識共享”和“愛心交流”為主題,搭建城鄉孩子情感交流、愛心互動的平台,通過圖書捐贈共讀及徵文的形式讓城鄉的孩子以一種更平等的心態去交流溝通、增進相互瞭解,促進健康成長。組織開展“福建新童謠”系列推廣活動,動員國小、幼兒園的孩子參與新童謠的編創、徵集和推廣普及活動,在全省形成了“學、編、説、傳、唱、演、畫、書”新童謠的熱潮,創造了校園文化建設的新形式、新做法。舉辦“福建省捐書助學受贈學校讀書經驗交流會”,學校之間互相交流好做法、好經驗,積極促進受贈學校讀書活動的開展,使捐贈圖書真正發揮效用。今年9月,關工委發出了開展“創建書香校園活動”的倡議,倡議全省中國小校創設讀書條件,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讀書活動,創建“書香校園”。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3

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讓我從中學到很多,也學到了許多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學校讓我們利用寒假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活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因此,我在寒假的時候找到當地的敬老院去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在公益活動中受到教育,有所感悟,引導我去積極瞭解社會、感受社會。

這天,我來到了我們鎮上的敬老院,看到了許多住在那裏的老人。首先,我先找到那裏的工作人員,説明了此次來的目的,得到了他們的同意,然後,便聯繫相關的負責人員,請他們幫我安排一些工作。當老人們看到我時,立刻關心起來,詢問我在學校及家裏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我也詳細詢問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況,與老人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衞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並沒有因為寒冷的天氣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其中實際上藴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

在敬老院中,我毫不嫌髒,耐心、仔細地幫助老人們整理好房間衞生。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我在那裏儘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公益社會實踐活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社會實踐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社會實踐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

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係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這次的社會公益實踐活動,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避免了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公益社會實踐活動也同樣加強了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我們講的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當今社會,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們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掙錢吃飯後,就將年老的父母給拋棄!任由他們艱苦度日。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來到這裏,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鍊,老人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老人一定的關注。敬老愛老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和老人們多交流溝通,明白老人的苦處、難處,這有利於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老人,他們是社會的弱者,可曾經他們也是社會的創造者,祖國之棟樑!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這些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在我們鎮上也贏得的一致好評。一方面培養當代大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鍛鍊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個弱羣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報答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繼續更好的傳承下來!

老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儘管子女都不在身邊,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堅強、樂觀的心態,在生活中老有所為。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作為後輩的我們,應該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或許這些老人的處境還算好。讓我們攜起手來,獻出自己的應有力量吧。奉獻我們的愛心,培養關愛生命、服務他人的美好情操,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和力量。

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瞭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着我們越能適應它。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4

我們身上流淌着炎黃的血脈,烙印着儒家的思想精髓,因此我們也必將承載着我們源遠流長而又厚重的人文思想,“愛心”便是其中的精髓,愛心是修養,是文化,更是人性中的美麗,而“尊老”“敬老”“愛老”作為對愛心的一種闡釋,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有義務和責任去肩負起這一歷史使命。

本着瞭解老人的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快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我們武漢工程大學環城院學子展開了環城學子福利院獻愛心活動。

本次活動是由環城院團*組織負責的,由15名團*成員組成,由任鵬老師帶隊於20xx年4月1日展開的,不幸的是那天的天氣很差,陰沉的天加上忽大忽小的陣雨,但這些不但沒有削減我們的興致,反而讓大家感覺到這正是體現了我們不怕困難,頂風冒雨,只為給老人們獻上一份愛的精神,我們帶着慰問品,搭着公交抵達福利院。

走進福利院,我們右手邊第一座樓的四至八樓便是福利院老人們居住的地方,在與福利院負責人打過招呼,放下慰問品後,我們迅速分做了5個小組,每組3人負責一個樓層對老人們進行愛心服務。據瞭解,四樓五樓居住的是身體相對健壯的老人,六至八樓居住的大都是躺在牀上,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

我們同老人們手握手,心貼心的交流,為老人清理房間,剪指甲,捶背,按摩,換來的是老人們會心的微笑,感動的淚水,他們大都很健談,有位老人還為我們唱起小曲,氣氛很融洽,臨走時,院裏的負責人也甚為感動,同我們一行15人和老師和老人們合影留念,活動*結束。

此舉不僅是對我們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同時也樹立了我們環城院乃至我校樂於奉獻愛心,尊老愛老的良好形象,也向社會各界宣傳了“尊老”“愛老”的美德。

當然,從本次活動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和值得改善之處。

首先,由於本次是第一次去,大部分事情是在福利院做的臨時安排,儘管很順利,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具備一些未雨綢繆的能力,比如人員任務的分配,以及一些關於慰問老人,與老人交流過程中的注意問題。

其次,據本次瞭解,有些老人不是湖北當地人,他們更加期待着有個老鄉,用一口家鄉話進行交流,因此我們應該多發動一些非團*甚至全校的學生參與其中。

最後,為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我們應該再準備一些小型的文藝節目,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快樂和精神上的享受。

通過本次總結,相信下次活動會辦得更加精彩!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5

看着自己的同學在幾十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面前笨拙但投入地表演魔術,七八個身穿南開中學校服的小姑娘樂開了花。她們是天津義工服務隊的成員,2月5日專程到天津美福養老院慰問老人來了——給爺爺奶奶們演幾個節目、聊聊天。

這幾個南開中學的國中生今年寒假參加了不止一次這樣的活動,尤其是正在上八年級的李洋,對這樣場面再熟悉不過了,她已經堅持參加公益活動大半年了,這個寒假更是幾乎天天都有“活兒”——每週都要去中心婦產科醫院導診,到圓夢特教中心看望腦癱患兒,到自閉症兒童治療中心幫助他們,到養老院慰問老人,還有給包括血液病研究所的患兒在內的困難兒童實現夢想的“圓夢行動”,過年期間“關愛身邊的空巢老人”活動,從臘月忙到正月,幾乎沒有休息。

“從去年暑假開始我參加公益活動,在養老院表演節目,沒什麼文藝才能,就和大夥兒唱個合唱,和爺爺奶奶們聊天開始也不是溝通得特別好,努力尋找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去過腦癱患兒的特教基地,每次都讓我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如何讓他們生活更好;到過自閉症的兒童治療中心,幹了很多平常在家根本不做的活兒;到血液病研究所給患兒送禮物,他們高興我也開心。”李洋坦言:“開始時覺得參加公益活動讓生活‘充實’,現在是‘踏實’。”

李洋的父母並不支持女兒在公益活動中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為了讓父母放心,也為了提高自己,這個假期她還參加了一個課外輔導班。“14天的學習班終於上完了,每天上午參加活動,下午上課,那些天我睡覺的時間特別少。而且我住在紅橋區,離活動地點都不太近。來美福養老院,就得坐31站公交車,還得倒次車,早上七點就到車站等車了。”

與李洋同年級的李潤鴻,來自35中,兩人幾乎同時加入義工服務隊,這個寒假他也沒怎麼閒着,血液病研究所、養老院、特教中心,哪兒都能看到他。給腦癱患兒餵飯卻被噴了一臉飯的“必修課”,初次給老人表演節目時的拘謹,抱着募捐箱請人獻愛心時遭受質疑的“白眼”——這些經歷都讓他慶幸自己比很多同齡人對生活、對社會的瞭解更多樣、更全面。“我最喜歡做募捐,別人不相信我們也正常。但想想這些錢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就特別開心。”

國中生並不是社會公益活動的主體,就是在學生中,也是大學生志願者的形象更為突出。繁重的課業讓國中生在課餘更想着休息、遊戲或不得不去課外班,李洋和李潤鴻卻選擇參加公益活動。公益讓他們幫助別人放飛夢想,公益讓他們強大自己的內心。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6

來到大學有很多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而公益活動是最有意義的。我就跟學校的手語協會去參加過一次公益活動。我們是去石基鎮的一家培智學校探望那裏的小朋友。

我們去到那家學校的時候,小朋友都正在上課,我們從窗口外看到他們都很認真地在上課,沒有一個人是在睡覺的。當時我就覺得有點慚愧,因為自己上課都有時在睡覺。我們的活動是在他們的食堂裏舉行的,我們要先去那裏佈置好場景等小朋友來。當我們剛佈置完他們就很有秩序的一個跟一個的走進禮堂,而且很有禮貌的跟我們打招呼。活動剛開始他們就顯得很熱情,積極的參加我們設計的活動。他們對我們完全沒有陌生的感覺,有很多師兄師姐還抱着他們一齊參加活動。記得有一個環節是跳舞的,很多小朋友都舉手要一齊跳,他們以前都沒有跳過這次是第一次,雖然他們跳得不怎麼樣,但我們看到了都覺得很開心。

當我們要走的時候,有幾個小朋友還跟着我們,嘴裏不斷的喊着姐姐,那樣子是很捨不得我們離開的,雖然相處的時間很短暫,但他們對我們都建立一種純潔的友誼,一種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友誼。

我從來都沒有想到原來他們跟我們都是一樣的,我以前從來都沒有接觸過他們,一直都以為他們跟我們是兩個世界的人。當我接觸到他們才發覺其實我這種想法是錯了。社會有很多人都帶着有色眼鏡看他們,其實真正有問題的是他們。這次活動使我獲益匪淺,它使我對

那些小朋友有了另一種的認識,認我的人生更精彩。其實這次活動對我的道德修養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作為一名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努力提高道德素質,完善人格,是一種責任,“修身齊家知國平天下”,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建設,人生的成功,需要的何止是文化技術?經濟在發展,一個受高等教育者,要支撐和繼承的東西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去做,去行動。況且,加強道德修養,也是個人素質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尊敬他人等做人的基本準則是每個大學生都懂得的。但道德意識和嚴於律己精神的缺乏,已嚴重的破壞了大學生的社會形象。這等待我們去改變。作為一個大學生,對自身的道德修養多一點意識,多一點責任吧!就好像有很多人都歧視智障兒童,很多時候都用言語和動作來傷害他們弱小的心靈,如果我們多點愛心,我相信他們在這個世上會毀的更開心,這就需要我們提高我們的道德休養水平了,如果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很低,那麼他絕對不會是一個真正有愛心的人。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7

今天,我和姐姐妹妹一起在我家旁邊的小公園打掃垃圾。

上午八點,我們到了小公園,我們看到的:到處是塑料袋,碎紙片,零食包……我們開始分配任務,我打掃垃圾,妹妹擦椅子,姐姐擦健身器材,我開始掃了,這有垃圾,那也有垃圾。妹妹埋怨道:“你們看,這椅子上這麼多灰塵,還有人拿小刀在這上面亂刻亂畫。”姐姐説:“你看,這健身器材都壞了,我還怎麼擦。”這時,我正好看見一個小朋友吃完零食把零食包隨手扔到了地上,我連忙走過去,説:“小弟弟,我們不能亂扔垃圾,要保護環境。”説完,小弟弟就把零食包撿起來扔到了垃圾桶裏。

過了一會兒,我們把垃圾掃完了,累得滿頭大汗,小公園終於變得乾乾淨淨。我們又在小公園裏立了一個牌子,上面寫着:地球只有一顆,我們要保護環境。

從這次公益活動中,我感受到環保人員是多麼的辛苦,我們一定要保護環境!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8

本月學校的四年級的課外閲讀的主題是“熱愛公益,學會植樹”。提到植樹,有的學生連忙在網上搜集到植樹節的由來,它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我利用午讀時間與學生共同學習了4篇文章,分別是《綠色社區,也是我的家》、《我們的植樹節、保護校園環境》、《南京---12歲國小生捐3萬壓歲錢設立慈善基金,母子倆都是義工大人》。除了要求學生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和學習寫作方法外,同時也要求學生學習他們的行為。

有了先前的學習,在學校組織的種花活動,全班學生都很積極參加,並且把自己種花的過程寫下來。黃思雨同學寫道:"到領花種子的時候,每個同學都顯得有點迫不及待,我的心怦怦直跳,輪到我領種子的時候,看見老師小心翼翼地把花種抖出來,一顆、兩顆、三顆,看着那太小太小的種子,我不禁猶豫起來,我想:比小螞蟻都還小的花種,它能活嗎?能開花嗎?但一想到種子是老師發的,當然應該會的。想到這兒,我快步地走向花盆,信心十足地將土撥開,輕輕地把花種放進土裏去。”範文婷同學寫道:“我很感動,因為孫中山竟然親自投入到植樹的行列中,太偉大了。想到這兒,我感到很慚愧,想到我以前經常在樹上刻畫、寫字。我一定要精心照料這盆花,給我們校園添一點兒綠色”。雖然,他們的作文裏沒有華麗的詞藻,但這是他們種花時的真切地感受和體會。

在學習《我站在祖國地圖前》這篇課文時,當講到你長大了,怎樣用實際行動建設祖國時,範文婷激動地説:“我長大了要到沙漠去植樹”。同學們聽了都投去敬佩的目光。朱子妍靦腆地説:“我昨晚告訴媽媽,我從五十歲起,利用三十年的時間到沙漠地去植樹”雖然在我們老師看起來非常幼稚,但可見在我們學校組織的活動和老師的教育下,學生至少有一直參加植樹綠化祖國的想法。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9

我第一次認識愛心宿舍公益活動是在那天晚上,有兩個人到我們宿舍來宣傳這個公益活動,那時我想這種公益活動不就像家裏賣廢品一樣,也就能得到幾塊錢嘛,但昨天晚上看到所賣廢品得到的543元的錢數,我震驚了,這不但讓我知道這項公益活動的強大力量,更讓我收穫了比這更寶貴的東西。

我昨晚參加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公益活動,和另外三個組員“走街竄巷”,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在此過程中,我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一起跑樓梯,一起扛大大的麻袋,一起説説笑笑,在歡笑與汗水中,我們度過了這難忘的兩個多小時。

在這次公益活動中,我們接觸了比平時更多的人,這不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更讓我們的社交能力得到了鍛鍊。我們知道了如何與人相處,我們知道了禮貌的重要性,其中最最重要的是,我們深刻感覺到這個社會的和諧,因為每個寢室的人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而且都很有禮貌,比如,我們在敲明九一個寢室的門時,裏面亮着燈,還有水聲,我們敲了半天門,也沒人來開,我們決定放棄,這是水聲沒了,出來了個健壯的男同學,在得知剛才他在洗澡,我們説真是對不起,而他卻説:“哪裏,該説對不起的是我,我在洗澡沒給你們開門!”這句話讓我頓時感到這個社會是如此的和諧,這也讓我知道對他人禮貌,不但能夠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更能給他人帶來温暖,要是這個社會人人都能像這位男同學一樣,那“大同社會”就近在咫尺了!

總的來看,這次公益活動真是讓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也讓我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我期盼着下次公益活動的進行,因為這項公益活動讓我們知道了我們存在的意義!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10

自XX年底以來,福建省教育系統關工委、福建省讀書援助協會立足於“讓每個鄉村孩子有書可讀”,建平台、廣宣傳、齊發動、促落實,開展向老、少、邊、島地區“捐書助學獻愛心”的活動,充分發揮全社會的愛心力量,千方百計改善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迄今為止,已為3000多所中國小建立了“愛心圖書室”,還為17個縣(市、區)的中國小按照國家“雙高普九”的要求配備了圖書,總計捐書500多萬冊,解決了280萬中國小生在課外閲讀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共同建設未成年人的精神家園,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深入貫徹中央8號文件精神,把“捐書助學獻愛心”活動作為關心未成年人工作的重點

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關工委至關重要的中心工作。為什麼關工委熱心於捐書活動?這緣起於以原教育廳廳長、現任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郭榮輝為首的一批離退休老同志,在學習貫徹中央“8號文件”以後,認識到中國小生的課外閲讀對其健康成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課堂內老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是給學生以“魚”;學生通過閲讀課外書得到知識,掌握自我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不僅得到了“魚”,更重要的是收穫了“漁”。教育的經驗證明,授學生“漁”遠比給學生“魚”更重要。可廣大老、少、邊、島地區中國小圖書室的現狀就是少而舊。可概括為三大不足:一是大多數中國小的圖書藏量不足;二是新書、文學名著、科普讀物等符合中國小生年齡特點的圖書不足;三是中國小的圖書經費短缺,財政撥款不足。

老同志們認為,解決中國小圖書短缺的問題,光靠財政撥款是有限的,以社會贊助為補充可能會更有效。因為福建的民營企業和華僑很多,愛國愛鄉是他們的光榮傳統,“捐書助學獻愛心”這個路子有着廣泛的社會基礎。因此,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大家一致決定把“捐書助學獻愛心”活動作為關工委工作的重點,為我省廣大老、少、邊、島地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做實實在在的事情。

二、建立專門機構,健全工作機制,確保“捐書助學”順利開展

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由領導牽頭的組織機制迅速形成。圍繞“捐書助學”,省教育系統關工委組織專門的工作班子,確立了以實施捐書助學工程為中心,以各種捐書助學活動為載體,爭取國家政策和發動社會助學相結合,實施表彰獎勵與倡導愛心資助相結合,多管齊下、多措並舉的捐書助學工作思路,積極採取一系列措施,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促進了捐書助學工作的深入開展。

為了加強對捐書助學工作的組織和管理,XX年初,福建省教育系統關工委成立了德育中心,由省關工委副主任、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郭榮輝親自掛帥。大的原則問題由關工委把關,具體運作就依託德育中心來完成。關工委監督中心按法律法規辦事,德育中心常年負責募集助學資金、審核圖書援建等工作。中心採取規範性、實效性、持續性和陽光性的管理模式,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加強監督,切實管好、用好捐助資金,贏得了社會的廣泛支持。這樣,有老同志的面子,有中心年輕人的具體操作,再加上社會各界發揚樂善好施的傳統,各方全力配合,“捐書助學獻愛心”的活動一炮打響。

活動初期,主要是動員社會各界捐獻舊書,募集到的書大多過時破舊,不適合中國小生閲讀。後來就轉變為由企業家和社會賢達捐錢買新書,由德育中心按照教育部公佈的中國小生圖書目錄,統一採購,統一配發、統一分送到校。各地教育局提供急需圖書的學校名單,由企業家自己選擇決定贈送的單位。為做到專款專用,XX年6月又成立福建省讀書援助協會,凡捐助款項進入協會賬上,可以抵税,企業家對此更為高興。為保證專款專用,要給捐款者開具財政廳統一捐贈發票,每本贈書都要蓋上捐贈者印章,受益學校要給捐贈者寫感謝信、説明收到的圖書數量,並要求學生寫學習心得寄給捐贈者,以示感謝。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公開、透明的捐贈機制,也使“捐書助學”活動建立了更大的社會公信力,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三、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大力推進“捐書助學”獻愛心活動

(一)廣泛發動,搭建平台,爭取社會各界援建“愛心圖書室(館)”。XX年以來,福建省教育系統關工委把捐書助學作為一項常規工作,連續四年廣發倡議,喚起公眾的公益意識,號召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捐書助學”,主要採取三種形式開展活動:第一,在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開展捐書助學活動;第二,動員、協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困難學校開展結對捐書活動,建立長效機制;第三,發動個體、私企老闆、社會各界人士捐書助學,擴大捐書助學的範圍。為使活動持久有效地開展,還堅持由關工委頒發榮譽牌匾給愛心捐贈者,通過電視、報刊、網站等媒體表彰宣傳捐書助學的愛心善舉,積極營造捐書助學的良好氛圍。經過四年來多方的共同努力,通過籌集各界愛心捐款及接收出版社捐書的途徑,共為全省5000多所老、少、邊、島地區的中國小建立“愛心圖書室”。

(二)加快助學腳步,援建一批“福建省讀書援助示範縣”。針對我省老、少、邊、島地區學校圖書普遍缺乏,圖書館建設乏力的現狀,XX年以來,關工委加快圖書助學工作,從點到面,從原來的單一為一個學些建立“愛心圖書室”,進一步加強為“讀書援助示範縣”的援建。通過當地政府配套一部分、發動社會力量捐贈一部分的方式統籌資金,根據各校圖書實際達標的要求為漳平市、上杭縣、連城縣、長汀縣、武平縣、安溪縣、晉安區、延平區、浦城縣、武夷山市、尤溪縣、沙縣、永泰縣、羅源縣、平潭縣、古田縣、秀嶼區的中國小校配備圖書,使上述縣(市、區)中國小圖書數量達到國家“雙高普九”的要求,大大加快了捐書助學的腳步,擴大了圖書援助的受益面。

(三)播撒書香,紮實開展讀書活動。為鼓勵學校用好、用活社會捐贈的圖書,德育中心組織開展了系列校園讀書活動。如開展“城鄉共讀同一本書”捐贈助讀暨徵文活動,以“知識共享”和“愛心交流”為主題,搭建城鄉孩子情感交流、愛心互動的平台,通過圖書捐贈共讀及徵文的形式讓城鄉的孩子以一種更平等的心態去交流溝通、增進相互瞭解,促進健康成長。組織開展“福建新童謠”系列推廣活動,動員國小、幼兒園的孩子參與新童謠的編創、徵集和推廣普及活動,在全省形成了“學、編、説、傳、唱、演、畫、書”新童謠的熱潮,創造了校園文化建設的新形式、新做法。舉辦“福建省捐書助學受贈學校讀書經驗交流會”,學校之間互相交流好做法、好經驗,積極促進受贈學校讀書活動的開展,使捐贈圖書真正發揮效用。今年9月,關工委發出了開展“創建書香校園活動”的倡議,倡議全省中國小校創設讀書條件,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讀書活動,創建“書香校園”。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11

我參加了院裏的公益活動,雖然是僅僅是搬畫板,但是我覺得我學習到了很多,首先在精神層次,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具有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思想覺悟;具有投身改革、樂於奉獻的時代精神;具有社會主義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具有自強不息、求實創造的優良品質。

公益活動記錄學生組織或參加公益活動等活動以及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學生在參與公益活動的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會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公益活動是記錄學生組織或參與的社團活動的一部分,我們所擔任的幹部職務及在組織、管理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會工作。我們應該要求自己通過社團活動諸如公益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發展自己的特長,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同學和睦相處,同時在公益活動中,也培養學生組織管理能力和協調應變能力,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學會關心他人、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本領。

長期以來,在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上有“通才”與“專才”的爭論。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把握社會分工的“專業要求”和社會合作的“社會化要求”之間的關聯。大學生公益活動就有部分體現不同需求之間的關聯,即從上述入手,鑄造大學生適應社會的共同平台,突破狹隘專業劃分所帶來的知識侷限,從而為大眾化的高等教育培養通識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益活動使我們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次公益活動課,我和班級同學負責整場畫板的搬運,可謂人少任務重。我們統籌兼顧、各負其責、配合默契、互幫互助,逐漸縮短公益活動時間,提高公益活動效率,提高公益活動質量。

公益活動啟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公益活動如此,學習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認定目標,腳踏實地,才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我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發揚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正視一切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公益活動培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它使我認識到:課本知識是不夠的,應積極投身於社會實踐,經風雨,見世面,豐富人生閲歷,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公益活動還培養了我們的責任心,使我們樹立了要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的人生觀。它使我們認識到: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鞠躬盡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努力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

最後要感謝給我們這次機會的組織者讓我學到了蠻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12

上週日(3月25號),我帶着我的小外甥(外甥跟着我上學)在原師專體育館參加了一個成長心連心大型公益活動。“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活動由山東TA(火炬行動)青年志願團發起,迄今為止,已在全省各地舉行了幾十場大型公益活動。有上萬名學生、家長、老師從這項活動中受益。本次是在山東省的第30場活動。“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是一項大型的體驗式社會公益活動。它通過一系列體驗式社會公益活動架起了學生和家長、老師之間溝通的心橋。活動中我們承諾創造一個“和諧、愛心、激情”的世界,讓學生、家長、老師在這個環境中體會團隊精神和相互關愛、增進相互之間的溝通。達到師生與家長心連心的目的,形成嶄新的師生家長關係。

從而培養孩子成為優秀人才必備的心態與素質,也喚起社會各界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關注與支持,實現“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的目的。“我/我們承諾創造一個真誠、愛心、和諧的世界”,這是這個愛心活動的主題,目的是讓學生擁有更加良好的成長、教育環境,形成學生、家長、教師之間有效溝通的的嶄新關係,豐富和探索我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徑。活動從當天早上8點開始,到下午五點結束。為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溝通,志願者們將所有的學生、家長和老師全部打亂分為32個小組,經過上午的:打招呼、組建團隊、破冰、團體呼拉圈、風中勁草、信任背摔等熱身項目,所有到場的同學、家長和老師都放開了許多,不再拘謹和靦腆。

下午專為增強師生、學生與家長之間溝通的“二人對話”真情互動環節,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許多同學紛紛對老師和家長們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的想法與感受,而家長和老師們也更加理解了同學,説出了平時沒有機會表達的語言,互動中同學們理解了老師和家長的一片苦心,決心努力學習不再讓他們生氣;家長和老師們則表示今後要和同學們多溝通,多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和體諒。緊接着設置的“感恩”系列活動更是將整個活動推向最高潮,同學們為自己最愛的家長和老師繫上了表示感恩的藍絲帶,而很多家長則淚流滿面地給孩子們凝聚了體諒、理解、包容、愛的擁抱。活動的最後,全體學生在長50米的畫布上繪出自己心中理想的藍圖,在慷慨激昂的“説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的歌聲中,將自己的夢想高高舉起。這次活動達到預期目的,不但促進平時難以實現的師生、家長與學生之間深層的溝通,而且寓教於樂,使學生在遊戲和活動中學會了感恩和理解。

同時在活動中實現了學生、家長及老師的換位思考,相互理解,形成一種新的溝通方式,增進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感情,使人與人之間體會到愛、信任、責任的重要,提升學生成長為未來優秀人才所需要的責任、愛心、真誠、互信、等素質。“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主題教育公益活動是一項具有積極、深遠意義的公益活動,在活動體驗中學生、教師與家長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愛心、真誠、和諧的成長環境”,在互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溝通,在溝通中進步。這次活動從活動經費到場地、物資、飲食、道具、紀念品、義務服務人員的參與等都是由青年志願團愛心感召募集而來的。我的一個學生的父母都在這次活動中做義工,我感到他們非常偉大,俗話説的好: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在這些志願者和義工們的身上看到了素質教育的希望。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13

參加愛心公益活動,使我深深的認識到了。做人不能只為自己着想。也應該為身邊的人或者為人着想。所以,我一直努力讓更多的人關愛他人。瞭解他人。讓更多的人蔘加到公益活動中來。自覺地為他人,為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青春雖然很美好。但不要忘了有更多的人等着你去關心。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愛心公益活動。因為我是第一次參加這類活動。所以。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過。在各位領導以及會長的帶領之下。讓我更加的知道愛心公益活動的重要性。也讓我知道如何去關心周圍的人或事。在這裏,我收穫到了很多。也知道如何去和別人溝通。怎麼去和別人相處?這些價值都是用金錢買不回來的。並且你也可以提高與別人溝通的能力。所以參加愛心公益活動是很有必要的,你還在等什麼?有時間就參加吧。可別讓自己後悔了。

既然你參加了愛心公益活動。就要不怕吃苦,不嫌麻煩。犧牲自己,奉獻別人的精神。而且在你參加了之後,要有一種團結協助,和平相處。認真做事,團結他人意識。從這次活動中。讓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和温暖。而且現在由於一切都向前看。做什麼事情都講錢。這導致了一些人的眼中充滿了金錢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號召更多的人蔘加到愛心公益活動中來。這對於那些一切都向前看的思想,可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我們要弘揚正能量,傳播愛的精神。讓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讓世界充滿愛。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14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市文明辦的有關要求,推動扶貧助殘活動機制化常態化,切實重視和關心弱勢羣體,把黨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萬户,在x年廣泛組織開展了“送温暖、獻愛心”等一系列扶貧助殘社會公益活動。現將上半年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認識新形勢下開展扶貧助殘等“送温暖 送愛心”活動的重要意義,把支持社會公益事業擺上重要日程,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成立扶貧組殘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黨總支。把公益事業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切實安排好各項活動的有關工作。加強領導,積極引導xx黨員幹部廣泛開展獻愛心送温暖活動,推動扶貧組殘活動常態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

二、精心組織,廣泛開展

深入開展走訪慰問、愛心捐助、義務勞動等志願服務活動,各盡所能,切實解決困難羣眾的生產生活問題,確保“送温暖、獻愛心”活動取得實效。

1、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開展走訪慰問孤寡老人、貧困失學青少年、困難羣眾等,送去黨組織的關懷與温暖。為子女在外地、喪偶又體弱多病的高齡老人和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無經濟來源的“三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裏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務,讓他們感受社會温暖,幸福生活,安度晚年。為貧困家庭提供幫助,給他們捐贈米、面、油、衣物等生活物品,向他們提供多方面的援助,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2.開展“三關愛”獻愛心送温暖活動。組織黨員志願者向孤兒院捐贈春夏衣物、圖書、文體用品等,為孤兒院的兒童送去家的温暖,組織黨員志願者到敬老院開展獻愛心送温暖活動,給老人送去黨的關懷和温暖,以此奉獻黨員幹部的一片愛心。

3、開展志願服務社區活動。積極開展“服務社區、奉獻社會”黨員義工服務活動。廣泛動員各級黨員幹部,積極投身黨員義工志願者服務活動組織黨員義工深入社區開展衞生大掃除、清洗亂塗亂畫和“小廣告”、清理衞生死角、清除白色垃圾等活動,幫助整治髒亂差,實現潔、齊、美,努力將社區營造成居民温馨的家園。

4、開展助學幫困“圓夢”活動。走訪慰問貧困家庭,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為貧困學生捐款,動員社會力量,籌集善款,資助貧困學生,幫助他們解決“上學難”問題,實現其上學夢想。

5、開展義務宣傳教育活動。定期組織黨員志願者通過向居民發放宣傳冊、設立諮詢服務站等形式,向羣眾宣傳有關政策和服務事項辦理程序,發放宣傳材料,接受羣眾的諮詢。深入社區開展消防安全、用電安全等宣傳教育活動,講解安全防範知識,增強廣大居民的安全意識。

三、加大宣傳,務求實效

加強宣傳報道,通過黨務、政務公開欄、信息簡報、網站等,大力宣傳活動開展情況及好的經驗做法,營造“人人獻愛心,處處送温暖”的良好氛圍。瞭解困難羣眾的需求,對活動作出計劃和具體安排,精心組織,整合資源,積極動員黨員幹部廣泛參與,務求取得實效,真正把温暖羣眾德心坎上,使他們真切感受到來黨和政府的關懷,充分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温暖。

公益活動心得體會 篇15

學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從中學到很多,也得到了許多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通過小組為單位的社區志願服務,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 在敬老院中,我們小組的同學毫不嫌髒。耐心、仔細地幫助老人們洗腳、剪指甲。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我們在那裏儘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們還幫助敬老院的職工一起打掃敬老院。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裏都有一股自豪感。而這種自豪感不是在學校裏能夠體會到的。

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峯。

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係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這次的集體公益勞動,使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而現在,由於一切向錢看的思想的影響,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幹什麼事都講錢,幹活不講報酬認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勞動”也變相要錢。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有意識地組織了我們去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對於抵制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腐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們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的侵蝕,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公益勞動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公益勞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學校這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願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中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不記報酬也是我們中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瞭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着我們越能適應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jingxuan/qoxeg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