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道德經感悟心得(精選24篇)

道德經感悟心得(精選24篇)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裏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道德經感悟心得(精選24篇)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2

用智不及無知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裏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3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説,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説,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4

聖人不為大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説,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説,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5

《道德經》是有老子所著,故又成為老子。老子姓李,名耳,諡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xx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德經》分為八十一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為“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人稱《道經》;下篇四十四章,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人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到處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講述了陰陽變幻的微妙;《德經》講述處世的方略,到處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世之道。“道”是人類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必須要順應宇宙的客觀條件,合乎自然規律地生存。只有愛護宇宙並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人類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們破壞了大自然,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那麼我們必須會遭到殘酷的報應和懲罰,甚至會帶來滅頂之災。“德”是人類的人生觀和社會觀,還是要求人類順其自然地與人共處,合乎社會規律地生存。只有返璞歸真地復歸於嬰兒般的自然純真狀態,統治者卑謙若谷,民眾為而不爭,然後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讀《道德經》給我的感悟頗深,讀之前我時常感慨“學業未成,事業未定;名不遠揚,家不成立;待吾處者,煩勞甚憂。君子存,必,譽響四方,功成名就,流傳千古!”那裏表達的更是一種壯志未酬,追名逐利,重利輕別離的情懷!讀完《道德經》之後,我的'感慨有所改變“求學在外,憶往事南尋,雖為堂堂君子,難免痛苦流淚,欲拭無巾;久居在外,怎不叫人壞鄉!憶親人之語,無一不催人淚下;懷鄉之山水,無一不觸動心絃;念友人之助,無一不深為感動。”那裏更多表現的是回到人最本質的“情”上去了!去感受那親情,友情和大自然當中的情趣所帶給人的簡單與感動。體味親情的滋潤,去欣賞久違的風景,去呼吸闊別已久的空氣!

在如今誘惑頗多煩惱也頗多的社會,我們馬不停蹄地追逐着功名利祿,我們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向生活索取,古書中的氣定神閒,寧靜致遠,淡泊名利似乎與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格格不入,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需要讀《道德經》這樣的古書來陶冶我們的情操,來洗滌我們庸俗焦灼的心靈,來寄託我們無所棲息的靈魂,來指明我們前進中的道路。他們的成果如同一面面明鏡照亮我們的面容,如同一個個烙印鐫刻在我的心中,如同一股股氣流催動我勇往直前!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6

魯迅曾説,“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這無疑是對老子高度的讚譽。的確,老子作為一代偉大的哲學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間萬物的奧祕,展現了人生別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樣,老子被奉為中華文化史上的聖人,在20__多年前,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時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還一向被我們實踐着,追求着。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老子思想精華的凝聚體。它告訴我們,凡事要取法自然,僅有取法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擺脱痛苦與煩惱;它告訴我們,“一”為萬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訴我們,禍福相扶相持,無中能夠生有,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它告訴我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它告訴我們,“功成身遂”,應對成功,應對金錢、權利的誘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約義豐的短短五千言,教給了我們道的哲學,教給了我們處世之道,教給了我們治國之道。

老子教誨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宇宙間的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對立中存在,在對立中發展的。在必須條件下,事物是能夠互相轉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如果世人對於美、善的認識改變,那醜與惡的標準也就變了,正如難易相對、長短相對一樣。所以,世間沒有絕對的真善美,也沒有絕對的假惡醜,有時,不好的事情不必須就是壞的,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還教誨我們物極必反,所以,強者要學會收斂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堅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也就是“強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強者鶴立雞羣,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而弱者則不然,所以,人要學會收斂自我的光芒,學會韜光養晦。

老子還教給我們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就大事業,要先從身邊瑣事做起,持之以恆,向目標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暫時無法到達目的,也彆氣餒,老子告訴我們“大器晚成”,再接再厲,終會成功。應對成功,要明白“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卻沒成功,沒關係,老子告訴我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夠長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謂知足常樂。

老子還教誨我們,做事學會“慎獨”。“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千萬不要以為自我做壞事別人看不見就沒關係,須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對於處世,老子還教誨我們要“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做到“無為而無不為”,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關於《道德經》,老子還教給我們很多,如人際關係方面,告訴我們“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善者能夠做我們的教師,不善者能夠教給我們智慧,學會應對善者與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訴我們“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擁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訴我們“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處,眼觀全局,全面研究問題。

《道德經》是一本充滿智慧的鉅作,這些所感所想只可是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細閲讀《道德經》這部智慧鉅著,反覆推敲其中的奧祕,展此刻你眼前的風景將會別有洞天。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7

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是一部思想深奧、內涵豐富的哲學著作,貫穿歷史數千年,流傳至今,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中華民族珍貴的精神文化遺產。今日,我抽空讀了老子《道德經》一書,受益匪淺。 《道德經》第二章,“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老子通過日常的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闡述了世間萬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關係,論説了對立統一的規律,確認了對立統一的永恆的、普遍的法則。處於矛盾對立的客觀世界,人們應當如何對待呢?老人提出了“無為”的觀點。“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此處所講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隨心所欲,而是不妄為,不去幹擾事物發展的規律。要以辯證法的原則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幫助人們尋找順應自然、遵循事物客觀發展的規律。聖人用“無為”的自然法則來對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語言來教訓別人。這就像天地一樣讓萬物按照自然發展而生長,他滋養了萬物並且不橫加干涉,撫育了萬物而不自誇自傲,萬物靠它生長但它並不據為己有它為世間萬物立下顯著功勛卻不自局其功。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就不會失去。世間一切事物都有其對立面,由此引申出“無為”的重要,它能使人獲得永久的成功,刻意的追求和佔有,結果只能是失去。

樸素的辯證法,是老子哲學中最有價值的部份。老子認為,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都是在矛盾對立的狀態中產生的。對立着的雙方互相依存,互相聯結,並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而這種變化,他把它認為是自然的根本性質。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能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這段話的意思大致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説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老子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老子認為,唯有做到不爭名、不爭功、不爭利,才不會有任何過失和過錯,也不會有任何憂患。水的特性近於道的特性,而聖人的特性就是水的特性,聖人與世無爭不主觀妄為,其結果是能獲得別人

得不到的東西,這是不爭的好處。要做到不爭,就要順應自然法則,只有效法自然,按客觀規律辦事,才不會有過適和憂患。老子用水性來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有道德的人,就應當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謙讓,無私奉獻。

那麼,作為一名白衣天使,我覺得確應如此。“上善若水”啟迪我們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懷坦蕩,謙虛謹慎。不但要樂於助人,不要求回報,還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恪盡職守,不盲從、不盲爭、不爭名、不爭利,將個人的價值體現在全新全意為病人服務當中去。老子教誨我們不爭,不是讓我們消極避世,聽天由命,他是在教導我們不要去爭權奪利,要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愛心,最具包容性、滲透力、親和力,它通達而廣濟天下,奉獻而不圖回報。它養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壯,從不挑三揀四、嫌貧愛富。它映襯“荷塘月色”,構造洞庭勝景,度帆檣舟楫,飼青鰣鰱鯉,任勞任怨,殫精竭慮。它與土地結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與生命結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從不彰顯自己。作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就應該如水般甘於清貧,樂於奉獻,用最謙卑的姿態去呈現水的柔韌與謙和,去呈現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厚德才能載物,我們只有用涓涓細流般無聲無息的關愛去滋潤每一個需要關懷的病人,我們才能完成一名醫務工作者最完美的篇章。

總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無為而治,任何時候做到寬容(設身處地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向善(對善良的人善待他,對不善良

的人也能善待他)、謙卑(要能如水的品質)、知足常樂(凡事適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貧樂道,放下名利、放下虛榮、放下固執,多一些知足、寬容和快樂)。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8

《道德經》這本由老子著作的經文短短五千餘字,便道盡了世間種種。其內涵豐富,語言簡練,包含了很多對於人生,對於人的自身修養的看法。人們便是窮盡一生,也難以完全悟透其中真意。

當然,《道德經》其中藴含的道理並沒有那麼簡單,現實中的對於《道德經》中的看法,是用哲學的角度來解釋的。哲學是人類理性的巔峯,是智慧的結晶。用這樣的思維來解釋《道德經》雖然沒錯,但是解釋的卻不夠全面。人類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單純的去用理性的思維而忽略感性的思維,這在出發點上就出現了偏差。當然理性與感性的結合並不是説説就能達到的,這需要的是掌握一個巧妙地平行點,讓理性與感性在一個狀態下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

《道德經》是著作於中國的春秋時代,那個時期正是對於人自身的探索時期。所以説註解《道德經》中宇宙觀的説法是沒有根據的。所以説《道德經》是研究人本身的一部經文。在中國古老的傳説裏,有仙神之説。他們隱於名山之中,遊離紅塵之外,可長生,可不老。只是有一顆大自在之心,與世俗裏追尋大自在、大逍遙。這些傳説在現實的人來看合適荒謬,但是在中國古老的歷史裏,這些傳説能夠經久不衰,且不斷的有人追尋着,這本身就值得思量,或許有人説是心理作用的體現,但是什麼樣的心理作用能夠持續幾千年。這其中或許有些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仙神也不一定真的不存在,沒有見過就不要否定一件事,時至如今我們都無法證明傳説的真假,那就不要忙於否定。

在道教幾千年的發展來看,《道德經》一直都是其至高無上之聖典,無數隱士,道士參悟其中,不能自拔。那麼《道德經》到底有什麼魅力呢?我們可以追尋原點。隱士、道士追求的是天道,他們是修行的。那麼《道德經》是否就是指導人如何修煉的法門呢?這有待商討,但並非毫無道理,這是有一定根據的。姑且這樣看待,會發現經文裏許多不顯得語句,能夠講得通。

有科學家提出人體內存在的隱藏潛力是無比驚人的,但遺憾的是人們並不知道該如何激發這些潛力,這些隱藏的潛力也就這樣,基本上不會有被激起的一天。但是事情並非絕對,這個世上是有教人如何開啟潛力的法門。那就是《道德經》,這一部經文就是教人如何開發潛力的,是教人如何溝通宇宙,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德經》中所體現的思想之一是“不爭”,當然這其中體現了很多不同的'意味,“不爭”是不與天爭、不與人爭、不與己爭。使自己永遠保持一個和諧的狀態,以此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這就是不爭,不爭也有不刻意的意思,就是不要刻意的追求一種狀態,這隻會適得其反,要順其自然,一切看緣分而定。正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或許你本不應該得到,但你強行得到,一時間你會得意。但你總會失去你得到的,並且是加倍的失去。凡是種種,自有定數,人怎可逆勢而行。

《道德經》中所體現的另一種思想就是“不要強盛”。春,是最有生機的季節,萬物萌發,一切皆處於細微間,並不強勢。而夏,是生機最強的季節,萬物生之巔峯,無可比擬。細究兩個季節,春雖不強勢,卻生機勃勃,一切生靈皆在生長,有無限之可能,反觀夏雖然強勢,有最強的生機,但不久之後就要走向衰敗。所以説盛極必衰,這在人類世界也是説得通的,不要追尋更強的狀態,這樣只會自取滅亡,而是要保持一種並不算太強盛的狀態,這樣下去人類才會得到長久的發展,才不會滅亡。

人生中有很多真諦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修行,以一顆平常之心於紅塵之中,便是修行,是修心。無所謂成果,只是一種心態,是傳説中的心如止水。不爭是為爭,不求是為求。讓我們在這紅塵中,修身修己。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9

翟鴻森教授説:“讀雜書萬卷,不如讀經典一藏。”

而今垃圾一樣的文字、俏皮話,不是廢話的廢話問候語、祝福話,貌似聰明的順口溜、低級庸俗的小品、讓人尷尬的相聲鋪天蓋地湧來,沒有美,沒有深刻,也沒有幽默,真的讓人窒息!正如“語言的波浪永遠覆蓋着我們,但我們的深處卻永遠沉靜”、“樹是大地寫在空中的詩。我們卻把它們砍下做成紙,好來記錄自己的空虛。”所描寫的那樣蒼白、無奈。

當前中文熱風靡全球,很多外國人都在讀中華經典,作為中華炎黃子孫,我們在幹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品讀先祖留給我們的“寶典”吧!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0

自從我局開展文化講堂學習了老子的《道德經》,自己受益匪淺。對《道德經》一書的理解還很膚淺,但是認真學習,能讓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會影響到各個方面,要不斷地揣摩,慢慢地體會。

加減乘除上有蒼穹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今時好許是明日非。知識是加法 悟道是減法 凝結 沉澱 昇華。人心所向便是方向,百姓的根本利益就是國家的根本利益。追根溯源 培其根而枝繁 落葉歸根。以身觀天下 一身一宇宙 觀點而知面。人世間獨善吾身 靈魂裏循道而富足。只有知錯才有機會改正錯誤 所以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切記不要不懂裝懂 不知知病也 自知者明。倘若百姓過的幸福富足那麼誰還願意去冒險犯罪? 解決民生問題、社會就會自然和諧,有些東西不是靠宣傳就可以的,從根本出發才是關鍵。和氣生財以和為貴、弱者博憐、剛者遭嫌。得理讓三分、善惡自有報、因果也。該書不僅是道教的寶典,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經世之作。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認識。揭示了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必須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不管別人是善是惡,都能一視同仁這是一種美好的品德。而要做到“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需要何等的勇氣!老子的眼光不僅在於教善人和聖人如何不與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聖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惡從善,最後達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以前,我與別人交往時,總是以自己的原則判斷別人,然後決定是否與之交往。現在學了《道德經》,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作法,我開始以新的態度來交朋友。現在,我周圍有了更多新朋友。朋友多了,交往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老子對人生的認識有個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對每個人都有反省的必要。人,都是社會的產物,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和理解,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人生經歷。所謂“慈”,就是要有一個博愛之心,愛自己這是第一,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無從談及愛社會、愛他人,反過來講,過分的愛自己,就是自私。在這裏,老子給我們指明瞭一條通天大道,只是他沒用語言説明,愛,不但愛好人,也要愛壞人,世人都愛,這是“慈”的基本內涵。有了一顆無限愛心的人,接下來就是要用反省功夫去認識世界上的種種事物。用一顆純正無邪的心去感悟世間的萬物,從諸事物的表現去發掘其根本的內涵,這就是“儉”的功夫。“不敢為天下先”,並不是不能領先的認識事物,對客觀事物的認知總得有個先後,在認識上不能人人都在一個起跑線上,那樣社會不會有發展,老子的教誨也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認識事物,不能標新立異的只是一味的教條,只有參考了不同的認識論,將眾人的思想融會到自己的思維中,才不至於片面和教條。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1

開篇之前我認為就應先提一個成語——紫氣東來。傳説老子當年西遊函谷關,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便出關相迎,果見一道骨仙風的老者駕青牛翩躚而來,尹喜見這老者長鬚如雪,有聖人之象。於是留老子於關內,並請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遊。老子不好推辭,便著《道德經》以警後人。

《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歎。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説:“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説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為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道德經》一書告訴我們就應怎樣釋然的對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看待天下萬物。

我讀此書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深!能夠説,此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足以讓我們用一生去詮釋!《道德經》一書只有五千餘字,而“道”字卻出現了八十多次,那麼究竟什麼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説,這便讓我更難以理解此書了,然而,他又在後幾章多次為道註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腦海裏還是很模糊的,畢竟老子是在多方面為道註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構成,為人處世,軍事治國。老子的'這些註解,反而讓我對“道”的理解更加不易了。也罷,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這樣就失了老子著書之意。書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開章就是“上善若水”,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這個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就我個人而言,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了我們卻不求回報,是故“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就應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不所不得。處眾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會被我們所尊崇!於是我便從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2

漫漫長夜漫漫長路。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快踏入職場一年了。

在過去的一年裏,為了彌補自己思維方式的不足,剛畢業就花了7萬多元學習財經類課程、情感管理類課程、創業學徒類課程;年內,休息時間賣各種水果堅果;我做過項目合夥人,現在在努力做自己的老闆,鍛鍊自己做項目的能力。這一切都歸結為希望你用勤奮和時間改變命運。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需要毅力、耐心和智慧。站在23歲的年紀,很慶幸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來彌補過去體制的漏洞。天氣好,地方好,人多,一切都會如期而至。

每次看《道德經》,都會讓我理清腦子裏的概念,也會讓我思考。“強弱”“好壞”變化如流水;經典説:“故強者亡,弱者生,兵強則木破,強者亡,弱者亡。”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他教我專注於讓我快速成長的方面。他教我,剛畢業的時候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如果我能穩步佈局,勤勤懇懇地走下去,時間最終會回報我很多。

每次看《道德經》都會讓我想到“無為而治”的境界。今天我才明白,“無為而治”不是無為而治,而是順應天道,與天、道、法、人的整個體系相結合,這才是真正與體系相合。他教會我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緒所支配。比如我剛畢業,是職場菜鳥。在23歲的節點,我不太可能有所作為。所以我努力學習業務流程,努力學習,強化自己是王者,而不是

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我所從事的企業是一家經營相對成熟的500強國企,他在選擇員工的時候一般選擇985/211的大學生,因此自己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遜一籌的,在這個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這對生性要強和心性驕傲的我來説也是一種磨礪。

《道德經》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養了我的心靈。有時候奮鬥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這本經書,也會讓我抽離生活,工作上的煩惱。《道德經》讓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讓我覺得現在的日子過得還挺好的。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3

《道德經》強調要尊重自然法則,順勢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規律,規律從自然而來,只有遵循自然法則,人才能有所為。違背了自然規律,必然會受到懲罰。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到今天才被大家認識。教育也是這樣,只有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兒童成長的規律,順其天性,因材施教,才有成效。《道德經》説:“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教育不是教師更多地施教於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體會,收益會更大。

《道德經》以樸素的辯證方法論來審視世界,審視人生,多次強調“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一個人要踏踏實實做事,不求華麗的辭藻;做了一點事,不能居功自恃,應該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是最不容易的事,所以説“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許多人犯錯誤,往往是因為缺乏自知之明,有了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遇到一點挫折就失去信心。

《道德經》以辯證思維來審視人生的禍與福,所謂“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所以人要居安思危,順利的時候要想到會遇到的各種挑戰,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想到前途的光明。《道德經》還告訴人們,有一點是可以避免因犯錯誤而招至禍害的,就是我們常常講的“知足常樂”。“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禍往往出於貪婪,現在的高官也好,小官也好,不都是因為貪婪嗎?

《道德經》最後一章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真實可信的話不華麗,華麗的辭藻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一定善良;真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認為自己什麼都懂的人,其實不一定有知識;自然法則是讓萬物受益,而不傷害;高尚的人的準則是默默工作,而不去跟別人爭奪。我想我們應把它作為座右銘:不聽華麗的辭藻、美麗的奉承;不炫耀自己,努力學習;認真工作,謙虛謹慎,為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4

作為一部流傳千年而不失其光彩的經典之作,《道德經》一直以來受到許多人的推崇。如今,隨着全球化的發展,地球上的人們之間聯繫也日益緊密,《道德經》在世界範圍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上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是《聖經》,而《道德經》則排第二。縱觀道德經,洋洋灑灑不過五千餘字,但其內容卻博大精深、玄奧無極、囊括百家、包容萬物,是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道德經》全書分兩部分,道經和德經,總共八十一章,所涉及的內容很多,不易一一遍説,所以只挑選十分感興趣的幾部分談一談自己的思考與感受。

第一部分 “天地之始”。這是《道德經》的第一章,這一章集中展現了老子的宇宙觀。我們最熟悉的是前兩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翻譯成現代文,歷來有很大爭議,我比較同意的是這種説法,即“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道,都不是永恆的、終極的道;能夠用言辭説出來的名,都不是永恆的、終極的名。無,是天地的源起;有,是萬物的開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稍加用心,我們不難發現,整個宇宙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規律,從天體到粒子,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無不受着各種規律的支配,如生死興衰、交換輪迴等。但是,這些我們能認知的規律恐怕並非老子所説的道,老子所説的道,是一種終極的規律,在它之外,再沒有其他的規律,而我們所能認知的種種規律都受着這種終極規律的支配,而這種終極規律我們則無法認知。舉個勉強的例子,我們能認知的各種規律就好像一台電腦裏的各種軟件,都有其一定的作用,但他們都要受到電腦系統的支配。當然,電腦系統也還是要受別的規律的支配,並非一種終極規律,而且各種軟件之間的關係也遠沒有宇宙中各種規律之間的關係那麼錯綜複雜、變化莫測。所以説,這個例子是勉強的。談到終極問題,自然就無法避開宇宙的來歷這個問題。關於宇宙的來歷,目前較為普遍的被接受的一種觀點是宇宙起源於127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時間、空間等萬事萬物由此開始。可是,如果再往前走一步,就引出了一個無法言説的東西。宇宙誕生之前,什麼都沒有,沒有時間、沒有空間,那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在這一點上,老子停在了形而上學的地步,他認為有生於無,但這終極的“無”,卻是不能被認知、無法言説的。而西方的許多思想家卻又往前邁了一步,進入神學地步,認為宇宙誕生之前有個終極的、萬能的上帝,是上帝創造了萬事萬物。究竟誰對誰錯,我們沒有充分的證據去判別,但兩者的共同點是都認為有個終極的東西。

第二部分“小國寡民”。這是第八十章。原文是“小國寡民。使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在這種社會狀態下,技術落後,沒有戰爭,人民生活簡單,安居樂業,社會交往甚少,就像世外桃源一般。然而,看看現在的世界,情況可以説是截然相反,各種各樣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戰爭此起彼伏,人民生活越來越複雜,社會交往日益繁多,而且這種情況似乎會隨着物質技術的不斷髮展而持續下去。老子的心願是好的,但理想終歸是理想,人類社會沒有停在那種小國寡民的狀態,而是飛速發展變化着。也因此,老子的這一思想被認為是保守落後的。其實也不難想象,一個小國寡民的社會,其生產力、技術等肯定難以提高,一旦遇上大的自然災難,很可能導致滅頂之災。生存是所有生物的根本慾望,人類歷經艱難好不容易生存下來,又怎敢冒那樣的險。所以,不斷髮展下去是必然的事。那麼,現在的社會好嗎?這真的很難説,人類在物質文明進步中所付出的代價是相當大的,戰爭、疾病、環境污染、其他生物迅速滅絕以及各種各樣的自然災難和人為災難,可以説是不停地解決問題,又不停地製造問題,沒完沒了地進行下去。這樣的話,我們必須要談談人類生存的終極目的。可悲的是,沒有一個合理的目的。站在唯物論立場,我們知道,整個宇宙最終會消失的,即使人類能生存到那時,也依然難逃滅絕的厄運。我們也知道,人可以為了某個崇高的目的而欣然忍受種種苦難。站在神學立場,可以説人類是為了至高無上的上帝而存在。為了那個並非所有人都相信的上帝而存在,如果能幸福生存着,倒也罷了,可是如果生存得不幸福呢?可見,我們無法為人類的生存找到一個合理的終極目的。當然,對於個人而言,考慮這個問題,似乎有點杞人憂天,但為了説明一些問題還是不得不提。

既然人類生存並無什麼終極目的,那麼最合理的做法就是追求生存過程中的幸福。所以,人類應當順着本性追求生存,並且也要追求生存的質量。人類是要發展進步的,只是不能把這顛倒過來當成生存的目的,從而不惜一切手段,甚至自取滅亡。因此,我們不妨用老子的“尊道貴德”來探討解決這一問題。

“尊道貴德”就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即要順應道,遵從德。為什麼要這樣呢?按照老子的觀點,萬事萬物來自終極的道,並受它支配,人類自然也不例外。不管人類再怎麼聰明,再怎麼具有創造力,但與道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説得通俗一點,這其實也就是要人類不要太自大了,要敬畏這個世界。西方人曾經聲稱要征服自然,但後來種種教訓使他們認識到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他們早點了解老子所説的道,也許世界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尊道貴德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句話叫做“無知無畏”,説得就是越無知的人越覺得無所不能,無所畏懼。如果一個人能靜下心來想想這個世界的偉大、奇妙,那他至少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多麼卑微,從而對身外之物有所敬畏,不胡作非為。推而廣之,如果人人都能尊道貴德,那這世界將會美好許多。

最後,也有些問題不能不説。就是我們應該懷着一種純正的心態去讀《道德經》,去了解裏面的大智慧,為道而修德。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樣,懷着追求功名利祿之心去學習《道德經》,把老子所強調的真、善、美拋到了九霄雲外。那樣的話,就只是學到了表面,卻沒能學到內涵。誠然,掌握《道德經》中的智慧對於立功成名是有很大幫助的,歷史上的例子不勝枚舉,也因此,有些人認為老子是個陰謀家。其實,這也正體現了事物的兩面性,就像刀子一樣,既能救人,也能殺人,關鍵看使用者是什麼心態。老子作為一個目睹戰亂頻仍、人民生活水深火熱的大智慧家,當然不會希望人們運用智慧去追求立功成名,否則他也就不會提倡絕聖棄智了。另外,我們個人學習《道德經》,更多的是瞭解一下古人的智慧,至於學習裏面的大智慧,那是因人而異的。另外,《道德經》整體上注重柔、弱,某些思想放到現在甚至是不被提倡的,這對於正值風華正茂之際、本該像儒家所提倡的那樣立功揚名的年輕人來説,難免會有些影響。所以,建議個人在讀《道德經》時,一定要多加思考,多從實際生活中去觀察感悟其中的智慧。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5

早時,尋找一種書味,我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句子能帶給我這種味道,企盼着……

一種機緣巧合,我接觸了瑜伽,於是又為其尋找理論指導,無意間看到這樣一句話: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瑰寶《道德經》。有一種一睹為快的衝動,於是終於從網上初步接觸《道德經》,至今看過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 基本介紹: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相傳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經》就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其實,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為“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

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道德經》像一個包羅萬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寶藏,不同的人讀道德經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僅對不同的人,同樣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穫。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釋疏題明道德義》雲:“《道德真經》,包含眾義,指歸意趣,隨有君宗。”也就是説,《老子》一書,思想內容極其廣博玄奧,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可以根據相應的時代條件和時代需要,對它作出各種主旨不同的解釋。在《老子》註釋史上,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老子”,每一個註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們各自所理解的“老子”,這是老學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一特點啟發我們,研究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老子》注,不僅可能發現作注者對《老子》原意的領會與掌握情況,還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進而考察一定歷史時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內涵及其衍變規律。老學,是中國古代整個思想文化發展的一面鏡子。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6

《道德經》僅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歎。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説:“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説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為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道德經》一書告訴我們就應怎樣釋然的對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看待天下萬物。

我讀此書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深!能夠説,此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足以讓我們用一生去詮釋!《道德經》一書僅有五千餘字,而“道”字卻出現了八十多次,那麼究竟什麼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説,這便讓我更難以理解此書了,然而,他又在後幾章多次為道註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腦海裏還是很模糊的,畢竟老子是在多方面為道註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構成,為人處世,軍事治國。老子的這些註解,反而讓我對“道”的理解更加不易了。也罷,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這樣就失了老子著書之意。書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開章就是“上善若水”,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這個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就我個人而言,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了我們卻不求回報,適“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就應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不所不得。處眾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會被我們所尊崇!於是我便從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鋒芒難劈至柔之水。我們明白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能夠用刀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築物,銅牆鐵壁。然而你能用刀劍劈開水麼你能用炮彈把水炸一個窟窿麼我們不能!這些強硬的物質只能在水中隱於無形,適“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身邊都是道,因為道是“無”。我們明白宇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這個無限的空間孕育了無數星球,而我們的地球只是這其中一點不起眼的顆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獨特。我們並不能因為這一點兒自居,應為宇宙中可能會有無數個更高的生命體!他們的科技可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謂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們永遠都只是她的孩子。永遠不能超越她!就應她本就沒有形體,只是一種“柔”的表現形式,我們就應學習道和水的柔,僅有這樣我們的道路才會更平坦,我們的為人處世才會更圓滑。

有些人常認為僅有“有”才是能夠被我們所利用的。然而實際並非如此,萬事萬物都不能夠獨立在“有”之上,僅有通過必須的形體才能顯示出“有”的價值。而這種無形的形體就是“無”,之所以會“有”是因為“無”。上方曾提到我們宇宙中的星球都是從無中演化而來的。“無”其實就是指空間。比方説我們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處是因為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如果房子是一個實體,他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再比方説一個帖盒,因為裏面是空的,能夠裝帖,也就實現了他“有”的價值。“有”與“無”這兩個概念不僅僅適用於物質與空間。還適用於我們的心理,我們常對父母説,給我們一些空間。如果其他人過多的涉及我們的空間,我們就會覺的心理十分的窄,透可是氣,十分的悶。宇宙之所以為宇宙,是因為其有足夠大的空間,能把萬物都放在其中,而如果人有這麼大的空間,我們就會自由!(那裏所提到的自由,是絕對的自由)可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與無形的“道”成相同階級,或高之。所以我們內心總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是因為我們內心的空間是有限空間,而宇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是無限的!我們不可能與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無”。追求一個現實與虛擬“

有”與“無”並作的境界。僅有這樣,才可能到達相對自由,身理心理都會得到放鬆。

無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驅與我貌同學習的對象,永遠都不會停止。

老子的辨證觀可謂是玄妙無比,最有名的就是陰與陽了。陰陽能夠引申出很多相對的概念,比如正與負,對與錯。為什麼太極圖中的陰陽會是旋渦形的呢為什麼不是由一條線將其分割呢為什麼黑顏色中會有一點白,白顏色中有一點黑呢我認為這樣的設計就是“福禍相倚”和“物極必反”的最好體現。白色中有一點黑,黑色中有一點白是因為世事都有相對面。“塞翁失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當黑將要超越白,白將要超越黑的時候,就會成其相反的顏色,循環往復。而有其他物質肆意破壞就會渾濁。就象人類,萬物循環往復是其道之根本。而人類卻施加干預——破壞樹林、大肆捕殺。這樣只會打亂正常的秩序,最終人類也會在這團渾濁的氣流的中沉沒。然後又恢復正常。古人説過不能涸澤而漁,伐木而獵。翻譯成現代也就是不能破壞生態平衡。我們就應正確的、不干預的攫取利益。同時認清福禍的相互轉換,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而高興的忘了本象,可能災難正潛伏在明天,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可能幸運就藏在你身後。

讀道德經後我總結三十六個字。為無為,無不為,騁至柔,克至堅,習水性,與人善,明陰陽,曉情理,知可止,利於本,有無生,悟道德。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禮貌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才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一樣道。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7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啟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為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為“無為”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説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説“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為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為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説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説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説“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眾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為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為”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説更有意義。我以為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8

這些年的爾虞我詐,陰謀算計,我的靈魂都已經浮躁起來了。那些理想、抱負之類的高尚,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雖然知道這是奮鬥路上的.必經過程,但我還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讓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經》我已讀過數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詳,但以前太浮躁,總不能細品其中之韻味。這些天來終於靜下心來真正的沉浸下去,才發現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滿載寶藏,放下成見,唾手可得!但其廣博與深奧,卻讓你發現自己的淺薄與不足!

這是哲學的力量,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高於一切之上!因為它能讓你的心靈真正的強大!不為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直達事物本質!正如老子所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盡力使心靈達到極度的放空,使生活清淨堅守不變,通過觀察萬物往復,通過其紛紛芸芸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看清事物的本質,心靈便會寧靜,這種寧靜不是靜止不是消極,更不是終止。而是在認識根本規律後的等待!等待萬物並做的時機,這樣的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

《道德經》有如黃鐘大呂,一下下的將我心頭蒙塵震落。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19

《道德經》僅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歎。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説:“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説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為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道德經》一書告訴我們就應怎樣釋然的對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看待天下萬物。

無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驅與我們共同學習的對象,永遠都不會停止。

老子的辨證觀可謂是玄妙無比,最有名的就是陰與陽了。陰陽能夠引申出很多相對的概念,比如正與負,對與錯。為什麼太極圖中的陰陽會是旋渦形的呢為什麼不是由一條線將其分割呢為什麼黑顏色中會有一點白,白顏色中有一點黑呢我認為這樣的設計就是“福禍相倚”和“物極必反”的體現。白色中有一點黑,黑色中有一點白是因為世事都有相對面。“塞翁失馬”就是一個的例子。而當黑將要超越白,白將要超越黑的時候,就會成其相反的顏色,循環往復。而有其他物質肆意破壞就會渾濁。就象人類,萬物循環往復是其道之根本。而人類卻施加干預——破壞樹林、大肆捕殺。這樣只會打亂正常的秩序,最終人類也會在這團渾濁的氣流的中沉沒。然後又恢復正常。古人説過不能涸澤而漁,伐木而獵。翻譯成現代也就是不能破壞生態平衡。我們就應正確的、不干預的攫取利益。同時認清福禍的相互轉換,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功而高興的忘了本象,可能災難正潛伏在明天,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可能幸運就藏在你身後。

讀道德經後我總結三十六個字。為無為,無不為,騁至柔,克至堅,習水,與人善,明陰陽,曉情理,知可止,利於本,有無生,悟道德。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禮貌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才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一樣道。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20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説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説着悦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可是説着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説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説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樣淵博,因為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樣聰明,因為他們明白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僅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閲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可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可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忙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歡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完美,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21

致虛極,守靜;萬物並作,我以觀復。夫物云云,各歸根。歸根結底,靜是覆命。覆命是常事,知常是明事。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公,公是全,全是天,天是道,道是長,沒有身不殆。

這一章歷代釋義無數,但我覺得很難邊際,無法更深刻地解釋老子的思想道德經典。我從道教修養的根本出發,得出以下新論:

本章的重點是致虛極,守靜,全文以此展開,不理解致虛極,守靜老子從道家修煉返觀內照的境界,引申了對世界常道的解釋。首先,虛和靜既對立又統一,是一種狀態,你有我,我有你。虛為空,體驗為散發狀;靜為靜,呈收斂狀。致的意思可以從虛其心中體會到。道教修身養性的過程從虛其心開始,虛到四肢的骨骼,而四肢的骨骼是空的,沒有時空和地域的.限制,沒有前進,沒有真空。它可以裝滿房子、天地和宇宙,但今天是古老的。過程或潛移或發散,以至於沒有我,沒有世界。這個極是無極,或者是八極,或者是宇宙的洪荒。

安靜的過程始於守護,守護的人,保持一致,讓思想安靜,從時間、空間和外部空間收斂到自己的一點,達到一定的衡量、穩定、確定的境界。這種確定性是確定的,非常小,或像針尖,沒有間隙像什麼都沒有。

於是,老子方有萬物並作,我以觀復。夫物雲芸,各歸其根。”的感慨。本文的點題是復和歸根。虛與靜是道家修身必備的雙手,如陰陽、有無既對立又統一。虛到極無,靜到有。虛為展開,極其空靈為作;靜是迴歸,回到現在,是復,靜到確定迴歸原本是歸根。從養性功夫的角度來説,虛靜的過程就像佛家心的起滅過程,虛為心,靜為心,有沒有相生,有你我之佛的原則。

本章後節是老子從修身的虛靜感悟中對天道和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萬變不離。這才是道的真諦!

因此,我獨自稱讚清朝的宋常星説:創造它的極端,真空就像虛擬,虛擬到虛擬的極端:一心一意,保持沉默,沉默,虛擬是豐富的,安靜到安靜。然而,所有的解釋都不夠詳細,只能從自我修養的經驗和角度來理解和感知,認為老子的思想沒有慾望,其意義應該從原來的理解開始,而不是根據時代的思維進行論證。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22

衝,原寫作沖,表示水的湧動。衝又是繁體字衝的簡化字,衝字中間原來不是重,而是童,衝是形聲字,行為形,童為聲,表示通途、要道,引申為交叉路口。

道衝的衝應是沖,老子用水來比喻道。盈在這裏是溢出的意思,《周易·坎卦》:“水流而不盈。”因而,第一句的意思是説,道無論怎麼用都不會脱離自己的軌道和根基。

反過來説,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超出道的範圍。因而道就如同深淵一樣,深不可測,乃至可以包容萬物,反過來,萬物似乎都是從道里生長出來的一樣,於是道就成了萬物的祖宗或本源。

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宗與萬變相對立,因而宗就是那個相對不變的存在,換言之,宗就是主要矛盾,而相對變化的存在就是次要矛盾。區別主次的關鍵就在於判斷在一定條件下,究竟哪方是相對不變的,哪方是相對易變的。並沒有絕對的主次關係,任何主次關係都是以一定的條件為前提的,如果不知道這個使對立雙方處於主次關係的條件,那就落入相對主義的陷阱之中,就會成為詭辯家了。

正因為主要矛盾是相對不變的存在,所以是不能直觀到的,也就是不在人前凸顯出來的,相反,次要矛盾作為易變的存在才是可以直觀到的,才是在人前凸現出來的。

所謂鋒芒畢露,就是暴露了人的稜角,也就是暴露了人的行為處事的原則。之所以説鋒芒畢露不是好事,那是因為人的行為處事的原則暴露後就容易被針對,所謂君子欺之以方。身弱的人更容易受欺負,身強的人也更容易受欺騙。方與圓相對立。所以處事圓滑或者説那種不僵化的人更容易做成事。

因此,老子主張人不僅要抓住主要矛盾,而且要像道那般為人處事。掩蓋自己的鋒芒,消除雜亂的現象;抓住主動權,和羣眾打成一片。道就是那種普照的光,它掩蓋了其他一切的色彩,改變了它們的特點。它可以轉變為任何色彩,因而保持了最高的靈活性,自然也就牢牢抓住了主動權。當然,絕對的光明等於絕對的黑暗。所謂揭示即掩飾,遮蔽與澄明同樣能夠讓人看不見事物的本質。

湛,在這裏讀chen(第二聲),與沈(chen,後作沉)是古今字,本義為沉沒。

老子對道的領悟完全是通過反思獲得的,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因而,道對於他來説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説其存在,那是因為只有如此假設才能使現實世界的諸般矛盾獲得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説其不存在,那是因為實在沒有直接可以拿出來的證據證明道的存在,正因為在直觀的層面無法證明,所以就顯得這個理論不那麼徹底,因而也就很難讓人信服。

老子不知道道本身是怎麼來的,但他相信在天誕生之前,道就存在了。可見,老子已經認識到天本身是有生滅變化的。這裏涉及到的問題是關於存在者的存在。在老子的眼裏,既然天是可以被直觀到的,那麼天就還是屬於可以變化的東西,因而在一定條件下是作為次要矛盾存在的,那麼,必然存在一個與之相對的主要矛盾,這個主要矛盾就被命名為道。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23

讀完了,灰灰,我承認最後一部分讀得有些了草。

從窗户望出去,田野一片葱蘢,紛繁複雜各種綠交織在一起,秋莊稼長勢良好,開始秋收了。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經第二章也有類似的句子,‘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大致都表示道與德的本質是順其自然,不過分控制的意思。書中常見老子的訓誡是使百姓無知、無慾、不爭,智者無為,統治者希言,則天下無不治。百姓吃飽肚子,身體強健,安心工作生活,即能收穫一片祥和。

塞其兑,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兑,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控制住慾望閘門,不用過分辛苦的勞作也能平靜生活。一旦打開成就了紛繁俗務,就可能一輩子不得安寧。能敏鋭的體察細微處,才叫做‘明’,能固守住柔弱,才叫‘強’,才能自強不息。道經部分也有類似的句子,‘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至柔有什麼?感情?水?它柔軟且無形,卻能穿透至堅。

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行走在人生路上唯一擔心的是怕誤入歧途,即使大道已經很平坦,人卻仍舊喜歡走邪道。説到底還是為個‘貪’字,走邪道的人最後總會給自己弄上一堆不得已的理由,我看《案發現場》的時候,每集的兇手破案後都會這樣妄圖打開一個缺口,從法網從人情中討得一絲憐憫同情,我説這樣的人就還不如那些叫囂着‘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壞蛋來得爽快,成者為王敗者寇,願賭就得服輸,做為一個健全人,從開始那點慾望,就該做好成敗得失的準備,否則你就乖乖地過老子規劃的人生,無知無慾無為,英雄梟雄都得成不驕敗不餒,笑對人生直面江湖。你知道,我在説誰!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孫以祭祀不輟。善於建樹的不會被拔除,善於抱持的不會脱落,能守住這道理就香火不斷。建行央視廣告語,守誠者實,為公者益,求變者通,善建者行。不知此善建者是否彼善建者,我的理解是有所建樹有建設性功能,並有所秉持有一定固守理念的,就不會輕易放棄或動搖,這樣才能有所做為,才能不斷被傳承,也就不會被時代的車輪所拋棄。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從一個環境對照旁的,出發點不同,觀念不同,感受到的就會不同。小舞和芳都是和我不同的人,有定居外國的,有長期過飛人生活的,從她們眼中有對比有俯視,因為她們見多識廣,以前我是有不理解,當看到‘以邦觀邦’這句,我才釋然,她們的生活經歷使她們已經成為要成為也希望成為的人了,這句就有一個角度問題,以自己國家之德觀察別的國家,這樣理解就客觀一些,也就能處之泰然了。

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達到道的境界的人是超越了親疏、利害、貴賤範疇的人,也就能一視同仁,都是獨立個體,自然地生活和工作,我覺着這和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坦蕩蕩好像,也好!這就相應減少了不必要的糾紛和矛盾,順其自然。讀到這,覺着這是我的套路,卻真的不適合推廣,天生冷淡和天生熱情的,秉持的理念必是不同的,爭執不得,各行其道就好。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禁令越多,百姓越窮;民間武器越多,國家越亂;民間奇巧淫技越多,邪惡怪事越多;法令越嚴,盜賊不斷。有關禁令老子沒想到今天環保問題、空氣質量問題的嚴重性,9.12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與公眾見面,京津冀地區到20xx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要下降25%,作為身居重災區河北的人是有多麼歡欣鼓舞哇!優化空氣質量是利國利民又迫在眉睫的大事,相對來説,經濟發展必然受到影響,有所得必有所失呵!有關武器,不得不提美國喊了多年的‘控槍’,各類槍擊案看得人毛骨悚然無比痛心,而屢次對兇手施以精神心理疾患的託辭,貌似也難圓其説難脱其責。提到民間‘奇巧淫技’,當然會想到三聚氰氨、蘇丹紅、瘦肉精、塑化劑、地溝油,這個時代聰明人太多,而聰明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竟然意識不到自己也是消費者?騙來騙去終究也會騙自己。“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係到百姓健康和幸福,國家穩定和民族強盛,如果這些聰明人把目光放遠,把小聰明變成大聰明,未必不能賺大錢。

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喜歡這句,有四兩撥千斤的氣勢,讀着爽口,看着新奇。治大國我不懂,煎小魚兒我會!火候掌握好,油不能太少不能太涼,一鍋兒的量不能太多,以小魚兒下鍋擺得平整剛好,煎小魚兒最忌諱勤翻動,尤其是剛開始。這樣煎出的小魚兒鮮香酥脆,口感好賣相好,好吧!吃貨果斷表示,餓了。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德經很多句子重複了道經。這篇話鋒一轉又抒發懷才不遇的憂鬱情緒。老子説,我的理念很簡單,也很容易施行呵?!它有宗旨有依據,為什麼就沒人能懂我呢?唉!理解我的人太少,能取法於我的就更難得了呵!我就穿着這粗布衣裳,把我的理念帶進墳墓去吧!我大概可以想見他一籌莫展,一腦門兒官司仰天長歎的悲憤場景。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就好;不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以為自己已經都知道了,這就是毛病。話説,我的毛病是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越讀越苦惱自己還有更多不知道的,這就很遺憾很茫然了,學海無涯苦作舟呵。我記得小時候村南有片沙土地,種着大片的防風楊樹林,那可是我和小夥伴的祕密花園,樹底下長着一種我們叫甜根的草(禾本科植物中草藥白茅,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那時候物質匱乏,那就是隨手拈得來的美味零食,甜根兒的根兒甘甜多汁,它們的根兒在地下串連,拔起來就扯出去好遠好遠,節上長芽竄出地面,就又長葉開出蘆花。讀書很像小時候扯甜根兒,捯呵捯呵,有營養的甜根兒和硌牙的沙土就一塊兒送進嘴裏了,嘿嘿,不過還是樂此不疲,樂在其中。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百姓不害怕統治者的高壓,那就危險了。説明什麼?階級矛盾尖鋭化,關係僵化明顯對立了,公僕就該為人民服務,忘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危機就臨近了。更有甚者,本來就來自百姓中間,一旦被人民賦予權利,就飄飄然不知所以,做些違法亂紀以權謀私的勾當。只要不攪擾百姓安居,不阻塞百姓生計,百姓是不會厭惡統治者的。不由聯想到城管。近年來城管與小販的問題,給政府遭成多大的負面影響呵。城市規劃市容市貌政績固然重要,但‘堵’絕不是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大力疏導,使小販能合理合法的經營謀生才是正道。瞧全國人民眼中的執法者是什麼形象什麼素質,時不時就因此而激起民憤。造成今天的局面,有政府職能部門的責任,有部分城管隊員的責任,希望高效快速地扭轉這種對立關係呵。電視中明晃晃的鏡頭照射下,聯合執法活動中大腹便便的領導一臉橫肉地怒吼斥責一臉無辜的倒黴蛋,實在看不下去,你以為你是正義的化身奧特曼打小怪獸哪?!請文明執法好吧!有自知知明,自重自律自愛是每個公民都該遵循的準則。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總是以兵力逞強者早晚會被消滅,樹成材木質堅硬就必然會被折斷。強大的處在下位,柔弱的反而處在上位。這幾句不合時宜呵。兵強者屹立於世界之林呼風喚雨,柔弱者仰人鼻息受胯下之辱。我不知道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還是暫時性的狀況,總之這幾句眼下就不符合時局。

通篇讀下來,有符合口味的觀點,也有令人疑惑,不能苟同的,總之收穫頗豐。當然經典不是一遍就能讀得懂的,説不好哪天興致來了,就會再重新翻閲,好書的魅力不正在於此麼......

道德經感悟心得 篇24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裏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説,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説,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jingxuan/k0ll0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