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家長教育心得:家訪過後,我開始不淡定了……

家長教育心得:家訪過後,我開始不淡定了……

1

家長教育心得:家訪過後,我開始不淡定了……

接到老師家訪的通知,我們全家恨不得夾道歡迎。最近一個月,我這個家庭主婦由於膝蓋傷和手外傷而怠慢了家務活,就連我那滿是灰塵的家,昨天也被一家三口熬夜來了一次大掃除。

此外,我和娃爸爸這輩子只會讀書,為了向老師顯擺一下我家的讀書氛圍,我們還大張旗鼓地整理了書櫃,並煞有介事地發了盆友圈:

『老師要來家訪,才意識到自己家徒四壁,啥也沒有,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了。把最牛x的書,全都擺在最最最顯眼的位置。』

一早,老師如約而至。坐在沙發上簡單介紹了入學前的準備工作後,老師便問我,孩子有什麼特長。我回答:“他的特長是樂高機器人,以及遙控四驅賽車,這兩個項目他比賽都是拿過冠軍的。”

然而,老師的反應讓我有些失望,她的反應很平淡,只是簡單地“哦”了一聲。我引以為榮、孩子的強項,在老師眼裏,居然是那麼不值得一提。

在問了一些其它情況後,老師又將話題回到了興趣愛好方面:“他有什麼擅長的麼?”我想了想回答説:“圍棋和跆拳道。”老師這時似乎有些滿意我的回答了,面帶微笑地説:“男孩子學圍棋還是滿不錯的。”

其實,圍棋和跆拳道,充其量算是課後興趣班,我的孩子在學,可他並不算擅長啊?當着孩子的面,事故老練地給出老師這樣違心的答案,孩子聽了感覺又是如何呢?

難道,只有琴棋書畫才算興趣愛好,德智體美勞都優秀才算全面發展麼?會玩,不也算是一種能力麼?並且對於孩子來説,他們也許理解不到什麼叫全面發展,他們幼小心靈中最純真的想法就是:我想好好玩一下。

我的孩子只擅長樂高和遙控賽車。這兩項也是孩子的能力之一啊!遙控賽車練習孩子的專注力和反應能力。而樂高學習除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開發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並且在學習中還滲透着物理的力學和電學知識。樂高高級階段比賽的獲獎證書,甚至可以拿去申請一些國外學校。

所以,老師家訪過後,我覺得我的思路瞬間凌亂了,並且開始思考:在培養孩子方面,是不是我哪裏做錯了?

2

也許是我和娃爸爸從小就沒覺得讀書難,所以在學前教育方面,我們遠遠落後於那些虎媽虎爸。我的孩子除了學了英語之外,其它時間他都是在鑽研如何去玩。而他對各種玩具,都能開發出花樣最多的玩法,並且還能領着其它小朋友一起玩。

我最早發現我的孩子有玩的天賦,是在他兩、三歲的時候。那個月齡的寶寶,都玩扭扭車和充電的小汽車。

我的寶寶那時駕駛這兩樣交通工具的技術,已經是出神入化: 漂移、側方停車、入庫……在小區和家裏不算寬敞的空間裏,遊刃有餘,從未刮到人,也從未撞到過任何障礙物。那時的我感覺自己被驚呆:我滴個神吶,這是我的孩子麼?他怎麼這麼會玩?

於是,我們全家開始齊心協力支持孩子玩。外婆每週固定帶着他去上樂高課,5歲時就能照着圖紙獨立完成14歲的大型樂高積木。後來他自己覺得照圖紙拼沒意思,便開始按照自己的想象設計並拼出飛機、汽車、輪船等等。

至於遙控賽車,他在商場裏玩了兩次,比賽就拿了個冠軍回來。儘管後來,他也有參加比賽失利、沒有取得名次的時候。但是,我們一直通過玩遙控賽車,告訴他一些道理:

1. 虛心使人進步

2.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和爸爸讀書這麼多年,都是踏踏實實過來的

3. 勝敗乃兵家常事

4. 無論比賽、考試還是做其它事情,成功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所以平時的刻苦訓練可重要

並且,我們更傾向於告訴他:賽車是你的愛好,比賽只是形式,更重要地是你能從這裏得到樂趣,這樣才是真正地喜歡一件事。

3

身邊總有朋友問我,你給孩子怎麼規劃的。我回答:“讀書考大學咯。” 此時朋友總會一臉迷惘地,於是我便會再補充一句:“復旦、交大、同濟,三所大學選一所,最好是醫學院。我們家不是當醫生的,就是搞科研的,我們對孩子就這個要求。”

朋友聽罷,總是一臉微妙的表情,以至於我不知道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是太高了,還是太低了。

其實, 我和孩子爸爸在寶貝的學習方面,都是很“吊兒郎當”的人。也許是自己一路就是靠學習走出來的,通過努力拿個名校文憑,所以我們似乎不覺得孩子會在學習方面有什麼困難。

可在其它發麪,我們可能做得不如其它人:比如商業和經濟頭腦、社交能力等等。但我總是安慰自己:人無完人,老天爺是公平的,我們只要按照自己擅長、且喜歡生活方式生活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我們也沒有逼着孩子朝着琴棋書畫的方向發展,理由很簡單,自己不擅長的,為啥逼着孩子學出花樣來。就拿我來説,我就不擅長繪畫,真的是渾身上下一點美術細菌都沒長,我的孩子去了美術班説不喜歡,於是我也沒再逼着他,反正國小有美術課。

至於音樂藝術方面,帶他去拜師父開蒙學京劇,娃卻説“京劇是媽媽喜歡的,不是我喜歡的”。帶孩子去學鋼琴,老師説他還坐不住板凳。所以藝術方面,我們也沒有過多地要求孩子。

我和先生這輩子誰也沒在藝術上有所擅長,如果娃真的喜歡,那麼他自己就説去學了--有很多人十幾歲甚至成年後才開始學樂器,最後也演奏得不錯。

我和娃爸都不是在藝術上建樹的人,孩子喜歡我們支持,但沒必要要求孩子一定學出什麼樣來,最重要的是樂趣和享受,以及在成年後讓自己生活有一個愛好和追求。

可老師的家訪,似乎讓我觀點動搖了:是不是每個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優秀的孩子還有很多?我對自己孩子的評價,是不是有些過高了?我是不是也要給孩子再加點砝碼,讓他琴棋書畫語數外一起學?

4

就在我有點想不通時,果殼網推送了一篇文章: 《被虐待的童年:“多才多藝”就等於“全面發展”嗎?》

文章裏講提到兩個研究:

哈佛大學教授博通•懷特(Burton White)曾經選擇幼兒園中發展特別優異的兒童作為對象,開展了一項長達20xx年的研究。研究的結論是:讓孩子看起來很“聰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早起的開發和培訓,的確會讓孩子看起來比同齡其它孩子優秀。

但坦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凱西•赫什-帕薩科(Kathy Hirsh-Pasek)等學者則開展了另一項研究。研究者選取了120個孩子,有些去了以學業為主(academically oriented)的幼兒園, 有些去社交為主(socially oriented)的幼兒園。

顯而易見,學業導向型的幼兒的確比社交導向型的幼兒在識字和算數方面表現的出色。可追蹤這些孩子升入國小厚的表現發現:

學業導向型幼兒園的孩子對學習的熱情不高,而且並沒有比社交導向型幼兒園的孩子更顯示出更高的智商。談到創造能力,學者們發現社交導向型的孩子,創造力優於學習導向型的孩子。

而科學家的研究還表明,任何人若想做到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孩子也一樣,這會減少他們和同伴玩耍和交往的時間。因此,這樣的孩子很可能在情感方面發展要落後2-5年。

所以,我有時會聽到一些家長抱怨: 我的孩子怎麼不像xx小孩那樣能説會道?我的孩子怎麼情商不太高?我的孩子怎麼和同伴相處得不好……道理如上述:孩子就長了一個大腦,那麼多興趣班已經佔據了他不少時間,他哪裏還有多餘的精力?

5

在我接觸到的諮詢案例中,不快樂的優秀成年人有很多。他們中很多都有共同的、不快樂的童年經歷: 父母只注重教育和培養,而並未關注到他們內心的真實情感。

有一位優秀的金融分析師,從小家裏一路供他學鋼琴,他考完鋼琴八級後,就再也沒碰過鋼琴。理由就是:“我當初是被逼出來的,為了保送大學才學的, 我即不喜歡鋼琴,也不擅長演奏。”

而他直到現在都十分討厭父母和他説: “花十幾萬買的鋼琴, 你現在為何連碰都不碰一下?” 他的回答就是:“我不想再為不喜歡的東西,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

而這位分析師,實際當年並未保送,而是參加了大學聯考。這樣看來,學習鋼琴似乎失去了藝術的高尚,而帶有絲絲功利性,並且一個不喜歡學習鋼琴的孩子,在讀書期間帶着滿心不喜歡練習鋼琴,又浪費了多少讀書的時間和好心情呢?

可我們現在為了讓孩子評優、擇校、保送……讓孩子做了多少他們不喜歡的事情。我承認有些早慧的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將很多事情做好,可畢竟這個世界上大多數孩子,在幾歲甚至十幾歲時候,心裏想着的都是玩啊?

而這個世界上,大器晚成的人也很多啊?為何我們都願意少年得志,而不接受大器晚成呢?這難道不是隱隱透出父母們的焦慮麼?難道不是父母約過邊界,過多插手孩子的事情麼?

心理學家研究標明,“很多優秀並且快樂的兒童,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做他們自己選擇做的事情,甚至他們有很多時間非常悠閒。”

孩子當然要培養,可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總要有個主次。你若想要讓孩子在學習成績好,那就不要再讓他的休息時間再被其它課程佔滿。

你若發現孩子在琴棋書畫上有天賦,那麼請允許他語數外成績平平,別再給他報太多補習班。理由很簡單,大腦需要休息,任何人的都是。試問一個成人,不分白晝地加班工作,難道不會感到疲憊麼?

然而不得不説的事,目前的教育現現實就擺在那裏,父母們不得不在苦逼工作之餘,還要拼命動腦筋思考如何培養孩子。順應大勢的確需要,可是讓孩子如何不在受虐中過完童年,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需要好好思考的事。

作者:宋艾米心裏諮詢師,80後潮媽,愛滑板,愛京劇。曾留學英國,多年英語培訓教學生

來源於公眾號: 週週的茶話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jiaoyu/k8vx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