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追風箏的人讀後心得與收穫(精選3篇)

追風箏的人讀後心得與收穫(精選3篇)

追風箏的人讀後心得與收穫 篇1

《追風箏的人》是美國的著名小説,甚是震撼人心。小説講述了阿富汗的兩個孩子,阿米爾和哈桑的故事,詮釋了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當中必定會經歷的主題:愛情、親情、友情。可對於阿米爾來説,卻多了,那便是——救贖。

追風箏的人讀後心得與收穫(精選3篇)

哈桑與他的父親阿里是阿米爾父親僱傭來的僕人,僕人一家成為了阿米爾生活的一部分。阿米爾與哈桑是兒時最好的玩伴,阿米爾為人懦弱無能,而哈桑為人勇敢忠誠,每次阿米爾有危險哈桑都會挺身而出去幫助他逃離困境。文中一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震撼了我,我沒想到會有一個人會這樣愛着另一個人。哈桑對阿米爾的那種愛,深深感動了我,不知不覺成了我心中的“信仰”。

阿富汗一習俗:鬥風箏與追風箏。在一次鬥風箏的比賽上,阿米爾取得了勝利,哈桑此時正幫阿米爾追尋最後掉落的那隻風箏,阿米爾心裏極度興奮,因為他一直以為自己的勝利會贏得父親的原諒,原諒阿米爾的出世使他媽媽的離世。

因為哈桑這一次追風箏的時間過了很長,還未回來,所以阿米爾去找他。不幸的事來了,哈桑在追風箏的過程中遇到了他所畏懼的人物——阿塞夫。阿塞夫為人狠毒,仗勢欺人,連最小的兒孩都不放過。此刻,阿米爾心急了,找着找着,慘不忍睹的一面發生了:在一角落,哈桑被阿塞夫的腳狠狠地踩在地面上。阿米爾遇見了,目睹了這一切,卻只是在暗處默默看着,直到淚流滿面還無動於衷,不肯挺身而出救得哈桑。終於,他們的友情開始淡了。

讀到這時,我對阿米爾有了極深的恨意,我恨他的懦弱與無能,恨他的無情與無義,枉費了哈桑對他的愛。

阿米爾不僅鬥風箏厲害,而且會寫故事。每次寫完都會念給哈桑聽,雖然哈桑沒讀書,不懂字,但也聽得津津有味,而且聽完還不忘鼓勵與讚美。然而,阿米爾他仗着已有的成績想獲得自己的健全,得到父親全部的愛,可這些所謂的成績在父親眼裏一點兒也不重要,無論怎樣,父親對哈桑的愛總是遠遠超過對阿米爾的愛。至此開始,阿米爾對哈桑心生嫉妒,想方設法想把僕人一家趕出自己的家,這樣他的愛才不會被哈桑剝奪。最後他成功趕出了僕人一家。

隨着時間的變化,由於一場戰爭的降臨,阿米爾一家被迫也出走美國,在父親的生意夥伴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竟是自己父親的私生子,父親的合夥人告訴阿米爾,不管如何,必須回到阿富汗找到哈桑進行贖罪。

中年的阿米爾回到了阿富汗這個伴隨他長大的家鄉,不幸得知哈桑的死訊,可憐哈桑從小到死還不知道阿米爾是他的親兄弟。但贖罪未曾斷絕,阿米爾從阿塞夫手中救出了哈桑的兒子,實現了救贖。

這本小説,作者用平淡無奇的文筆寫了下來,但只要用心去讀,你會讀出文中的情與愛。從友好到背叛直到贖罪,一整套的連串鑄就了悲劇,讓人時而歡喜時而傷心。或許,這個故事的結局並不完美,但是人生就這樣,犯錯了,錯過了,就得用一生去挽回,即使挽回不了。

追風箏的人讀後心得與收穫 篇2

在一片火紅的晚霞下,一隻風箏飄蕩空中,遠遠的,甚至看不清它是什麼顏色?也不知道它預示着什麼?

這是《追風箏的人》的封面,一幅讓人捉摸不透的畫面,那長長的風箏線後面到底是什麼呢?我翻開華麗的封面,開始走進那一片火紅的晚霞,頭上風箏獵獵作響,耳畔傳來了那句真摯的諾言:“為你,千千萬萬遍。”聽着它,宛如一個天真的玩笑,愚弄着生命中多少愛恨情怨。讀着它,有如讀一個久遠而苦澀的夢,夢裏的那片祕土,上演着昔日的繁華與安寧,今日的苦難與戰亂。生命竟是一點點幸福,一片片心碎,一絲絲悔恨,一縷縷無奈所組成的複雜的耐人尋味的情感集合。就在阿米爾與哈桑曾經生活的那塊土地上,我小心翼翼的感悟着生命帶給我的那薄如蟬翼般易碎的感動。

風箏是什麼?阿米爾和哈桑一直在追逐的是什麼?在小説的開始,作者用温和的筆調勾勒出一份幸福和諧的阿富汗生活,在一個個讓人不知所云阿富汗地名中,我們體會到的是阿米爾和哈桑無比親密的友誼,沒有無病呻吟,沒有故弄玄虛,作者筆下的感情簡單,真摯,甚至讓人無法與後來殘忍的結局聯繫起來。然而,這樣的幸福生活卻被一隻風箏無情地劃出了一條讓人一生無法禰補的傷痕。在一次風箏大賽上,阿米爾為了贏得冷漠父親的注意,他奮力競爭,榮獲冠軍,但正想拿着風箏去領獎時,風箏卻被猛風吹遠了。“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堅持要為阿米爾追回那隻已經得獎的風箏,卻因此不幸地遭到了一羣流氓的侮辱,眼看着同伴遇難,阿米爾卻躲在角落裏,不敢挺身而出。一念之差,改寫了兩人的友誼,還有命運。

由於受不了羞愧與痛苦的折磨,阿米爾開始譏嘲,欺騙,栽贓陷害,最終趕走了哈桑。後來 ,戰亂又將阿米爾帶到了美國。多麼曲折的感情也難以逃脱大時代的變遷,從此,兩人天各一方,曲終人散,人去樓空。正當美國平淡的生活拂平了一切如煙如雨的往事時,父親臨終時的一句話,讓阿米爾走上了回阿富汗的路--那條贖罪的路。阿米爾此時才知道哈桑是自己的親生兄弟,而遠在阿富汗的哈桑卻早已死在了塔里班的槍下。

命運帶走了他的友誼,親情,只給他留下了一片遺憾,生命竟是如此無奈。為了禰補心中的缺失,阿米爾費勁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兒子,併為此與當年侮辱哈桑的那夥流氓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花盡心思為心靈受到嚴重創傷的哈桑之子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在阿米爾的贖罪之途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在與悍匪的激烈較量中,他找回了當年的勇氣;在開導哈桑之子的同時,他也對生命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所有的一切都在哈桑之子放飛的風箏中得到了原諒與補償。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們無法推卸;應該克服的困難,我們無法逃避;應該面對的人生,我們無法選擇。這就是生命,它要求我們在風風雨雨中勇於前進,敢於承擔,在點點滴滴中細細回味每一份苦與甜,慢慢體會每一份情與怨。

合上書本,封面上的景色再次映入眼簾:在一片火紅的晚霞下,一隻風箏飄蕩空中,遠遠的,甚至看不清它是什麼顏色?那長長的風箏線後面,是一份對人生命運深深的信服與感激。

追風箏的人讀後心得與收穫 篇3

《追風箏的人》主要講了一個發生在阿富汗家庭的故事。

一個是阿富汗家庭的富家少爺——阿米爾,一個只是他的僕人——哈桑,這身份差別如此之大的二人卻情同手足。阿米爾的母親因為生產時失血過多而謝世,而哈桑的母親在生下哈桑還未滿七天時就和一羣江湖藝人跑了。這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阿米爾會説的第一個詞是“爸爸”,哈桑會説的第一個詞卻是“阿米爾”,都是對於他們來説最重要的人。

哈桑對阿米爾十分的忠心,只要是阿米爾想要的,哈桑都會不惜一切地給他。而阿米爾卻懦弱,在哈桑受到欺負時,阿米爾為保全自己,不敢上前去保護哈桑。經歷過風箏比賽那件事後,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但他不敢説。並且在阿米爾的心中,還對哈桑充滿了妒忌。因為父親總是記得哈桑的生日,給他買禮物,還老是讚賞他,相反對於自己父親卻十分冷淡。所以阿米爾就想着把哈桑和阿里給趕走,自己獨佔父親所有的父愛。因此他誣陷哈桑偷了手錶和錢,終於把哈桑和阿里逼走了。

阿米爾從一開始就以一個自私和軟弱的形象出現。這個形象令我感到厭惡,在厭惡的同時,也有着同情。相比起來,哈桑的形象就要好得多。但哈桑的忠心讓人心疼,並且不值。“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就是哈桑對於阿米爾最忠心的表現,這是要投入多少情感才可以做得到的,但是從頭到尾都只有哈桑在一廂情願地付出,而阿米爾從一開始就是在不停地索取,不停地傷害哈桑。

在哈桑走了之後,阿米爾和父親一起逃亡到了美國。在美國,阿米爾娶了索拉雅為妻,可阿米爾父親也患上了癌症,最終去世了。而阿米爾也一直無法忘記他對哈桑的背叛。

一次,拉辛汗將一切都告訴了阿米爾。這時阿米爾才知道原來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弟

弟。可已經晚了,哈桑已經死在了槍口之下。於是阿米爾踏回了家鄉的土地,去尋找哈桑唯一的孩子——索拉博。同時他也是為了救贖自己。

阿米爾在最後變得不再懦弱,他成功地救贖了自己的心靈,他像曾經的哈桑一樣,就是丟了性命也要保護索拉博。

這本書的作者卡勒德·胡賽尼以一個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國家作為背景,而這本書的書名《追風箏的人》的風箏就好像黑暗裏的一點光芒,好像隨時都在為我們指引着方向,讓我們的內心燃起希望。

希望產生的力量是強大的,它能讓我們在迷失中找到自己,救贖自己,引導自己走出黑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dushu/g7qzo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