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精選18篇)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精選18篇)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1

四大人人皆知,我在暑假讀了《水滸傳》,對它記憶頗深。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精選18篇)

古人也讚賞:“山嶺崎嶇水渺茫,橫空雁陣兩三行。"我以前也看過,不過也是一生半熟,通常是看了這個故事一下又忘了另外一個故事。我對魯智深這個粗中有細,俠肝義膽的角色念念不忘,他的原名叫魯達,因打死了鄭屠,擔心官府揖拿,只好上五台山,剃髮為僧我想他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剃髮為僧的吧。

他長着一副富貴模樣:頭裏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後兩個太原府扭絲金環;上穿一領鸚歌綠絲戰袍;腰上繫着一條文武雙股鴉青;腳上穿着一雙鷹爪皮兩四縫幹黃靴,生得面圓耳大,鼻真口方,腮邊一簇鬍鬚。身長八尺,腰闊圍。但是因為他愛喝酒的性格,打了寺中的和尚。長老就把它派到智清禪師那兒,讓他看菜園。在那兒,他倒拔楊柳,結交了林沖……

書中有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如恭敬仁義的宋江、勇猛率性的武松。這本書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我看到最後時,宋江等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是被朝中_臣毒害,導致宋江起義失敗。

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了弟弟,希望能讀到好書的人越來越多。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2

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是國中的一篇課文,現在還隱約記得老師摳字眼給我們講某個字所表達出來的感情,當時為魯迅寫出的精闢的字句所震撼,如今再讀,更多的,是對這篇文章所架構出來的舊中國社會的悲哀所感歎。整篇文章都充斥着對舊中國社會和舊教育制度的控訴,如同成千上萬個人透過這篇文章吶喊一般,驚醒人們。

最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孔乙己,是一個邋遢的人,卻身着象徵富貴的長衫和那些貧困的短衫幫一起站在酒店喝酒,那象徵這富貴的長衫卻也破破爛爛,還要在喝酒的時候結結巴巴地反駁掌櫃和短衫幫的取笑。明明就是窮人,卻固守闊綽的姿態,連給錢也要做作地出,表現表現出人炫耀的心態,孔乙己拼命地想與短衫幫劃清界線,故以讀書人自居,但實際上,孔乙己自始自終都沒有逃脱貧窮的命運,孔乙己是封建教育的一個犧牲品,本應被人同情,卻被眾人嘲笑,足以説明當時社會的陰暗,故事就以此開始,我可以理解孔乙己的心情,讀破萬卷書,卻無法獲得官位,到最後甚至因此被人所嘲笑,不禁自問:我讀了數十年的書,連讀書是對是錯都分不清楚,幾十年枯燥的日子到最後什麼都沒有換來,剩下的,只有禁不住內心拷問的心。這就是當時的教育所致,所以,孔乙己從頭到尾都是以一個犧牲品的角色空虛地活着。

之後被人嘲笑的孔乙己,嘴中念着什麼之乎者之類的話語,他人聽不懂,只是不停地取笑他,甚至越加的厲害,更顯出孔乙己被教育所禁錮、毒害的心,孔乙己好吃懶做,以至於弄到討飯、偷竊維持生計的地步,有怪得他人孔乙己好心教我茴字的寫法,卻被我置之不理,歎了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那無用的知識,原以為還可以教小孩子。但連小孩都不願學,又一次加深了對封建教育的批判。

最後被丁舉人打到殘了條腿,掌櫃和酒客之間用漠不關心、事不關己的語氣談到被暴政壓迫的孔乙己,讓我感受到深深的悲哀,在熟悉的酒店卻得不到應有的打抱不平和關心,丁舉人的暴行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制裁,周圍的人們如同習慣了這類事情的發生一般,然我感到寒心,當孔乙己用手艱難爬到酒店要酒喝時,掌櫃依然向他要欠下的錢,如同被錢矇蔽了眼睛一般,而之後掌櫃又用平常一樣的調侃的語氣笑着説道: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孔乙己卻沒有像平時那樣辯駁,卻如同用盡了全身力氣一般説道:不要取笑!緊接着掌櫃説道:取笑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掌櫃不願意給一點點的關心,卻還要抹殺掉孔乙己僅有的一點尊嚴,從這些,魯迅深刻地表現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3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大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的命運,這句話適用於裏面每一個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們都試圖去追尋他們心目中理想,但都付諸東流。

萬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實際上,從這年起,王朝的覆滅已經不可避免了。或者並不應該這麼説,應該説王朝的覆滅已經註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罷了。

明朝的統治者並非皇帝,而是文官集團以及書中沒有提及到得宦官集團,這是區別於歷代王朝的一個顯著特點。明朝的創立者朱元璋廢掉丞相,這是一個很明智的做法,而他並沒有為他無能的子孫想過,也沒有想到在王朝的後期,文官集團會是凌駕於皇帝頭上的正真主宰者。

文官集團有制度上的保障,也有思想上的鞏固。而整個文官集團是以儒家思想為思想核心,這樣便造成了一個以道德來實現統治目的的國家,缺乏了真正意義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掛羊頭賣牛肉,為國家的滅亡埋下了一個不定時的x彈。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4

《萬曆十五年》圍繞明史“無關緊要的一年”展開,看似僅論及1587前後數年,實際上是黃仁宇先生以大歷史觀為視角思考中國整個近現代史的失敗與救贖。

失敗與救贖:兩千年傳統潰退之必然

明代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從此往後的六個世紀、五百多年,中國與歐洲西方世界一同邁入一個新的近代史階段,然而,如錢穆所言,西方歷史在這一階段是進步的,中國卻是退步了。歐蒲台認為,《萬曆十五年》是一部“有關衰落的研究”,全書猶如“一紙訴狀”。七個章節講述了六個主要人物,其結局均是悲劇。黃仁宇以一個年號、六個人物為鏡,折射出近代中國這部失敗的歷史。“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文末的這一句結論,有如一聲沉重的歎息。其實,凡中國人對祖國近代史都不忍卒讀,百年以前祖國之落後與窘迫,仍足使百年後的子孫無地自容。

正因知祖國之恥,黃仁宇汲汲於用“大歷史觀”來觀察中國現代化的路徑及進程。《萬曆十五年》揭示了近代中國失敗之因由正是“憲法危機”。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憲法精神,以道德代替法律和技術治理國家,文官系統越來越僵化;以“平衡”為國家行動的出發點和目的,拒絕變化和創新,法律和技術都得不到發展,這些導致了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緩慢。1587年,16世紀中後期,中國東南沿海如世界其他地方一樣,都出現了國際貿易的需求和行動,明代的行政首長乃至整個文官系統卻一再漠視、拒絕和鎮壓這種需求。殊不知國家之間的貿易和交流已是世界歷史發展大勢所趨,順者昌、逆者亡。自此,東、西方在現代化進程中落後和先進的分水嶺已經形成。此後縱仍有清代“康乾盛世”的強盛之景,不過是大國天朝“死而不僵”的回光假象,這個曾為全球最發達的經濟體,一步一步走向落後捱打的頹敗結局。

黃仁宇毫不掩飾對祖國現代性的渴望,不止在一部作品中多次強調“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強調法律和技術的發展,強調數目字管理的實現等。然而,邁向現代化的障礙卻並不能僅在技術層面得到解決。其另一本著作《中國大歷史》也承認,“近代中國所面臨的最大一個問題乃是傳統社會不容產生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因此,他認為,須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全方位實現“現代化”,方為近代中國落後和失敗的救贖之道。只是《萬曆十五年》更側重從文化的角度,研討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士官文化及民族精神與現代化進程之間的張力。

黃仁宇曾提及其現代性理論深受馬克思·韋伯的啟發和影響。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探討的也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氣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關係,從文化精神宗教的角度描述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動力。他認為,新教倫理對現代資本主義的起源和整個西方理性化進程有直接影響。在中世紀,教徒們為了追求救贖,完全從塵世間隱退,認為這是達到救贖的唯一途徑。宗教改革後,塵世中的禁慾主義者認為現世便是他們的責任,財富的享受雖是禁止的,但是致力從事經濟活動是他們的天職。假如成果伴隨獲利的結果,就會被認為是上帝賜福給信徒的顯示。而韋伯所定義的資本主義以合理地計算收支、有條理地安排生產經營活動為特徵,這種現代理性資本主義的經濟行為,與新教徒井井有條、系統安排的入世禁慾主義生活方式一致。新教入世禁慾主義倫理為資本主義企業家提供了一種心理驅動力和道德能量,從而成為現代理性資本主義興起的精神動力,也是現代資本主義得以產生的重要條件之一。韋伯認為,儒教、佛教、道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沒有經過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倫理精神對於這些民族的資本主義發展則會起到嚴重的阻礙作用。《萬曆十五年》闡述了類似主張,即“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為韋伯觀點提供了一個儒學思想於東方國家經濟現代化之負面影響的實證註腳。

詩和遠方:西方文明範式超越之必要

《萬曆十五年》成書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亦即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因此黃仁宇在著書之際沒有目睹波瀾壯闊的三十年成就。中國發展至今,正如任正非對華為的評論一樣,已經步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世界史上沒有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到中國當今程度的經驗;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制度體系能直接移植中國;世界上也沒有一個國家能走出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雄偉步伐。

黃仁宇的赤子之心以及由此激發的對中國失敗原因與發展前路的探求,與“五四”運動以來的無數智賢勇烈的救國圖存一脈相承,與近現代世界各國的現代化努力一脈相承,也難免一脈相承地落入現代化話語窠臼。從16世紀中期出現國際貿易萌芽起,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頻繁,隨後便出現全球化浪潮的開端。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人們對於人類社會是否存在某種普世的價值和終極的發展狀態有了更多關注和討論。以塞繆爾·亨廷頓為代表的後現代學者們提出,“現代性”在西方話語體系中幾乎與“資本主義”等同,這是“西方中心説”的典型謬誤。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同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實踐活動的豐富,人們逐漸更傾向於認同現代性的多元化。資本主義並非每一個國家邁入現代化的必備條件和必經階段。黃仁宇也承認,“當一個十億人口的國家以超過一世紀的時間完成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革命,則以前的名詞和詞彙都有重新審定的必要。”中國近六、七十年來的社會主義實踐活動及成果已充分證明資本主義並非擺脱貧窮、落後、失敗的唯一出路,那不是中國人民和全體人類唯一的遠方。既然如此,以儒學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也應重新審視。

縱觀中國哲學史,儒學思想具備適應社會發展的彈性和能力。從孔子作為“至聖先師”,系統地構建儒家的學術體系,後有孟子和荀子分別發展出儒學的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兩派;到漢朝,董仲舒把陰陽家和儒家的思想相結合,適應了當時漢朝建立政治社會新秩序的需要,使儒學成為國家的教義,確立了獨尊的地位。到唐代,韓愈應時代變化之需,重新解釋大學、中庸,吸納佛、道兩家的觀點形成“新儒家”。“新儒家”到宋代又分成“理學”和“心學”兩個學派,前者以程頤和朱熹為代表人物,又稱“程朱理學”。

“心學”則以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人物。《萬曆十五年》所言明代以儒為憲指的就是當時作為科舉考試指定內容的朱子理學。不僅近現代學者,在明代中後期的知識分子援引了陸王心學的觀點對程朱理學做出了反思和批判。發展至今天,陸王心學在中國和世界仍有其現實指導意義和生命力。

必須指出,強調民族性,強調傳統文化並不是要排斥文化與文明。正如指出的那樣,“當代中國正經歷着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着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任何既有理論框架與評價體系都力不從心。這突顯我們的薄弱,又潛藏着我們的機會,因為社會大變革後面必定尾隨着思想理論大變革。有志於道,傾心於國者,沒有理由不投身這個時代,擁抱這個時代。誠然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像黃仁宇先生一樣立言傳世,但起碼能夠通過片櫧零墨,以“我思故我在”的方式在這場超越西方文明範式的歷史潮流中搏浪前行。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5

《活着》這部小説所講述的,是一個荒誕卻又真實的故事。這部小説的主題與內涵,一向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許多人都認為這部小説太過於消極,過於沉重,對讀者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會有這樣的評論也是難免的,因為的確,這部小説從頭至尾都浸沒在一種杯具的氣氛中,主人公富貴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慘的,他的親人一個個的離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難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讀者讀完整部小説,合上書本,看到封面上小説的題目——活着二字時,都會思索: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是否像主人富貴一樣,活着就是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

另外,小説的結局——富貴和老牛一齊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種消極的觀點:人和動物的生命價值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區別,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僅僅是一種活着的狀態而已。然而我認為上述觀點並不完全準確,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慘,但他從未放棄,一向堅持活下去,無論或者是多麼辛苦。所以我認為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這樣一個道理:活着雖然充滿了苦難,但路還得走下去。

餘華在書中寫道:“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職責。”職責,是活着的意義,也許生命有些事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可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負責,去擔當。所以不論活着多麼痛苦,你都要活下去,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活着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職責。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6

輕輕合上這本《老人與海》,我不禁思緒萬千,我的心早已隨着這本書飄到那波濤洶湧的大海。這本書,給了我生活的信心和麪對困難的勇氣,它使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老人與海》主要講述了一位老人連續八十四天出海都沒捕撈到魚,但他未曾放棄過,當他第八十五天出海時終於捕撈到一條大魚。然而不幸的事同時發生,在汪洋大海中,老人受到鯊魚的襲擊,勇敢的老人與鯊魚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最終打退了鯊魚,安全回到了岸上。

當我看到“老漁夫想:這裏離海岸實在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時,我不禁有感而發:雖然老漁夫已經捕到了一些魚,但他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有着更遠大的目標。而我們呢?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沒有奮鬥的目標,又何來成功呢?“失敗是成功之母”。老漁夫在84次的失敗後,終於在第85次時捕到了大魚,嚐到了成功的喜悦。

書中還有一個情景使我難以忘懷,老人在漆黑的夜裏,在汪洋大海中與兇猛的鯊魚進行激烈的搏鬥,最終憑他的智慧和勇敢打退了鯊魚。我為老人的勇敢所折服。我也懂得了怎樣去面對生活中、學習中的困難與挫折。遇到挫折時要像老人一樣樂觀地去面對,遇到困難時要勇於戰勝、設法排除,這樣才能將逆境變成順境,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對照書中情節,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考試的.失敗而情緒低落,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缺乏拼搏的勇氣。也會因為一道難題的阻擋,就輕易放棄,不再堅持。讀了《老人與海》後,想想這個老人,再想想自己,就覺得我們所遇到的困難根本不是問題。

同學們,人生誰沒有失敗過,最重要的是在失敗過後重新勇敢地站起來,積極地去面對,去尋找失敗的根本原因,並勇於拼搏。“人生能有幾回搏”,在困難中,在逆境中,我們要全力以赴,以堅定的信念去挑戰,堅信成功將不再遙遠。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7

《萬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經讀過好幾遍了。近來再重讀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國古代政治的最鮮明特點是觀念治國。

早在國人歷史早期,古人便憑藉想象將世界和自身進行描述和理解。這倒也不稀奇,幾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這個特點。但將想象充分賦予到政治中的,中國卻是為數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諸侯國。周公同幾乎所有的古人一樣,不能科學地理解天下的構成;他同時認為周王貴為天子,萬民理應萬世順從,但後來的事實表明,並非如此。周朝人力圖使政治體制順應自然,但由於知識的侷限,實際是讓自然順應了他們的意志,這便造成了政府行為自上而下的慣例,而中國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終形成,後世之人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這一觀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後來,觀念由對天的感性過渡到對儒家思想的理性。歷朝歷代的首要任務與其説是治國,莫不如説是對儒家思想的推廣和執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責任與其説是推佈政令,莫不如説是身先士卒,踐行儒家禮儀,與萬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稱之為儒教了。

造成這一現象的是中國的自然環境和政治傳統。中國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術發展的限制迫使從周公起的統治者以觀念規劃全國,形成一套獨有的政治體制。這種體制的特點是上端細緻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統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複雜多變的實情,二是實在沒有能力去處理數以千萬計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農集團。為了統治的便利,只有靠觀念,即後來的儒家道德。這種道德一來可以統一文官觀念,讓他們即使分散在各地,與中央隔絕,也能力解當地的疑難;二來可以規範百姓,使他們各自安分守己,少為國家制造麻煩。道德的產生是因技術的無奈,而實戰的結果表明,道德的力量遠遠超過行政和司法,這就是我們反覆強調“以德治國”的原因。

這種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秦漢、隋唐創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時代在發展,我們永遠也找不到放諸四海而皆準道理,永遠也找不到一勞永逸的創造。這種制度的優越性到了明清時期再也無法維持下去,中國在歷史的座標系中開始走下坡路,這也許就是黃仁宇先生創作《萬曆十五年》的緣故。

《萬曆十五年》並非只寫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故事,也並非只寫萬曆年間的故事,他寫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優越的終結,是對“以德治國”的深刻剖析。取名“萬曆十五年”也許只是個象徵,也許只是因為音韻的和諧。

中國古代德治政治的優越性結束了,形式也結束了,但它的流毒卻遠未終結。儒教的本本沒有多少人再學習了,儒教的精華沒有多少人再記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卻深

深紮根在現代人的心靈深處,因為中國處於封建社會幾千年,而進入現代社會還不到一百年。這種紮根的結果就是魯迅先生所説的中國人的劣根性,這就是現代中國人還存在的諸多毛病。即便是年輕人,任你穿的很“哈韓”,吃的很“歐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離中國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惡劣性”!儒教講究“仁”,二“人”即為“仁”,中國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長“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級組織的任何一次改革與反改革、革命與,始終繞不開人事的問題,最終的落腳點都是對人的整肅。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8

最初對這個書感興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作者黃仁宇的傳奇人生,我是贊同人生要有不同體驗的。所以一個當過軍人的學者,一個顛沛流離遠走異國的歷史學家,這本身對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為評論説這個書和我們以往看待歷史的視角不一樣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麼的。能從和我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點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對這個書最大的感受,還是從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中看到的,吳曉波説,只有通過細節式的歷史素描,才可能讓時空還原到它應有的錯綜複雜和莫測之中,讓人的智慧光芒和美麗,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錯誤,被日後的人們認真地記錄和閲讀。(説實話,我認為對於離我們遠的歷史,我們需要更多的細節,因為抽離和宏觀天然就多。但是對於激盪三十年這樣的書,僅僅才過去三十多年,當事人都還在,這種時候細節就顯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野和宏觀上對歷史規律的把握才是最難得的。在這一點上我有些苛求了)

黃仁宇對於歷史細節的把握源於他對歷史第一手資料的潛心研究,這種態度在現在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少了,雖然我們並不是一代人。這個書語言平實生動,並沒有晦澀之處,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但是其中所表現的邏輯卻不像他的語言那麼簡單。我讀歷史也不算少了,但是我對這個書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認識歷史,怎麼去認識歷史,這個東西我現在也還不知道,但黃仁宇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讓我們覺得這樣也可以啊。我覺得這個書是紮實的,也是有趣的。

三國演義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此定下了三國的基調。萬曆十五年的開頭,也定了這本書的基調,就是大風起於青萍之末。這種從事情的微小發端,從而進一步能預見到後來的演變,這就是讀史明智的緣由,這也是基於對長期歷史演變的深刻理解而提煉出的歷史性規律認識。讀歷史的確是明智啊。

萬曆當皇帝其實挺失敗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沒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卻得天天做。隨着年齡的增長當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僅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這也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候決定的,文人集團過於勢大,程朱理學深入人心,那個時候什麼最大,不是皇帝,是禮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張居正有多優秀自不待言,但是生前如此風光,死後卻如此蕭索,這其中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得不出可以一句話總結的原因。但是我想到了俾斯麥,他在位時縱橫捭闔合縱連橫,讓德意志始終處於最主動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體系土崩瓦解,德國從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由此導致了一戰。這麼優秀的人,為什麼不能建立一套長久的體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體制中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呢,總是政治過渡的這麼不順暢。以儒家的觀點就是沒有以德服人,還是不夠優秀的。

反觀申時行,不似張居正那般鋒芒畢露一手遮天,但申時行是懂得進退為人為官之道的。他們最大的差別不在能力上,在為人之道上。我其實最佩服的是汾陽王郭子儀了,那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人物的典範啊。

還有兩個人的對比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聯。我想對比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實格格不入,我們可以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麼積極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後的情況下,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現實,從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説,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部不團結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至於李贄,我沒什麼想説的,以前小時候看到李贄估計會説一些膚淺之言,但是這次看了之後,我卻不敢説什麼了,以後看了他的書或者有更深刻的瞭解再説吧。

這個書挺好的,以後有機會還要重讀。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9

《項鍊》這篇小説,主要抨擊、鞭撻的,就是享樂主義。然而,在享樂主義氾濫的今天,我們是否反思過呢?曹文軒曾經説過:“年少時,就有一種痛苦的風度,長大後才可能是強者。”是的。如果天天養尊處優慣了,突如其來的時間我們又怎麼面對?可是如果在逆境中生長,就會讓人變得更成熟。如果瑪蒂爾德一開始不虛榮,是一個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女人,徹底擺脱依賴心理,那麼結局還會是這樣的嗎?所以,不一定條件優越就是好事,逆水行舟,也並不是一無是處。遇到生活中的困難,我們應選擇的不是迴避,而是面對。因為逆境能讓我們成熟起來,冷靜起來!

莫泊桑的小説《項鍊》刻畫了一個追求享受、虛榮心極強的小資產階級的婦女形象――路瓦栽夫人。她是個美麗但不富裕的普通婦女。偶然的機會使她得以參加盛大的晚會,為此她做了件禮服又去借了項鍊,在晚會上大出風頭,陶醉於婦女們所認為最美滿最甜蜜的.勝利裏。可是後來卻丟了項鍊,她和她的丈夫不得不辛苦十年來賠償項鍊。我們從她借項鍊、丟項鍊、賭項鍊的不幸遭遇中,可以看到,她的細胞中充滿了虛榮的原生質,“虛榮”佔據了她整顆心,她脖子上閃閃發光的項鍊,其實質是無形的鎖鏈,美麗動人的背後是可怕的苦果,丟了項鍊,戴上了鎖鏈。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做一個自信自強的人,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不圖名利,不圖錢財。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學會沉着和冷靜!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10

不論現實變成了什麼樣貌,不論現實剝奪了我們什麼權利,只要我們活着,也僅有我們活着,我們才有義務有權利去追求自我想要的,這才能叫做真正的活着。我們不應當讓現實決定我們怎樣活着,而是應當自我決定我們應當以怎樣的姿態活着。

活着,就要應對選擇,僅有堅持理智,才能做出客觀的確定,才不會讓自我後悔。所以我們沒有機會錯過機會,在能夠選擇能夠改變的時候,用心做一個完整自我,用自我的態度去看待“活着”。

先前對餘華的作品也略有接觸,他筆下的杯具一向是這樣,大體上看似不卑不亢,糅合到一齊的時候又讓人受不了。當你讀完整個故事,回頭整理這個完整的故事的時候,才會不情願、不忍應對的發現,原先把任何一個故事單獨拿出來分析的時候都能真實的感受到那種撕心裂肺的痛,難以承受的痛。他不屑於寫那些下里巴人,而是用一些看似荒誕的故事,講述着高度真實的生活。

文字裏的安靜,冷漠,無形間渲染了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不斷的痛苦從而不斷的期待,想發泄卻又束手無策,只能完整的看完,被這種單純痛苦所擺佈,甚至是被玩弄於股掌之中,令你無法自拔,也不想自拔。當你痛到麻木的時候,才能看清現實,在簡單單純的感情裏看待理解生命,好好活着。餘華深沉的講述着生命的杯具,

對於杯具這件事我也有一點自我的看法,人之所以喜歡看杯具,喜歡被這種杯具所打動,無非是想尋求自我安慰。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11

夏日午後,站在舊式的衚衕中透過交錯的電線杆,望着並不太藍的天空,兩旁的行人似乎是在穿梭,但卻聽不到糟雜的聲音,就連呼吸的聲音也不能感受到,我只是在享受這種靜,心靈的靜,真想投入於靜中不再回來,這實在是很享受呀。

初讀村上春樹的作品被吸引,似乎在作品中體驗,又似乎是個旁觀者。挪威的森林貫穿全書的就是作者多次提到了的,“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全書的結構也如作者所説,並不以死為終結,這裏有作者的無奈即每個人都會死,也有作者面對生活的勇氣即有死才有生。

作品中最主要是兩次死,很相似的兩次死。一次是木月的死,木月死後直子和渡邊的關係便開始了,另一次便是直子的死了,按玲子的話説就是“你選擇了綠子,而直子選擇了死”兩次都是由死而引出了新生。另一個相似之處是,木月在死前見的最後一個人不是他最愛的直子而是渡邊,這似乎應該是木月把直子託賦給了渡邊,直子在死前見的最後一個人也不是渡邊而是玲子,同理應理解為直子把渡邊暫時託賦給了玲子。

書中所描寫的幾個主要人物都是醒着的,但由是他們價值觀不同,心理成熟程度不同,所以他們的生活本身是有着巨大差異的。渡邊本書的男主角,一個實在是很普通的人物,普通得讓人難以留下印象。他對學校這個小社會內部虛假、骯髒也是很厭惡的,但他卻也沒有去改變這一切的想法,甚至有點逆來順受的意思,因為他很清楚這是無法改變的,這就是渡邊的無奈了。

不過這傢伙最強捍的也就是這種逆來順受了,似乎任何人都不能影響他的生活軌跡,雖然他也並不知道自己想去哪裏或將要去哪裏。不過渡邊的心理也不太成熟,他在尋找一種既不傷害直子,又不傷害綠子的方式,但這種方式是不存在的,“如果每個人正義都大行其道,每個人都得到自己的幸福的話,必然導致混亂”,在直子死後渡邊想通過旅行來找回自己但卻失敗了。直到渡邊見到玲子,玲子説“你選擇了綠子,而直子選擇了死”,此時應該説渡邊解到了相對於已經失去的更應該珍惜眼前存在的,應該停止對生者的傷害。

直子本書的女主角之一,很執着於完美。本書一開始直子就提到了一口井,一口在森林邊緣的井,一口深的並且一但墜入便只有孤獨陪伴直至死亡的井,但又是很吸引直子的井,因為墜入井中便與現世隔絕,她也明白這是危險的,但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這就是直子的無奈了。

綠子本書的另一位女主角,應該説是森林裏一棵非常奇異的樹,她似乎可以衝破黑暗享受到陽光,也是我非常非常佩服的一位女性。之所以説她是一棵樹是因為她非常堅強,面對生活的苦難,親人一位接一位在經歷了非常的痛苦後慢慢死去,應該説她是以常人無法想像的毅力堅持了下來(這是綠子的無奈了)。

她也想逃避,也許逃到那個被她稱做驢糞蛋的烏拉圭去,也許是藉助性幻想(其實從這點看她的道德觀遠比看起來要嚴格得多)。她也很想有個依靠,就像她對渡過説的那段關於買餅的任性的話。綠子從心理上表現得相當的成熟,甚至很有策略,她很明確的向渡邊表白,因為她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渡邊的選擇。當渡邊因為陷入對直子的思念而忽視了她時,她選擇告訴渡邊自己當時的真實感受並選擇暫時離開讓大家可以冷靜的思考。

玲子,雖然作者賦予了她身世背景,但玲子更多的時候還是以直子的附助者,或者是替身的形式出現的,替直子寫信,以至在直子死後和渡邊發生了關係,我們似乎看到的是直子。

關於玲子來到療養院的原因到是有點要説的,在我看來玲子相對於對事件本身的打擊來説,似乎更看重玲子丈夫對此事的冷靜處理,應該是這件事在玲子價值觀裏這件事是重大事件,解決方法只有馬上離開換個新環境,而從玲子丈夫的價值觀看首先是家庭本身的穩定,這件事應該是排在第二的位置,玲子感到自己沒有被重視於是崩潰了。

完美不是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行駛的船,而是暴風雨過後灑在甲板上眩目的陽光,完美不是來自由我們對它的執着追求,而是源於勇於面對磨難的堅強的心。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12

從沒想過歷史可以這樣寫。習慣了編年體的我們認為歷史只有那麼一種固定寫法,突然面對這樣以點帶面,用某一年事件點破朝代命運的寫法時,開始竟然會不習慣。粗線條描述歷史並不難,能從小事着手講述歷史並引申出高人一等的論點則屬難得。每次看到章節後面長長的參考書目時不禁讓我在歎服黃仁宇先生旁徵博引的偉大之時又對他嚴謹刻苦的鑽研精神多了幾分崇敬之情。

前幾個禮拜看《大國崛起》,其中有一集是講關於英國如何在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勵志圖強,鋭意改革,建立君主立憲制,英國如何通過光榮革命,逐漸走向現代工業社會文明的歷程敍述。而我的手中,正捧着一本《萬曆十五年》。

1587年,就在西班牙從海洋出兵準備攻打萌芽中渴望成長的英國的前一年。我們的泱泱帝國,大明王朝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散發出腐爛的氣息。

1587年,沒有特別的大事,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一年,在作者看來卻隱含了很多後來諸多歷史事件的伏筆。

六個人,六個主要故事,多聲部手法,猶如歷史的長鏡頭,探討一個深刻而尖鋭的問題:中國是如何從唐、宋強盛後,逐漸地失去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機會。是什麼樣的體制和力量在從中作祟?又是什麼樣的傳統慣性和現代科學的缺失,讓我們的帝國喪失掉革命的機遇?

作為皇帝的萬曆;兩位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申守時;古怪的模範官員海瑞;孤獨的將領戚繼光;和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他們是是歷史剖面,是一系列的象徵。

雖然貴為皇帝,但當時的體制,皇帝也不過只是一個排位,萬曆從小即位,卻在母后、張首輔和宦官的包圍中成長。當他獨自執掌朝綱時,他既不能擺脱不了煩人的經筵,也改變不了國家的運行機制。當他明白,事實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時,他對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興趣。他把自己的在位變成了漫長的怠政年代。

張居正為改變政府作風,增強效率,防止貪官污吏,不遺餘力。但他沒有明白,他想改變的是落後的生產力和現實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發達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後的前提下,只能通過抑制先進生產力,保護落後經濟的方式,來達到國家和社會的穩定。綜觀中國歷史,這樣的歷史場景,不勝枚舉。在經歷了漫長的十年改革後,伴隨着張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終化為烏有,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誹謗和復辟,中國社會的現代商業元素和經濟元素,最終覆滅在強大的文官體制中。

作為後來者,申守時使文官體制達到了控制國家運行軌跡的高處。文官們,不關心經濟發展,不關心國家前途,只關心利益團體。整個國家表面的穩定,掩蓋了內部發展停止的事實,迅速地走向空心化的過程。向衰敗的深淵走去。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後,相似的歷史選擇,再次重演。歷史既是分時的,又是共時的,何其讓人感歎!

在大多數關於好人和壞人的情景劇中,無論怎麼説,清官海瑞,還有愛國將領戚繼光都是百姓喜歡的人物。但如果拋開忠孝節義的道德評判,我們看到的不再是熱血沸騰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現實:

理想和期望的社會現實,跟真實的現實成反比:我們期望清官,就説明已經司空見慣;我們呼喚英雄,就説明這個時代真的缺失正義。

社會的道義,需要英雄來支持。但是,對於國家的強盛來説,則過於單薄,無濟於事。《萬曆十五年》是六個社會精英人物的命運和縮影:在理想和現實的衝突中掙扎、逃逸,飽受煎熬。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中,沒有人可以功德圓滿。

看《萬曆十五年》,讓你覺得原來歷史可以這樣看:歷史是有延續性的,你不能把某個時間指定為封建社會,現在也是未來的歷史,歷史投射在我們的現實之中,根本無法剝離或迴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審判來讓大家閉嘴,不妨讓我們放眼420xx年前,抽絲剝繭,從各個細節還原歷史的真實,這才是用歷史認識現實的價值。

《萬曆十五年》是黃宇仁先生“大歷史觀”的發軔之作。這本書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但可讀性極佳,隨處散發着神祕而温和的氣息,恰如書中的主角-明代的官僚們。曾經看過這樣的一篇評論:《萬曆十五年》儘管是一部嚴謹的學術作品,但卻具有卡夫卡小説《長城》那樣的超現實主義的夢幻色彩。後者是一篇好看而又令人傷感的小説。在那裏,長城是分段建造的,傳説每段城牆之間都有遙不可及的距離。垂死的皇帝派出的使者雖然快馬加鞭,卻永遠也趕不到宮殿最外層的大門口。卡夫卡那位無名的敍述者説道:“以同樣的絕望和同樣的希望,我們的人民尊崇着皇帝。可是,他們並不知道是哪一位皇帝在位,甚至對王朝的名稱也不確定。”

歸納《萬曆十五年》,黃先生的中心意思是要表達:萬曆年只是明朝建國以來矛盾衝突的爆發點,而王朝的根本矛盾則早已埋定。正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因為這個癥結的存在,一切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劇。

讀書重在思考,從這本書裏我們應該看到黃先生思想精髓之所在。我們讀史應該在充分掌握史料之後再來對史料進行整體把握、分析,最終得出結論。而不能隨意的對史料節選、閹割,更不能先入為主來讀史。本書重點不在於告訴我們從晚明來看中國如何在世界潮流衝突下如何發生變化,而是大歷史的角度下啟發我們思考中國為何而變化。他不受制於事件的前因後果,而追求最高層次的“哲學歷史”。

當然,這個結論有事後諸葛亮的意思。深處制度其中的人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悲劇角色,而只是後人在整理史料的時候作為旁觀者能獲取一個大致的認識,當然有牽強附會的嫌疑。

不過,這也正是歷史的意義,它提供一種思考方式,這種思考方式可能不正確,但起碼能幫助我們更主動的思考,預見很多即將來臨的危機。

四百年,歷史中不算短的一段,雖然只有周朝八百年天下的一半。從1587年到1987年,它跨越了中國古代、近現代和當代,如果我們按習慣把1840年作為分界線的話。要是把這期間世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用文字記錄下來,估計光造紙需要砍伐的森林面積就會遠遠超出1987年大興安嶺火災造成的損失。幸運的是,人類具有遺忘功能,很多無足輕重的小事不需要記載也無須記憶,否則我們都該生活在沙漠了。但同樣幸運的是發生在1587年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被記錄了下來,更幸運的是一位叫黃仁宇的華人把這些事件歸納分析並提出一種謂之“大歷史觀”的觀點,而後歷時7年成書《萬曆十五年》。

一、四百年的輪迴

1587年,明萬曆十五年的中國,談不上風雨飄搖,也不能説是病入膏肓,這個外強中乾的大帝國只是患上了慢性病,就如千里之堤上出現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蟻穴。這一年,實在是平淡無奇。在這無關緊要的歲月裏,有灰心朝政的當朝皇帝;有變法失敗的前任首輔;有維持現狀的現任閣僚;有無人效仿的模範文官;有知音難覓的優秀將領;還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天下太平,波瀾不驚,龐大的中央帝國已經走過近兩千年,此時還遠未走到盡頭。在西方,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正準備啟航,北上征討聯合王國。用不了多久,它就會以自己的消亡開啟大英帝國此後數百年的輝煌。中國也因此逐漸被強行推入所謂的現代,用黃仁宇的話來説,猶如讓一隻走獸,硬生生地變作飛禽。結局當然是落得不會飛也不會走,中國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二、從下降通道到上升通道

明朝税重民窮,水深火熱是眾所周知的。苛税猛於虎,《萬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都認為税收過多是百姓貧困的首要原因。黃仁宇先生則認為民窮的根本在於律制的僵化和政府的低能腐敗,主張從制度層面解答“李約瑟之謎”。國家税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自肥腰包。同時政府極力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變為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書中所記述的萬曆皇帝、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薊州總兵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官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或身敗名裂或壯志難酬鬱鬱而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一切都是因為制度已經山窮水盡,不光是庶民,乃至天子,都無不成為犧牲品。

辛亥革命使封建皇權制度走到了它的終點,但中國卻進入了長達38年的黎明前黑暗,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古老的東方才現出曙光。在戰火紛飛的暗夜中,馬克思主義飄洋過海來到中國並迅速傳播開來,經與中國的革命和實踐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歷史翻開了全新的一頁。幾經曲折,幾經摸索,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民主、自由、法治的思想漸漸深入人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取代“以階級鬥爭為綱”成為前進的指南,市場經濟體制則成為了推動國家機器前行的引擎。思想的解放,制度的變革,使中國在近四百年後,從下降通道重返上升通道。

三、啟示

從1587年至今,歷史已飄過四百多年,社會發展進入快車道,中國經濟更是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但由此帶來的社會浮躁心態也被廣泛詬病。如何保持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快速崛起的中國沒有湧現出一批思想家、哲學家是值得我們警醒的,甚至於哲學這門學科也在走向沒落邊緣。在關注經濟發展、推進機制體制改革的同時,更要創造一些有利條件,讓我們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實現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雙翼齊飛、哲學發展與制度變革之間的良性互動。

初讀《萬曆十五年》,幸而,這顯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書,作者運用了平和的記敍手法,這點倒是讓我想起了曾十分愛看的《易中天》品三國,當然這本書更嚴肅一點,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我們置身於明朝之殿,以及其錯綜複雜的利益爭鬥,人情善惡,和讓萬曆及讀者都有些倍感無奈地政治體制,文官體制。

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但就像風暴前的平靜,又如同作者黃先生所説:“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萬曆皇帝10歲登基,在位長達48年,又有張居正這樣的能臣亦或是奸雄,這不禁讓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樣是幼年登基,在位時間冠絕該朝,同樣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卻為何命運迥異,一個被認為是明朝衰敗的根基所在,一個卻開創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對萬曆有着深遠影響的大學士張居正。

在萬曆年幼時,張居正在危難之際保全了皇室的安全,並進而成為首輔大臣,對於萬曆的種種事物牢記於心,他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識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統治制度,隨着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流逝,越發顯得不合時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萬曆即位以後第一個欣欣向榮的十年。但我認為,也正是他毀掉了萬曆,張居正權傾朝野,組建利益集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頗有鰲拜功高蓋主的味道,為積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隱患的種子。而萬曆皇帝呢?對於張居正他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是懷有對前輩的尊敬,還是對他龐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賴,有所依仗,還是對於這位朝中具有無可比擬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張居正去世半年後,因為各種言論,彈劾對張居正的衝擊,讓這位親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對他的信任簡直就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張居正和馮寶,萬曆年少時最為親近的兩人,後來都不得善終,這對萬曆的心理上覺得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和難以磨滅的創傷。

另一個讓萬曆變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讓他倍感無奈的政治體制——文官體制。身為之尊,也只能是一個“活着的祖宗”。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以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不僅是正統思想,更是統治思想,本來這是帝王用來喝令權臣,統治天下的思想利器,個人認為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飛亦或是《水滸》裏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擺脱這一思想,但時至萬曆,已經變成了萬曆想勵精圖治的巨大障礙,沒有統治,只有約束。萬曆無能為力,只能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朝政,對待羣臣所謂的道德壓力,於是開始了不理朝政,不思進取的萬曆年代。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但以秦國商鞅變法為先,統一全國,依法治國的效力可見一斑,但秦國又迅速地覆滅,秦王的橫徵暴斂,濫用勞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個朝代的後半期又不是這樣?我認為當時的人文思想沒有統一,沒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縛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不僅僅是一種人文思想,更是一種統治文化,一種將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統一的利器,是一種帝王之術。古代科舉制度的論題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書五經之類為題,而一般不以時事政治,怎樣具體的治理國家為題,因而這種道德至上的風氣一直伴隨着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重德輕法的弊端便是許多行政,經濟,管理問題變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綱上線,難以以統一的數字化標準來衡量好壞,造成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書中評註道:“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説明這一看法。”

萬曆雖也曾有雄心壯志,但終究還是一個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縛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雖在位長達48年,但長期不理朝政的他還是留下的罵名與非議。當我們徘徊於王朝的興盛與沒落之間,我們是否能夠迴歸歷史,正視歷史。本書留給我們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與法律的關係,顯然萬曆的悲劇説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謬之極,但反觀當今社會,我們擁有了比那時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師這一職業,但顯然道德的缺失又成為了一大問題,道德問題無法通過規章條例來硬性規定,如同小悦悦事件的冷漠路人,他們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種悲哀?是否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精神?那怎樣才能找回社會所應具備的基本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這又是一個當今社會繼續思考的問題。

當我們行走與歷史與現實之間,我們是否能以史為鑑,哀之鑑之。萬曆的悲劇我們不會重演,但我們應積極思考現代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問題,避免成為下一個悲劇。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13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龍應台了。透過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而今的龍應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是準備要一個人踏上征途嗎?

前邊的孩子轉身離開的時候眼中有不捨,有對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懼,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哪怕前方荊棘遍地,被扎得遍體鱗傷,也絕不回頭。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14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我真正意義上肯靜下心來細細地去閲讀的名著了。而我也慢慢的發現,我已經成為嶽老師説的那種已經對這本書達到愛不釋手的那種境界的人了。在這本書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優美的語句,更重要的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許多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

孫少安和孫少平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子弟,儘管他們的結局不同,但他們卻都時時刻刻為家裏人着想:孫少安放棄了輝煌的.中學生活而回家下地幹農活是為了幫助年齡大的父親分擔勞苦;孫少平來到城市尋找自己的夢想也是為了幫經濟貧困的家庭變得富裕起來。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慨萬千的人物就是孫少平了。他的生活豐富多彩:有過失落,也有過輝煌。從他第一次“失戀”起開始他就變得越發的成熟,他開始逐漸地分擔家庭的困難,而同學田曉霞的幫助更讓他找到了人生追逐的目標,他開始有了自己的理想:他不想順承當一個農民的命運,他要打破這種世俗,到大城市裏去謀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他在這條道路上受過艱辛,磨難,但他從來沒有過怨言。相反,他常常用自己的目標來激勵自己,迫使着自己去努力,去奮鬥,正是他這種頑強的毅力何不怕苦的精神,讓他從一個到處找工作且吃苦賣力的攬工匠成為了吃“公家飯”的煤礦班長。

孫少安雖然沒有闖出農村,但他也憑藉自己的勤懇在農村裏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文中還描寫了:從追求自己的幸福到最後屈服於生活的田潤葉;與孫少平志同道合且又互相深愛着對方的田曉霞;渴望自由愛情卻被家庭無情拆散的金波······這每一個悽美的愛情和感人的故事都會吸引着你繼續去閲讀。這本書值得大家去閲讀!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15

總是風吹過,淚花零落,仕望東去,流淌着美麗的傳説,按捺不住的心境只為讀懂餘華筆下血肉豐盈的富貴,車輪碾過小巷的石子路,噠噠的馬蹄聲踏破了黎明的沉寂!

富貴,這個以往風光一時的少爺,因為年輕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為所欲為埋葬了自我和家人餘生的幸福,他最終在潦倒中覺悟,也許並不算遲,可哪知厄運的腳步從未走開,富貴眼睜睜地看着身邊的一個個親人慢慢死去。他卻只能默默地活着,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單純地為了活着而活着。

一曲長歌,道出了多少哀怨一陣燕鳴,啼盡了幾許呢喃一生活着,看透了些許桑田。

平靜而近乎冷酷的筆尖,勾勒出命運的俘虜;艱難而近乎殘忍的人生,釘上青春的枷鎖。讓倦怠了世俗的眼睛在字裏行間靜靜地休憩。

夕陽下的兩個“富貴”漫步在自我的土地上,死亡的震撼與活着的瑣碎,可怕的是在活着湮滅。富貴學會了忍受,去忍受出於對生命存在而產生的敬畏,去忍受生命賦予的職責,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

活着,一種心態,一種姿勢,抑或一份職責,滌盡多少悲苦。不要驚歎時間都去哪兒了更不必説時間不經意在指間溜走,應當是你把時間活生生地丟棄!

飽滿的麥穗低着謙遜的頭顱,不時地在風中搖擺: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16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並非如傳統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為支點,將明後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於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餘,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湧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為快。

它的重要在於,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説,具有顛覆意義的敍述歷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國人的歷史寫作,是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是政治宣傳的一部分。幾乎所有的歷史書都是一種模式,一種口吻,一種角度,只提供了一種畫面。黃仁宇的這本書,簡直是給我們開放了另一個世界,每一位閲讀這本書的大陸人都會震驚,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並不像我們的教科書上講的那樣單調、格式化。從某種意義上説,這本書就像一道匕首,撕開了由意識形態統治歷史寫作的鐵幕。

在書中我看到了世態炎涼,做一個好官特別是做好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是多麼的困難。由於萬曆皇帝繼位時非常年幼,張居正又當老師,教育培養小皇帝,又為了國家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機。但由於居官高位,獨攬大權,有時候也難免有一些錯誤和問題。但這些個人的私慾,缺點引起的問題在張居正死後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種證據使皇帝無法容忍,張居正一生為國任勞任怨的功德,換來的竟是家族子孫的大難。神宗於是下令抄居正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還差點開棺戮屍。他的家屬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復以前弊端叢生的舊觀。致使剛剛中興的明朝,又走開下坡路。整個神宗一朝,沒有人敢為居正呼冤。然而國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啟二年(1620xx年),明熹宗為激勵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張居正,予以復官復蔭。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間已無張居正!作者在書中末段指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一語點出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王朝的癥結所在也是我們大明王朝乃至我們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17

那是一次霧意四起、朦朦朧朧的早晨,潮濕的環境彷彿我那迷茫、不安的心。就這樣翻開了《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的筆觸帶着一股淡淡的憂傷。

我想起了母親的聲音。那是一股因為耳聾所以變調、細弱、顫抖而毫無安全感的聲音。母親沒有暴跳如雷的動作,沒有自棄的話語。我卻愈發感到了她從骨子裏透出的悲涼。或許是從醫生診斷母親再也不能康復開始;或許是從她呆滯的雙眼發覺;或許是從那一天她抱着我哭説對不起我,不能在很好的照顧我開始……我只能照顧好自己,努力學習,用行動告訴母親,我很好,不用擔心。可我多想,幫母親分擔一些痛苦啊!但……這是一股巨大的無力感,像是不小心滴在白紙上的墨,無法阻止,無法抗拒,只有看它越染越深、越肆意。

龍應台説:“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在晚餐的燈下,一樣的人坐在一樣的位子上,講一樣的話題。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説‘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彷彿久來的一場雨,終於給乾旱已久的大地,帶來一點濕潤。

是啊!人生在世,就算遇到一點兒困難又有何妨呢?只要你還活着,任何事都有可能去完成,去實現。俞敏洪曾説:“我要達到榜樣的高度,首先要活得比他長。這樣,他花三十年完成的事情,我才可以花五十年。”人生其實挺美好的,困難只是調味劑罷了。

天,亮了一些;霧也散去了。我放下了書,順着桂花的清香,散着步。零零碎碎的風景映入腦海,放進回憶。只道一句——且行且珍惜。

高一讀書心得感想範文 篇18

週末,天氣蒼白,發黴的心情,覺得該出去曬曬太陽了,和好友一起到書店,買了本中華書局出版的《萬曆十五年》,一口氣看了半本。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在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

萬曆十五年,沒有人能拯救朝政的腐敗。高拱,張居正,海瑞,申時行,直到最後的自以為明君的崇禎皇帝,在整體制度體制的腐敗下,中華民族也迎來的自己的文化危機。資本主義的萌芽很難興起,傳統的力量依舊強大。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中國人如何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以德治國的傳統,如何保持以孝道為核心的中國式價值觀呢?這是《萬曆十五年》一書中思考的問題,也在現實中不斷激盪着無數中華赤子的心胸。

這一段時間,國學興起,伴隨着百家講壇的推波助瀾,傳統文化復興的勢頭似乎一浪高過一浪。國學、歷史類圖書開始盛行街面。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説論語,王立羣講史記,漢武大帝,明朝那些事兒,講座,電視劇,小説,歷史以各種形式體裁不斷出現。國學興旺,歷史重温,文化復興,這是好事。我們小時候,四書五經,史記漢書,都是稀鬆荒疏的很。這些書對我來説都是近幾年開始惡補的,感覺也只是走馬觀花,粗略瀏覽,很難記住了。為什麼小時候沒有早早把它們看過呢?追究其中原因,除了七八十年代的消費問題外,更多的是教育界的不重視,我輩只是從語文書的枝節中記住了星星點點的古籍名句。中國的古籍、歷史是我們民族的財富,是我們文化的載體。經史子集,諸子百家,裏面名言哲理多多,但是,這些財富卻在很長時間內不受重視,甚至發生斷層。有時候閲讀古籍,真的有種韓愈《石鼓歌》中的痛苦。看了些古籍,我個人覺得,五千年的文化積累,既有精華智慧,也有糟粕垃圾。不能丟棄自己民族的根本,也絕對不能一窩蜂的去全部接受。學習的原則,根本的方法,還是毛主席的話,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比方説,孝順,古代人講究孝順,今天也要講究孝順。對於老人的孝順,什麼時候能過時呢?區別只是裏面的度而已。但三綱五常放在今天就過時了。這就要整理。像今天做媳婦的很少能孝敬公婆的,好媳婦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是不是也要進行一下傳統文化的教育培養呢,必須的。四書五經中很多言論,像一些禮節的規定,到今天已是陳規陋習,肯定要廢除,但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也……到今天還是不過時的。

今天的社會,國家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體制問題,醫療教育問題,貪污問題,很多人麻木,很多人按部就班,很多人在扯淡。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學習國外先進的科技,求真務實,不説大話,虛心進取,勵志創新,在中西文化的交匯下,產生我們新的文化。它即不同於傳統,又不是西方照搬,而是一個自信自強開放創新的新的文化。這文化,產生於對體制的不斷改革中,產生於對問題的不斷解決中,或許,這是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好書,它讓我思考如此之多,我們學習西方的不只是槍炮,還有思想,但我們傳統的思想又如何放置呢?還在思考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dushu/dwxgv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