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精選5篇)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精選5篇)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 篇1

幾年前我就購買並閲讀了《世界是平的》(20xx年9月版)。這幾天,我將該書翻出,對照新出的《世界是平的(內容升級和擴充版)》再讀了一遍。同時又重讀了同一作者的《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湖南科技出版社,20xx年4月1版)感慨頗多。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精選5篇)

我在思考一個問題: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圓的、平的、方的,還是其他的?

作為三屆普利策大獎獲得者、《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我很佩服他為這本談論全球化的書取了一個非常好的書名“世界是平的”。地球人都知道地球是圓的,而托馬斯·弗裏德曼則公然宣稱“世界是平的”,非常抓人的眼球。凡是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人都會覺得奇怪:“地球明明是圓的,啥時候變平了?他為什麼這麼説?”好奇心促使大家不由得要親手去翻翻,看看真相。實際上,托馬斯·弗裏德曼是在偷換概念了。

托馬斯·弗裏德曼借用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向世人宣佈“地球是圓的”這一偉大事例。“地球是圓的”指的是地球的外形。托馬斯·弗裏德曼從印度的旅行開始,帶領讀者步入發現之旅,一一闡述“世界是平的”。他所指的“世界是平的”並非地球的形狀,而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世界已經因技術進步而變得“平坦”和“平等”,技術革命剷平了全球經濟大舞台,使得世界上如此眾多的人能夠在上面競爭、聯絡、合作,各個國家(當然也包括中國和印度)可以與發達國家同場競技。

似乎高深的“全球化”問題,在他的筆下變得清晰了。導致全球化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個人電腦的出現及普及;二是因特網、萬維網和網絡瀏覽器的使用;三是軟件和傳送協定的革命;四是計劃體制的消亡和柏林牆的倒塌。他讓我們知道:全球化就在我們的身邊。可以説,想要了解全球化,《世界是平的》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書。

就“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問題,不少人在讀完該書後都提出了疑問,我也不例外。作為中文譯者之一的何帆,他所寫的“譯後記”的副題就是“世界仍然是崎嶇不平的”。托馬斯·弗裏德曼作為當今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記者之一,對於讀者的意見是十分清楚的,因此,他在內容升級和擴充版“地緣政治與平坦的世界”裏,特意加上了一章“不平坦的世界:禁止使用槍支和手機”。

針對“平坦”問題,托馬斯·弗裏德曼在20xx年新出的力作《世界又熱又平又擠》裏,還專門作了説明:“那麼什麼是平坦呢?當我寫《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時,我當然不是説世界真的變平了,或者説我們在經濟上都不相上下了。這本書所指的是20世紀末期在技術、市場和地理政治事件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經濟的平台已經被犁平了,越來越多的人在越來越多的對方加入到全球經濟中來,其中不少人步入了中產階級。”

在《世界又熱又平又擠》這本書裏,托馬斯·弗裏德曼就“世界是平的”作了引申:“這個世界也出現了問題:它變得太熱、太平坦、太擁擠;也就是説,全球變暖、世界各地中產階級的迅速湧現及人口的快速增長,這三箭齊發,可能危及地球的平衡。”從而提出,世界需要一場綠能革命。

寫到這裏,我所思考的問題:“世界究竟是怎樣的?”應該説已經有了答案:“世界是平的,但太熱、太平、太擁擠。”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 篇2

弗裏德曼的《世界是平的》(Thomas L. Friedman)這本書最近很流行。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一個簡單而有衝擊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並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世界發展的潮流或趨勢,同時,該書尤其敏鋭地把握了互聯網最前沿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最新狀況和最新發展趨勢。因此,許多人尤其是時常在網絡上縱橫的人,捧着這本書都有所敬畏,最大的感覺是自己知識不足了,需要更新了。

全球化首先表現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講述全球化狀況及其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強調今天的全球經濟體讓人才的競爭和流動更加直接和快速,併產生贏者更贏、輸者更輸的殘酷現實,直接衝擊了人們對價值的理解;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確定,憂慮隨時會失去工作,因此對未來產生恐懼。

但《世界是平的》同時又啟示我們:理解一個人,應該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角度去看待;我們許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虛榮行為的出現,都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欠缺,否則,人們就會根據情形做出理智的行為。

人類的歷史首先是一部發展史。也就是,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社會生產力在不斷提高、人們永無止境地追求物質財富以滿足其慾壑難填的慾望的發展史。人類的這種跟動物並無二致的自然屬性或者説天性,也就決定了生產力會決定生產關係。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或者扮演着不同的歷史角色上,人們有不同的使命。你、我、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站的崗位,來創造社會財富。

人類社會可以看成各種各樣的人分工合作的一個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怎樣讓我們自己以及我們自己所構成的社會更幸福呢?

人類,乃至這個自然界每個存在的物體(或者是動物、植物,或者是沒有生命的其他物質),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相對長處,都有其現實存在的合理之處,都在為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做出貢獻。在我們從事的有着自己長處的領域,我們能更高效率地創造社會財富。因此,構建和諧社會以及真正和諧的社會,應該要且能夠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所長,都有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機會,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也都能為每一個人創造或者説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而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社會更幸福或者構建和諧社會,應該強調社會公義。社會、國家及其當權者在強調有着高智力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同樣在為社會留下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最基層、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同樣都是國家的人才,同樣是社會的精英。

可能確實,因人才的難求,造成了某些“精英”自憐自愛、高高在上和無比優越的自我感覺。但我依然主張,社會是大家的,而不是隻屬於少數成功的人或者一般人所理解的“精英”。一切留下血汗的、為這個社會創造財富的,都是“精英”。人類社會這麼了不起、這麼豐富多彩,其實都是因為始終有你,有我。而那種幾乎從國小分流的時候就已經被註定的“精英至上”的思維,就無法體現這種深邃的人文關懷。社會不和諧也是顯然和必然的。

那麼,整個社會的大機制該如何來做到這點的呢?一句話:經濟調控。經濟的調控,使得每個人的個人最優化選擇符合達到社會最優化的方向。當每個人都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得到社會更多的回報。社會當然也就和諧,這毫無疑問。

同樣,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能夠真正地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價值,那麼社會就應該給你更高的回報,鼓勵你去做。更進一步地,無論社會再怎麼需要各種各樣的拔尖人才,但如果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組成這個社會基層的大眾,那麼社會都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基於這樣的認識,消除過分的貧富差距,是必要的;否則,多數人會覺得被社會忽略了甚至被排斥了,或者人們會感覺到所付出的努力與所得到的回報嚴重不相稱,於是就不大願意去做了,抱怨也多了,也自然會產生一種對國家和社會的疏離感,進而社會也就不和諧了。

不過,人本身是一種貪婪的動物,這和自然界其他動物並無本質區別,甚至有時候人類比動物表現得更殘忍、更貪婪:很多人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忌整個社會的利益,很多人會為了自己的政績或個人升遷、或個人利益得失而去損害、去踐踏別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去破壞自然,甚至不惜挑戰自然法則。這時,人類就需要法律的手段來協調、來保證自己合法和與生俱來的權利不受侵犯。這是除了思想之外,人唯一優於動物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善加利用好人類的這個智慧。

其實,自然界是由不得我們不去完善法律制度的。無錫水危機事件、全球範圍內的乾旱,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任何不顧及別人的行為,終將得到報復。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思想道德問題,而是自然規律,其內涵,也是可以衍生。

再具體到微觀層面的企業。雖然企業個人的命運和企業的命運有可能存在很多的隨機性,但我們每個人與他人、每個人與組織都相輔相成地互相促進着。這是不可違抗的規律。

合理的企業和組織機構一定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順應社會環境。每個人和組織機構都應該去做自己最擅長、同時又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只有這樣,自己才有可能對社會作出最大貢獻的同時從社會得到回報。人和企業都是社會的一部分,自己的財富來源都是將自己的努力和社會來交換。因此,為了自己的長久發展,就必須要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更進一步地,人類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潛力可挖,我們應該給其他人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潛力去為社會創造財富。一個不能發揮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社會,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事業必然會失敗。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應該挖掘人們身上的創造性潛力,通過一些制度和政策,來鼓勵人們去發揮他們的創造性。這是企業進步的源泉。也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真正發展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 篇3

這本書是我的語文老師推薦我看的,老實説,近一個星期的閲讀,很多地方是囫圇吞棗,有的地方甚至根本看不懂。這本書與其説是介紹經濟全球化,不如説是一本以經濟全球化為主題的長篇新聞通訊。在看這本書的時候,起初我的腦子是一片混亂的,感覺就像在看一份電子產品説明書,篇幅長、計算機專業術語過多。世界上使用電腦的人越來越多,但並不表示所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像當計算機操作系統是DOS時代時,計算機的使用率遠遠低於WINDOS問世後的普及率。而看此書,有點像在DOS時代使用計算機。但是,托馬斯弗裏德曼不愧是讀者身份,他用幾近煽情的手法、生動的事例和大膽的想象來解讀經濟全球化,讓我不得不被這洶湧而來的經濟全球化所鎮住,同時也深感自己知識的匱乏。

世界被十輛推土機推平了,各膚色各人種的競爭機會平等了。托馬斯·弗裏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向讀者闡述了可能大家都在經歷但卻沒有認真思考或意識到的一個問題:世界正發生着明顯的變化,科技、政治和經濟革命正在消除各種壁壘,讓世界變得更加平坦。平坦後的世界,競爭環境變得公平了,大家的機會也都漸漸變得越來越均等了。等等這些觀點都在啟發人們思考該如何面對這場正在發生的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全球化變革,如何調整自己來迎接這場變革。書中的觀點認為,我們正處在全球化的世界裏,將我們帶入這個新時期的動力既有地理、政治的因素,也有技術方面的進步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的生產創新模式。正如今天的印度之所以能在公平競技場上大攬知識含量高,收入回報豐厚的IT行業和電話服務業外包,是因為在世界還沒有完全被剷平的時候,他們培養了大批的理工精英,他們懂得開發人的腦力。

《世界是平的》告訴我們,競爭的平台已經被推平了。試看今日的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免受競爭所帶來的衝擊,可以不享受因為合作所帶來的極大豐厚的回報。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為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傳播。

我非常讚賞法國生物學大師巴斯德説的:“幸運眷顧準備好的人”。這本書再次提醒了我,在剷平的世界競技場上,我該如何提高自己,讓自己永遠保持很強的競爭力。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內涵是每一個勞動者將逐漸對自己的鐵飯碗、風險和經濟安全負責,而政府和企業只是幫助人們形成這種能力。”

所以我必須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尤其是電腦方面與自己工作和業餘愛好有關的新技術、新軟件;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不斷地瞭解世界的新動向和潮流,同時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句話:準備好自己,隨時迎接新的挑戰。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 篇4

全書不難讀,可以比較輕鬆讀的下去的類型。話題不標新立異,內容不故作高深,也不講大道理。但是讀完感覺確實有點平淡,讀的中文譯本,語言也談不上有什麼特別的。書中兩個設計點--一是價值不菲的孤本書在書店被偷,一是書店裏發現棄兒。以讀者心態來看,以為要有什麼文章可以做一做,但是後面一直到看完,也沒有更精彩的設計。有點失落,不過倒成了此書從始至終的基調。

從書的名字就很明顯看出,講的是個書店的故事。按理説,作為小説,它的故事情節談不上引人入勝。但是就像《查令十字街84號》一樣,對於讀書人有致命的吸引力。一個相對封閉的安靜小島,一個有品位的書店,還有愛的故事,已經是"童話故事"了。

全書情感最飽滿的描寫,恐怕就是伊斯梅參加完一對新人婚禮之後,瘋狂的把車停在危險的地方,不顧一切的質問自己丈夫那一幕了。這個飽受失敗婚姻折磨的女人,由愛生恨,不再年輕漂亮,不再擁有愛情和幸福,也不再擁有原本美好的自己。絕望的只想要兩個人一起同歸於盡,最好對方消失。

她是個好人,但是她也刻薄,看着一對新人,還在心裏唸叨兩個人衣服品味很差,嘲諷一番。但是,她也知道人家真的幸福呀。

現在自己的想法也和剛剛畢業那會不太一樣了。還沒開始工作的時候,心裏有很多美好的"宏圖",簡直像斯嘉麗覺得插着羽毛就能征服全世界一樣。希望去最高檔的辦公區,在上海最繁華舒適的地段上班。但是,還沒一年,我就發覺自己其實不是真的想要那種生活。我認清了自己的小虛榮,甚至覺得上海的大,忙,快都不是那麼可愛了。這種尷尬簡直無處安放。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和大學時期的一個外教聊天。他是加拿大人,那時候正好看到加拿大大火就問候了一下,他很健談,也問了我很多近況。我説我可能會離開上海,他説上海確實很大,而他從來都不是一個city person.不知怎麼,這句話給我挺多安慰。

這本書裏還有一個求婚的場景也挺有意思的。緊張的AJ準備向艾米求婚了,他把戒指盒從褲兜裏逃出來,朝艾米扔過去,本來指望她接住的,但是很巧,正好砸到她的腦門上。然後AJ更緊張了,胡言亂語説了很多自己脾氣古怪,沒錢,也只是個不景氣的書店老闆等胡話。最後在艾米好心引導下,終於真的開始求婚了:"我可以向你保證有書,有交流,還有我的全心全意。"最終他們結婚了。讀了這段,我覺得世界上任何求婚都可以是美好的。

中國現在年輕人求婚,更傾向於呼朋喚友一起,當眾求婚,可能是我們向來喜歡熱鬧吧。我曾經也想過要儘量的浪漫,最好到永生難忘那種程度。好像現在想要的也變了,弄一個興師動眾的求婚,簡直會尷尬。屬於兩個人的事情,但凡有愛,怎樣都好。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一個觸動就是賣書和賣書真的不是一回事。書裏反覆説,如果一個地方沒有書店,那就不能叫一個地方了。但是如果以島上書店這種書店為標準的話,恐怕很難有地方能夠夠格為一個地方了。我想起來在鏘鏘裏面,許子東老師總是吐槽説,國內應該趕緊提高一下書店經營者的素質,都是些什麼人在賣書啊。確實,島上書店,或者擴大説書裏提及的其他書店吧,賣書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英語文學之類的學位的人。書店老闆,以及銷售人員會給你推薦適合你的書,像AJ還很不客氣的説"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品味不錯,但實際上大多數人並沒有好品味,甚至很糟糕。如果由着他們自個兒來--他們會讀垃圾書,而且分不出差別。"

有人引導着讀書確實影響很重大,如果中學時期被老師逼着讀《白鯨》之類的書作為課外讀物,估計很多人都對閲讀早早失去興趣吧。在我印象裏面,家裏對我閲讀也都是壓制的態度,從小就知道讀閒書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抱着一大部格林童話的幸福感永遠都伴隨着被老爸強制關燈反省的陰影,還有感謝八年級英語書剛好夠大可以擋的住不是那麼單薄的《傲慢與偏見》。直到現在,舒舒服服讀一本書,也有人會問你怎麼整天那麼閒……所以很羨慕能有這樣的書店的島上居民,比如一個警察,通過AJ的推薦也熱愛上閲讀,並且最終繼承發展了這個老書店。那麼當下,又是什麼在主導着我們的閲讀呢?

這本書我恰好是在kindle上面看完的,書裏這個古怪的書店老闆,在女兒要使用電子閲讀器看書的時候,大發脾氣,古怪固執的很。我想像的到,如果他知道我是用這麼個玩意兒看他的故事,應該會大翻白眼吧。

世界是平的讀書心得 篇5

《復活》中的聶赫留朵夫完整而充分地體現了“道德自我完善”的過程和思想。他經過返歸和自我完善在精神上獲得了新生。

聶赫留朵夫的思想變化可以分為:第一階段是純潔善良、追求理想的階段。這時他健康、真誠、充實、崇高,樂於為一切美好的事業而獻身。真摯地愛着瑪絲洛娃。那時的愛是純潔美好的。“在他眼裏,只有妻子才是女人,凡是不能成為他妻子的女人都不是女人,而只是人”。第二階段是放縱情慾,走向墮落。踏上社會後,聶赫留朵夫變得猥瑣、低下、空虛、渺小。認為女人無非是一種“享樂工具”。他誘騙了瑪絲洛娃,之後給了她一筆錢。這種做法是獸性的表現更是對純潔的愛的侮辱,但那時他無法控制自己,導致了一個女人的悲劇。第三階段是從仟悔走向復活。法庭審判之後,他內心痛苦,認清了自己虛偽可恥的面目,決心悔過自新。在他懺悔的過程中,通過對他的所見所聞,揭露和批判了沙皇俄國社會的腐敗和黑暗。批判了沙俄專制的國家制度,揭露了政府機關的黑暗和官吏的殘暴。 

瑪絲洛娃

作者通過瑪絲洛娃體現了俄羅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難和對整個黑暗社會的無比憎恨。她在拒絕聶赫留朵夫的“善行”時,一再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屈辱、瘸苦和按耐不住的憤怒。正是這種感情觸動了她麻木不仁的靈魂,並最後使她覺醒過來。由於她的靈魂深處始終保存着善良的天性和與聶赫留朵夫初戀時的美好回億,“悔罪”的聶赫留朵夫才能獲得她的寬恕,井使她重新“愛”上他。瑪絲洛娃最終拒絕聶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結婚的建議,表現出瑪絲洛娃的崇高品質,也是她為了愛他而做出的自我犧牲。瑪絲洛娃的“寬恕”精神使她的靈魂獲得了“復活”,然而,我們卻看到作者在尋求瑪絲洛娃“復活”的過程中,逐步接近了托爾斯泰過去所否定和厭惡的“革命者”。作者讓瑪絲洛娃進入政治犯的圈子;跟這些人接觸,使瑪絲洛娃感到親切和自然。西蒙鬆對瑪絲洛娃的愛情,雖然説是出於同情,確也是合適的。這能使她的靈魂感到輕鬆和慰藉。尤其重要的是,他們的結合將會把瑪絲洛娃帶入革命者的隊伍。而聶赫留朵夫的那種仁慈的“懺悔”,無論怎樣真誠,卻終究免不了帶有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寬宏大量的意味。瑪絲洛娃意識到過去的愛情已經永遠不能“復活”,她也不再需要這一切了。而此時在她面前展現的是她所渴望的、有意義的、鮮活的、真實生活,這才是瑪絲洛娃真正的新生和靈魂的“復活”。

標籤: 讀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xinde/dushu/0dzzrw.html
專題